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必要性

合集下载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

其中,重点是刺激和扩大投资需求。
因为按照他的乘数原理,投资增加可以使 国民收入成倍增长。 收入增长,消费需求就增加,投资也会增 加,而投资增加,又会引起国民收入的进一步 增长,这样,就可以达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主要是:
(1) 谋求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2) 实现充分就业。 (3) 谋求稳定的国民经济增长率。 (4) 平抑经济波动,防止经济萧条或衰退。 (5) 稳定物价,防止和抑制通货膨胀。 (6) 谋求公平与效率,改善国民福利。
垄断组织的形式
特尔卡
同类产品 关系 经营 独立性 生产、商业和法律 独立性 生产、法律 协议规定产量、市场份额和售价 关系 经营 统一销售,统一采购原料
辛迪加
同类产品
关系 生产有密 切联系的企业
托拉斯
经营 统一生产,财物、销售
经营 大垄断 企业为核心 经营
独立性 丧失
独立性 形式上
康采恩
关系 多部门
第三,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非常频繁,可以 毫无障碍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一 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第四,市场已经形成一个广泛的、有机的 体系,主要有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房地 产市场、货币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外贸外汇 市场等,其中商品市场是基础,其他市场都围 绕着商品市场而运行,发挥着它们各自的功能。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 形式和实质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的典型形式 按照其发挥作用的领域不同,国有企业可 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 (2) 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 (3) 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 有企业。 (4) 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的形式

论微观、中观、宏观经济学-2019年精选文档

论微观、中观、宏观经济学-2019年精选文档

论微观、中观、宏观经济学传统经济学体系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我们认为,现代经济学体系应界定为三脉: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它们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一整体,揭示出企业、政府与国际间治理组织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中的角色、作用和行为准则。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产业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

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供给和收入分配。

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最优。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

它从产业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在此设法利用有限资源取得最大收益,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益的条件。

在商品与劳务市场上,(1)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根据各种商品的不同价格进行选择,设法用有限的收入从所购买的各种商品量中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

(2)厂商是各种商品及劳务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则在于如何用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获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3)家庭和厂商的抉择通过市场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协调。

因此,市场机制作用、均衡价格决定、产业资源最优配置、市场机制失灵、政府干预行为、等,就成了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

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最终确立的内容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调控的作用

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调控的作用

一)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调控的作用1.政府的经济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四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界定市场机制和政府经济作用的一般原则:在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就应当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在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才需要发挥政府的经济作用2.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两种方式: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

直接调控实质上是一种限制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控方式,并具有强制性特点;间接调控是以承认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经营和市场机制作用为前提的,也是以存在完善的市场体系为条件的,是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参数调节经济运行的调控方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应采取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以间接调控为主的方式。

4种主要调控手段:国家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国家计划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计划指标大都是预期性或预测性的。

运用国家计划进行宏观调控,首先要制定全局性的经济发展战略,然后编制符合发展战略的经济发展计划,保证社会总的供需平衡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经济手段含义:用来调控经济运行的经济政策的总称。

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外贸政策。

调节对象:市场体系或总体市场,实际上是一种利益诱导。

特点:弹性调节而非刚性调节,不具有强制性。

法律手段内容: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体现: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直接调节;为市场机制的有序运行提供法律保障;用法律手段规范和保证其他调控手段。

特点:普遍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和相对稳定性。

行政手段特点:直接性、强制性和速效性例题:单选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直接调控实质上是一种()的调控方式。

A. 限制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市场机制自发作用B.承认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经营和市场机制作用C.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参数调节经济运行D. 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参数调节答案:A(二)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宏观调控最终目标和基本目标:1)提高经济效率2)实现社会公平宏观调控最终目标具体表现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导论1、怎样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的总体行为。

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采用总量分析法。

它解决的主要中心问题经济周期与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对产出、失业以及价格的变动作出经济解释,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解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 总和不会有影响。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与宏观经济调控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与宏观经济调控

