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德育目的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七 章 中学德育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 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 开端和顺序
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偶然表现,
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
德的形成。 最后,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
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 个体品德的内容来自社会道德 • 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8
• 3、辨析题:有什么样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2014下)
• 错误。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 现。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 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制。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 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 识的外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 影响,因此,不一定能形成和道德认识相应的道德行为,二者不一定完全一致。
论,晓霞的道德发展处于( ) (D2014下)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22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道德两难法:海因茨偷药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肯定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观点,同时指出皮亚杰观点的局限性:利 用对偶故事法不能很好地揭示儿童道德的推理过程,他认为一切文化中儿童的道德
2016年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七章德育
2016年湖南教师考编之第七章德育一、单项选择题1.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途径B.方式C.出发点D.关键环节2.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上。
A.德育内容B.德育规律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3.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A.说理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4.( )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5.我国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 )主要是德育内容。
A.礼B.射C.御D.书6.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7.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系是( )9.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是()A.两者相同B.前者指导后者C.前者反映后者D.前者决定后者10.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由()创立的。
A.哈明B.班杜拉C.皮亚杰D.西蒙1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12.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 )A.实际锻炼法B.陶冶教育法C.对偶故事法D.两难故事法13.( )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山香版--教育学--第七章--德育
第七章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与其意义(一)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二)德育的性质德育的性质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1)社会性: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历史性:德育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3)阶级性和民族性。
(4)继承性:德育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与那里、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三)德育的意义(二级简答题)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障2.德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是吸纳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证二、德育目标(一)概念:德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二)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简答与多选)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民族文化和道德传统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第二节德育内容一、德育内容的概念学校德育的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学校教育目标所选择的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德育目标必须落实到德育内容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德育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德育内容的选择和依据(多选)德育目标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文化传统学校德育的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生各方面的辅导)我国德育的内容:(了解就好)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二是集体主义教育、三是社会主义教育、四是理想教育、五是道德教育、六是劳动教育七是社会主义XX和遵纪守法教育、八是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第三节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内涵与基本矛盾(一)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第七章德育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和社会实践;(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10、什么是德育方法?小学德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自的要求是什么?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1)说服教育法。语言说服要求:要有针对性;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总结。事实说服要求:明确目的,制定计划;做好充分准备;加强指导;做好总结工作。(2)榜样示范法。要使学生了解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及其成因;指导学生明确学习榜样什么,怎样学习;狠抓落实。(3)实际锻炼法。目的明确,计划周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以学为主,加强指导;持之以恒,及时总结。(4)情感陶冶法。加强修养;创建良好环境;引导学生。(5)评比竟赛法。要建立良好的评比竞赛氛围和环境;在日常的生活和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意识;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评比竞赛。(6)奖励与惩罚法。提高奖惩关系的认识;目的明确,具体有度;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
2、德育的特点有哪些?
历史性,社会性和相对独立性。
3、简述小学德育的意义。
(1)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2)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4、简述小学德育的任务。
(1)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2)培养儿童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理想与信念;(3)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七章
1、什么是德育?简述德育的构成?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道德、社区道德、学校道德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受教育这是家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还有一种更狭义的理解就是专指道德教育,不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构成:有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德育的目的和任务
德育的重要性
个人成长的需要
德育对于个人的品德修养、人格 形成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有着 重要的影响,是个人综合素质的 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德育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 的人才,对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 意义。
02 大学德育的目的
培养道德品质
01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高尚的道 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弱势群体,为社会 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03 大学德育的任务
传授道德知识
道德理论教育
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道德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规范,帮助 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道德历史教育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 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公民意识
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他们 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成为合格的公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大学德育的目的和任务
目录
• 引言 • 大学德育的目的 • 大学德育的任务 • 德育课程与活动 • 德育评价与反馈 • 结论
01 引言
背景介绍
