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课题申报通知

合集下载

德育课题申报书:小学德育创新与实践

德育课题申报书:小学德育创新与实践

小学德育创新与实践学科分类:德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德育创新实践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关于小学德育创新与实践研究,我们现在开始关注“自主管理”、“班队建设”和“生命德育”等领域。

现仅就“自主管理”的思考呈现如下:1、问题的提出自主管理不仅是对教育理论的突破,而且对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新教育体制、观念、方法的建立,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自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正是针对传统教育严重忽视人的发展这一问题提出来的。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觉性,自主型、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

自主管理实验研究正是以学生自主发展作为改革的起点和依据,对传统教育的思维方式进行变革,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逐步确立以自主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念。

进行小学生自主管理研究也是学校发展需要。

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要,还有利于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从另一角度看,该课题在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不仅是改革基础教育弊端的需要,也是科学的教育观的需求。

现代的教育观充满了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统一的强烈渴望,强调学生自主性和主动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培育,考虑到学生的未来生活世界和现实生活世界的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主义教育观和现实主义教育观的融合。

基础教育的改革要站在人的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培养人格完善、个性发展、具有现代素质的社会成员。

自主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题,自主管理思想的产生正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面对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以及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学校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对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课题报告

“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课题报告

立 斯


程教与学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书 一 (0 5 首 都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出 20 年
版 )初 步形 成 符合 新课 程 要 求 、 , 具 有 北 京 特 色 的 中小 学 德 育 课 程 教 学体 系 , 发挥 了课题 研究 的价 值 。 3编 写 和 出版 了《 京 市 小 学 . 北创新 Βιβλιοθήκη 二、 课题 研究成 果
为期三年的“ 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 实效 性 研 究 ” ,北 京 教科 院基 础 教 育 教 学 研 究 中心 德 育 课 程 教 研 室
承担 课题 研究 任 务 。 课 题 指 导 思 想 : 中 央 、 育 以 教 部 和北 京 市 有关 加 强 和 改 进 未 成 年 人 思 想 道 德 建 设 的 若 干 文 件 精 神为 指 导 , 入 总结 以往 中小 学 德 深 育 课 程 成 功 的 教 学 经 验 和 成 功 课 例 , 刻 剖析 影 响 中小学 思想 品 德 深


④ 田圆
有教学实效的优秀课例。 实验学校
④圆融 回鼠
课和思想 政治教 学实效性 提高 的 教 育环 境 、 学 内容 、 学 模式 、 教 教 教
学 资源 和 教 师 素质 , 将研 究 重 点 聚 焦 于教 育 内部 , 别 是 长期 影 响 中 特
2 .总 结 和 提 升 了全 市 课 改 经 验 , 辑 和 出版 了《 编 中小 学 德 育 课
小学德 育课程 教学实效性 提高 的 传 统教 学 方 式 ,从 现 实条 件 出发 ,
努 力 探 索 以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为 前提 、 “ 以 三贴 近 ” 原 则 、 为 以学 生 课 堂 体验 和感 悟 为 主 导 、 以社会 实 践 为依 托 的新 型 教学方 式 。 课 题 研 究方 法 : 查 与 观察 相 调

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建设“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的通知

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建设“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的通知

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建设“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科技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5.11.29•【字号】沪教委德[2005]44号•【施行日期】2005.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建设“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的通知(沪教委德[2005]44号)各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各委办局(控股集团)公司: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沪教委人〔2004〕106号与〔2005〕35号文件精神,为顺利开展“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行动计划”,加强“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特制订该项目的管理办法(见附件)。

请各单位根据本项目管理要求制订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并遴选出本区县申报人选,填写推荐表,一式3份于12月9日前送至“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行动计划办公室”(大沽路100号3110室邮编:200003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联系人:邹竑;联系电话:23116791)。

“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项目管理办公室将在12月中旬组织专家对区县实施方案和申报人选材料进行评审,并组织市级德育名师候选人进行现场答辩。

