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异体混编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腱骨愈合的实验研究

合集下载

13828659_自体肌腱与自异体组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比较

13828659_自体肌腱与自异体组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比较

㊃论 著㊃[收稿日期]2016-10-24;[修回日期]2016-12-25[作者简介]张谦(1980-),男,山东莱州人,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骨科疾病诊治研究㊂*通讯作者㊂E -m a i l :76441500@163.c o m自体肌腱与自异体组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比较张 谦1,龙玉斌1,刘 虎1,安 明1,祁 辉1,董江涛2*(1.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三科,河北保定071000;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关节二科,河北石家庄050051) [摘要] 目的观察自体肌腱和自异体组配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初期临床疗效㊂方法选择单纯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行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手术患者66例,分为自体肌腱重建组(自体组)35例和自异体组配肌腱重建组(自异体组)31例,行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手术㊂比较2组K T -1000值㊁L a c h m a n 试验㊁轴移试验㊁T e g n e r 评分表㊁L y s h o l m 评分表和I K D C 评分㊂结果自体组平均随访36个月,自异体组平均随访33个月㊂2组L a c h m a n 试验结果㊁K T -1000值㊁轴移试验㊁阳性率㊁I K D C 评分㊁T e g n e r 评分㊁L ys h o l m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自体肌腱与自异体组配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均能取得优良的初期临床结果,且初期临床疗效相当㊂[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自体;移植,异种 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7-3205.2017.04.008 [中图分类号] R 68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3205(2017)04-0404-04T h e c l i n i c a l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c o m p a r i s o no f s i n gl e -b u n d l e 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 e n t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w i t ha u t o g r a f t v e r s u a u t o -a l l o gr a f t Z H A N G Q i a n 1,L O N G Y u -b i n 1,L I U H u 1,A N M i n g 1,Q IH u i 1,D O N GJ i a n g-t a o 2*(1.N o .3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r t h o p e d i c s ,t h eF i r s tC e n t r a lH o s p i t a l o f B a o d i n g C i t y ,He b e iP r o v i n c e ,B a o d i n g 071000,C h i n a ;2.N o .2D e p a r t m e n t of J o i n t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r t h o pe d i c s ,t h eT h i r d H o s p i t a l of H e b e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g 05005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e c t i v e T oc o m p a r et h e p r i m a r y c l i n i c a lr e s u l t so fs i n g l e -b u n d l e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 e n t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C L R )w i t ha u t o g r af t v e r s ua u t o -a l l og r a f t .M e th o d s Si x t y -s i x p a t i e n t sw i t hi s o l a t e da n t e r i o rc r u c i a t el i g a m e n tr u p t u r e w e r et r e a t e d w i t h h a m s t r i n g te n d o n a u t o g r af t s (35p a t i e n t s )o r w i t h a u t o -a l l og r a f t (31p a t i e n t s ).S i n gl e b u n d l ea n t e r i o r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 e n t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u r g e r y w a s a p pl i e d .T h eK T -1000v a l u e ,L a c h m a n t e s t ,a x i a l s h i f t t e s t ,T e g n e r s c o r e ,L y s h o l ms c o r e a n d I K D C s c o r ew e r e c o m p a r e d b e t w e e n t h e 2g r o u p s .R e s u l t s T h e a u t o g r a f t g r o u p w e r e f o l l o w e du p f o r 36m o n t h s .T h e a u t o -a l l o g r a f t g r o u p w e r e f o l l o w e du p f o r 33m o n t h s .T h e r ew e r e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t h e 2g r o u ps i n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L a c h m a n t e s t ,K T -1000v a l u e ,p i v o t t e s t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I K D Cs c o r e ,T e g n e r s c o r e a n dL y s h o l ms c o r e (P >0.05).C o n c l u s i o n S i n g l e -b u n d l e A C L R w i t h a u t o g r a f t s a n d a u t o -a l l o g r a f t s h a v e s i m i l a r e x c e l l e n t i n i t i a l c l i n i c a l r e s u l t s .T h e r ew a sn o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a u t o g r a f t s a n da u t o -a l l o g r a f t s .[K e y wo r d s ] 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l i g a m e n t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a u t o l o g o u s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h e t e r o l o go u s 前交叉韧带(a n t e r i o r c r u e i a t e l i ga m e n t ,A C L )损伤常导致膝关节严重不稳,引起胫骨相对股骨向前和旋转不稳定,继发半月板甚至关节软骨损害,故需要及早进行A C L 重建[1]㊂目前国内对于A C L 重建多采用自体腘绳肌腱或异体肌腱作为韧带来源㊂㊃404㊃第38卷第4期2017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H E B E I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V o l .38 N o .4A pr . 2017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作为A C L重建的移植物,自体及异体肌腱单独重建A C L在临床上已得到充分应用及肯定[2]㊂在选取自体韧带进行A C L单束重建术中,术者往往面临多种原因导致自体韧带粗度不够的尴尬,这时需要进行自异体组配肌腱进行A C L重建㊂自异体组配肌腱作为自体肌腱重建A C L自体移植韧带粗度不够时的弥补方法,对其临床效果目前还未有明确具体报道㊂本研究对自体肌腱与自异体组配肌腱单束重建A C L的初期临床结果进行比较,观察这2种移植物重建A C L的初期疗效,现报告如下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2月 2015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及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术前经M R I检查及关节镜下证实为单膝单纯A C L损伤㊁不伴侧副韧带及后交叉韧带损伤进行A C L重建的患者66例,分为自体肌腱重建组(自体组)35例和自异体组配肌腱重建组(自异体组)31例㊂自体组男性30例,女性5例,年龄22~48岁,平均(30.0ʃ5.