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经用药概论

合集下载

中药性味归经知识要点汇总

中药性味归经知识要点汇总

中药性味归经知识要点汇总一、中药性味归经概述中药性味归经是指中药药材的性味归属于不同的经脉系统。

在中医药学中,药物的性味是指其品性特点,而经脉是人体内运行气血和营养的通路。

中药性味归经的理论依据是通过观察药物的性味特点,结合临床应用的经验总结而成。

二、阳性药物归经1. 辛温药:辛温药多归属于肺经和脾经,常用的有紫苏、生姜、葱、大蒜等。

2. 苦寒药:苦寒药多归属于肺经和心经,常用的有黄连、苦参、黄芩等。

3. 甘温药:甘温药多归属于肺经和脾经,常用的有甘草、麦门冬、生地黄等。

三、阴性药物归经1. 酸寒药:酸寒药多归属于肝经和心经,常用的有酸枣仁、醋陈皮、酸浆果等。

2. 咸寒药:咸寒药多归属于肺经和胆经,常用的有海藻、海带、海钓藤等。

3. 苦寒药:苦寒药多归属于肺经和大肠经,常用的有苦杏仁、苦参、苦丁茶等。

四、中药性味归经应用1. 风寒药:归属于肺经和表经,常用的有荆芥、薄荷、防风等。

2. 温经药:归属于肝经、脾经和胃经,常用的有桂枝、生姜、附子等。

3. 理气药:归属于肝经和胃经,常用的有枳实、青皮、香附等。

4. 活血药:归属于心经和肝经,常用的有川芎、桃仁、当归等。

5. 温里药:归属于胃经和脾经,常用的有人参、肉桂、砂仁等。

五、中药性味归经注意事项1. 中药性味归经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药物应用时需要准确掌握其性味归属。

2. 根据病情和体质的不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的中药性味归经药物。

3. 在使用中药药物时,应注意禁忌症和副作用,遵循医生的嘱托进行合理应用。

总结:中药性味归经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具有指导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

通过掌握不同中药的性味归属,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然而,在应用中药时,仍需谨慎对待,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并注意禁忌症和副作用的影响。

中药性味归经的知识对于中医药的学习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浅论“药物归经”

浅论“药物归经”
火之药 未必 能清 心 火 , 补脾 虚之 品未 必 能补 肾气 。如 果在 掌握性 味 、 升降浮 沉 、 泻等 性能 的基础 上又考 虑 补
察分析 , 步积 累经验 , 逐 将各 种药 物对机 体各部 分 的治 疗 作用 作进 一步 归纳 , 之 系统化 , 使 逐渐 形成 的用药 理
论。
药 。研究 和探 讨药 物 的归 经 理论 , 提 高 中药 在 临床 对
上 的应用 疗效 , 具有 十分 重要 的意义 。 1 归经 的含 义 归, 即归 属 , 指药 物作 用 的归属 ; , 经 即人体 的脏腑
等 医药文 献对 药物 的归经 都做 了一些 论述 , 了 1 到 4世
者泻之 ” 治疗原 则 来遣 方 用 药 。但病 邪 人 体 内又 有 等
各脏 、 腑 、 经 之 不 同 , 各 各 同是 热 症 , 肝 火 、 有 胃火 、 心
纪, 金元 四大 家之一 的张元 素 在 他 的《 珠 囊 》 书 中 珍 一 正 式把归 经作 为药 性 主要 内容 加 以论 述 ; 中对 每 味 书
3 药 物归 经的 意义 药 物 的 四气 五味 、 降浮沉 、 阳、 薄 、 升 阴 厚 补泻及 有 毒无 毒 在 中 医 药 文 献 很 早 就 有 比较 全 面 的记 载 , 如 《 神农本 草 经》 就有 “ 有 酸咸 甘 苦 辛 五 味 , 有 寒 热 药 又 温凉 四气 , 有 毒 无 毒 ” 及 的论 述 ; 素 问 ・阴 阳应 象 大 《 论 》 : 味 厚 则泄 , 说 “ 薄则 通 , 薄 则 发 泄 , 气 厚则 发 热。 ”
d i 1 . 9 9 ji n 10 —9 4 2 1 . 8 1 1 o:0 3 6 / .s . 0 38 1 . 0 0 0 . 3 s 文 章 编 号 : 0 —9 4 2 1 ) 8 12 — 1 3 8 1 ( 0 0 —5 00 0 2

浅谈中药的“气”(性)、“味”、归经+五脏用药简决和脏腑用药妙诀

浅谈中药的“气”(性)、“味”、归经+五脏用药简决和脏腑用药妙诀

浅谈中药的“气”(性)、“味”、归经+五脏用药简决和脏腑用药妙诀中医运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学术,阐明药物功效和应用,是中医药理一大特点。

其中以四气五味为运用中药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中药性能的核心。

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四气五味,对学好方剂和指导医疗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现就四气五味的运用原则,配伍方法和性味取舍等问题概述如下。

1、运用原则(一)四气是指寒凉温热四性。

运用原则是:“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

”温性,热性药如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等,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寒性症;寒凉性药如石膏,黄芩,黄连,黄柏等,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阳热症。

温热与寒凉药同用,则多用于寒热错杂症。

(二)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寒、咸五味,“辛散能行,”“甘能补能和”,“酸能涩能收,”“苦能泄能燥“,“咸能软能下。

