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群教育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四群教育“三深入、四联户”工作方案
四群教育“三深入、四联户”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标1.1 背景: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四群人员的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进群众性教育活动,提高四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1.2 目标:通过“三深入、四联户”工作,深入宣传教育、深度培训,全方位促进四群人员的素质提升和个人发展,提高全社会对于四群人员的认识和尊重度。
二、工作内容2.1 深入宣传教育2.1.1 开展宣传活动,加强对四群人员的理念宣传、政策解读等。
2.1.2 制作宣传资料,包括宣传海报、宣传手册等,广泛发放到四群人员中。
2.1.3 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开展专题报道、广告宣传等,扩大宣传覆盖面。
2.2 深度培训2.2.1 设计培训课程,涵盖职业技能培训、心理健康培养等,满足四群人员的需求。
2.2.2 组织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四群人员授课,提供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
2.2.3 开设培训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提高培训的覆盖面和效果。
2.3 四联户工作2.3.1 建立四联户制度,将四群人员分为若干联户,每个联户由一名工作人员负责。
实现对每个四群人员的全方位关爱和帮扶。
2.3.2 联户工作人员定期与四群人员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2.3.3 联户工作人员为四群人员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咨询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和职业发展问题。
2.3.4 加强联户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工作保障3.1 组织架构:成立四群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
3.2 资金保障:确保工作经费的安排,优先保障四群教育工作的需求。
3.3 信息化支持:建立四群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做好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为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3.4 协作推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推进四群教育工作。
附件:2. 宣传手册样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 教育方针:指国家对于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方向的总体规定。
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而他们的孩子则被留在了农村。
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面临着教育、心理、生活等多方面的困境。
为了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他们健康成长,我校特开展了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关爱留守儿童,以下是对此次活动的一些总结和感悟。
一、活动背景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地区特有的社会现象,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为了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我校决定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希望通过德育教育,让孩子们在关爱中感受到温暖,学会感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活动内容1.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各班级利用班会时间,组织留守儿童观看关于留守儿童的视频,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引导同学们关爱身边的留守儿童。
同时,班主任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关爱他人。
2. 组织亲情电话活动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学校组织了一次亲情电话活动。
活动中,留守儿童与家人通电话,分享彼此的生活,增进亲情。
此外,学校还为留守儿童准备了亲情礼物,让孩子们在特殊的日子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3. 开展亲情家教活动学校邀请留守儿童家长来校开展亲情家教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增进家校沟通。
同时,学校还邀请心理老师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4. 组织亲情游活动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学校组织了一次亲情游活动。
活动中,留守儿童与家长一起参观当地名胜古迹,感受家乡的美好,增进亲子感情。
5. 开展亲情手工制作活动学校组织了一次亲情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学会感恩,表达对家人的爱。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手工制品送给家人,表达自己的心意。
三、活动成果1. 提高了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通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留守儿童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关爱,学会了感恩,提高了生活质量。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作者:暂无来源:《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3年第9期枞阳县老洲镇同乐小学冯慧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市里谋生糊口。
除了逢年过节,他们很少有机会和父母碰上一面,甚至有少数孩子盼星星盼月亮,盼到最后父母因种种原因还是没回家过年。
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却被留在乡下,像荒草一样孤独地生长。
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一、留守儿童现状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全国妇联研究课题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约4000多万。
在全部农村未成年人中,留守未成年人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多留守未成年人。
在全部农村留守未成年人中,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 -14周岁)和大龄(15 -17周岁)四个年龄组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7%。
其中0-5周岁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贵州、广东,这7个人口流出大省学龄前留守未成年人总和占全国学龄前留守未成年人总数的65.97%。
如枞阳县老洲中心学校调查显示:目前老洲镇现有小学生4500多1名,留守儿童却有3000多名,占学生总数的70%左右。
我所从教的同乐小学由于地处落后贫困地区,大部分父母靠外出打工为生,据2012年9月在校学生统计中,全校学生数共184人,留守儿童就有135人,其中父母双方都不在家的有112人(随祖父母生活的有88人,随其他亲戚生活的有24人),而父母一方在家的只有23人。
二、正确认识留守儿童1.留守儿童的学习。
一方面,在问卷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村中小学班上前10名学生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有的班甚至前10名全是留守儿童。
教师_交通安全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多,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未来公民的责任,因此,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价值观的引领者,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交通安全教育。
一、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交通安全意识是预防交通事故的基础。
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不酒后驾车等。
2. 佩戴安全头盔、系好安全带,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
3. 在校园内倡导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4. 定期参加交通安全培训,提高自身交通安全素养。
