实验二 小麦花粉母细胞
实验十花药及花粉粒的发育
实验十花药及花粉粒的发育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花药的形态及结构;2.了解花粉粒的形成过程并掌握其结构。
二、仪器与材料1.仪器用具:生物显微镜、解剖针、镊子、刀片;2.材料:百合花药幼期横切片、百合花药成熟期横切片、小麦花药(花粉母细胞时期)横切片。
三、内容和方法雄蕊是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由花丝和花药(花药通常具有四个花粉囊,但有些植物的花粉囊为二个,由中部的药隔相连)两部分组成。
在雄蕊的花药中产生花粉母细胞。
由花粉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小孢子。
然后由小孢子进一步发育形成成熟花粉粒。
在不同植物中成熟花粉粒的组成不同,有些种类的成熟花粉粒为两细胞的花粉粒,如百合成熟花粉粒只包含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有些种类的成熟花粉粒为三细胞型花粉粒,如小麦成熟花粉粒包含一个营养细胞和两个精细胞。
实验中,通过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药制片的观察,来了解花粉粒的发育过程与各阶段各阶段花药的基本结构。
(一)百合花药及花粉粒的发育图10-1百合花药横切面—造孢组织时期1.造孢组织时期取造孢组织时期百合花药永久制片,在低倍物镜下观察整个花药的结构( 图10-1)。
可以看到每一花药由4室组成,每室即为一花粉囊(或称药室),花粉囊之间有药隔相连。
在药隔中有一维管束穿过,药隔的其它部分为薄壁组织(有时,在永久制片中还可以看到在药隔之下的空间中,有一花丝横切面,花丝中部为一维管束,周围为薄壁组织)。
看清花药 图10-2 百合花药横切面造胞细胞时期的一个花粉囊轮廓构造后,选一切面完整层次清晰的花粉囊,换高倍镜(40 ),从外向内仔细观察。
在造孢组织时期,花药壁的各层分化不明显,整个花药最外一层细胞为表皮,其上可见气孔,其内每一药室由多层分化不大的壁细胞包围,药室中央为一群造孢细胞 ,造孢组织的细胞呈多角形,细胞质浓厚,细胞核较大,易与壁细胞区分( 图10-2)(在制片中,由于材料脱水收缩,常常使中层、绒毡层、造孢组织与外侧的壁细胞分离)。
静态强磁场(SMFs)对小麦花粉母细胞(PMCs)的遗传毒性研究
单价体等 ) 和频率数据。以期从细胞遗传学角度来 探讨静态强磁场(MF) S s 可能的遗传毒性 ,并为将这
一
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诱变育种技术 ,用于获得
有关静态强磁场研究已有大量 的文献报道…, 科学家从不同的生物学终点反应探讨其可能的作用 机理 , 研究发现静态磁场可 以改变血液 的流动 、 J 影响胚胎发 育口 ’ 4 和细胞 的分裂 【 5 及生物高分子 的
态强磁场可能产生的遗传毒性研究 , 报道不多且一 般为动物细胞体内外实验 ,由于不 同实验室采用的
暴露 条件 、辐照 模式 、细 胞类 型 以及考 察 的生物 学
终点不 同, 研究结果很不一致 ,至今仍有争议L 引 8 。 染色体畸变(ho oo aae ao s C ) 微 C rm sm lbr t n , A 、 ri
定位 【、改 变肿 瘤 细胞 的粘 连 等 。然 而 ,对 于静 6 J J
功能突变体、进行生物改 良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 方法
1 超导磁体装置( 特斯拉杜瓦) . 1 7
辐照地点为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强 磁场实验室,超导磁体产生垂直方 向强磁场 ,其物 理学参数为 , 内径 5 rn 外径 10 i, 4 i, a 7 m i 高度 12 1 6 mi,中心 场 0 88 l l ~. T,运行 电流 0 5A,磁场 均匀 _1 度 2 1~c 3 x 0 / ,横 向和纵向磁通密度分布情况见图 m l 。温度可控在一6- 0C 2 9 3  ̄ ,精度为± .℃,同时设 0 5 立非暴露 组和假暴露对照组。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0 7 4 2 0 0 09资助 3 5 04 ,5 2 7 0 )
第一作者 : 张萍萍 ,女 ,17 年 3 90 月出生 ,19 年毕业 于安徽 大学生化微 生物专业 ,副教授 ,现为中科 院等离子 体物理研 92 究所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生物物理学和环境生物技术研究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图
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制片与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学习并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玉米(Zea mays)2n=20、水稻(Oryza sativa)2n=24、蚕豆(Vicia faba)2n=12等作物的花药,任选一种。
三、实验原理在植物的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为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小孢子(n)。
在适当的时期采集植物的花药,经固定、染色、压片等操作程序后,就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1.器具镊子、解剖针、载片、盖片、大培养皿、染缸、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等。
2.药品无水乙醇、冰乙酸、醋酸洋红、改良品红、石蜡、二甲苯、加拿大树胶、正丁醇等。
