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质量 教学设计(二)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_质量 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_质量 教案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二、质量的单位
1、国际单位
2、生活中常用单位
3、换算关系。
质量单位符号: 吨(t) 千克(Kg) 克(g) 毫克(mg)。
三、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册相应作业





①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
②判断天平平衡的方法
③游码正确读数
④看清量程
1、课堂小结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及空间位置而改变。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克(g);毫克(mg);吨(t)。
单位的换算: 1 kg = 1000g 1 mg=0.001g =0.000001kg 1 t = 1000kg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A、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大梨小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如果我有一个大梨和一个小梨你会选择哪个吃呢?
B、新课教学
一、质量的概念
展示:铁钉和铁锤、大小烧杯、课桌椅子的图片
提问1:铁钉、铁锤、玻璃杯, 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这些东西我们都把它叫做什么? 生答:物体。 提问
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托盘天平的构造,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2、布置作业
思考、归纳、记忆
托盘天平与跷跷板对照,思考将跷跷板改造成托盘天平需要哪些步骤
学生动手操作:使用托盘天平测铁块的质量
A、学生自己总结托盘天平使用的要求
B、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小结本课所学
课堂小练




第一节质量
一、质量的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二】第1节 质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二】第1节 质量

6.1质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2.过程与方法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的物理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通过对物质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质量.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学用具:课件,器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

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新课教学1.质量(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我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kg)(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P103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3.质量的测量——天平(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3)天平的使用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质量的概念,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的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3.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
4.设计合理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质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对于学生理解物质的属性、掌握基本的物理量有重要意义。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质量的定义、掌握质量的计量单位以及了解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实例为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体会质量的概念。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质量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在实验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质量的知识。
2.小组合作探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质量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3.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他们在互动中学习和进步。
4.实践性教学: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我通过设置合理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质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关注他们在课后作业和实践中的应用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设计(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设计(二)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设计(二)教师: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

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1.宇宙有多大?资料数据: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2.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科恒星中的一员;3.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光年;4.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教师: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2. 人类对宇宙的探究过程交流资料:教师:1.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2.哥白尼与日心说;3.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4.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5.我国“神舟”号飞船的6次成功飞行。

宇航员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渐被揭示。

3. 宇宙的组成教师: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这里“物质”一词是相当宽泛的,如,“在地球上,有空气、岩石、高山、大海,有树木、花草、鸟兽,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这些都是物质。

”4. 物质由分子组成教师:广阔无垠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成的。

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小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教师:物质分割有一个限度,分割到这一限度时小粒子能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但用肉眼不能看到,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

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主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第一个把这些粒子叫做分子。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通过对长度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国际单位制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第一次科学正确的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且正确读数,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后面运动的快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对于物理读数和记录数据的规范性还不能成为习惯,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多次严格的训练,让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认识。

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

因此本节课我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及单位换算;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和表测量长度3、知道测量的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4、知道测量有误差。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确测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通过实际测量,让学生体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记录测量结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2、培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目标制定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

所以本课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三、教学的重难点:(一)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长度的测量(二)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策略:(一)设计理念: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说课稿

《质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质量》是初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的第一节,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是初中物理重要的一个技能要求,质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作了重要的准备。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在使用操作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质量的概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难点: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质量知识是今后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但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比较复杂,生活中不为学生所熟悉。

二、设计思想:1、利用“最近发展区”,提高探究活动的可参与性由赞可夫理论:教学要立足于“最近发展区”(即学生智力水平正在形成,但不能独立完成,还需经过努力和帮助才能完成智力任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教学设计要考虑教学达成的目标,又要符合学生实际,将学生置于“由接近全知又不能全知”的境地,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活动。

2、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强调为学生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研究,教师的角色也将随着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三、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第1节《质量》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第1节《质量》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主要介绍了质量的概念、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理解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质量这一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讲解来加深。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单位。

2.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理解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2.天平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式,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天平、砝码、测量工具。

2.课件:质量的定义、质量的单位、天平的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对质量的认知,如“你们知道什么是质量吗?在生活中如何衡量一个物体的质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质量的定义,介绍质量的单位(千克、克、吨)以及换算关系。

让学生明确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实验:让学生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天平,掌握测量质量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提问: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质量与物体的体积、形状、位置有什么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讨论:质量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质量守恒定律、质量控制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的概念、单位和测量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些日常物品的质量,并填写实验报告。

