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版)简答题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资料(简答题+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资料(简答题+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资料(简答题+论述题)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C19世纪40年代】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5、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十月革命】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重要理论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10、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唯心史观】二、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旧第3、13页,新同)答:(1)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第一,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参看教材旧第7-9页,新同)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构成的“一块整钢”。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版)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版)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版)课后习题答案思考题解答绪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1)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的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3)马克思主义是适应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产生的。

2、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答:(1)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

(2)古希腊罗马哲学、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的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答:(1)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它就必然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着。

(3)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条件下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一个新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答:(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3)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立者的理论,还包括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继承人的理论。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5、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表现。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

(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以实践为基础,统一于实践。

6、如何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答: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01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 )。

A、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

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D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B、辩证思维的方法C、实用主义的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 C )。

A 、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C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 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 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 、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 、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二、多项选择题1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BC)A .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D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ABCD )A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B .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C .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D.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BCD )A .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C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D •对于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研究只能由国家来承担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BD ) A •国营企业B •国私合营企业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调节经济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AD)A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6.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BCD )A •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B •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C .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7.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BCD )A •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B •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C •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D •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垄断价格是(ABD )A •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B •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9 .垄断利润是(ABD )A •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B •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 .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D.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ABD )A •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B •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C .私有垄断资本普遍米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D.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11.垄断形成的原因(ABCD )A .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B •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C •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D .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12 .垄断竞争的特点(ABCD )A .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D•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13.垄断价格(bc)A.完全是人为定价B.受替代品竞争的制约 C •受市场需求量的制约D .违背了价值规律14.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BCD )A .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B .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C .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D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15.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ABD )A.可能相互交往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C .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16.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BCD )A .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 .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 .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D •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17.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ABCD ) A .生产全面社会化 B .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 C .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 D .资本日益社会化1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ABCD )A .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B .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C •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19.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ABCD )A •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B •为商品输出开路C .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D.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ABCD )A •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B •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ACD )A•以跨国公司为主体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C.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 D .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2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ABCD )A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实行部分国有化C •实行职工持股D.推行企业民主,实现劳资合作23.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ABCD )A •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人再分配B .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C .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D •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2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ACD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 .世界银行C •七十七国集团D.世界贸易组织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ABCD )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C .资本输出的需要 D .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26.经济殖民地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是(AB )A .可靠而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B.重要的廉价原料产地C.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供应地D•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地27.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BCD)A •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B •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8.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BCD )A .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B .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ABCD )A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ACD )A .长期的历史过程B .隐蔽的历史过程C .曲折的历史过程D .复杂的历史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每题 1 分,共 5 分)1.空想社会主义者(ACE)A .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 .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C .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 .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E.要求埋葬资本主义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ABCD)A .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B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C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E.实行改革开改的政策3 .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C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E.生产力高度发达4.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ABCDE )A .领导力量是相同的B .阶级基础是相同的C .内容是相同的D .形式是相同的E.指导思想是相同的5.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ABD)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E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所有人谋福利的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有 5 道小题,每题1分,共 5 分)1.其他思想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BC)A .前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后者从客观规律出发B .前者侧重于描述未来社会的细节,后者侧重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C .前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后者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D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E.前者着眼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后者着眼于无产阶级的利益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是(BCD)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B .城市与乡村的差别C .工业与农业的差别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E.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差别3.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其理论根据是(ABCD )A .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B.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C •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D •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E.无产阶级的反抗剥削的正义要求4 •人类解放含义的包括(CD)A•人们获得绝对自由B •人类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C .人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D .人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E .人们的任何设想都能实现5.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正确的观点有(ADE)A •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论B.共产主义的实现是极其渺茫的C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E.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经阶段二、多项选择题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BC)A •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B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 .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ABCD )A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B .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C •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D •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BCD )A .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C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D •对于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研究只能由国家来承担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BD)A .国营企业B.国私合营企业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 .国家调节经济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AD)A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D •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6.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BCD )A .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B •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C.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7.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BCD )A •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B .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C .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D •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垄断价格是(ABD )A •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B •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9 .垄断利润是(ABD )A •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B •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 •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D.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ABD )A •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B .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C .私有垄断资本普遍米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D.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11.垄断形成的原因(ABCD )A .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B •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C.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D.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12.垄断竞争的特点(ABCD )A •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B •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D .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13.垄断价格(BC)A .完全是人为定价B .受替代品竞争的制约C .受市场需求量的制约D .违背了价值规律14.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BCD )A .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B.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C .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D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15.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ABD )A .可能相互交往B .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C •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D .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16.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BCD )A .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D .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17.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ABD)A •生产全面社会化B.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C .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D •资本日益社会化1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ABCD )A .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B .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C •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D .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19.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ABCD )A .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B.为商品输出开路C .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D•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ABCD )A •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B .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ACD )A .以跨国公司为主体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C •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D .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2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ABCD )A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实行部分国有化C .实行职工持股D•推行企业民主,实现劳资合作23.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ABCD )A .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人再分配B.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C •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D •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2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ABD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 .七十七国集团D.世界贸易组织2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ABCD )A •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C •资本输出的需要D .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26.经济殖民地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是(AB)A .可靠而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B.重要的廉价原料产地C•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供应地D •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地27.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BCD)A •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B •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8 •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BCD )A .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ABCD )A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B .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ACD )A .长期的历史过程B .隐蔽的历史过程C•曲折的历史过程D.复杂的历史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每题 1 分,共5 分)1.空想社会主义者(ACE )A •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 •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E.要求埋葬资本主义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ABCD )A .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B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E.实行改革开改的政策3.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 )A .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E.生产力高度发达4.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ABCDE )A .领导力量是相同的B •阶级基础是相同的C.内容是相同的D.形式是相同的E•指导思想是相同的5.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ABD)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D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E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所有人谋福利的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有 5 道小题,每题1分,共 5 分)1.其他思想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BC)A .前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后者从客观规律出发B .前者侧重于描述未来社会的细节后者侧重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C •前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后者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D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E.前者着眼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后者着眼于无产阶级的利益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是(BCD)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B .城市与乡村的差别C.工业与农业的差别D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E.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差别3.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其理论根据是(ABCD )A .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B •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C.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D.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E.无产阶级的反抗剥削的正义要求4.人类解放含义的包括(CD)A •人们获得绝对自由B.人类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C.人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D .人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E.人们的任何设想都能实现5.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正确的观点有(ADE)A .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论B.共产主义的实现是极其渺茫的C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论述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论述题含答案)