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3.0ʃ6.4) d;自异体组男性24例,女性7例,年龄20~46岁,平均(31.0ʃ6.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5.0ʃ6.9) d㊂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术前向患者详细说明2种移植物的优缺点,患者术前均知情并同意自体腘绳肌腱,肌腱直径不足时组配异体肌腱进行A C L重建㊂纳入标准:关节镜下需行A C L重建患者,且术前无关节僵硬表现,术中证实为单纯A C L损伤,患者骨骺完全闭合㊂排除标准: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损伤或并发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重建并发后内侧或后外侧结构损伤重建,并发髌骨关节损伤的稳定性重建,严重膝关节周围神经血管损伤并发膝关节严重脱位㊂1.2移植物制备1.2.1自体组在胫骨结节和胫骨内侧缘中点处行2~3c m纵行切口,取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㊂将肌腱止点端连同骨膜切下,用肌腱剥离器切取肌腱,剔除肌腱上残余的肌肉组织,将肌腱折叠成3~4股,对折处用2#爱惜邦缝线编织制备成移植物,保证肌腱折叠后长度ȡ6mm,将折叠的半腱肌㊁股薄肌肌腱合在一起测量其总直径,保证自体组肌腱直径在8~9mm㊂用60~80N的牵张力进行肌腱预张15m i n㊂1.2.2自异体组在胫骨结节和胫骨内侧缘中点处行3c m纵行切口,分离显露鹅足,取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测自体移植物直径㊂异体移植物浸泡于0.9%氯化钠溶液250m L中进行复温,反复冲洗3次;保证自异体组配肌腱直径在8~9mm,自异体移植物在60~80N的牵张力进行移植物预张15m i n,应用2#爱惜邦缝线采取自体移植物包裹夹心法编织肌腱制备成移植物㊂1.3手术方法1.3.1胫骨隧道的制备从前内侧入路插入胫骨定位器,使瞄准器上臂与胫骨平台平面平行㊂取与胫骨纵轴成45ʎ角,与矢状面成20ʎ角,将胫骨导针从胫骨结节与内侧缘的中点经瞄准器下臂钴透胫骨进入关节腔㊂使克氏针的出点在内侧髁间棘的斜坡处㊁原A C L止点的内后部㊁外侧半月板前角后缘的延长线上㊁后交叉韧带前方约7mm处㊂套入与肌腱直径相等的空心钻头,钻出胫骨隧道㊂1.3.2股骨隧道的制备膝关节屈曲120ʎ,经前内侧低位入路将股骨髁定位器插入髁问窝过顶点的远前方5~7mm后壁,左膝2点㊁右膝10点得到股骨内口的位置㊂用导针经胫骨隧道钻透股骨,使其从股骨髁部前外侧穿出皮肤,顺导针经胫骨隧道用4.5 mm的钻头钻穿股骨,测量股骨隧道的深度,一般4~5c m㊂用隧道全长减去预计肌腱植入隧道的长度,得到聚乙烯襻的长度㊂经胫骨隧道用与肌腱匹配的空心钻头钻出长为2.5~3.0c m(肌腱植入深度+7mm)的股骨隧道㊂1.4术后康复自体组和自异体组采用相同的康复方案,术后2组膝关节均伸直位包扎,并用可调式膝关节支具固定㊂2组术后即刻用膝关节固定支具将患肢固定于0ʎ位2周,并纠正伸膝受限㊂术后2周开始扶拐不负重行走并进行屈膝锻炼,逐渐增加屈膝角度;术后6周屈膝超过90ʎ;术后8周完全负重,屈膝达110ʎ㊂术后8周内下地行走时要求使用支具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㊂之后主要进行肌肉力量锻炼和膝关节灵活性锻炼㊂术后3个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独立行走及慢跑,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㊂1.5随访观察指标采用主客观联合随访评估,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进行客观指标检查,包括应用K T-1000(M E D m e t r i e公司,美国)测量的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异(屈膝25ʎ,134N前向拉力)㊁L a c h m a n试验㊁轴移试验;应用I K D C膝关节功能评分表[3]㊁T e g n e r评分表[4]㊁L y s h o l m评分表[5]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主观评估㊂1.6统计学方法应用S P S 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㊂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㊃504㊃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第38卷第4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㊂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 果自体组平均随访36个月,自异体组平均随访33个月㊂自异体组1例患者于术后第4天出现手术胫骨隧道处切口渗液,延迟膝关节制动和拆线时间至术后3周,切口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㊂2组均未发生膝关节僵硬㊁血管及神经损伤㊁膝关节感染等并发症㊂2.1 2组客观指标比较 2组L a c h m a n 试验结果和K T -1000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1㊂自体组轴移试验阳性1例(2.86%),自异体组轴移试验阳性1例(3.23%),2组轴移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9,P =0.527)㊂表1 2组L a c h m a n 试验结果和K T -1000值比较T a b l e 1 C o m p a r i s o no fL a c h m a n t e s t r e s u l t s a n dK T -1000v a l u e s b e t w e e n2g r o u ps (例数)组别例数L a c h m a n 试验阴性Ⅰ度阳性Ⅱ度阳性Ⅲ度阳性K T -1000值0~2mm3~5mm>10mm自体组 35322103131自异体组3127222812Z 0.6130.168P0.5400.8662.2 2组主观指标比较 2组I K D C 评分㊁T e g n e r 评分㊁L y s h o l m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㊂表2 2组I K D C 评分㊁T e g n e r 评分㊁L y s h o l m 评分比较T a b l e 2 C o m p a r i s o no f I K D C ,T e g n e r ,L ys h o l m s c o r e i n t w o g r o u ps (x -ʃs ,分)组别例数I K D C 评分T e g n e r 评分L ys h o l m 评分自体组 3593.46ʃ2.036.11ʃ0.0593.53ʃ2.05自异体组3192.65ʃ1.626.18ʃ0.0692.71ʃ2.58t 1.7700.6671.437P0.0800.5080.1563 讨 论1988年F r i e d m a n [6]首先报道关节镜下应用半腱肌肌腱重建A C L ㊂关节镜技术使得A C L 重建手术飞速发展,手术量的增多导致移植物的需求迅速增加[7],尽管许多研究者报道异体移植物有良好效果[8-10],但由于供源紧张且存在传播疾病及免疫排斥等风险,使得临床医生不得不首先考虑自体移植物重建A C L ㊂应用骨-髌腱-骨曾被认为是A C L重建术的 金标准 [11],但近年来由于其供区并发症较多,使得临床使用逐年减少[12];自体腘绳肌腱供区并发症小,取腱简单,更受临床医生青睐㊂但部分患者由于自体韧带无法达到足够的直径[13],术中不得不增加异体肌腱保证重建的韧带足够粗,但是关于这种组配式移植物相关报道非常少㊂程文丹等[14]报道关节镜下采用6~8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A C L ,L ys h o l m 膝关节评分从术前47.71分提升至术后95.36分㊂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K T -1000值和L ys h o l m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认为只要保证移植物直径足够粗,组配移植物重建A C L也可与自体移植物取得相似的临床效果㊂不论自体还是异体移植物均经过坏死㊁再血管化㊁细胞增殖和胶原再塑4个演化阶段[15]㊂2组移植物重建A C L 后,需要在腱性移植物与骨隧道壁之间产生新的连接,此过程为肌腱末端结构的再生㊂移植物悬吊式固定侧,肌腱与骨隧道壁为间接愈合,再生的组织学层次依次为肌腱纤维㊁S h a r p e y 纤维㊁纤维软骨㊁钙化软骨㊁骨㊂移植物界面螺钉隧道内口挤压固定侧,肌腱与骨隧道壁为直接愈合,很少有S h a r p e y 纤维,再生的组织学层次为肌腱纤维㊁纤维软骨㊁钙化软骨㊁骨㊂G o r s c h e w s k y 等[16]研究证实异体移植物较自体移植物腱骨愈合及组织化生过程相对较慢㊂为了弥补术中异体移植物上述不足,在单束重建术中采取包裹夹心法编织自异体移植物,即用自体移植物包裹异体移植物方式编腱,尤其在股骨端通过此种方法使自体移植物最大程度与骨隧道接触直接愈合,避免移植物与骨隧道延迟愈合,使其血管化及自身重塑达到最佳化[17]㊂自异体移植物由来源不同的肌腱组成,每股移植物的作用力很难一致,因此保持自异体多股移植物均匀受力是防止A C L 重建后松弛的关键㊂移植物术前没有进行预张或预张力不够,植入后会因牵张被拉伸和延展,因此植入前需行预张处理,以保持较稳定的初始张力,避免植入后过度拉伸及延展[18]㊂王鸿雁等[19]认为自体移植应在80N 拉力下预张时间为>5m i n㊂吴继云等[20]认为异植物应在67N 拉力下预张15m i n㊂鉴于自异体移植物组㊃604㊃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第38卷 第4期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织来源不同,为了达到良好临床效果,术前对自异体组配移植物采取分别预张的方法,保证不同移植物初始固定的稳定性㊂术后早期自异体相比自体组康复锻炼滞后,减少移植物间初始强度及张力不同带来的不利影响,3个月后移植物强度变化程度趋于一致,且总体强度明显增加,均进行较为积极地康复锻炼以达到良好的功能效果㊂本研究通过采取相同康复锻炼计划,不仅2组患者术后前后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随访时未发现膝关节粘连等并发症㊂异体移植物存在疾病传播㊁免疫排斥等风险,移植物排斥反应表现为滑膜炎㊁关节感染㊁移植物不明原因断裂等[15],本研究中未出现明显疾病传播及免疫排斥病例,自异体组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胫骨隧道切口持续渗液,切口延迟愈合,术后第3天起夜间阵发性高热>38.5ħ持续1周,给予降温药物可控制体温,切口处渗液连续3次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经积极处理切口愈合㊂自体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未有切口持续渗液现象,尽管没有充足证据证实术后切口持续渗液延迟愈合与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因素有关,但还是建议术中将异体移植物浸泡于0.9%氯化钠溶液250m L中进行复温,反复冲洗3次,以尽量减少异体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影响㊂总之,应用自异体移植物单束重建A C L可取得较满意的术后疗效,与自体移植物相似㊂在自体移植物直径不能达到重建标准时,可充分考虑自异体组配移植物重建A C L㊂本研究未对组间移植物的组织学及生物力学进行观察,随访时间较短,长期随访需进一步研究㊂[参考文献][1] F e t t o J F,M a r s h a l lJ L.T h en a t u r a lh i s t o r y a n dd i a g n o s i so f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 e n t i n s u f f i c i e n c y[J].C l i n O r t h o p R e l a tR e s,1980,(147):29-38.