8.板书(5分钟)质量的定义、单位、换算关系以及天平的使用方法。

季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质量教学设计

季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质量教学设计
3.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4.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他们的学以致用能力。
5.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环节,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c.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物体在温度变化、形状变化或状态变化时,质量会发生变化?
4.预习作业:布置以下预习任务,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a.预习下一节内容,了解密度、比热等物理量的概念。
b.思考密度、比热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
5.家长参与: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以下作业:
3.质量与生活实例的结合:引导学生将质量知识应用于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以致用能力。
(三)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2.结合实际情境,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发现影响物体质量的因素,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可能对物理实验存在一定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可能对复杂的实验操作、严谨的数据处理感到畏惧。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培养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质量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质量的定义,掌握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能够准确读取测量结果。
6.注重课后反思,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第1节《质课题质量课时安排 2 课前准备天平脐橙等教材内容分析《质量》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的第一节,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是初中物理重要的一个技能要求,质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作了重要的准备。

设计理念期望利用图片展示投影等技术,还有视频卡点在数据处理,实验过程进行创新突破。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

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

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科学思维经历观察和分析中国古代天平到现代天平的制造、结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利用家乡脐橙、战国时期的天平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测量教学难点:托盘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师生活动展示两个脐橙。

【设问1】哪个质量好?你如何判断的【设问2】:哪个质量大?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设计意图采用脐橙图片导课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

教学环节(二)师生活动1.建立质量概念活动1:请学生来将瓶子里的物体进行分类。

【设问】你为什么这样分类?【设问】刚才分类出来的三个铁制品所含的铁一样么?叫学生上去分类设计意图设计魔方等常见物体合理。

能够引起学生兴趣,这里可以利用技术设计一下小游戏,让学生上讲台分教学环节(三)师生活动2.质量的测量活动3:观察战国时期的天平活动4:观察老师的仿制品活动5:如何对仿制品进行改进?活动6:最终产品的烦恼活动7:认识现代的天平构造(读课本)设计意在恰当的时机层层递进放出老师构建的天平,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2024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质量》课件

2024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质量》课件

2024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质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涉及第三章《物质的性质》的第一节《质量》。

具体内容包括:质量的定义、质量的测量、质量的单位、质量的特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定义,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2. 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能正确读取质量数据。

3. 掌握质量单位及其换算,能运用质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质量的测量及单位换算。

重点:质量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砝码、尺子、电子秤。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不同质量的物体(如课本、铅笔、水杯等),让学生观察并感受它们的质量差异。

2. 知识讲解:a. 介绍质量的定义,让学生明白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 讲解质量的测量方法,重点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c. 介绍质量单位(千克、克、毫克等)及其换算。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质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质量测量实验,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测量方法:天平、砝码。

3. 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

4. 换算关系:1kg = 1000g,1g = 1000mg。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质量的定义。

b. 列出质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c. 使用天平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2. 答案:a.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 千克(kg)、克(g)、毫克(mg),1kg = 1000g,1g = 1000mg。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质量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单位?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天平?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质量,并了解其用途。

