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蒙蒙细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蒙蒙细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蒙蒙细雨的喜爱之情。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学生珍视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蒙蒙细雨的喜爱。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如“蒙蒙细雨”、“润物细无声”等。

2.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1.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蒙蒙细雨》的背景和作者。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2.2教师指导学生分段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分析课文3.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理清文章脉络。

3.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4.学习生字词4.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字词含义。

4.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感悟课文5.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体会作者对蒙蒙细雨的喜爱之情。

6.观察自然,感受生活6.1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大自然中的蒙蒙细雨。

6.2学生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景象,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8.作业布置8.1学生回家后,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8.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蒙蒙细雨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作者对蒙蒙细雨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自然、感受生活。

小学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小学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小学语文《蒙蒙细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蒙蒙细雨的氛围。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1. 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蒙蒙细雨的美感。

2. 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工具书(如字典、词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或黑板,展示蒙蒙细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蒙蒙细雨的认知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描绘了什么样的蒙蒙细雨?(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置身于蒙蒙细雨中,体会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氛围。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段关于蒙蒙细雨的句子或短文。

(2)鼓励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内容,传递美好情感。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实物等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蒙蒙细雨之中,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蒙蒙细雨》教案(精选13篇)

《蒙蒙细雨》教案(精选13篇)

《蒙蒙细雨》教案(精选13篇)《蒙蒙细雨》篇1教学目标:1、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

3、认识课文开头、结尾描写雨景句子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作用。

4、了解教师工作既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感受“妈妈”对工作高度负责,为培养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难点:学懂课文开头、结尾描写雨景句子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作用。

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课文中有关句子,通过角色朗读,感受妈妈对工作高度负责,为培养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认识课文开头、结尾描写雨景句子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作用。

3、根据课文内容,合理想象,以《许小燕流泪了》为题,写一段“我”妈妈冒雨赶到学校,将衣服带给许小燕时,老师和同学们的言语和神情。

教学准备:录音、灯片、课外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与学生一起欣赏《春雨沙沙》一歌。

一、揭题,激发学习兴趣。

1、课前,我们一起欣赏了《春雨沙沙》这首歌。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课文的题目与这首歌很相近。

出示课题《蒙蒙细雨》,齐读课题。

2、你是如何理解“蒙蒙细雨”这个词语的?自由发言:雨很小,很细;几乎没有声音在第4课《春》中,是怎样描写春雨的?指名说: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像薄烟3、大家都已预习过课文了,文中是怎样描写这蒙蒙细雨的?请大家打开课用“~~~~~~~~~”划出描写雨句子。

指名读(有2句)。

比较:(投影出示)那雨小得听不见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

那雨很小,很细。

这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引导学生比较:第一句,从视觉、听觉上,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雨下得很小。

4、你能不用朗读读出雨下得细、下得小的感觉,注意节奏控制。

(指名读,范读,齐读)这么美的一句话,在课文中还有什么别的意思吗?下面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下去。

二、初学课文,了解内容,感受教师品质。

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语文《蒙蒙细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蒙蒙细雨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3)学会生词和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表达。

3. 学会生词和词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理解与应用。

2. 体会作者对蒙蒙细雨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诗歌的文本。

3. 生词和词语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蒙蒙细雨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蒙蒙细雨的感受和经历。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韵律和节奏。

3. 理解诗歌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内容,解释生词和词语的意思。

(2)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欣赏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2)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诗歌的美感。

5. 应用词语:(1)教师给出与蒙蒙细雨相关的词语,学生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学生通过造句或写作,运用学到的词语。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表达对蒙蒙细雨的感受和想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表达等方面。

2.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

3. 词语应用:检查学生对生词和词语的应用能力,通过造句或写作进行评估。

4. 理解与欣赏: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讨论和写作进行评估。

《蒙蒙细雨》教学教案

《蒙蒙细雨》教学教案

《蒙蒙细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蒙蒙细雨》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利用图片、音乐等辅段,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3)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

2. 诗歌的修辞手法分析。

3. 诗歌情感的体会。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 诗歌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课件和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简要介绍《蒙蒙细雨》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

2. 诗歌学习:(1)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解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3)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

3. 诗歌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4. 诗歌创作:(1)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首以“蒙蒙细雨”为主题的诗歌。

(2)学生互相交流作品,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 总结课堂:(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强调诗歌对社会、生活的启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6. 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蒙蒙细雨》这首诗。

(2)完成一篇关于诗歌鉴赏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需要思考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评价与反馈:1. 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朗读和创作环节的积极参与和表现,鼓励积极态度和合作精神。

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语文《蒙蒙细雨》教案1.1 设计依据:1.1.1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

