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宋元明清诗及明清词鉴赏十八篇

合集下载

元明清诗歌欣赏

元明清诗歌欣赏

元明清诗歌欣赏一、元诗元朝的诗歌有着独特的韵味。

先来说说元好问吧,他可是元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元好问的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注释:“海榴”就是石榴。

这首诗上阕写景,描绘出一幅盛夏美景图,绿叶、水阁、石榴花、乳燕、鸣蝉还有骤雨打新荷的动态画面,特别生动。

下阕就开始感叹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透露出一种对人生的豁达和无奈交织的情感。

再看杨载,他的诗风格典雅。

像题墨竹“风味既淡泊,颜色不斌媚。

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

”从竹子的淡泊、不媚俗,写出了竹子的孤高和凌云的气概,其实也是诗人自己的品格写照。

二、明诗明朝诗歌也是百花齐放。

高启是不得不提的诗人。

他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赏析:诗的开头描绘了长江的雄伟气势和金陵的壮丽山河。

中间回顾了历史上在金陵发生的诸多战事,朝代的更迭,充满了兴亡之感。

最后表达了对当时国家统一,四海一家的欣慰之情。

高启把自己对历史、对现实的感慨都融入到了这首诗中。

还有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以石灰自喻,“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写出了石灰生产过程中的艰辛,而石灰却毫不畏惧,最后表达了自己要像石灰一样,坚守清白的高尚情操。

古典诗词鉴赏之元明清诗歌

古典诗词鉴赏之元明清诗歌

古典诗词鉴赏之元明清诗歌一、元明清诗歌概述元明清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晚期,总体上不能与唐宋时代盛期相比,但也有自身的鲜明特色。

(一)元代散曲1.元代出现了新的诗歌样式即散曲。

由词发展而来,同时结合当时北方流行的民间乐曲。

分为小令和套数。

2.散曲与词的区别:曲比词更为灵活,可以增加衬字;曲比词更为通俗。

通俗质朴是散曲的正宗;曲以酣畅通彻为主要特征。

3.元散曲发展过程:以大德年间为标志分前后两期。

前期作家兼作杂剧,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雎景臣等,可分为关汉卿为首的本色派和白朴、马致远为首的文采派。

后期作家大多专写散曲,风格典雅华美,代表作家张可久、徐再思。

4.整个元散曲发展基本上是由俗到雅的过程。

(二)明代诗歌总体特征:流派众多、思想活跃、一流作家少。

1.元末明初作家,关心民生疾苦,渴望天下统一,作品内容充实、风格遒劲,代表作家陶安、刘基、高启。

2.明代中期复古派,代表人物是前后七子。

追求汉魏盛唐诗风,作品含蓄古朴。

代表作家有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等。

3.明后期性灵派,追求性灵,主张表现自我,不受形式格律限制,风格自然清新。

代表人物李贽。

(三)清代诗歌清代诗词曲都具有较高水平。

以词创作为最高。

1.清诗: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祯、袁枚、龚自珍、秋瑾等。

2.清词:纳兰性德、陈维崧、朱彝尊、张惠言等。

二、作品介绍:(一)关汉卿《四块玉·别情》(p410)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1. 作者介绍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约生于金末,大都人(今北京)。

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号已斋叟。

他曾毫无惭色的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高考语文:20首经典古代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20首经典古代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20首经典古代诗词鉴赏!1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评析】这是写景诗。

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抒发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2八阵图 [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评析】:这是一首咏怀诗。

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

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3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评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

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

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

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4凉州词 [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评析】: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全诗描写了边塞征战将士们纵情饮宴的热烈场面,并抒发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豪放气概。

全诗语言浅白,色彩浓郁,节奏明快,声情壮烈,是唐代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5闺怨 [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评析】: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宋元明清诗词曲

宋元明清诗词曲

宋元明清诗词曲1.天道五代:冯道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pàn],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道道甚分明。