例如,调查书包、铅笔、手机等物体的质量,了解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2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2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physics quality of Grade 8 Volume 1 of PEP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2篇前言: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本教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2、篇章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篇章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单位.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3.学会测量固体的质量.教学重难点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理解质量的含义,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质量——物体的一种特性【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08、109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一切物体由物质组成,一个铁锤比一个小铁钉所含的铁物质要多,物理上“质量”是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而生活中某产品的“质量”是指产品的优劣.2.质量通常用字母m 表示,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是 kg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 t、 g 和 mg .3.1kg=1000g,1t=1000kg.4.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 kg ;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6 t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 ;一张纪念邮票的质量约为50mg.【小组讨论】1.冰块熔化成水,状态变化了,质量没有变化.2.泥团捏成泥人,形状变化了,质量没有变化.3.飞船飞向月球,位置变化了,质量没有变化.4.将一铁块加热,温度变化了,质量没有变化.结论: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教师点拨】1.物理上的“质量”含义,与生活中所指的某某产品的“质量”优劣有区别.2.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改变,只看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跟踪训练】1.质量为1kg的水,全部结冰以后,冰的质量是 1 千克.如果1kg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则水蒸气的质量是 1 千克.2.“解放牌”载重汽车本身的质量是3.8t,合3800千克=3.8×106克;一粒人工合成的金刚石的质量一般约为200mg,合 0.2 克=2×10-4千克.3.一根硬棒,下列哪种情况下其质量发生了变化(A)A.用车床车光滑,并制成某零件B.在炉中加热至300℃C.将棒拉成细铁丝D.将铁棒带到宇宙飞船上4.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相比较(C)A.木块的体积较大,所以所含物质较多B.铁块较重,所以所含物质较多C.木块和铁块质量相同,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一样的D.无法比较其物质含量的多少5.试判断3×107mg所表示的质量可能是(B)A.一朵玫瑰花B.一只羊C.一头大象D.一杯水学习指导二:质量的测量——天平【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09、110页,完成下列问题:1.买卖食物都要称量食物的质量,通常我们用哪些器材称量质量?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天平测质量,生活中常用杆秤、台秤测质量.2.观察托盘天平构造,认清天平各部分名称和配套砝码的质量及个数.1.底座2.横梁3.托盘4.标尺5.平衡螺母6.指针7.分度盘8.游码3.熟记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①被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称量就是指天平一次可以测量的最大质量,底座铭牌上标注有称量);②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轻拿轻放,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小组讨论】怎样利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小铁块)质量:一放:天平应放在水平桌面上;二调:将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三测: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估计一下物体质量,用镊子按先大后小向天平右盘依次试加砝码,若所有合适的砝码都用上后,天平仍不平衡,则需调节游码,使横梁恢复平衡;四读:右盘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示数等于物体质量;五收:测量完毕,将物体取下,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零,以备下次使用.【教师点拨】1.调节平衡螺母,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静态平衡)或指针左右摆幅相等(动态平衡)时,天平横梁就是平衡的(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测量时要遵循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放砝码(左物右码)的原则.3.加砝码应先加大砝码后加小砝码(先大后小).4.调节游码相当于在天平的右盘中加减小砝码.5.读物体质量时,应该先读大砝码再读小砝码(先大后小),读游码示数应以游码左刻度线为准.【跟踪训练】1.一架托盘天平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标尺的左端,下列措施中可以使横梁平衡的是(A)A.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B.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C.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D.以上措施都可以2.用已经调好了的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C)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3.下图小石块的质量读数为27.2g.4.一架天平,测量前左盘低右盘高,未经调节,称得一铁块的质量是50克,那么铁块的实际质量应比50克小(填“大”或“小”);若用一个已生锈的砝码去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则测量的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小(填“大”或“小”).篇章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

第一节《质量》【设计意图】本节教学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物品人手,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讨论、比较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所有的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引人质量的概念: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质量的单位,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暴露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及时评价,加深学生对托盘天平的认识,进而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

最后通过活动的设计,不断地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以增强学好物理学科的信心。

整个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助协作的精神,整个教学设计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在因素,增加探究的趣味性,对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也是一个刺激,让学生处于要学、爱学、好学之中,使能力的培养寓于知识的运用之中。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有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以及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质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全章的基础,只有掌握质量与天平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密度知识,完成质量测量和密度测定两个主要实验,所以实验和质量是本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物体的质量,采取分类比较的方法来总结质量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关于质量单位,书中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些物体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的比较,让学生对质量的单位感性化;托盘天平的使用,主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和应用过程,以达到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目的【学情分析】借助生活经验,八年级学生对“物体”、“物质”和“质量”这些名词都较为熟悉,但对物体和物质的区别,特别是千克是物体质量的单位而不是物体重量的单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此外对质量单位还没有真正形成感性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知道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变、空间的位置、状态的改变而变化2.能对质量的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地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3.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过程与方法经历通过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建立质量概念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养成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重点:建立质量的概念,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学会用天平测量质量难点: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理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学方法:讨论、归纳和实验法教学准备:铁丝,矿泉水,自制跷跷板,分组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一、新课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今天老师再带你们玩一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入质量概念,通过对比、实验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质量的内涵。在授课过程中,我还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还设计了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还在课堂上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动画演示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4.结合时事热点,如产品质量安全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质量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质量的内涵,如“质量是什么?”,“质量与物体运动状态有什么关系?”等。
2.设计阶梯式的问题,让学生逐步探究质量的计量单位、测量方法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注重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反馈和评价,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中常见的质量现象为切入点,如购物时称重、运动员体检等,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对质量问题的关注。
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展示质量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质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实例,如猜重量游戏、质量排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究质量问题。
3.强调质量在物理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物理第一节 质量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第一节 质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上《质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本节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既有对测量性实验的能力继承,也是后面学习密度及测量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节是教材的最后一章,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已有一些心得,具备简单的实验基础和一定的总结归纳能力。

