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评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评课稿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19b0d26b307e87100f6961b.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评课稿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
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雾来到岸边。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于是,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路上走着行人。
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评课稿《雾在哪里》是部编二上第七单元第二篇童话故事。
这次课堂教学是徐老师的试教课。
虽然有好多环节还得修改,但这堂课中也有好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融合教学,将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针对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徐老师在第一课时教学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借助语境,将识字与阅读融为一体。
从课堂效果看,学生乐于学,乐于思。
字音主要通过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串读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及师生合作读文中正音来掌握。
字义的理解融入阅读之中,借助语境,联系上下文来促进理解。
如“甚至”的理解教学让学生结合语境书写中,多次复现,促进识记。
二、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达成整体感知“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新提出的重点学习的语文要素。
如何落实这一语文要素呢?课堂上教师分几个步骤,引导学生在圈画相关词语、充分读句读文中抓住关键词句,从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1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bdb1a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6.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10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雾在哪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7个生字:淘、周、城、桥、梁、及、躲;学习描写并记忆5个汉字:淘、周、城、及、躲。
在语言环境中积累8个新词: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以及、欢快、消失。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尝试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3、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像练习说话;练习听写短句。
4、通过阅读课文,对“雾”这一自然现象有所了解。
重点难点:认识7个生字,并能正确描写其中5个;在朗读课文基础上,展开想像,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教师方面的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听故事,揭示课题。
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
(打一自然现象)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3、看动画,听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雾怎么样?4、学生字,新词:淘淘气5、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标点的停顿;(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住形,意思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提出2、指名分节读课文3、师生点评并正音。
4、雾把什么藏起来了?据答板书:大海海水、船只、远方天空太阳河岸城市(房屋、街道、树木、桥梁、行人、小黑猫)自己5、相机学习生字、新词:城、桥梁三、朗读课文,理解体会。
1、选择课文中一二小节同桌分角色读,通过朗读表现出雾的淘气2、指名分节分角色读3、师生合作读4、男、女生比赛朗读课文。
(抓住重点句,师适时点拨:房屋、街道、树木、桥梁是大的事物,行人小一些,小黑猫就更小了。
所以作者用上了两个甚至。
)5、相机学习生字四、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1、展开想像,说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2、学习课文中任意一节的样子,说说雾还把什么藏起来了。
五、读读词语,写写生字。
1、开火车读词语: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以及、欢快、消失2、指导写生字:重点指导“淘、周、躲”3、听写句子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一叁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e4cba5e856a561253d36f27.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雾在哪里》是谢尔古年科夫写作的一篇科学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
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
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雾来到岸边。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路上走着行人。
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
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a7700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6.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目标:1.了解灾害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健康的影响,了解环境不一样空气是不一样的,引导幼儿关注人类共有的生存环境——地球,使幼儿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对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美好愿望。
3、培养幼儿自觉的环保意识,文明习惯。
活动准备:1.课前已经让幼儿绘画了各种能冒烟的图画(公交车、汽车的排出的尾气,工厂里锅炉排出的废气,放鞭炮的烟,建筑工地上的扬尘,农田烧草的烟、等等),小实验(塑料袋、玻璃缸场景:汽车树林房屋打火机、废纸数张,PPT、天气视频活动过程:一、谈话活动:感受空气的重要性1、说说天气记录观察------今天,陈老师来到你们幼儿园,老师发现你们幼儿园十分漂亮,之前我让你们记录了今天的天气情况。
——谁愿意说说的?(请2位幼儿介绍他的记录)——老师这里有几个天气标记,晴天应该用哪个来表示?——那其他的标记又表示什么天气呢?二、观看各种有关雾霾天气的挂图和卡片,了解各种雾霾天气对人类的影响——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你们看看都是在什么样的天气?(在下雾的时候拍的)这种天气用什么天气标记来表示呢?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天气呢?那我们一起来听听气象专家是怎么说的?——刚刚小朋友听到了什么?(3个以上的幼儿回答)——那这种天气是用以上的天气标记表示吗?(晴天、阴天、雨天)——原来以前是没有这种天气了,是最近刚刚有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天气呢?(幼儿回答)——那我们〖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复习“海岸,房屋等11个字;正确书写“散步”这个词语。
2.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能用“雾把_____藏了起来。
无论是____,还是_,都看不见了。
”说话,感受童话的魅力。