2.励学篇宋代:宋真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3.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通:哪)4.劝学诗/偶成宋代: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5.《春日》宋代: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颂古五十五首其一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7.偈[jì]二十七首其一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8.颂平常心是道宋代:慧开禅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9.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宋代: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0.梅花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1.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tóngtóng]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2.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3.书湖阴先生壁宋代: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14.登飞来峰宋代: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一作: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自缘一作:只缘)15.王安石和《酒色财气》宋代:王安石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高考试题类编]1990-2002年(1990年)阅读下面文天祥的《念奴娇》,完成1--2题。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忽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甲)!堂堂剑气,斗牛空以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乙)。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1、(甲)(乙)两处的文句依次是A、此恨谁雪细看涛生云灭B、此恨凭谁雪看涛生云灭C、此恨谁雪看涛生云灭D、此恨凭谁雪细看涛生云灭2、词中的“睨柱吞嬴”,指的是A、唐睢在秦廷胁迫秦王就范的故事B、贾谊奋笔着文批评秦皇嬴政的故事C、蔺相如在秦廷怒斥秦王的故事D、荆轲行刺嬴政掷匕于柱的故事3、(1994年)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菊花元缜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

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4、(1995年)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1996年)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5--6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5、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唐宋元明清五代诗词之比较与欣赏

唐宋元明清五代诗词之比较与欣赏

唐宋元明清五代诗词之比较与欣赏介绍唐、宋、元、明、清五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五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诗词繁荣发展的阶段。

在这五个时期,诗词创作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杰出的诗人。

本文将对唐宋元明清五代的诗词进行比较与欣赏,探讨它们在主题、风格和技巧上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唐代诗词主题唐代的诗词主要以咏史、山水田园、爱情和离别为主题。

唐代诗人从乐府民歌中吸取灵感,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以抒发民间疾苦和情感。

唐代的山水田园诗大量出现,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展现情感和哲理。

爱情诗和离别诗成为唐代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悲伤。

风格唐代诗词的风格多样,既有古朴自然的风格,也有华丽辞藻的风格。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是一个融汇了古朴和华丽的杰作。

唐代的诗词注重音韵的优美和表达的清晰,形式上多采用五言和七言的句式,以及对仗和押韵的技巧。

技巧唐代诗词的技巧非常纯熟,诗人们擅长运用象征、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唐代诗词中也融入了许多音乐元素,如平仄、声调等,使诗词具有韵律感和音乐性。

唐代诗人还善于以小见大,以简写繁,使用简练而意味深远的表达方式。

宋代诗词主题宋代的诗词主题更加多元化,除了承袭唐代的山水田园和离别之外,还出现了更多关于政治、社会和哲理的作品。

宋代的诗人不再局限于美丽的自然风景,而是更加关注人与社会、人与政治的关系。

风格宋代的诗词风格相对于唐代来说更为细腻和内敛。

宋代诗人追求文人的雅致和内涵,他们更加重视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抒发。

性情豪迈的诗人苏轼也曾表达过对于这种细腻风格的批评,他说:“奸雄断腕两毛诗,奇士矫蹻半卷诗”。

可见宋代诗人对细腻风格的批评和反思。

技巧宋代诗词的技巧也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宋代诗人更加注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技巧被广泛应用。

宋代诗人还注重对词语的挑选和运用,尽可能使用修辞更为丰富的词语,以达到更精确的表达。

明清诗词大全鉴赏

明清诗词大全鉴赏

明清诗词大全鉴赏明清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们在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他们的诗词作品也因此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独特风貌。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明清诗词进行鉴赏,以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欣赏这一时期的诗词创作。

1. 鉴赏明清诗词的时代背景和特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明朝帝国的衰亡和清朝的兴起,社会经济的变革,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都对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清诗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描绘自然景物和塑造艺术形象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

2. 鉴赏明清诗词的思想情感表达:明清诗人在表达思想和情感上注重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他们注重展现自我情感的真实和充沛,表达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忧愁和思考。

例如,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表达了对乱世和家庭冷漠的感伤之情,而明代诗人文征明的《石灰吟》则抒发了对生活的苦闷和无奈。

3. 鉴赏明清诗词的自然描写:明清时期的诗词在自然描写方面追求细致和真实,注重以自然景色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心情。

他们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花草的描写以及季节的表现来丰富诗词的意境。

例如,明代诗人朱权的《观沧海》以广阔的海洋景色象征人生的辽阔和深沉,而清代诗人袁枚的《书湖阴先生壁》则以冬日湖面上的草木凋零来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