1.1.2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1.1.3 以《蒙蒙细雨》为例,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分析2.1.1 课文《蒙蒙细雨》描写了初春时节的蒙蒙细雨,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

2.1.2 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1.3 文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目标3.1.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3.1.2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1.3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4.1.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4.1.3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5.1.2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5.1.3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5.2 教学难点5.2.1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5.2.2 体会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5.2.3 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课件:包括课文动画、图片、音乐等。

6.1.2 黑板:用于板书设计。

6.1.3 教学卡片:用于学生互动环节。

6.2.1 笔记本:用于学生做笔记。

6.2.2 画笔和颜料:用于学生创作。

6.2.3 读后感卡片:用于学生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描绘的景象。

小学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小学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小学语文《蒙蒙细雨》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蒙蒙细雨》。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能够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发挥想象,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情绪。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蒙蒙细雨》的朗读与理解。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掌握。

2.2 教学难点: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的理解和想象。

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蒙蒙细雨》的文本。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3.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教室。

适当的照明和温度。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利用图片或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蒙蒙细雨的景象。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蒙蒙细雨的感受和经历。

4.2 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蒙蒙细雨》。

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3 情景体验: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发挥想象,体验蒙蒙细雨中的情景。

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用动作和语言来表达。

4.4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

让学生复习课文,准备课堂上的分享。

5.2 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蒙蒙细雨观察日记:让学生在课后观察并记录一次蒙蒙细雨的情景,可以是下雨的过程、雨后的景象等。

鼓励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6.2 蒙蒙细雨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课文《蒙蒙细雨》的启发,创作一首关于蒙蒙细雨的诗歌。

小学语文《蒙蒙细雨》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蒙蒙细雨》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蒙蒙细雨》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蒙蒙细雨的景象及作用。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运用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关爱他人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蒙蒙细雨的景象及作用。

2.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蒙蒙细雨的景象及作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蒙蒙细雨的景象。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蒙蒙细雨的印象和感受。

3.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4 讨论与思考(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绘的蒙蒙细雨的景象。

3.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2)布置课后作业:以“蒙蒙细雨”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生字词的掌握、课堂参与度等。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关注对方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2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应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3 教师应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关心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

小学语文《蒙蒙细雨》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蒙蒙细雨》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蒙蒙细雨》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蒙蒙细雨》。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感受和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欣赏能力,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蒙蒙细雨》的朗读和背诵。

课文中的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故事情节的把握。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能力。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蒙蒙细雨》的文本。

生字词卡片。

教学PPT或黑板。

3.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安静、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适当的座位安排,便于学生互动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以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经历过蒙蒙细雨的时候?你们对蒙蒙细雨有什么感受?”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4.2 朗读与理解:学生齐读课文《蒙蒙细雨》,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的含义。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课文内容的问题,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等。

4.3 表达与描绘: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将课文中的情节表演出来。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用课文中的描写方式进行描绘,并分享给大家。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将课文《蒙蒙细雨》背诵给家长听,并请家长签字确认。

5.2 评价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朗读和表演的能力。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学生的作文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

第六章:教学反馈与调整6.1 课堂反馈:在课后,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语文《蒙蒙细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蒙蒙细雨》。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学会从诗歌中提取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模仿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珍惜大自然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蒙蒙细雨》。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象征意义的理解。

(2)诗歌的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天气,引出诗歌《蒙蒙细雨》。

2.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跟随老师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鼓励学生自主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美感。

3. 字词解析:(1)解释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讲解诗歌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朗读与背诵:检查学生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作业与创作:评估学生完成的练习和创作作品的质量,了解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抄写诗歌《蒙蒙细雨》,加强字词的记忆。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请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诗歌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课堂互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语文《蒙蒙细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蒙蒙细雨的氛围。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培养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中所描绘情景的想象与感受。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音乐播放、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结合语境进行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3. 情景体验:(1)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蒙蒙细雨的氛围。

(2)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如“走在雨中”、“窗口的雨滴”等。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小学六年级语文《蒙蒙细雨》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蒙蒙细雨》教学设计

《蒙蒙细雨》第一课时一、揭题。

二、范读课文,思考。

要求:1、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2、听准字音,注意生字字形,在疑难之处做上记号。

三、检查,反馈。

1、学习生字新词。

肾炎歌咏撅着嘴冤枉(朗读,“冤”查什么部首,再查几画)2、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妈妈一件什么事?3、齐读:写“我”那当老师的妈妈为了一位学生,冒雨赶回家里取一件蓝制服,又匆匆赶住学校一件事。