一、复习词语,回顾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9课《雾在哪里》,(小手指伸出来)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雾在哪里】边书写边讲解“雾”上下结构 ,雨字头,是一个形声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5940de9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8.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认识“雾、淘、藏、周、论、街、桥、及”8个生字,积累“淘气、藏起来、四周、无论、街道、以及、欢快、消失”8个词语,并正确书写“雾、淘、论、街、及”5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雾说的话,及描写大雾时的情景的语句,体会雾的淘气。
3、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尝试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像练习说话。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照片,你们想不想看呀?2、你们能看出这是什么天气的景象吗?(大雾天)3、谁能用一个词来说说雾给你的感觉?(白蒙蒙、朦朦胧胧、模模糊糊)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雾有关的课文。
5、学习生字“雾”。
整体认读音节,读准字音。
上下结构,形声字。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中的雾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轻声读读课文,学学生字,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2、交流:淘气学习生字:淘比较:淘掏注意右边的笔顺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雾说的话1、指名分节读课文2—7节,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用直线划出来。
2、交流、理解重点句子。
(1)学习生字:藏(指导书空)平舌音,后鼻音,读准字音。
下半部分的笔顺要注意。
(2)师:自己试着读读这些句子,说说雾淘气在哪里。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4)教师用“这片雾真淘气啊,一会儿说……一会儿说……一会儿说……”的句式引读上述语句。
3、过渡:雾要把这么多景物藏起来,这下,有意思的事发生了。
(二)学习描写大雾时的情景的.语句1、让我们自己再读读第2—7节,想一想:这下出现了什么情况呢?用“~~”划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第二节:(1)老师引读第二节(于是,他把……。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e27782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3.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雾、淘”等11个生字。
会写“岸、屋”两个字。
2.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
3.学习课文第一至第六自然段,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雾、淘”等11个生字。
会写“岸、屋”等字。
2.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
难点:学习课文第一至第六自然段,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了解“雾”孩子去向。
3、对雾这一自然现象产生兴趣。
重难点:重点: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
难点: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创设情景1、师讲述:大自然妈妈带孩子去海边玩耍,孩子们可高兴了,“雷、霜、雪、霞、露”都跟着妈妈,只有“雾”不在妈妈身边。
2、生分析雷、霜、雪、霞、露这几个字的特点。
(都有雨字头,与天气有关)3、提问学生怎样记住“雾”这个字,生分享自己的识字方法。
4、大自然妈妈找不到雾孩子可着急了,同学们一起帮大自然妈妈问问“雾在哪里?”它呀,就藏在咱们今天学的课文里。
大家一起读课题。
引出课题《雾在哪里》。
(板书:雾在哪里)设计意图:叙述故事导入新课给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同时,通过分析雷、霜、雪、霞、露这几个字的特点,引出雨字头家族的字,运用字族法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二、识记生字1、拿出生字卡,学生自主认字,和同桌分享自己认识的字。
2、学生分享自学成果,小老师带拼音领读。
3、请同学分享自己的识字方法。
生:我是这样记住___________字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a915d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3.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第【1】篇〗《雾在哪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雾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
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
雾把大海、天空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
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课文的段落结构有共同点:描写雾的变化时,都是先写雾自言自语,再写雾把什么藏起来,最后写藏起之后的景色。
课文的语言也很有特点:既让读者感受到雾的淘气可爱,又为学生想象雾景提供了依托。
【学情分析】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
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
《雾在哪里》的想象充满童趣、语言生动,容易调动学习兴趣。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孩子们对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要进一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雾是孩子们熟悉的自然现象,学生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能清楚地表达”将是一个难点。
【教学内容】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十九课《雾在哪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雾”“顽”等6个生字,会写“岸”字。
2.体会雾的淘气和顽皮,并能感情朗读相关句子。
3.学习课文1至4自然段,展开现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随文认识6个生字,积累和“岸”相关的词语,会写“岸”字。
2.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照样子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教学难点】1.感受雾的淘气、顽皮的样子,并能感情朗读相关句子。
2.仿照课文例句,展开想象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教法】讲授法、引导法、范读法、图片演示法。
【学法】朗读法、练习法、想象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引入雾1.出示谜语,引出“雾”。
最新-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优秀3篇)
![最新-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62677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8.png)
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优秀3篇)《雾在哪里》是一则有趣的科普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下是壶知道漂亮的给大家分享的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优秀3篇),仅供参考。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雾在哪里》课文原文篇一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
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雾来到岸边。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路上走着行人。
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俄罗斯的谢尔古年科夫,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雾在哪里》课文原文篇二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