[2]庞红梅.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康复临床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5):528-531.[3] T i a n S,W a n g Y,W a n g B,e ta l.A n a t o m i cd o u b l e-b u n d l ea n t e r i o rc r u c i a t el i g a m e n t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 i t h a h a m s t r i n gt e n d o na u t o g r a f ta n df r e s h-f r o z e n a l l o g r a f t:a p r o s p e c t i v e, r a n d o m i z e d,a n d c o n t r o l l e d s t u d y[J].A r t h r o s c o p y:A r t h r o s c o p i c,2016,32(12):2521-2531.[4] F röh l i c h V,J o h a n d lS,D eZ w a r tP,e ta l.N a v i g a t e d T K Aa f t e r o s t e o t o m y v e r s u s p r i m a r y n a v i g a t e d T K A:a m a t c h e d-p a i r a n a l y s i s[J].O r t h o p e d i c s,2016,39(3S u p p l):S77-82.[5] Z h a n g Y,X uC,D o n g S,e ta l.S y s t e m i cr e v i e w o fa n a t o m i cs i n g l e-v e r s u s d o u b l e-b u n d l e 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 e n t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d o e s f e m o r a l t u n n e l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i q u em a t t e r?[J].A r t h r o s c o p y,2016,32(9):1887-1904.[6] F r i e d m a n M J.A r t h r o s c o p i c s e m i t e n d i n o s u s(g r a c i l i s)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f o ra n t e r i o rc r u c i a t el i g a m e n td e f i c i e n c y[J].T e c hO r t h o p,1988,2(4):74-80.[7]丁明,徐虎,王迎春,等.前交叉韧带断裂并发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因素[J].中华创伤杂志,2015,31(6):512-516. [8] M a r i s c a l c o MW,M a g n u s s e n R A,M e h t a D,e ta l.A u t o g r a f tv e r s u s n o n i r r a d i a t e d a l l o g r a f t t i s s u e f o r 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l i g a m e n t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J].A mJS p o r t sM e d,2014,42(2):492-499.[9] P a r kS S,D w y e rT,C o n g i u s t aF,e t a l.A n a l y s i so f i r r a d i a t i o no n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 a l l o g e n i c t i s s u ew h e nu s e d f o rp r i m a r y a n t e r i o rc r u c i a t el i g a m e n t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J].A m JS p o r t sM e d,2014,43(1):226-235.[10] H u d g e n s J L,G i l l e t t eB P,K r y c h A J,e ta l.A l l o g r a f tv e r s u sa u t o g r a f ti n p o s t e r i o rc r u c i a t el i g a m e n t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J].J K n e eS u r g,2013,26(2):109-115.[11] N o y e sF R,B u t l e rD L,G r o o dE S,e t a l.B i o m e c h a n i c a l a n a l y s i so f h u m a nl i g a m e n t g r a f t su s e di nk n e e-l i g a m e n tr e p a i r sa n d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J].J B o n e J o i n t S u r g A m,1984,66(3):344-352.[12] K a r a a s l a n F,K a r a oĝl u S,Y u r d a k u l E.R e d u c i n g i n t r a-a r t i c u l a r h e m a r t h r o s i s a f t e r a r t h r o s c o p i cA C L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r e s p o n s e[J].A mJ S p o r t sM e d,2016,44(3):N P9-10. [13]侯军虎,吴贵佑,汪喜顺,等.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单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0):3271-3275.[14]程文丹,李品,江淮,等.保留残端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J].临床骨科杂志,2014,17(3):299-301. [15] E l e n e s E Y,H u n t e r S A.S o f t-t i s s u e a l l o g r a f t s t e r m i n a l l ys t e r i l i z e d w i t h a n e l e c t r o n b e a m a r e b i o m e c h a n i c a l l ye q u i v a l e n t t oa s e p t i c,n o n s t e r i l i z e dt e n d o n s[J].JB o n eJ o i n tS u r g A m,2014,96(16):1321-1326.[16] G o r s c h e w s k y O,B r o w a A,V o g e lU,e ta l.C l i n i c o-h i s t o l o g i cc o m p a r i s o n o f a l l o g e n i c a nd a u t o l o g o u s b o n e-te n d o n-b o n eu s i n g o n e-t h i r do f t h e p a t e l l a r t e n d o n i n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l i g a m e n t[J].U n f a l l c h i r u r g,2002,105(8):703-714.[17]王威,张英泽,陈百成,等.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分型及临床意义的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8):966-967.[18]徐雁,印钰,王健全,等.自体胭绳肌腱单束及双束重建治疗后交叉韧损伤的回顾性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13,51(3):247-251.[19]王鸿雁,高志军,赵金忠.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J].中医正骨,2014,26(4):61-62,64.[20]吴继云,陈伟南,邓亚开,等.自体-异体混编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腱骨愈合的实验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4):2283-2288.(本文编辑:赵丽洁)㊃704㊃张谦等自体肌腱与自异体组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比较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关节镜下异体与自体肌腱联合编织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

