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盗梦空间_与博尔赫斯式的迷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新锐视点
OVIE
LITERATURE
《盗梦空间》与博尔赫斯式的迷宫
■梁军童
(山东政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
要]本文就《盗梦空间》展现出的一种迷宫性,与博尔赫斯的迷宫意识相比较,发现两者有着相似之处。
影片中梦境与现实环环相扣像是一个大圆环,这与博尔赫斯循环时间的迷宫意识十分接近;博尔赫斯式迷宫性还源于他主张的现实与非现实的模糊性
,《盗梦空间》中的现实与梦境也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时观众甚至主人公自己也会迷失其中。
[关键词]迷宫意识;循环时间;现实;非现实;《盗梦空间》《盗梦空间》被奉为“神作”,自上映以来,受到观众一致好评,票房居高。该片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以风格奇特,个性十足,想象力超常而著称
。“我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像我的前辈希区柯克那样,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
”这是诺兰对自己的评价。2000年,诺兰以长篇处女作《记忆碎片》(Momento )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提名,而一炮打响。诺兰的电影总是围绕一个情感化或概念化的主题来展开。《记忆碎片》中伦纳德因为未能拯救妻子,强烈的负罪感使他想不起自己做过的事,反映了人对记忆的依赖性。《失眠症
》《蝙蝠侠诞生》和《致命魔术》都是关于负罪感。《失眠症》中多默失手杀死了朋友
,《蝙蝠侠诞生》中布鲁斯·韦恩认为自己应该对父母的死负责
,《致命魔术》中安杰尔对发生在妻子身上的事十分愤怒,影片都围绕主人公负罪情绪展开。诺兰经常采用非线性讲述手法。在《记忆碎片》中诺兰按照颠倒的时间顺序来叙述这个故事,观众不得不在完全看完影片后,把脑海中的故事片段重新拼凑,才能理清故事发生的真正顺序。而《失眠症
》《蝙蝠侠诞生》虽然采取了较线性的讲述方式,但依然有闪回式的情节。对于诺兰来说
,《盗梦空间》就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梦境
。“我希望能有足够长的时间来完成这部电影,因为这里面想要表达的东西都是我从16岁开始就在反复思索的问题。它触及了真实梦境与半梦半醒状态之间的关系”,诺兰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诺兰的《盗梦空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迷宫,一个以现实和梦境为材料,用传统摄影技术和现代电脑技术为工具,搭建起来的一个迷宫。让观众自己在里面寻找出口。这种风格在博尔赫斯的小说中似曾相识。对于这样一部以心理学知识为理论基础的影片,很多评论家将眼光聚集在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以及荣格的潜意识学理论,然而,影片的迷宫元素、神秘色彩等都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值得挖掘。本文将影片和博尔赫斯作品表现出来的迷宫性相对比,以期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是阿根廷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他像但丁一样,是位缺乏可比性的作家。他的作品构思奇特、结构精巧,像是一座座迷宫让读者既迷惑又震惊。小说情节常设置在东方异国
情调的背景中,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循环时间
