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胃癌精品PPT课件
胃癌PPT(完整版)-2024鲜版
![胃癌PPT(完整版)-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bc5d7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c.png)
胃癌PPT(完整版)•胃癌概述•诊断方法与标准•治疗策略及方案选择•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胃癌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饮食等。
发病机制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的过程,涉及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改变、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
胃癌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东亚、东欧和南美洲等地区发病率较高。
地区分布人群特征危险因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
吸烟、饮酒、高盐饮食、慢性胃炎、胃溃疡等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030201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早期胃癌多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上腹痛、消化不良、呕血、黑便等症状。
分型根据病理形态和生物学行为,胃癌可分为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等类型。
其中,腺癌最为常见,占胃癌总数的90%以上。
诊断方法与标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家族史、饮食习惯、既往病史等。
病史采集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检查腹部有无压痛、肿块等异常表现。
体格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检查等,评估患者一般状况及营养状况。
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手段X线钡餐检查通过口服硫酸钡造影剂,观察胃的形态、黏膜及蠕动情况。
采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可显示胃癌累及胃壁向腔内和腔外生长的范围、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利用强磁场中放射波和氢核的相互作用而成像的技术。
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可多方位成像,对胃癌的术前分期及评估手术可切除性有一定价值。
CT检查MRI检查影像学检查技术将带有摄像头的内镜插入胃内,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胃镜检查在胃镜前端安装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可同时进行胃镜检查和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胃癌课件》-胃部疾病课程PPT
![《胃癌课件》-胃部疾病课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47e6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4.png)
病课程PPT
本课件旨在深入探讨胃癌,包括其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以增进对这一
常见胃部疾病的了解。
什么是胃癌?
1
肿瘤形成
2
常见症状
3
高发人群
胃癌是胃黏膜细胞发生
早期疼痛、消化不良、
年龄大、饮食不健康、
恶性变异导致的肿瘤。
食欲减退;晚期呕血、
长期吸烟和饮酒、有胃
健康和免疫防御系统的平衡。
3
积极锻炼 ️♂️
定期进行适度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机
体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胃癌的科研进展
疫苗研究
靶向治疗
免疫疗法
开展胃癌疫苗试利用激活免疫细胞来
预防胃癌的发生,并提高
质的靶向治疗药物,提高
攻击胃癌细胞,提高生存
生存率。
治疗效果。
胃癌早期,手术是最常用的治
化疗药物能杀死或阻止癌细胞
通过高能辐射治疗,可杀死癌
疗方法之一,可切除肿瘤组织,
生长和分裂,可用于术前或术
细胞或防止其生长和扩散。
提高治愈率。
后辅助治疗。
生活方式对胃癌的影响
1
健康饮食
适当摄入维生素及膳食纤维丰富的食
规律作息 ⌚
2
物可帮助降低患病风险。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
贫血、恶心、厌食。
溃疡或幽门螺杆菌感染
等。
胃癌的预防与筛查
健康饮食
戒烟限酒
定期筛查
均衡的饮食对防止胃癌具有
减少吸烟和饮酒可以极大地
早期胃癌常无症状,定期接
积极影响,增加蔬果摄入并
减少罹患胃癌的风险。
受胃镜检查能有效发现早期