评审结果将在网上公示后,正式命名“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

附件:1.“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实施办法2.“上海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申报表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附件1:“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实施办法为贯彻中央8号文件和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上海市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行动计划”,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扎实推进《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纲要》、《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弘扬高尚的师德风范,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亟需建设一支作为上海德育名师后备力量的优秀骨干教师梯队,建设一批由德育名导师领衔主持的“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

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

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

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
“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是指上海市教育系统开展的针对德育实
践的课题研究项目。

德育实践课题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讨如
何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
德水平。

具体的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德育课程的设计理念、课程设置
和教学方法,探索有效的德育教育模式。

2. 品德与生活教育:研究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班级文化建设:探讨如何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良好
品德和公民素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 社区和家庭教育:研究学校与社区、家庭的合作模式,共同
参与学生的德育教育,构建全社会共同育人的结构。

5. 教师德育素养提升:研究教师的德育角色和德育能力培养,
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和道德教育能力。

通过上述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上海市教育系统致力于推动学生全
面发展,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水平,培养有良好文化素质
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这也是上海市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具体实践。

德育课题申报书: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德育课题申报书: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学科分类:德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学科教学、德育、渗透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问题的提出积极开发课堂教学所含德育的丰富资源和巨大潜力,强化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力,开展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探索,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也是教育工作者崇高而义不容辞的职责。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科的人文性,决定教学中必须进行德育渗透。

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通过学科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工作是最有效、最经常的形式,这是由教学的教育性决定的,也是由学校工作的特点决定的。

学科教学也不例外。

现行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要靠任课教师的挖掘和融会贯通,并把它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和教育效果。

而在我们目前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尚不能很好地挖掘和利用这些德育因素,以致被白白地浪费掉,错失了进行德育的大好时机,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普遍忽视学科教学具有的德育功效,以智育代替德育,“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时有存在。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觉得本课题的提出显得尤为重要。

课题的界定1、“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的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品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2、本课题的“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如诚实友爱、集体观念、学习态度、劳动习惯、待人处事的原则等。

3、本课题所指“学科教学”是指义务教育阶段所开设的除《品德与生活》外的其它学科的教材内容教学。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全面启动,进一步明确提出:五育并抓,德育为首,学校各学科教学中均可以相机渗透德育。

但是德育不是靠简单的说教,而是需要一定载体、一定情感的投入,才能让受教育者有所感悟。

小学各个学科中的德育素材,相对来说,显得比较隐性和单调。

好在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已开始跨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中小学德育课题申报书:基于传统节日文化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中小学德育课题申报书:基于传统节日文化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通过传统节日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此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宣传活动,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并带动家长、社区人员,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进而推进学校、家庭、社区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发展。
梁景,课题小组副组长。从事小学基础教育27年,有较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能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教育实践研究活动中。曾获“沙市区明星校长”、“荆州市骨干教师”、 “沙市区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组织参与“学校、家庭、社会互动育人的研究与实践”、“生态体验德育实践与研究”、“高效课堂研究与实践”、“素养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弘扬中华武术文化,系统开发教育功能”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班级文化建设”、“武术育人,武术健体”、“雅行雅言,绽放美丽”、“倡导“养正教育”重塑学校课程文化”国家、省、市、区和学校各级课题研究。
(2)课程实施的时间、空间保证
学校每两周设置一课时的传统节日文化课,不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主题展览、社区活动等,建立传统节日文化专栏,保证课程实施的时间和空间。
(3)课程实施的人员保证
班主任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是落实传统节日文化课的关键。传统节日文化课主要由班主任来担任,辅之以学科教师、家长和志愿辅导员作具体的指导。德育处在学期初即对传统节日文化课做好具体安排,利用每月的班主任例会开展课程师资培训、集体备课等,做好辅导员课程内涵、相关知识、具体操作方面的指导,保障课程的具体落实。
《基于传统节日文化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 德育课程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浦东模范)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浦东模范)

分类:
编号: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科学研究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80后班主任基本功的培养研究负责人刘朝晖联系人刘朝晖负责人单位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
申请日期2010-5-16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
填表须知
一、每项课题限报负责人一人,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二人。