博尔赫斯所有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对时间的思考。他对时间概念的认识包含了人类诸多的假设和猜想。他在讲演论文《时间》中提到“时间是个根本问题,我想说我们无法回避时间。我们的知觉在不停地从一种状况转向另一种状况,这就是时间,时间是延续不断的。
”博尔赫斯对时间观念的理解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之一就是循环时间。他专门写了两篇关于循环的散文
:《轮回学说》和
《循环时间》,并且在小说中津津乐道且生生不息地运行。博尔赫斯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地演绎循环时间,但是在其作品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时间形式都带有“圆形”痕迹。博尔赫斯的循环时间观念不是单纯地时间起点与终点的重合,而是采用间接的手法展现
,“循环”感更多的是由事件或者自我的重合而造成的同一性带来的,而不是机械的时间重复。小说《圆形废墟》关注点是自我实在性问题,但同时也展现了循环时间这一问题。魔法师要用梦来造出一个尘世间不曾有过的人。他起初的尝试没有成功,他创造的学生太世俗。几经努力,魔法师终于创造出一个满意的小伙子,但是这个小伙子只是个影子,这个影子又跑到另一个庙宇开始他自己的创造。最终魔法师发现自己也只不过是个影子,是其他人梦中的产物。谁是第一个做梦的人?这篇小说既是对自我虚无性的一种想象,又采用了时间循环的手法画了一个做梦者与梦中影子的循环往复的圆圈。这种独特的观念更给博尔赫斯的小说增添了不少迷宫色彩,形成了独特的博尔赫斯式迷宫文学。
影片《盗梦空间》的整体结构类似于博尔赫斯的时间圆圈,带有循环性。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那层层叠加的梦境,那一层层的梦境似乎与现实连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圆圈。柯布一行受日本能源大亨齐藤雇佣,为了在罗伯特的深层潜意识中种下放弃家族公司、自立门户的想法,经历了层层梦境。最初柯布和同伴刻意与罗伯特乘坐同一架飞机,将其用药迷倒进入第一层梦境,印度药剂师作为造梦人因为在飞机上喝了太多的香槟而导致梦境中下大雨,
M
新锐视点
OVIE
LITERATURE
柯布在第一层梦境中绑架了罗伯特,使其对自己的教父也是公司的负责人勃朗宁产生怀疑;第二层梦境中,柯布的同伴亚瑟是造梦人,柯布告诉罗伯特他身在梦境,并且诱导他是勃朗宁策划的一切,柯布佯装帮助罗伯特窥探勃朗宁的梦境把罗伯特诱导进了第三层梦境;就在罗伯特即将踏入最后意念植入的骗局房间时,柯布的妻子茉儿突然出现击伤罗伯特,使其跌落意识的边缘,为了救回罗伯特,筑梦师阿丽雅德妮提出创造第四层梦境找到罗伯特,然后想办法在第四层完成一个刺激(kick ),把罗伯特送回第三层再进入骗局房间。这样女孩和主角一起进入了第四层梦境;第四层梦境是意识的边缘,一旦进入了就很难再回去,柯布曾经和妻子跌落这里,呆了50年一起建立了一个世界。因为阿丽雅德妮没有设计第四层梦境,所以就用柯布之前和妻子一起设计的那个世界,在那里阿丽雅德妮把罗伯特推下高楼而形成第四层的刺激,将其带回了第三层的雪堡。在雪堡深处的房间,罗伯特听到了伊姆斯设计更改过的父亲的最后遗言,按照伪遗嘱分拆公司,到这里意念植入的任务圆满完成;但是齐藤由于死在第三层梦境来到了迷失域(limbo ),而柯布为了救他故意错过了最后的刺激而进入了迷失域,最终柯布找到齐藤,用自杀的方式逃离迷失域;结尾处,柯布在飞机上醒来,顺利通过美国海关,回家看到自己的两个孩子。然而最后的结尾是开放性的,桌上陀螺不知道停或是没停。
这样也就很难确定这是现实还是梦境。如果陀螺没停,这结尾仍是梦境,那这一个个的梦境互相嵌套,似乎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圆圈,很难找到起点或是终点,就像是《圆形废墟》里的魔法师,不知道哪个是第一个做梦的人,不断地有影子在庙宇中创造着新的影子。如果这结尾是现实,那层层的梦境与现实相互交织,一起形成了一个趋向于圆周的弧线。两种情况都能达到类似博尔赫斯式迷宫的效果。因为导演诺兰和博尔赫斯一样有着独特的观念,所以他的电影带有独树一帜的又难以效仿的风格。
现实与非现实的模糊性
博尔赫斯倾向于否定时间与自我的实在性,就必然否