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本章知识点【知识点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与宏观经济调控【知识点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知识点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知识点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与宏观经济调控建议关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对象。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1.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1)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

——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者的职能(2)对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的职能,其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3)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的职能。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职能2.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有效运行的需要。

4.使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

【例题·单选题】(2015年)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

A.国家B.企业C.市场D.居民『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解。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国家,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活动,并通过对市场的调控来实现。

【知识点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建议关注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手段。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①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②保持经济适度增长③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④充分就业和收入分配公平⑥国际收支平衡1.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基本目标。

(1)经济总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2)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生产一定发展阶段上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社会各地区之间的比例、构成及相互关系。

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企业结构、商品和劳务的供给与需求结构等。

2.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3.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是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有政府宏观调控的价格机制。

[精选]经济法总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特征

[精选]经济法总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特征

Company Logo
❖ 经济法调整的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 是指直接体现国家意志或政策意志而具有组织管 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或曰超出民法调整范畴 的“平等主体”之财产关系。 一是,国家通过政 府机构或设立企业、委托代理人直接参与经济活 动或经济关系,如招标、土地出让、政府担保等 活动时发生的合同关系;二是,平等的国家机关 或财政主体之间的经济协作关系。如区域经济合 作协议等。
❖以美国证券法的产生为例
在证券市场发展初期,并没有专门的证券法律。
有关调整证券市场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包含于 公司法有关股份发行与转让制度和合同法中有关 善意、反欺诈的一般原则中,国家干预较少,主 要遵循私法自治的原则。随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 发展,特别是由于市场的高风险与高投机性,欺 诈作为证券市场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仅仅由 公司法或合同法中的法律规定进行规制已经不能 适应证券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不能适应维护证券 投资者利益的需要,就开始出现了专门调整证券 市场关系、防止欺诈活动的证券法律。
经济法与民法都是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法 律部门,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这是由经济法和民法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经济法与相邻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
Company Logo
1、两者的调整对象不同。 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
系,这种社会关系的特点,在于它的平等性、私 人性和自治性;而经济法调整的是经济管理关系、 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 系,这种社会关系的特点,在于它的管理性、公 共性和干预性。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Company Logo
企业家们极力追求效率与操纵市场的力量,采 取企业并购、市场垄断及限制交易的反竞争措施, 以获取更大的利益。由于生产的集中和资本集中 所带来的经济支配力量的无限扩大摧毁了旧有的 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托拉斯组织凭借自身雄厚 的资本使用各种经济手段如搭售、价格协定、联 合抵制等方式来实施其控制力,限制公平自由的 竞争,使中小企业濒临绝境。在势力日益强大的 托拉斯面前,美国当时的法律显得力不从心,各 州的法律不能有效制止垄断行为和限制贸易行为。 传统的民法维护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但是却 无力解决过度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垄断。

经济师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知识资料

经济师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知识资料

2.外部性失灵
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由此带来的对 他人或环境的构成损害就叫“外部性”。市场经 济下,“损人利己”是经济人在所难免的弊害。
如工厂排放污染物而使附近居民受损失。有些产品 的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互相冲突,如麻醉品、武器、 黄色书籍等,经营者可以大获其利,但公民的健康、 社会治安和社会风尚则受到损害。
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 家宏观调控方式也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 调控为主。建立既有国家对微观经济活动进 行间接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 础性作用,又有国家计划对宏观经济总量进 行直接调控的宏观调控机制。
经典PPT模版 欢迎下载
间接调控
国家对市场的间接调控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 计划和商品供求状况,向市场输入经济参数 的调控。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宏观调控
第一节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经典PPT模版 欢迎下载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发展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从1776年到20世纪20年代,以亚当·斯 密的《国富论》为代表的古典学派信奉的是自由企 业制度、自由市场机制的经济自由主义。
他们认为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可以达到资源的优化 配置,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活动。
经济学家的视角转向“政府失灵”,主张还是 把自由市场机制和自由企业制度作为资源配置 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工具,并把政府身上过多的 职能一一卸了下来。
经典PPT模版 欢迎下载
有效政府理论
有效政府意指这样一种 政府,它既能最大限度 地校正市场失灵,又能 避免自身失灵和自身非 效率。学术界已基本形 成的共识: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 责是弥补市场缺陷 。
经典PPT模版 欢迎下载
(四)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情况 下,发展宏观调控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功能