五、实验步骤取材→固定→染色→压片→镜检1.材料的采集和存放当玉米雄穗尖端露出以前7-10天时,先以手指挤摸穗尖的外部,觉得松软时,用刀片划开茎叶,取下幼穗分枝若干条,固定于新鲜卡诺氏固定液中。
24小时后,依次换入90%,80%,70%乙醇溶液,最后于70%乙醇溶液中存放于4℃冰箱中待用。
2.玉米雄穗上的分裂时期除太老的分枝以外,在每一个分枝中,以中部偏上区域为比较成熟的部分,从此往尖端或基部,小穗逐渐幼嫩。
通常在一个分枝上从幼嫩的部位向较为成熟的区域混合制片,可以在一个片子中看到小孢子形成过程中的各个时期。
玉米小穗是成对存在的,无柄小穗的发育时期比邻近的有柄小穗的发育时期要早,每小穗中有两朵小花,各有花药3个,第一朵小花比第二朵小花幼嫩,第一朵小花的分裂时期依各小穗着生部位不同有一定的顺序性,而同一朵小花的三个花药几乎处于同一发育时期。
据此可以进行适当选材。
3. 涂抹制片的方法和步骤先将少量雄穗分枝取出置于培养皿内,加进少许固定液,以防干去。
然后用弯头解剖针从适当大小的小花内挑出花药3-4个,以蒸馏水冲洗干净,置于载玻片上。
花粉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花粉形态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花粉形态观察的实验技能。
2.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花粉的形态结构,加深对植物分类学、系统发育和传粉方式的认识。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花粉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具有多种形态和结构,对植物的传粉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的形态和结构,可以了解花粉的多样性及其与传粉方式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不同植物的花粉样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等)。
2. 试剂与耗材:冰乙酸、乙酸酐、浓硫酸、甘油、石炭酸、加拿大树胶、蒸馏水、酒精等。
3. 仪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水浴锅、离心机、小试管、镊子、解剖针、细铜网、载玻片、盖玻片、双面透明胶带、酒精灯、目镜测微尺。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花粉样品:将采集到的花粉样品放入干燥器中,待花粉干燥后取出,用解剖针挑取适量花粉,放入装有冰乙酸的试管中。
2. 制片:将花粉样品在冰乙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后滴加少量加拿大树胶,将花粉粘附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3. 光学显微镜观察:将制片放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形态、大小、形状、纹饰等特征。
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将制片放入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表面结构,如纹饰、突起等。
5. 记录数据:根据观察结果,记录花粉的形态、大小、形状、纹饰等特征,并计算花粉的长度、宽度、面积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小麦花粉为长椭圆形,长度约为30-40微米,宽度约为15-20微米,表面具有网状纹饰;玉米花粉为圆形,直径约为20-30微米,表面具有突起;大豆花粉为长椭圆形,长度约为40-50微米,宽度约为20-30微米,表面具有网状纹饰。
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小麦花粉表面具有明显的网状纹饰,纹饰大小不一;玉米花粉表面具有突起,突起高度不一;大豆花粉表面具有网状纹饰,纹饰大小不一。
3.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不同植物花粉的形态和结构,可以看出花粉在大小、形状、纹饰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植物的传粉方式和适应性有关。
花粉生活力萌发试验
实验二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悬滴培养法一、实验目的:掌握了解花粉生活力测定的意义和方法。
二、实验材料:二月兰花粉三、实验仪器及药品:凹玻片、盖玻片、解剖针、镊子、纱布、标签、铅笔、显微镜、恒温箱、蔗糖、蒸馏水、硼酸、凡士林。
四、实验原理:花粉是植物自然授粉和人工杂交的主要物质基础,花粉生活力的大小是保证杂交成功的关键。
在有性杂交育种中,常因父母本花期的不同,作为父本的花粉必须经过贮藏直到母本植株开花时再用于授粉(花粉在低温0-2℃、干燥、黑暗等条件下代谢强度降低。
花粉贮藏的原理就是创造代谢强度低的环境,以延长花粉的寿命);或者双亲不在同一个地方,必须由外地邮寄花粉供应。
经过贮藏或外地邮寄的花粉是否已经丧失生活力,必须经过测定才能确定。
鉴定花粉生活力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将待测花粉直接授粉,然后统计结实率和结子数。
此法的缺点是需要的时间较长,且实验的结果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二是将待测花粉授到柱头上,隔一定时间切下柱头,在显微镜下检查花粉的萌发情况。
根据萌发率的高低来鉴定花粉的生活力。
三是在培养基上进行花粉的人工萌发,检查待测花粉萌发率的高低。
