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合集下载

杨式太极拳经典85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经典85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经典85式拳谱
01.预备式18.斜飞势35.翻身撇身捶52.玉女穿梭69.单鞭
2.起势19.提手上势36.进步搬拦捶5
3.揽雀尾70.云手
3.揽雀尾20.白鹤亮势37.右蹬脚5
4.单鞭71.单鞭
4.单鞭21.左搂膝拗步38.左打虎势5
5.云手72.高探马带穿掌
5.提手上势22.海底针39.右打虎势5
6.单鞭73.十字腿
6.白鹤亮势23.扇通背40.回身右蹬脚5
7.下势74.进步指裆捶
7.左搂膝拗步24.撇身捶41.双峰贯耳58.金鸡独立75.上步揽雀尾
8.手挥琵琶25.进步搬拦捶42.左蹬脚59.左右倒撵猴76.单鞭
9.左右搂膝拗步26.上步揽雀尾43.转身右蹬脚60.斜飞势77.下势
10.手挥琵琶27.单鞭44.进步搬拦捶61.提手上势78.上步七星
11.左搂膝拗步28.云手45.如封似闭62.白鹤亮势79.退步跨虎
12.进步搬拦捶29.单鞭46.十字手63.左搂膝拗步80.转身摆莲
13.如封似闭30.高探马47.抱虎归山64.海底针81.弯弓射虎
14.十字手31.左右分脚48.斜单鞭65.扇通背82.进步搬拦捶
15.抱虎归山32.转身蹬脚49.左右野马分鬃66.转身白蛇吐芯83.如封似闭
16.肘底看捶33.左右搂膝拗步50.揽雀尾67.进步搬拦捶84.十字手
17.左右倒撵猴34.进步栽捶51.单鞭68.上步揽雀尾85.收势。

杨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85式表格拳谱
第一段
第一式.预备势
第二式.起势
第三式.揽雀尾
第四式.单鞭
第五式.提手上势
第六式.白鹤亮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七式.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手挥琵琶
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十式.手挥琵琶
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十三式.如封似闭
第十四式.十字手
第二段
第十五式.抱虎归山
第十六式.肘底看捶
第八十式转.转身摆莲
第八十一式.弯弓射虎
第八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闭
第八十四式.十字手
第八十五式.收势
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
第三十七式.右蹬脚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势
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势
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第
四十一式.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
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
第四十六式.十字手
第四段
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
第六十四式.海底针
第六十五式.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芯
第六十七式.进步搬拦捶
第六十八式.上步揽雀尾
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七十式.云手
第七十一式.单鞭
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
第六段
第七十三式.十字腿
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
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
第七十六式.单鞭
第七十七式.下势
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第四十八式.斜单鞭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1.预备势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亮翅 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9.左右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 12进步搬拦捶 13.如封似闭 14.十字手 15.抱虎归山 16.肘底看捶17.倒撵猴 18.斜飞式 19.提手上势 20.白鹤亮翅 21.左搂膝拗步 22.海底针 23.扇通背 24.翻身撇身捶25.进步搬拦捶 26.上步揽雀尾 27.单鞭 28.云手 29.单鞭30.高探马 31.左右分脚 32.转身左蹬脚33.左右搂膝拗步 34.进步栽捶 35.翻身撇身捶 36.进步搬拦捶 37右蹬脚 38.左打虎势 39.右打虎势 40.回身右蹬脚41.双峰贯耳 42.左蹬脚 43.转身右蹬脚 44.进步搬拦捶 45.如封似闭 46.十字手 47.抱虎归山 48.斜单鞭49.野马分鬃 50.揽雀尾 51.单鞭 52.玉女穿梭 53.揽雀尾54.单鞭 55.云手 56.单鞭57.下势 58.金鸡独立 59左右倒撵猴 60.斜飞式 61.提手上势 62.白鹤亮翅 63.左搂膝拗步 64.海底针65.扇通背 66.转身白蛇吐信 67.搬拦捶 68.揽雀尾 69.单鞭 70.云手 71单鞭 72.高探马带穿掌73.十字腿 74.进步指裆捶 75.上步揽雀尾 76.单鞭 77.下势 78.上步七星 79.退步跨虎 80.转身摆莲81.弯弓射虎 82.进步搬拦捶 83 .如封似闭 84.十字手 85.收势太极拳的总体特点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