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课题的实际主持者,并在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二、每一负责人同一时间内只能承担一项德育科研的课题。

以前申报的课题尚未结题,未经管理部门验收者,不能再次申报。

三、课题组主要成员指课题负责人,研究方案的设计人员,研究人员和子课题负责人等,不要超过十人。

课题立项后,如课题组成员发生变动,应及时向本协会通报。

四、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一式三份)。

五、申请书须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可以复印),书写要清晰、工整。

2015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课题-上海学校德育课题管理平台

2015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课题-上海学校德育课题管理平台

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项目
结项书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重点攻关/□骨干研究
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填表说明
一、受上海市教卫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
心委托,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课题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项目统筹管理。

二、本申请书由项目负责人填报。

三、“项目负责人”应为项目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只能填一人。

四、填写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和关键。

五、在任务书末页“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一栏中应加盖所在高
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公章。

六、项目结题书、研究报告、研究概述(即研究报告浓缩版,一般为
4000-6000字)、佐证材料等相关结题材料一式两份(可计算机打印),盖章后寄送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并将电子数据发送至德育中心邮箱deyuchuangxinketi@。

地址:茶陵北路21号1号楼102室,杨智勇收,邮编:200032,联系电话:64163962。

上海市教卫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
监制
所在单位(或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提示:意见内容主要是该研究是否达到课题申请书的相关要求;课题管理工作是否符合所在单位的有关规定等】
所在单位或科研管理部门(公章):
年月日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课题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章):
年月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申报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申报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2.12•【字号】沪教委基[2014]10号•【施行日期】2014.0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科技奖励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申报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基〔2014〕10号)各高等学校、区县教育局、直属单位、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国务院第151号令)和《教育部关于开展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教师〔2013〕14号),教育部决定开展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3个大类。

为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选工作,同时全面总结近年来本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成果,实现优秀成果在基础教育教学实践、改革、研究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进一步提升本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我委决定开展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主体全市从事基础教育(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单位、团队和个人,均可申报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

个人申报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的,应当主持并直接参与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过程,并做出主要贡献,至今仍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

申报个人为退休人员的,必须一直从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至今未间断,其成果仍在本市基础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单位申报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的,该成果应体现单位意志,由单位派人主持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实施与总结的过程,并以单位为主提供物质技术条件保障。

教学成果由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共同完成的,由共同完成单位或个人联合申请。

成果主要完成人一般不超过5人。

德育研究课题

德育研究课题

德育研究课题申报:《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开题报告德育研究课题申报:《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 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1、美国、法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学校德育内容方面,从整体上看是围绕公民教育进行的。

以约翰•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被尊为美国的“官方哲学”,因而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也是“个人主义”为第一的;英国和德国一样,学校德育或者 说是宗教德育相当稳固,但没有专门的道德课,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只是在其他 学科或活动中有些德育渗透;日本学校的德育渗透及培养方式和方法异常丰富, 大量地引进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并融会于各学科中,形成崭 新的个性教育。

2、我国《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 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北京等已经走在 时代的前沿,上海市正在大力推进《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 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纲要》,要求中小学要将《两纲》内容与“二期课改”紧 密结合,使之作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使广 大教师在深刻了解教育本质的基础上,明确知识与品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 人的统一关系,在观念层面形成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内化德育渗透的意义,提 高渗透意识。

3、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出了教师的职责——传道 是置于首位的,必须突出德育的地位。

发展和探索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教学理 念和手段,能促进教师的德育水平和学生的终生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科学 地处理学科教学和德育的关系是关键,武装教师更多的德育知识和方式。

但是,为顺应科技的发展,学生要掌握很多科学文化知识,势必占据学生更多时间,而 解决这个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势在必行。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正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和认可,并取得了 一定的成果,但由于长期以来教育评价方面的偏颇,学校和教师屈从于升学压力, 教师在观念方面和理论与实践、评价等方面都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特别是新 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得到真正具体的落实。

