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问答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四年级科学试卷卷首语:亲爱的同学,老师知道你是个爱研究、爱读书、喜欢动脑筋的好孩子。

这次考试,只要认真仔细,多动脑筋,就一定会考出好成绩。

祝你成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空气主要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氩气等气体混合而成的。

2、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酒精灯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蓝色部分。

5、传热的三种方式是导热、对流和辐射。

6、分类和归纳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7、人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

8、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土豆片上,土豆片会变蓝。

9、森林有绿肺、水源、氧吧等美誉。

二、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5分,共15分)1、把杯子中的水倒干,杯子里什么也没有了。

(√)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3、橡皮筋绷得越紧,音调越高。

(√)4、为了使自己能均衡获得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5、人的身体里有一个8米长的消化系统。

(×)6、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飞上天空的。

(√)7、学生用酒精灯做分组实验时,如果有的小组酒精灯灭了,可以用其它组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8、颜色鲜艳的饮料很安全,都可以吃。

(×)9、空瓶里放些细盐,吹瓶口会发出声音,是因为细盐振动引起的。

(√)10、通过树干的年轮可以推测树的年龄。

(√)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空1.5分,共15分)1、打开冰箱门,会看到白气飘出,白气会向上运动。

(A)A、向上B、向下C、不动D、随意飘动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效果是不同的,传播效果由好到差的排序是气体、液体、固体。

(A)A、气体、液体、固体B、固体、气体、液体B、固体、液体、气体D、液体、固体、气体3、我们可以根据铅笔的笔芯软硬,将铅笔排序为4B、2B、HB、2H、4H。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问答题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问答题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问答题问答题第一单元:1.空气的性质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

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答:气球吹不大。

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这边翘了起来。

说明空气有质量。

4.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脸上觉得有风吹过来,凉凉的,还听到“嘶-嘶”的声音。

说明空气会流动。

5.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在用力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

再用力压,发现袋子被压下去了一点,松开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

这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6.空气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空气和水的相同点: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空气和水的不同点:(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7.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①给自行车轮胎充气②篮球、排球、皮球充气③玩空气枪④气垫船等。

2. 热空气和冷空气1、空气是无色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

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观察空气流动的办法有?答:①点燃蜡烛,把手放在蜡烛的上方。

(手感觉到蜡烛火焰上方有股热气往上冲)②将纸蛇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

(纸蛇转动起来。

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上升,引起纸蛇转动。

)2、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用实验证明。

答:①在木棍的两端各挂一个纸杯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材问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材问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材问题及答案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一、问题解答1、你还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答: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转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海绵放到水里挤压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饼干、砖头放到水里也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的存在2、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不会,因为空杯子并不是真正空的,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3、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呢?答:不会,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所以气球就吹不大。

松开套住瓶口的气球或者在瓶身上打孔,瓶子里的空气被气球从缝隙里或者小孔中挤出来,腾出瓶子里的空间,气球就能吹大了。

4、把俩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他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的现象。

想一想,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那端木棍翘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5、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有风吹过脸庞,(不必统一答案,具体依据学生的回答)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

6、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见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现象?答:感觉用手压时塑料袋内有东西向上弹(或者像上顶)手。

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向上弹(或者像上顶)力气变大。

松开手后看见“气垫”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说明(1)塑料袋内有空气存在。

(2)空气占据了袋内的空间。

(3)空气可以被压缩。

(4)压缩空气有弹性。

7、水和空气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答:相同点: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占据一定的空间。

不同点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8、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气锤、喷雾器、气垫船、气垫悬浮列车、气枪、橡皮艇、气压铆钉枪、汽车上的气压开关门等都是利用压缩空气来工作的。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本题2分)鱼类生活在__________中,身体表面覆盖着__________。

2.(本题2分)哺乳动物是一种__________,不管外界环境的温度发生怎样的变化,它的体温__________。

哺乳动物的脂肪都有__________作用。

3.(本题2分)按照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将物体分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4.(本题2分)通常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物体在___________内通过的路程。

5.(本题2分)我们一般用___________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__”表示。