关节镜下异体与自体肌腱联合编织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

·临床研究·2012年11月第9卷第32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在日常生活中,前十字韧带的负荷在400~700N ,但在剧烈运动中,前十字韧带可能会承受更大的张力,而导致断裂。

前十字韧带断裂的临床症状有急性膝血肿,80%在受伤后3h 内发生,患者自觉破裂声(POP )或有撕裂感觉(40%~50%),软脚弯膝且无法继续运动,50%~60%的患者会同时有半月板破裂[1]。

随着技术的发展,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得到广泛发展。

笔者对2006年2月~2010年6月收治入院的自体胭绳肌肌腱与同种异体移植物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 )患者30例进行分析,现将材料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材料来自于2006年2月~2010年6月收治入院的自体胭绳肌肌腱与同种异体移植物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 )患者30例,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16~51岁,平均27.8岁;左膝18例,右膝12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高处坠落伤9例,复杂运动伤5例,其他4例;损伤类型:单纯ACL 损伤17例,ACL 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13d ,平均(8.4±2.7)d ;纳入标准:①经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前交叉韧带断裂,符合手术适应证。

②术前患膝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行走打软腿等症状,Lachman 试验阳性(即患者仰卧或俯卧位,屈膝约30°角。

检查者用一只手固定大腿,另一只手试图向前移动胫骨,阳性结果提示有前交叉韧带损伤),前后抽屉试验阳性。

③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手术方案知情同意。

关节镜下异体与自体肌腱联合编织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研究'梁杰陈波尚峥晖三峡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湖北宜昌443000[摘要]目的观察自体胭绳肌肌腱与同种异体移植物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 )的疗效。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肌腱移植物成熟度的研究进展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肌腱移植物成熟度的研究进展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肌腱移植物成熟度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肌腱移植物成熟度的重要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手术方式,而手术后肌腱移植物的成熟度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以及患者康复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肌腱移植物成熟度可以影响患者的关节稳定性、功能恢复以及手术后的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和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肌腱移植物的成熟度至关重要。

肌腱移植物在手术后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愈合和重建,只有在移植物完全成熟之后,患者才能够恢复到正常的运动水平。

成熟度不足的肌腱移植物容易出现松弛、滑脱等问题,导致手术失败或者再次损伤的风险增加。

评估和提高肌腱移植物的成熟度对于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

2. 正文2.1 前交叉韧带损伤及重建术介绍前交叉韧带是连接股骨和胫骨的一条重要韧带,其损伤是运动员及其他活跃人群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前交叉韧带损伤通常发生在膝关节扭转或外力撞击的情况下,导致疼痛、肿胀和关节功能受损。

在严重的情况下,前交叉韧带损伤可能需要进行重建手术来恢复其功能。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方式,通过使用肌腱移植物替代受损的前交叉韧带来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肌腱移植物一般来自于患者自身的肌腱(如膝盖后半部股四头肌腱)或来自于供体的肌腱(如腓骨头或趾长伸肌腱)。

选择合适的肌腱移植物对于手术的成功以及术后肌腱的成熟度非常重要。

2.2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肌腱移植物的影响因素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肌腱移植物的影响因素包括多个方面。

首先是手术技术和操作经验的影响。

手术技术的水平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移植物的固定和恢复情况,进而影响移植物的成熟度。

如果手术操作不当或者技术不够娴熟,可能会导致移植物移位、断裂等情况,从而影响到移植物的愈合和成熟度。

患者的个体差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不同的患者在韧带损伤的情况、术前状况、术后康复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到移植物的成熟度。

自体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自体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自体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亚夏尔•苏来曼;张克远【摘要】BACKGROUND:There is a controversy in the clinical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autologous hamstring tendon or tendon alograf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with tendon alograft and autograft. METHODS: Totaly 123 patients with injure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eive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63 cases in autograft group and 60 cases in alograft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effects were assessed by the Lysholm score and Lachman test.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l the patients were folowed for more than 8 months.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the stability of the knee joint, Lysholm scores and Lachman test results were al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wo groups; while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last folow-up (P > 0.05).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with alograft and autograft are almost similar; therefore, surgeons should select ideal graft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surgeon’s experience.%背景: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采用自体腘绳肌腱还是同种异体肌腱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存在争议。

磷酸钙水泥对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腱-骨愈合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磷酸钙水泥对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腱-骨愈合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2 8・ 0
临 床 骨科 杂 志
JunlfCii l r oadc 2 1 p ;3 2 ora o l c t p ei 0 0A t1 ( ) na Oh s

实验与 临床 ・
磷 酸 钙水 泥对 自体胭 绳 肌腱 重 建 前 交 叉 韧 带 后 腱 一骨 愈 合 影 响 的生 物 力 学研 究
特性优 于对照组 ; M — P B PC C能促进肌腱移植物在骨隧道 内的早期腱 一骨愈合。
中 图分 类 号 : 8 . ; 一3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编 号 :0 8— 27 2 1 )2— 2 8— 3 R 66 5 R 32 A 10 0 8 (0 0 0 0 0 0
Bi m e ha ia t y o fe t o n 0 ph ge tc pr en- a cum ho p t e e n o c n c lsud n e c f bo e m r 0 nei oti c li p s ha e c m nt o t n n- n e l fe n e ir c uca e l a e e o t u to t a t g no s t n n e do bo e h a i a t r a t ro r i t i m nt r c nsr c i n wih u o e u e do ng g
力学 试 验 的正 常组 术 后 第 2 4 8和 l 取 材 进 行 生物 力学 检 测 。结 果 、、 2周 较 对 照组 抗 拉 伸 的 最 大 载 倚 明显 要 大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0 ) 结 论 差 P< . 5 。 关 键词 : 前交 叉 韧 带 ; 建 ; 形态 发生 蛋 白 一磷 酸 钙 水 泥 ; 一骨 愈合 重 骨 腱

关节镜下膝交叉韧带重建中自体与异体肌腱移植物的疗效比较

关节镜下膝交叉韧带重建中自体与异体肌腱移植物的疗效比较

关节镜下膝交叉韧带重建中自体与异体肌腱移植物的疗效比较杨松杰;张清旭;陈绪彪;林晓旭;邱雪立【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7(021)034【摘要】背景:国内多数研究表明异体与自体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疗效相近,均是良好的移植物,近期疗效满意。

目的:比较自体与异体肌腱移植物在关节镜下膝交叉韧带重建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50例,均在关节镜下进行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自体肌腱组移植物采用自体肌腱,异体肌腱组移植物采用同种异体肌腱。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出院时的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出院后1,3,6,9个月,随访观察两组肌力恢复程度、Werner髌股痛评分及Lysholm评分。

结果与结论:①关节稳定性:两组出院时的的Lachman试验阳性率、轴移试验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出院时,两组Lachman试验阳性率、轴移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②关节活动度:治疗后,两组关节伸直活动度、屈曲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③随访情况: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肌力恢复程度、Werner髌股痛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明显改善(P〈0.05);出院后1,3,6,9个月,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④结果表明:自体与异体肌腱移植物在关节镜下膝交叉韧带重建中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总页数】6页(P5513-5518)【作者】杨松杰;张清旭;陈绪彪;林晓旭;邱雪立【作者单位】汕头市中心医院骨科,广东省汕头市515031;汕头市中心医院骨科,广东省汕头市515031;汕头市中心医院骨科,广东省汕头市515031;汕头市中心医院骨科,广东省汕头市515031;汕头市中心医院骨科,广东省汕头市515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研究 [J], 李季;白伦浩;赵维彪2.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术后疗效比较 [J], 陈永良;徐丛;吕永明3.关节镜下膝交叉韧带重建中自体与异体肌腱移植物的疗效比较 [J], 杨松杰;张清旭;陈绪彪;林晓旭;邱雪立4.关节镜下自体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J], 赵永胜;孟刚;赵辉;郭鑫;杨新成;潘有龙5.关节镜下自体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J], 许鹏;余游;雷正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腱-骨愈合的研究现状