社会环境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 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这需要德育工作不断更新和改进。
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 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开放,但同 时也容易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 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德育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提高德育效果。
德育实践活动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 德育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 加 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 教 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 会的 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德育的功能
德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基本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其中 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德育的发展具有社会制约性,同时它又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共同构成社会大系 统, 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德育的社会性功能的实现具有间接性。
四、知行统一原则
1. 基本涵义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 行 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 要求 (1) 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 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 程
1.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2. 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 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德育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的总称。
(多)鉴于大德育的思路,我们把德育的定义表述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组织适合受教育者成长的价值环境,采用合适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政治、心理)等方面素质发展的系统活动。
二、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个体功能主要表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
德育内容: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二是集体主义教育、三是社会主义教育、四是理想教育、五是道德教育、六是劳动教育、七是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八是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当代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变革(简答)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学校德育目标提出了变革的要求。
其次,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使学校德育面临新环境和新挑战,也促进德育目标变革。
最后,工业文明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德育目标体系。
第二节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德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展开,在德育目标的指导下,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所期待的整体性变化过程。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活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是德育过程内部的主要矛盾,也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的观念。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作出的反应。
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
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李太平(1963—),男,湖北蕲春人,湖北大学讲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
人德性需要的满足,德育价值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为我性;德育目的是对德育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
三者之间又具有密切的联系,德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德育目的之实现上,而不能泛化到一切德育功能之实现上。
[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1999)06—0089—0092 一、关于德育功能功能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结构有机构成的系统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
功能是表示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范畴,它体现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交换关系。
功能侧重表示系统对环境产生的作用,但功能又依赖于环境而存在,它是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
如果离开了一定的环境及环境与系统的相互关系,抽象地谈论功能,那么,这种谈论没有意义。
功能不仅包括系统对环境的作用,而且包括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这种功能是系统与边界之外的环境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
我们把这种功能称为外部功能。
系统与环境的区分是相对的,在特定的系统域界内,一个系统可以分为A、B、C等各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对于大系统来说,是其组成的要素;而就各个子系统来说,则各有其功能。
就A系统来说,它以B系统、C系统为环境,并与它们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定的功能。
我们把特定边界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之为内部功能。
德育功能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
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内部功能。
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和方法等等。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即为德育内部功能,其中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受教育者严格遵守、积极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和享用观念的形成,即表现为适应功能、认同功能和享用功能。
德育目标和内容课件
教育评价的原则
教育评价应遵循科学性、客观性、整体性、 导向性等原则,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可 靠和有效。
德育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要点一
德育评价的内容
德育评价主要包括对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实践、德 育环境等方面的评价。
要点二
德育评价的方法
德育评价可采用多种方法,如量化评价、质性评价、自我 评价、他人评价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评价的实践
在德育评价实践中,应注重评价标准的明确性、评价过 程的规范性、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指导,以及评价数据的 可靠性与有效性等方面的考虑。
德育评价的效果
德育评价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 效性,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以及提升整体教育质量等 方面。同时,德育评价还可以为德育理论研究提供实践 基础和依据。
评估德育效果的标准
德育目标是评估德育效果的标准,通过对德育目标的实现 情况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德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为改进 德育工作提供依据。
德育目标的分类与体系
德育目标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德育目标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 根据实施途径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种类型;根据 对象可以分为面向全体学生和面向个别学生的德育目标等。
政治教育
总结词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详细描述
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引导他们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 培养他们的政治认同和爱国情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法治教育
总结词
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详细描述
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他们了解并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法律素养和 法律意识。
德育目标的内涵
德育目标主要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方 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德育目标的整体。
2020年教育学第七章德育