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

“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

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5式杨式太极拳拳谱

85式杨式太极拳拳谱

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拳谱
1 预备式30 高探马60 斜飞式
2 起势31 左右分脚61 提手上势
3 揽雀尾32 转身蹬脚62 白鹤亮翅
4 单鞭33 左右搂膝拗步63 左搂膝拗步
5 提手上势34 进步栽捶64 海底针
6 白鹤亮翅35 翻身撇身捶65 扇通背
7 左搂膝拗步36 进步搬拦捶66 转身白蛇吐信
8 手挥琵琶37 右蹬脚67 搬拦捶
9 左右搂膝拗步38 左打虎式68 揽雀尾
10 手挥琵琶39 右打虎式69 单鞭
11 左搂膝拗步40 回身右蹬脚70 云手
12 进步搬拦捶41 双峰贯耳71 单鞭
13 如封似闭42 左蹬脚72 高探马带穿掌
14 十字手43 转身右蹬脚73 十字腿
15 抱虎归山44 进步搬拦捶74 进步指裆捶
16 肘底看捶45 如封似闭75 上步揽雀尾
17 左右倒撵猴46 十字手76 单鞭
18 斜飞式47 抱虎归山77 下势
19 提手上势48 斜单鞭78 上步七星
20 白鹤亮翅49 野马分鬃79 退步跨虎
21 左搂膝拗步50 揽雀尾80 转身摆莲
22 海底针51 单鞭81 弯弓射虎
23 扇通背52 玉女穿梭82 进步搬拦捶
23 扇通背53 揽雀尾83 如封似闭
24 撇身捶54 单鞭84 十字手
25 进步搬拦捶55 云手85 收势
26 上步揽雀尾56 单鞭
27 单鞭57 下势
28 云手58 金鸡独立
29 单鞭59 左右倒撵猴。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1.预备式 18.斜飞势 35.翻身撇身捶 5
2.玉女穿梭 69.单鞭
2.起势 19.提手上势 36.进步搬拦捶 5
3.揽雀尾 70.云手
3.揽雀尾 20.白鹤亮势 37.右蹬脚 5
4.单鞭 71.单鞭
4.单鞭 21.左搂膝拗步 38.左打虎势 5
5.云手 72.高探马带穿掌
5.提手上势 22.海底针 39.右打虎势 5
6.单鞭 73.十字腿
6.白鹤亮势 23.扇通背 40.回身右蹬脚 5
7.下势 74.进步指裆捶
7.左搂膝拗步24.撇身捶 41.双峰贯耳 58.金鸡独立 75.上步揽雀尾
8.手挥琵琶 25.进步搬拦捶 42.左蹬脚 59.左右倒撵猴 76.单鞭
9.左右搂膝拗步26.上步揽雀尾 43.转身右蹬脚 60.斜飞势 77.下势
10.手挥琵琶 27.单鞭 44.进步搬拦捶 61.提手上势 78.上步七星
11.左搂膝拗步 28.云手 45.如封似闭 62.白鹤亮势 79.退步跨虎
12.进步搬拦捶 29.单鞭 46.十字手 63.左搂膝拗步 80.转身摆莲
13.如封似闭 30.高探马 47.抱虎归山 64.海底针 81.弯弓射虎
14.十字手 31.左右分脚 48.斜单鞭 65.扇通背 82.进步搬拦捶
15.抱虎归山 32.转身蹬脚 49.左右野马分鬃 66.转身白蛇吐芯 83.如封似闭
16.肘底看捶 33.左右搂膝拗步 50.揽雀尾 67.进步搬拦捶 84.十字手
17.左右倒撵猴 34.进步栽捶 51.单鞭 68.上步揽雀尾 85.收势。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1.预备式 18.斜飞势 35.翻身撇身捶 5
2.玉女穿梭 69.单鞭
2.起势 19.提手上势 36.进步搬拦捶 5
3.揽雀尾 70.云手
3.揽雀尾 20.白鹤亮势 37.右蹬脚 5
4.单鞭 71.单鞭
4.单鞭 21.左搂膝拗步 38.左打虎势 5
5.云手 72.高探马带穿掌
5.提手上势 22.海底针 39.右打虎势 5
6.单鞭 73.十字腿
6.白鹤亮势23.扇通背 40.回身右蹬脚 5
7.下势 74.进步指裆捶
7.左搂膝拗步24.撇身捶 41.双峰贯耳 58.金鸡独立 75.上步揽雀尾
8.手挥琵琶 25.进步搬拦捶 42.左蹬脚 59.左右倒撵猴 76.单鞭
9.左右搂膝拗步26.上步揽雀尾43.转身右蹬脚60.斜飞势 77.下势
10.手挥琵琶 27.单鞭 44.进步搬拦捶 61.提手上势 78.上步七星
11.左搂膝拗步 28.云手 45.如封似闭 62.白鹤亮势 79.退步跨虎
12.进步搬拦捶 29.单鞭 46.十字手 63.左搂膝拗步 80.转身摆莲
13.如封似闭 30.高探马 47.抱虎归山 64.海底针 81.弯弓射虎
14.十字手 31.左右分脚 48.斜单鞭 65.扇通背 82.进步搬拦捶
15.抱虎归山 32.转身蹬脚 49.左右野马分鬃 66.转身白蛇吐芯 83.如封似闭
16.肘底看捶 33.左右搂膝拗步50.揽雀尾 67.进步搬拦捶 84.十字手
17.左右倒撵猴 34.进步栽捶 51.单鞭 68.上步揽雀尾 85.收势。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整理版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整理版