4. 鉴赏明清诗词的艺术形象塑造:明清诗人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以形、神、色为主要手法,追求形神兼备的效果。

他们注重对事物的真实描绘和细致刻画,力求通过形象的生动和鲜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明代诗人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通过对长江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生命流逝的思考,而清代诗人郑燮的《赤壁赋》则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来表达对英雄人物和忠诚精神的赞美。

综上所述,明清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其作品在思想情感表达、自然描写和艺术形象塑造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唐宋元明清古诗词名篇鉴赏_唐宋元明清的古诗

唐宋元明清古诗词名篇鉴赏_唐宋元明清的古诗

唐宋元明清古诗词名篇鉴赏_唐宋元明清的古诗一抹淡月一处疏影拨了谁的心弦动了谁的念想一室茗香一壶过往唐宋元明清且念。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唐宋元明清古诗词名篇鉴赏,供大家参考。

古诗词名篇鉴赏1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①,徒倚欲何依②。

树树皆秋色③,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④。

【注解】①东皋:今山西省河津县,作者隐居于此,自号“东皋子”。

皋:水边地。

②徙倚:徘徊,彷徨。

③秋色:憔悴枯黄之色。

④采薇:薇,野豌豆,嫩茎、叶可食。

殷朝灭亡后,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见《史记·伯夷列传》)。

这里借用典故,表示避世隐居之意。

【赏析】王绩,被称为“唐代第一位诗人”,这是他诗中最为人传颂的一首。

前四句描绘秋天薄暮的景色,后四句描绘牧人归家,充满了田园风情,牧歌色彩,通过景色的转换,反映了诗人隐逸中矛盾悬浮的心境。

这首诗美在朴素无华。

王绩(585—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在隋官秘书省正字。

唐初一度待诏门下省,不久弃官归隐。

诗风朴质清新,流畅自然,洗六朝浮华,开有唐风气之先者,当数王绩一人,堪称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

古诗词名篇鉴赏2卢照邻长安古意长安大道连狭科①,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②,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③。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④,双阙连甍垂凤翼⑤。

梁家画阁中天起⑥,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此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⑦,娼妇盘龙金屈膝⑧。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逼逼翠幰没金堤⑨。

挟弹飞鹰杜陵北⑩,探丸借客渭桥西⑪。

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赏析

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赏析

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赏析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是中国文学的四个代表性的文学类型。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文学的珠玉,形式简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元曲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以戏曲为基础,平仄和音韵相结合,形式多样,故事生动,常见于舞台表演。

明清小说则继承了元曲的特点,但是更加注重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情节的丰富性,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

下面进行具体的鉴赏。

唐诗宋词唐诗是唐代文化的杰出代表,其艺术水平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时代的诗歌,代表了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之一。

唐诗的特点是“气韵生动”,意境深远,字字珠玑,独具匠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名篇,都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

宋词则是中国文化中的另一极品。

宋词的形式优美,语言简练,深情热烈,浓情绵绵,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宋词所描绘的意境和情感深邃动人,属于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之一。

例如,“浪淘沙”、“满江红”、“离思五首”等名篇,都是中国文学的杰作。

元曲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以戏曲为基础,平仄和音韵相结合,形式多样,故事生动,常见于舞台表演。

元曲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戏剧的性质,将艺术表现和瞬间效果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视听体验。

例如,《西厢记》、《汉宫秋》、《万张补》等名篇,都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杰作。

明清小说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代表作品。

它继承了元曲的特点,但是更加注重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情节的丰富性,成为中国文学中的巅峰之作。

李可染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等名著,都是中国文化的精华,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遗产。

总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将中华文化中深刻的思想和深邃的感情,艺术地转化为精美的语言和娴熟的艺术表达,成为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高考常用的诗词赏析

高考常用的诗词赏析

高考常用的诗词赏析【篇一】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着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50首唐、宋、元、明、清经典古诗词欣赏,值得收藏

50首唐、宋、元、明、清经典古诗词欣赏,值得收藏

50首唐、宋、元、明、清经典古诗词欣赏,值得收藏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缜《离思》之四暮从碧山下,山岳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薇。