胃癌-PPT课件
![胃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d104e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08.png)
胃癌发生发展的病理变化过程
癌前病变:是一个病理学概念,是指胃粘膜上皮的病理改变并在此病变基础上发生癌变。 肠型化生:分小肠型和大肠型 异型增生:胃黏膜腺管结构及上皮细胞失去正常的状态出现异型性改变,组织学上介于良恶性之间
病 理
1、慢性萎缩性胃炎:腺体萎缩消失、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CSG→CAG→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变(癌变率:1.2%-7.1%) 2、胃息肉: 炎性息肉:多<2cm, 癌变率低 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 >2cm的广基息肉(癌变率:10%-50%) 3、残胃: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10~15年发生, 残胃癌发生率约0.6%~2.5% 4、胃溃疡:发生率约0.5%~2%
结节或息肉型
浸润溃疡型
弥漫浸润型
临床II和III型最常见
胃癌的组织类型:WHO 按分化程度:分化良好、分化中等、分化差 按腺体的形成及粘液分泌又可分为: 乳头状腺癌: 管状腺癌:分化良好 粘液腺癌:又称印戒细胞癌 髓样癌:分化较差 弥散型癌:分化极差
病 理
胃癌的组织类型:Lauren分型 1965年Lauren根据组织结构和生物学行为,分为肠型和弥漫型。肠型胃癌起源于肠化生黏膜,一般具有明显的腺管结构,常伴有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多见于老年男性,病程较长,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好。弥漫型胃癌起源于胃固有黏膜,癌细胞分化较差,呈弥漫性生长,一般不形成腺管,许多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属于此型;多见于年轻女性,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Lauren分型不仅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而且体现其病因、发病机理和流行特征。该分型的另一优点是可以利用胃镜下活检组织进行胃癌分型,指导手术治疗。Lauren分型简明有效,常被西方国家采用。但有10%~20%的病例兼有肠型和弥漫型的特征,难以归入其中任何一种,从而称为混合型。
《内科学版胃癌》ppt课件
![《内科学版胃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8eabc0c281e53a5902ffb8.png)
临床表现---症状
早期胃癌
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可有消化不良症状
进展期胃癌
上腹痛(餐后加重)、纳差、厌食、乏力、体重减轻
并发症或转移症状
累及食管下段----咽下困难、 幽门梗阻----恶心、呕吐 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粪 胃癌肝转移----右上腹痛、黄疸或发热 胃癌肺转移---咳嗽、呃逆、咯血 胃癌胸膜转移—胸腔积液、呼吸困难 胃癌胰腺转移—背部反射性疼痛
实用文D档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胃镜检查
进展期胃癌 胃镜下表现:
肿瘤表面凹凸不平,糜烂,有污秽苔 深大溃疡、底部覆有污秽苔,溃疡边缘呈结节样隆起、
无聚合皱襞,病变处无蠕动 流出道狭窄 皮革胃
胃镜检查
早期胃癌内镜分类法:
Ⅰ型(息肉样型):广基无蒂,常>2cm Ⅱ型(浅表型):本型最常见,又分三个亚型 Ⅱa型(浅表隆起型):病变稍高出黏膜,<0.5cm Ⅱb型(浅表平坦型):病变表面粗糙呈颗粒状 Ⅱc型(浅表凹陷型):凹陷<0.5cm,底面粗糙 Ⅲ型(溃疡型):黏膜糜烂比Ⅱc型深,但不超过黏膜下
侵犯门静脉或脾静脉
脾脏增大
远处淋巴结转移
Virchow淋巴结
实用文D档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胃镜检查
胃镜结合黏膜活检是诊断胃癌最可靠的手段。确诊率达95 %~99%以上
早期胃癌(Ⅱa型):胃窦后壁丘样隆起, 类圆形、表面少许糜烂,活检示印戒细胞癌
内科学教学课件:胃癌
![内科学教学课件:胃癌](https://img.taocdn.com/s3/m/5fbe7bf1daef5ef7ba0d3caa.png)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HP感染
胃粘膜萎缩、肠化
胃酸减少
增殖、凋亡失衡
细菌过度繁殖 N-亚硝基化合物
胃粘膜炎症
基因突变 氧自由基
胃癌
病理
• 分期
早期胃癌 进展期胃癌 TNM分期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腺癌
2008/12接受手术,病灶4cm大
• 最终诊断: • 0-III型高分化黏膜癌 [mm] • pT1 N0 M0
CT在胃癌诊断中的运用
CT轴为图像 显示双层胃壁结构
贲门胃体癌
胃左动脉包绕肿块,远端进入肿块
并发症
• 出血 • 幽门或贲门梗阻 • 穿孔
病 例1
• 男,54岁 • 既往健康 • 上腹不适2个月,外院治疗后已基本缓解 • PE:无殊
我国胃癌的发病情况
• 胃癌占癌症死亡人数的近四分之一 • 发病率在城市中下降,在农村中大幅上升 • 青年人的发病率在上升 • 胃窦部癌下降,胃体上部、贲门部癌未下降