.
杨氏太极85式经典拳谱
1.预备式31.左右分脚61.提手上势
2.起势32.转身蹬脚62.白鹤亮翅
3.揽雀尾33.左右搂膝拗步63.左搂膝拗步
4.单鞭34.进步栽捶64.海底针
扇通背65.35. 5.提手上势
翻身撇身捶
66. 转身白蛇吐芯36.进步搬拦捶
白鹤亮势 6. 7.左搂膝拗步进步搬拦捶
67.37.右蹬脚68. 上步揽雀尾38.左打虎势8.手挥琵琶
39.右打虎势左右搂膝拗步69.单鞭9. 70. 10.手挥琵琶
云手40.回身右蹬脚
双峰贯耳左搂膝拗步11. 71.单鞭41. 72.高探马带穿掌42.左蹬脚12.进步搬拦捶
十字腿73. 43.转身右蹬脚
如封似闭13.
74.进步指裆捶44.进步搬拦捶14.十字手
15. 45.如封似闭上步揽雀尾抱虎归山75. 单鞭76.
16.肘底看捶46.十字手
47.抱虎归山下势77. 左右倒撵猴17.
18.斜飞势斜单鞭48.
78.上步七星
49.左右野马分鬃提手上势19. 退步跨虎79.
白鹤亮翅20. 转身摆莲80. 揽雀尾50...
.
21.左搂膝拗步51.单鞭
81.弯弓射虎
22.海底针52.玉女穿梭82.进步搬拦捶
23.扇通背53.揽雀尾83.如封似闭
24.撇身捶54.单鞭84.十字手
25.进步搬拦捶55.云手85.收势
26.上步揽雀尾56.单鞭
下势57. 27.单鞭
金鸡独立58. 28.云手
59.左右倒撵猴29.单鞭高探马30. 斜飞势60. ..。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1.预备式 18.斜飞势 35.翻身撇身捶 5
2.玉女穿梭 69.单鞭
2.起势 19.提手上势 36.进步搬拦捶 5
3.揽雀尾 70.云手
3.揽雀尾 20.白鹤亮势 37.右蹬脚 5
4.单鞭 71.单鞭
4.单鞭 21.左搂膝拗步 38.左打虎势 5
5.云手 72.高探马带穿掌
5.提手上势 22.海底针 39.右打虎势 5
6.单鞭 73.十字腿
6.白鹤亮势23.扇通背 40.回身右蹬脚 5
7.下势 74.进步指裆捶
7.左搂膝拗步24.撇身捶 41.双峰贯耳 58.金鸡独立 75.上步揽雀尾
8.手挥琵琶 25.进步搬拦捶 42.左蹬脚 59.左右倒撵猴 76.单鞭
9.左右搂膝拗步26.上步揽雀尾43.转身右蹬脚60.斜飞势 77.下势
10.手挥琵琶 27.单鞭 44.进步搬拦捶 61.提手上势 78.上步七星
11.左搂膝拗步 28.云手 45.如封似闭 62.白鹤亮势 79.退步跨虎
12.进步搬拦捶 29.单鞭 46.十字手 63.左搂膝拗步 80.转身摆莲
13.如封似闭 30.高探马 47.抱虎归山 64.海底针 81.弯弓射虎
14.十字手 31.左右分脚 48.斜单鞭 65.扇通背 82.进步搬拦捶
15.抱虎归山 32.转身蹬脚 49.左右野马分鬃 66.转身白蛇吐芯 83.如封似闭
16.肘底看捶33.左右搂膝拗步50.揽雀尾 67.进步搬拦捶 84.十字手
17.左右倒撵猴 34.进步栽捶 51.单鞭 68.上步揽雀尾 85.收势。

杨氏太极拳37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37式拳谱
在身体重心左右移转时,身,腰,胯,腿,膝等诸关节要上下随动,要松活平稳,勿使有死劲,勿使有起伏。两臂由前到后,肩肘手以及腋下均有松活圆顺之意。左掌平移时,劲点在小手指侧,随着翻掌要有压合之意,有封,拉,采,拿,带之意。
二十六,进步指裆捶〔西〕
由单摆莲左腿下蹲到做指裆捶上右脚,再上左脚,每势俱要清楚连贯。两臂自左向右搬拦要势随劲连,腰,脚,手要做到协调,均匀,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拳时腰催肘,肘催拳,沉腰胯,拔背,体随拳俯,身形与腿随,勿使臀撅,腰塌,背躬。
要领:在叙述手眼身法之动作时虽有先后,身体各部必须同时开始和同时完成,做到协调一致,“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二)右掤式
动作
1、重心移向左腿,右腿自然领起,腰稍左转。同时左臂旋,使掌心朝下移于左胸前尺许,右掌随之由右向左经腹前弧形抄至左手下,臂外旋使掌心朝上,与左手成抱球状,两臂呈弧形。
三十五,如封似闭,〔东〕
两掌随重心回封时,要松肩坠肘,两肘略分,微含棚意,不要夹肋自缚其身。两掌推出时,松肩沉腕肘,裆劲略下沉。
三十六,十字手,〔南〕
两手上举时肩肘务须松沉。整个十字手的运动,要做得圆活松净,饱满柔韧。两膝屈蹲时,身体不可前俯,身体立起时,不过后仰。注意收住尾闾,虚领顶劲,劲贯足跟。
做“转身摆莲”动作要充分体现澄甫先师曾说过的“柔腰百折若无骨,撒去满身都是手”的精辟论言,其要点“柔腰”,比如两臂圆转,左虚步势虽不变,但要膝屈裆圆,胯落腰松,注意腰隙间顺势动而随,气息调节,劲贯四梢,力充实。当身体旋转时,要重心全部落于右脚掌,沉胯,气潜转,腰身右旋,由两肩肘松柔的起落右运,带动腰围向右平移转,而左脚略踩地即起,臂领腿促,上中下协调一致,松活自如,稳定平衡。而不是单靠扭身或靠左腿的划圈抛动使其旋转。及至完成拍脚动作和下一势“弯弓射虎”动作,均要有“柳摆春风”之盎然意趣。