上海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协调小组办公室-上海学校德育课题管理平台

上海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协调小组办公室-上海学校德育课题管理平台
闵行区汽轮小学
结题通过
三等奖
DS2017JC035
徐佰乐
学农劳动助推小学班集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崇明区长江小学
结题通过
三等奖
DS2016JC026
苗盼
家庭因素对初中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的实践研究
上海市嘉定区方泰中学
结题通过
三等奖
DS2017JC005
薛敏
网络环境下幼儿园德育工作实施途径的有效性研究
上海市静安区烽火幼儿园
上海市蒙山中学
结题通过
三等奖
DS2017ZD001
夏添
基于微课平台传承非遗文化创新实践研究
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
结题通过
三等奖
DS2017GG005
朱晓菁
小学“行走课程”的内容、方法和有效机制研究
上海市静安区和田路小学
结题通过
三等奖
DS2017GG006
王曙
基于家校合作长效机制的“家长大讲堂”德育模式实践与研究
上海田家炳中学
结题通过
三等奖
DS2017JC011
纪长有
基于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校本德育课程实践研究
上海市培佳双语学校
结题通过
三等奖
DS2017JC016
郑颖
小学班主任在特定时期家校互动的策略及路径研究
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
结题通过
三等奖
DS2017JC018
沈德茜
国际交流环境下校本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结题通过
三等奖
DS2017JC012
夏青
高中生生涯规划辅导课程设计初探
上海市桃浦中学
结题通过
三等奖
DS2017JC017
贾晓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2005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2005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2005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5.10.14•【字号】沪教委科[2005]73号•【施行日期】2005.10.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2005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沪教委科[2005]73号)各有关高校、各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各有关单位:为了做好上海市2005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凡本市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工作者和有志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其他人士,均可按有关规定申报项目。

二、本通知和《上海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指南》、《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均可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网站信息公开一栏业务类学校科研下载,网址:http://或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站下载:202.121.15.145。

三、申报上海市2005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尊重教育规律,要着眼于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问题的研究,鼓励大胆探索。

基础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应用研究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力图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

要立足上海,面向全国,面向未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究我国和本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同时,要注重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注重对教育改革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体现广大教育工作者创造性实践探索。

研究内容以《上海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指南》为依据,也可根据《上海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指南》,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自行设计课题名称和研究内容。

四、申报程序具体要求:(一)各区县教育局所属单位研究人员的项目申请书由所属单位审查合格、签署意见后,报各区县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由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报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
研究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4.10.13
•【字号】
•【施行日期】2014.10.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
目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学校,各区县教育局,其他各有关单位: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201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沪教委科〔2014〕18号),各高校、各区县开展了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

经学科组专家评议,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网上公示无异议,共确定16项市级重点项目、150项市级项目,现将各类项目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1、2)。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设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的通知》(沪委宣〔2009〕188号),本次确立的16项市级重点项目同时确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

请各有关单位及项目承担者与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联系,以便做好立项工作。

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联系人:劳南怡、熊立敏
地址:茶陵北路21号,邮编:200032
联系电话:64184439、64182088
附件:1.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2.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4年10月13日附件1
附件2。

中小学德育个人课题申请书

中小学德育个人课题申请书

尊敬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您好!我是一名热衷于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线教师,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决定提出一项关于中小学德育的个人课题申请。

我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为提升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质量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往往被忽视,导致一些学生道德观念淡薄,不良行为习惯滋生。

因此,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课题目标本课题旨在探索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小学德育教育模式,通过研究德育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为提升德育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三、研究内容1. 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通过对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德育教育的现状,发现问题及不足之处。

2. 中小学德育教育问题及对策:针对现状分析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3. 新时代背景下德育教育模式的探索:在分析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和需求,探索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教育模式。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德育教育的发展动态和经验;通过调查研究,收集一线德育教育的实际数据;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成功和失败的德育教育案例。

