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小学德育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德育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德‎育课‎题研‎究报‎告‎‎‎‎‎‎‎‎‎‎‎‎‎‎‎‎‎‎‎‎‎‎‎‎‎‎【‎小学‎德育‎课题‎研究‎报告‎1】‎‎‎‎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牛‎津小‎学英‎语》‎这套‎教材‎内容‎丰富‎,所‎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广泛‎,比‎如:‎运动‎、颜‎色、‎食品‎、家‎庭生‎活、‎兴趣‎爱好‎、国‎家名‎称、‎季节‎、天‎气等‎,在‎这些‎内容‎中大‎都渗‎透了‎德育‎因素‎,只‎是这‎些因‎素不‎像思‎品课‎那样‎显而‎易见‎,必‎须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才‎能发‎现。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其中‎的德‎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将‎德育‎因素‎渗透‎于英‎语教‎学中‎,使‎学生‎既学‎到了‎英语‎知识‎,又‎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情感‎的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中,‎通过‎采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认知‎水平‎,让‎他们‎学会‎尊重‎、关‎心、‎乐于‎帮助‎别人‎,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通过‎家访‎或者‎调查‎问卷‎,不‎但要‎看学‎生在‎校的‎表现‎,还‎要了‎解学‎生在‎家时‎品德‎方面‎的表‎现,‎然后‎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

”‎这就‎告诉‎我们‎,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而且‎育人‎更为‎重要‎。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也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也‎说明‎了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对学‎生进‎行德‎育。

德育微型课题研究

德育微型课题研究

微德育课题研究报告——学会“感恩”四年级七班吕柄霖课题立项及实施方案时间:2016年8月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尊重他人。

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始终,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的人,拥有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1、问题的提出在目前改革开放转型期的大背景下,青少年,特别是小学生,头脑中缺少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那就是对父母的孝,对师长的敬,对同学的爱。

我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意义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帮助着我们,父母、师长、同学还有各行业的,他们都有恩于我们,如何回报他们呢?老师很有必要提醒、引导教育学生自小学会感恩,感谢祖国的培养,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一切付出多人。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感恩教育,旨在唤醒孩子内心深处最美好的善的天性,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找到善心,善行的源头,让每位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与祖国的培养,感恩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与同学的帮助,感恩与身边一切关心自己的人;那么这个人必定是一个集大孝、小孝于一身的高尚的人,所以培养学生感恩情怀势在必行。

具体内容如下:记背《弟子规》并按其内容做事,每周写一篇心得体会,阅读感恩之类的文章,熟练用礼貌用语,不挑拣衣食,不乱花钱,会算亲情账。

上学之余帮父母做家务活,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每周抽时间交流感恩事例,互评感恩效果。

完成爱心家庭作业。

三、课题实施方法:1、营造氛围,选择传统读物:《弟子规》2、充分利用电教网络资源3、定期布置学生做一件力所能及的感恩身边人的事,并从中筛选典型示范4、资料积累:收集并保管好文字材料、图片、录像典型事例等档案5、评估四、实施策略:1、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人品素质,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7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1自开题以来,课题组深入课堂,走近学生和教师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与英语教师一起,共同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

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依据农村初中学生现状,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实施阅读训练,同时注意阅读技巧的指导,扎实英语词汇句型的基础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技能,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及其成效。

申报课题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首先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确定了课题组主研成员,英语组全体教师作为参研人员。

本课题总体规划制定了相应的研究计划,对课题研究任务进行了分解,确定分工及工作任务,各成员根据自身实际和课题总体规划开展有效的教学实践。

(一)现阶段课题研究工作情况x年9月至x年3月是课题的准备阶段,从年10月课题立项为区级课题,进入课题实施阶段,根据总体规划。

1.第一阶段:课题立项阶段(x年09月-x年04月)整理文献资料、制作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制作访谈提纲并进行个别访谈、完成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研究的实施阶段。