杨式[杨澄甫拳架]传统太极拳85式拳谱及分动名称

杨式[杨澄甫拳架]传统太极拳85式拳谱及分动名称

杨式[杨澄甫架]传统太极拳85式拳谱及分动名称东振王于 2014年2 月10日改编第一式预备势两脚平开自然直立第二式起势⑴两臂平举高与肩平 [2]沉肩坠肘掌按胯前第三式揽雀尾[1]摆脚右转提脚抱球 [2]左弓左棚右转棚采 [3]左转提脚旋掌抱球[4]右脚迈出右弓右棚 [5]后坐左转翻掌左捋 [6]继转继坐平弧继捋[7]右转右弓翻掌前挤 [8]翻掌分手后坐回引 [9]弓右蹬左两掌前按第四式单鞭⑴扣脚左转划弧平抹⑵身微右转旋掌按出⑶左脚里提吊勾翻掌[4]左转上步弓步推掌第五式提手上势⑴扣脚转体松勾落手⑵提脚上步虚步合手第六式白鹤亮翅⑴收脚落手翻掌抱球 [2]上步转腰前挤肩靠 [3]左转提脚虚步提落第七式左搂膝拗步⑴右转摆掌右落左起⑵提脚转身右起左落 [3]上步屈收弓步搂推第八式手挥琵琶⑴跟步落手⑵提脚挫手 [3]虚步合手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⑴右转摆掌右落左起⑵提脚转身右起左落 [3]上步屈收弓步搂推[4]摆脚左转两掌左移 [5]提脚转身左起右落 [6]上步屈收弓步搂推[7]摆脚右转两掌右移 [8]上步屈收右起左落 [9]上步慑收弓步搂推第十式手挥琵琶⑴跟步落手⑵提脚挫手 [3]虚步合手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1]右转摆掌右落左起 [2]提脚转身右起左落 [3]上步屈收弓步搂推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⑴摆脚左转握拳移掌⑵右脚前提绕拳提掌 [3]落脚搬拳提脚拦掌[4]上步右转收拳探掌 5]弓步打捶左掌里收第十三式如封似闭⑴穿掌松拳后坐收掌⑵坐腿带掌分掌合手 [3]蹬右弓左翻掌前按第十四式十字手⑴扣脚右转弯肘举手⑵提脚分手开立合抱第十五式抱虎归山⑴扣脚右转右落左举⑵上步转体弓步搂推 [3]转腰举手坐腿左捋[4]转体搭手弓步前挤⑸坐腿后引弓步前按第十六式肘底看捶⑴扣脚左转划弧平抹⑵身微右转旋掌按出⑶左转摆步两掌左移[4]落左跟右移掌翻下 [5]坐腿虚步握拳穿掌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⑴身体右转抽右伸左⑵提脚右转右折左翻⑶退步左转虚步推抽[4]提脚左转左折右翻 [5]退步右转虚步推抽 [6]提脚右转右折左翻[7]退步左转虚步推抽第十八式斜飞势⑴坐腿提脚交臂合抱⑵上步扣脚弓步挒采第十九式提手上势⑴跟步坐腿两手翻沉⑵迈脚虚步合手上提第二十式白鹤亮翅同第六式⑴收脚落手翻掌抱球 [2]上步转腰前挤肩靠 [3]左转提脚虚步提落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同第七式⑴右转摆掌右落左起⑵提脚转身右起左落 [3]上步屈收弓步搂推第二十二式海底针⑴跟步提脚右提左沉⑵收脚下蹲虚步插搂第二十三式闪通背⑴直身提脚提掌翻转⑵上步左弓左推右托第二十四式转身撇身捶⑴扣脚转身握拳举掌⑵提脚右转提拳落掌 [3]上步右弓撇拳推掌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⑴坐腿转腰伸拳收掌⑵再坐左腿左转移手⑶继坐继转手随左移[4]落脚搬拳提脚拦掌 [5]上步右转收拳探掌 [6]弓步打捶左掌里收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⑴撇脚转身左棚右采 [2]左转提脚旋掌抱球 [3]右脚迈出右弓右棚[4]后坐左转翻掌左捋 [5]继转继坐平弧继捋[6]右转右弓翻掌前挤[7]翻掌分手后坐回引 [8]弓右蹬左两掌前按第二十七式单鞭⑴扣脚左转划弧平抹⑵身微右转旋掌按出⑶左脚里提吊勾翻掌[4]左转上步弓步推掌第二十八式云手[1]扣脚右转松勾划弧⑵<云一>左云收脚右云开步 [3]<云二>左云收脚右云开步 [4]<云三>左云收脚右云开步 [5]<云四>左云收脚右云开步 [6]<云五>左云收脚右云第二十九式单鞭⑴右转提脚勾手翻掌 [2]左转上步弓步推掌第三十式高探马⑴后坐翘脚松勾翻掌⑵直立收脚右探左收第三十一式右左分脚⑴后坐提脚两掌平抹⑵上步左弓抹转右探 [3]提脚左转合抱右棚[4]右脚斜摆右左分手 [5]落脚右转两掌平抹 [6]上步右弓抹转左探[7]提脚右转合抱右棚 [8]左脚斜摆左右分掌第三十二式转身左蹬脚⑴落脚转身交叉合抱⑵起立蹬脚两掌分开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⑴落脚下蹲插指屈臂⑵上步左弓左搂右推[3]摆脚左转两掌左移 [4]提脚转身左起右落 [5]上步屈收右弓搂推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⑴撇脚右转提脚抽拳⑵左弓折腰栽捶左搂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⑴扣脚转身举掌抽拳⑵提脚右转提拳落掌 [3]上步右弓撇拳推掌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⑴坐腿转腰伸拳收掌⑵再坐左腿左转移手⑶继坐继转手随左移[4]落脚搬拳提脚拦掌 [5]上步右转收拳探掌 [6]弓步打捶左掌里收第三十七式右蹬脚⑴摆脚左转提脚抱手⑵直立右蹬两掌分开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式<西北>⑴收脚下蹲移掌翻转⑵右并左提掌继右移⑶迈步左弓右盖左击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式<东南>⑴扣脚右转松拳落掌⑵迈步右弓左盖右击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⑴磨跟左转松拳分掌⑵继转收脚交叉抱手⑶直立右蹬两掌分开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⑴收脚提膝右转合掌⑵迈步右弓握拳勾击第四十二式左蹬脚〈正东〉⑴坐腿分手⑵收脚抱手⑶蹬脚分手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正东〉⑴辗脚后转提脚抱手⑵直立右蹬两掌分开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⑴下蹲落脚绕拳提掌[2]落脚搬拳提脚拦掌[3]上步右转收拳探掌 [4]弓步打捶左掌里收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同第十三式⑴穿掌松拳后坐收掌⑵坐腿带掌分掌合手 [3]蹬右弓左翻掌前按第四十六式十字手同第十四式⑴扣脚右转弯肘举手⑵提脚分手开立合抱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同第十五式⑴扣脚右转右落左举⑵上步转体弓步搂推 [3]转腰举手坐腿左捋[4]转体搭手弓步前挤⑸坐腿后引弓步前按第四十八式斜单鞭同第四式⑴扣脚左转划弧平抹⑵身微右转旋掌按出⑶左脚里提吊勾翻掌[4]左转上步弓步推掌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右分〉⑴扣脚左转收脚抱球⑵转身右弓上挒下采 <左分>[1]摆脚右转提脚抱球[2]转身左弓上挒下采 <右分>[1]摆脚左转提脚抱球 [2]转身右弓上挒下采<左分>[1]摆脚右转提脚抱球[2]转身左弓上挒下采 <右分>[1]摆脚左转提脚抱球[2]转身右弓上挒下采第五十式揽雀尾[1]右转提脚旋掌抱球 [2]左弓左棚侧弓右采 [3]左转提脚旋掌抱球[4]右脚迈出右弓右棚 [5]后坐左转翻掌左捋 [6]继转继坐平弧继捋[7]右转右弓翻掌前挤 [8]翻掌分手后坐回引 [9]弓右蹬左两掌前按第五十一式单鞭同第四式[1]扣脚左转划弧平抹⑵身微右转旋掌按出⑶左脚里提吊勾翻掌[4]左转上步弓步推掌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左穿>[1]扣脚松勾两掌下移 [2]右转提脚右棚左下 [3]右转右迈提左合手[4]左迈左棚右掌穿抽 [5]左转左弓左架右推 <右穿>[1]扣脚右转移掌内翻 [2]右转提脚交叉抱臂[3]右迈右棚左掌穿抽[4]右转右弓右架左推<左穿>[1]右转提脚交叉抱臂 [2]左迈左棚右掌穿抽 [3]左转左弓左架右推<右穿>[1]扣脚右转移掌内翻 [2]右转提脚交叉抱臂 [3]右迈右棚左掌穿抽[4]右转右弓右架左推第五十三式揽雀尾[1]左脚右提落掌抱球 [2]左弓左棚侧弓右采 [3]左转提脚旋掌抱球[4]右脚迈出右弓右棚 [5]后坐左转翻掌左捋 [6]继转继坐平弧继捋[7]右转右弓翻掌前挤 [8]翻掌分手后坐回引 [9]弓右蹬左两掌前按第五十四式单鞭同第四式[1]扣脚左转划弧平抹⑵身微右转旋掌按出⑶左脚里提吊勾翻掌[4]左转上步弓步推掌第五十五式云手同第二十八式[1]扣脚右转松勾划弧⑵<云一>左云收脚右云开步 [3]<云二>左云收脚右云开步 [4]<云三>左云收脚右云开步[5]<云四>左云收脚右云开步[6]<云五>左云收脚右云第五十六式单鞭同第二十九式⑴右转提脚勾手翻掌 [2]左转上步弓步推掌第五十七式下势⑴摆脚移重左掌后抽⑵下蹲左仆弧形前穿第五十式八金鸡独立<左独立>[1]摆脚左转起身左弓[2]提膝独立右挑左搂 <右独立>[1]下蹲右转右脚落实 [2]提膝独立左挑右按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1]右蹲左落移掌翻转 [2]退步左转虚步推抽 [3]提脚左转左折右翻[4]退步右转虚步推抽 [5]提脚右转右折左翻 [6]退步左转虚步推抽第六十式斜飞式同第十八式⑴坐腿提脚交臂合抱⑵上步扣脚弓步挒采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同第十九式⑴跟步坐腿两手翻沉⑵迈脚虚步合手上提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同第十六式⑴收脚落手翻掌抱球 [2]上步转腰前挤肩靠 [3]左转提脚虚步提落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同第七式⑴右转摆掌右落左起⑵提脚转身右起左落 [3]上步屈收弓步搂推第六十四式海底针同第二十二式⑴跟步提脚右提左沉⑵收脚下蹲虚步插搂第六十五式闪通背同第二十三式⑴直身提脚提掌翻转⑵上步左弓左推右托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同第二十五式⑴扣脚转身握拳举掌⑵提脚右转提拳落掌 [3]上步右弓撇掌推掌第六十七式搬拦捶同第二十五式[1]坐腿转腰伸拳收掌 [2]再坐左腿左转移手 [3]继坐继转手随左移[4]落脚搬拳提脚拦掌 [5]上步右转收拳探掌 [6]弓步打捶左掌里收第六十八式揽雀尾同第二十六式[1]撇脚转身左棚右采 [2]左转提脚旋掌抱球 [3]右脚迈出右弓右棚[4]后坐左转翻掌左捋 [5]继转继坐平弧继捋[6]右转右弓翻掌前挤[7]翻掌分手后坐回引 [8]弓右蹬左两掌前按第六十九式单鞭同第二十七式⑴扣脚左转划弧平抹⑵身微右转旋掌按出⑶左脚里提吊勾翻掌[4]左转上步弓步推掌第七十式云手同第二十八式[1]扣脚右转松勾划弧⑵<云一>左云收脚右云开步 [3]<云二>左云收脚右云开步 [4]<云三>左云收脚右云开步 [5]<云四>左云收脚右云开步 [6]<云五>左云收脚右云第七十一式单鞭同第二十九式⑴右转提脚勾手翻掌 [2]左转上步弓步推掌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1]后坐翘脚松勾翻掌 [2]直立收脚右探左收[3]右蹲左收右掌翻收 [4]迈步左弓左穿右翻第七十三式十字腿⑴扣脚右转提脚合抱 [2]摆脚左转提脚抱手 [3]直立右蹬两掌分开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1]下蹲右转旋拳沉掌 [2]摆转上步搬拳拦掌[3]上步右转抽拳搂掌 [4]左弓折腰搂膝前打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1]撇脚提腿左转抱球 [2]右脚迈出右弓右棚 [3]后坐左转翻掌左捋[4]继转继坐平弧继捋[5]右转右弓翻掌前挤 [6]翻掌分手后坐回引[7]弓右蹬左两掌前按第七十六式单鞭同第四式⑴扣脚左转划弧平抹⑵身微右转旋掌按出⑶左脚里提吊勾翻掌[4]左转上步弓步推掌第七十七式下势同第五十七式⑴摆脚移重左掌后抽⑵下蹲左仆弧形前穿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1]移重摆脚左弓右蹬 [2]迈步右虚双拳前棚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1]退步右转松拳交臂 [2]左收左虚右按左采第八十式转身摆莲[1]左提右抽左撩右推 [2]转身摆腿掌移后转[3]先弓后虚两掌右移 [4]直立左踢右摆拍击第八十一式弯弓射虎⑴下蹲落脚两掌左摆⑵右转捋带右弓左打第八十二式进步搬拦捶[1]坐腿左转捋掌落拳[2]后坐提脚绕拳举手[3]落脚搬拳提脚拦掌[4]上步右转收拳探掌 [5]弓步打捶左掌里收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闭同第十三式⑴穿掌松拳后坐收掌⑵坐腿带掌分掌合手 [3]蹬右弓左翻掌前按第八十四式十字手同第十四式⑴扣脚右转弯肘举手⑵提脚分手开立合抱第八十五式收势⑴落实两脚两手分开⑵沉肘按掌松指下垂。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赵幼斌版)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赵幼斌版)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赵幼斌版)
据赵幼斌⽼师介绍,精简37式太极拳套路,是将传统85式套路上不重复的动作,基本按原顺序组合改编⽽成的。