”运用原则是:辛味药如麻黄,川芎,半夏等多用于外邪袭表,气滞血瘀,痰湿等症;甘味药如生地,鹿茸,黄芪,阿胶等多用于阴阳气血诸虚症;酸味药如山茱萸,五味子,乌梅,金英子,白芍等,多用于久病滑脱虚症;苦味药如大黄,葶苈子,槟榔,莪术等多用于瘀结,痰饮,积滞,气逆,湿阻等症;咸味药如芒硝,牡蛎,鳖甲,海藻,等多用于瘰疡,瘿瘤,血分瘀结,大便燥结等症。

大部份药物只具有一性一味,即使多味药也是其中一味为主,绝无二重性。

诚然单行是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因此必须相互配伍运用。

2、配伍方法:(一)辛甘温热法:辛甘发散以治寒症。

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为发散风寒,如桂枝汤,用辛、甘、温配桂枝,配甘草、大枣用于外感风寒症;二为发散风,寒,湿如桂枝附子汤,用甘大热附子,辛、甘、温桂枝配甘草,大枣用于风寒湿邪留着肌肉,痹阻筋脉症。

(二)辛甘化阳以治阴虚里寒症。

主要用于三种情况:一为心阳虚,如桂枝甘草汤,用辛甘温桂枝入心助阳,配甘草益气。

二药辛甘合化,阳气乃生,用于心阳虚心悸症;二为脾阳虚,如附子理中汤,甘辛大热附子,干姜配人参,白术,甘草合化,温中助阳,益气健脾,用于脾虚寒吐利腹痛症;三为肾阳虚,如四逆汤,用甘辛大热附子,干姜温肾回阳,配甘草益气补虚,合为辛甘化阳,回阳救逆要方,主治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至四肢厥冷,腹痛吐利症。

药物归经理论的传统认识与现代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药物归经理论的传统认识与现代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药物归经理论的传统认识与现代研究的分析与思考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6052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医各家学说)正文归经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地医疗实践探索总结而成,对阐明中药作用机理和指导中医临床诊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尝试对归经理论的源流、传统认识与现代研究进行分析,为归经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延伸和现代研究思路提供一些指导与思考。

1 归经的概念“归”在《辞海》中释为“折返”、“属于”和“聚拢”,在这里“归”应取后两者之意,即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

而“经”原意为“纵丝”,在这里应理解为是建立在脏腑、经络理论之上的功能单位,是药物药效作用的部位,即“经络”或“脏腑经络”。

“归经”即指药物对机体某部位的病变所起的治疗作用,具体来讲是药物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几条经的病变产生的治疗作用,而对其它经(脏腑或经络)或几条经的病变治疗作用较小或者没有作用。

2 归经的形成历史归经理论的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韩非子·喻老》中有:“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肌肤,针砭之所及;在肠胃,火齐之所及;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这是早期关于疾病病位以及药物定位的论述[1]。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确立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在归经理论形成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2]。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五味入胃,各归所喜。

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又如《素问·五藏生成篇》曰:“色味当五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

”此外,在《黄帝内经》的其他有关篇章中,也有诸多类似论述,均对药物性味与不同脏腑、织之间的密切联系立足于不同角度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对后世归经学说的创立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3]。

中药归经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中药归经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学 术 探 讨
Ac a d e mi c s t u d y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3 7・
肺 经 … 。邓 凯 文 的 报 道 提 出 特 定 的 中 药 成 分 群 对 特 定 的 经
亦是如此 ,必须 注重 整体性 ,即 中药 的归 经理论 须与 升降 浮沉 、四气 、五 味 、药 物毒 性 等 中 药 的核 心 理论 相 结 合 ,
如大黄归于脾 、 胃、大肠 、肝 、心 经。大 黄 随炮制 方 法 的 不 同 ,性味发 生 了改 变 ,其作 用也 发生 了改变 ,主要 归经
所 以在使 用归经理论 时 ,应 充分结 合 患者 的整体情 况和 中 药 特有 的性 、味 、归 经灵 活调整 用药 ,使 中药 在治疗 疾 病 时不失 于经 络也 不局 限 于经络 。中医强 调诊 治病人 时应重 视整体 性 ,即注重 五脏六 腑 的五行关 系 ,不能 仅从 一脏 一
腑去认识疾 病 ,当从整 体 出发分析 疾病 的病理 而提 出治疗 方案 。如 当发 生 喘病时 ,除 了考 虑肺脏 的病 变外 ,还 应考 虑脾 的原 因 ,治疗 可培土 生金 ,根 据 中药的性 味归 经选用 归 于肺 与脾 经 的药物 ,如 补益肺 气 的党参 等 ;中药 的运用
的作用 。古代 医家经 过长期 的实践 和探索 ,充 分认 识到 药 物 的特 有性能 ,既不 同药 物作 用的部 位不 同 ,取 得 的疗 效 依据其所发 挥的部位 呈正 向相关 性 。通 过观 察发 现 中药 在 治疗某些脏 腑疾 病能 发挥 的 良好 疗效 ,并且证 明这 些药 物 可 以重 复治疗 同一疾 病 ,而某 些 药物对 这一 脏腑疾 病没 有 疗效或 者疗 效甚 微 。经 现 代研 究 表 明 ,如 在心 血 管 系统 、 血液 和造血 系统 起作 用 的药 物可 归 于肝经 ;在消 化系统 发 挥作用 的药物归 于 胃经 ;在 呼吸 系统发 挥作用 的药 物可 归