4、指导分段。

(1)哪几小节直接写妈妈?(2)按妈妈在不在场把课文分为三段。

四、教学第二段。

1、自由读,要求:(1)想办法读好我和妈妈的对话。

(2)用线划出直接写出了妈妈的品质的一段话。

2、理解句子:妈妈斜了我一眼:“答应……演出呢?”(1)齐读句子。

(2)妈妈答应谁一件什么事?(3)“失信”是什么意思?妈妈有没有失信,从哪里看出来?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回来的?3、说话练习:天上飘起了蒙蒙细雨,妈妈加快了脚步,快到学校门口,突然,妈妈看到(),想起()。

她停住了脚步,心想:(),于是,她()。

4、“我”同意不同意?5、出示句子: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1)什么叫“冤枉路”,我有什么理由说这是冤枉路?在这句话中找找。

6、比较句子: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

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7、你支持谁的理由:小玲为什么这么说,说说理由。

妈妈说这句话时用了一个什么动作?(斜)体会“斜”的含义,感情朗读。

8、理解句子:“妈妈取出蓝制服塞进提包,转身就走。

”师:把“塞”改成“放”行不行?师:妈妈为什么而急?朗读指导。

9、指导朗读妈妈的其它语言。

(1)自读。

(2)指名读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句子。

五、总结,练习。

1、在你的心目中,小玲的妈妈是一位怎样的人?2、望着妈妈远去,小玲心里又想说什么?我倚在门边,望着()。

心里又是(),又是(),想起(),我真想对妈妈说:“()”。

3、把小玲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蒙蒙细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蒙蒙细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蒙蒙细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重难点:见说课稿。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抽读词语:肾炎冤枉撅着嘴失信二、揭题:1、说起下雨时的情景,同学们肯定不会陌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发生在雨天的故事。

(齐读课题)2、你是如何理解“蒙蒙细雨”这个词的?文中又是怎样描写蒙蒙细雨的?(生答后用投影打出,初读)比较句式:A、那雨小得几乎听不见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

B、那雨很小,很细。

这两句话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导读,要求读出雨小雨细的感觉,注意节奏)三、感知大意:快速阅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四、学习课文:(1)冤枉”是什么意思?(2)小玲为什么认为妈妈跑了冤枉路?(下着雨;快到学校)(3)句式比较:A、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B、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

(前一句有层次、有轻重,强调了下雨这层意思,较后句更有气势和说服力)(2)返顾及1~3节,快速读,看还有什么原因让“我”认为妈妈跑了冤枉路?(患过肾炎、体质弱;路远)(3)感情读:心疼又略带责备的语气。

3、(1)妈妈也认为走了“冤枉”路吗?从何处可以看出。

(2)出示句式:答应了的事,妈妈不能失信。

再说,许小燕没有制服,怎么参加演出呢?(举一反三,说说该句式的特点和表达作用)(保证演出;不失信)(3)指名读11~15节,在妈妈心中,还有哪些事也不冤枉?(来不及换衣,冒雨小跑)(4)句式练习(根据板书填空):在妈妈心中,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使_________________也不冤枉。

4、由此可见妈妈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春蚕精神)5、分角色感情读“口角之争”,师随机指导朗读。

6、小结并启发想像:7、领悟结尾的含义:此刻的雨还会跟平常一样吗?细雨和教师的工作有什么相似之处?(蒙蒙细雨,几乎使人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却总是静静地下着,下着,正像默默耕耘的人民教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无私奉献着一样。

六年级语文《蒙蒙细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蒙蒙细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蒙蒙细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六年级语文《蒙蒙细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抽读词语:肾炎冤枉撅着嘴失信二、揭题:1、说起下雨时的情景,同学们肯定不会陌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发生在雨天的故事。

(齐读课题)2、你是如何理解“蒙蒙细雨”这个词的?文中又是怎样描写蒙蒙细雨的?(生答后用投影打出,初读)比较句式:A、那雨小得几乎听不见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

B、那雨很小,很细。

这两句话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导读,要求读出雨小雨细的感觉,注意节奏)三、感知大意:快速阅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四、学习课文:1、引入:是啊,妈妈为了保证班级能正常参加歌咏比赛,匆匆冒雨赶回了家。

可小玲却说:“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出示引号中的话,打出投影)(1)冤枉”是什么意思?(2)小玲为什么认为妈妈跑了冤枉路?(下着雨;快到学校)(3)句式比较:A、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B、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

(前一句有层次、有轻重,强调了下雨这层意思,较后句更有气势和说服力)(2)返顾及1~3节,快速读,看还有什么原因让“我”认为妈妈跑了冤枉路?(患过肾炎、体质弱;路远)(3)感情读:心疼又略带责备的语气。