其创编的⽬的,⼀⽅⾯在于缩短时间,有利于在短时间⾥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

演练⼀套85式太极拳⼤约需要24分钟,⽽演练⼀套37式太极拳快则6分钟,慢则8分钟;同时也为进⼀步学好85式太极拳打好基础;此外,它也可以作为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表演和⽐赛。

这套太极拳的特点,⼀是演练特点及风格和传统套路⼀致;动作做法及要领和传统套路⼀致;动作紧凑、内容集中、编排顺达、布局合理,既概括了传统套路的动作,⼜与国家竞赛要求⼀致。

需要说明的是,37式太极拳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创编的套路,只能是传统套路的缩影,⽽不能代替85式传统套路。

预备式14、云⼿ 28、单鞭下势
01、起势 15、单鞭 29、左右⾦鸡独⽴
02、揽雀尾 16、⾼探马 30、退步七星
03、单鞭 17、右分左蹬脚 31、退步跨虎
04、提⼿上势 18、转⾝左打虎 32、转⾝摆莲
05、⽩鹤亮翅 19、双峰贯⽿ 33、弯⼸射虎
06、左搂膝拗步 20、进步栽捶 34、搬拦捶
07、⼿挥琵琶 21、翻⾝⽩蛇吐信 35、如封似闭
08、抱虎归⼭ 22、左右野马分鬃 36、⼗字⼿
09、肘底看捶 23、⽟⼥穿梭 37、收势
10、倒撵猴 24、上步穿掌
11、海底针 25、⼗字腿(单摆莲)
12、扇通背 26、进步指裆捶
13、斜飞势 27、上步揽雀尾。

杨氏太极拳37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37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37式拳谱(85式简化版)预备式第十九式:回身双峰贯耳第一式:起势第二十式:进步栽捶第二式:揽雀尾第二十一式:翻身白蛇吐信第三式:单鞭第二十二式:左右野马分鬃第四式:提手上势第二十三式:左右玉女穿梭第五式:白鹤亮翅第二十四式:上步穿掌第六式:左右左搂膝拗步第二十五式:十字腿(单摆莲)第七式:手挥琵琶第二十六式:进步指档捶第八式:抱虎归山第二十七式:上步揽雀尾第九式;肘底看捶第二十八式:单鞭下势第十式:倒撵猴(二个)第二十九式:左右金鸡独立第十一式:海底针第三十式:退步七星第十二式:扇通背第三十一式:退步跨虎第十三式:斜飞式(西北)第三十二式:转身摆莲第十四式:云手(二个)第三十三式:弯弓射虎第十五式:单鞭第三十四式:进步搬拦捶第十六式:高探马第三十五式:如封似闭第十七式:右分左蹬脚第三十六式:十字手第十八式:转身左打虎第三十七式:收势二十五,十字腿〔单摆莲〕〔西〕此势为杨澄甫先师定型“杨氏太极拳套路”前的动作,即“单摆莲”。

单摆莲与后面的“双摆莲”一样,用右脚的外侧横劲向外摆出,无论是用单手拍脚或用双手拍脚,都是用脚拍手,手掌迎击脚面而已,所谓拍出的声音,也只是增强腿部发力,增加威慑效果,并无实际意义。