五、研究周期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一年,自课题批准立项之日起算。

六、预期成果1. 形成一篇关于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报告。

2. 提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教育模式,为中小学德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3. 提高自身德育教育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提升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请您审阅并支持我的个人课题申请。

我将全力以赴,认真开展研究工作,为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致敬礼!申请人:×××申请时间:××年××月××日。

中小学德育课题申报: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创新和成功实行研究

中小学德育课题申报: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创新和成功实行研究

中小学德育课题申报: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创新和成功实行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小学德育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德育课程往往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环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因此,创新和成功实行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对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小学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创新方法和成功实行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和道德认知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分析现有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问题和不足之处;2. 探索创新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法;3. 研究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品德和道德素养的影响;4. 提出中小学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改进和发展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实施:1. 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和综述,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和经验;2. 实地调研:选择若干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他们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情况;3.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和教师对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认知和评价;4. 数据分析:对调研和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可以获得以下成果:1. 对现有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2. 提出创新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法,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借鉴;3. 通过数据分析,验证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品德和道德素养的积极影响;4. 提出中小学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改进和发展建议,为德育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五、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 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阶段: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和综述,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2. 实地调研阶段:选择若干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他们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和材料;3. 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阶段: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和教师对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的认知和评价,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4. 结果总结和报告撰写阶段:总结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和发展建议,并撰写研究报告。

上海德育申报工作通知

上海德育申报工作通知

关于开展2011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各高校思研会、区县教育局中小教科(或德育科):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海市教卫系统思研会拟开展2011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

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对象2011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将重点面向本市高校和普教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和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其它相关思政教育工作的研究人员等(其中关于辅导员易班专项课题的申报者须为在易班上表现活跃、班级建设成效突出的易班试点高校辅导员)。

各高校、各区县教育局等可在本单位(系统)内组织相关教师和基层管理人员参与课题的申报。

二、申报方法1、申请人可依据《2011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指南》(见附件1)选题,也可参考《课题指南》另行拟定相关联的课题名称。

2、申请人可到上海教育网()和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网()查询《课题指南》和下载课题《申请书》,按要求填写有关内容并上报到各高校思研会(或党委宣传部)或区县教育局中小教科(或德育科)。

3、各有关单位或部门经初审后于2011年2月25日前集中后统一上报至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逾期将不再受理。

(上报限额数及相关要求见下表)三、相关工作安排1、2011年3月上旬我会对上报课题进行评审,3月中旬公布2011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结果。