目录第一节德育概述2一、德育的概念:2二、德育的意义2三、德育目标31.概念:32、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33.我国中学的德育目标的总要求3第二节德育过程4一、概念41、德育过程4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4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41.德育过程的结构42.德育过程的矛盾5三、德育过程的规律(重要)5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5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5第三节7一、目前我国中学德育内容7二、德育原则71.导向性原则72.疏导原则8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8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85.因材施教原则8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97.长善救失的原则9三、德育途径9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9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93.劳动94.共青团活动95.班主任工作10四、德育方法101.说服教育法102.榜样示范法103.锻炼法104.陶冶法10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品德评价法)116.自我教育法:117、品德评价法11教育学第七章·德育一、本节学习要求:1.德育的概念;2.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3、我国中学德育的内容。
二、带着以上问题看书自学或者讨论,找到答案三、愿意的同学给同学们讲解答案,师生可以质疑、提问四、讲清楚了的问题老师总结或者口头测试检查效果,没有讲清楚的给予补充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
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学校德育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部分构成。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
第七章德育……VIP第一节德育概述一、概念(一)含义:学校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名词解释Ps:德育包括:社会德育……;学校……;社区……;家庭……。
(二)性质……简答题1.德育具有社会性,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2.…………历史性,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3.…………继承性,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
4.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德育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
二、意义……简答题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国家层面)。
2.………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学生层面)。
3.………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三、目标1.概念: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2.确立依据:(1)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3.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简答题小学:a.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b.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c.…………的道德思维和评价能力;d.……………自我教育能力。
初中:a.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b.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道德概念、法制观念;c.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和文明行为习惯;d.遵纪守法,懂得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e.讲科学,不迷信;f.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德育目标和内容课件
德育内容应具有思想性,能够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
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
德育内容应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内容是否具有现实性
德育内容应关注现实社会和生活,与 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相结合。
内容是否具有系统性
德育内容应具有系统性,涵盖思想、 道德、心理、法制等方面,形成完整 的教育体系。
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如图书馆、博物馆等,让孩 子在文化熏陶中提高道德素质。
PART 04
德育内容的实施方法
理论教育法
总结词
通过理论授课、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
详细描述
理论教育法是学校德育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形式, 将德育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德育的基本概 念、原则和价值观,为进一步实践打下基础。
目标是否关注个体全面发展
德育目标应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包括思 想道德、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
目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目标是否体现时代性
德育目标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能 够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得到落实。
德育目标应与时俱进,反映时代发展的要 求,针对当前社会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教 育目标。
德育内容评价标准
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孩子。
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 的不良行为和思想。
学校教育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注重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提 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第七章德育目的
第七章德育目的德育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
表面上看这是道德教育的结果的讨论,但是学校德育活动的结果是有预设性的,所以这一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为德育目的的讨论,即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一、德育目的及其功能(一)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人是目的性的动物.尽管近现代社会人的“机械化”使许多人自觉不自觉地隐入了“机械论”的可悲境地,否认或忘却了人的目的性,但目的性仍然是人与动物的分水岭.由于有了目的,人类的活动就不再是一种无反省的动物性本能而是一种追求理想和完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有了目的即有了活动的目标;有了目的即有了反思活动得失成败并使之趋于完善的标准。
作为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的教育和德育活动当然也具有各自的目的。
这就是我们所要讲的教育目的与德育目的。
那么,什么是德育目的?一般认为,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教育结果,具体说来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才质量的规格与标准。
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目的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教育目的与德育目的的关系有三重。
第一,德育目的就是教育目的.比如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尔巴特的观点至今仍有许多人认同。
第二,德育目的是德育目的的组成部分。
教育目的具有整体性,需要分解为若干方面,德育目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应当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其中“德”的发展是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
第二,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需要予以具体化。
道德发展在教育中的只是一个概括性的项目,但在德育目的中它就必须予以较为具体的确认.德育目的作为一种活动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具有以下几个特性.第一,德育目的具有预见性。
作为德育活动结果的设定,德育目的确定时已对德育过程诸因素如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过程诸环节如对道德价值与规范的认知与情感体验、道德内化、道德行为的改善等都有预先的设想.第二,德育目的具有超越性。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一、总则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依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和新时代德育工作要求,特制定本德育工作指南。
本指南旨在明确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要求,为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指导。
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工作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坚持德育为先。
把德育放在首位,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3. 坚持实践育人。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坚持协同育人。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合作,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5. 坚持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 坚持改革创新。
积极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体系。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德育工作应着力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文明行为、健康心态和扎实学识的新时代青少年。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德育目标,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实施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1)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热爱劳动,乐于助人。
(3)具备较强的法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心理健康,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5)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2. 学段目标(1)小学阶段:重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使学生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大学德育的目的和任务
大学德育的目的和任务
一、大学德育的目的
何谓大学?