相携及田家,山月随人归。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夜酒》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楚色三江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唐)王维《汉江临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子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溟》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雾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唐)王维《过香积寺》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叶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君同。

——(唐)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音便拟归。

纵使清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张旭《山中留客》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船风雨看潮生。

——(唐)苏禹钦《淮中晚泊犊头》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唐)李贺《梦天》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意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五代)李唐《七绝》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之元明清诗歌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之元明清诗歌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之元明清诗歌作者:黄富忠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09年第16期【阅读技巧】元朝知识分子地位之低,为历代之甚。

因此最容易产生要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宋荦《元诗选》序中说:“宋诗多沉僿,近少陵;元诗多清扬,近太白。

”元诗从宋代的重理性,重新回到重感情的轨道上来。

明代朱元璋即位以后,加强思想统治,猛烈摧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生机,明诗发展进入低谷。

袁宏道“性灵说”主张诗歌从人的真实本性出发进行创作,与封建道德不合拍的“喜怒哀乐嗜好情欲”大量涌入诗歌中,这是我国诗歌史内容上的一次解放,但艺术成就不高。

清朝初年仍然延续着明诗低谷之余绪,但在艺术上有所提高。

晚明以来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增强,但是诗人在现实中又深感无力和压抑,这种思想在清初诗歌中表现较为明显。

无论是吴伟业、钱谦益,还是方以智、钱澄之等,他们的诗歌都体现出了这种无奈。

随着时代的发展,诗歌缓慢地朝着五四文学抒发真情、个性解放的方向前进。

高考诗歌鉴赏,命题的角度就是问形象、品语言、考技法等方面,笔者根据命题的内容不同,对解答方法做了些总结。

一、问形象:寻“象”所志诗以言志,而“志”则可以从诗人的生活中去了解。

因此诗歌形象的鉴赏就离不开“源”——诗人的生活,这是我们赏诗的必备条件。

寻“象”所志。

这个“象”是诗歌的意象,与盛唐意象的阔大不同,元明清诗歌多是伤感、无奈、孤傲的意象。

“志”是标志,即特征。

我们抓住意象的特征顺藤摸瓜,将用于物的词同义转换用于人,就能准确把握诗歌形象了。

对于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诗中形象有什么特点、分析诗中的形象这类提问,在答题时,应遵守“形象描述+形象意义或感情”的格式。

二、品语言,抓四角度品味诗歌语言,先总体把握诗人的个性特点,再辅之以“一看、二找、三套”的表述技巧,从四个角度分析。

元朝诗歌语言,宋荦《元诗选》中说:“宋人学韩白为多,元人学温李为多。

”如赵孟清丽委婉;贯云石清新自然,感情真挚;揭傒斯清婉流丽。

唐宋元明清五代诗词欣赏

唐宋元明清五代诗词欣赏

唐宋元明清五代诗词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境,通过凝练的文字描绘出世间万象。

唐宋元明清五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这些时期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广泛流传,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欣赏并探讨唐宋元明清五代的精彩诗词作品。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被誉为"诗的盛世"。

唐代的诗人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创作了许多经典之作。

例如,杜甫的《登高》一诗,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逝去的岁月和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以其雄浑而深沉的语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个辉煌时期,被称为"词的盛世"。

宋代的词人们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婉约的风格,创作了许多动人心弦的作品。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以其清新的语言和深情的思绪,描绘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以其细腻而纯净的表达,给人以温暖和感动。

元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时期,元代的诗词作品在形式和题材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元代的诗人们以其豪放的气势和奔放的想象,创作了许多富有创新精神的作品。

例如,关汉卿的《汉宫秋》一曲,通过描绘宫廷的秋日景色,表达了对逝去的辉煌和人生的无奈。

这首曲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给人以震撼和思考。

明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多元化时期,明代的诗词作品在题材和风格上都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明代的诗人们以其多样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作品。

例如,杨维桢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通过描绘长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沧桑的思考。

这首词以其流畅的词牌和深情的歌词,给人以动人和感慨。

清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变革时期,清代的诗词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清代的诗人们以其清新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创作了许多别具一格的作品。