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答:(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1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2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3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2)本质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是现象存在的根据。

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含义: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作用:1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2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答:(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重要影响。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反之,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

简述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

答: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竞争的目的不同。

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

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3)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由于垄断组织的实力及其所采用的手段与自由竞争阶段的企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其造成的破坏,也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

(4)竞争的范围不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版)部分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版)部分习题

1.81.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出版的著作不包括(《反杜林论》)。

2.下面不是恩格斯代表著作的是(《哥达纲领批判》)。

3.恩格斯在经济、精神和创作上都对马克思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4.马克思生前只发表了《资本论》第一卷,后两卷主要靠恩格斯创作完成。

(×)2.1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的三观不包括(认识观)。

3.物理学两大发现推翻了旧唯物主义的观点,却推动了物质定义的提出,这说明科学的发展推动着人们认识的发展。

(√)4.把物质和实物区别开来,认为物质和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观的根本不同。

(√)2.291.下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的是(福与祸)。

2.形而上学在矛盾概念上的错误是(割裂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

3.下面不能体现矛盾斗争性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4.“和”对应的是矛盾的统一性。

(√)3.191.下面属于人的价值性认识的是(苹果的营养是否丰富)。

2.下面对价值评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价值评价中主体追求的是事物本来如此的一种认识)。

3.每个人都需要进行明确的价值选择,树立坚定的价值观,而不是随波逐流。

(√)4.在价值评价中,评价结果不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4.291.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把人的活动归结为(群众的活动)。

2.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精神因素归根到底也是由物质因素所决定的)。

3.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不是随时随地的,政治因素有时候也会占据主导地位。

(√)4.每个人的意志都会受到其他人的阻碍,这样会削弱推动历史发展的合力。

(×)4.401.下面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描述不正确的是(否定了英雄人物的作用)。

2.(尼采)提出了超人哲学,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

3.唯物史观的三个基本原理不包括(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4.民本论归根到底还是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范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答案

绪论 1.马克思主义最崇绪论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答:实现共产主义。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什么?答: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什么?答: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答: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1.时间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维性。

2.意识的产生、本质是什么?答: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列宁的物质定义和意义?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的内容是怎么样的?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体系问题。