二、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1. 课堂教学:将交通安全知识融入语文、数学、体育等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交通安全。
2. 主题班会:定期开展交通安全主题班会,邀请交警、法制副校长等专业人士进行授课,让学生了解交通法规、交通安全常识等。
3. 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4. 交通安全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围绕交通安全主题进行演讲,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通安全意识。
5. 交通安全手抄报、绘画比赛:通过手抄报、绘画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和感悟。
三、加强家校合作1. 向家长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家长对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
2. 鼓励家长参与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如亲子骑行、亲子步行等。
3. 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及时沟通学生在校外的交通安全情况。
4. 开展家长交通安全培训,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注重实践体验1. 组织学生参观交通安全教育基地,让学生亲身感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 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实践活动,如交通安全宣传、交通指挥演练等。
3.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交通安全志愿者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模拟考试,检验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群教育工作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四群教育工作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为增进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云南省结合本省实际,针对当前群众工作薄弱环节、就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特别提出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即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
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在四群教育工作中,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教育战线上工作的小学教师,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呼吁全社会多留心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4个月或全年累计6个月以上,留在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8周岁以下的孩子。
这部分孩子的特点一是数量多,比例大,且呈上升趋势。
截止今年8月,我省留守儿童总数已达121.34万人,占全省1247.5万0-17岁儿童的8.98%。
二是留守早,时间长。
我省有32%的留守儿童不到6岁就留守,有53%的留守儿童在7-12岁时留守。
三是以隔代监护为主,多监护方式并存。
我省留守儿童主要有单亲监护(父亲监护、母亲监护)、隔代监护(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儿童自我监护、其它监护等几种,其中又以隔代监护为主,占49%。
正因如此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在交流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云南省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然环境恶劣、家庭环境欠佳。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留守儿童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家的温暖,生活枯燥;营养不良、生病后不能及时医治,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但教育问题是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首要问题,也是监护人感到最棘手的问题。
调查显示,监护人认为留守儿童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问题的占43.3%,其次是生活和安全问题,分别占18.3%和11.7%。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管理放任自流,留守儿童很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不良行为比其他儿童更为突出。
就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艰巨而紧迫的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刻不容缓。
社会实践报告确立选题
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这一特殊群体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存在,他们面临着教育、心理、安全等多方面的困境。
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关爱服务,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课题。
二、选题意义1. 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通过开展关爱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 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3.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关爱服务,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培养志愿者精神:开展关爱服务活动,有助于培养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三、选题依据1. 政策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关爱服务。
2. 现实依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他们面临着诸多困境,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注和关爱。
3. 学术依据:国内外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为开展关爱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研究内容1.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教育状况、生活困境等。
2.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需求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3.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模式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探索适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模式。
4.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实施:以项目形式,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如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提供教育资源、组织文体活动等。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5 2 7 2 4 5 广 东省 罗定市泗 纶 中 学 谭健 生
【 摘
要 】目前我 国进城打 工的劳动力
数 量 在 不 断 增 长 ,农 村 留 守 儿 童 的 群 体 数 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也在不断增加 。作为我 国农村 的一类比较特 殊 的 群 体 , 留 守儿 童 所产 生 的 问 题 越 来 越 严 峻 ,其 中教 育 问题 尤 为严 重 ,须 引 起 广 泛 的 重视。 目前农村 留守儿童普遍存 在着学 习困 难 成 绩 较 差 、 心 理 问 题 亚 健 康 、 迷 恋 网吧 、 价 值 观 不正 确 等教 育 问题 。 面 对 山 区 留 守儿 童 的 管理 教 育 问 题 .如 何 改 善 学 生成 绩 、 对 心理 问题进行 辅导、引导学生远 离网吧 以及 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 等 ,是 整个社会亟待 面对 和 解 决 的 重 点 。本 文 首 先 分 析 了我 国农 村 留 守儿童教 育方面存 在的一些 问题 ,然后针对
产生心理问题 , 比如容易自卑 、 人 际交往差等 。 有 的 留守 儿 童 由 于 过 早 地 自 己支 配 一 笔 钱 , 不懂得合理消 费,很容 易产 生拜金主义 的心 理。另外未成年人心理 发展和生理发育容 易 脱 节 , 自我 调 节 和 自我 控 制 的能 力 比较 差 , 如果不能受到 良好的引导 ,很 容易 出现行为 问题 ,甚 至 违 法 犯 罪 。 留 守 儿 童 由于 没 有 和 父母在一起 , 也很容易没有依赖感 和安全感 , 长此 以往很 容易导致心理焦虑 ,也很容 易有 自卑倾 向 。