例如,袁枚的《七夕》一诗,通过描绘七夕的浪漫情景,表达了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考语文资料整理 古诗词鉴赏分类赏析(30页)

高考语文资料整理 古诗词鉴赏分类赏析(30页)

古诗词鉴赏(分类赏析)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页汉江临眺(王维)………………………………………………………………………………………页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页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军旅塞上听吹笛(高适)……………………………………………………………………………………页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页古从军行(李颀)………………………………………………………………………………………页天若有情天亦老——咏史怀古西塞山怀古(刘禹锡)…………………………………………………………………………………页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页明妃曲二首(其一)(王安石)………………………………………………………………………页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相思望月怀远(张九龄)……………………………………………………………………………………页左迁蓝关示侄孙湘(韩愈)……………………………………………………………………………页商山早行(温庭筠)……………………………………………………………………………………页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房兵曹胡马(杜甫)……………………………………………………………………………………页蝉(李商隐)……………………………………………………………………………………………页海棠(苏轼)……………………………………………………………………………………………页先向歌诗求讽刺——社会写真石壕吏(杜甫)…………………………………………………………………………………………页卖炭翁(白居易)………………………………………………………………………………………页关山月(陆游)…………………………………………………………………………………………页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李白)…………………………………………………………………………………………页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页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页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情别绪清平乐(李煜)…………………………………………………………………………………………页苏幕遮(范仲淹)………………………………………………………………………………………页兰陵王(周邦彦)………………………………………………………………………………………页问世间情是何物——两情相悦生查子·元夕(欧阳修)………………………………………………………………………………页鹧鸪天(晏几道)………………………………………………………………………………………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页水远山长看不足——风物景色菩萨蛮(韦庄)…………………………………………………………………………………………页破阵子(晏殊)…………………………………………………………………………………………页望海潮(秦观)…………………………………………………………………………………………页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永怀定风波(苏轼)…………………………………………………………………………………………页满江红(岳飞)…………………………………………………………………………………………页水龙吟(辛弃疾)………………………………………………………………………………………页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蝶恋花(柳永)…………………………………………………………………………………………页武陵春(李清照)………………………………………………………………………………………页扬州慢(姜夔)…………………………………………………………………………………………页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高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 清诗鉴赏三十六例

高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 清诗鉴赏三十六例
袁枚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注】①借园:作者好友李晴江的寓所。
1.简答“笛声”这一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4分)
参考答案
1.笛声是全诗的中心意象。(1分)它是借园主人心声的流露,感情的寄托。(1分)。诗的首联引出"水上音",中间两联集中笔墨对其进行描写。颔联借“笛声”抒发"秋士"哀愁之心,颈联写诗人与“笛声”产生了感情的共鸣,又陶醉在音乐的享受之中,尾联首句,当作者在"秋夜"听完友人的一曲笛声之后,终于迎来了与"秋士"的相逢之时,通过“笛声”两人心灵达到了高度的默契。诗的收束像不尽的笛声的余音一样,让人回味无穷。(1分)
参考答案
1.(4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即将离别洛阳时的留恋与感伤。(2分)首联“思不禁”直接点明诗人离开洛阳前心绪不宁、浮想联翩的情形,“巡檐背手”“重沉吟”则将作者内心情绪具体化、动作化。颔联借洛阳汉苑隋宫的遗迹、牵人魂魄的断续捣衣声的描写,间接表现诗人对洛阳的留恋。(2分)
2.(4分)①拟人手法,菊花因离别在即而分外寒“瘦”,天气因离别在即而“酿”出秋阴,移情于物,化静为动,渲染了离别在即感伤与留恋。②借景寄情,菊花分外寒瘦,天空秋阴浓厚,哀景寄托了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之情。③哀景衬托哀情,分外寒瘦的菊花、秋阴浓厚的天空衬托了诗人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④情景交融,诗人因离别在即而神情黯然,菊花因深秋来临而分外寒瘦,天空因深秋来临而阴云浓密,情景水乳交融。(手法2分,分析2分,任答一点即可)
2.表达了诗人身处苦寒边地的忧愁与无奈。(“空”表现出无奈,没有这一点的扣1分)(3分)妻子白白寄来了春装,因边地五月仍然不见春意,“春衣”无法穿在身上,侧面写出了边塞的苦寒。(3分)