6.(本题2分)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__。

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___________。

7.(本题2分)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合成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之间的物品能否使__________通过。

8.(本题2分)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_______和_______形成________,灯泡才会亮起来。

9.(本题2分)矿物是构成岩石的“__________”。

它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如花岗岩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矿物组成。

10.(本题2分)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石头,组成了地球的外壳。

一些岩石裸露在__________,更多的岩石被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覆盖着。

二、选择题(共20分)11.(本题2分)下列哺乳动物中,()的运动方式是奔跑。

12.(本题2分)有些鸟的趾间有蹼,有利于()。

A.捕获食物B.奔跑或行走C.游泳划水13.(本题2分)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为参照物时是静止的。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答案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一、填空题。

1、(空气),(健康),(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2、(不会弄湿),(空气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3、(另一端下沉),(空气有质量)4、(风吹脸),(有空气流动)5、(松软),(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6、(给车轮胎充气)(喷雾器)(玩空气枪)7、(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8、(混合)(氧气)、(21%),(氮气)9、(燃烧),(浑浊)二、×√√√三1、注射器抽气注入水中.2、用塑料袋兜空气。

四、答:相同点: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要占据空间。

不同点:空气容易被压缩、空气比水轻。

五、答:少开车、少用空调、多养些净化空气的植物。

2、热空气和冷空气一、填空1、(轻)2、(向上流动)(上升)(向下流动)(下降)3、(上方)、(下方)、4、(天灯)(热空气上升)5、(上方)6、(下)(冷空气向下流动)二、答:(1)、三国时中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2)、1873年,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制造出载人热气球三、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四.D3、空气中有什么一、填空1、(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罐时受冷变成水)4、(重)二、答:在一只瓶里放一些小苏打,再倒进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泡就是二氧化碳,用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

三、答:①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

②用卡片把玻璃杯盖上,等几分钟。

③小水珠(露珠)就会出现在杯的外壁上。

4、生命之源一、填空题1、(有害物质)(交通工具)(工业生产)(生活煤灶)(人类活动)2、(有害物质)(健康)(动植物生长)3、(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4、(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二、答:1、人憋气时很难受2、登山运动员要携带氧气瓶3、抽掉玻璃罩里的空气,植物会枯萎、4、给金鱼缸装上增氧泵等都说明空气和水一样都是生命之源。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复习题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复习题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局部第一单元第一课空气的性质1.空气具有〔〕、〔〕、〔〕、〔〕等性质。

2.空气与水的一样点有:〔〕、〔〕、〔〕、〔〕;不同点有:〔〕、〔〕、〔〕、〔〕。

3.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喷气式飞机运用了空气的〔〕推进飞机飞行。

4.日常生活中,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地方有〔〕、〔〕。

5.空气具有〔〕,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

第一单元第二课热空气与冷空气1.冷空气〔〕是因为冷空气比同体积的热空气重,热空气〔〕是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2.制冷空调应该挂在房间〔〕方,取暖器应该放在房间〔〕方。

3.三国时,我们中国人利用〔〕的原理创造了〔〕;1783年,法国人利用〔〕的原理成功制造出( )。

4.由于地面上各个地方的冷热程度不一样,冷空气总要向热的地方流动,空气的〔〕就形成了风。

5.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为什么烟总是向上升?答:因为烟是受过热的空气即热空气,而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烟总是向上升。

第一单元第三课空气中有什么1.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占空气体积的〔〕%,其他的主要是〔〕占空气体积的〔〕%,此外还有少量的〔〕〔〕等。

2.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石灰水外表出现了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有〔〕。

3.制取二氧化碳: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入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泡就是〔〕。

4.二氧化碳的性质①.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②.灭火。

5.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是什么?答: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利用不支持燃烧与比空气重的原理来工作的。

第一单元第四课空气也是生命之源1.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空气,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 ),会危害( )与( )。

2.汽车尾气会麻痹人的神经,造成体内缺氧,甚至造成〔〕。

3.燃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黑烟与〔〕,燃烧塑料会产生〔〕,会严重损害人与动物的肝脏与脑4.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与〔〕。