病因和发病机制
• 幽门螺杆菌感染 I类致癌原
• 环境因素 • 遗传因素 • EB病毒感染
• 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
手术标本
胃窦,腺癌II-III级,累及浆膜,淋巴结(-)
病例2
• 女,35岁 • 既往健康 • 主诉:便血1天,就诊于外院 • PE:无殊
2009-6-11 太仓某院EGD
未行活检…… 患者持续便血4+,就诊于我院……
2009-6-16 本院EGD
• 内镜拟诊Dieulafoy’s溃疡; • 未行活检。
内科医学学第四篇第六章胃癌课件
![内科医学学第四篇第六章胃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9b9af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9.png)
学习下面内容,了解胃癌的更多信息。
病因和发病机制
1
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高盐高钠饮食、香烟
发病机制
2
和酒精摄入。
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
等长期胃黏膜病变发展成为癌前病变。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防措施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定期体检、积极治 疗早期疾病和降低传染病感染率。
胃癌的分期和分型
分型
常见的包括肠型、弥漫型和混合型。
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肺功能、内镜下超声等全面体检。
胃癌的治疗方法
手术
是早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限 制性手术、全胃切除和淋巴结清 扫术等。
放疗
化疗
适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患者。
与手术联合或单独应用,化疗方 案多样。
预后评估和随访
1 预后评估指标
包括年龄、性别、癌灶大 小、是否转移、病理分期 等。
2 随访方案
分期
包括TNM分期和洛阳分期两种。
胃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
多无症状或伴随腹泻、胃酸返流等。
中期
饭后饱胀、上腹胀痛和不适感、消瘦、贫血等。
晚期
恶心呕吐、上腹疼痛、胃肠道出血、肝胆转移等。
胃癌的诊断方法
1
影像学检查
包括胃镜、B超、CT和MRI等。
2
组织学检查
通过活检、胃液或胃黏膜细胞筛查,明确诊断。
3
其他检查
首次治疗后定期体检、B 超、CT等检查。
3 预防复发
坚持定期随访,改善饮食 习惯、避免烟酒等有益于 预防复发。
总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胃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预防早期 发现和积极治疗对胃癌的控制至关重要。
精品课件胃癌-PPT课件
![精品课件胃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1e914ddaef5ef7bb0d3cc9.png)
+ 早期胃癌经手术切除治疗,预后颇为良好, 小黏膜癌、浅表癌术后10年存活率可达90 %
+ 普查人群发生率30~50%,一般16~24%
编辑版ppt
18
早期胃癌肉眼形态
编辑版ppt
19
病理
进展期胃癌
+ 病理学概念:癌组织浸润到粘膜下层以 下者均属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一般称浸润肌层为中期, 超出肌层者为晚期胃癌
编辑版ppt
2
流行病学
+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国家、地区相差很 大。(日本、中国、东欧、南美为高发地域;北 非和西非发病率最低)
+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 布也不平衡。以北方地区(青海、甘肃、宁夏及 东北等地)发病率较高;而广东、广西、湖南、 四川、贵州为低发区
+ 在同一省市内其发病率也不平衡 + 年龄:40-60岁;性别:男女比例约为3:1
编辑版ppt
14
胃癌好发部位:胃窦、胃小弯、贲门、胃大弯
编辑版ppt
15
病理
+ 胃癌的癌前疾病(Precancerous condition) :是一个临床概念,是指一些发生胃癌可 能性较大的疾病.
+ 慢性萎缩性胃炎:腺体萎缩消失、肠上皮化生 、异型增生。(癌变率:1.2%-7.1%)
+ 胃息肉:腺瘤型息肉(癌变率:10%-50%)
+ 以往用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dysplasia)或不典 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来描述这类病变, 在新版WHO胃肠肿瘤分类中,已明确用上皮内瘤 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N)取代异型增生或 非典型增生。
(精品医学)胃癌及其他胃肿瘤PPT演示课件
![(精品医学)胃癌及其他胃肿瘤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1a27a7960590c69ec37657.png)
.
10
其他
手术日晨放置胃管,防止麻醉 及手术中呕吐.误吸,便于术中 操作,减少手术时腹腔污染
.
11
术后护理
.