经济政策名词解释

经济政策名词解释

经济政策名词解释经济政策名词解释:国家经济政策是由政府或政府部门制定的、用以调节社会经济关系、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指导性方针、原则和规划。

它不仅反映国家的经济意志,而且集中表达全社会、特别是企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也称之为指令性政策。

政府的经济政策可分为一般性经济政策与特殊性经济政策两类。

前者主要是指国家在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和合理配置经济资源时,以及在安排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经济建设项目时所采取的措施,其内容包括产业结构政策、投资结构政策、地区布局政策、技术进步政策等;后者主要是指为贯彻和执行国家的某些特定经济政策,如调整价格政策、外贸政策、金融政策、财政税收政策、流通政策、对外经济政策、能源政策等,这些政策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效率、经济效益、经济稳定,乃至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

经济政策名词解释:所谓宏观经济政策就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总体调控,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按照政策的对象可分为: 1、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是指国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制定和实施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其中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 2、公共物品政策:是指国家在提供公共物品时制定和实施的各种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是公共物品生产的重要调节手段; 3、微观经济政策:是指以市场活动为调节对象的具体的、直接的经济政策,主要是指产业组织政策、竞争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等。

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政策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紧密相连的一对矛盾体。

前者受后者制约,后者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前者。

经济政策名词解释:所谓公共选择就是一个社会成员依据个人偏好来选择自己的投票集合体的过程,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偏好两个集合体,也就是说个人最多只能在两个集合体之间做出选择。

一般而言,如果某一集合体的成员人数多于另一集合体的成员人数,即使他们之间差异不大,也可能出现投票结果的偏离,造成投票集合体与社会公共利益偏离。

经济管理制度

经济管理制度

经济管理制度经济管理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方式。

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的基本框架,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的经济管理制度通常包括宏观经济管理制度和微观经济管理制度。

宏观经济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对整个经济体系进行管理,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

货币政策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

财政政策则通过调节税收、支出和债务来影响经济活动,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和经济稳定。

产业政策主要通过鼓励和引导投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经济创新和增长。

微观经济管理制度则是对各个经济主体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市场监管制度、企业管理制度和金融管理制度。

市场监管制度通过加强对市场秩序和经济竞争行为的监管,保障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企业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企业组织形式、产权制度、用工管理等,通过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和竞争力。

金融管理制度则是对金融行业进行监管和管理,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支持经济发展。

经济管理制度的良好运行对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至关重要。

一个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可以激发经济主体创造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市场活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

同时,它还可以提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减少经济危机的发生和影响。

然而,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原有的管理制度可能会出现矛盾和不适应。

因此,政府需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革和完善,及时跟进和解决涌现的新问题,推动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同时,社会各方面也要积极参与,提供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经济管理制度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基本框架,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经济管理制度和微观经济管理制度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经济计划与管理

经济计划与管理

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计划与管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方面,对国家、企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探讨经济计划与管理的相关内容,旨在深入理解其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应用于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宏观经济计划与管理宏观经济计划与管理是指国家层面的经济规划和管理。

在宏观经济计划中,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出相应的经济目标和规划,以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力度。

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国家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以达到宏观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宏观经济计划与管理的核心原则是科学性和可行性。

它需要通过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依据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计划。

同时,计划的实施需要考虑到现实情况和条件的限制,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宏观经济计划与管理中,经济指标是评估和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劳动力就业率、物价水平等指标,都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好坏。

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指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微观经济计划与管理微观经济计划与管理是指企业层面的经济规划和管理。

在微观经济计划中,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制定出相应的经营目标和策略,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微观经济管理中,企业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合理组织和利用,实现企业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微观经济计划与管理的核心原则是市场导向和效益导向。

