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郭韵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游峰的地理位置和扫路人的工作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天游峰的兴趣。
(2)运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扫路人的工作意义。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3)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游峰的地理位置和扫路人的工作内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细节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天游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天游峰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扫路人的工作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扫路人的工作意义。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尊重劳动、关爱他人。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天游峰”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2. 拓展作业:(1)调查身边辛勤工作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感受劳动的辛苦与伟大。
(2)结合课文内容,与家人分享扫路人的故事,传递关爱他人的理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一、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感悟作者对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敬佩之情。
2、读写结合,迁移训练,指导学生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课文第3节至第12节的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很好地朗读,并体会作者内心的敬佩之情。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写”的迁移训练。
四、教学过程:(一)从“天游峰”入手,抓住一个“险”字指导学生朗读。
(二)由“峰”到“人”,在朗读训练中完成对天游峰扫路人的清晰认识,体会作者内心的敬佩之情。
1、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这个扫路人是个什么样的人?2、抓住作者对人物外貌的两次描写,在比较中,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⑴学生读两次外貌描写。
⑵启发提问:从这两次外貌描写上,你觉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⑶思考:两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不同?⑷是什么原因让作者“仔细”打量这个扫路人的?⑸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①读出“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语气。
②抓住“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在朗读中感悟作者对扫路人的佩服。
3、指导读好第10节,深化对扫路人的认识。
通过反复读书,感悟“悠然”的含义。
并在读、悟后,认识到作者对扫路人的敬佩。
4、齐读11、12节。
(三)读写结合,迁移训练回到住地的作者,对偶然相遇的扫路老人念念不忘,他会在心里叨念些什么呢?1、相互议一议。
2、个别发言、交流。
3、写写。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2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理解词义3、通过朗读训练,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天游峰的景色及扫路人的工作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天游峰的美景。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等方式,了解和探究事物的背后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天游峰的景色及扫路人的工作情况。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色的想象与理解。
(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
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天游峰的美景。
2. 提问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回答相关问题。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四、课时安排:本节课时为2课时,第一课时用于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和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用于深入分析和讨论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1)导入:展示天游峰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其美景。
(2)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发音和语气。
(3)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教师辅导。
(4)理解课文大意: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教师补充和讲解。
2. 第二课时:(1)深入分析课文: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讨论,分析课文内容。
(2)推理和想象: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回答相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如绘制天游峰的景色、编写扫路人的工作情况等。
(4)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教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品质。
学习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究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不同段落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自然、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其内涵。
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不同段落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天游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学生分享对天游峰的了解。
2.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解答学生的疑问。
3.精读课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品质。
4.比较阅读学生自选课文中的两个段落进行比较阅读。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不同段落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5.课堂讨论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巩固所学。
7.作业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天游峰的扫路人的作文。
教师批改作文,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参与,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4.作业布置环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提高了写作能力。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天游峰,亲身体验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象。
2.邀请当地的扫路人到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感受。
3.开展关爱劳动者活动,让学生从实际行动中感受劳动者的伟大。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3.学生作文的质量和创意。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品质。
2024年教师资格小学语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2024年教师资格小学语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天游峰的地理位置和扫路人的工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地图查询等方式,使学生对天游峰有直观的认识。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分析扫路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态度。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勤奋工作、热爱生活的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天游峰的地理位置和扫路人的工作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对扫路人工作态度和精神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天游峰图片或地图。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
(2)查阅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对天游峰有直观的认识。
(2)简要介绍天游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引入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
2. 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生字词。
(3)分段朗读,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分享生字词的学习方法。
(2)教师通过生字词卡片,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
4. 分析课文(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扫路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态度。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勤奋工作、热爱生活的感悟。
5. 小结与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扫路人的勤奋精神和正确的工作态度。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使学生了解了扫路人的工作环境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游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以及扫路人的工作情况和精神风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景点和人物背景。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2)学习扫路人勤奋、乐观、自信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扫路人性格特点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细节的理解与分析。
2. 扫路人性格特点的深入探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天游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自然景观。
(2)简要介绍天游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注意抓住关键词。
(2)教师辅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扫路人的工作情况和精神风貌。
5. 分析扫路人的性格特点(1)学生讨论扫路人的性格特点,注意从课文细节中分析。