5.森林有〔〕、“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等美誉。

苏教版小学科学最新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 解答

苏教版小学科学最新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 解答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问题 P2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答: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物:大雁、孔雀、小丑鱼、长颈鹿、海豚、猫、大象。

无脊椎动物:蚂蚁、蜗牛。

P3一节一节的脊椎连起来后有什么作用?答:脊椎由很多块椎骨组成,虽然每块椎骨只能相对于相邻的椎骨进行轻微的移动,但对整个脊椎而言,这些轻微的移动就可以让整个背部进行大幅度弯曲。

P4你能像生物学家一样,将这些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吗? 答:脊椎动物:青蛙、小鸟、猴子、鲨鱼。

无脊椎动物:蚊子、蚂牛、水母、河蚌、蚯蚓。

P5它们都是脊椎动物吗?答:脊椎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朱鹮、扬子鳄。

无脊椎动物:宽尾凤蝶、鹦鹉螺。

P6你见过哪些鱼?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答:鳜鱼、黑鱼、花鲑鱼、鲫鱼。

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头骨与躯干间缺乏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体形多呈流线型,可以在水中游动时减少水的阻力;用鳃进行呼吸,靠口的开合、鳃的张缩来促使水的进入与流出;鱼体表面覆盖鳞片,上有黏液;身体颜色是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P7鱼是怎么呼吸的?答:,里面有几片像梳子一样的鱼鳃。

鳃里有许多血管和嘴相通。

当鱼喝了水,水便流过鳃,水里的氧气就进入鳃里的血管,然后顺着血管流到鱼的全身。

鱼身内的二氧化碳又会从鳃排到水里。

P8你认识这些鸟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答:画眉:眼圈白色向后延伸像眉纹;燕子:飞行时尾巴像剪刀;老鹰:嘴黄色,上嘴弯曲;鸽子:翼上及尾端有黑色横纹;翠鸟:羽毛翠蓝发亮;孔雀:有长长的尾屏。

共同点:鸟身上长着羽毛,有翅膀,大多数鸟都会飞,鸟都是卵生的,鸟有鸟喙,但是没有牙齿。

P9观察鸽子的正羽,你有什么发现?答: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

鸽子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正羽。

P10这些鸟的喙有什么不同?它们各适合吃什么样的食物?答:鸟的喙长而直,适宜吃鱼虾;鸟的喙强壮而直,并且末端有弯曲的钩,适宜吃一些小动物;鸟的喙像锥子一样的,粗壮有力,适宜寻找谷物和种子;鸟的喙长而尖细,适宜吸取花蜜。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奇妙的声音王国》复习资料整理试题(带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奇妙的声音王国》复习资料整理试题(带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奇妙的声音王国》复习资料整理试题(带答案)一,填空题1、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我们可以通过(敲)、(拍)、(抖)、(摇)等方法使保鲜袋发出声音。

3、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的方法有(吹口哨)、(拍手)、(跺脚)、(说话)、(敲腿)等。

4、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周传播的。

5、人是这样听到声音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 (听神经)→ 大脑6、(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

7、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8,(声音的强弱)叫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9,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

10,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11,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二、选择题1、说话声音大小是(A)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是(B)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时,琴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的声音来得(C)。

A 音量B 单调C 高D 强2、“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主要是借助于(A、C)传入侦察兵的耳朵。

A 土地B 空气C 坛子3,我们发出声音的器官是(B )A 嘴巴B 声带C 舌头4,耳廓收集声波,通过外耳道,会引起(A)的振动。

A 鼓膜B 听小骨C 耳蜗5,橡皮筋拉得越紧,弹拨发出的声音(A )A 越高B 越低C 不变三、判断题1、在一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口玻璃瓶内装上不等量的水,按水位高低的顺序依次排列好。

用嘴使劲向瓶口水平方向吹气,可以发现水装得越多的瓶子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水装得越少的瓶子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不装水的空瓶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

(×)2、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不会消失。

(×)4、噪声危害了人的身心健康,它是当代社会四大公害之一。

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复习题及全册实验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复习题及全册实验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重点复习题一、填空题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2、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3、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4、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5、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6、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7、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8、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9、(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10、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