3 . 迷 恋 网吧
由 于 留守 儿 童 自学 能 力 差 ,又 没 有 家 长 的指 导 和 监督 , 因此 学 校 要 尽 可 能 地 承 担 起
群策群力,共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群策群力,共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是否顺利进行,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特别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它涉及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问题。
所以,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通力合作。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2011年4月8日,全国妇联隆重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启动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动》,这是党和国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对出现的特殊群体的重视、关注和关怀。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是否顺利进行,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特别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牵扯教育公平问题的大事,它涉及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农村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农村的未来,所以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通力合作。
一、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机制,下大力气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1.继续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农民工带子女进城就近上学国家要立法禁止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并在就业、医保、养老、住房、子女就近上学各方面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如就近上学免收各种费用等。
这样,既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也减少了留守儿童,减轻了政府和学校的负担。
因为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是亲情缺失造成的。
2.继续鼓励农民工在家创业一是通过信贷等多方面支持,如妇女小额贷款等;二是利用农民工回家空闲时间,大力组织培训,传授温棚种植、养殖及其他方面本地实用的技术,使他们办大办特本地的一些优势产业,达到在家或本地也能赚钱、也能致富的目的。
3.对农民工进行宣传教育在鼓励打工创收的同时,通过活生生的实例,教育农民工处理好教育子女和出门赚钱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从而为尽好教育责任而不断努力。
4.加大对留守儿童之家的经费、人力支持在设备、食宿、教师编制上给予更大支持,使留守儿童活动有设备,保证他们随时和父母通电话、视频聊天;吃饭有食堂,保证生活健康;睡觉有床位,保证正常休息;心灵有寄托,保证在高兴和困惑时有处诉说。
教学实践中落实教育公平(3篇)
第1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每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我国,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教育公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努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教育公平。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公平首先源于正确的教育观念。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树立平等、尊重、关爱学生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学生的家庭背景、性别、种族、宗教信仰等因素对学生进行歧视或偏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2.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优化资源配置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落实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一些优化资源配置的措施:1. 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的资金、师资、设备等方面的投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2. 优化师资队伍: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胜任教学工作。
3. 创新教育模式:推广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三、关注弱势群体在教学实践中,要关注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 关注留守儿童: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关爱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2. 关注残疾儿童:为残疾儿童提供特殊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身价值。
3. 关注家庭困难学生: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经济、心理等方面的支持,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措施:1. 改革考试制度:降低考试在评价中的比重,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摘要】: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我们在深入探索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儿童,他们当中有相当一批弱势群体值得我们关注。
例如,留守儿童、非独生子女中的女童及一些特殊家庭环境中的儿童,由于种种原因,给儿童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伤害,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非独生子女中的女童、心理健康、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时常被众人所关注。
然而在农村也有一批弱势群体儿童,也倍加值得我们去帮助。
如,城市化进程在农村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留守儿童,重男轻女家庭中,不受到关心的女童和随着离婚率的增加,一些在特殊家庭环境中的成长的儿童。
这些正处于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常会出现自我认知偏激、自我控制失调;人格上内向、孤僻、不善于人交流、缺乏同情心,并且脾气暴躁和具有攻击性等情况。
因此,这些孩子也急需得到我们的关注和帮助。
一、理解留守儿童的含义及其种类: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年劳动力。
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却留在了农村,每年与父母相见的时间甚少。
这些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家庭温暖,没有父母照料,被留在农村的孩子,被我们称为“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基本有这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农村交给祖父辈监护,也就是隔代抚养。
二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另一方在家抚养孩子,类似于单亲抚养。
三是把孩子寄养于亲戚朋友家。
四是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
根据2005年中国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5 800万人。
和2000年的2 000万数字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长十分迅速。
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不良心理问题分析:1.情绪消极。
妇女儿童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从事妇女儿童教育工作的教师,我有幸见证了无数家庭的幸福和孩子们的成长。
在这段历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妇女儿童教育。
以下是我对妇女儿童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关注妇女儿童教育,提升家庭幸福指数1. 妇女教育: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家庭和谐妇女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家庭和谐与幸福。