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腱-骨愈合的研究现状
0 O7年 4月第 1 3卷第 8 期
M dcl eailt, 2 0 0. N . ei cptae A aR u 0 Z V I1 0

63 ・ o
肌腱 移 植 前 交 叉韧 带 重 建腱 . 骨愈 合 的研 究现 状
s d igb fr l ia p l ai F r emoe ma yfcosma fettn o -o eh aig. u t yn eoeci c l pi t n. n t r r , n a tr ya c e d nb n el n a c o h n
K w rsTno ;A ti rc l gm n;R cnt co ;Tno-oela. od :edn n rrc iel a et eosutn ednbn e1 eo u a i r i 1 嘲
周 处死动物 , 生物力学实验表 明 , 实验 组移植 肌腱 的拔 出负荷明显大于对照 组, 组织 学检 查 发现 , 验 组腱 . 间 实 骨 隙胶原 纤维 连接 明显多 于对 照组 , 但
长期效果未能得知 。
be sdt jm0 n o.oeh dn . u em j t o hm ets g, hc ed l e enue o口0 t t dnbn ig B th a  ̄y ft i i t t e w i nesf ̄ l [ ee t o e sn s a h ] "
前交叉韧带 ( C ) 伤后 常常 导致严 重 关节不 稳 , 多 A E损 大 数患者需 接受 A L重建 手术 。 目前 , C C A L重 建 的方 法很 多 , 但应 用最 多的还是使用骨. 髌腱. 唧 B) 骨( 及胭绳 肌腱进行 重 建的方法。使 用髌 腱 重建 A L时 , C 由于两 端 带有骨 组织 , 重 建的过程 是两端 的骨与骨 的愈 合; 应用胭 绳 肌腱重 建 A L 但 C 时, 由于两端没有骨质 , 腱性 部分 在骨 隧道 中固定后’ , 末端 愈 合即为腱 与骨的重 建问题。近年来 , 一些学者 对腱. 骨愈合 进 行了研究 , 取得 了一定 的共识 和进 展。本 文就此作扼要综述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界面愈合研究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界面愈合研究
接 的组织 为 胶 原 纤 维 (h re 纤 维 ) 移 植 肌 腱 与 骨 隧 S ap y 。
间的长度缩短而有 更大 刚度 , 因此 可提高重 建后膝关 节 的稳定性 , 并减少移植物骨道间 的纵 向运 动和横 向运动 。 界面螺钉如金属螺 钉和可 吸收螺钉 ( 常用材 料为左 旋聚 乳酸 P L ) 固定强度 和临床结果 均令人满 意 , 明显 LA的 无 区别 “ 。固定时要求螺钉尽量 与骨块平行 , 如果螺钉与 骨块 的角度)1。 5, 将使 固定强度减小 。虽然 以螺 钉将 移植肌腱挤压到骨 上可获 得确实 固定 , 界 面螺钉也 可 但 能造成肌腱 与 骨隧 道 的不均 匀 接触 , 致 不均 匀愈 合 。 导 金属螺钉的螺纹 还 可能损 伤肌腱 , 响术 后 MR 检 查 , 影 I 且金属螺钉需在翻修术 中取出 。可吸收螺钉虽能克 服上 述缺点 , 但在降解 过程 中产生 的炎 性介质 所造成 的局部 酸性环境 , 可能影响 移植 物与骨 的愈合 。 目前对可 吸 收
干 细胞 和骨 膜 的使 用 , 可促 进 移 植 肌腱 的腱 一 骨界 面愈 合 。
关键 词
前 交 叉韧 带 ; 腱 移植 ; 复 重建 ; 一 界 面 ; 点 转 归 肌 修 腱 骨 止
D0I1 . 9 9 jis . 6 3 7 8 . 0 . 10 6 : 3 6 /.sn 1 7 — 0 3 2 1 0 .0 0 0
螺 钉 完 全 吸 收 时 间 的 观 点 尚 不 统 一 。 D ost等E 以 rge
道 内壁的愈合 可能是腱一 骨愈合 界 面间纤维 组织 形成 连 接、 新骨形成 、 向肌腱 内长入 、 骨 局部塑形改造的过程 ] 。 Br e g等 实验证实 , 隧道 内肌腱 与骨 的愈合是 从隧道 骨 远端向近端发展 的, 即肌腱是在 远离关节 腔 的部 位先 与 骨组织愈合 , 而后逐渐向关 节软骨方 向发展 , 直至最终愈 合; 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关节 内滑液所 含的蛋 白水解 酶、 细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b t e h - o h—po tpe ain a h y a —po tp r to . Co l ins Th d—e n o g— ewe n t e 8 m nt so r to nd t e 6-e r so e a in ncuso e mi tnn a d ln tr flo u ho d t a h rh o c p c alg n c ta s a ain frACL e o sr cin a a ife em ol w— p s we h tt e a tr s o i l e i r n plntto o o r c n tu to h d a s ts d i
te td w t l g nc a t r rt il n o e o s u t n b r r s o ywe es l ce r m J n a y2 0 ra e i al e i n e o b ai t d n r c n t ci ya t o c p r ee td f a u r 0 2 h o i i se r o h o
k e i a asse yI D c r , e g e soea dL som k e cr eo a sl t in e h n ej n w s s sd C soe T n n r cr n yh l n e o b f et n p na o , i t ot e b K s e r r a t g
ciia f c c t s ft . I r rt c i v u c ses o e o he ke ont s t ee tg o e o ln c le i a y wi h ae y n ode o a h e e s c e s , n ft y p i s i o s l c o d tnd n

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研究进展

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研究进展
中 13 B T 的最 大断 裂载 荷 为 18 50N, 能 承 / 处 PB 74N± 8 所 载的最大负荷随着尸体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尽管统计学上
半腱 肌肌膜 和半膜 肌肌腱所 能承载 的最大负荷 较 B B PT
高, 但是 B T P B容易通过骨 隧道并固定 , 使得胜 骨愈合更 加牢 固、 时间更短 、 骨隧道扩大不 明显等 , 因此 采用 B T PB 作为 A L重建移植物得到广泛认可 。然而 ,P B也存在 C BT 术后易引起髌股 关节 炎、 髌腱挛缩、 脂肪垫纤维化 、 髌骨骨 折、 髌前跪行疼痛 , 影响青少年髌骨发育等一 系列问题。 单股半腱 肌肌 膜 和股 薄肌 肌腱 的最大 载荷 分别 为
1 自体 移 植 物
包 裹 B T 的方 法 行移 植 重 建 A I术 , 后 8个 月 关 节 PB C 术
镜检查 、 影像学检查和体格检查 等结果显示 , 髂胫束包裹 BT P B实验组 均 明显 优 于单 纯 B T P B组 , 切 片经 苏木 但 素一 伊红( E 染色后单纯 B T H ) P B组可见明显的新 生血管 , 而实验组却仅见到少量新生血管 , 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 原 自体 B T P B作 为 A I 建 物 具 有 足 够 的 强 度 。 C 重 Wio l n等 对 1 具 1 ̄5 s 5 7 3岁尸体标本的研究发现 , 骨 髌
率 高 达 1.5 。然 而 , akr 32 B re 等 最 近对 32 16例 AC I
A I重建术 的 自体移 植 物 ( C 阔筋膜 、 绳 肌肌 腱 、 P B 胭 BT 和股 四头肌肌腱 ) 在术后影像学 、 T 10 /00仪稳定性 K -( 02 0 / 测量 、yh l 膝关节功能评分和 I D I so . m K C评分等方 面的差