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很好的完成此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质量的单位,理解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会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归纳出质量的定义和属性,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仔细观察实验视频,总结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白物理与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与属性,天平的使用。

教学难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的理解和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激发兴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设计意图1.展示差异巨大的棒棒糖,提问:你更想得到哪个棒棒糖?为什么?2.展示同等大小的铁块和泡沫,提问:台风天,应该选择铁块还是泡沫作为广告牌底座?为什么?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明白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重的物体,所含物质更多。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学生在刚进入课堂学习时,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引入,带入感强烈。

难度适中的问题,较好的照顾到了大多数学生,学生更易明白组成物体的物质越多,物体就会越重。

二.生活举例,理解概念三.实验摸索,解决疑难再次回顾学生易错点。

四.总结提升,分层作业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小结。

展示图片提问:1.实验中的错误有哪些?2.这种情况下,能否测出物体的质量?如果可以,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学生回顾当堂内容,进行小结。

学生课后可以通过讨论,询问,实验实践等方式,解决作业问题。

第一问的设置简单,主要检测的是课堂上已学内容。

第二问需要对天平测质量计算公式有深入的理解,也可根据实际实验操作得到答案,相对来说,需要学生学习理解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更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质量-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质量-教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

教学重点:1.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用具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小烧杯、大烧杯、钢尺、钢钉等)、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周围的世界五彩缤纷,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看桌子上的三个烧杯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哪个烧杯含有这种材料多(如图甲)?再看钢尺、钢钉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哪个物体含有这种材料多(如图乙)?又如书和练习本都是由纸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纸的多少一样吗?可见,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在物理学上如何表示这种区别呢?能精确测量吗?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质量交流讨论学生对上面“问题导入”中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形成以下认识:(1)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木板和米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2)一把铁锤和一颗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颗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块木板和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都是由木材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块木板比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所含的木材多。

归纳总结(1)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

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拓展教学要注意“物质”和“物体”的区别。

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是有体积和质量的实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质量教学设计(二)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感悟、观察、实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天平使用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
天平、常见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要注意“物质”和“物体”的区别。

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是有体积和质量的实物。

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

例如:桌子是物体。

构成桌子的物质是木材,还可以是铁
(二)进行新课(新授与探究)
1、质量的概念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常见物体,如一块冰、一颗铁钉、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一桶水等物体,出示顺序随机,让学生观察。

(1)问题: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2)学生交流、讨论。

(3)归纳:上述物体可以分为三类:
①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
②木板和米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③冰块和水为一类,它们都是水,只是状态不同而已。

(1)教师总结,学生感悟: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冰块和桶里的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

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
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结论: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

(2)比较: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只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张课桌和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都是由木材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的物质的多少不同,一张课桌比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所含的木材多。

教师: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质。

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阐述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演示:(1)把冰块放在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使其熔化成水;
(1)用铁锤把铁钉敲弯。

问题:(1)烧杯中冰熔化成水,所含的水的质量有没有变?
(2)铁钉敲弯了,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
(3)如果将这一只铁钉由教室里带到宜宾,或带到更远的地方,它的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交流:冰熔化成水,只是冰的状态变化了;铁钉敲弯了,只是铁钉的形状改变了;铁钉由教室带到宜宾,或更远的地方,只是铁钉的位置变化了在这几种的变化现象中,物质没有从物体中转移出示,也没有发生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现象,因此,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

结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质量的单位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kg=103g1mg=103g=10-6kg1t=103kg
二、质量的测量
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在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1、天平的测量原理:
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有关知识在第十二章学习),平衡时,左右质量相等。

天平的两臂长度相等,当两个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测量物体质量时,天平一个盘放被测物体,另一个盘放质量已知的砝码,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2、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
①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而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③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质量。

每架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

称量值就等于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砝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

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就是天平的精确程度。

3、记住天平使用注意事项教师示范操作(略):
教师示范操作(略):
附:板书设计
质量(m):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单位:(SI主)kg还有mg、t等
使用天平时的注意点:
从天平保护的角度:称量、砝码、天平盘;
从使用方法的角度:调节问题、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问题?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感悟质量的含义。

学生活动:认真体会天平测量质量的正确操作方法,培养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点评:本课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使自己能够正确利用天平及培养自己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

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课后作业
课后讨论完成P11“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练习。

★教学体会
实验动手能力是物理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严谨态度的重要手段。

质量的测量更要需要同学们在学习中亲自动手实践,这样才能融会贯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