不支持燃烧的是(二氧化碳)。

11、(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氮气)。

1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3、(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4、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15、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6、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二、判断题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

1. 单选题:
1. 下列不属于熊的是()。

a. 大熊
b. 袋鼠
c. 熊猫
d. 小熊
2. 气温的高低可以通过什么仪器测量?
a. 温度计
b. 显微镜
c. 天平
d. 拉尺
3. 土壤中含有丰富的()。

a. 草木
b. 金子
c. 鱼
d. 石头
4. 树的树干是用来()。

a. 吸收水分
b. 支撑树身
c. 吸收养分
d. 支撑树叶
5. 哪项属于大气活动?
a. 蓄水
b. 生长
c. 咀嚼
d. 呼吸
2. 填空题:
1.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养分。

2. 粗菜叶上的小竖毛能利用(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

3. 科学家通过什么仪器观察小米闯关实验的蚂蚁?(显微镜)
4. 生物体需要进行(呼吸)来吸入氧气。

5. 太阳能使水中的水分蒸发形成(云)。

3. 简答题:
1. 请解释什么是风?
2. 太阳能对我们生活有何影响?
答案:
1. 单选题:
1. d
2. a
3. a
4. b
5. a
2. 填空题:
1. 光合作用
2. 阳光
3. 显微镜
4. 呼吸
5. 云
3. 简答题:
1. 风是空气的运动,是由于地球不同地区气温和气压的差异引起的。

2. 太阳能可以提供照明和能量,使地球温暖,促进植物生长,驱动风和水循环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重点复习题 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重点复习题 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重点复习题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动物脊椎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3.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金丝猴、朱鹮、宽尾蝴蝶等。

4.鱼类的共同点是用鳃呼吸、用鳍运动、生活在水里、以颌取食的变温脊椎动物。

5.鱼用鳃呼吸。

水流由口进入、经过鳃后流出的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完成呼吸。

6.鳍是鱼类用来游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

鱼游动时,它的各种鳍是配合运动的。

尾鳍不断摆动,在鱼前进时起主要作用;胸鳍和尾鳍配合划动,在鱼拐弯时起主要作用。

7.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面有羽毛、有翅膀、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

8.鸟类的羽毛主要分为正羽、绒羽等类型。

正羽拥有中空、防水等特点,有助于鸟的飞行;绒羽具有细小而柔软等特点,有助于鸟的保暖。

9.鸟类的喙、足形态各异,这都跟它们的食性、生活环境相适应。

10.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有毛、恒温、胎生、哺乳的脊椎动物,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11.哺乳动物的脂肪有保温的作用。

第2单元《物体的运动》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不相同。

2.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3.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4.把物体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按运动轨迹把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5.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主要有移动、摆动、振动、转动、滚动等。

6.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运动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动形式,可以称为复合运动。

7.通常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1-5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1-5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题第一单元一、填空题:(25分)1、空气是气体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4、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水道原理制成的)的原理制成的。

5、空气总是在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6、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78 % )。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氮气)、(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0、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制作(灭火器)。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了。

12、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空气净化)等美誉。

二、判断题。

(30分)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2、空气很轻,但可以占据空间。

(√)3、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4、空气和水都可以被压缩。

()5、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6、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7、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8、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9、空气污染只对人有害,不危害其他的生命。

()10、早晨大雾弥漫时最好不要到室外锻炼。

(√)三、选择题。

(15分)1、冬天,厨房里烟雾弥漫,这些烟雾总是先聚集到( C )。

A、窗边B、地面上C、天花板上D、门口2、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可以制成( A )。

A、孔明灯B、竹蜻蜓C、风筝D、氢气球3、( B )相遇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A、醋和铁B、小苏打和醋C、水和小苏打4、下列物品中,没有利用压缩空气的是( D )。

A、篮球B、空气枪C、轮胎D、热气球5、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饮料罐上有小水珠,那是因为空气中有( D )。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三年级起点)全册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三年级起点)全册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苏教版三年级起点)复习资料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1、空气具有(会流动)、(要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有(弹性)。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34、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①给自行车轮胎打气。