药物归经概述课件

药物归经概述课件
临床验证法
通过对大量临床病例的观 察和分析,验证药物对某 一脏腑经络的作用,从而
确定药物的归经。
药物归经的步骤
确定疾病部位
首先需要明确疾病发生的部位,例如在心 脏、肝脏还是其他脏腑。
选择相应药物
根据疾病部位和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能 够作用于该部位的药物。
观察药物作用
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药物对机体的作 用,注意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脏腑或经络发挥治疗作用。
药物对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
03
药物在人体内主要通过作用于相应的脏腑经络,产生疗效,从而达到治疗疾的目的。药物归经的方法
直接观察法
通过对患者的观察,了解 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的作 用,从而确定药物的归经

实验研究法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药物 对不同脏腑经络的作用,
从而确定药物的归经。
重要性
了解药物的归经有助于指 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并 减少副作用。
展望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和系统 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为药物归经
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发展趋势
未来药物归经研究将更加注重与现 代科技手段的结合,以揭示药物在 体内的具体作用机制和靶点。
未来挑战
尽管已有许多药物归经的研究成果 ,但仍存在许多未知领域需要进一 步探索和研究,如某些复杂疾病的 药物归经等。
此外,根据脏腑经络在人体中的不同作用和相互关系,药物归经还可分为单经归经 和多经归经。
药物归经的重要性
指导临床用药
了解药物的归经,有助于医生根据疾病特 点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提高疗效
准确的药物归经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减少副作用。
判断药效
通过观察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的作用,可 以判断药效及作用范围。

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如何指导临床用药

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如何指导临床用药

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如何指导临床用药在中医的临床用药中,中药材的性味归经是至关重要的理论依据。

它犹如一张精准的地图,为医者指明了用药的方向,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药材来治疗疾病,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药材的“性”,通常指的是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为“四气”。

寒性和凉性的药材能够清热泻火、解毒凉血,适用于温热病、热毒证等热性病证。

比如,黄连性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等症。

而热性和温性的药材则具有温里散寒、助阳通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寒性病证。

像附子性大热,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寒湿痹痛等病症。

药材的“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种,还有淡味和涩味。

辛味能发散、行气、活血,比如麻黄辛温,可发散风寒、宣肺平喘。

甘味能补虚、和中、缓急,如党参甘平,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酸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像五味子味酸,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苦味能清热泻火、燥湿、降气,例如黄芩味苦,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咸味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如芒硝咸寒,能泻下通便、润燥软坚。

“归经”则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也就是药物作用的定位。

例如,心经病变常见心悸、失眠等症状,而酸枣仁归心经,能养心补肝、宁心安神,常用于治疗心肝血虚引起的失眠多梦、惊悸怔忡。

肝经病变多有眩晕、抽搐等表现,天麻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风内动、头痛眩晕等。

在临床用药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症表现,结合中药材的性味归经来选药组方。

比如,一个患者出现了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等症状。

由于寒邪侵袭体表,需要用辛温解表的药物来发散风寒。

麻黄性温味辛,归肺、膀胱经,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就可作为主药;再配以桂枝,桂枝同样性温味辛,归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作用。

二者相伍,能增强发散风寒的功效。

中药的归经和常见的引经药

中药的归经和常见的引经药

中药的归经和常见的引经药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一条或者某几条经络或者某一个和某几个脏腑的特殊治疗作用。

它是在脏腑,经络的理论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而总结出来的。

比如,同样属于寒性的药,同样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但有的偏于泻肝火,有的偏于泻肺火,有的偏于泻胃火,等等等等,这就是因为各个的归经不同。

这就在昨晚的内容上更加深入与细化了。

比如黄芩,黄连,黄柏,栀子这四个,都是寒性的药,都可以清热泻火!但黄芩偏于泻上焦之火,而黄连偏泻中焦之火,黄柏偏泻下焦之火,栀子可以泻上中下三焦之火。

不知道你们看到过栀子花没,这个东西就像一个心脏一般,所以,它清心火更是一把好手!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根据药物的作用特点,创造了'引经报使'这个学说,就是十二经引经药这个学说。

这个学说在金元时期达到顶峰!现在很多人批判这个学说,认为很多这样的引经的学说是谬论!认为黄帝不讲引经,仲景不讲引经,孙真人也不讲引经,认为很多东西都是张元素老人自己编的!不靠实际的,其实我可以肯定的讲,这个引经学说虽然黄帝没讲,仲景没讲,孙真人没讲,但它觉得是划时代的,是中医理论与实践上的进步,而不是随便编出来的。