包括: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是什么?答: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1、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意识,尽管他们表现各异,特点不同,但都根源于物质,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或机能。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别的什么都不存在。

(2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无限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又以他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离开多样性的物质统一性,是空洞的抽象;离开客观实在性的多样性,会变成纯粹的虚无。

只有坚持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才是对世界本来面目的真实反映。

(2分)2、怎样理解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客观必然性的关系?(12分)第一,人的自觉活动的开展、自觉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1分)第二,人的自觉活动的目的、意志同历史发展总结果之间的差异是永恒存在的,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与历史发展总结果接近的趋势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在自觉活动中可不断掌握并运用社会规律;(2分)第三,社会规律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具有可选择性,这使得社会历史的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1分)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其他哲学认识论的区别是什么?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2分)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1分)第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分)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分)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1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分)5、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分)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考试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考试重点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

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含义,主要表现,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意识能动性的表现:(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要实践—认识-实践。

3。

简述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起源于物质世界,是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生理基础是人脑,意识的本质是主观映像。

这是说,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社会,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就没有能区分于动物的、有特殊机能的人脑,也就不会有意识。

意识的本质之所以是主观映像,就是因为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客观物质,它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4。

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二者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

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即动中有静,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静中有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运动和静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5.简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形式1。

实践的基本特征:①客观物质性。

②自觉能动性.(主观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生产活动(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实践)。

③科学实验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参考答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的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3)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行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2.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3)无产阶级肩负着资产阶级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简要的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和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和论述题

绪论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答:与时俱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 ?答:(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 19世纪法国与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3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3、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在 19世纪四十年代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

(1社会历史条件(经济社会根源①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迅速发展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③无产阶级做为独立的政治力量与资产阶级做斗争。

(2思想理论条件(思想渊源人类社会发展的优秀理论成果,其中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英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渊源。

(3 社会实践条件(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与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

第一章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即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的问题; 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 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 现实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的概念?答: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答:(1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全国2015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5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A.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对立统一的原理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相互依存的关系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分析、归纳、综合D.识记、联想、假说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lO.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D.血缘关系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A.艺术B.宗教C.政治D.哲学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人的价值追求B.人的政治立场C.人的情感态度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6.价值规律是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1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1.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A.年利润量/年预付可变资本B.年利润量/年预付不变资本C.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可变资本D.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22.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23.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与之相应的具体组织形式是A.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B.董事会、理事会、职代会C.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D.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24.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的是A.超大型、垄断性的银行资本B.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C.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D.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25.“过剩资本”的出现是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A.黑格尔B.圣西门C.费尔巴哈D.李嘉图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29.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30.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有A.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32.除了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还有A.质量互变规律B.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现象表现本质的规律33.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在真理观上的错误在于否认了A.真理和谬误的严格界限B.真理的相对性C.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D.真理的绝对性35.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A.渔猎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36.简单商品经济中包含的各种矛盾有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37.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受到生产资本构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来自A.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B.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C.固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D.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38.级差地租I形成的条件有A.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C.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多少D.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效率39.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方式主要有A.国家购买一部分私人企业的股票B.原国有企业出卖一部分股票给私人C.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兴建新的企业D.原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40.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灭的“三大差别”包括A.工农差别B.城乡差别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D.干部和群众的差别非选择题部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此问题上的错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简答+概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简答+概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简答+论述)一、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侠义之分:①、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条件。

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②、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4、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2015年1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5年1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5年1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革命是()A. 先进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B.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武装斗争C.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D.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3、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B.类似经验论的错误C.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类似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A资产阶级自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B.资本主义国家力量逐渐增强的表现C.对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反映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5、马克思主义政党()A.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B.是各个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C.可以吸收其他阶级、阶层认同党纲、愿为其奋斗的人入党D.不应接受任何非工人阶级的人士入党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B. C.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7、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A.商品流通领域中商品的加价B.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商业资本家在商品买卖中贱买贵卖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8、垄断阶段较之自由竞争阶段竞争范围的扩大主要体现在出现了()A. 部门内部的竞争B.部门之间的竞争C.国内竞争D.国际竞争9、战后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A.商业资本国际化B.产业资本国际化C.借贷资本国际化D.货币资本国际化10、马克思主义是()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11、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的命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一、简答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面内容。

答:(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哪个第一性,哪个第二性,或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是派生的。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和唯物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简述意识的本质。

答:意识的本质是:(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中生活,研究一定社会群体的语言,接受这一社会群体的意识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