②给篮球打气。

③玩空气枪。

④公共汽车的门。

⑤喷雾器。

5、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不大,说明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6、往篮球里充入气体,再用手按一按篮球,你的感觉是(篮球很硬),把篮球抛出后篮球(弹起很高),这是因为(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2、热空气和冷空气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即热空气(上升);空气受冷会(向下)流动,即冷空气(下降)。

2、三国时,中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

3、1783年,(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热气球)是最早的飞行器。

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5、制冷空调和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答:制冷空调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上方),这样可以利用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冷空气下沉,较快降低室内温度;而取暖器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下方),让热空气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温度。

6、大自然中风是怎样形成的?答: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在自然界中,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即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3、空气中有什么1、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单元1.给动物分类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划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书本第2页动物园动物分类食肉动物区——老虎、狮子、熊、狼灵长类区——猩猩、猴子食草动物区——斑马、长颈鹿、大象海洋动物区——企鹅、鱼、海龟、河豚珍禽区——丹顶鹤、鹦鹉、孔雀、老鹰3. 书本第2页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下列动物分类。

丹顶鹤、孔雀、小丑鱼、蚂蚁、蜗牛、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一:按照活动区域分类。

天上飞的——丹顶鹤水里游的——小丑鱼、海豚地上跑的——孔雀、蚂蚁、蜗牛、长颈鹿、猫、大象分类标准二:按照鸟类、昆虫类、鱼类、兽类分为四大类鸟类:丹顶鹤、孔雀昆虫类:蚂蚁、蜗牛鱼类:小丑鱼兽类: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三:按照有无脊椎分类无脊椎动物——蚂蚁、蜗牛脊椎动物——丹顶鹤、孔雀、小丑鱼、长颈鹿、海豚、猫、大象4.脊椎的特点:脊椎是一节一节的,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5.脊椎的作用有哪些?:答:在支撑身体、支撑活动、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6.做脊椎模型所需的材料及制作方法:制作材料:线轴6个、圆纸片5张、棉线、胶布、剪刀等。

制作步骤:第1步:在圆纸片的中心位置打孔。

第2步:在相邻线轴之间垫一张圆纸片,用棉线把这些线轴和圆纸片穿起来。

第3步:拉直棉线,用胶带将两端的线头固定住。

将脊椎模型立在上面的线轴可以向不同方向旋转脊椎的作用是支撑身体,支持活动7.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朱鹮、扬子鳄,它们属于脊椎动物;鹦鹉螺、宽尾凤蝶是无脊椎动物2鱼类1.鱼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结构:用鳃呼吸的,用鳍游泳,身体呈纺锤形,大部分体表有鳞片,终生生活在水中,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2.鱼鳍各有什么作用呢?鱼鳍保持平衡(背鳍、臀鳍),前进(尾鳍),转弯(胸鳍),腹鳍保持身体稳定。

3.观察鱼是怎么游动的?答:鱼在游动时,尾巴是摆动的,提供动力和控制方向,胸鳍是控制平衡的。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试题及答案(五套)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试题及答案(五套)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试题(一)一、填一填1、我们生活在()的海洋里,周围看起来好像什么也没有,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并不是这样。

空气有许多奇妙的(),探索空气的奥秘非常有趣。

2、空气受热后,体积会(),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热空气会()。

3、空气中的()约占空气体积的21%,()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

4、空气是一种没有()、没有()、没有()、()的气体。

5、二氧化碳比空气(),不能()。

二、判断。

(1)喝完啤酒的瓶子里,什么也没有。

()(2)空气是白色的。

()(3)空气不仅存在,并且占据空间,能流动。

()(4)开动电扇,摇动扇子都有风。

可见,风的形成与空气的冷热没有关系。

()(5)动物吸入的不是纯氧。

()(6)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二氧化碳。

()(7)空气污染是指自然环境受到有害气体或烟尘的污染,室内的空气不存在污染问题。

()(8)空气中的氮气支持燃烧。

()(9)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10)氧气既能支持燃烧又能供给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三、选择1、空气是()的气体。