在身体重心左右移转时,身,腰,胯,腿,膝等诸关节要上下随动,要松活平稳,勿使有死劲,勿使有起伏。

两臂由前到后,肩肘手以及腋下均有松活圆顺之意。

左掌平移时,劲点在小手指侧,随着翻掌要有压合之意,有封,拉,采,拿,带之意。

二十六,进步指裆捶〔西〕由单摆莲左腿下蹲到做指裆捶上右脚,再上左脚,每势俱要清楚连贯。

两臂自左向右搬拦要势随劲连,腰,脚,手要做到协调,均匀,顺活。

出拳时腰催肘,肘催拳,沉腰胯,拔背,体随拳俯,身形与腿随,勿使臀撅,腰塌,背躬。

二十七,上步揽雀尾〔西〕棚,捋挤,按要领与第二式要领相同。

二十八,单鞭下势〔东〕当右脚尖外撇,重心微后移时,周身骨节均需松开,重心亦应往后下落,而不是向右脚上坐。

杨式传统太极拳85式拳谱

杨式传统太极拳85式拳谱

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拳谱第一式预备式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第二式起势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第三式揽雀尾第二十七式单鞭第四式单鞭第二十八式云手第五式提手上势第二十九式单鞭第六式白鹤亮翅第三十式高探马第七式左搂膝拗步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脚第八式手挥琵琶第三十二式转身蹬脚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第十式手挥琵琶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第十三式如封似闭第三十七式右蹬脚第十四式十字手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式第十五式抱虎归山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式第十六式肘底看捶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式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第十八式斜飞式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第十九式提手上势第四十二式左蹬脚第二十式白鹤亮翅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第二十二式海底针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第二十三式扇通背第四十六式十字手第二十四式撇身捶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第四十八式斜单鞭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第五十式揽雀尾第七十六式单鞭第五十—式单鞭第七十七式下势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第五十三式揽雀尾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第五十四式单鞭第八十式转身摆莲第五十五式云手第八十一式弯弓射虎第五十六式单鞭第八十二式进步搬拦捶第五十七式下势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闭第五十八式金鸡独立第八十四式十字手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第八十五式收势第六十式斜飞式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第六十四式海底针第六十五式扇通背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第六十七式搬拦捶第六十八式揽雀尾第六十九式单鞭第七十式云手第七十一式单鞭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第七十三式十字腿。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77.下势
53.揽雀尾
63.左搂膝拗步
78.上步七星
54.单鞭
64.海底针
79.退步跨虎
55.云手
65.扇通背
80.回身摆莲
56.单鞭
66.回身白蛇吐信
81.弯弓射虎
67.提高搬拦捶
82.提高搬拦捶
68.上步揽雀尾
83.如封似闭
69.单鞭
84.十字手
70.云手
85.收势
71.单鞭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 【2 】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1.准备式
15.抱虎归山
30.高探马
2.起势
16.肘底看捶
31.阁下分脚
3.揽雀尾
17.阁下倒撵猴
32.回身蹬脚
4.单鞭
18.斜飞势
33.阁下搂膝拗步
5.提手上势
19.提手上势
34.提高栽捶
6.白鹤亮翅
20.白鹤亮翅
35.翻身撇身捶
7.左搂膝拗步
21.左搂膝拗步
36.提高搬拦捶
8.手挥琵琶
22.海底针
37.右蹬脚
9.阁下搂膝拗步
23.扇通背
38.左打虎势
10.手挥琵琶
24.撇身捶
39.右打虎势
11.左搂膝拗步
25.提高搬拦捶
40.回身右蹬脚
12.提高搬拦捶
26.上步揽雀尾
41.双峰贯耳
13.如封似闭
27.单鞭
42.左蹬脚
14.十字手
28.云手
43.回身右蹬脚
29.单鞭
44.提高搬拦捶
45.如封似闭
46.十字手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47.抱虎归山