高考全国卷语文古诗词鉴赏(详解版)

高考全国卷语文古诗词鉴赏(详解版)

1.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背景】这首诗作于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其时苏轼54岁,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苏辙迁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在汴京。

是年八月,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庆贺辽主生辰。

契丹本是东北辽河上游的游牧民族,公元916年。

阿保机建立辽朝,成为与五代、北宋并立的国家,雄峙北方近200年,成为宋朝的北方之患。

宋自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订立“澶渊之盟”以来,每年要向辽国、西夏进贡银两、绢匹,岁以百万计。

其国主生辰,还要派使臣去庆贺。

卑事小国,国弱臣辱,做这样的使臣内心是屈辱的。

苏轼写诗送别,尽劝慰告诫之意。

【注释】⑴适:往。

⑵驿骑:犹言“驿使”,传驿的信使。

凌:冲冒。

⑶天骄:汉时匈奴自称“天之骄子”(《汉书·匈奴传》),后泛指强盛的边地民族。

此处指契丹。

凤麟:凤凰与麒麟,比喻杰出的、罕见的人才。

⑷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⑸武林:山名,即今杭州西灵隐山,后多用武林指杭州。

苏轼时知杭州。

⑹“单于”二句:《新唐书·李揆传》:“揆美风仪,善奏对,帝(肃宗)叹曰:‘卿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信朝廷羽仪乎’故时称三绝。

”德宗时他曾“入蕃会盟使”,至蕃地,“酋长曰:‘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揆畏留,因绐之曰:‘彼李揆安肯来邪!’”苏氏一门,尤其是苏轼在契丹声名尤著,故化用此典,说明中原人才众多,不止苏氏。

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借指辽国国主。

【文学赏析】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

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

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

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

中高考必背40首古诗词鉴赏总结

中高考必背40首古诗词鉴赏总结

中高考必背40首古诗词鉴赏总结01《关雎》1.主旨:男子追求女子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

2.手法:起兴、反复、虚写、重章叠唱。

3.赏析:①前两句以雎鸠相互应和的叫声起兴,渲染和谐悠扬的气氛。

5、6、13、14、17、18句以采摘荇菜起兴,写男子艰难执著的追求过程。

②“悠哉悠哉”用反复修辞,写男子对意中人的相思之情。

③13―20句虚写,男子想象把意中人娶回家的情景。

④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02《蒹葭》1.主旨:表现了主人公对所倾慕的人的执着追求与追寻不得的惆怅、失望的心情。

2.手法:起兴、重章叠句。

3.赏析:①全诗共三章,每章开头的两句环境描写是起兴句,表明了时间的推移,渲染了凄清朦胧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惆怅失落的心情。

②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韵美,渲染了凄清朦胧的气氛,强化了主人公求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03《十五从军征》1.主旨:诗歌通过描绘从军几十年后归家的少年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2.描写手法: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白描)、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3.赏析:①开头两句以夸张手法写出了从军之久。

“始”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思乡,盼与亲团聚的迫切心情。

②对话描写表现了主人公思亲情切,暗示亲人离世。

③环境描写采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白描手法,写出主人公家里的荒凉破败,烘托了主人公的悲哀,侧面表现从军之久。

④动作、神态、细节描写,写出了主人公归家后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

04《观沧海》1.主旨:通过描写站在海边看到和想到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开阔的胸襟和渴望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2.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夸张、想象。

3.赏析:①前两句开篇点题,交代观察方位、地点及对象,“临”写出立足点高,“观”统摄全篇,是线索。

新部编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解析

新部编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解析

新部编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元日陈与义①五年元日只流离,楚俗今年事事非。

后饮屠苏②惊已老,长乘舴艋竟安归。

携家作客真无策,学道刳心③却自违。

汀草岸花知节序,一身千恨独沾衣④。

【注】①诗人曾在朝廷任职。

南宋建炎四年,金兵大举南侵,诗人避难湖湘间。

此诗作于建炎四年。

②屠苏:屠苏酒。

③刳(kū)心:道教语,谓摒弃杂念。

④独沾衣:传说战国时齐景公在牛山落泪,感慨人世无常。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扣题,回忆自昔至今五年来的辗转奔波的生活,每逢“元日”,只有“流离”,可见诗人的生活境况。