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雾来到岸边。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f08eb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b.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
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
教学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
(板书课题)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5、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
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a56e63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5.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一、《雾在哪里》原文这是一道小题。
看,远远的,雾好像一团白棉花。
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峦变得模糊,像一幅灰色的水墨画。
你看到了吗?那一团团白雾和山峦的模糊,给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联想。
那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雾”是怎么形成的吗?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仔细看一看阳台上的小花和叶子,有没有看到薄薄的水珠?这就是因为晚上植物散热时散发出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在早晨的时候,这些小水滴是不断的升华,而在晚上则逐渐积聚,而形成了雾。
雾,好像一个神秘的小精灵,把浓密的“云朵”盖在了互相远去的山峦、层层叠叠的油菜花间……二、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2.5 能初步使用观察、自主、探究、表达的基本技能。
2.4.3 能较好地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短文中的生动事物。
教学目标:•了解雾的形成原理,懂得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现象,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
•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雾的形象。
•培养观察、发现、表达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引入用教师的话语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同学们,你们喜欢雾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雾的内容,你们知道雾是什么吗?有呈现什么样的形态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现象的方法来了解它们。
”2、教学重难点呈现老师通过幻灯片呈现有关雾的知识,使学生了解雾的形成原理,形态等。
3、原文阅读学生们自读(或听读)《雾在哪里》原文,比较不同的地方,并解决相互的疑问。
4、原文分析开展关于原文的探究,了解与“云”“雾”的异同,学习描述山峦与白雾的语言表达。
5、语言表达活动学生们通过活动设计,运用所学语言描述“云”“雾”,模仿文章语言表达油菜花等景象,从而掌握了一个简单的语言表达方法。
6、教学反思及作业布置教师与学生们开展一次反思活动,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收获,分析能力的提高及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设计。
布置相关的课外作业。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教师语言、图片、听读方式、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在现实生活中发掘事物的特性,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获得更深入的认识,达到了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提高,增强了自主探究的意识并成功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精推2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精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0dbe3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a.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精推2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前解析】《雾在哪里》是俄罗斯作家谢尔古年科夫创作的一篇童话故事。
在作者笔下,人们所熟悉的自然现象“雾”被描绘为淘气的孩子和这个世界捉迷藏。
大雾来临时,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被依次藏了起来;太阳升起时,雾想把自己藏起来,就真的不见了。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雾是有生活经验的,而童话赋予了雾孩子般的语言,读起来生动有趣。
教学中可以请学生仿照课文句式发挥想象说说雾的样子,体验雾的淘气。
关注课题:课题以问句的形式出现,更容易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思考雾出现的不同地点,以此作为一个教学切入点。
关注课文:文中把雾说成是淘气的孩子,按照雾所去的先后地点顺序,写了海上、空中、岸边、城市中大雾笼罩下的不同景象,后来雾消失了,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生活再次变得明亮,悠闲,充满生机。
关注插图:在生活中,雾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雾来到海上时的情景,插图中可爱的小猫咪更容易吸学生的注意,引起阅读兴趣,教师可趁势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生动有趣。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学习两个独体字“于、久”,可以通过辨别字形和组词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
“论、切、散”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如:书写“屋”时,“至”偏右,右侧超出“尸”右端。
“岸”的山字头要写得扁、窄,“厂”要宽大。
关注句子:本课出现的长句子较多,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和重音,学习朗读的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于、论”等8个字,会写“于是、无论”等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能够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3.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
【教学重点】1.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于、论”等8个字,会写“于是、无论”等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5ef6130daef5ef7ba0d3cba.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
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雾来到岸边。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路上走着行人。
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
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
教学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3d10c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7.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雾在哪里》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
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
本篇课文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
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
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教学目标:1.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词,会写“岸”“屋”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展开想象感受雾的淘气。
