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归纳
(3)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4)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
(5)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
(6)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
第三课考点
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红军的长征
3、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朝对峙的局面。
6、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
7、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早期有《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也是无法实行的空想;后期有《资政新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第二课考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 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
2、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第四课考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3)(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朝开启了“家天下”的局面,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通过控制内服和外服来管理国家。
西周推行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要对周天子履行义务,如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等。
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西周还实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巩固了西周的统治秩序。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掌管军事、监察百官。
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三)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引发了“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加强了皇权。
明成祖设立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内阁的权力逐渐增大。
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的确立与发展- 宗法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分封制的实施与作用2.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的确立- 三公九卿制的设置与职能- 郡县制的推行及其意义3. 汉朝的政治制度-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皇权与宦官、外戚的斗争- 推恩令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运作- 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唐朝的盛世及其政治特点5. 宋元明清的政治制度- 宋朝的变法与政治改革- 元朝的民族政策与政治结构- 明清两朝的皇权加强与中央集权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1. 农业经济的发展- 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 土地制度的演变- 农业与手工业的关系2. 商业经济的兴起- 古代的货币与贸易-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限制3. 社会结构与阶层- 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 宗族与家族的社会作用- 社会流动性的限制与机会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1. 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孔子与儒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经典的编纂与影响- 儒家文化在政治与社会中的作用2. 道家与法家思想- 老子与庄子的哲学思想- 法家思想与秦朝的法制3. 科技发明与创新- 四大发明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古代天文学与数学的发展- 医学与药物学的成就四、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物1. 重大历史事件- 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 秦朝的统一六国- 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2. 重要历史人物- 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功过- 唐太宗与武则天的政治智慧- 宋太祖与明太祖的开国功绩五、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 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社会矛盾与历史进程的关系2. 历史研究的方法-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探讨3. 历史教育的意义- 历史知识的传承与普及- 历史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培养以上是对高一必修一历史课程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历史思维方法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5篇分享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5篇分享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封建制、官僚制和考试制。
封建制是以封建等级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官僚制则是指以官僚系统为核心的制度,考试制则是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制度。
(1)封建制封建制指的是以封建等级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它包括君主封建制和地方封建制。
君主封建制是指中央政权通过把土地封给有功勋的诸侯,使其成为自己的附庸,从而巩固了君主中央集权。
地方封建制则是指地方官员通过独立的地方势力和诸侯的保护来维护本地区的统治。
(2)官僚制官僚制是指以官僚系统为核心的制度,它主要表现为官员的严格等级和层次制度及相应的选拔和晋升制度。
这种制度的作用是保证了大量行政人员的选拔质量和工作效率。
(3)考试制考试制是指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制度。
科举制度主要是选拔科举进士为朝中重要官员的制度。
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延续到清末。
2. 世界经济史的重要阶段世界经济史的各个时期,可以归纳为五个重要阶段:中世纪、大航海时代、工业化、全球化和信息化。
(1)中世纪在中世纪时期,经济主要以低级的农业和手工业为主。
随着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土地和生产手段被严格控制,阶级分化加剧,商品流通受到限制,经济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
(2)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15世纪-17世纪)是欧洲殖民主义发展的时期,也是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纷纷开拓殖民地,同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贸易活动。
经济开始从封闭转向开放,国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经济繁荣起来。
(3)工业化工业化是指用机器代替手工和动物力的生产方式,它以英格兰为中心,于18世纪后期开始兴起,一直持续到20世纪。
这个时期,矿产工业、纺织工业、交通运输业和重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些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巨大,奠定了现代工业化的基础。
3.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是中国民族反侵略、反侵略独立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的一场规模庞大的解放战争。
高一必修一历史必考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必考知识点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2、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1、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2、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
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颁布秦律、统一法令2、统一货币、度量衡3、统一文字4、修建驰道、灵渠5、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四、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措施:1、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2、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3、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五、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六、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1、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2、内阁的创立。
七、希腊的政治制度: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1、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2、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八、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