课题研究阶段(x年04月-x年11月)收集过程资料(图片、视频等)、发表论文。

3.第三阶段:研究的总结阶段。

课题结题阶段(x年11月-x年02月)结题报告。

在此阶段,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制定了《提升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建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人员及具体分工。

3.建立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库,通过书籍专著,杂志报刊,网络论坛等收集各类相关资料,组成资料库。

课题组成员学习他人先进经验,搜集资料,由徐玖琴作资料的汇编及资料管理。

4.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方法及现代教育理论及专题知识(主要通过网络方式)。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研究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学校德育责任越来越重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在这里,我们针对小学德育进行了一项小课题研究,来探讨小学德育的策略。

研究目的通过对小学德育策略进行研究,找出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学校德育水平。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分析小学德育的策略现状;2.探究小学德育策略的影响因素;3.提出针对小学德育策略的改进措施。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问卷调查:为了了解学校德育策略的现状,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小学生的德育问卷。

主要涉及学校德育方案的内容、实施情况、学校德育效果、学生家庭教育等问题。

并且,我们选择了100位小学生和20个小学班级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2.实地观察:我们针对学校的德育活动进行了实地观察,记录下学校德育的情况,并与教师、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研究结果学校德育策略的现状分析1.学校德育方案的内容大部分学校德育方案内容较为全面,但一些学校的德育方案主要集中在课堂上,缺少课外活动。

2.学校德育方案的实施情况少数学校德育方案没有得到充分的实施,学生德育培养效果欠佳。

3.学校德育效果多数学校德育效果良好,但小部分学校德育效果不佳。

4.学生家庭教育情况部分学生家庭德育教育比较缺失,难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小学德育策略影响因素分析1.学校德育方案内容对于学生的影响学校德育方案内容的质量和全面程度是影响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因素。

2.学校德育方案实施的效果学校项目的实施对于学生德育培养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实施频率和方法。

3.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道德修养的关键因素之一。

小学德育策略改进措施1.加强学校德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学校必须全面认识到德育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并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来推动。

2.提升学生德育素养学生必须紧密结合课程和实际生活来培养道德素养,将德育理念与行动结合起来。

3.改善家庭教育的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应当与学校德育并行进行。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近年来,微德育小课题在各级教育机构中备受关注。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小课题的研究,来探讨在微小的环境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就微德育小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和案例进行分析。

一、微德育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是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情境进行研究,目的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通过微德育小课题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利于社会建设和和谐稳定。

二、微德育小课题研究的方法小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田野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观察法:当学生面临道德问题时,校内良好的环境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所以,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日常行为,从中挖掘对应的道德课题。

2、讨论法:在小组内或者班级内进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灵感。

讨论中要鼓励学生的提问和互动,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问题。

3、调查法:可采用问卷调查或者深度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及其情感状况,分析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三、微德育小课题研究的案例1、让学生体验纪律带来的乐趣有些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喜欢逃课,不按时到校,毁坏公共财物等问题。

针对这些行为,有一位教师设计了一个活动。

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相互竞争,享受有纪律的生活带来的快乐。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学会了服从纪律,养成规矩良好的行为习惯。

2、校内爱心公交车行动一所学校面临的问题是,一些学生来自偏远山区,没有方便的交通工具,导致他们经常迟到,影响学习和考试。

这时,学校与当地公交公司合作,开通爱心公交车,为这些学生提供方便的交通。

这个行动不仅缓解了学生上下学的问题,也提高了学生的公民意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他人共处的重要性。

3、“一人一肥皂,承诺减排”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某中学开展了一项名为“一人一肥皂,承诺减排”的环保行动。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微德育是当前教育领域探索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微观层面的点滴行为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本课题研究旨在探讨微德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微德育的定义和特点微德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中的微观道德素养,促使其在各方面的大道德问题上拥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思考和行为能力的教育方式。