后两种方法都是根据花粉的萌发率来反映生活力的高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是萌发的不一定都能受精,特别是人工萌发还受许多条件的限制,所以也只有相对的可靠性。
四是用染色方法来鉴定花粉的生活力。
其原理是在活的花粉内有过氧化氢酶的存在,它可以促进过氧化物(如H2O2)放氧分解。
这些刚被放出的活性氧很容易使还原剂氧化,常用无色联苯胺、α-萘酚等还原剂做指示剂,这些还原剂被氧化后表现红色或玫瑰红色。
如果花粉是活的,那么会很快被染成红色或玫瑰红色,如果花粉是死的,则这一反应迟迟不能进行,花粉保持原色。
此法优点是比较快捷,但是比较间接。
本试验采用悬滴培养法鉴定花粉生活力。
五、实验步骤:1.配培养液:用蒸馏水和蔗糖分别配成5%、10%、15%的蔗糖溶液,并在各培养液中加少量硼酸。
减数分裂的观察
实验一减数分裂的观察一、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玉米,小麦,蚕豆等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制片,熟悉减数分裂过程,着重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为深入理解遗传学基本规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大原理:减数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它包括连续两的细胞分裂阶段:每一次分裂为染色体数目的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为染色体数目的等数分裂。
两次分裂可根据染色钵变化特点各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由于第一次前期时间较长,染色体变化比较复杂,故其前期又可分为五个时期。
在减数整个过程中,同源当染色体之间发生联会、交换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
最终分裂为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四个子细胞,从而发育为雌性或雄性配子。
雌雄配子通过受精又结合成为合子,发育为新的个体,这样又恢复了染色体数目。
由于不同雌雄配子染色体的重新组合,产生了大量的遗传变异,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和进化。
生物的性母细胞成熟时,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变化的特征简述如下: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细线期:核内染色体呈细长线状,互相缠绕,难以辨别成双的染色体。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成为联会。
这样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
粗线期:配对后的染色体逐渐缩短变粗,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这样一个二价体中就包含了四条染色单体,故称为四合体。
在此期间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片段交换。
双线期:各对同源染色体开始分开,由于在粗线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换,因而同源染色体在一定区段出现交叉结。
此期可清楚地观察到交叉现象。
终变期:染色体更为浓缩粗短,交叉结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核仁和核膜开始消失,此时各二价体分散在核内,适于记数染色体的数目。
中期:核仁和核摸消失,所有二价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细胞质里出现纺锤体,每个二价体的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趋向纺锤体的两极,此时最适于计数染色体的数目和观察各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小麦不同发育时期花药对离体培养的反应1)
单 丝 分 裂 前 期
有 核 期
二 核 期
三
每朵小花中花药之一的办法,在大多数情况下 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只是在四分体时期前后, 同一小花中 3个花药的发育有时不一致。在接 种的欧 X小四分体时期花药中,可能因此混人
图 2 小麦不同材料的反应花药频率 — 烟 X农 口— 口 山X农 X- X 欧 X小 0- p- p 7--2 1141 0 京X小
对离体培养有反应( 即产生愈伤组织) 只有少 ,
数植物能从四分体时期的花药获得花粉胚,如 烟草、 毛地黄、 油菜、 大麦、野生二粒小麦、 玉米
这部分结果将另文发表。 等。 也有一些作者培养过减数分裂时期的花药, 于花粉的细胞学证据,
但只有 Geh f Dy在番茄、 rsf和 o so 拟南芥菜及
葡萄[有过成功的报道。较晚的花药发育时期 1 1 l 方面, tc [ 曾报道从多花黑麦草及苇 状 Nis ea zh1 1 羊茅杂种 “ 将近成熟”的花药获得少量愈伤组
裹2 欧X小不同 时期 花药中有反应 花药的 愈伤组织产率
花药时期 反应花药( 个) 愈 伤组织( 块) 平均( 块)
减 数分
裂时期
9
四分体 时 期
2 8
单核早
期 I
3 3
单核早
期
1 1
单期 “{ 中
19 6 42 4 4. 6
单核晚期
10 3
有丝分
裂前期
62
二核期
5 2
三核期
4
3 1
4 1
11 1
核 期
有丝分 裂前期
二核期
三核 期
93 .
2 6 8.
4 4 0.
8 3 3.