很多药,看着差不多,但差一味引经药和加一味引经药的效果那就是不一样的!今晚就随便和大家讲几味十二经脉各个的引经药。

以后的时间里再不断添加,一下讲多了你们也记不住,先一条经记一两味药,慢慢地就熟悉了。

足厥阴肝经的常用引经药,那就是柴胡,青皮,川芎,吴茱萸。

足少阳胆经的常用引经药,那就是柴胡,青皮。

手少阴心经的引经药,那就是黄连,细辛。

手太阳小肠经的常用的引经药,那就是黄柏,藁本。

足太阴脾经的常用引经药,那就是升麻,苍术,葛根,白芍等等。

足阳明胃经的常用引经药,那就是石膏,升麻,白芷,葛根。

手太阴肺经的常用引经药,那就是桔梗,升麻,白芷,葱白。

手阳明大肠经的常用引经药,那就是升麻,石膏,白芷。

足少阴肾经的常用引经药,那就是细辛,桂枝,独活,知母。

中医理论中的归经是什么意思

中医理论中的归经是什么意思

中医理论中的归经是什么意思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

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热或清心热。

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出侧重。

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使之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由于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影响在内的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反映到体表。

通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证候表现以确定病位,这是辨证的重要内容。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因而与疾病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如心主神志,当出现精神、思维、意识异常的证候表现,如昏迷、癫狂、呆痴、健忘等,可出推断为心的病变。

能缓解或消除上述病变的药物,如开窍醒神的麝香、镇惊安神的朱砂、补气益智的人参皆人心经。

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

故有经络辨汪与脏腑辨证的不同,经络辨证体系的形成早于脏腑辨证。

因而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在确定药物归经时,或侧重于经络系统,或侧重于脏腑系统。

这样一来,便造成某些药物归经的含义有所不同。

例如,本草文献记载,羌活泽泻皆归膀胱经,羌活能疗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之证,其归膀胱经,是依经络辨证,盖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

泽泻利水渗湿,其归膀胱经,是指膀胱之腑。

羌活与泽泻,一为解表药,一为利水药,虽都归膀胱经,但两者包含的意义是不同的。

至于有的药物只归一经,有的药物则归数经,这正说明不同药物的作用范围有广、狭义之分。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正如徐灵胎所说:“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

头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

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出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

中药药性归经

中药药性归经

中药药性归经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部分,它以草本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为主要药材,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药物的药性归属于不同的经络系统,这在中药的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药药性归经的基本概念,以及各类药性所对应的经络系统。

一、热药归经热药是指具有温热或炎热特性的中药。

它们通常能够刺激和扩张血管,促进气血流通,对于寒冷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热性药物主要归属于心经、小肠经、三焦经和膀胱经。

心经是人体的心脏系统,掌管着血液的循环和情绪的调节。

热性药物可以促进心脏的功能活动,增强血液循环,如人参、丹参等。

小肠经贯穿于心脏与胃肠道之间,而热性药物可以促进小肠的吸收和排泄功能。

三焦经与心经相通,是体内阳气的运行通道,热性药物可以增强阳气的生发作用。

膀胱经贯穿于人体背部,热性药物可以泄热利尿,如车前子、金樱子等。

二、寒药归经寒药是指具有寒凉或寒冷特性的中药。

它们通常能够凉血平热,消肿止痛,对于热性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寒性药物主要归属于肺经、大肠经、胃经和厥阴经。

肺经主要控制呼吸系统和水液代谢,寒性药物可以清热解毒、平喘化痰,如薄荷、连翘等。

大肠经与肺经相连,寒性药物可以清热下行,通便止泻,如芦荟、黄连等。

胃经是消化系统的主要经络,寒性药物可以清热解毒、止呕和缓解胃痛,如西瓜霜、黄芩等。

厥阴经是阴液代谢的主要通道,寒性药物可以清热、滋阴润燥,如银耳、龟板等。

三、温药归经温药是指具有温热特性但不及热药的中药。

它们通常能够温阳散寒,调理阴阳平衡。

温性药物主要归属于肝经、肾经和脾经。

肝经是肝脏的主要经络,温性药物可以温肝散寒、舒筋活络,如生姜、川芎等。

肾经是人体的储藏中心,温性药物可以温肾壮阳、补肾益精,如杜仲、肉苁蓉等。

脾经是消化系统的主要通道,温性药物可以补脾益气、温中止泻,如陈皮、肉桂等。

四、凉药归经凉药是指具有寒凉特性但不及寒药的中药。

它们通常能够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凉性药物主要归属于肺经、胃经和脾经。

中医的归经理论

中医的归经理论

中医的归经理论所谓归经,就是说明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能起主要治疗作用。

因此,药物的归经,是以经络脏腑学说为依据的。

例如同一热病,有肺热、肝热、胃热等不同:同一寒症,有肺寒、胃寒、脾寒等差别。

所以同为清热药,有的能清肺热,有的能清肝热;同是一类温热药物,有的能温肺,有的能暖脾,各有它主要的适应范围。

祖国医药学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依据脏腑经络的理论,结合药物对于机体各部分的特殊治疗作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使之系统化,从而形成了药物的归经理论。

张洁古《十二经引经药》药物的归经范围大小不一,有的药物可归数经,说明其治疗作用是多方面的,对数经都能发挥疗效。

例如芦根归入肺胃二经,是说芦根既能清肺热、除痰嗽,又能清胃火、止呕逆;莱菔子归入脾、胃、肺三经,是说莱菔子既能消脾胃之食积,又能降肺气、祛痰涎。

我们了解了药物的不同归经,就能在同一类药物中掌握药物功效的差异性,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所谓“引经”,是归经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即不但该药自己归属某经,还能引导其他药归属于某经。