2、2011年度学校德育实践研究类课题的总数共120个(其中20个是高校辅导员易班专项课题),每个课题经费为1万。

3、2011年度学校德育实践研究类课题的结题时限为2011年12月26日。

四、联系方式联系人:上海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张志伟电话: 62781150 地址:中山西路1245弄1号楼504室邮编: 200051电子信箱:deyuzhongxin@上海市教卫系统思研会联系人:卢天琳电话:23112961 附件:1、2011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指南2、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申请书上海市教卫党委宣传处上海市教委德育处上海市教卫系统思研会2O11年1月12日附件12011年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指南(共136项)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1. 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研究2.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内容分布研究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及机制研究5. 基于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材施教方法与路径研究6. 建党90周年成就与经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7. 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督导机制研究9.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衔接研究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重点、难点研究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重点、难点研究13.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重点、难点研究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重点、难点研究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实施方案研究16.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互动的若干方法及理论思考17. 多媒体课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18.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生存与思想状况调查研究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状况的调查研究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及标准研究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21. 高校辅导员职业共同体研究22.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研究23. 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质量监控体系研究24. 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的研究25. 基于辅导员工作效果的学生成长指标体系研究26. 高校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研究27. 高校辅导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研究28. 高职高专、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研究29. “80后”辅导员的思想行为特点与职业素质培养研究30. 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管理研究31. 上海高校教师思政状况对比研究32. 上海高校学生思政状况对比研究33. 后世博时代上海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研究34. 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成长研究35. 大学生组织形态变迁研究36. 宗教在大学生中传播的内在机理研究37.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研究38. 海派文化在上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3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研究40.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引导研究41.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42. 社会工作模式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研究43. 多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44. 新时期大学生激励表彰机制研究45.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骨干培养的模式和机制研究4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法律问题研究4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与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交互作用研究48. 适用于中国高校的心理咨询方法研究49. 医教结合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模式研究50. 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督导模式研究51. 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归因分析与预防对策研究52. 上海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53. 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研究54. 大学生生命观状况调查研究55. 学校心理咨询师督导模式研究56.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标准研究57. 沙盘治疗法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有效运用研究58. 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59. 师德考核体系研究60. 志愿者工作测评体系研究61.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联研究62. 基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63. 大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研究64. 基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65. 高校毕业生创业能力培养与测评研究66. 大学生求职行为特征研究67. 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有效性研究68. 学生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研究69. 慈善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研究70. 上海高校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策略研究71. 高校突发事件媒体应对研究72. 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73. 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74.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75. 留学生教育管理研究76.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77. 免费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78.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政治表达方式的研究79. 3G时代大学生动员模式的研究80. 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81. 大学生上网的动机与上网内容调查研究82. 大学生网络组织研究83. 微博对高校教育管理的挑战及策略研究84. 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对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影响研究85. 高校BBS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86. SNS背景下高校BBS战略转型及对策研究87. 上海大学生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行为分析88. 大学生网络党建的研究与实践89. 高校中青年“海归”教师国情教育的途径研究90. 上海高校理论宣传工作队伍核心素质研究91.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92. 高校党委中心组学习长效机制研究三、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93. 上海市中小学生假期生活状况调查94. 上海市不同性别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差异化研究95.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建设标准研究96. 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过程中社会时尚因素影响的研究97. 非沪籍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对策研究98. “温馨教室”建设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促进有效教育的实践研究99. 后世博时期上海市中小学生国际理解教育研究100. 上海中小学生特殊家庭家校合作策略研究101. 新媒体环境下家校沟通方式的研究与指导102. 依托高校资源创新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机制的研究103. 中学生法制教育内容与载体研究104. 自主招生政策背景下的学生发展轨迹研究105. 上海社区教师的发展现状调研及其对策106. 农村实践基地指导教师素养调研及其应对策略107. 优化学校软环境提升中小学生学业效能的研究108. 中学生生命价值体验教育的实践研究109. 提高初中生思想政治课课堂教育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110. 农民工家庭亲子沟通方式指导与干预的研究111. 新时期德育管理者和培训者培训模式的研究112. 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班主任培训的研究113. 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的开发与实施114. 中小学德育品牌项目建设的研究115. 中小学生健康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指导与研究116. 社会转型期中小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实践研究四、高校辅导员易班专项课题117. 易班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作用研究118. 高校易班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研究119. 易班与高校教育教学资源有机融合的可行性及模式分析120. 利用易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121. 利用易班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122. 辅导员利用易班开展教育工作典型案例研究123. 高校辅导员在易班推广中的作用研究124. 易班校园推广机制和策略研究125. 易班网民行为规范研究126. 易班站务管理模式研究127. 利用易班开展创新性班级管理的实务研究128. 易班班级评优机制研究129. 易班辅导员评价机制研究130. 基于易班的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研究与实践131. 学生社团进易班的模式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132. 易班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研究133. 易班与校园BBS共建策略研究134. 易班辅导员沙龙的构建策略和机制研究135.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利用易班开展工作典型案例研究136. 专业教师进易班的建设模式和策略研究附件2 N0.2011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申请书课题名称申请人申请人所在单位填表日期上海市教卫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11年制填表说明一、本申请书由课题申请人填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0.12.07•【字号】•【施行日期】2010.1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县教育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精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08〕12号)的要求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现将本市制定的《上海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1.上海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2.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七日附件1上海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以及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08〕12号)对健康教育提出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实施《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其“学生健康促进工程”,树立“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结合上海市中小学实际,特制定《上海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家庭幸福,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健康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竞争力。