遗传学(Ⅱ)实验部分
遗传学(Ⅱ)实验部分一、实验课的目的、意义通过遗传学实验课的多媒体教学片、示范标本片、照片和玉米果穗等材料材验证课堂讲授的遗传学规律和理论;通过实验课实际操作和观察,训练遗传学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课主要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生物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的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能独立进行从取材、样本处理到制片和观察的全过程操作,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和归纳,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以后从事本专业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三、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 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涂抹制片(2学时)通过用涂抹法制作黑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临时片,并对其进行观察,学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涂抹制片技术,进一步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全过程及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征。
实验二 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压片法(2学时)通过学习根尖压片技术,进一步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变化特征。
实验三 玉米籽粒性状基因间关系的分析(2学时)通过观察玉米的几种一对、二对独立性状杂交的F2果穗及连锁性状的测交及F2果穗的性状分离,进行数据统计,并作X2检验,验证独立分配规律和连锁规律,理解基因互作的表现特征和遗传性质。
实验四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观察与鉴定(2学时)通过制作玉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涂抹片,观察玉米易位杂合体减数分裂终变期分裂相及花粉半不育现象,观察玉米易位杂合体自交果穗结实情况,掌握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细胞学特征和遗传效应,并进一步熟悉花粉母细胞涂片技术。
实验五 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2学时)通过制作黑麦加倍根尖材料的临时压片,掌握染色体加倍和鉴定方法,并进一步熟悉根尖压片技术。
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
考核办法:每个实验20分(其中实验操作10分,实验报告10分),5个实验总计100,再除以10。
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 《普通遗传学实验指导》,(自编教材),侯秀英等,沈阳农业大学,2007[2] 《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每组学生数1 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涂抹制片2 验证性 必修 12 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压片法 2 验证性 必修 13 玉米籽粒性状基因间关系的分析2创新性 必修 114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观察与鉴定 2 综合性 必修 15 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 2 综合性 必修 1 合计 10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预习,实验中做好绘图或数值的原始记录。
整穗小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的规律探讨1)
(接 4页 上 第8 )
一 —
t . igr ea, w o , 0 12. e 8r eV r g N Y r 18. p n pn - l e k 9 3
Cak, A e a.Hu n eei a d dz . G lre C . l . t : ma gnt n Me in B. k i .
间 间 间 I 司 细 偶 偶 粗 双 双 粗 偶 细 间 间 间 间
<4 i)
1 )全穗共 2 个小穗, 4 除两端各三 , 四个小穗过小不宜分 析外, 共观察了该材料具减数分裂相的 1 个小穗。编 7 号为 1 1 自下部起) - 7( ,它们在穗 上 的 实 际 顺 序 为 () 2) 5一(1,
参
护
考
文
献
2
‘
.
, 二
J ,.
方宗熙:1 9 普通遗 9。 7 传学 ( 订本) 修 ,科学出版 社,
,
细佣
粗 双 终 中 I I末 I 中 1 末 I 后 1 I 前I 后1 I 1
. L r . ‘
r
, ‘
J .
8 2 -1,
童一中:1 9 作 9 。 物育种中常用 7 的统计分析, 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23 28 1, , 2
户
< 0. 01
2 3
4
, 9
8
0.87 9 0. 7 9 6
0. 971
1 97 3. 1 8 1. 6
9. 95
< 0. 1 0 < 0. 1 0
< 0. 01
6 8
7
- 0. 8 9 1 - 0. 8 9 5
一 0. 971
1 3 0. 2 1 9 3. 4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摘要】本文介绍了在植物的染色体的研究中的几个重要的问题: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多倍体诱发和染色体畸变。
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实验:第一,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与观察;第二,玉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与观察;第三,大蒜根尖细胞多倍体诱发;第四,玉簪花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观察。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本实验主要介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在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通过将生长旺盛的大蒜根尖分生组织进行取材、固定、解离、染色和压片,我们可以清楚地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在玉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多倍体是指细胞核内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如3n、4n、6n等的植物。