B.“惊”字写诗人饮屠苏酒时蓦然发觉自己垂老的惊惶之态,“竟安归”表达了对最终竟然安然归乡的欣喜。

C.“携家作客真无策”呼应首联上句,是说自己五年来漂泊辗转,客居他乡。

“真无策”透露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D.颈联第二句,写诗人原本决心学道以清除内心杂念,后来却违背了自己原本的意愿,步入仕途,自感追悔莫及。

(2)本诗尾联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 2.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唐] 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②。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③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释:①颜钱塘:钱塘令颜某,名不详。

②鸣弦暂辍弹:此句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

③渤澥:渤海的古称。

(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A.律诗B.小令C.古体诗D.曲子词(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里闻雷震”写未见江潮,先闻其声。

潮声巨大如雷鸣,并且震动百里,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

B.“鸣弦暂辍弹”写善理政的县令被江潮吸引而暂停公务前往观潮,从侧面烘托出了江潮的声势巨大。

C.“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写县衙门内一个接一个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诗词鉴赏——宋元明清诗及明清词鉴赏十八篇
---------------------------------------
高考古诗词鉴赏——宋元明清诗及明清词鉴赏十八篇
宋元明清诗及明清词鉴赏训练十八篇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林逋
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端上人:一个名叫端的和尚。

底处:何处。

枰:棋盘。

葑上田:又称架田,古人将木框浮于水面,框内充满葑泥,水涨水落而架田不颠覆。

(1)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
(2)请对颔联作简要的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颈联中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指出山鸟和井梧分别喻指哪类人?
(3)黄公度的这首《悲秋》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试题。

叹疆场隋代民歌
闻道行人至,妆梳对镜台。

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到家[金]刘汲
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

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

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

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

(1)这两首诗所写内容的共同点是什么?试分别概括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试对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两句进行赏析。

4.阅读下面的隋诗和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人日思归
薛道衡(隋)蜀道后期张说(唐)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人日:正月初七。

(1)试对薛诗前两句中的虚词作简要赏析。

(2)薛诗的三、四句和张诗的三、四句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试做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苏轼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注:这两首七绝作于元符三年(1100年),诗人离儋州之前。

澄迈,县名,在今海南岛;通潮阁,一名通明阁,在澄迈县西。

帝遣巫阳招我魂:帝,指上帝;巫阳,古代女巫名。

这里诗人化用《楚辞·招魂》之意,借上帝以指朝廷,借招魂以指奉旨内迁。

(1)古典诗词特别将就炼字,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贪看白鹭横秋浦中横字的妙处。

(2)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比较这两首诗,看看有何不同,请简析。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下面问题。


回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释]
梦回:梦醒。

林景熙:号霁山,宋末诗人。

有气节,宋亡不仕。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2)最后一句中的未眠鸥,可谓独具匠心,请赏析其作用。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虚堂寇准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

因刚直不阿,两次罢相。

(1)本诗前两句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做简要分析。

(2)本诗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8.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完成试题。

夜半闻横管【宋】程俱
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

金样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程俱,在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

验谷,即金谷园。

位于中原洛阳。

(1)此诗对笛声的描写出色,请你指出笛声描写的主要艺术手法并概括笛声的特点。

(2)诗人夜半闻笛感慨万千,请你简要分析七、八两句中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葡萄图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

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性情纵放,屡试不第。

(1)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2)选取的明珠这一意象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鉴赏。

10.阅读下面这首词,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浣溪沙(明)刘基
布谷催耕最可怜,声声只在绿杨边。

夕阳江上雨余天。

满地蓬蒿无旧陌,几家桑柘有新烟?战场开尽是何年。

(1)这首词写的是
(季节)
(时分)所见的农村景象。

(2)简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的情感。

1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仗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两首诗分别给我们呈现了怎样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2)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一怎样的哲理启示?
13.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古戍明·刘基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注]。

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注]笳:号角
本诗作于元末,请结合前两联谈谈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本诗的后两联描绘了怎样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变化?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海棠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