1.微观层面:微德育注重学生日常行为中的点滴细节,培养学生自觉的礼貌、守时、尊重他人等美德。

2.道德素养:微德育旨在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完整人的道德素养,使其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出道德的认同、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3.自主性和创造性:微德育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主动地应对各类道德问题。

二、微德育的应用情况及效果1.应用情况:微德育已在我校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务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各种美德,如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关心他人等。

2.效果评估: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了提高。

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对他人负责的意识明显加强。

同时,学生在解决各类道德问题时表现出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改进建议1.强化教师参与:教师是微德育的主要实施者,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其对微德育的理解和实施能力。

同时,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全面了解学生的行为和需求。

2.建立评估机制:为了更好地评估微德育的效果,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机制,如制定各种观察和问卷调查表,定期进行测评。

同时,要充分利用家校合作,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

3.拓宽微德育的内容:微德育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行动力,应将其范围从日常行为逐渐延伸到学习、社交、公益等更广泛的领域。

通过各类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加强与其他教育模式的融合:微德育与其他教育模式,如德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等相互关联,可以在实施微德育的过程中结合其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成长环境。

我长大了——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我长大了——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我长大了——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卧铺小学6年级2班徐颖菲李永智一、问题提出现在的家庭孩子少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父母生怕孩子受苦受累,把孩子当做“公子”“公主”来对待,孩子渐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样的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可想而知,长大后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这个作业要求同学们在暑假里,替父母分担帮妈妈做家务,感恩父母。

在家庭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打扫卫生、抹桌子、洗刷碗筷、倒垃圾、学做饭、学炒菜、给爸妈做家务,做农活……通过我们学做家务,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磨练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通过我们亲力亲为给爸妈洗脚、剪指甲等懂得感恩,感知行孝,使我们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良好美德。

二、调查过程及研究方法要求同学们把自己在假期中每一天做过的家务以及为父母做过的事情,详细记录在表格中。

同时把自己的感受以及父母的看法感受一并记录下来,还要对家长在这些事情上的看法进行一次调查活动。

开学后,要求同学们在主题班会上,介绍自己在假期中是如何做的?自己有哪些收获、感想?今后打算怎样做?在班内进行充分的汇报交流。

我的成长记录表(样表)同学A(女)成长记录我的成长记录表同学B(男)成长记录我的成长记录表三、调查情况分析以上我们列举了两个同学的“我长大了(暑假体验活动)”记录表。

我们还对若干家庭对待孩子“做家务”“感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和了解,开学后我们还举办了主题班会,对全班同学的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

结合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分析如下:同学们做的情况:大部分同学都能按照暑假前的安排,把自己做过的事情详细地进行记录,有个别同学虽然每天也做事情但没有记录下来。

总起来看,80%以上的同学在家中能够比较积极主动地去做事情。

仍有个别同学还是不愿做家务事。

家长的情况: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和我们的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大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做家务有要求,而且能督促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学微德育小课题报告

小学微德育小课题报告

小学微德育小课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在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

新的教育理念已经被引入,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其自身价值为根本目标。

除了学习课程之外,德育教育同样爱不释手。

由于小学生处于成长发展关键期,学校德育教育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实施了一项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旨在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背景随着教育的发展,小学生德育教育也在不断推进。

但近年来一些学生道德素质下降,诚信意识差,学校的德育教育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实施微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发展社交技能,并学会尊重、信任和与人合作。

三、目的微德育小课题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以降低学校的道德风险发生率。

四、方法4.1 调查问卷我们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来检验实施微德育是否对孩子的道德素质有所影响。