它需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出市场适应的产品和营销策略。

同时,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资源配置都应以效益为导向,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微观经济计划与管理中,重要的方法包括市场调研、竞争策略、财务管理等。

市场调研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为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提供依据。

竞争策略需要通过分析竞争对手和自身条件,确定出与市场相适应的竞争定位和竞争优势。

中国宏观调控目标及其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宏观调控目标及其宏观经济政策

2019/5/2
3
(一)四大目标的一致性
经济增长是其他目标实现的物质 基础。
物价稳定是其他目标实现的重要 前提。
充分就业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经济增长和 物价稳定。
2019/5/2
4
(二)四大目标的矛盾性
经济增长不一定能实现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在某些特定时期会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组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一套工具, 在各自发挥作用的基础上互相配合。
2019/5/2
4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类型
双松:在经济萧条时,同时采用扩张的财政 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使经济所受到的刺 激更为猛烈。
双紧:在经济高涨时,同时采用紧缩的财政 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使经济紧缩的程度 更为猛烈。
出现不一致。 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呈反方向变化。 经济增长有可能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2019/5/2
5
中国的失业率
2010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 13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47万人,为全年目标500万人的 109% ; 就 业 困 难 人 员 就 业 165 万 人 , 为 全 年 目 标 100 万 人 的 165%。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为4.1%,比上年底降低0.2个百分点。有人称真实的失业率应 为8%,有人提出20%,还有人提出30%的惊人数字。
2019/5/2
10
2009年全球出口大国排行
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
贸易摩擦的形式多样化。包括”两反“、特保条例 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贸易摩擦的对象延伸。贸易摩擦涉案对象开始由中 国企业延伸至中国政府。

宏观调控的概念

宏观调控的概念

宏观调控的概念
宏观调控亦称国家干预,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它是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宏观调控的过程是国家依据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规律,运用调节手段和调节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微观经济运行提供良性的宏观环境,使市场经济得到正常运行和均衡发展的过程.
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国家合理地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和措施,如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制定产业政策,以控制总量平衡,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控制货币发行,制止通货膨胀;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税收征管制度等.
②国家正确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从经济利益上诱导、协调和控制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等.
③科学地编制各项经济计划,使经济计划建立在有充分科学根据的基础上,使其在中长期的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完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
总的来说就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一种手段。

第21章_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第21章_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第二十一章教学安排的说明授课题目:第21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课时安排:本章共8课时,理论课6课时,讨论课2课时。

4个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内含及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政府调控模式的分类和选择调控模式的依据;鼓励同学们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有关知识,努力探讨深化宏观调控体系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途径和措施。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措施、目标和手段。

教学难点: 宏观调控措施、目标和手段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政治经济学》教案之二十七(第14周第1次课2学时总54/64)一、授课题目: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及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二、授课类型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难点在于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讨论、多媒体:六、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一)复习旧课(二)讲解新课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组织,其主要职能是:①经济调节。

政府实行科学决策,并制定和实行各项宏观政策,引导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达到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②市场监管。

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通过健全法律体系,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③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是指政府对那些不以盈利为主的行业和公共事业,包括社会所必需的公共经济活动承担投资的责任,从而营造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和平稳定的环境。

④管理国有资产。

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含义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