自体和异体肌腱重建外踝韧带的临床效果观察

自体和异体肌腱重建外踝韧带的临床效果观察

自体和异体肌腱重建外踝韧带的临床效果观察周小钢;袁锟【摘要】目的研究自体、异体肌腱重建外踝韧带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30例外踝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A组患者采用自体肌腱重建外踝韧带;B组患者采用异体肌腱重建外踝韧带,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B组长,且A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年的AOFAS 踝-足功能评分、距骨倾斜角、距骨前移距离上的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踝韧带重建术中,自体肌腱和异体肌腱的疗效相当,其中自体肌腱的术后伤口愈合较快,而异体肌腱的损伤小,二者各有利弊,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合理选择.【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年(卷),期】2017(041)010【总页数】2页(P964-965)【关键词】自体肌腱;异体肌腱;外踝韧带;AOFAS踝-足功能评分【作者】周小钢;袁锟【作者单位】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足踝外科,江苏南通 226001;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足踝外科,江苏南通 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5急性踝关节扭伤是骨科门急诊的常见疾病,在治疗上经过保守疗法即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有部分患者会因遗留的踝关节疼痛、不稳等诱发继发性严重踝关节不稳,需接受手术治疗[1-2]。

由于病变区域没有可以利用的软组织进行韧带的修复,往往需要在自体远处肌腱或是踝关节周围正常肌腱或是选择异体肌腱进行外踝韧带的重建[3]。

为探索自体肌腱重建外踝韧带和异体肌腱重建外踝韧带的临床价值,特开展本次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04—2016-05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外踝韧带重建术治疗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为陈旧性外踝不稳定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A组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在27~59岁,平均年龄(41.4±5.4)岁,其中左踝8例,右踝7例;初次扭伤到手术的时间为1~3.2年,平均时间(2.30±0.33)年。

自体髌韧带与同种异体髌韧带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对比研究

自体髌韧带与同种异体髌韧带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对比研究
1 资料 与 方 法 11 临 床 资 料 .
关节镜及 手术器械均为 同一套 , 现将手术方法简述 如下 。 施行 自体骨一 髌韧带一 骨重建 AC L者 , 醉妥后 常规入路 麻
置入关节镜 . 探查关节腔 内损伤情况 , 复除 A L外 的其他 修 C
损伤 , 清理关节腔 , 将髁间窝扩大成形 , 清理 A L f 附着点 C 下
妇 . 素 子 宫 注 射 来 预 防宫 缩 乏
对缩宫素不敏感 的子宫 收缩乏力仍然有效 , 本研究 作为产后
血的预防应用 , 得明显效果。 取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 , 谢幸 , 林仲秋 , 妇产科 学. 北京 : 等. 7版. 人民 l 出版社 , 』 生
型 支具 固定 患 膝 于 伸 直 位 。 术后 第 1 行 股 四头 肌 等 长收 缩 天
运动损伤 8 。单纯 A L 例 C 断裂 1 例 .伴外侧副韧带 损伤 2 5
例 , 内侧半月板及后交叉韧带 (C ) 伴 P L 损伤 3例 , 前抽屉试 验 均为阳性 ,打软腿现象 l 。伤后手术治疗 时间平均 为 l 7例 0 个月 ,yhl L som关节评分为( 9 7 分。2组患者术前均行膝关 4 ̄ ) 节磁共振成像( 1检查诊断为 A L断裂 。 MR ) C
2 08 o .
2 王玲 , 米索 前列醇舌下含 化预防孕妇剖 寓产产后大 出血. 实用
医学 杂 志 .0 6 2 ( )2 2 2 0 ,2 2 :4 .
力. 而大部分基 层医院因该药价格较 昂贵无 条件使用 。米 索 前 列醇作 为一种 宫缩 剂 , 具有应 用 简便 、 效 确切 、 用 安 疗 使 全 、 良反应小等特 点 , 不 已被 应用于子宫 出血 的治疗 , 虽然 剂 量及给药途径不 太统 一 . 但所起 的作用 已初见 成效 , 特别 是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探讨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探讨

伤 患者 采用 关 节镜 下 自体胭 绳肌 肌腱 对 其前 交叉 韧带 口插入 ,对 AC L起点 进行准 确定位 ,随后 运用关 节镜 进 行 重建 修复 ,观察期 临 床疗效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置 良好 ,在定 位器 内钻 人 导针 ,在 钻人 导针 时患 者膝 本 文研 究共 1 ,于 近一年在我 院进 盖弯 曲 9 度 ,以方便 导针穿 出 ,将带孔 导针插入关节 , 2例 0
并发 半月板损伤 ,有 2 例患者 内侧 副韧带及半月板均 发 行 合适 程 度 的行走 ;同时要 求 患者 肌 肉收缩 、腿 抬等 生 了损 伤 ,其 余 5 患 者仅仅 是前 交叉 韧 带损伤 。 例 练习 ;( 手 术后 3~4周 ,患 者可 以丢弃拐杖 ,进行 2) 1 治疗方法 . 2 1 . 手术方法 .1 2 负重行走练 习 ,手术 后 4 内 ,患者进行 体息时 ,为 了 周 ( ) 1 术前检查 :对 患者进行硬膜外麻 防止韧 带 过早 松 弛或者 伸 膝过程 受 到 限制 ,需将 患膝 ( )手术后 9~1 周 ,患者可 以不用 支具 ,同时可 以进 3 2 行伸膝和上 台阶练习 ;( 术后 3 4) 个月 患者可 以进行简 单 的跑步 、单 腿跳等 简单训练『。上述全部动作 每天训 4 l
.c 5 ~ m,随 功能是 维持膝关节 的稳定 性及活动性…。若 A L发生损 骨结 节 内侧 1 m进行 切开 ,切 口大小 为 3 4c C 伤 ,将 严重 影 响人 们 的 日常生 活 ,严重 者将 发 生半 月 后对 切 开部位 的皮下 组织 及筋 膜进 行分 离 ,将 胭绳肌
用价值 。
关 节镜 下应用 自体胭绳肌肌腱移植对 膝关 节前 交
叉韧带进行 恢复 ,其疗效 较好 ,患者恢 复情 况得到了改善 ,对 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的患者具 有很好的应