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九、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革命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3、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十、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十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十二、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
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
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6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6篇篇1一、古代中国的政治与文化1. 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断代工程:通过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多学科手段,对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夏、商、周三个时期的分界点和重大历史事件。
- 西周分封制:周王室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其封地内享有较高的自治权,形成了一个以周王室为核心的分封制国家。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如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2.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 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曹魏、蜀汉、吴国三分天下,最终晋朝统一。
- 南北朝对峙:南朝和北朝分别以建康和洛阳为都城,进行了长期的对抗。
4. 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实现了南北统一。
- 唐朝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5. 宋元时期:- 宋朝建立:赵匡胤建立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 元朝统一:蒙古族建立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统一了中国。
6. 明清时期:- 明朝建立:朱元璋建立明朝,推行海禁政策,加强了海防。
- 清朝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文化繁荣。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1. 夏商周时期:- 青铜器时代:青铜器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 井田制:以井为单位划分土地,实行集体耕作的方式。
2. 秦汉时期:- 铁器时代: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
- 小农经济:个体小农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当时的主要经济形式。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十六国时期:各政权纷争不断,经济受到一定破坏。
- 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北方战乱频繁,经济相对落后。
4. 隋唐时期:- 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的确立- 宗法制的影响- 分封制的实施与意义2.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的推行- 法家思想的应用- 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3. 汉朝的政治制度- 推恩令与罢黜百家- 外戚与宦官势力的兴起- 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行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1. 农业经济的特点-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土地制度的变迁(井田制、私田制)2. 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 商业的兴起与“市”的形成3. 社会结构与阶层- 士农工商的四民等级- 社会流动性的限制三、古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孔子与儒家学说的创立- 《春秋》与《论语》的编纂2. 法家、道家及其他学派- 韩非子与法家思想- 老子与道家哲学- 墨子、阴阳家等学派的观点3. 科技与艺术成就- 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 - 诗歌、书法、绘画的发展四、古代中国与世界1.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影响- 丝绸之路的路线- 东西方文化交流2. 对外交流与冲突- 汉朝与西域的关系- 唐朝的开放政策与外来文化的吸收五、历史事件与人物1. 重大历史事件- 秦始皇统一六国- 汉武帝的扩张政策- 三国鼎立的局面2. 重要历史人物- 秦始皇、汉武帝- 孔子、老子等思想家- 司马迁与《史记》的编纂六、历史评价与反思1. 对古代政治制度的评价-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利弊- 君主专制与官僚体系的效率2. 对古代经济与社会的认识- 农业社会的稳定性与局限性- 社会阶层与流动性的分析3. 对古代思想与文化的理解- 儒家文化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多元文化融合的历史意义请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对上述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增删和调整。
这个总结旨在提供一个框架,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高一历史必修一的主要内容。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的君主制: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君主制,周朝则在商朝的基础上发展了分封制。
- 秦朝的中央集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汉朝的郡国并行制:汉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即在郡县之上设立诸侯国,以维护皇权。
-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中央政府设立三省六部,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 宋朝的科举制度: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促进了社会流动。
- 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 明清的内阁制度:明清时期,内阁成为皇帝的顾问机构,但实际权力有限,皇帝专制进一步加强。
2.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发展: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铁器的广泛使用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手工业的繁荣:丝绸、瓷器、造纸、印刷等手工业在古代中国非常发达,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商业的兴起: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逐渐兴起,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商业城市和贸易路线。
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
-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主张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平和。
-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权威和严格执行。
- 佛教和道教:佛教和道教在古代中国广泛传播,对人们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4.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天文学和数学: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和数学研究非常先进,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著作。
- 医学:《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国医学的重要著作,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民族融合:古代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通过战争、贸易、文化交流等方式实现了融合。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章节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章节总结
本文旨在对高一历史必修一的重点章节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第一章远古人类与文明的萌芽
本章主要介绍了远古人类的起源、生活方式以及早期文明的萌芽过程。
重点掌握文明的四大发明:农业、手工业、文字和城市。
第二章夏商周与春秋战国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战争和变迁。
第三章秦汉之际的政治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了秦朝和汉朝的政治制度,特别是秦始皇的政治改革和统一大业,以及汉武帝的察举制度和推行儒术。
第四章两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了两汉时期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包括文学、哲学、科技等方面,重点了解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体系。
第五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本章主要介绍了唐朝和元朝的历史,特别是唐朝的开元盛世和
元朝的龙图阁丞贡禹。
第六章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和对世界的贡献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和对世界的贡献,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医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
了解中国古代数
学对世界数学史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各项中华发明的具体情况。