第九章 调控宏观经济 《政府经济学》PPT课件

第九章  调控宏观经济  《政府经济学》PPT课件
控制方法包括规定一定比例的证券保证金比率(以现款支付 的金额占证券交易额的比例),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予以及 时调整。中央银行通过这种控制可以达到防止大量资金直 接注入证券市场的目的,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货币政策
(3)房地产信用控制。这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办理房地产之 类不动产抵押放款的一种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规定放款的最 高限额、最长期限及第一次付款与分期还款的最低金额等 。这种控制的目的在于防止房地产交易的投机性,借此稳定 货币与经济。
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用分期付款购买耐用品时第一次付款 的最低金额;规定用消费信贷购买商品的最长期限;规定可用 消费信贷购买耐用品的种类及对不同消费品规定不同的信 贷条件等。由于这种信用控制范围很宽,中央银行有时会失 去控制。
二、货币政策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这是指中央银行为了限制借款购买 证券的数量,防止过度投机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 行限制的行为。
3.宏观调控能够解决市场调节不能解决的问题
市场调节不可能为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目标提出指向性,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失业问 题是市场经济本身不能自发调节的。
4.宏观调控可以实现微观经营目标同宏观发展目标相统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活动是分散经营,其目标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因而它们的经济活动不可能自发地同宏观经济的发展目标及需要相统一。
一、财政政策
(2)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税收 变化量之间的比率。
设自发性的税收发生变化,其增量为ΔT。ΔY表示收入的 变动,KT为税收乘数。根据上述
Y=a+1I−+Gb−+bbtT0
一、财政政策
这一公式,税收变动前和变 动后的收入水平分别为:

经济体制与政策

经济体制与政策

经济体制与政策经济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引导和调控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经济体制和政策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制1. 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为基础,在供需关系和价格机制的调节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方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作用相对较小,主要以监管市场秩序为主,允许个人和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由决定生产和消费。

2. 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是由政府对资源配置进行全面的计划和管理的经济体制。

政府对生产、分配和消费进行全面指导和计划,通过国家计划和指令来决定资源配置和产出。

3. 混合经济体制混合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的一种经济体制。

在混合经济体制下,政府既干预和调控市场经济,又允许市场的自主运作,并通过政府的干预来实现经济的公平和效率。

二、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1.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利用财政手段影响经济运行和调节经济发展的政策。

财政政策包括公共支出、税收和债务等方面的调控。

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货币市场和整个经济运行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

3. 微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是指对企业和个人经济行为进行干预和调节的政策。

微观经济政策旨在改善市场运行的效率和公平,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 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有效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能够相对自由地流动和配置,企业和个人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消费,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2. 计划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可以通过计划和指令来引导和调控经济发展,实现某些战略性产业和区域的快速发展。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 , 。 , , 、 、

尤其 是社 会化 大生 产 更 要 求按 一
,
、 。
,
定 比 例分 配社 会 劳动 要 求 按 比例地发 展 生产 因 为 在社 会化 大生 产条 件 下 整个 国 民经 济
分 为许许 多 多不同 的 生 产 部 门 如 农 业 工 业 交通 运输 业 建 筑业 等等 成若 干个 行 业

调 根 据社 会 需 要 按 照 一 定 的 比 例分 配 生产资 料 和 劳动 力
, 。 ,
社 会主 义 经 济 是建 立 在 生产资
、 , 、
料 公 有制基 础 上 的社 会化 大 生 产 我们所 要 实 现 的 社会主 义 市 场经 济是 商 品 经 济高度 发 展
。 。 ,
生 产 社 会化的 现 代化市场 经 济 因 此 必 须加 强 国 家的 宏 观 调 控 以 协调 国 民 经 济 各 部 各 行 业之 间的 比 例关 系 否则 就 会造成 经 济 混 乱 和 资 源的 浪 费 社 会再 生 产就 不 能顺 利 进 行 整
哲 里 木畜牧 学 院 学 报

199
5
9
J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u r
a n
l
o
f Z h e li m u
A
n
im a l H
u s
ba
n
d r y C o l le g
e
实行 社会 主 义 市场经济 必 须加 强 宏 观 调控 ①
段 秀 信
( 赤峰 市喀 喇 沁 旗 党 校
)
党 的 十 四 大把 我 国 经 济体制改革 的 目标确立 为 建立 社 会 主 义市 场经济 体 制 味着经 济运 行要 以市场为主体 但是 这并不是也 不能够 排斥 国家 的 宏观 调控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微观经济学的应用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微观经济学的应用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微观经济学的应用企业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因而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在管理方面需要采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对其进行指导。

而微观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求。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其研究对象,继而分析生产者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