多倍体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例如,小麦是异源六倍体,棉花是4倍体等。
我们同样可以利用人工的方法进行多倍体诱发。
通过用秋水仙素处理大蒜的根尖细胞,进行多倍体诱发,我们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楚地数出大蒜四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4n=32。
染色体畸变也叫染色体变异,指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和结构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生物进化和新物种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
这些改变一般可在显微镜下看到。
在对紫萼玉簪花的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的观察中,我们能够看到:染色体桥、落后的断片、微核等。
【关键词】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秋水仙素染色体畸变微核染色体桥生命体的遗传信息是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向下一代传递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遗传的基础。
有丝分裂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的意义。
小麦杂交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小麦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小麦杂交实验的操作流程。
3. 通过实验,提高对小麦遗传育种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小麦杂交技术是利用人工控制小麦的花粉传递,使不同品种或不同基因型的小麦杂交,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由于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极低,因此人工杂交是小麦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不同品种的小麦种子- 50%的酒精- 70%的酒精- 碘液- 纱布- 小镊子- 玻璃棒- 纸袋- 镜子- 去雄工具(如去雄剪)2. 实验仪器:- 实验室显微镜- 移液器- 低温冰箱- 培养皿- 烘箱- 遮光布四、实验步骤1. 种子处理- 将不同品种的小麦种子浸泡在50%的酒精中,消毒10分钟。
- 用70%的酒精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2. 去雄- 将处理好的小麦种子均匀撒在培养皿中。
- 使用去雄剪去除雄蕊,注意不要损伤雌蕊。
3. 授粉- 将不同品种的小麦花粉收集在纸袋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均匀。
- 用镊子取适量花粉,轻轻涂抹在去雄后的雌蕊上。
4. 套袋- 用纸袋将授粉后的小麦植株套住,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5. 观察与记录- 观察小麦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记录结实率、籽粒性状等数据。
6.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的性状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实率- 通过观察记录,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存在差异。
其中,杂交组合A的结实率最高,为85%;杂交组合B的结实率为70%;杂交组合C的结实率为60%。
2. 籽粒性状- 对不同杂交组合的籽粒性状进行观察,发现杂交组合A的籽粒形状、大小、颜色等性状与亲本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杂交组合A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3. 抗病性- 通过观察记录,不同杂交组合的抗病性存在差异。
其中,杂交组合A的抗病性最强,未出现病害症状;杂交组合B的抗病性次之,出现少量病害症状;杂交组合C的抗病性最差,出现较严重的病害症状。
实验二植物减数分裂及玉米花母细胞涂片、观察
2. 小麦幼穗
在小麦抽穗前10-15 天,当旗叶与下一叶片的 叶枕相距1—4cm、幼穗 长约4cm时,各不同部位 小穗第1-2朵小花的花药 表现为黄绿色时,一般正 是处于减数分裂时期。采 集的小穗按上述玉米雄穗 的固定方法进行固定处理。
3. 蚕豆花蕾
在早春(3-4月)蚕 豆现蕾后,于上午8-10 时,摘取长约lmm左右 的花蕾,固定、保存。
中期I I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每条染色体由两个 染色单体,共用一个着丝点。(14)
后期I I 每个染色体从着丝点处分裂为二,分别移 向两极。(15)
末期I I 移到两级的染色体解螺旋,再次出现核仁、核膜,形成单 倍的子核,此时减数分裂I形成的两个单倍核形成4个单倍 核,最后形成4个子细胞,叫四分体。(16)
减数分裂在遗传上具有两个重要的 生物学意义:
1、性母细胞(2n)经过 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减 半的配子(n),经过受 精作用雌雄配子结合形成 合子,染色体数恢复 (2n),这样在物种延续 的过程中确保了染色体数 目的恒定,从而使物种在 遗传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包 含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交换、分离和非同源染色 体的自由组合,这些都是 遗传学分离、自由组合和 连锁互换规律的细胞学基 础,同源染色体的交换和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所产生的遗传重组,又是 生物变异和进化的重要遗 传基础。
植物花粉形成过程
在植物花粉形成过程中, 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成 小孢子母细胞(2n),每 个小孢子母细胞进行2次 连续的细胞分裂(第一次 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 裂)。每一个小孢子母细 胞产生4个子细胞,每个 子细胞就是1个小孢子。 小孢子内的染色体数目是 体细胞的一半(图2-1)。
遗传学实验(汇总)
遗传学实验指导山东农业大学遗传学教研室二OO五年目录实验一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观察实验二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技术实验三植物根尖压片技术实验四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五基因的分离、独立分配和互作实验六连锁基因的遗传分析实验七果蝇的形态鉴别和饲养管理实验八辐射对植物染色体的诱变作用实验九植物DNA的提取与定量分析实验十植物的RAPD分析实验一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观察一、实验原理减数分裂是性母细胞在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最终形成的配子染色体数目比母细胞减少一半。