12
病情观察
术后3小时内每30分钟测量血 压1次,以后改为每1小时测1次, 血压平稳后可延长测量时间。 同时观察病人的脉搏.呼吸.神 志.肤色.尿量.切口渗液情况
.
19
饮食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胀及肠蠕动 情况,待肛门排气后严格执行三 六九饮食,即术后3d内禁食、6d 内半量清流、9d内流质、9d以后 半流质饮食。2周后可进软食。 少食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忌 生、冷、硬和刺激性食物。注意 少量多餐,开始时每日5-6餐,以 后逐渐减少进餐次数并增加每次 进餐量,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
13
பைடு நூலகம்
体位
术后取半卧位,血压平稳后取 低半卧位,可减轻腹部切口张 力,减轻疼痛,还有利于呼吸和 循环
.
14
留置胃管护理
妥善固定胃管,防止松动和脱出; 更换固定用胶布时,应确保胃管固 定在规定的位置,红线做好标记 保持胃管通畅,使之持续处于负压 引流状态,可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 胃管,防止胃管堵塞
.
24
健康教育
向病人解释并强调疾病的治愈须 靠术后长期的配合。 指导病人自我调节情绪,强调保 持乐观的重要性和方法。 劝导病人避免工作过于劳累,不 熬夜,注意劳逸结合。 告知并强调喝酒、抽烟对其疾病 的危害性。
. 25
与病人讨论并计划其治疗性饮食。 胃大部切除术后一年内胃容量受 限,宜少量多餐,进食营养丰富 的饮食,以后逐步过渡至均衡饮 食。饮食宜定时定量,少食腌、 熏食品,避免过冷、过烫、过辣 及油煎炸食物
内科学教学课件:胃癌
![内科学教学课件:胃癌](https://img.taocdn.com/s3/m/efabcc33d0d233d4b14e69ff.png)
• 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
• 癌前状态(precancerous condition) 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溃疡 残胃 胃息肉 胃黏膜巨大皱襞症(Menetrier病)
诊疗经过
2005.11 患者赴我院外科就诊,收治入院后,外院活检 病理标本送病理科会诊,会诊意见为:低级别上皮内 瘤变,肠化++。 患者家属商议后决定暂不考虑手术治疗,回当地医院 门诊门诊随访。
诊疗经过 就这样,5年过去了……
2010.12 患者自觉上腹疼痛加重,再次赴我院就诊,予 以胃镜复查:
2010.12.31 外科收治入院 行腹部CT平扫+增强:
诊疗经过
2011-01-04 患者行全麻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毕I式吻合 (D2淋巴结清扫): 术中见肿块位于胃窦近大弯侧,侵及浆膜,胃周可及 数枚肿大淋巴结。
手术标本
胃窦,腺癌II-III级,累及浆膜,淋巴结(-)
病例2
• 女,35岁 • 既往健康 • 主诉:便血1天,就诊于外院 • PE:无殊
早期胃癌的大体分型
进展期胃癌的大体分型
Borrmann分型
Linitis plastica: 弥漫浸 润型胃癌的一种特殊类型,肿 瘤生长方向不是向胃腔突出而 是向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 浸润,最终使胃粘膜皱襞消失、 胃腔变小、胃壁全层增厚、变 硬,坚如皮革。
转移
• 直接蔓延 • 淋巴结转移 • 血液播散 • 腹腔内种植
Virchow淋巴结 Krukenberg瘤
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的症状
无症状
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既往史(past history):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患 过的疾病、手术外伤输血史、预防接种、药物及其他 过敏史,特别是与现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的疾病。
▪ 体温上升期、高热期和体温下降期 ▪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等
5
发热的病因与常见情况
病因
常见情况或疾病
1.感染性发热
见于各种病原体的感染
2. 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术后的组织损伤、烧伤;脏器的梗死;细胞的破坏等
抗原-抗体反应
风湿热、药物热、血清族史(family history):
4
第二节 常见症状(symptom)
❖ 症状: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 体征:医生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
{ 一、发热(fever): 体温升高
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非调节性
▪ 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热。 ▪ 非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以外的各种物质引起的发热。
•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服用非 甾体类抗炎药、胃癌、血管异常等
• 肝、胆道疾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和胃底静 脉曲张破裂、肝癌、肝脓肿、胆囊胆道结石
• 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癌、胰腺癌破裂
▪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过敏性紫癜、白血病 ▪ 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 其他:尿毒症、呼吸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
痰、泡沫 碱性 无、若咽下血液量较多时可有 常有血痰数日
11
食物残渣、胃液