我们设计了问卷,向学生询问他们对学校德育教育是否满意、他们对诚信的理解以及他们对校内德育活动的看法等。

4.2 学校文化墙我们在校内的文化墙上贴上了关于助人为乐和关心爱护的图片及短篇文字。

我们期待学生们能够从中获取一些道德的力量。

4.3 微观视频我们录制了一些获奖的微视频来将道德透过视频的方式进行传递。

我们期待学生们能够通过观看这些视频来有效地吸收道德的教育。

五、结果经过我们实施微德育小课题教育之后,我们回收了问卷。

我们发现,部分学生从这些微观教育活动中受益良多。

学生们能够更加明确地知道什么叫做诚信,并以此为指导行为。

同时,微文化墙和微视频的形式也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学校德育教育中来。

六、讨论由于我们对微德育小课题学生的道德行为影响只进行了一个月的效果评估,因此我们不能得出全面的结论。

未来我们还需长期实施,进行专业化研究和评估。

但是,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表明我们在某些层面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七、结论微德育小课题活动是学校重视德育教育的行动之一,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微观的教育活动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一、引言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任务。

小学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研究小学德育课题,探讨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小学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然后,设计问卷,调查小学教师和家长对德育教育的看法和意见。

通过统计、分析和归纳数据,得出结论。

四、研究结果1. 德育课程内容设计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和家长普遍认为德育课程应包括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德育课程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德育教育方法与策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和家长认为开展具体实践活动是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之一。

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互助行为和志愿者活动等,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小学教师还应保存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德育评价机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和家长普遍认为德育评价应结合综合评价。

除了考察学生的学业成绩外,还应考察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教师和家长之间应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五、讨论与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应广泛覆盖道德、公民、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2.德育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3.德育评价应结合综合评价,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4.教师和家长之间应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六、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了解了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应该加强德育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为小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一、研究目的本次小学德育课题研究主要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落实德育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和研究结果。

其中,文献资料法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关的小学德育法规、德育教材、教育心理学理论等来了解小学德育教育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情况;实地观察法则是通过实地观察教师上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行为表现等,从而探讨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德育教育目标;问卷调查法则是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小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德育教育在他们看来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相应改进提供参考。

三、研究结果1.小学德育课堂实践表明,传统德育课堂更多采用道德规范的灌输式教学,存在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实际操作性弱的问题,学生对于德育的接受度较低。

2.德育教材的编写存在着体系不完善、实际操作性不强等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在教材内容设计上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德育知识的生动性和实践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德育水平不足,易产生过早性行为、网络依赖等不良行为,家长教育不足和学校德育教育的不尽完善是重要因素之一。

4.一些学校制定的德育教育计划实现效果并不明显,仅仅是形式上的制度化,德育活动的具体操作性不强,需要加强实际效果的监测和评估。

5.健全师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和教育意识是推进德育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

四、研究建议1.更新传统德育教学方式,采用小组讨论、案例探究等具有操作性的教学实践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2.在德育教材的编写上,应更注重生动性和实践性的融合,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3.加强家长对于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营造家校联合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其成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保障。

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现代社会对小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小学德育课题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帮助学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人格发展。

2. 研究内容:(1)小学德育课程的理论基础(2)小学德育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价。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小学德育课程的相关知识和实践经验。

四、研究进展和成果1. 研究进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实地观察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小学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总结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

2. 研究成果:(1)提出了小学德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循序渐进、生活化、实践导向等。

(2)探索了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如以身作则、情境引导、小组合作等。

(3)编写了一份小学德育课程实施指南,供学校参考和借鉴。

五、研究启示和建议1. 研究启示:德育课程设计和实施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经验。

2. 研究建议:(1)加强教师德育素质培养,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教育能力。

(2)注重德育课程的实践性,将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品德品质。

(3)建立德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课程的效果。

六、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1. 研究的局限性: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本研究只选取了部分学校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可能未能全面反映小学德育课程的现状和问题。

2. 研究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增加研究样本,深入探讨小学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策略,为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人格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一、引言与背景在当代社会中,道德教育与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备受关注。

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因此微德育应运而生。

微德育是指通过微观级别的、细节化的行为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和探讨微德育的实际应用,来发现其对学生的价值积累和品格塑造的重要作用。

二、微德育的定义与特点微德育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创造和设计微小的行为场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品格的教育方法。