在我国,随着妇女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门,追求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她们不仅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还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妇女教育,我们可以培养一批有文化、有素质、有责任感的妇女,为家庭幸福奠定坚实基础。
2. 儿童教育:关注儿童成长,培养未来人才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教育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
关注儿童教育,就是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品德培养、智力发展等方面。
在我国,儿童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儿童教育权益。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1. 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至关重要。
我们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同时,要关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如家庭教育资源不均衡、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2.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妇女儿童的特点,优化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在妇女教育中,可以开设家政、烹饪、育儿等课程,帮助妇女提高生活技能;在儿童教育中,可以设置兴趣班、特长班等,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我们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关注弱势群体,实现教育公平1. 关注农村妇女儿童教育:农村妇女儿童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短板。
关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批农 村 中小学 寄宿制学 校 ,可 以解决 “ 留守 儿童”无人 照看 、
三 、我 国 留守儿童 的基本 状况及 其原 因
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 障的问题 ,解 除进 城务工农 民工的 “ 后顾
。同时加强 对寄 宿制学校 的教学 、生活 、安全方 面的管 1 .学 习 较 差 。 由 于 这 些 孩 子 在 留 守 期 间是 和 年 迈 的祖 父 之忧”
到更 好 的 教 育 。
自暴 自弃、焦虑 自闭、缺乏 自信 、悲观消极 。 4 .价值 扭 曲。部分 外 出打 工者平 时对子女 的伦理 道德教 育 、法制教育关 注较少 ,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 ,因无法照 顾孩子产生负疚感 ,于是采取 “ 物质+ 放任 ”的方式 进行 补偿 ,
文献标识码 :A
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 ,存在 明显的沟通障碍 。加之他们 造 性 。 3 当前家庭 、农 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 的合作 与沟通 . 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 田间农活 ;根本 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 注孩 子的学习。
状况 ,建立行 之有效的家庭 、社 区和学校联动 的运作 机制 :政
2 性格缺陷。通过调查 发现 ,在留守儿 童中,放纵溺爱 型 府要加 大对 留守儿童关爱 的宣传力度 ,培养全社 会关注 留守儿 . 家长的 比例 比其 他儿童 中的比例要高得多 。究其原 因,主要是 童 的 良好氛围 ;学校要采取一 系列措施加 强对 学生的抗挫折和 监护人管不 了 ,不会管 ,外 出父母 则管不到 ,留守学生几乎生 困难 的教育 ,增强他们 的心 理承受能力 ;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 活在无 限制状态 下 ,无形 中助长了其 自私任性 、霸道 蛮横 、逆 里 管护网 ,做到每个 留守儿 童均有人 照看 ,使 留守儿童充分感
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具体措施
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具体措施一、加强政府的责任与投入1.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确保特殊群体权益得到法律保障。
2.增加财政投入,划拨专项资金,加强特殊群体的教育、医疗、康复等公共服务。
3.加强特殊群体功能训练和就业帮扶,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二、加强社会组织的参与和支持1.鼓励社会组织建立和扩大针对特殊群体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不定期的公益活动,提供帮助和关爱。
三、完善教育体系1.提供优质的特殊教育资源,建设更多特殊教育学校和班级,提升特殊群体的教育水平。
2.培养专业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
四、加强医疗和康复服务1.建立完善的医疗机构和康复中心,提供适合特殊群体的医疗和康复服务。
2.配置专业的医生和康复师,为特殊群体提供系统的医疗和康复康复指导。
五、加强流浪儿童的保护和帮助1.完善流浪儿童救助机制,建立流浪儿童收容、救助、保护和帮助的机构。
2.对流浪儿童进行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六、建立健全监督机制1.建立特殊群体相关问题的举报机制,及时受理并调查处理相关问题。
2.加强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的监督力度,保证措施的有效实施。
七、推动公众参与1.通过媒体、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和理解。
2.鼓励公众参与特殊群体的关爱和公益活动,为他们提供帮助。
总之,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从政策制定到资源投入,从教育医疗到康复服务,都需要全方位的改善和完善。
通过落实上述的措施,我们可以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多的关爱与支持,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实现自身价值。
教研活动教学理念(3篇)
第1篇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研活动教学理念应当与时俱进,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强调教育公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教研活动教学理念。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发展。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研活动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竞赛、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研活动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强化学生核心素养:教研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理念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研活动应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培训、研讨、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 强化教师科研意识:教研活动应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 增进教师团队协作:教研活动应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共同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贡献力量。
4.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教研活动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通过心理辅导、压力释放等方式,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四、教育公平的教学理念1. 关注弱势群体:教研活动应关注农村、山区、少数民族等地区的教育发展,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努力缩小教育差距。
2.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研活动应关注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通过资源共享、师资培训等方式,促进教育公平。
3. 消除性别歧视:教研活动应关注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为女性教师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
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政策法规解读
•
小英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呵护?她的哪些权利受到侵害?小英的悲剧到 底是谁之错?