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的重点章节总结,充分掌握这些内容对
考试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非常全面!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相、卿、士等。
地方:侯、伯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2)影响:①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②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列国争纷(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3、西周的宗法制:(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①积极作用:(1)使秦朝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朝能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②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③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秦:三公九卿制汉:汉承秦制,分为内外朝,内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三省六部制宋: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行政权,三司管理财政元: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秦:郡县制汉: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后期:设刺史制度隋唐: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宋:文臣做地方官;州县两级制元:行省制,使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8篇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8篇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1.背景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2.条件①经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②思想:法家学说为秦的统一奠定理论基础③客观:人民渴望统一④主观: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3.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措施(巩固统一)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通灵渠、修长城、移民等。
5.影响①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2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史前时期的人类社会- 旧石器时代的特点- 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 人类早期文明的地理分布2. 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的重要性- 法老制度- 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3.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苏美尔人的贡献- 汉谟拉比法典- 巴比伦王国的兴衰4. 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 吠陀时期的社会结构- 佛教的起源与传播5. 古代中国文明-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 青铜文化与甲骨文-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二、古典文明的兴衰1. 希腊文明- 城邦制度的特点- 希腊哲学的发展-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2. 罗马文明-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结构 - 罗马法的影响-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衰落3. 古代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路线与作用 -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宗教与商品的传播三、中世纪的欧洲1. 封建社会的形成- 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 - 领主与农奴的关系- 城市与商业的兴起2. 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 教会的组织结构- 宗教改革的影响- 十字军东征3. 中世纪的科技与文化-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大学的出现与发展- 文艺复兴的起源四、近现代历史的转折点1.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的兴起- 艺术与科学的革新-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2.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与加尔文的改革 - 宗教战争与和平- 宗教多样性的接受3.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的贡献- 科学与理性的推崇- 民主与法治的理念4.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进程- 社会结构的变化-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劳工运动五、现代世界格局的形成1.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结果 - 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2. 冷战与国际关系- 冷战的起源与对抗- 核武器竞赛与军备控制-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3. 全球化与当代问题- 全球化的经济与文化影响-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会变迁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需要进行格式设置,例如标题的加粗、段落的缩进、列表的编号等,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必修一历史知识重点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历史知识重点知识点总结第一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1、公元前2070年建立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3、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二、商代1、公元前1600年建立2、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权特点: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②弥漫着神权色彩与文化上甲骨文相联系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具体内容:要求了解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三、西周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缘、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1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③层层分封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3礼乐制度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春秋时期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二、战国时期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1、皇帝制度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 分封制-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 内容:- 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
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士”。
- 积极方面: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 消极方面: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 宗法制-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 内容:-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尊贵,故嫡长子也被称为宗子。
- 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 作用:-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纷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 秦朝。
- 内容:- 皇帝制度:-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人类起源和文明的形成- 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随后通过迁徙和适应环境的方式,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
- 文明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最早的文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和古埃及地区。
2. 中国古代社会- 历史文化的兴起:伟大的中华文明,在一篇篇充满智慧的文章中体现。
- 出现的主要朝代:夏商周时期,以及春秋战国时期。
- 社会结构的演变:农民和奴隶是农业社会主要的生产劳动力,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居于社会的统治地位。
3. 中外古代文化交流- 中外古代文化交流的产生原因及过程:源于对外开放,多种文化的交融。
- 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开放,中西文化的融合。
二、近代史1. 世界大航海时代- 世界大航海时代的背景:1453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东方贸易受阻,意大利商人开始寻求南下,新航线的开辟。
- 特征和影响:亚非大陆被欧洲列强侵占,奴隶贸易、殖民统治等。