而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以利润最大化为发展目标的组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采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然,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采用微观经济学,也是创新之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微观经济的概述1.1微观经济的含义微观经济是指个量经济活动,也就是说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

微观经济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方面的经济活动。

其活动内容包括个别企业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

微观经济为了在市场发展中更好地运行,将价格和市场信号作为诱导点,在市场竞争中进行自行调整与平衡。

然而宏观经济在运行过程中,有诸多领域市场机制无法涉及,这就需要国家运用经济职能、政治职能等进行宏观调控,从而维护全体社会的利益,做到以人为本,使人民的权益落到实处。

1.2微观经济的特征微观经济具有如下特征,微观经济需要国家来进行调节,但是国家在调解过程中的身份是经济活动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从而实现对微观经济的调节。

国家在规范并且管理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是以执行经济活动的仲裁者来规范管理市场经济运行的。

微观经济受控于国家,国家在对微观经济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是以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来进行的。

国家为了对微观经济进行引导和调节,又发挥了调节者的角色继而对微观经济进行引导调节。

从而使微观经济更好地发展。

2、企业管理的概述2.1企业管理的含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占据有利地位,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企业进行管理。

企业管理,包括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方面的管理。

当然,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组织,因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国家调节微观经济
第一节
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实践
背景资料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 一般理论,了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调 节微观经济的实践过程,区分两种不同制度下国 家调节微观经济的特殊性,并对国有经济这一国 家调节微观经济的主要载体的范围、功能和效率 予以科学把握。
产权引导
产业引导 产品引导
信息引导
消费引导 竞争引导
技术引导
对外贸易引导
三、公共管理的需要
外部效应:一个主体单位的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影
响,而该经济主体又没有根据这种影响从其他经济主体获 得报酬或向其他经济主体支付赔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部效应包括: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政府微观的公共管理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管理;
功能:
1、基础服务 2、支柱产业 3、流通调节 4、技术示范 5、社会创利 6、产权导向
效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评价
二 、公共引导的需要
市场的不完全性:由于垄断因素的存在,市场中的各种
资源无法通过自由流动来进行有效配置。
市场的不完善性:由于市场的价格信号呆滞,交易不规
范、不公正,造成资源的逆向流动和配置。
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市场没有提供完备
的信息,缺乏有效的信息配置机制。
政府进行公共引导的方式:
第一节 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必要性
一 公共供给的需要
二 公共引导的需要 三 公共管理的需要
一、公共供给的需要
私人产品:
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产品,如水果。所谓排他性是 指,只有对产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够使用该产品;所谓竞争 性是指,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产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同 时使用该产品。
行业管理;市场管理;价格管理;经济合同管理;广告和 商标管理;劳动力市场管理。
第二节
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实践
一 资本主义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特点
二 社会主义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特点
三 国有经济的范围、功能与效率
一 资本主义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特点
特点: 1、资本主义国家是以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的身份 来调节微观经济; 2、资本主义国家是以执行经济活动规则的仲裁者来规范和管 理市场交易和市场运行过程; 3、资本主义国家是以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者的角度对微观经 济运行过程进行调节和引导; 4、资本主义国家是以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控制微观经 济。
公共产品:
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争性的产品,如国防。
半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
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介于公共 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拥挤的公路。
一、公共供给的需要
国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半公共产品和服务:
建立和维持国防和治安安全系统; 修建和维护公共交通系统; 建设、管理和维护市政工程系统; 建立和发展邮政、通信系统; 建立从事基层研究、前沿科学和有战略意义发明的科研机构 发展教育事业; 发展公共文化娱乐事业。
二、社会主义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特点
特点: 1、社会主义国家调节微观经济的经济基础不同:所有制和分 配结构。 2、社会主义国家在微观经济的调节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 用不同。 3、社会主义主义国家调节微观经济又具有不发达国家经济的 特征。
三、国有经济的范围、功能与效率
国有经济三种情况:
1、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 2、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有经济 3、其他国家的官商结合的国有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