A、白色B、乳白色C、无色2、下面()的空气比较好。

A、采石场、石灰厂附件B、清晨的乡间小道C、繁华的街道3、把土块放进装满水的盆中,会冒出许多小气泡,这是因为()A、土块干枯被水浸湿时发生的现象B、土块在水中呼吸C、土块的空隙原先被空气占据着,现在水把土块里的缝隙充满了4、热空气之所以会上升,是因为()A、热空气温度较高B、热空气体积较大C、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重量轻5、约站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四、连一连①比空气重②比空气轻③不支持燃烧A、氧气④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二氧化碳五、问答1、制冷空调的室内机为什么要挂高,而取暖器要放在地上?2、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3、如何签别一种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填一填(30分,每空2分)1、空气性质2、膨胀变轻上升3、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4、颜色气味味道透明5、重支持燃烧二、判断(20分,每题1分)××√×√√×××√三、选择(10分,每题2分)C B C C B四、连一连(10分,每个2分)①——A②——B③——B④——B⑤——A五、问答(30分,每题10分)1、答:因为制冷空调出的是冷风,冷空气要下降,才能起到降温的目的,所以要挂得高;取暖器放在地上,是因为取暖器发出热,使周围的空气变热,放在地上,热空气才能上升,使热空气充满整个室内,从而达到升温取暖的作用。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四年级(上)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动物的分类一、填空题1、生物界里的动物按有无脊椎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有脊椎的动物是(脊椎动物),没有脊椎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田螺、贝壳是(无脊椎)动物。

2、脊椎是人体的中轴骨骼,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持(身体)和保护(脊髓)。

3、常见的脊椎动物有(鱼类、猴子、鸟类、鲸鱼、大熊猫);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蚯蚓、虾、蜘蛛、蜗牛)4、我国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丹顶鹤、东北虎、扬子鳄、金丝猴)等。

5、鱼类是(有)脊椎的,所以鱼类是(脊椎动物)。

6、鱼类的身体都是成(梭)形的,中间(大)两头(小)。

7、鱼类的身体表面都覆盖有光滑坚硬的(鳞)。

8、鱼在水中不停地吞水和吐水,是为了(呼吸)。

9、鱼前进时(靠身体躯干和尾鳍左右摆动产生前进动力);鱼向右拐弯时(左侧胸鳍摆动,右侧胸鳍不动)。

鱼的(鳍)相当于船舵,可以改变它的运动方向。

鱼是用(鳃)呼吸的。

10、鸟类是(卵生)动物,是靠(孵化)来繁殖后代的。

11、鸟都有一个硬硬的(鸟喙),方便它们捕食;有一双(翅膀),所以多数鸟会飞。

鸟有(两)只脚。

12、鸟的身体表面都有(羽毛)。

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是(正羽),细小而柔软的是(绒羽),所以鸟的体温(相对稳定)。

13、鸵鸟腿部没有毛,脚有两趾,是世界上现有鸟类中唯一的两趾鸟,所以鸵鸟适合生活在(沙漠)。

14、老虎、黄牛、小白兔等都是哺乳动物。

他们的身体表面有(毛),用(肺)呼吸,是(胎)生动物。

15、不管外界环境的温度怎么变化,哺乳动物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所以哺乳动物是一种恒温的脊椎动物。

16、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有(保持体温)的作用。

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方式是(胎生)(哺乳),这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显著特征。

17、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多样的。

有会跳的(袋鼠),会飞的(蝙蝠),会奔跑的(猎豹),会游泳的(鲸),可以直立行走的(人类)。

二、判断题18、鱼是可以呼吸的,所以鱼可以长时间不在水里生活。

苏教版四年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大全.doc

苏教版四年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大全.doc

苏教版四年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姓名:得分一、填空:1、压缩空气有(),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o2、空气受热吋会()流动,受冷吋会()流动。