6. 欣赏自然景观(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其他自然景观,进行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7. 课堂小结(2)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8.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的短文,培养欣赏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其他类似的人物故事,如《愚公移山》、《庖丁解牛》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勤劳、智慧和坚持精神。
《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天游峰的扫路人》优秀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作者: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游峰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扫路人的工作状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途径,了解课文背景知识。
(3)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天游峰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扫路人的工作状况。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的理解。
(3)培养学生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情境。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敬劳动者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天游峰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天游峰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天游峰的地理位置、特点。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扫路人的工作状况及其对大自然的保护作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了解了天游峰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扫路人的工作状况,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8篇)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8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天游峰扫路人喜爱大自然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3、学习老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
神态。
语言。
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难点:品尝文中老人话语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一、回忆复习、进入文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答复板书)二、品读课文、理解文本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学(1)、自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天游峰的语句,想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用“”画出描写扫路人的语句,反复品读,说说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2、全班沟通(天游峰)(1)、指名读第2自然段理解“一根银丝”(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这句话形象生动的说明白天游峰石梯的陡峭和攀登的困难)理解比方句、飘飘悠悠出示天游峰的图片课件,直观感受其险。
天游峰是如此险峻,你能读出这种险峻来吗?登上顶峰时又是多么喜悦,你能从朗读中表达吗?(2)、指名读第7自然段出示有关重点句子:“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经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抓住“顶天立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这些词句,体会天游峰很高。
这么高的天游峰一天要扫两次,应当是很累的。
谁能把天游峰的“高”读出来呢?(2)理解顶天立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从这些词语中体会游客们登山很累。
指导朗读3.全班沟通。
(扫路人)“我循声迎了上去……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
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1)抓住“精瘦”体会老人的勤劳,抓住“褪色”体会老人的节省。
(2)指导朗读。
“瘦削的脸,面色乌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天游峰的扫路人》的优秀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天游峰的扫路人》的优秀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掌握《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散文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 体会作者通过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理解。
2. 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图片展示:天游峰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b. 简要介绍天游峰的扫路人,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c. 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
3. 品析课文a.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b. 学生分享自己觉得优美的句子,并解释原因。
4. 情感教育a.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理。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巩固知识点。
三、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中你认为最美的句子。
2. 写一篇关于从《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得到的启示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教师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直观的学习情境,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教育:教师以故事为载体,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分析人物形象,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天游峰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课文音频:录制课文音频,方便学生跟读和欣赏。
3. 教学PPT:制作包含课文内容、人物形象分析等环节的PPT。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理解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通过讨论、表达的方式,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学生能够从课文中获得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理解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2. 学生能够从课文中获得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天游峰的扫路人,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解析。
3. 生词学习: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教师进行讲解和示例。
4. 修辞手法分析: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5. 口语交际:学生分组讨论,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3. 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表达的方式,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天游峰的扫路人》的课文文本。
2. 生词和短语清单:列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3. 修辞手法分析表:提供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示例,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 口语交际记录表:记录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的表现和交流情况。
六、教学准备1. 课时安排:本教案设计适用于一课时(40分钟)的教学。
2. 教学场地:教室。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游峰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扫路人的工作状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天游峰的自然风光。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考,理解扫路人工作的艰辛和乐观精神。
(3)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分析课文主题和作者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3)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扫路人工作状况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
2. 分析作者通过课文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天游峰的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2. 课文录音带。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天游峰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其自然风光。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天游峰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感受课文的语气和情感。
(2)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发音和语调。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3)让学生组词、造句,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
(2)讨论:扫路人为什么能够在天游峰扫路?他们的工作状况如何?(3)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5. 总结与拓展(1)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3)布置课后作业:抄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是否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小学语文公开课《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后反思《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铝业学校董潇怡一、教材分析:《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说话、朗读、想象、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理解语言、品味语言、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生字、新词。
2.情感目标: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3.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播放天游峰的课件,让学生形象感受天游峰的险、高。