雌雄配子受精结合后代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从而保持了物种在遗传上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为后代的变异提供了基础。
减数分裂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连续变化的阶段。
每个阶段根据细胞和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
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较长,染色体变化也比较复杂,所以又常常将前期I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浓缩)期。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对遗传物质的分配和重新组合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了解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所表现的特殊变化,可以从细胞学水平加深对遗传学基本规律的理解。
本实验通过在光学显微镜下对供试材料永久制片的观察熟悉性母细胞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变化特点,对减数分裂的具体过程和意义有深刻的了解。
二、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品玉米、小麦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永久制片和照片,以及显微镜、擦镜纸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利用玉米、小麦等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永久制片,参考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显微照片,在显微镜下进行系统地观察,掌握各个时期的特点。
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简述如下:1.前期I(1)细线期:细胞核内开始出现细而长交织成一团的线状物,难以找到两端,无法计数,这是初期形成的染色体。
普通遗传学实验
三、实验材料、用具和药品
1.材料:蚕豆、大麦或其他植物种子。 2.用具:显微镜、生化培养箱、冰箱、天平、镊子、解剖 针、刀片、载玻片、盖玻片、烧杯、量筒、吸水纸。 3. 药品:秋水仙素、95%酒精、冰醋酸、盐酸、碘化钾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秋水仙素溶液配制 2. 材料处理、固定、保存 3. 压片 4. 镜检
1. 根据实验结果,算出味盲者t t基因型的频率。 2. 求出基因t与基因T的频率。
实验十二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从高等真核生物细胞中制备基因组DNA的基本原 理,熟悉从高等植物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技术流程。
二、实验原理
采用CTAB法提取植物DNA
三、实验材料、用具和药品
1.材料:幼嫩的水稻幼苗。 2.用具:水浴锅、液氮罐、离心机、移液枪、电泳设备、 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研钵等。 3. 药品:2×CTAB抽提缓冲液、氯仿∶异戊醇(24∶1)、 异丙醇、无水乙醇、70%乙醇、TE等。
1. 掌握果蝇幼虫唾腺的解剖方法和唾腺染色体的制片方法。 2.观察果蝇唾腺染色体,加深对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果蝇唾腺染色体是果蝇幼 虫期唾腺细胞核内染色线
连续复制,但细胞核不分
三、实验材料、用具和药品 裂,而形成的多线染色体,
1.材料:果蝇的三龄幼虫 。
又称为巨型染色体。
2.用具:体视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解剖针、镊子、载玻片
1.材料:萌发的蚕豆、大麦等的根尖。 2.用具:普通生物显微镜、恒温水浴锅、载玻片、盖玻 片、镊子、解剖针、试管、小玻璃瓶等。 3. 药品:希夫试剂、漂洗液、1N HCl、45%醋酸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取材固定 2. 1N HCl室温浸2~5min,然后移入60℃ 1N HCl 12min。 3. 加希夫试剂置暗处染色0.5~3h。 4. 漂洗液漂洗三次,每次5~10min,后用蒸馏水漂洗。 5. 压片镜检
小麦穂分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了解小麦穂分化过程,掌握小麦穂分化各时期的特点,探究不同生态环境、品种、春化特性和播种季节对小麦穂分化时间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土壤、水、温度计、光照计、生长箱、显微镜等。
2. 实验方法:(1)选取不同品种的小麦种子,进行播种,确保播种均匀。
(2)根据实验设计,分别设置不同生态环境、春化特性和播种季节,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3)定期观察小麦穂分化过程,记录不同时期的变化。
(4)使用显微镜观察小麦穂分化各时期的特点。
(5)统计不同条件下小麦穂分化所需时间。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小麦穂分化各时期特点(1)生长锥伸长期:生长锥开始伸长,长度大于宽度,是穂分化开始期。
(2)单棱期:由生长锥基部向上分化出穂轴节片,每节片上生出1个环状突起的苞原基。
(3)二棱期:在幼穂中部相邻两苞原基间长出小穗突起,逐渐向上部和下部发展,使幼穂呈现二棱状。
(4)小花分化期:当幼穂上中部小穗原基的基部形成颖片不久,出现小花生长点。
分化顺序是在整个小穗上由中部向上、向下发展,在一个小穗上由下而上进行。
(5)雌雄蕊分化期:小穗分化出约4朵小花时,其基部小花原基的生长点分化出3个雄蕊突起,雌蕊相继分化。
(6)药隔形成期:雄蕊原基长大分化出花药的药隔,分成4个花粉囊。
(7)四分体形成期:花药进一步分化发育形成花粉母细胞、二分体,再形成四分体。
2. 不同条件下小麦穂分化时间对比根据实验结果,不同生态环境、品种、春化特性和播种季节对小麦穂分化时间有显著影响。
具体数据如下:(1)生态环境:在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水分适中的条件下,小麦穂分化时间较短,约为30-40天。
(2)品种:不同品种的小麦穂分化时间存在差异,一般品种分化时间较长,约为40-50天。
(3)春化特性:春化处理的小麦穂分化时间明显缩短,约为20-30天。
(4)播种季节:秋冬播种的小麦穂分化时间较短,约为30-40天;春播的小麦穂分化时间较长,约为40-50天。
普通小麦-大麦杂交后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检测与分析
遗传 不稳 定性 .