张洁古的《十二经引经药》与《脏腑标本虚实用药式》,为归经学说奠定了基础。

其后,张洁古的学生李东垣著的《用药法象》,李氏的学生王好古著《汤液本草》,以及朱丹溪的《本草衍义补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有近代医学家张山雷的《脏腑药式补正》等,都对归经学说做了补充。

可见,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症候,可以通过经络而获得系统的认识。

如症见咳嗽、气喘的肺经病变,便可选用杏仁、苏子等能治疗肺经病变的药物。

若症见心悸、失眠的心经病变,便可选用茯神、酸枣仁等能治疗心经病变的药物。

这种根据归经的原则来选用药物,叫做“按经选药”,在临床运用上有重要的意义。

李东垣著《用药法象》此外,我们又须了解:脏腑、经络的病变是可以相互影响的。

如肺病见脾虚时,可以补脾益肺,不止选用肺经的药物,而同时还要选用脾经药物配合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既要了解每一药物的归经,又要掌握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中医名词《归经》

中医名词《归经》

归经channel tropism中药作用对人体部位的选择性。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归指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归经理论将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早在《周礼》、《内经》、《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古籍中已有五味作用定向定位的概念。

唐代《本草拾遗》和宋代《本草衍义》等都对药物定向定位的归经作用有所论述,构成归经理论的雏形。

金代《珍珠囊》和元代《汤液本草》等把归经作为药性的主要内容,标志归经理论已经确立。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药品化义》均把“行某经”、“入某经”作为论述药性的主要内容;清代《要药分剂》正式列出“归经”名称,并采用五脏六腑之名加以论述,使归经理论日趋完善,沿用至今。

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药物所治的具体病证为依据总结出的用药规律。

由于经络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机体发生病变,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影响到内在脏腑;反之,内在脏腑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上来。

因发病所在脏腑及经络循行部位不同,临床所表现的症状也各异。

如心经病变多见心悸失眠,肺经病变常见胸闷喘咳,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症状。

临床用酸枣仁、琥珀能治愈心悸失眠,说明它们归心经;用桔梗、苏子能治愈胸闷喘咳,说明它们归肺经;而选用白芍、钩藤能治愈胁痛抽搐,则说明它们归肝经。

至于某些药物一药归数经,是指其治疗范围较为广泛。

如山药归脾、肺、肾三经,功能补脾肺肾、益气养阴、涩精止带,用治脾虚泻泄、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等多种病证。

此外,按照六经辨证理论和用药经验,麻黄、桂枝为太阳经药,石膏、知母为阳明经药;按照温病学派的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理论和用药经验,银花、连翘为卫分药,石膏、知母为气分药,生地、犀角及赤芍、丹皮为营分、血分药,又黄芩主入上焦、黄连主入中焦、黄柏主入下焦等。

还有依据中药自身特性(形、色、气、质)的归经理论。

如连翘心,其形似心,主入心经以清心降火;白芨色白,入肺以补肺生肌;砂仁气味芳香,入脾、胃经以醒脾开胃;代赭石重镇潜降,入肝经以平肝潜阳等。

中药材的药性归经与应用原则

中药材的药性归经与应用原则

中药材的药性归经与应用原则中药材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药材的药性归经与应用原则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合理应用中药材具有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药性归经和应用原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性归经1. 寒热归经中药材的寒热归经是指其性质寒凉或温热的归属经络。

寒性中药具有降火清热、散瘀凉血的作用,常用于热病、炎症等疾病的治疗;热性中药具有温阳驱寒、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病、冷症等疾病的治疗。

例如,板蓝根寒归肺经,可用于高热、咳嗽等病症,红花温归肝经,适用于寒湿引起的疼痛。

2. 寒凉温热归脏腑中药材的寒凉温热归脏腑是指其作用的目标器官或脏腑。

寒凉药多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病症,如生地寒凉归肝、肾经,适用于肝肾亏虚、阴虚火旺等病症;温热药多用于温阳散寒、温经止痛等病症,如附子温热归心、肾经,适用于阳气不足、寒凝内伤等病症。

3. 归经作用中药材的归经作用是指其作用的主要经络或器官系统。

归肝经的中药材多用于治疗肝病、肝火旺盛等病症,如地黄、黄芩;归心经的中药材多用于治疗心脏病、心绞痛等病症,如丹参、麦门冬。

二、应用原则1. 药物禁忌中药材的应用原则中有一些药物是有禁忌的,即某些病症或体质不适合使用该药物。

临床上常见的中药禁忌有孕妇忌用的药物、心脏病患者忌用的药物等。

例如,川乌不宜用于孕妇,川乌性毒,容易引起胎儿畸形。

2. 药物组方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时常常采用多种中药组合使用,通过药物间的配伍来增强疗效或减轻毒副作用。

药物组方的原则包括相须相反原则、相反相须原则、相伴相害原则等。

例如,白芍与川芎相须,可用于舒肝补血;当归与元胡相反,可用于行气活血。

3. 药物剂量中药材的应用剂量是根据不同病症以及患者的体质等因素而定的。

剂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例如,人参如果剂量过大,容易引起头晕、心悸等不适反应;如果剂量过小,则可能发挥不出应有的药效。

4. 药物配伍中药材的配伍原则是指中医药学中对于药物之间配伍关系的规定。

归经(执业药师中药学辅导精华)

归经(执业药师中药学辅导精华)