与传统的道德教育相比,微德育更注重行为的细节和场景的创造。

它将道德观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其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感知道德的存在。

三、微德育的应用与效果1. 微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通过设置学生的生活场景,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

比如,在学校食堂里,老师可以通过提醒学生排队等候、文明用餐等方式进行微德育。

这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微德育对学生品格塑造的作用微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自我责任感。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遵守规则、独立思考和承担任务,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道德品质。

微德育的实践表明,学生在接受微德育教育后,普遍表现出更加自律、负责任和健康的品质。

四、微德育的挑战与应对1. 需要培养教师的微德育能力微德育的实践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需要学习和掌握微德育的理论知识,并能够设计和实施具有影响力的微德育行为场景。

因此,培养教师的微德育能力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2. 增加家长和社会的参与微德育是一项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全面参与的工作。

学校不能单独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家长和社会也应当共同肩负起培养下一代品格的任务。

因此,需要加强家校合作,并鼓励社会提供更多的道德教育资源。

五、微德育的前景与展望微德育作为现代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微德育的实践也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需求,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

德育实践教学调研报告(3篇)

德育实践教学调研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实践教学,我们组织了一支调研团队,对德育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调研。

本报告旨在分析德育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改进建议,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实践教学,我们决定对德育实践教学进行调研。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德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分析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德育实践教学的背景、理论和方法。

2. 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对德育实践教学进行问卷调查。

3. 访谈法:对德育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德育实践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德育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其特点和效果。

四、调研结果1. 德育实践教学现状(1)德育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等。

(2)德育实践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体验。

(3)德育实践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 德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德育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缺乏专业教师和设施设备。

(2)德育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单一。

(3)德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客观评价教学效果。

(4)德育实践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学生参与度不高。

3. 德育实践教学改进建议(1)加大德育实践教学资源投入,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素质。

(2)优化德育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性。

(3)建立健全德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客观评价教学效果。

(4)加强德育实践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参与度。

五、结论德育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德育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微德育(共5篇)

微德育(共5篇)

微德育(共5篇)第一篇:微德育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教育专心于未来。

教育是若干年后什么都去掉,留下的积淀——真善美。

因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养成,以后只需继续地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

”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在为未来奠基。

时代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研究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问题。

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而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少先队员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抓好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是重中之重。

二、课题的界定1、“习惯”,是指人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某种规律性活动。

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都是习惯性的。

因而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绝对的影响。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2、养成教育,一般物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

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

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而且特别是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淮北市人民路小学是淮北市首家寄宿制、小班化学校。

学校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德育、少先队工作方面积极探索。

微德育的研究报告

微德育的研究报告

微德育的研究报告1. 引言微德育是指通过各种微观、小范围的教育活动和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德育的定义、发展和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对学生的影响。

2. 微德育的定义微德育是基于传统道德教育的延伸,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与传统道德教育不同的是,微德育注重小范围的活动和方式,通过点滴的行动来影响学生。

微德育强调情感教育、示范教育和参与教育,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体验和实践道德与价值观。

3. 微德育的发展微德育的发展源于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反思和对学生个性差异的认识。

传统道德教育注重规范和约束,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微德育的发展旨在通过提供小范围的个性化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的道德自觉和社会责任感。

4. 微德育的实施微德育的实施需要借助多种教育资源和方式,包括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个人辅导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德育实施方式:4.1 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微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情感智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情感教育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共情教育等方式实施。

4.2 示范教育示范教育是通过身边的榜样来引导学生。

教师、家长和社会角色模型都可以成为学生的示范对象。

示范教育可以通过讲座、实地考察、案例研究等方式实施,让学生从榜样中学习道德与价值观。

4.3 参与教育参与教育是微德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参与各类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实践道德与价值观。

参与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5. 微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微德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微德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辨别是非和做出良好的道德选择。

其次,微德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和公益事业。

最后,微德育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个性品质,如乐观向上、正直诚信和团队合作能力。