3、(1)妈妈也认为走了“冤枉”路吗?从何处可以看出。

(2)出示句式:答应了的事,妈妈不能失信。

再说,许小燕没有制服,怎么参加演出呢?(举一反三,说说该句式的特点和表达作用)(保证演出;不失信)(3)指名读11~15节,在妈妈心中,还有哪些事也不冤枉?(来不及换衣,冒雨小跑)(4)句式练习(根据板书填空):在妈妈心中,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使_________________也不冤枉。

《蒙蒙细雨》教学设计

《蒙蒙细雨》教学设计

《蒙蒙细雨》教学设计
《蒙蒙细雨》教学设计
蒙蒙细雨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粗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学习生字新词。

3 阅读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1 解题,质疑。

出示课题。

课文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题目?等学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2 初读课文。

听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觉得“妈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讨论,交流上述思考题答案。

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分段的依据。

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3 检查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注意带点了的写法。

说说课文中新词的意思。

4 学习课文第一段。

默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这么担心?
讨论,交流上面的问题。

要点:
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

分角色读课文的第二段。

从“我”和妈妈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妈妈是怎样一个人?
2 学习课文第四段。

齐读课文。

课文开头和结尾写雨小、雨细有什么作用?
3 总结全文。

4 布置作业。

指导完成作业本第4题。

完成作业本第3、5题。

选做作业本第6题。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蒙蒙细雨》教案(精品)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蒙蒙细雨》教案(精品)

小学六年级语文《蒙蒙细雨》教案一、揭题。

二、范读课文,思考。

要求:1、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2、听准字音,注意生字字形,在疑难之处做上记号。

三、检查,反馈。

1、学习生字新词。

肾炎歌咏撅着嘴冤枉(朗读,“冤”查什么部首,再查几画)2、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妈妈一件什么事?3、齐读:写“我”那当老师的妈妈为了一位学生,冒雨赶回家里取一件蓝制服,又匆匆赶住学校一件事。

4、指导分段。

(1)哪几小节直接写妈妈?(2)按妈妈在不在场把课文分为三段。

四、教学第二段。

1、自由读,要求:(1)想办法读好我和妈妈的对话。

(2)用线划出直接写出了妈妈的品质的`一段话。

2、理解句子:妈妈斜了我一眼:“答应……演出呢?”(1)齐读句子。

(2)妈妈答应谁一件什么事?(3)“失信”是什么意思?妈妈有没有失信,从哪里看出来?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回来的?3、说话练习:天上飘起了蒙蒙细雨,妈妈加快了脚步,快到学校门口,突然,妈妈看到(),想起()。

她停住了脚步,心想:(),于是,她()。

4、“我”同意不同意?5、出示句子: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1)什么叫“冤枉路”,我有什么理由说这是冤枉路?在这句话中找找。

6、比较句子: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

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7、你支持谁的理由:小玲为什么这么说,说说理由。

妈妈说这句话时用了一个什么动作?(斜)体会“斜”的含义,感情朗读。

8、理解句子:“妈妈取出蓝制服塞进提包,转身就走。

”师:把“塞”改成“放”行不行?师:妈妈为什么而急?朗读指导。

9、指导朗读妈妈的其它语言。

(1)自读。

(2)指名读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句子。

五、.总结,练习。

1、在你的心目中,小玲的妈妈是一位怎样的人?2、望着妈妈远去,小玲心里又想说什么?我倚在门边,望着()。

心里又是(),又是(),想起(),我真想对妈妈说:“()”。

六年级语文教案——《蒙蒙细雨》教案1

六年级语文教案——《蒙蒙细雨》教案1

六年级语文教案——《蒙蒙细雨》教案1一、背景知识2.课文开头、结尾对雨景的简略描写,文字不多,作用不少,应启发生领会其深刻的象征意义。

对于课文中那些具有较强表现力的句式要着重引导学生积累。

二、教学目标1.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教师工作既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感受“妈妈”对工作高度负责,为培养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4.学懂课文开头、结尾找写雨景句子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作用。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经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难点:学懂课文开头、结尾描写雨景句子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作用。

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录音、灯片。

二、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粗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3.阅读课文第一段。

(二)教学过程1.解题,质疑。

(1)出示课题。

(2)课文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题目?等学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2.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觉得“妈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2)讨论、交流上述思考题答案。