归经主要内容如下:
⼀、归经的含义
归经是药物作⽤的定位概念,即表⽰药物作⽤部位。

归是作⽤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医`学教育搜集整理其经络)或某⼏经发⽣明显的作⽤,⽽对其它经作⽤较⼩,甚⾄没有作⽤。

⼆、理论基础
脏象学说、经络学说
三、归经的确定
1.药物特性
2.药物疗效
四、表述⽅法
⼀般采⽤⼗⼆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v接书为归⼼、肝、脾、肺、肾、胃、⼤肠、⼩肠、膀胱、胆、⼼包、三焦经等;或不提脏腑之名⽽⽤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如⼊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有时也将上述⼆法合并表述,如⼊少阴⼼经、⼊厥阴肝经等。

五、对临床⽤药的指导意义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药的准确性,使临床⽤药更加合理。

⾸先,指导医⽣根据医`学教育搜集整理疾病表现的病变所属脏腑经络⽽选择⽤药。

其次,指导医⽣根据脏腑经络病变的传变规律选择⽤药。

中药归经分类临床用药总结

中药归经分类临床用药总结

中药归经分类临床用药总结网络收集,学习参考用健康医学苑手少阳三焦经用药赋三焦分乎上中下。

出水道而专司决渎。

治病该乎头腹足。

统臓腑而经络分支。

1、秦艽燥味苦而辛。

统治湿胜风淫。

却又荣筋活血。

下部虚寒者忌。

二便滑利者休。

而兼之身挛当服。

2、木香辛苦而温。

主三焦气分。

治九种心疼。

消食开欎不可无。

利气宽中不可缺。

而并为后重宜斟。

3、佛手柑辛苦酸温。

理上焦之气而止呕。

健脾土之虚而益胃。

4、参三七甘苦微温。

破伤损之疮而散血。

入肝胃之经而止疼。

5、没药味苦而平。

散结气而壅肿渐除。

破瘀血而疼痛自止。

6、乳香辛温而苦。

理风冷而和中止痛。

补腰膝而活血舒筋。

7、白蔻仁辛热。

流布三焦。

温暖脾胃。

而叶逆不升。

8、黑栀仁苦寒。

曲行小便。

寒泄热邪。

而烦呕可革。

9、桔核苦平。

治疝痛而何难。

10、柿蒂苦温。

止呃逆而倍适。

11、青皮辛苦而温。

能疏肝而泻肺。

破滞气以消痰。

12、木瓜酸濇而温。

能龡肺而伐肝。

调荣卫以去湿。

13、制香附辛香苦甘。

通行八脉十二经。

能开六欎。

乃气病之总。

司为女科之埾药。

14、元精石咸寒而降。

主治下虚与上盛。

救阴助阳。

得太阴之精气。

有拯逆之神功。

15、益母草微苦辛寒。

去瘀血。

止崩漏。

调月经。

子能顺气逐风。

属辛散滑利之品。

16、补骨脂辛苦大温。

暖丹田。

壮元阳。

缩小便。

主治虚寒喘嗽。

抱纳气归肾之雄。

17、山豆根苦寒。

泻辛火以保辛金。

去肺大肠之风热。

18、海松子甘温。

除诸风以开胃气。

润肺大便之虚癃。

19、威灵仙辛温而咸。

散湿祛风。

疏五脏而徧行经络。

20、阳起石咸温无毒。

破症消水。

补右肾而培植命门。

21、使君子甘温。

止泻杀虫。

为消积治疳之品。

22、刀豆子甘温。

温中止呃。

乃归元下气之能。

足少阳胆经用药赋胆膺决断之权。

官名中正。

腑无秽浊之传。

声称清净。

娱情恬澹。

依然王道之无私。

矢志担承。

俨若将军之执竞。

禀无输矣受之资。

托半表半里之病。

1、丹皮微寒苦辛。

泻血中之伏火。

退无汗之骨蒸。

行足少阴并厥阴。

治惊痫疮疡与烦热。

2、柴胡微寒而苦。

归经用药

归经用药

归经用药十二经用药手太阴肺经: 南星款冬花升麻桔梗檀香山药粳米白茯苓五味子天门冬阿胶麦门冬桑白皮杏仁葱白麻黄丁香益智白豆蔻知母缩砂(檀香豆蔻为使) 栀子黄芩石膏足太阴脾经: 代赭石赤茯苓麻仁甘草半夏益智黄芪苍术白术胶饴草豆蔻茱萸缩砂(人参益智为使) 防风当归手阳明大肠经: 升麻白芷麻仁秦艽薤白白石脂缩砂(白石脂为使) 肉豆蔻石膏足阳明胃经: 半夏苍术升麻白芷葱白知母白术神曲葛根乌药丁香草豆蔻缩砂防风石膏手少阳三焦经: 川芎柴胡青皮白术熟地黄黄芪地骨皮石膏细辛附子足少阳胆经: 半夏龙胆草柴胡手厥阴心包经: 沙参白术柴胡熟地黄牡丹皮败酱足厥阴肝经: 青皮羌活吴茱萸白术山茱萸代赭石紫石英当归甘草龙胆草蔓荆子阿胶瞿麦桃仁手太阳小肠经: 白术生地黄赤茯苓羌活赤石脂缩砂(赤石脂为使)足太阳膀胱经: 泽泻桂枝黄柏羌活麻黄蔓荆子滑石茵陈白茯苓猪苓手少阴心经: 麻黄桂心当归生地黄黄连代赭石紫石英栀子独活赤茯苓足少阴肾经: 知母黄柏地骨皮阿胶猪肤牡丹皮玄参败酱牡蛎乌药山茱萸天门冬猪苓泽泻白茯苓檀香甘草五味子茱萸益智丁香独活(或用桂) 桔梗(或用硝) 豉缩砂(黄药藁本为使) 附子沉香黄芪十二经用药歌诀心经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