案例三
•
2009年6月27日凌晨两点多钟,犯罪嫌疑人马某(17岁) 持刀进入武冈市秦桥乡新春村受害人马某某家企图盗窃, 受害人惊醒后呼喊,马某用刀朝受害人划去,将其左手中 指划伤,受害人对马某讲:“你年轻伢子家做这种事(指 做贼)做么咯?”马某回答说:“我父母外出打工,又离 了婚的,没人管我,我三天没吃饭了。”受害人被逼无奈 ,只好从妻子手中拿了300元钱给了犯罪嫌疑人马某。承 办人审查案卷后,觉得犯罪嫌疑人马某犯罪有复杂的客观 原因存在,但法律是无情的,更何况其已涉嫌抢劫犯罪, 性质严重,依法做出了批捕决定。
二、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法律法规
• • • • •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义务教育法》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 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 •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 (四) 受监护权缺失。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 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只有其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时,才 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担任监护人。可见,监护权主要 是由父母来行使。某省对当地农村留守学生调查时发现,在被调查的 3118名留守学生中,有2526名是托付给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管的,占 81%;其他有的托付给亲朋好友照管,有的没有临时监护人,独自一 人生活,留守学生中家长一年回家一次的323人,占5.7%;两年回家 一次的142人,占17.5%,三年以上未回家的756人,占12.7%,不难发 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严重不足:一是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 ,大都将其临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不出事,重养轻 教,二是临时监护人教育精力不够,监护职责浅层化,监护人大多局 限于孩子吃饭穿衣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三 是临时监护人教育能力不足,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法滞后,对小孩娇 生惯养,甚至放任自流,而且由于文化素质较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 学习和对孩子进行法制、安全、卫生教育,严重影响留守学生的受教 育状况。
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相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相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1. 引言1.1 了解留守儿童现状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或监护人长期外出务工、离异或其他原因,导致在农村地区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照顾,父母较少在身边陪伴的儿童。
根据中国政府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高达9000万,占农村儿童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那么留守儿童问题又是如何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呢?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出焦虑、抑郁、孤独等情绪问题。
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和社会支持不足,留守儿童较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容易走上犯罪、堕落的道路。
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有限,造成了教育水平的不均衡。
了解留守儿童现状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深入了解问题的源头,才能有效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帮助这群特殊群体解决他们面临的困境。
【内容已经达到200字要求,如需要继续增加内容请告知。
】1.2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留守儿童通常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长期在农村留守的儿童,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面临着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会对社会稳定和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留守儿童常常缺乏适当的教育资源和指导,无法得到有效地学习和成长环境,容易落后于同龄人。
他们也面临着食品安全、生活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缺乏社会支持和安全感。
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网络,导致留守儿童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增加了他们在社会中偏离正轨的风险。
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首先需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只有深刻理解和关注留守儿童的现状,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措施和政策,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字数已满,结束输出】。
2. 正文2.1 加强留守儿童心理援助工作加强留守儿童心理援助工作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留守儿童长期独自在家或由年迈的祖辈照顾,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摘要]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从而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会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类特殊群体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合力构建社会关心、支持体系和制度网络,共同关爱、关注、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以消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寄宿制学校;政府职责;家庭义务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他们享受生活、感受亲情、保障安全的港湾。
父母是孩子最早和长期的老师,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爱,离不开家庭的温暖。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者为争取美好生活或获得另一种生存方式而选择远离家乡进城务工,致使许多农村儿童长期脱离父母留守家中,由祖辈或其他亲友监护,人们送给这群孩子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区农村留守儿童多达6万多。
这是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由于长期的亲情缺失,得不到足够的关爱,他们心灵孤独、成长寂寞,而由此带来的安全、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这些孩子与其他同龄人享受同样的蓝天和阳光,既是营造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更是我们关心下一代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