3.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普遍性。

答:(1)马克思主义认为,联系的含义: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各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普遍性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4.简述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答: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二、论述题1.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看待我国传统文化和本国文化。

答: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题库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⑵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⑶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⑷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4、(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⑴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⑵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⑶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论述题(2015-2019)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论述题(2015-2019)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论述题(2015-2019)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马原简答题及论述题2019/10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答案】(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

首先,它不是脱离实际的体系吗,永远面对现实世界;其次,它不是宗派主义体系,能正确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最后,它不是故步自封的体系,具有自我批评意识,能够根据时代变化、时代发展不断自我完善。

所以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与时俱进要求人们站在时代前列,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新的时代特点,研究和探索新的问题;(3)与时俱进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富于创造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提出新理论。

【考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2、简要说明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及其实现条件。

【答案】(1)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是不深刻、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反映,是深刻的、全面的认识。

(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始,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二者相互渗透。

(3)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必须合于实际而不是错觉;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通过思维加工,即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考点】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3、简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案】(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的地位,以及盈利或亏损的程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24题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24题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24题全)1、简述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特征,以及哲学回答关于世界观的什么问题?产生了哪些对立的观点和看法?特征: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回答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即物质与意识谁者第一性的问题和意识能不能认识物质,也就是哲学上的意识与物质的同一性问题。

产生的对立观和看法: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时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认识的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含义、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概念: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存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内容:1)物质与意识谁者第一性的问题。

2)意识能不能认识物质,也就是哲学上的意识与物质的同一性问题。

理论意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如何回答其内容的第一方面,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即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凡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反之,则是不可知论。

3、简述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概念、内容、存在形态及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之一,它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存在形态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中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派别,它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存在形态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意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分别形成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观点,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唯物论和辩证法以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正确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本质及其主要内容。

27、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28、简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

29、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30、简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

共20分。

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

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32、试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

33、试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以及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8分,共40分。

)16、筒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实现条件。

17、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调节和管理的特点。

18、简述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19、简述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20、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5分,共30分。

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2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2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23、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2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28、简述产业资本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的过程。

29、什么是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简述金融寡头在经济和政治上统治的实现方式。

30、简述商业利润的形成与来源。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

共20分。

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

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如认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32、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丰义的基本形式。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1. 什么是马克思基本原理?马克思基本原理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这些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对于认识和改造社会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实在的基本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并通过矛盾的对立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前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以及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源泉,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获得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指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不平等。

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包括公有制、按劳分配和有计划的经济管理。

4.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无产阶级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建立无阶级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并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

5. 马克思基本原理对现实社会具有什么指导意义?马克思基本原理对现实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供了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引着人们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矛盾。

马克思基本原理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主体,鼓励人们通过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来推动社会进步。

马克思基本原理还倡导了社会公正、平等和人类解放的理念,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提供了思想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他们是有机统一的。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是什么?P3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这就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群众路线分析法等。

)3、马克思主义的四大鲜明特征是什么?P11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理基础。

②鲜明的政治立场。

即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④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大学生该如何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P17-P19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

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觉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个价值观。

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③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④将马克思主义化作自觉的行动。

当代中国的大学生,要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融合起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5、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辨证关系?P30-P31(1)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①尊重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

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6、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P43(1)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2)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3)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7、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在认识中起着决定作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且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发展不断的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实践锻炼和提高主体认识能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应有的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8、如何理解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生动体现。

②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其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③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党确立思想路线的哲学根据。

④党的思想路线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是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思想。

9、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P8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主要内容。

意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全国各族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10、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P104物质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②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③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11、联系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谈谈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P133-P134改革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不断破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

只有通过进一步改革,才能更好的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2、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谈一谈你对坚持群众路线重要性的认识。

①群众史观的主要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③党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来自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永远利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13、简述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P155-P157主要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14、简述剩余价值的生产的两种方法。

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除此之外,通过使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生产剩余价值也属于这种方法。

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其中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15、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1)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由于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政治统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政治制度中会具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因此它在关于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的各种理论、观点、立场、方法等方面,都带有深刻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印记和阶级偏见,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分析、批判,要深刻认识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2)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成果,这些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其中包含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

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由于它们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以及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因而其主要社会作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是进步的。

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文明进步成分,我们应加以研究、参考和借鉴。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服务的,因而具有极大的阶级的历史的局限性。

对此,我们应加以分析、批判和摒弃。

16、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③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