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以促进学生健康为核心,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大健康观为指导,把学校健康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呵护学生成长为宗旨,统筹和部署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07.24•【字号】沪教委德[2006]21号•【施行日期】2006.07.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的通知(沪教委德〔2006〕21号)各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根据《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建设“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的通知》(沪教委德〔2005〕44号文件)的精神,进一步规范上海市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的管理,现将《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抓紧前期准备,做好基地首批招生培训工作。

附件:1.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2.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招生通知3.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情况介绍4.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学员报名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六年七月二十四日附件1: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为加强上海市普教系统教师的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和人文素养,规范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的管理,特制定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一、建设目标根据中央8号文件精神和《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要求,树魂立根,有效而持久地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力争在3-5年内,着力建立一支德育名师队伍,建设一批由德育名师领衔主持的,发挥孵化示范作用的德育名师实训基地,形成德育骨干队伍孵化培养机制,培养市级德育名师后备力量。

二、工作原则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坚持严格推荐,结构合理,统筹协调,分类培养的原则:1.严格推荐。

各区县送审的实训教师数按比例确定,在个人自荐、专家举荐、组织推荐等基础上提出申请。

德育课题申报书:小学特色德育的实践与研究

德育课题申报书:小学特色德育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特色德育的实践与研究学科分类:德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小学特色德育预期研究成果:课题设计论证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人们追求短、平、快的思想日益严重,知识经济不断冲击着学校的德育工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项快不得的工作,学校的德育工作做什么?怎么做?这是我们房县实验小学近几年来孜孜以求的一项重大课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我校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把“人”的发展摆在第一位,五育并重德育为首,逐步形成了“做事先做人,育人先育德”的教育共识。

近年来,学校面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任务,根据立德树人的培养要求,结合我校办学定位,逐步形成了“主题教育”办学思想与“为每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奠基,为每位教师成就教育梦想铺路”的教育理念,着眼孩子的未来人生,在德育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建立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工作机制,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自主、健康、协调、全面发展。

为了把德育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校经过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建立起内修品德、外炼习惯的德育工作思路,形成了以主题德育活动为载体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以星级联创活动为载体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双线并行、内外兼修的特设德育工作模式。

在德育活动中,学生内在的“德”受到教育,外在的“星”得到展现,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课题研究的内容:1.分段式实施主题性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2.星级联创有效实施方法与途径。

课题研究的目标:1.形成科学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中长期规划。

2.建立学校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特色德育工作体系。

3.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工作机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2016年9月至12月)(1)组建课题组;(2)搜集资料,提交课题申请书;(3)方案设计撰写。

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查项目编号

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查项目编号

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查项目编号摘要: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简介2.2024年度项目主题及重点方向3.项目申报条件与要求4.项目申报流程与时间安排5.项目资助与奖励政策6.结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对教育事业的推动作用正文: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简介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旨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创新。

该项目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自1986年设立以来,已成功开展了多个年度的项目申报与评审工作,为上海市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2024年度项目主题及重点方向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围绕“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题,设置以下重点方向:1.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2.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4.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5.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6.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成长监测7.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8.教育政策研究三、项目申报条件与要求1.申报单位:全市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

2.申报人员: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育工作者,或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研究生。

3.项目主持人须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项目选题具有现实意义、创新性和可行性。

5.项目预期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四、项目申报流程与时间安排1.发布申报通知:每年年初,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项目申报通知。

2.申报单位填写《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书》,并报送相关材料。

3.申报材料审核: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入围项目。

4.专家评审:组织专家对入围项目进行评审,确定立项项目及资助金额。

5.立项项目公示:将立项项目及资助金额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6.立项项目实施:立项项目单位按照项目计划开展研究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课题申报通知
各中小学政教处、科研室:
今年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组织的德育课题申报工作已开始,课题研究指南和课题申请书分别见下面附件。

请各申报人员将课题申请书一式3份,于2010年5月18日之前交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钱红老师,同时每项课题请缴纳150元的评审费(由市统一开具发票)。