具体来说,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教育监护网络,确保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
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对留守儿童的生存和成长都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一、政府履行职责,撑起保护伞1.改“户籍制”为“居住地制度”。
我国要逐渐改善现有的户籍制度,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应制定优惠政策,采取配套措施,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接受留守儿童在父母务工所在地入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群教育工作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巧家县新华小学普卉为增进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云南省结合本省实际,针对当前群众工作薄弱环节、就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特别提出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即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
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在四群教育工作中,我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教育战线上工作的小学教师,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呼吁全社会多留心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全省留守儿童的基本现状及特点(一)现状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
2006年末总人口为44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747.73万人。
云南现有农村劳动力216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930万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4个月或全年累计6个月以上,留在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8周岁以下的孩子。
(二)特点一是数量多,比例大,且呈上升趋势。
截止今年8月,我省留守儿童总数已达121.34万人,占全省1247.5万0-17岁儿童的8.98%。
二是分布广,不均衡。
从统计分析看,我省16个州市均有农村留守儿童,但分布不均衡,人口密度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多的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所占比例高,反之则低。
三是留守早,时间长。
我省有32%的留守儿童不到6岁就留守,有53%的留守儿童在7-12岁时留守。
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三年以上的占34%,一年至三年的占31%,四个月至一年的占35%。
四是与父母联系少、见面难。
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省外务工的占53%,在省城务工的占17%。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主要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联系,经常保持联系的占46%,偶尔联系的占46%,从不联系的占8%。
每年能与父母能见上一面的占30.6%,多年才见一面的占22.2%。
五是家务繁重,自理能力增强。
调查中,有45.6%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要承担烧火做饭、洗衣服,割猪草、养猪等家务。
也因此,有56.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六是以隔代监护为主,多监护方式并存。
我省留守儿童主要有单亲监护(父亲监护、母亲监护)、隔代监护(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儿童自我监护、其它监护等几种,其中又以隔代监护为主,占49%。
七是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管教方法简单。
我省留守儿童监护人没上过学的占46.8%,小学及小学未毕业的占37.7%,留守儿童父亲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8%,母亲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0.2%。
监护人采用放任自流的管教方法的占85.6%,采用打骂教育方法的占10.3%,采用说服教育、民主教育的仅占4.4%。
八是隔代监护者年龄偏大,生活负担重。
绝大部分隔代监护人年龄在60岁以上,有的监护人要监护多个孙辈,十分辛苦,且经济困难,生活负担重。
有的年老多病,不能自理,留守儿童还要为他们洗衣做饭、买药看病,甚至出现“逆向监护”。
九是自我监护人年龄偏小,生活困难。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有部份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又无祖辈和亲威、朋友依靠的留守儿童,全部生活自理,非常艰难,如果没有学校老师和邻居的帮助,他们的生活都存在问题。
二、云南省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生存环境问题一是自然环境恶劣。
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
全省土地面积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仅占6%。
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要选择外出务工,使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留守儿童不仅难于接触到新鲜事物,而且上学、出行也极不方便。
二是家庭环境欠佳。
由于家庭结构不完整,留守儿童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家的温暖,生活枯燥;普遍存在缺乏卫生习惯,卫生状况极差;营养不良、生病后不能及时医治,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三是社会环境亟待改善。
一方面,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不足,针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医疗保障缺失。
(二)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是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首要问题,也是监护人感到最棘手的问题。
调查显示,监护人认为留守儿童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问题的占43.3%,其次是生活和安全问题,分别占18.3%和11.7%。
教育问题,又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逃学、辍学比例较高,学习成绩下降。
留守儿童经常迟到的占56.8%,从不迟到的仅有0.8%;每天都能完成作业的占35.5%,有时能完成的占40.3%,偶尔能完成的占4.7%,很少能完成的占19.5%;有14.7%的留守儿童有过辍学经历;有47.1%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
二是道德品质易滑坡。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管理放任自流,留守儿童很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不良行为比其他儿童更为突出。
(三)心理健康问题有不少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调查显示,有70.4%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比其他学生更自卑,有45.6%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孤僻,有60.8%的认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比较困难。
(四)安全保障问题留守儿童意外事故(溺水、触电、被狗咬、火灾等)呈上升趋势。
据昭通镇雄县的一个派出所统计,2005年至2007年6月,该镇就发生了15起留守儿童杀人或被杀的案件,5起留守女童被强奸案、1起吸毒案。