关节镜下4种移植物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研究

关节镜下4种移植物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研究
cu it ia e tr pu e u d r e trc n t c in w t u i e n r f n o o e y a c lrtd rh b l ain p o r .Re ut r cae l m n u tr n e w n e o s u t h f rd f r tgat a d fl w d b c ee ae e a i tt rg a g r o i o e s l i o m sl s
o h l n o n l g t r pW w rhnta i eo e g u sn6m nhps prte P < .5 , dn i icn f cie t d nb eao a o a l e a tnt t r r p ot o te a vl a lse o l f gu s o t r h h h o i o i y( 00 ) a os nfat n gi dfrneW uda ogB—f —B g u n T G g u 2ad l ot ps prte P > .5 ., eL so cr o ie c a f n n fe s o m r r r padS o / r pi 1 8m n t avl o n n ho o e i y( 00 ) I y l s e f ’ h h m o
W N , A u , A i — u e a.( i xaPolg op , i ha 50 1 C ia E l ,W N Jn YNGXa y , t 1 Nn i ep s. Yn un702 , h ) o g eH c n
[ bt c] 0bet e ocm a l i l f c i n r r rc t la n at soi rcnt co t bn pt l A s at r jc v T o pr cnc et wt at i uie i met r r epe eos ut nw h oe— a l r i e i a e s h e o c a g h o r i i ea

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

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
l腱一骨愈合的基本过程和改变
腱一骨愈合的过程比较复杂,基本过程是腱一骨愈合界面 纤维组织形成连接,新骨形成,骨向肌腱内长入,局部塑型改 造。在这一过程中,肌腱在骨髓道内需要经历坏死、重新血管 化、胶原纤维爬行替代、塑型等改变。腱一骨间愈合的过程实 际就是移植物重建后止点的形成过程。韧带或者腱的止点根 据其结构不同町以分为直接止点(纤维软骨止点,fibrocaai. 1aginous entheses)和间接止点(纤维止点,fibrous entheses)。直 接止点多位于十骺端.有纤维组织、纤维软骨、钙化软骨、骨 组织典型的四层结构。纤维软骨和钙化软骨之间有嗜碱性染 色的潮线。Weiler等…利用羊自体跟腱移植重建ACL,表现 为直接愈合。间接止点则为骨、钙化的纤维软骨、纤维软骨、
5 BergEE,PollardME。XansO,et a1.Interartieular bone tunnel healing IJ].Arthroseopy,2001,17(2):189-195
2 Benjamin M,Ralphs JR,ct a1.Entheses-the bony attachments of tbndons and ligaments.Ital J Anat Embryol。2001。106(2):151—157
3 Tien YC,Chih HW,Chang YM,et a1.7nle influence of the gap size on the interfacial union between the bone and the tendonlJl.Kaoh siung Med Sci,1999,15(10):581-588
l Weiler A,Hoffmann RF,Bail HJ,et a1.Tendon healing in abone tunnel.Part II:Histologie analysis after biodegradable interference fit fixation in a model of anterior em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 ion insheep{J].Arthroscopy,2002,18(2):124-135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肌腱移植物成熟度的研究进展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肌腱移植物成熟度的研究进展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肌腱移植物成熟度的研究进展引言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尤其是在年轻的运动员中。

重建ACL 可以帮助恢复关节稳定性和功能,肌腱移植是一种常见的重建方法。

肌腱移植后的成熟度对于手术后的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当前关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肌腱移植物成熟度的研究进展。

肌腱移植物的成熟度肌腱移植物的成熟度是指移植后肌腱的结构和功能是否与健康的肌腱相似。

成熟的肌腱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可以承受运动和负荷。

而未成熟的肌腱可能会导致关节不稳定和功能障碍。

研究肌腱移植物的成熟度对于ACL重建术后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成熟度评估方法目前,评估肌腱移植物成熟度的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评估和组织学评估两种。

影像学评估通常使用MRI技术,通过观察肌腱移植物的信号强度、形态和位置来评估其成熟度。

组织学评估则是通过取得肌腱组织标本,观察其组织结构、血管化程度和细胞分布情况来评估成熟度。

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肌腱移植物的成熟度。

影像学评估MRI技术是评估肌腱移植物成熟度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MRI可以观察到肌腱移植物的信号强度、形态和位置,从而判断其成熟度。

早期的研究发现,肌腱移植物在移植后几个月内会出现信号不均匀和肿胀的现象,而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肌腱移植物的信号强度会逐渐趋于均匀,并且与周围组织融合。

这些观察结果表明,MRI可以较好地评估肌腱移植物的成熟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影响肌腱移植物成熟度的因素肌腱移植物成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移植物选取、术后康复、负荷训练等。

有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的肌腱移植物在移植后的成熟度可能存在差异,比如自体肌腱移植物的成熟度通常优于异体肌腱移植物。

术后康复和负荷训练对肌腱移植物的成熟度也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合理的术后康复和负荷训练可以促进肌腱移植物的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肌腱移植物成熟度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关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肌腱移植物成熟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分析

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分析
杨 光,何 飞 ,李彦林 ,陈文栋 ,王 国梁 ,许 鹏 (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骨科 ,云南 昆明 603) 502
[ 要] 目的 摘

探讨关节镜下 同种异体胫 前肌腱与 自体胭绳 肌腱 重建前交叉 韧带 ( C )的I AL 临床疗效 .方
选择 2 0 年 1 08 2月至 2 1 0 0年 8 昆明医学 院第一附属医 院骨科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 4 月 6例 ,其中男

A、B两 组 均 由 昆 明 医学 院第
附 属 医 院李 彦林 教 授 完 成 手 术 .A组 :取 自体
同侧 半 腱肌 腱 和股 薄 肌腱 .B组 :同种 异 体 肌腱 ( 山西 奥瑞生 物材 料有 限公 司生 产) 使用 时保 持无 菌 环境 ,抗 生素 生理 盐水 复水 3 n 0mi,A、B两组 肌 腱 均修 剪去 除 周 围软组 织 ,用 E H B N ( T IO D 强 生 )2 吸 收韧带 缝合 线在腱 两 端做 ka— o #不 rc hw编
[ 基金项 目]云南 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 目基金资助项 目 (0 9 A 2 ) 20 C 0 0
[ 作者简介]杨光 (9 0 ,男 ,山东枣庄 市人 ,在读硕 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数字化在骨科中的应用研究工作 18 ~)
[ 通讯作者]李彦林 .E m iyni i 6 @yh o o c — a al l 9 9 ao. m. h n1 t n
T n o s l ga ) yhl e d n l f .L so Ao t r m,I D K C,A Sc nclaig cls n h s a adcii l xmi t nw r sd K iia rt a dP yi l n l c a n i ee e l ns ea c n ae ao u