定了物质世界的实在性,他把“现象世界”视为“理念世界”的影子,把世界看成一个梦。博尔赫斯把梦和思维等非现实理解为现实的再生,与现实是同一的,现实与非现实就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博尔赫斯的《虚构集》(1944)、《阿莱夫》(1949)、《沙之书》(1975)、《布罗迪报告》(1970)等作品都带有这种非现实与现实模糊一体的梦幻色彩。作品中的人物意识不清,常处于半梦半醒之间。《南方》中的主人公达尔曼受伤后躺在病床上以后发生的事情,可以看作是一场梦,也可看作是现实。
同样,《盗梦空间》中,现实和梦境交织在一起,有时主人公和观众都很难分辨出哪是现实,哪是梦境。起初柯
布与妻子茉儿一起从事梦境的研究,研究过程中他们陷入意识的海洋不能自拔,建立起了自己的世界,并一起白头偕老。回到现实后,茉儿仍认为是在梦中,想尽一切办法
自杀而回到她认为的“现实”中去,最终在他们结婚纪念日跳楼自尽。茉儿陷入梦境太深,太过留恋梦里的生活而选择遗忘“这一切都是梦境”这一事实,实际上她已经颠倒和混淆了梦境和现实。类似的,在药剂师尤瑟夫的地下室里每天都和12个人一起分享梦境,当“伪造者”亚米斯问这些人每天都到这儿来睡觉吗,看护人说“他们每天来这里等待被唤醒,梦境已经变成他们的现实世界。
”这些人也已经颠倒了梦境和现实,他们每天在现实中做三四个小时的梦,而在梦境中相当于度过了四十多个小时,谁能确定到底哪个才是他们真正的生活,哪个是他们的梦呢?这些“清醒的”的盗梦者们同样也把他们现实的盗梦计划和梦境交织在一起。在整个策划过程中,盗梦者们经常一起进入梦境中,在“筑梦师”阿丽雅德妮设计的梦中的城市,对计划实施的细节进行商讨。他们随意穿梭于现实和梦境之间,梦境与现实就像是在同一个星球上的不同城市,任由他们自由地出入。影片中主人公们可以随时随地把梦带入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来,频繁地往返于梦的世界和现实世界。梦与现实就像是拧在一起的麻绳。主人公的现实中有梦,梦中也有现实。发生在柯布和茉儿身上的真实故事都是在梦境中透露给观众的。筑梦师阿丽雅德妮在柯布的梦中初次遇到茉儿,并被作为投影人的茉儿刺死。之后在“前哨者”亚瑟的梦中了解到,茉儿其实是柯布的去世的妻子,而且人很可爱。在策划过程中,有一次阿丽雅德妮偷偷地进入柯布的梦境中,柯布带她看了自己用回忆筑起的一层层的梦境,那都是与茉儿一起度过的时光,使观众初步了解了柯布和茉儿的故事。最后,给罗伯特植入意念的第一层梦境中,柯布向阿丽雅德妮讲述了完整的故事:柯布和妻子一起研究梦境,陷入迷失域50年,回到现实后茉儿仍不能自拔,最后自杀,也使柯布不得不流亡在外。最终,在迷失域中,柯布为了救罗伯特,向茉儿坦白,是自己给她植入了一个意念,才使得她认为这一切都不是现实。这个现实中发生的故事被拆分成几块,分在几个人的梦中透露给观众。在现实中可以做梦,从梦中也可以了解现实,梦和现实没有清楚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盗梦空间》表现出来的迷宫性与博尔赫斯的一部分迷宫意识十分相似。虽然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由于两者在艺术理念上的接近,造成了相似的艺术效果。[参考文献]
[1][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选集[M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996.[2][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上[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3]吴世琴.博尔赫斯迷宫的构成[D ].兰州:兰州大学,2005.[4]李彬.“纸上迷宫”的缔造者———博尔赫斯[J ].社会科学论坛,
2007(09).[作者简介]梁军童(1977—),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山东政法
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