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010年4月26日
附件: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德育课题指南
重点课题:
1、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研究
构建有效衔接德育内容体系的研究;创新德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优化育人环境的研究。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法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小学生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3、以民族精神教育为根基的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民族精神教育学科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影响教师进行学科德育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科德育评价研究;民族精神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的研究;民族精神教育中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水平测试等研究。

4、学校实施生命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生命教育学科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生
命教育专题教育模式的探究与实践;生命教育活动模式的探究与实践;生命教育中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性实践研究;学生的生命质量水平测试等研究。

5、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和谐校园构建的内容、途径的研究;“温馨教室”建设的实践研究。

6、二期课改的德育思考
知识、技能教学中的德育;过程、方法教学中的德育;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研究;“校本德育”的内涵研究与实践探索;“质量监控”的内涵研究与实践探索。

7、德育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研究
提升德育师资队伍人文素养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德育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育人功能的研究;培养德育名师工作机制和后备力量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师德考核、激励、奖惩机制的研究;建立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的研究。

8、网络德育研究。

大众传媒、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及对策研究;校园网络阵地建设与管理的研究;建设学校网络管理队伍的研究;德育与学生网络生活切入点的研究与实践;增强学生网上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的研究与实践;网络软件与动漫作品的开发与应用。

9、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校内德育资源综合应用的研究与实践;区域德育资源与学校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学校与德育基地合作互动工作机制的研究;学生参与德育基地社会实践的管理、监测与评估的研究;示范性德育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0、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当代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方式的研究;社会环境与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世博会与青少年学生文明行为培养研究;“礼貌、礼仪、礼节”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上海市中小学生与境内外同龄人行为习惯的比较研究;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的建设及其作用的研究。

一般课题
(1)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2)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创新与实践研究
(3)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研究
(4)学校德育管理科学性的研究
(5)科技道德与科技时代的道德教育研究;
(6)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
(7)德育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8)德育评价实效性的研究
(9)班级“道德场”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10)责任感教育研究;
(11)感恩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12)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研究
(13)学生道德主体自我发展研究;
(14)青少年价值观变化的追踪研究
(15)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个性的研究
(16)研究性学习中的德育功能研究和开发
(17)以社会实践为德育载体的可操作性研究
(18)新时期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19)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研究
(20)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索与研究
(21)新上岗班主任基本功的培养研究
(22)提高班主任素养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23)以课题(或项目)引领德育专业队伍建设的实践研
(24)年级组在学科德育整合中的功能和实施策略
(25)构建教书育人长效机制的研究
(26)全员德育中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教育职能研究
(27)师生关系的互动性及其良好发展研究
(28)学校、家庭、社会青春期教育一体化模式的实践研究
(29)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心理问题的研究
(30)学校人际氛围与心理辅导研究、
(31)中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
(32)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的研究
(33)教师素养、行为、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34)教师职业心理的研究
(35)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的研究
(36)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37)新形势下,家庭教育与生活指导的新特点及新对策。

(38)成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39)发挥家长学校功能,提高家长育子水平的探索与实践
(40)社会转型期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
(41)二期课改条件下的家长作用的研究
(42)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品德教育与行为指导研究;
(4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功能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44)少儿活动营地德育功能的开发
(45)运用社区资源、弘扬优秀传统的研究;
(46)社会流行(时尚)文化对学校传统文化的影响
(47)影视文化及报刊杂志、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影响的调查与研
究。

(48)职业学校职业规范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研究
(49)合格劳动者后备军的素质评价研究
分类:
编号: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科学研究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
负责人联系人
负责人单位
申请日期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
填表须知
一、每项课题限报负责人一人,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二人。

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课题的实际主持者,并在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二、每一负责人同一时间内只能承担一项德育科研的课题。

以前申报的课题尚未结题,未经管理部门验收者,不能再次申报。

三、课题组主要成员指课题负责人,研究方案的设计人员,研究人员和子课题负责人等,不要超过十人。

课题立项后,如课题组成员发生变动,应及时向本协会通报。

四、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一式三份)。

五、申请书须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可以复印),书写要清晰、工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