3、空气主要是由()、()和少量的()、()等气体混合而成。

4自然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o5、孔明灯和热气球是利用()原理制造的。

6、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o氮气占空气总体积的()%o二判断题。

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5、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流动的。

()8、垃圾污染环境,烧掉最好,()。

9、汽车尾气量少,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

10、孔明灯是美国人发明的。

()三、实验题有几种气体,其中有一种是二氧化碳气体,怎样把二氧化碳区分开。

四、问答题:1、我们为净化空气作些什么?2、制冷空调和取暖器应放在房间什么地方?为什么?3、自然风是怎样形成的?4、空气的性质有那些?四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姓名:得分:我会填一填1•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瓶子里,摇晃后,看到石灰水Oo2.植物的绿叶替我们净化空气,所以我们应该()。

3•在高山或海底,运动员必需携带()。

4•空气中()约占空气体积21%,()约占空气体积78%o此外,还有少量的()、()等。

5•玻璃黑板上的水迹慢慢变干的现象叫做()。

这种现象是在()温度下发生的,它是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状态的()现象。

&水蒸气遇冷变成(),这一现象叫凝结。

7•揭开蒸锅的锅盖,锅内会附着水滴,那是锅里的()受()变成了液态的()。

8•霜和雪都是()形态的水,霜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后变成的。

9•冰室水的()形态,水蒸气是水的()形态。

10•羽绒服中的羽毛,蓬松多孔隙,孔隙内有很多(),因此,羽绒服可以保持人的体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
答:不能,开始时会进一点,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2、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压缩空气?
答:自行车轮胎和篮球充气;空气枪;公共汽车的门;喷雾器。

3.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仍是冰块下?为什么?
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四周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竭下沉的冷空气包抄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4、制冷空调和取热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
空调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上方,因为冷空气自上而下流动,而取热器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下面,因为热空气是自下而上流动。

5、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阳光加热地面,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热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6、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什么?
答:○1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2少开车、少用空调尽可能使用没有污染的交通工具○3不焚烧草木和垃圾。

7、人类的哪些行为对空气发生了污染?
答:汽车尾气;焚烧塑料和垃圾;工厂等财富排污。

8、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答: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③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9、怎样正确使用酒精灯?
答:○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把被加热物体用夹子夹起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10、在夏天的烈日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
答:因为太阳的热辐射到地面上的物体上。

11、在生产生活中,人们通过加热和冷却做那些事情?
答: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弯曲玻璃管;炼钢;预留铁轨缝隙;夏天架电线要松;硬化地面时留缝隙。

12、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涂成黑色?
答:因为黑色的物体散热性能好。

13、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答:因为白色的衣服吸热性能差,而宽大的衣服中又会形成气体对流,人们就会感到凉快。

14、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答:因为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阳光下,沙升温快,海水水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温度高。

15、水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
答:水在自然界中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态。

液态的水遇冷(0℃以下),会凝结成冰;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

16、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
答:因为江河湖海和地面上的水阳光的照射下受热变成水蒸气,不断上升,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变成雨雪落下来,流入江河,有的渗透到地下形成泉水,又源源不断流入海洋,江河湖海和地面上的水时时都在蒸发,所以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
17、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
答: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受热变成水蒸气,不断上升,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断聚集,形成云,云越聚越多,形成雨雪,降落到地面,变成水和雪。

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中循环。

18、用那些方法可以使保险塑料袋发声?
答:用揉搓、弹、拍保鲜袋等方法。

19、厨房里的锅、铲子大多是金属制造的,为什么都有一个木头的或者塑料的把手呢?
答:因为金属导热好,木头塑料导热性能差,这样防止烫伤手。

20、耳廓的作用?
答:耳廓的形状有利于接受外界的声波,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并有助于声源方向的判断。

21、如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答:往食物中滴碘酒,如果变成蓝色就说明该食物中含有淀粉。

22、如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油脂?
答:将食物在白纸上涂抹,看其是否留下油迹来判断食物是否含有油脂。

23、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

因为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

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

24、如何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答:①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

②用卡片把玻璃杯盖上,等几分钟。

③小水珠(露珠)就会出现在杯的外壁上,就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