自体胭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影响腱骨愈合因素的研究进展

自体胭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影响腱骨愈合因素的研究进展
2 . 1 移植肌腱 固定 目的和意义及不同固定方式对腱 骨愈合 的影响 移植肌腱 固定 的首要 目的是 限制重 建韧 带在骨道 内活动 , 保持韧 带一定 张力 , 防止关节 活动产 生的 反复 负荷 使重建韧 带移位、 松弛 , 为腱 骨止点 生物 力 学恢复 和组织 形 态学愈合提供 前提 条件 … 。生物力学研究 已经证 实 自体
移植肌腱微 动或松 弛对腱 骨愈合 的影 响。有文 献 报 道 ,
金 属 界 面 螺钉 也会 影 响腱 骨愈 合 , 可 能 与 其 偏 心 固定 占用 了 腱 骨接 触 面 积 及 对 移 植 肌 腱 的 切 割 损 伤 有 关。 ( 3 ) 间接 固 定 是 远 离关 节 线 的 骨 皮 质 外 固 定 , 如 E n d o—b u t t o n 、 T r a n s i f x 、 栓 桩 固定 等 。 间接 固定 远 离关 节 线 , 容 易 出现 蹦 极 效 应 和 雨
陈帅, 黄 华扬 ,郑 小飞
广 州 军 区广 州 总 医院 骨 病 关 节 科 ( 广州 5 1 0 0 1 0 )
关节镜下骨 一髌腱 一骨移植 重建前 交叉韧 带 ( a n t e r i o r c r u c l ‘ a t e l i g a m e n t , A C L) 被认 为是 膝 关 节 A C L重建 的“ 金 标 准” …, 其 重 建后 膝 关 节 稳 定 性 良好 , 但 术 后 出 现 的膝 前 疼
重要 ㈦ 。
纤 维软骨止点 包括 4层结构 : 韧 带组 织、 纤维软骨 、 钙化软骨 和 骨; 纤维止点一般 认 为由腱性 组织 、 S h a r p e y纤 维和骨这 3 层 结构组成 , 其特征结构是 S h a r p e y纤维 , 即在移植肌腱与骨 道壁之 间形成排 列有序的胶原 纤维连接 。正 常 A C L的止 点是连接胫 骨与股骨的部位 , 具有典型的纤维软骨止 点。这 种 高度 分化 的止 点结构 , 使 其抗拉 刚度 自韧 带 至骨逐 渐增 强, 并起到应 力传递和缓 冲的作 用, 同时还在 韧 带组织 的生 长和胶 原重塑过程 中有 重要调控作 用 。所 以移植 肌腱 重 建A C L后 重建韧 带上、 下止 点的转 归重 点在 于能 否在 骨道 中形成 坚固、 牢靠的止 点, 只有形成正常的止点 , 重 建韧 带才

不同缝织方法的兔前交叉韧带组织学及生物力学变化

不同缝织方法的兔前交叉韧带组织学及生物力学变化

不同缝织方法的兔前交叉韧带组织学及生物力学变化背景与目的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重要辅助结构之一,它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近年来该病的发生有升高趋势。

由于交叉韧带损伤可引起膝关节不稳,并发膝关节其余辅助结构的损伤如半月板损伤等。

且同时由于它缺乏自我愈合能力,所以该疾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重建为主。

目前手术重建所采用的韧带移植物可大致分为三种:自体肌腱,异体肌腱和人工肌腱。

由于自体肌腱取腱的再创伤和易引起取腱部位的并发症,如膝前区疼痛、下跪困难、膝关节不稳等,所以不适合于运动强度大或重建韧带的翻修病人。

人工肌腱虽可短期内恢复病人运动,但医疗费用昂贵,且有引起慢性滑膜炎的危险。

随着技术的发展,无菌方法的改进,提供更多无潜在感染的、无免疫排斥反应的同种移植物已成为现实。

肌腱移植后的愈合好坏,关系到病人术后康复计划,远期疗效,甚至重建手术的成败。

对于自体肌腱重建后的愈合过程,国内外学者作了很多的探讨与研究,但大部分研究主要是关注自体肌腱的不同固定方法和其生物力学。

对于自体肌腱不同缝织方法的愈合过程及生物力学变化国内外研究报道不是很多。

本论文旨在研究兔不同缝织方法的前交叉韧带组织学及生物力学变化,观察不同缝织方法的叉韧带其生长愈合是否一致,从而为手术治疗和术后临床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实验时间:2008-07至2008-11;实验地点:郑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河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24只新西兰成年健康大白兔(由郑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重2.5~3.2kg,平均2.9kg。

24只配对分成两组,取各组兔的双后肢伸趾肌腱,一组伸趾肌腱采用A缝织方法,另一组伸趾肌腱采用B缝织方法,两组肌腱都可顺利通过2mm骨道。

取双膝内侧髌旁切口显露关节腔,切断兔正常前交叉韧带,定位前交叉韧带上下止点,分别于股骨和胫骨钻孔骨道,置放已缝织肌腱于骨隧道内并两端固定。

分别于术后的第4,8,12W行空气栓塞法处死取材,每次取材8只兔子观察其大体情况,然后每组分别各取2个膝关节,在去除膝周软组织后用10%中性甲醛固定,EDTA脱钙,然后做HE染色,观察骨隧道与肌腱移植物界面之间愈合情况及肌腱之间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体—异体混编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腱骨愈合的实验研

目的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运动事业和交通工业的发展,前交叉韧带损伤越来越多见,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是目前治疗其损伤的金标准。

重建材料的选择一直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自体、异体肌腱的选择基础上,近年来出现了以自体-异体混编肌腱作为移植材料的术式。

本研究通过比较应用自体、异体及自体-异体混编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腱骨愈合的组织学变化过程,为临床上混编肌腱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45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将其随机平均分为混编组、自体组及异体组。

肌腱的制备:切取混编组兔左侧、异体组兔双侧趾长伸肌腱,生理盐水漂洗干净后放入15%二甲基亚砜溶液的冻存管中,先将冻存管放置于普通冰箱中
(4℃)30min后置入深低温冰箱(-20℃)30min,最后放入-80℃深低温冰箱中冰冻2周备用。

2周后取出冻存管,放入37℃水浴箱中快速解冻,解冻后从管中取出肌腱将其浸泡于含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中。

切除异体组、混编组兔右膝前交叉韧带,将预备好的趾长伸肌腱,两两合成双股异体及混编待移植物后重建兔右膝前交叉韧带。

自体组兔取各自双侧趾长伸肌腱,双股编织后重建右膝前交叉韧带。

术后于第3,8及12周时,分别随机处死各实验组兔5只,取其膝关节,置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48小时后,骨科电锯将移植物股骨、胫骨隧道部分别制成薄骨块,放入10%硝酸溶液中脱钙3天,再将其做成石蜡切片。

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重建术后各个时间点移植物腱骨愈合的变化情况,并通过
IPP软件计数新生的软骨细胞。

结果重建术后3周时,各组移植物腱骨界面均表现为明显的组织坏死及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排列紊乱。

8周时,3组腱骨界面均可见大量新生组织细胞,胶原纤维纵向排列趋于有序,甲苯胺蓝染色出现异染物质。

12周时,各组胶原纤维大量增生,腱骨界面出现韧带止点典型的4层结构,其中自体组胶原纤维排列更有序,止点4层结构也更清晰,可见纤维软骨和钙化的纤维软骨之间的“潮线”样分界线,而混编组、异体组未见明显的“潮线”生成。

甲苯胺蓝染色显微镜下软骨细胞计数显示,术后各期腱骨界面软骨细胞含量表现为:自体组&gt;混编组&gt;异体组。

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在相同的时间点,自体移植物腱骨愈合最优,而混编后的移植物介于自体和异体之间,其组织学愈合重塑良好,为临床上应用自体-异体混编肌腱重建损伤的前交叉韧带提供了组织学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