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朮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朮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

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中医入门系列(5)——药物篇(归经)

中医入门系列(5)——药物篇(归经)

中医入门系列(5)——药物篇(归经)每一种药物对于某一脏腑经络都有它的特殊作用,前人就将某一药物归人某一脏腑经络。

例如麻黄入肺与膀耽二经,说明麻黄的作用主要在于肺与膀胧二经,凡是肺和膀耽感受寒邪,用麻黄的辛温来祛散最为合适。

故麻黄善于治太阳病表寒,亦能止咳平喘,这种方法,叫做“归经”。

归经,在实际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如前所说,寒药能治热病,热药能治寒病,清热药多是寒凉性的,祛寒药多是温热性的,这是一个原则。

但同一热证或寒证,产生的部位不同,有在表,有在里,有在脏,有在腑。

比如某种寒凉药,能清表热,不一定能清里热,能清肺脏的热,不一定能清胃腑的热;同样,一种温热药能祛表寒不一定能祛里寒,能祛肺脏的寒不一定能祛胃腑的寒。

于此可见,药物在人体上发挥作用,各有其适应范闹。

归经便是指出药物的适应范围。

归经的经是指言经络而言。

经络分布全身,看到那一经的症候就用那一经的药。

如同一头痛,痛在前额属阳明经,用葛根;痛在后项属太阳经,用麻黄;痛在两侧属少阳经,用柴胡。

这是因为葛根是阳明经药,麻黄是太阳经药,柴胡是少阳经药。

但是,经络和内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某种药物都可以对某一经、脏发生它的特殊作用。

这种特殊作用,并与气味性质有关。

例如膀肤属寒水,其经为太阳,麻黄茎细丛生,中空直上,气味轻清,故能通下焦的阳气,出于皮毛而发汗,为伤寒太阳表证要药。

或用羌活来代麻黄,也因根深茎直,能引膀胧之阳以达经脉,但味较辛烈,兼能去湿,不似麻黄的轻清。

因而麻黄兼能宣肺利小便,羌活兼能治风湿身痛,便是同中有异了。

总之,归经是用药的一个规律,了解药物性能和功效后,再明晓其归经,用药才能丝丝入扣。

归经:每味药物治病有专长

归经:每味药物治病有专长

归经:每味药物治病有专长
归经,是指某种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作用,即指明药物治病的适应范围。

比如,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有的擅长编写计算机程序,有的擅长写广告文案,有的则擅长跑销售,药物归经就如每个人各有其特点,各有治病特长
药物归十二经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为理论依据的。

中医学将所有药物分别归入十二经中
分别是肝经、胆经、心经、脾经、胃经、肺经、大肠经、小肠经、肾经、膀胱经、三焦经、心包经。

有的药物才能专一,只归一经,如桔梗、鹅不食草,只人肺经;有的药物就像“全能运动员”,归经较多,如苦参,人心、肝、胃,肠、膀胱五经。

归经越多,说明药物所具备的功效越多,能主治多个脏腑经络的病变
归经让用药更具针对性
药物归经配合药物的性味、升降沉浮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更强的针对性,体现岀中草药辨证施治的特点。

例如:龙胆、黄连、黄芩三味药性味均苦寒,有泻火的功效,但龙胆专入肝、胆经,故用于泻肝火;黄芩可入肺经,故能泻肺火;黄连可入心经,故能泻心火。

火邪滞留脏腑的部位不同,用药也须有所选择,这时就需要倚仗药物归经的不同来判断认识“引经药”
在归经理论的基础上,还有一类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的引经药。

所谓引经药,指某一药物在方剂中先驱先行,引导其他药进入某一经或作用于某病变部位。

引经药可以比作药物中的“向导”“指路人”,引领其他药物直达病灶,而不走错方向。

如《丹溪心法》中所载的方剂左金丸,由黄连、吴茱萸两味药组成;方中重用黄连,黄连苦寒入心,吴茱萸辛苦入肝,故吴茱萸为肝经引药,引黄连之苦寒来清肝火。

善用引经药,能提高用药的准确性,提升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经用药概论《素问•调经论》云:“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归经的概念和沿革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来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

归即归属,经即脏腑经络,归经就是药物对机体不同部位的选择作用换言之,药物进入体内后,并非对所有脏腑或经络都发生同等强度的作用,大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某些脏腑经络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脏腑经络则作用很小或无明显影响, 归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至东汉末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人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威先人肾”已表明药物五味对机体不同部位有选择性,即某种药味主要人某一脏腑。

但《内经》中并没有用它来解释具体的药物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按照伤寒不同的证候和六经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来论述药物对人体脏腑经络某一部位的特殊作用及适应范围如太阳病所用以发表的麻黄、桂枝为人太阳经之药,少阳病所用以和解半表半里证的柴胡为入少阳经之药等等,这些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的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临床基础。