关键 词 : 通 小 麦 ; 培 大 麦 ; 普 栽 远缘 杂 交 ; 数 分 裂 ; 色体 行 为 减 染
t e e ls me a n r lp n me a o itc b h v o fd sa thy rdia in p o e i s Th e u t o r v a o b o ma he o n fmeo i e a ir o itn b i z t r g n e . e r s ls o
Cu tv td b re o ti s a lto v ia l e e u h a a ln s liae a ly c n an o fa a lb e g n ss c s e ri e s,d o g t oe a c a t oe a c r u h ,tl r n e s l,tl r n e y l w wafvr s,h g y i e p oe n a O o I hi p p r t e e l d r iu o ih l sn rt i nd S n. n t s a e ,h meo i hr mo o e vo r o it c o s me b ha iu f c p l n mohe elo y rd ewe n c mmo e ta d c lia e a ly wa x m i d a d a ay e ol t rc l fh b i sb t e o e n wh a n u tv td b re s e a ne n n lz d
摘 要 : 过 对 普 通 小麦 与 大麦 杂 交后 代 的 花 粉母 细胞 减数 分 裂 染 色 体 行 为 进 行 检 测 及 分 析 , 明 小 麦 一大 麦 远 通 表 缘 杂 交后 代 减 数 分 裂 行 为 存在 一 些异 常现 象. 粉母 细 胞 减 数 分 裂 中期 I P ) 具 有 一 定数 量 的 单 价 体 , 花 ( MCMI 均 普遍 存 在 多 个棒 状 二 价 体 和 多价 体 ; 期 I、 期 Ⅱ和 末 期 出现 落后 染 色体 、 色体 桥 、 核 、 分 孢 子 分 裂异 常 后 后 染 微 四
高中《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教案、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繁殖的神奇与奥妙,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4.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5.注重个别辅导,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在实验操作和观察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6.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减数分裂在生物繁殖和遗传变异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知识实用性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提交与检查:
1.请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按时提交。
2.老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
3.鼓励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图片包括:植物的花朵、花粉、种子等,以及一些有关植物繁殖的趣味性知识。
2.提出问题:在展示图片的过程中,教师提出以下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植物是如何进行繁殖的?
-花粉是如何产生的?
-花粉母细胞在产生花粉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分裂过程?
3.导入新课:通过上述教学活动,教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将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进行对比,找出二者之间的异同,加深学生对减数分裂特点的理解。
-设计表格或思维导图,让学生自主完成对比分析,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实验二 小麦花粉母细胞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减
2.学习并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
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
玉米(Zea mays)2n=20; 水稻(Oryza sativa)2n=24; 蚕豆(Vicia faba)2n=12; 小麦(Triticum aestivum)2n=42 等作物的花药,任选一种。
三、实验原理
在植物的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 些细胞分化为小孢子母细胞(2n),每 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小孢 子(n)。 在适当的时期采集植物的花药,经固定、 染色、压片等操作程序后,就可以在显 微镜下看到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的动态变化。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1.器具:镊子、解剖针、载片、盖片、大 培养皿、染缸、酒精灯、吸水纸、显微 镜等。 2.药品:无水乙醇、冰乙酸、醋酸洋红或 改良品红等。
每个二价体含四个
染色单体,但仅含
两个着丝粒。染色 体继续缩短。
前期Ⅰ 双线期
染色体进一步缩短
变粗,同源染色体
开始分离,因交叉 使单体上的若干点 仍连在一起,出现X 形,U形,8形,0形
等形状。
前期Ⅰ终变期
又叫浓缩期,交叉 向染色体端部移动, 交叉数减少,染色
体变得更粗。核膜
消失。
中期Ⅰ
各双价体排列在赤道
板上,纺锤体形成,染
色体上着丝粒开始逐 渐远离,双价体开始分 离,染色体数仍为2n, 但每一染色体含有两
个染色单体
后期Ⅰ
两条同源染色体分
开,分别移向两极,
每一染色体有一着
丝粒带着两个染色 单体,每一极得到 n个染色体,染色体 数减半。
末期Ⅰ
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实验)
五、实 验 结 果
六、对比分析
(一)探究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 次分裂的区别