酸性 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任 可持续数日 无痰
五、呕血与便血 ❖ 呕血(hematemesis):患者呕吐血液,由上消化道疾病或全
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所致。
▪ 消化道疾病
• 食管疾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癌、食 管异物等
10
病因
出血前症状 出血方式 出血的颜色 血中混有物 酸碱反应 黑便 出血后痰的性状
咯血和呕血的鉴别
咯血
呕血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炎、 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肝
肺脓肿、心脏病等
硬化性食管静脉曲张、胃癌等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 咯出 鲜红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呕出 暗红色、棕色、有时为鲜红色
8
三、胸痛(chest pain): ▪ 胸壁疾病:胸肌劳损、胸部挫伤、肋间神经炎等。 ▪ 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 ▪ 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自发性气胸、肺炎等。 ▪ 纵隔疾病:纵隔肿瘤、急性纵隔炎、食管炎等。 ▪ 其他: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塞。
9
四、咯血(hemoptysis):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出血,经口 腔咯出。 ▪ 支气管及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 肺结核、肺炎、肺脓肿、肺癌。 ▪ 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所致肺动 脉高压、肺栓塞、高血压病等。 ▪ 其他: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 病、再障),某些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 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多见于流感、风湿热、结 核病等。
7
二、咳嗽与咳痰
❖ 咳嗽(cough):由延髓的咳嗽中枢受刺激引起,各种传入的刺激 导致咳嗽中枢将冲动传向运动神经,从而导致咽肌、膈肌等运动 完成咳嗽动作,剧烈的呼气冲出狭窄的声门裂隙发出声音。
❖ 咳痰(expectoration):黏液和渗出液及吸入物、坏死组织等混 合成痰液,随咳嗽动作排出。 ▪ 呼吸道疾患: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均可产生炎性分泌物。 有痰。 ▪ 胸膜疾患:胸膜炎或胸膜受到刺激时,可致咳嗽。干咳。 ▪ 心血管疾患:左心衰所致肺瘀血、肺水肿时,肺泡及支气管内 有液体渗出。粉红色泡沫痰。 ▪ 物理化学因素:呼吸道内的异物、肿瘤、吸烟、粉尘、工业气 体等阻塞或刺激呼吸道而引起咳嗽。
12
❖ 便血(hematochezia):血液由肛门排出,粪便带血或全为血
液,色鲜红、暗红或黑色。
❖ 隐血(occult blood):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须经隐
血试验才能确定者。
▪ 上消化道疾病:呕血病人伴有黑便、暗红色或红色血 便。柏油样便(tarry stool)
❖ 系统回顾(review of systems) :按照全身的各个系统 进行简要的询问。
❖ 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出生地、居住地、婚姻 情况、生活条件、工种工作环境、烟酒嗜好和曾否到 过有地方病的地区等。
❖ 月 经 ( menstrual history ) 与 生 育 史 ( childbearing history): ▪ 月经 ▪ 妊娠与生育次数及计划生育等情况。
▪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无 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恢复正常,维持 数天后逐渐上升,反复多次出现。见于布氏杆菌病、结缔组织病、 肿瘤等。
回归热:体温骤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骤降至正常,维持数天后, 体温再次骤升,高热与无热规律交替出现。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等。
皮肤散热减少
广泛性皮炎等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又称中枢性发热,见于中暑、脑出血等情况
3.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分为原发性低热、感染后低热、夏季低热和生理性低 热等
6
▪ 稽留热: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 动范围≤1℃。常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 弛张热: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2℃。常见于 急性化脓性感染、败血症、风湿病、结核病等。
临床医学概论
Logo
第一章 内科学基础知识
Logo
第一节 问诊
❖ 一般项目(general data):姓名、性别、年龄、籍 贯、出生地、民族、婚姻、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 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
❖ 主诉(chief complaints):是病人对最主要的症状和 (或)体征的叙述。也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症 状、部位、时间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