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东北剪纸评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东北剪纸评课稿

《剪纸》是三年级上半学期第十七课,既是《对称美,秩序美》的延伸和运用又为下一课《皮影戏》的学习做了铺垫。

课的开始,王老师说道:“同学们来到教室有没有新的发现和感受?”这句话引导孩子们去观察教室和身边的变化。教师以教室内精致、细心的剪纸作品布置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剪纸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中,充分的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接着由此教师揭题。紧接着,教师拿出一张纸就开始随意的剪。在教室氛围的影响下,孩子们更加充满了对剪纸的好奇和探索心。对照老师手中剪的东西和布置在教师里的剪纸表达对剪纸概念的理解,王老师帮助总结。“有剪刀、彩纸、胶棒,那么使用剪刀应该注意什么呢?”这个问题又带领孩子们去关注了剪纸工具和使用的注意事项。这些预备工作完成后,王老师正式带领孩子们走进剪纸的艺术世界。 PPT 播放人们在剪纸的图片,“我们看他们是怎么剪的,看出来了吗?”接下来王老师邀请小朋友们走下位置来看一看教室里的各种剪纸的布置,为下个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由此王老师出示剪纸服装、剪纸街道等图片欣赏,引导学生“这些剪纸上都有美丽的图案,那么你们想想这些图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样做让孩子专注于图案,具体进行感受,而不是仅仅会说“美的”,更加注重“美在哪”。紧接着王老师自然过渡到剪纸的题材上,“动物也是剪纸的常用题材”,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除了动物是剪纸的题材,还有风景、人物、植物等等都可以成为剪纸表现的题材。这些问题解决之后,王老师就带领大家进行了一次潜移默化的审美能力训练,通过繁简两幅剪纸作品的比较,帮助孩子了解简单并不代表不美,我们要做的简单,但是传达出美的感觉。审美能力当然不止于繁简,王老师还补充了剪纸的风格特色简介。看了这么多,孩子们一定有

点坐不住了,于是王老师安排了观察活动,在黑板上出示几幅剪纸作品,“想一下,哪些是需要先折后剪的?哪些是不需要的呢?”这个问题也非常自然地将欣赏转向了类型的讲解。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区别。王老师做了简单总结,并开启图片展示了剪影,在学生了解了这么多以后做出了对比,让学生不会把剪影和剪纸混淆。并且示范了长颈鹿的剪法,边说边剪。接下来孩子们自己尝试剪纸。王老师在学生把外形都剪好的时候及时叫停,举起学生中的作品来问:“那么现在看看上面没有花纹是不是比较单调啊?那么下面让我们来添加一些富有民间色彩的花纹。”这句话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更加迫于想看一看什么是民间色彩的花纹。王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花纹贴到黑板上,让学生说一说像什么。说到图案,王老师又及时补充了图案的阴阳剪法。贴出两只剪纸图案一样的兔子,“老师这里有两只兔子,来比较一下他们身上的花纹有什么不同?”因为图案完全一样,所以学生马上就能看出阴阳的不同来,只是学生还不知道该用“阴阳”来表达意思。正在学生模糊的时候,王老师马上出示图片,介绍什么叫“阴”什么叫“阳”。最后教师才让学生自己动手添加花纹。这样学生添加的时候就更明确了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做了。

本课共分为欣赏剪纸的用途、剪纸的题材、剪纸的特色、剪纸的剪刻方式、示范剪纸、制作剪影、剪纸的花纹和刻法、示范剪纸这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什么是剪纸,王老师运用课堂上营造的艺术氛围,让孩子去感受剪纸,并用语言表达。这是对剪纸的初步感受,也是整节课的预备操。第二个阶段剪纸的用途,王老师通过让学生走下座位去看一看教室里的剪纸作品,以及 PPT 图片上展示的剪纸服装、剪纸镜框来体验剪纸的用途。第三个阶段剪纸的题材,王老师很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剪纸的作用还不知这些呢,以后我们可以慢慢了解”就为上个阶段做了总结,“这些剪纸上都有美丽的图案,那么你们想想这些图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句话直接明了地带

领孩子们去寻找 PPT 图片上的各种内容的剪纸作品,并帮助学生进行简单的概括,让学生知道动物、植物、人、建筑等等都是剪纸创作的题材。第四个阶段剪纸的特色,在以上几个环节的铺垫下,以及欣赏、对比、分析后,剪纸的特色就不难找出了,学生们认为特色是夸张、细致、简单也很美。第五个阶段剪刻方式,通过实物对照来进行分析,所选剪纸作品在剪刻方式上特征鲜明,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第六个阶段教师示范和学生进行剪影,紧紧相连。教师口述步骤比较清晰。第七个阶段剪纸的花纹和刻法,在学生完成了剪影之后来进行花纹的讲解和剪刻方法的介绍,我认为这个设计很不错,避免了学生盲目地进行操作,针对性更强。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学以致用,对学生更好的掌握剪纸艺术有这实际的推动作用。教师还以实物的方式为学生罗列了剪纸艺术中常用的民间花样,带着学生一步步走,扎实的学。

王老师在了解我国民间艺术——剪纸的艺术氛围的营造上花了很大的功夫,精美的剪纸作品布置满了整个教室,整体、大方、分类清楚。王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剪纸图片制作课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呈现,目的性明确,紧紧抓住孩子的视线。比如说在剪刻方式上老师在黑板上展示几幅不同剪刻方式,提问:“哪些是需要先折后剪?哪些是不需要的呢?” 提问朴素、简洁、目的性明确、语言引导到位,使孩子很快可以明确需要观察的重点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引导孩子自我发现、自我实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可见王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对学生的学情摸得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清楚的认识。《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复杂且喻义深刻,王老师化繁为简,很好地把枯草的内容变得容易消化。整节课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和的充满童趣的趣味活动,但是流程清晰,一个环节和一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清新,层层递进。王老师在每个环节结束的时候都

做简单扼要的总结归纳,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加强了美术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本课中我还认为 PPT 中的图片数量过多,还可以精减一些,列举出更加具有代表性的展示。教师示范过程应该更加直观,比如放在实物投影上进行,或者走到学生中去示范。总体来说,《剪纸》这一课涉及面广,包涵的意义深刻,准备工作复杂,并且是学生平时不容易接触到的内容,难理解。而王老师能够以最简单的方式向孩子阐述剪纸的内容,以扎实基本功带领孩子畅游剪纸的艺术世界,实为朴素、自然、饱满的一堂好课。

2、小学语文评课《李广射虎》评课稿

人间三月,料峭春寒,可聚源路小学却春意浓浓,各科教师公开课的展示与评课交流活动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听了语文老师王春玲老师执教的《李广射虎》一课,眼前一亮,好一堂简约、明快的语文课!

本课亮点如下:

一、王老师的课堂语言凝练精当、生动形象、富有启迪性。

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学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是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我们常常会问,同样的一节课,同样的设计,为什么课堂效果却截然不同?原因就是教师的课堂语言。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总是不放心学生的理解能力,啰啰嗦嗦,拖泥带水;有的老师整堂课表情严肃,语调平淡;有的老师则用“作秀”语言,“甜言蜜语”……在这种交流中,学生的情感如何?发展又如何呢?可见,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语言艺术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