杨氏太极拳37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37式拳谱
第五式:白鹤亮翅
动作:腰微右转,使重心落于右腿,左脚稍提起,移至右脚前,脚掌轻点地,膝微弓。随着左脚点地,腰随和地朝正东转正;同时右掌向前上弧形提起,随提随着臂内旋,使掌心翻向前停于右额前上则。左掌也同时弧形下落于左胯旁前,掌心朝下,指尖向前,眼神顾及两掌上下分开,即向前平视。
要领:
由前式过渡到白鹤亮翅,其势要连贯,要有朝上的气势,但右腿仍要下坐,沉气落胯腰拔起,应有上下对拉、肢体拔长之咸。定势时,重心不可过于偏后,左肘尖不可外翻,也不要夹肋,要自然松沉。右肘尖不可抬起,意要下坠沉肩,手臂呈弧形。
要领:
1、由右向左转体,右脚腕与右胯放松,手、腰、脚同时转。
2、旋转时身体要正,去时胸不俯,回时身不仰。还要注意身势平稳,不可忽高忽低。
3、定式时,左手尖、鼻尖、足尖方向一致,叫三尖相对。右手尖与右脚尖对叫上下相垂。对身体的整体要求,做到“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第四式:提手上势
做“转身摆莲”动作要充分体现杨澄甫先师曾说过的“柔腰百折若无骨,撒去满身都是手”的精辟论言,其要点“柔腰”,比如两臂圆转,左虚步势虽不变,但要膝屈裆圆,胯落腰松,注意腰隙间顺势动而内随,气息调节,劲贯四梢,内力充实。当身体旋转时,要重心全部落于右脚掌,沉胯,内气潜转,腰身右旋,由两肩肘松柔的起落右运,带动腰围向右平移转,而左脚略踩地即起,臂领腿促,上中下协调一致,松活自如,稳定平衡。而不是单靠扭身或靠左腿的划圈抛动使其旋转。及至完成拍脚动作和下一势“弯弓射虎”动作,均要有“杨柳摆春风”之盎然意趣。
第十六式:高探马第三十五式:如封似闭
第十七式:右分左蹬脚第三十六式:十字手
第十八式:转身左打虎第三十七式:收势
二十五,十字腿〔单摆莲〕〔西〕
此势为杨澄甫先师定型“杨氏太极拳套路”前的动作,即“单摆莲”。单摆莲与后面的“双摆莲”一样,用右脚的外侧横劲向外摆出,无论是用单手拍脚或用双手拍脚,都是用脚拍手,手掌迎击脚面而已,所谓拍出的声音,也只是增强腿部发力,增加威慑效果,并无实际意义。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1.预备式(第一段)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亮翅
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右搂膝拗步
⒑手挥琵琶
⒒左搂膝拗步
⒓进步搬拦捶
⒔如封似闭
⒕十字手(第一段完)
⒖抱虎归山(第二段开始)
⒗肘底看捶
⒘左右倒撵猴
⒙斜飞式
⒚提手上势
⒛白鹤亮翅
21.左搂膝拗步
22.海底针
44.进步搬拦捶
45.如封似闭
46.十字手(第三段完)
47.抱虎归山(第四段)
48.斜单鞭
49.野马分鬃
50.揽雀尾
51.单鞭
52.玉女穿梭
53.揽雀尾
54.单鞭
55.云手
56.单鞭
57.下势(第四段完)
58.金鸡独立(第五段)
59.左右倒撵猴
60.斜飞式
61.提手上势
62.白鹤亮翅
63.左搂膝拗步
23.扇通臂
24.撇身捶
25.进步搬拦捶
26.上步揽雀尾
27.单鞭
28.云手
29.单鞭
30.高探马(第二段完)
31.左右分脚(第三段)
32.转身蹬脚
33.左右搂膝拗步
34.进步栽捶
35.翻身撇身捶
36.进步搬拦捶
37.右蹬脚
38.左打虎式
39.右打虎式
40.回身右蹬脚பைடு நூலகம்
41.双峰贯耳
42.左蹬脚
43.转身右蹬脚
64.海底针
65.扇通背
66.转身白蛇吐信
67.搬拦捶
68.揽雀尾
69.单鞭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1、起势 19、回身双峰贯耳 37、收势2、揽雀尾 20、进步栽捶3、单鞭 21、翻身百蛇吐信4、提手上势 22、左右野马分鬃5、白鹤亮翅 23、左右玉女穿棱6、左右左搂膝拗步 24、上步穿掌7、手挥琵琶 25、单摆莲8、抱虎归山 26、进步指裆锤9、肘底看捶 27、上步揽雀尾10、倒撵猴 28、单鞭下势11、海底针 29、左右金鸡独立12、扇通背 30、退步七星13、斜飞势 31、退步跨虎14、云手 32、转身摆莲15、单鞭 33、弯弓射虎16、高探马 34、进步搬拦捶17、右分左蹬脚 35、如封似闭18、转身左打虎 36、十字手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01、预备式30、高探马59、左右倒辇猴02、起势31、左右分脚60、斜飞式03、揽雀尾32、转身左蹬脚61、提手上势04、单鞭33、左右搂膝拗步62、白鹤亮翅05、提手上势34、进步栽捶63、左搂膝拗步06、白鹤亮翅35、翻身撇身捶64、海底针07、左搂膝拗步36、进步搬拦捶65、扇通背08、手挥琵琶37、右蹬脚66、转身白蛇吐信09、左右搂膝拗步38、左打虎式67、搬拦捶10、手挥琵琶39、右打虎式68、揽雀尾11、一左搂膝拗步40、回身右蹬脚69、单鞭12、二进步搬拦捶41、双峰贯耳70、云手13、如封似闭42、左蹬脚71、单鞭14、十字手43、转身右蹬脚72、高探马带左穿掌15、抱虎归山44、进步搬拦捶73、十字腿16、肘底看捶45、如封似闭74、进步指档捶17、左右倒辇猴46、十字手75、上步揽雀尾18、斜飞式47、抱虎归山76、单鞭19、提手上势48、斜单鞭77、下势20、白鹤亮翅49、野马分鬃78、上步七星21、左搂膝拗步50、揽雀尾79、退步跨虎22、海底针51、单鞭80、转身摆莲23、扇通背52、玉女穿梭81、弯弓射虎24、撇身捶53、揽雀尾82、进步搬拦捶25、进步搬拦捶54、单鞭83、如封似闭26、上步揽雀尾55、云手84、十字手27、单鞭56、单鞭85、收势28、云手57、下势29、单鞭58、金鸡独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
1、起势 19、回身双峰贯耳 37、收势
2、揽雀尾 20、进步栽捶
3、单鞭 21、翻身百蛇吐信
4、提手上势 22、左右野马分鬃
5、白鹤亮翅 23、左右玉女穿棱
6、左右左搂膝拗步 24、上步穿掌
7、手挥琵琶 25、单摆莲
8、抱虎归山 26、进步指裆锤
9、肘底看捶 27、上步揽雀尾
10、倒撵猴 28、单鞭下势
11、海底针 29、左右金鸡独立
12、扇通背 30、退步七星
13、斜飞势 31、退步跨虎
14、云手 32、转身摆莲
15、单鞭 33、弯弓射虎
16、高探马 34、进步搬拦捶
17、右分左蹬脚 35、如封似闭
18、转身左打虎 36、十字手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01、预备式30、高探马59、左右倒辇猴
02、起势31、左右分脚60、斜飞式
03、揽雀尾32、转身左蹬脚61、提手上势
04、单鞭33、左右搂膝拗步62、白鹤亮翅
05、提手上势34、进步栽捶63、左搂膝拗步
06、白鹤亮翅35、翻身撇身捶64、海底针
07、左搂膝拗步36、进步搬拦捶65、扇通背
08、手挥琵琶37、右蹬脚66、转身白蛇吐信
09、左右搂膝拗步38、左打虎式67、搬拦捶
10、手挥琵琶39、右打虎式68、揽雀尾
11、一左搂膝拗步40、回身右蹬脚69、单鞭
12、二进步搬拦捶41、双峰贯耳70、云手
13、如封似闭42、左蹬脚71、单鞭
14、十字手43、转身右蹬脚72、高探马带左穿掌
15、抱虎归山44、进步搬拦捶73、十字腿
16、肘底看捶45、如封似闭74、进步指档捶
17、左右倒辇猴46、十字手75、上步揽雀尾
18、斜飞式47、抱虎归山76、单鞭
19、提手上势48、斜单鞭77、下势
20、白鹤亮翅49、野马分鬃78、上步七星
21、左搂膝拗步50、揽雀尾79、退步跨虎
22、海底针51、单鞭80、转身摆莲
23、扇通背52、玉女穿梭81、弯弓射虎
24、撇身捶53、揽雀尾82、进步搬拦捶
25、进步搬拦捶54、单鞭83、如封似闭
26、上步揽雀尾55、云手84、十字手
27、单鞭56、单鞭85、收势
28、云手57、下势
29、单鞭58、金鸡独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