2. 近代世界的资本主义- 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的兴起: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在英国兴起,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渐成形。
- 资本主义的特征:自由竞争、私人所有权、市场经济、利润最大化等。
3.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原因及历史进程:自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社会各阶层不断觉醒,发生了一系列社会变革。
- 社会转型的影响: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变革的时代。
三、现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近代世界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战争,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的社会矛盾的表现。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加速了列强政治经济的变革,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2.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中国社会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的主要阶段:党的成立、大革命、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复习知识点归纳5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复习知识点归纳5篇第一篇: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古代社会是中国历史的核心内容,重要程度不容忽视。
在高一历史必修一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中国古代主要的历史朝代及其时期特点。
例如夏、商、周、秦、汉等历朝历代的国家制度、政治形势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中华文明的主要内容及其结构组成。
比如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各领域的发展与成就。
3. 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包括封建制度、宗法等社会制度;农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影响等。
第二篇: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汇集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在高一历史必修一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演变。
包括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百官制度的运行模式等。
2. 明清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
特别是作为华夏文明的延续,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启示。
3. 明清时期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如吴三桂、明夷待诏等历史事件以及权妃、萧宸珍等重要人物。
第三篇:世界两次大战世界两次大战是全球历史中两个重要的分水岭,带来了深远的后果。
在高一历史必修一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一战的爆发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包括欧洲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的紧张与矛盾。
2. 二战的爆发及其影响。
例如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和其他国家的政治倾向等。
3. 两次大战带来的重要结论和启示。
比如“平衡的东西是最危险的”等方面的启示。
以上就是本文的三个例子,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历史,及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并对未来有所预判。
第四篇:现代化进程在高一历史必修一中,我们也需要了解现代化进程的相关知识点。
其中包括:1. 西方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包括工业革命、城市化、民主宪政、科技发展等。
2. 中国近代史的现代化进程。
包括晚清的改良派及其改革措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3.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内容和挑战。
如国际贸易、跨国投资、信息技术和文化交流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地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地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地内容: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西周地分封: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地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地政治格局(可简记为加强统治)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3第2第汉朝汉朝阁;第51.2.3.4.主”第61.法律形式地变化习惯法——成文法2.法律发展过程公民法(主要是《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地最终完成3.《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地诞生.4.罗马法地核心内容:(1)保护私有财产;(2)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罗马法地影响:(1)维护罗马帝国地统治;(2)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地法律体系,影响深远;(3)对近代欧美国家地立法和司法产生影响;(4)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地有力武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地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地建立1.光荣革命:1688年2.1689年《权利法案》内容: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地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特点:议会地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地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地位3. 责任内阁制内阁首脑是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第82.对制衡第91.2.3.议制.(2第10课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地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虎门销烟,中国人民禁烟(直接原因)结果: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内容:见课本51页3段要求背诵,可以简单记忆为:割地赔款开口岸,协定关税.影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结果:1858年《天津条约》内容见课本52页第3段中间部分,可简记为:公使驻京;开口岸;赔款;允许游历经商传教;自由通航权.1860年《北京条约》内容:可简记为:承认;开口岸;割地;赔款.影响:主权和领土进一步损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人民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1.起义原因:中国面临地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2.运动全过程:1851年金田起义——1852年永安建制——1853年定都天京————4.第121.2.第1.(1)经济基础(2)阶级基础(3)思想基础(4)组织基础(5)军事基础(6)有利时机2.革命团体:(1)1894年第一个兴中会(2)1905年8月,第一个统一地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3.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地民主宪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地进步意义.4.辛亥革命意义:伟大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客观打击帝国主义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地发展创造了条件.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地崛起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爆发,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评价:一次不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封建地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地开端.3.4.。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1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夏商政治制度1、夏朝(前2070—前1600):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前1600—前1046):成汤灭夏。
(1)内服外服: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地区。
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
但控制力非常有限。
(2)神权色彩: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二、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封邦建国。
1、分封制(1)概念: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建诸侯国。
(2):A、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B、同姓亲族:分封主体,富庶之处,战略要地,土地人口C、异姓诸候:(姻亲、功臣、先代贵族)待遇不同(3)影响:周王通过授土授民,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确立天下共主地位,巩固了统治。