存在以上问题,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政策体制机制的原因。
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伴生的高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等制度,使收入低廉的农民工无法负担,只好选择子女留在家乡农村学习生活,促成了留守儿童群体的不断增多。
(二)贫穷落后的原因。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来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改变。
这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政府无力缓解农民外出与子女留守的矛盾;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同样因为贫困很难改变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现实。
(三)思想认识不足的原因。
总体看,各级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注还是不够,有的只关注农民外出务工创收和向城市转移,对留守儿童问题却知之甚少,有的甚至认为留守儿童是农民工自己家庭的事情,没把它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看。
这种认识和态度,直接导致当地没有对留守儿童采取任何措施。
(四)关爱不够的原因。
监护人也是家庭留守者之一,他们不仅要负责整个留守家庭的正常运转,还要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进行照料。
隔代监护人,他们年龄已经较大,身体多有疾病,加上缺少文化知识,思想观念守旧;单亲监护因家庭缺少了劳动力,因此对留守儿童管教普遍缺乏耐心,打骂体罚留守儿童是常事;其它监护方式,对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则更加不利。
(五)教育资源短缺的原因。
一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严重短缺。
二是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缺乏规划,应对措施乏力。
三是教师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沟通有限。
(六)农民工责任感自身缺失的原因。
对部分年轻的留守儿童父母,他们在经济利益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的偏差,不再安于农村生活现状,对农村的家庭责任感弱化,使得一部分家长忽视或顾不上照料儿童的身心健康。
三、在四群教育工作中应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艰巨而紧迫的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刻不容缓。
在四群教育工作中,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1.统一思想形成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共识。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把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要求上来,努力形成各级各部门共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思想共识。
2.建立健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各地都要尽快按中央的要求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机构,积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妇联协调、全社会参与、覆盖城乡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3.科学制定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规划。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制定整体工作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近期和中长期工作内容及目标,循序渐进,推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4.认真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在基层得到落实。
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基层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督查,切实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做得深入扎实。
(二)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1.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留守儿童能够正常上学、成绩不下降,是农民工最为关心的问题。
一是从政策上保障农民工随住子女在城市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在政策上一方面坚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两为主”的原则,另一方面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也应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子女要完全免收各种教育费用。
二是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制订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及措施,从根本上帮助农村学校走出当前所面临的困境。
三是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
加大对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的培养,分批组织农村教师进修培训;要通过政策鼓励大学生到贫困地区支教,确保农村学校老师队伍的充足稳定。
四是切实推进农村科学家庭教育工作。
要不断巩固发展农村中小学家长学校,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示范经验,大力建设一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推进农村家庭教育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认真组织编写适合农村家长及监护人的学习教材,并组织专家开展指导与培训服务。
2.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一是推进农村平安建设。
要针对农村治安的突出问题,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严厉打击农村突出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协调发展;要净化农村社会环境,为留守儿童平安健康成长提供安全保障。
二是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管理。
公安部门对农村的派出机构要建立留守儿童安全防范责任制度,及时摸清辖区内留守儿童底数,建立留守儿童基本档案,做好个别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留守儿童的管护工作。
三是加强对留守儿童安全防范教育。
编写留守儿童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宣传手册,并免费印发给留守儿童家庭、学校等。
四是对留守儿童生活环境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学校要定期检查教学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各种安全隐患,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医护室;留守儿童父母和监护人要负起责任,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对监护有困难的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托管。
3.逐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问题一是建立留守儿童的救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