3.尝试模仿课文中的语言形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雾的淘气。
2.段落的结构特点,并能尝试模仿课文中的语言形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并能尝试模仿课文中的语言形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
课前活动:猜谜语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逐条出示谜语,师读生猜。
(评价:会听、爱思考、会观察)过渡语:刚才猜的谜语都和天气现象有关。
雾也是一种又有趣又神奇的天气现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雾在哪里。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指名读课题。
齐读课题。
2.抓中心词整体感知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小朋友们觉得雾是个怎样的孩子呀?指名学生回答(可爱的顽皮的淘气的)课件出示句子: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
齐读。
3.复习词语雾孩子要跟我们做个游戏啦?课件出示词语:于是海岸街道桥梁甚至一切躲藏消失散步自由读开火车读(相机正音甚至)齐读词语。
4.自由读文理清脉络小朋友们词语读得可真好,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回忆,淘气的雾孩子来到了哪些地方和大家做游戏。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5db8f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9.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9篇】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雾在哪里》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7个生字。
积累词语8个。
2、正确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并展开想象说一说。
4、能模仿雾说话,并正确写下来。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7个生字。
积累词语8个。
2、正确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能模仿雾说话,并正确写下来。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猜谜,揭示课题。
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
(打一自然现象)2、板书课题:雾3、齐读课题。
4、你见过雾吗?说给大家听听。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1、提出听的要求:从前有一片雾,特别淘气,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边听边去看看,淘气的雾把什么藏起来了?3、根据提示,交流。
出示:从前有一片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___________________藏起来了。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把课文读正确。
(1)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要做到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分节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同时指导朗读中出现的难读的句子。
2、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指名朗读2――7节。
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2)出示雾的话: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岸边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3)指导读好这几句话,读出雾的淘气,第四句要读出问自己、在思考的语气。
(4)过渡:淘气的雾是怎样把大海、天空、太阳、岸边、和自己藏起来的?3、引渡第二节:有一天,雾飞到海上,说道__________。
于是,__________。
无论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都__________。
4、想象读。
(1)男生读,女生闭眼想象。
(2)女生读,男生闭眼想象。
5、指名朗读第3小节,其他同学闭眼想象。
(1)学习第3节中出现的生字:周。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优秀教案(实用7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优秀教案(实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6bee3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5.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优秀教案(实用7篇)《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
作者运用拟人的一个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一个故事。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3、知道有雾的时候,不同的场景会有怎样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样的情景,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感悟大自然的奇妙无穷。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朗读课文,尝试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2、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猜谜听故事,揭示课题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
(打一自然现象)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
3、看动画,听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雾怎么样?(淘气)4、揭示课题——雾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标点的停顿。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住形,不明白意思的字词可以提出来。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师生点评并正音。
4、思考:雾到了哪里?把什么藏起来了?(相机板书)三、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
2、文中说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师:淘气的'雾宝宝把今天学过的字词也藏起来了,你能找到它们吗?1、回顾所学字词,并随机出示字词。
2、抽读生字、词语。
3、读一读。
淘气顽皮于是变暗岸边街道桥梁甚至躲藏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雾说的话1、指名分段读课文,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
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理解重点句子。
(1)师:自己试着读读这些句子,说说雾淘气在哪儿。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雾在哪里》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雾在哪里》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90cd3e0b1c59eef9c7b41f.png)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雾在哪里》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雾在哪里》课文原文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
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雾来到岸边。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路上走着行人。
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俄罗斯的谢尔古年科夫,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雾在哪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