(通过播放课件,使学生形象的感受到天游峰的险、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天游峰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天游峰的句子,然后反复诵读,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天游峰的险、高,使学生明白,如此险峻的天游峰,游人爬山游玩都望而生畏,可有一位老人却天天都在打扫天游峰,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3.学习扫路人学生在学习时,主要抓住一个问题:打扫如此险峻的天游峰,本来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可为什么这位老人却说:“不累、不累”呢?学生在回答时,自然而然能围绕老人的品质回答。
学习方法上,主要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体会人物性格,使学生在学习本篇课文时,也学习到描写人物性格主要就是由这几个方面表现的。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案(第二课时)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的:1、我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我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游峰扫路人的肉体质量和生活态度。
3、我能经过品读,感悟到老人的话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经过品读文字,体会〝天游峰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习难点:品味文中老人的话语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学习进程:一、创设情境:3分钟1、上节课,我们曾经领略了武夷第一峰——天游峰的风景,登上又高又险的天游峰,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神游于天宫玉宇。
但作家章武却把目光聚焦在一位伟大的扫路老人身上,这是一位怎样的扫路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求探求的效果。
二、自主、协作、交流:30分钟过渡:通读全文,课文经过记叙〝我〞在登天游峰的、、,描写了一位扫路人的笼统,详细描写了扫路人的、、、。
(一)走近老人:1、默读课文3——12自然段,思索:区分划出描写天游峰扫路人的外貌(_ )举措(﹏)言语(===)神态(△△)的句子,我能区分从等词语中感遭到这是一位的老人。
在文中作符号批注和朗诵感悟的批注。
在可以重点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下加着重号(…),采用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诵相关句子。
(对学群学3分钟,预展2分钟)2、展现交流:13分钟展一,外貌描写。
先生交流重点词:褪色、运动鞋、瘦削、黝黑、慈善、炯炯有神。
可以看出老人是一位慈善安康、肉体十足、勤劳简朴的人。
两处外貌描写的不同:第一次粗看,写了穿着,仅说明了人物的身份,第二次细心端详,写出人物长相,表现了人物的肉体。
适时补充关于扫地声的正面描写。
展二,举措描写。
〝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
茶,很热,很香,似乎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
〞表现了老人的热情好客。
展三,对话一。
抓住老人的话和神态的词,体会老人对任务和生活的热爱,并依据提示语有感情朗诵。
展四,对话二。
联络实践对比体会的老人对生活环境的喜欢及老人自信失望、自强不息、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读出〝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的弦外之音。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词和重点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2. 理解课文大意,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难点:1. 某些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2. 正确地运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天游峰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天游峰的了解。
2. 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生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词进行讲解,举例说明。
4. 课文理解:(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课堂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 拓展作业:邀请家长一起欣赏天游峰的图片,共同讨论课文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
2. 生词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问答和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的态度和情感变化。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如:1. 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是否满意,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
2. 课文理解的引导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课堂讨论是否充分,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
4. 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教案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增强语感。
3.理解并体会课文中扫路人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生词和重点词语的学习,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2.难点:扫路人生活态度的理解和体会,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让学生在感受美的理解并体会扫路人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天游峰的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重点词语。
3.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扫路人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4.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扫路人生活态度的积极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词和重点词语。
2.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写一篇关于乐观、自信的小作文。
3.家长参与评价:请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步。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讨论和写作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
3.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熟读课文、巩固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情况,以及小作文的写作水平。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访问当地的旅游景点,了解清洁工人的工作环境,体验他们的辛勤劳动。
2. 邀请清洁工人或类似职业的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工作经历和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理解。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文章的意义和价值。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向学生介绍《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文章的作者和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3. 人物形象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理解作者对他们的描写和表达。
4. 环境描写分析:让学生注意文章中的环境描写,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环境描写来营造氛围和表达情感。
5. 总结与反思: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情节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人物形象分析和环境描写分析,评估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程度。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扫路人这个职业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于坚持和努力的看法,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些品质。
七、课堂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文章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情节。
2.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鼓励学生以扫路人的视角写一篇故事或日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八、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如其他描述扫路人或类似职业的文学作品,以拓宽阅读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城西小学郭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描写,通过朗读、质疑,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天游峰扫路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以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齐读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
2、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天游峰是武夷山著名的旅游胜地,号称武夷山第一胜景。
3、作者不看景,却把目光聚焦在了一位——扫路人的身上。
(扫路人下加点)。
这不得
不让人产生疑问,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题,(再次齐读课题15、天游峰的扫路人
...)
二读中感悟
(一)闻声寻人
1、过渡:为什么作者不写美景而写扫路人?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用“——”画出课文中描写扫路人外貌的句子。
(同学默读课文,画有关句子)(1)找到了吗?谁来读读看。
(出示)
A“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
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
B“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
(2)这样的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老人特别瘦,从精瘦这个词可以看出。
师追问:还有哪里可以看出老人的瘦?生:瘦削的脸。
师评价:真是——生:饱经风霜)
(老人节约、俭朴因为他身穿一条褪色的衣服。
师评价:看来这衣服是洗了又洗,穿了又穿。
多么勤俭的老人)
(他这么大的年纪还用一把扫帚清扫路面,真是太辛苦了!)
(他还特别黑,面色黝黑师评价:那一定是风吹日晒的结果)
(老人精神十足、十分善良,因为他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师评价:真是慈眉善目的一位老人。
真有精神)
(3)谁能通过朗读清楚的将老人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请两个同学来读一读。
2、我为什么会注意到这样一位老人呢?(听到扫路声)课文是怎样描写扫路声的?
(出示)
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
这声音由远而近,一声比一声分明。
(1)从这段描写中你读懂了什么?(老人扫地十分有节奏师:而且这声音是——生:由远及近。
)是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曾经曹雪芹在描写凤姐时先是描写了她的笑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的描写也让老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谁能读好这扫地声。
指名读“哗—哗”
师评价指导:谁能读出由远及近的感觉。
谁能让这声音更为分明。
可以声音延长些。
师范读
指2名读。
(3)谁能完整地读一读句子?