一个讨论的基础: 大学是一个汇聚知识、传授知识、创造知 识和发展知识的机构或社会组织。 在大学这样一个以知识再生产为轴心的社 会组织或共同体中,学生的一个基本的期望是 能够在理智上得到培养,在知识上得到长进。
思考题: 你怎样看待大学校园文化的特点?请结 合自身体验谈谈体会。 课外阅读书目: 《论语》、《理想国》、《邓小平教育 理论学习纲要》 课外活动:
任务之一
品格修养 在大学德育中依然不容忽视。从某种意义上说, 品格修养是一种无止境的需要毕生努力的事业。 不过,在大学德育中,品格修养的重心从行为 约束转向心性涵养。大学生的品格修养应该建 立在觉醒了的道德理性基础之上,道德规范和 道德行为中包含的道德真理不再是“沉睡”的。 大学生应该逐渐学会使自己的生活自然地流溢 出的德性的“光泽”。品格不再是一种外在的 约束下的行为习惯,而是变成一种内在的精神 气质。 修养的重点从种行为的习性转向心灵的习性
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习俗—后习俗
大学德育发生于最关键的人生转折期
大学德育的任务就是造成一种环境和 氛围,把大学生引导向一种道德自律 的德性生活。
两个关键:
一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反思和 道德创造的能力,即价值理性和价值创 造力的培养; 二是唤醒和启迪他们对于自我、家庭、社 会和宇宙的责任的觉悟。
“大学教育”的含义
二、默契的教育
渗透在知识性和理智性的大学生活之中, 以及在整个大学的景观、日常生活、文化氛围、 价值观和精神趣味中的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成 分。 其重要性至少不低于知识性和理智性的活 动的重要性。
什么是德育目标
什么是德育目标(教师资格辅导)加入收藏频道:职业认证考试什么是德育目标(教师资格辅导)德育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含义(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级影响的教育活动。
从形式说,德育通常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等,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条件和保证。
二、德育目标(一)什么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二)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三)我国中学德育目标1.我国中学阶段具体德育目标要求根据我国政府对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调整,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要求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能力的培养。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2)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3)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4)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5)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6)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7)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3.能力方面(1)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德育培养的目的及意义
德育培养的目的及意义德育大纲是党和国家对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中学德育工作的根本依据。
为了使我校德育工作逐步做到科学化、序列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德育的整体效果,遵照《中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及我校具体情况,提出中学阶段德育大纲实施意见:一、目标要求:《中学德育大纲》规定:“通过中学阶段的教育,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热爱祖国,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奋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一)中学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②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③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护法。
④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⑤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①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
②热爱班组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
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③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①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
②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
二、教育重点、教育内容及教育活动。
(一)中学或中专一年级1、教育重点: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热爱班级集体、认真学习、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教育。
注意做好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学习习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衔接工作,迈好中学第一步。
2、教育内容:①行为准则教育⑥爱中华、爱家乡教育②集体主义教育⑦合格公民教育③道德品质教育⑧自学、自理能力教育④学习目的性教育⑨热爱劳动、爱护公物教育⑤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⑩体育合格标准教育3、教育活动①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召开“迎新大会”,进行校史教育,了解校史、继承我校光荣传统,研究调查新生情况,建立新生教育档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德育目的德育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