但是后来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称雄和国家分裂局面。
2、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的继承矛盾(2)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4)体系:大宗、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5)影响:既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
3、礼乐制:成为政治生活准则,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
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带有浓厚的血缘色彩和上古部落联盟体制的遗存。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2第2课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秦朝的统一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分封宗法制逐渐崩溃;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大2、统一:前221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在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①皇帝制度。
②三公九卿制度(中央政府)。
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为百官之首;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要考点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要考点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重要考点知识点总结包括:
1. 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原始社会的特点和基本道德观念,奴隶社会的产生和基本特点。
2. 亚洲古代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印度河文明、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和特点。
3. 古代希腊与罗马:古希腊城邦制的特点,古希腊哲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罗马共
和国制度的演变和崩溃,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4. 亚洲古代国家与民族的交往:秦汉帝国的统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东南亚诸
国的发展。
5. 拜占庭帝国与东欧民族的迁徙: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和发展,西欧国家的封建制度和
基督教的传播。
6. 陆地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西北干旱地区的河西走廊和西南生长地区的滇池-昆明湖地区两个互补的生长系统和经济增长中心的形成。
7. 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互动,海
南岛、广州、泉州等海上贸易港口的繁荣。
8. 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唐朝盛世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唐诗、唐画、唐乐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宋诗、宋画、宋剧以及
科学技术的发展。
9. 世界的大航海时代:欧洲近代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和具体过程,
欧洲对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探险和殖民。
10. 清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清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状况的演变,清代文化的发展和影响。
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的重要考点知识点总结,但由于历史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考点可能因地区教材以及学校的教学特点有所不同,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教材和教师
要求进行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重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
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含义,原则以及基本发展历程。
第二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央: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度;地方:郡县制。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意义。
第三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三省六部制的主要内容,从秦到元中央政治体制结构的演变历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进,科举制建立的重要意义。
第四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汉初,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明清时期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主要史实。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五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城邦的概念及特征,地理环境对城邦的影响,城邦公民的概念。
第六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梭伦改革,陶片放逐法),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点与机构功能,雅典民主的意义与局限。
第七课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十二铜表法,罗马法体系的形成过程)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八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责任内阁制的构成,主要特征与各部分的功能。
第九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美国政体的主要原则(三权分立),两党制对美国政治生活的影响。
第十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1875年宪法所确立的议会共和制,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确立的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十二课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及主要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北京条约》与《天津条约》的基本内容(通商口岸的开放)
第十三课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中的相关内容,意义。
第十四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利权的破坏,《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中国变为半半社会的历史发展线索。
同时注意中国近代各个阶级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探索。
第十五课辛亥革命: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原则,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十六课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起因,导火线,口号;运动的阶段(领导力量的转变);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十八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第十九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后的俄国国内形势,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之间的对比,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二十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对革命任务的确立;两次国
共合作的标志,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抗战中的重要战役,抗战胜利之初共产党为争取民主所作努力,解放战争的历史过程,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会议(总结)。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二十一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
第二十二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了解我国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民主法治的建设过程(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基层民主建设)。
第二十三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一国两制”政策的形成过程,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二十四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的兴起过程(序幕,开始标志),冷战的表现(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标志)
第二十五课世界多极化趋势:欧洲一体化的形成进程,日本与不结盟运动形成所带来的影响。
第二十六课新中国外交:建国初期所确立的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的提出过程,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史实,中美建交的历史过程。
第二十七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目前世界政治发展的总体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主要构成力量以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