(3)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分段的依据。

(根据人物--妈妈的出场、退场考虑段落的划分。

)(4)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注意带点字的写法。

肾炎:比较字形肾--览。

冤枉:上面不要多点,下面不要少点。

撅着嘴:分析右边的部件。

(2)说说课文中新词的意思。

4.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这么担心?讨论、交流上面的问题。

要点:①妈妈至少要在路上淋15分钟的雨。

②妈妈身体较弱。

③ “我”帮不上妈妈的忙,只能干着急。

(2)比较句子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出示幻灯片。

)①那雨小得几乎听不见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

②那雨很小,很细。

(第一句是个比喻句,对雨作了具体的描写,突出了雨的特点,使句子表达得更有美感。

)(3)概括段意。

5.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1、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蒙蒙细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学会6个生字,理解5个新词;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幻灯片等。

课前活动:
考考大家积累的词语是不是很丰富。

(板书:雨)
谁能给“雨”组词?越多越好!
在这些词语当中哪些词表示雨下得很大很大?(让学生在黑板上划出来。

如:倾盆大雨,瓢泼大雨,狂风暴雨,暴风雨,暴风骤雨,雷雨,雷阵雨……)
师生问好。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感受意境
(1)那雨小得听不见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

(2)雨是不大,小得几乎听不见沙沙的声音,细得像那蚕吐出来的丝。

1、指名读课题。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两句描写蒙蒙细雨的句子。

谁能把雨读得很小很小?
二、自由读,自学字词
1、蒙蒙细雨中,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朗读时嘴巴里要发出声音,至少要让同桌能听得到,如果有不会读的字,可以问问听课的老师;如果有读不通的句子,可以反复地读几遍;如果想站起来朗读,那你就自己站起来。

2、部分学生读完后出示:
shèn yǒng bei juē yuān wǎng
肾咏呗撅冤枉
● 哪些注了拼音的字对你来说不算生字?
肾炎蓝制服歌咏冤枉失信
● 哪些没有学过的词对你来说不算新词?
3、学生交流(字词可同时进行)
(1)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字”和“认识的词”,如:读音,字义,何时学会的,哪儿学会的等。

(2)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尤其是字的间架结构很难把握?教师在黑板上范写,边写边讲。

如:肾,又字的一捺要拉长,下面的月一撇变成了一竖,要写得“瘦”一些,不能太“胖”。

撅,提手旁占的地方很小,右边要特别注意,最后一捺要坚定有力。

冤,上面不能多一点,下面不能少一点,兔字的竖弯钩要往外伸展。

(3)让学生挑自己认为最难写的字在课文中写1-3遍。

三、操练读,读通课文
1、同学们,在这个细雨蒙蒙的早晨,妈妈在“家”和“学校”之间走了几次?(三次)
2、每一次所花的时间都一样吗?(教师在“→”上划上三个“?”)
板书如下:
先别急着举手,我估计99%的同学现在还说不出个“所以然”,咱们得把课文读通、读熟,才有可能弄清楚。

现在,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进行操练。

3、课文中有许多句子或段落跟这三次时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请你把它挑出来读给大家听。

朗读指导重点:
①第2自然段(朗读时抓住“担心”)
②第3自然段(朗读时抓住“安心”)
③“忘就忘了呗!”我撅着嘴说,“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
比较读:
这两个句子读起来有什么不同:
(1)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

(2)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
“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的理由一个是“已经快到学校了”,另一个理由是“下着雨”,把另一个理由放在后面,用“再说”连接,表示更进一步,增强了说话的语气,使理由更充足,无可辩驳。

④妈妈斜了我一眼:“答应了的事,妈妈不能失信。

再说,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怎么参加演出呢?”( 读法与上句相同)
⑤“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可临走时给忘了,快到学校门口,才想起来。

”(读出“自责”)
⑥“妈,您怎么回来了?”我惊奇地望着妈妈,只见她头发上沾满了一层细水珠,衣服也湿了。

(读出“惊奇”)
……
四、回味读,留下悬念
1、(指着板书)同学们,这三个“?”都解决了吗?每一次所花的时间一样吗?是怎样变化的?(交流)
时间一次比一次少,也就意味着妈妈行走的速度一次比一次快。

板书如下:
2、同学们,在这样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妈妈从“家”到“学校”走了三次,而妈妈患有肾炎,身体又不好,怎么会一次比一次快呢?
估计会说前四点:
(1)蒙蒙细雨——天气不佳
(2)“来不及了”——心里着急
(3)“马上要上课了”——时间很紧
(4)“答应了的事,妈妈不能失信”——遵守诺言
(5)对工作高度负责
(5)一心为学生——主要原因
3、同学们,今天我们只是初读课文,这三次时间还研究得不够全面、不够深刻,没关系,咱们下节课再深读课文,这三次时间与妈妈的精神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咱们要把它研究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彻彻底底!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