3、作者闻声寻人终于见到了这位质朴但却精神矍铄的老人(出示两处外貌描写)但是这两处外貌描写作者为什么分开来写呢?(第一次是粗粗的看的,第二次是仔细打量。
)(二)心灵沟通
1、过渡:作者为什么会仔细打量这位老人呢?这还得从作者和老人的一番谈话讲起,一杯茶沟通了我们的心灵。
让我们找一找文中我与老人的对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在旁边做上批注。
2、你们一共找到了几组对话?(三组)我们来交流一下。
A、(出示)
“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累吧?”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黄昏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1)从老人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很热爱自身的工作,很喜欢自身的工作,不觉得累)从哪儿体会到的?(生1:不累,不累,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师评价:你是从老人的语言中体会出来的。
生2:老人说起来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师评价:你是从他说话的语气中读出来的。
)
(2)同学们,你们觉得扫路的工作累不累?(累)是的,而且老师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比一般的扫路人更累,你们同意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a、(出示)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经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前功尽弃。
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由倒抽了一口气。
(1)哪些词语让体会到扫路不容易?(顶天立地、九百多级、层层叠叠、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前功尽弃)
顶天立地师评价:山高
九百多级、一千八百多级、层层叠叠师评价:平时一层楼大约十级台阶,也就是说等于爬了180层。
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前功尽弃师:是啊。
让我不由倒抽冷气。
(2)我们来竞赛读读看,看谁能让我们听了倒抽口气。
指名读。
齐读。
过渡:你还可以从哪儿感受到?
b、(出示)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险峰。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1)说说为什么?(因为天游峰高、险)(板书:险)哪儿具体写出了它的险?(第一险峰、九百多级、像一根银丝、飘飘悠悠、风一吹就能断掉)
(2)(出示天游峰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天游峰,想说什么?
(3)把我们的感受一起读出来好吗?(齐读)
总结:面对如此险峻的天游峰,能爬上去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一边爬一边扫该有多累呀!可老人却觉得——(指读:不累不累)为什么呢?
引读:因为他可以――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是呀,老人把自身喜欢的感情融入其中,不觉得累。
(带着喜欢的感情读。
)
所以老人说得——?(板书:轻轻松松自在悠闲)能轻松悠闲地读一读老人的话吗?指名
读。
过渡:我和老人还说了什么话?
B、(出示)
“您老有60岁了吧?”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
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身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
(1)从这段话中你又读懂了些什么呢?(生1:老人已经70岁了,看不出来。
生2:老人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生活环境好。
)
(2)这样的生活老人当然会舍不得。
他爱这儿的山,爱这儿的水,爱这儿的空气,爱这儿的一切。
所以老人会说得那么——(点:悠然)。
谁能悠然地读一读吗?指名读
(3)这儿的大自然是多么令人神往啊!老人在这儿过的简直就是老神仙的生活呀!让我们一起把老神仙的悠然快活读出来好吗?(女生齐读)
(4)是的,老人已经与天游峰融为了一体,即使自身已是70岁的高龄,却依然对扫天游峰乐此不疲,悠然自在。
实在是令我们敬佩,让我们怀着敬意再一次读出老人的悠然与不舍。
齐读。
过渡:还有最后一组对话,来看看老人是怎么说的?
C、(出示)“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1)这话是在怎样的情境下说的?老人愿一辈子与大山为伴,我被老人的话深深地感动了,于是紧紧抓住他的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假如是你,你会怎样来说这句话呢
(出示)我紧紧握住他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2)老人能活到一百岁吗?
生1:不能。
师:但是这位老人会很长寿。
为什么?接下面
生2:老人天天这么扫,很勤劳,能活到150岁。
山上空气清新,能活到100岁。
自信,豁达。
(3)总结:是的,人的心情、意志也能使自身延短命命。
这是一位充溢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板书:充满自信豁达开朗)
(4)让我们读出老人的自信和豁达来!齐读“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三、体会主旨
1、引读最后一节剩下部分(出示):“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引读)笑声惊动了主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随同我回到住地。
”
(1)“笑声”能持续这么长时间吗?“这充溢自信、豁达的笑声”回到住地就没有了吗?谁能把这句改得更好?(同学交流)
生1:笑声留在作者心里。
生2 笑声留在脑海,忘不掉。
生3:自信、爽朗的笑声刻在了我的心里。
……
师总结:这笑声也会珍藏在我们所有人的心中
(2)现在你能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了一位扫路人了吗?(这是一位……的扫路人)(这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
(3)认识了这样的扫路人,现在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总结: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位扫路的老人身上得到启发,变得充满自信、变得豁达开朗。
四、布置作业
1、想想30年作者再次遇到这为扫路人时的情景。
2、学着本文的样子,试着描写一位身边的人。
板书设计:15、天游峰的扫路人
充溢自信豁达开朗
高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