减数第一次分裂
DNA
复制
着丝点
不分裂
染色体行为 同源染色体复制 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 无
(二)探究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
分裂的细胞 分生组织的细胞
分裂次数
分裂后的细胞 分裂前后细胞 中染色体DNA
只分裂一次
体细胞
母细胞与子细胞完 全相同
减数分裂 原始的生殖细胞
连续分裂两次
精子细胞或卵细胞 染色体、DNA的数目 都减少了一半
34、38六组,取其花药用卡诺氏液处理2— 4小时,固定细胞形态。浸泡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中,并放在0——4℃冰箱里储存 备用。
二、漂洗 取固定后的花药,用蒸馏水漂洗后,剪
成花药切段。 三、染色和制片
用镊子将花药段放在载破片上反复挤压, 使花粉粒细胞完全溢出来,再用解剖针移去 残余花药壁。
滴1~2滴龙胆紫染色液, 染色1分钟,盖 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色液,在盖 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或铅笔 轻轻敲打载玻片(注意:切勿挪动盖玻片), 直到在显微镜下观察至染色体分散好为止。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探究性拓展
营口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 孟献莉
一、设计理念及思路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 这门学科最佳的学习方法就是从 实验入手,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 和探究能力。
教材中原实验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 数分裂固定装片,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 解。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以下三点不足:
2.取花药观察时,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 裂,部分花药壁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且两 种细胞易于区分(例如,花粉母细胞的体积 是花药壁细胞体积的两倍以上)。可以直观、 形象的对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减数分裂的各时期及特点
间期
前期Ⅰ 细线期
染色质浓缩为几条
细而长的细线,每
一染色体已复制为
两个单体
前期Ⅰ 偶线期
染色体形态与细线 期没有太大的变化, 同源染色体开始配
对同源染色体两两
靠拢,出现联会现
象,但染色体松散,
增粗。
前期Ⅰ 粗线期
同源染色体配对完 毕,这种配对的染
色体叫做二价体,
三、实验原理
在植物的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 些细胞分化为小孢子母细胞(2n),每 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小孢 子(n)。 在适当的时期采集植物的花药,经固定、 染色、压片等操作程序后,就可以在显 微镜下看到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的动态变化。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1.器具:镊子、解剖针、载片、盖片、大 培养皿、染缸、酒精灯、吸水纸、显微 镜等。 2.药品:无水乙醇、冰乙酸、醋酸洋红或 改良品红等。
细 胞 减 数 分 裂 模 式 图
五、实验步骤
1.取材:选择挑旗以后,旗叶抽出5-10cm的植株,
取出穗子;
2.固定:选取适当大小的花药,立即放入卡诺固定 液Ⅱ固定 7d 后, 置于70%乙醇中4℃长期保存; 5-10cm
3.染色与涂片:选取小麦花序上、中、下各一个小
花序置于70%乙醇中,拨出2-3个花药,置于载玻 片上,加一滴染液;用解剖针切断花药,并反复 挤压花药,使花粉母细胞进入染液,用镊子去除 花药壁残渣,补加一滴染液染色; 4.压片与镜检:加盖玻片,上面覆吸水纸,拇指垂 直、均匀加压,吸水纸吸干周围染液,镜下观察;
板上,纺锤体形成,染
色体பைடு நூலகம்着丝粒开始逐 渐远离,双价体开始分 离,染色体数仍为2n, 但每一染色体含有两
个染色单体
后期Ⅰ
两条同源染色体分
开,分别移向两极,
每一染色体有一着
丝粒带着两个染色 单体,每一极得到 n个染色体,染色体 数减半。
末期Ⅰ
染色体解旋,又
呈丝状,核膜
形成,胞质分
裂,成为两个子 细胞
实验二 小麦花粉母细胞 涂片及观察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
程,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2.学习并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
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
玉米(Zea mays)2n=20; 水稻(Oryza sativa)2n=24; 蚕豆(Vicia faba)2n=12; 小麦(Triticum aestivum)2n=42 等作物的花药,任选一种。
仁重新形成, 胞质分裂,各 成为两个子细 胞
四分体时期
六、作业
绘制观察到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典型
细胞,简要描述各分裂时期的染色体行
为和特征。
二分体时期
前期Ⅱ
染色体变短变粗,
开始清晰起来。每 个染色体含有一个 着丝粒和纵向排列 的两条染色单体。
前期快结束时染色
体更短粗,核膜消 失。
中期Ⅱ
同源染色体整
齐地排列在赤
道板上
后期Ⅱ
着丝点一分为
二,两条染色 单体分离移向 两极,每极含 n条染色体
末期Ⅱ
染色体逐渐解
旋,呈丝状,
核膜重建,核
每个二价体含四个
染色单体,但仅含
两个着丝粒。染色 体继续缩短。
前期Ⅰ 双线期
染色体进一步缩短
变粗,同源染色体
开始分离,因交叉 使单体上的若干点 仍连在一起,出现X 形,U形,8形,0形
等形状。
前期Ⅰ终变期
又叫浓缩期,交叉 向染色体端部移动, 交叉数减少,染色
体变得更粗。核膜
消失。
中期Ⅰ
各双价体排列在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