表面上看这是道德教育的结果的讨论,但是学校德育活动的结果是有预设性的,所以这一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为德育目的的讨论,即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一、德育目的及其功能(一)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人是目的性的动物。
尽管近现代社会人的“机械化”使许多人自觉不自觉地隐入了“机械论”的可悲境地,否认或忘却了人的目的性,但目的性仍然是人与动物的分水岭。
由于有了目的,人类的活动就不再是一种无反省的动物性本能而是一种追求理想和完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有了目的即有了活动的目标;有了目的即有了反思活动得失成败并使之趋于完善的标准。
作为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的教育和德育活动当然也具有各自的目的。
这就是我们所要讲的教育目的与德育目的。
那么,什么是德育目的?一般认为,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教育结果,具体说来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才质量的规格与标准。
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目的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教育目的与德育目的的关系有三重。
第一,德育目的就是教育目的。
比如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尔巴特的观点至今仍有许多人认同。
第二,德育目的是德育目的的组成部分。
教育目的具有整体性,需要分解为若干方面,德育目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应当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其中“德”的发展是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
第二,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需要予以具体化。
道德发展在教育中的只是一个概括性的项目,但在德育目的中它就必须予以较为具体的确认。
德育目的作为一种活动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第一,德育目的具有预见性。
作为德育活动结果的设定,德育目的确定时已对德育过程诸因素如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过程诸环节如对道德价值与规范的认知与情感体验、道德内化、道德行为的改善等都有预先的设想。
第二,德育目的具有超越性。
德育目的超越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道德本身对生活的超越性,德育目的的要求应当高于德育对象的现实的道德水平。
二是德育目的产生于德育活动之前,具有时间上的超前特性。
关于德育目的应当高于德育对象的现有水平,科尔伯格曾经有过卓越的论述。
他说:“不管是以阶段 5 还是以阶段 6 来规定学校道德教育应达到的水平,都不要紧。
但可以肯定地说,不能以比这两个阶段低的阶段的道德概念去规定道德教育的目的。
”对具体的教育对象而言,虽然科尔伯格认为:“儿童极少能理解超过其所属阶段一个以上的信息”,但是他仍然坚持:“对于年幼的儿童,我们在传授道德信息时确实可能会犯水平过高或水平过低的错误,而犯水平过低的错误比犯水平过高的错误更糟糕,这是因为,在信息水平过低的情况下,儿童会失去对所传递的信息的尊重”。
第三,德育目的具有可能性。
即德育目的的制定不仅应具有超越和超前的特点,还考虑到社会发展及德育对象的道德发展两个方面的实际,具有实现的可能。
德育目的是一种对德育对象影响的预期。
德育影响作为德育主体道德建构的价值环境能否有效实现,要害在于环境的设计能否与主体的接受状态联系起来。
不进入主体接受的阈限,德育目的就是妄想。
此外,长远或超越性的德育目的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实现它的具体方式,比如将目的、目标进行分解、分层等工作。
此外,由于德育活动具有强烈的价值或意识形态色彩,德育目的也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和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
英国教育学爱约翰·怀特曾经指出:“除非教育工作者对这些教育目的一清二楚,否则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肯定会受损失。
”所以教育目的对于具体教育活动意义重大。
作为教育目的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德育目的的意义当然也是十分重大的。
这一是因为教育目的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和具体化;二是因为下面我们要专门研究的德育目的对德育过程的重要功能。
(二)德育目的的功能德育目的有何功能?主要是对教育过程的作用和对德育对象的品德成长的作用这两个方面,可以分别称之为德育目的的教育功能和道德功能。
首先,德育目的之教育功能。
具体说来,德育目的对教育过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 .导向功能。
德育目的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的道德品质,实际上就是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对具体德育活动具有引导和激励的功能。
学校道德教育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方面,它表现为有关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规划的确定,以及教育活动内容、形式及教育方法的选择,等等;另一方面,它又必须是各个年龄段教育的合成,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结合。
无论在空间或时间维度,都必须朝向道德教育目的所指明的方向。
道德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确定,以及教育活动形式及教育方法的选择等都必须以道德教育目的为最高准则;同时,学前、小学、中学、大学、大学后的道德教育,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等等也都应互相配合,以整体道德教育目的的达成为最高的目标。
作为这一整体活动方向的德育目的因此是全部德育活动的灵魂。
2 .调控功能。
从宏观上说,德育目的对教育规划与教育结构的确立与调整等具有指导、协调的作用;从微观上说,德育目的对具体道德教育内容的安排,对教育活动形式及教育手段、方法和技术的选择等,有支配、直辖和控制、调节的作用。