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
教学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雾在哪里》教案(精选8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雾在哪里》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d6333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1.png)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雾在哪里》教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雾在哪里》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雾在哪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雾在哪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7个生字:淘、周、城、桥、梁、及、躲;学习描写并记忆5个汉字:淘、周、城、及、躲。
在语言环境中积累8个新词: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以及、欢快、消失。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尝试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3、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像练习说话;练习听写短句。
4、通过阅读课文,对“雾”这一自然现象有所了解。
重点难点:认识7个生字,并能正确描写其中5个;在朗读课文基础上,展开想像,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教师方面的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听故事,揭示课题。
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
(打一自然现象)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3、看动画,听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雾怎么样?4、学生字,新词:淘淘气5、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标点的停顿;(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住形,意思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提出2、指名分节读课文3、师生点评并正音。
4、雾把什么藏起来了?据答板书:大海海水、船只、远方天空太阳河岸城市(房屋、街道、树木、桥梁、行人、小黑猫)自己5、相机学习生字、新词:城、桥梁三、朗读课文,理解体会。
1、选择课文中一二小节同桌分角色读,通过朗读表现出雾的淘气2、指名分节分角色读3、师生合作读4、男、女生比赛朗读课文。
(抓住重点句,师适时点拨:房屋、街道、树木、桥梁是大的事物,行人小一些,小黑猫就更小了。
所以作者用上了两个甚至。
二年级《雾在哪里》教案(精选12篇)
![二年级《雾在哪里》教案(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38089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c.png)
二年级《雾在哪里》教案二年级《雾在哪里》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雾在哪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雾在哪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
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
教学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
(板书课题)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原文】
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
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雾来到岸边。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路上走着行人。
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
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
教学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
(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5、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
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
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暗、消、失”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
七、板书设计
第十九课雾在哪里
淘气、顽皮藏起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还是都”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4、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三、练习说话
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街、躲、该、散”4个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共同点:“街”是左右结构,其他三个都是左右结构,左右部件紧密穿插。
2、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示评改。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
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教学反思】
《雾在哪里》一课通过不同地方的雾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奇妙。
作者将"雾"化身为淘气的孩子,赋予它语言,读来有趣,觉得雾的变幻多端与神秘。
通过自制课件,合理设计如下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读与说的教学环境中了解雾的这一自然现象,感受大雾笼罩的大地是怎样一种景象,从而培养学生注意留心周围的一切,热爱自然,用语言来表达自然界中的奥秘。
第一、通过猜谜来导入新课。
虽然在导课的技巧中经常用到"猜谜",不属别出心裁,但在效果上确实能引发孩子朗读课文兴趣的作用,为更好地阅读课文做好铺垫。
让孩子跟着板书课题,是抓住了指导学生写字的机会,复习"雨"这个部首。
第二、课文的学习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第三、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句式说话,"雾把藏起来了。
"了解
大雾天,哪些景物被雾笼罩着,理清脉络。
第四、细读课文,在前一基础上让学生划出雾说的话,用正确的语气来朗读,作者写雾淘气可以从雾说的话中体会出来。
这是个教学的重点,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培养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
在学习"景物变化"的语句时,打破逐节分析朗读的常规,用句式来指导学生运用课文语言来练说的形式,旨在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是一个理解记忆并背诵的过程。
在这一环节中,将"甚至甚至"这一段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通过点拨,使学生初步体会"甚至"的用法,培养语感。
本课的'生字较少,主要是采用自学的方式,保护好学生主动识字的热情,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学习,积累一些好的识字方法,学习"及"时,教师适当扶一把,比较同音字"急、极、级、及",用做手势的游戏,掌握它们的不同用法。
第五、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内容,看着图片说一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呢?目的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提高表达能力。
接着,在学生还感到学得意犹未尽之际,观看"雾的形成"的动画课件,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这时,再让学生去读读《庐山的云雾》更有"水到渠成"之势,再次感受到自然界的神秘莫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也对"学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