微德育的研究报告

微德育的研究报告

微德育的研究报告微德育的研究报告引言:微德育是一种新颖的教育方法,旨在通过微型故事、小品文和微小行为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本报告旨在探讨微德育的定义、特点、实施方法以及效果,并提出一些建议供相关教育者参考。

一、微德育的定义和特点:微德育是指通过微型故事、小品文和微小行为等手段培养和引导学生的道德品质的一种教育方法。

微德育强调情感教育,通过情感共鸣来引发学生对道德价值的思考和认同。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情感和价值观:微德育通过情感共鸣来引发学生对道德价值的思考和认同,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2. 弘扬美德:微德育通过小故事和微小行为来弘扬美德,鼓励学生效仿。

3. 具有趣味性和可塑性:微德育以微型故事、小品文和微小行为等有趣的形式展开,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二、微德育的实施方法:微德育既可以在学校的课堂中进行,也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

以下是几种实施微德育的方法:1. 利用微型故事和小品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微型故事和小品文,通过朗读或讲解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其中道德价值的思考。

2. 引导微小行为:教师可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微小行为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帮助别人、尊重他人等。

3. 组织情感共鸣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情感共鸣活动,例如让学生写感谢信、参观慈善机构等,以加深学生对道德价值的认同。

三、微德育的效果:微德育的实施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效果: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微德育能够通过情感共鸣和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微德育能够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微小行为和实践,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 提升学生的情商和社交能力:微德育能够通过情感共鸣和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情商和社交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四、建议:为了更好地实施微德育,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为教师提供相关培训:教师在实施微德育时需要了解其理念和方法,学习相关的教育技巧和策略,因此需要进行相关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学会“感恩”
高里街道台底DMG小学五年级韩昀聪
指导教师:***
“微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学会“感恩”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尊重他人。

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始终,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的人,拥有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问题的提出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探索一条科学规范、民主和谐、人文化的学校管理之路,在目前改革开放转型期的大背景下,青少年,特别是小学生,头脑中缺少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那就是对父母的孝,对师长的敬,对同学的爱。

本着对症施治的原则,本校试用从古代文化典籍中选用儒家思想——感恩,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意义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帮助着我们,父母、师长、同学还有各行业的,他们都有恩于我们,如何回报他们呢?老师很有必要提醒、引导教育学生自小学会感恩,感谢祖国的培养,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一切付出多人。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感恩教育,旨在唤醒孩子内心深处最美好的善的天性,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找到善心,善行的源头,让每位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与祖国的培养,感恩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与同学的帮助,感恩与身边一切关心自己的人;那么这个人必定是一个集大孝、小孝于一身的高尚的人,所以培养学
生感恩情怀势在必行。

吟诵《弟子规》,学会礼貌用语,不挑食,不挑衣。

了解衣食的来源,记住父母生日,教师开“二十四孝”故事会。

三、实施策略:
1、树立净化社会风气,提升校园品味的自信心,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人品素质,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

2、在课堂中创设情景,首先让每位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把教育学生“做人”作为着力点。

仅有开发学生智力的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健康的人格,丰富多彩的情感。

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家人的优秀品质及家族的好传统,好风气。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和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所说不完的,这种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如果人类有爱,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

如果一个人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说打交道?通过具体活动,努力将学生的感恩教育,对家庭道德的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学习动力,实现知行统一。

3、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
①这个课题研究,旨在提升全体学生道德素质、净化校园和所涉及家庭风气,范围广,时间长,应督促,鼓励每位学生参与。

②每周星期一晨会,让学生交流为父母,为家庭做的事,让学生民主评议,选出本周“感恩活动”模范、标兵。

4、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
①选择良好的文章、书籍②为父母做一件事③为父母过一个生日④定期交流知道感恩的原因,践行感恩的行为,坚持感恩的传统
(二)所达到的目的: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发扬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的传统美德,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知道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住行的人……置身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