在理解和掌握德育目的的条件下,德育主体(教师等)在设计和实施德育活动的大小方案时,都会自觉地按照道德教育目的的要求行事,以克服具体德育活动的盲目性;当德育活动偏离德育目的所规定的方向时,教育工作者也会自觉地反思和予以纠正。
3 .评价功能。
德育活动既然以德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那么,检验德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也应是德育目的(具体说就是德育目标)。
评价道德活动中学生品德成长的状况如何,虽然还必须有非常细致的具体评价标准,但是所有细化的评价标准的最高价值预设都来源于德育目的。
德育目的是整合所有具体的道德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德育评价的最高准则。
当具体评价标准有违德育目的时,就需要对具体评价标准作出修正。
其次,德育目的有道德功能。
由于德育目的是道德教育所要生成的道德人格的规格,所以它不仅对教师的道德教育而且对学生的道德学习有一定的作用。
其主要作用或功能有二。
一是引导性功能。
德育目的对德育对象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人生的奋斗目标。
德育目的所描绘的品德就是学生应当努力达成的理想人格。
所以必然会对德育对象起引导、提升的作用。
引导性功能实际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它具有意向性的作用。
即诱发学习个体的道德动机;第二,它具有意志性作用,即能够促进个体实施道德行为时有明确的目标因而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
德育目的引导性功能作为正面的道德教育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它是道德教育理应追求的主要方向。
二是规范性功能。
所谓规范性功能指的是德育目的可以对德育对象的道德行为起规范的作用。
这一作用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预防,其次是禁止。
德育目的有对个体品德的正面规定,当然也就提示受教育者拒绝道德错误的方向,有防患于未然的功用。
道德机制的作用一是抑恶,二是扬善。
道德教育的目的实际上也就含有禁止个体从事恶行的意味。
认识德育目的对德育对象的规范性功能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因为:第一,防止错误与恶行本身属于德育目的的内容,也是个体终生道德修养的目标;第二,对于特定阶段的学校德育来说,意义更大,例如在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善恶的判断并不成熟,在其不明事理亦不能明事理的情况下,落实德育目的的规范性功能,告知一些对与错的概念,禁止他们做一些事情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任务。
在青少年阶段,规范性功能让学生远离道德污染的环境,对其道德成长也是十分有益的。
在讲德育目的道德功能时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德育目的上述功能主要是隐含性、观念性的,直接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功能实现需要德育目的落实也就是具体的德育过程去完成。
否则就会夸大德育目的的作用,流于纸上谈兵的可笑境地。
德育目的的功能可以说是德育目的的意义构成部分之一。
不过,德育目的的重要还因为德育目的的具体确认并不容易。
原因是:第一,德育目的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不同的类型与层次,全面正确地理解需要一定的智慧;第二,教育目的的确定涉及的因素很多,正确或科学的德育目的来之不易。
德育目的的类型与结构由于德育目的是德育理念的根本,意义重大,所以几乎所有的德育家或教育家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同时德育目的设定具有很大的价值色彩,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理解会形成不同的德育目的观念。
如果我们认真考察,我们会发现德育目的实际上有不同的类型。
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将形形色色的德育目的作以下三个不同角度的分类。
(一)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和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之主要特征是从社会利益出发界定德育目的。
古代社会由于人身依附关系的维持的需要,一般说来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观念占主导地位。
在中国,修身的目的主要被导引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目标上去。
在西方则多采取神学目的论的立场。
虽然不同教育思想家的侧重点会有区别,但是从总体上看,神学目的论实际上是社会本位目的论的一种表现形式。
近现代教育史上持社会本位的德育理论很多,代表人物有法国教育社会学家涂尔干和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等人。
涂尔干就说:“道德的目的即是社会的目的。
合乎道德地行动就是为着集体的利益去行动……道德出发点正是社会的出发点。
”“没有社会,道德就没有目的。
”涂尔干认为,道德既不是为自己也不是为他人的行为,道德生活的目的只能是社会利益。
从这一观点出发,涂尔干认为学校是“国家的教会”,而教师相当于“社会的牧师”。
道德教育的惟一目的就是使个体实现社会化。
凯兴斯泰纳是以国民教育理论著称于世的。
他认为“文明与法制国家从道德集体的含义来说,是最高的外在财富。
为了我们个人的道德最切身的利益,即最高的内在财富,我们必须为之奋斗。
”“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
”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理论的合理性是确认了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是个体的道德社会化。
但是很显然,社会本位目的的缺陷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社会本位论者对社会的看法过于浪漫、天真;其次,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容易导致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对个体的强制。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与社会本位的出发点是相反的。
个人本位目的论认为,教育应当从受教育者的道德本性和需要出发,强调个人价值的重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
卢梭、裴斯洛齐、第斯多惠、杜威以及许多现当代教育家都持个人体位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