到唐宋时,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定向、定位已作为独立药性而不再依附于药物的色、形、气、味等特性。

虽未正式提出归经,但却反映了这?时期对药物归经作用的认识水平及该理论体系的雏形。

孟诜《食疗本草》中“绿豆行十二经脉”;寇宗寅《本草衍义》有木瓜人肝、戎盐入肾、桂圆归脾、泽泻引药归肾经等记载,把归经正式提出来作为中医药学理论的组成部分是金元时期张元素,张氏对脏腑辨证和遣药制方深有研究.提倡分经分部用药,“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引经报使”等,并将《珍珠囊》中30余味药载有“某经药”、“某行经药”的内容,他认为取各药性之长,各归其经,则力专效著。

易水学派张洁古依据《内经》理论,对药物的引经进行了深入探讨,创立了“引经报使”理论,他认为取各药性之长,使之各归其经,则力专效宏,同时明确指出了各经的引经药,如手足太阳经病的引经药为羌活、藁本;手足少阳经病的引经药为柴胡等。

例如:罗谦甫曾经治疗两例头面病症;一例是“面目赤热、头目眩闷”;一例是“头面不耐寒,气弱不敢当风”。

经用同样诸法不效。

后来罗氏改用“升麻汤”加黄连治面热的一例、用“升麻汤”加附子治面寒的一例,结果都取得了效果。

其道理除了从寒热辨证,用黄连清热、附子子温寒之外,着重在于升麻、葛根的“引经”,使起到调理阳明经气的作用。

《卫生宝鑑》曰:杨郎中之内,五十一岁,身体肥盛,己酉春患头目昏闷,面赤热,多服清上药不效,请予治之。

诊其脉,洪大而有力。

《内经》云:面热者手阳明病。

《脉经》云:阳明经气盛有余,则身已前皆热。

况其人素膏粱积热于胃,阳明多血多气,本实则风热上行,诸阳皆会于头,故面热之病生矣。

先以调胃承气汤七钱,黄连二钱,犀角一钱,疏利叁两行,彻其本热;次以升麻加黄连汤主之。

又治尼长老六十一岁,身体瘦弱,十月间病头面不耐寒,气弱不敢当风行,诸治不效。

诊之其脉皆弦细而微。

其人年高素食茶果而已,阳明之经本虚。

《脉经》云: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慄。

又加看诵损气,由此胃气虚,经络之气亦虚,不能上荣头面,故恶风寒,先以附子理中丸温其中气,次以升麻汤加附子主之。

尤在泾《医学读书》:“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为中药的临床配伍应用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例中,采录了张元素《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以及李东垣、王好古的归经用药方法,为归经理论得以流传后世做出重要贡献李氏还将归经与脏腑经络功能结合起来论述,提出“本病“、“经病”、“窍病”等,并以临床实践来验证归经理论的正确性.清代是归经理论体系发展渐臻成熟的时期,著录的书目之多,涉及的范围之广,是历代无以伦比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3类:一是综合研究本草而提及归经者,如陈修园的《率草经读》、张璐的《本经逢原》、陈士铎的《本草新编》等书;二是重点研究归经理论的专著,如贾所学的《药品化义》、赵观澜的《医学指归》等;三是研究药物及方剂归经的著作,如陈修园的《医医偶录》等。

归经药的功用关于引经药的功用,前贤有许多精辟论述,而就临床运用来看,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引药归经脉:指引经药在方剂中先驱先行,引药入经。

如左金丸为清泻肝火之剂方中吴茱萸辛热入肝,黄连苦寒入心,吴茱萸为肝经引药,可引黄连之寒来清肝火。

白虎汤主治阳明经热盛,石膏用以引诸药入阳明经而收清热生津之效。

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可引导少阴经寒邪出于太阳之表等。

头痛因部位不同而涉经各异,《丹溪心法》在治疗时即注重引经药的运用,指出:“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

”(二)引药至病所一些引经药具有明显的作用趋向,可引导它药作用于病所。

如补中益气汤,以升麻、柴胡为引,升提下陷之中气。

胃散中也以升麻引诸药清泻胃火。

其它如川芎引药上行,牛膝引药下行,桔梗载药上达,肉桂引火归元;上肢痛用桂枝、桑枝、羌活,下肢痛选牛膝、独活等,均为实践所得,已为医者习用。

治疗头痛时,无论外感内伤,常佐用风药,如羌活、蔓荆子、防风等,实亦寓引经之意,李中梓对此解释为:“高巅之上,惟风可到。

阴中之阳,自地升天也,在风寒湿固为正用,即虚与热亦假引经。

”病位与引经药物----三焦药有个性之专长,引经药也不例外。

在临床运用中,应谨遵辨证论治的原则,充分结合其固有功效,尽量使功效与引导相统一,有的放矢,避免盲目使用,以物尽其用。

上焦上焦位于三焦的上部,从咽喉至胸膈部分。

《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

其中包括了胸胁、还有心肺两个重要脏器。

胸胁是厥阴、少阴分布之所,其中柴胡,香附为引经药,以此为引经药,运用于临床,能开郁散滞而通达上下,使肝经气血畅行。

手太阴肺经引经药用桔梗、升麻、葱白、白芷;手少阴心经引经药用黄连、细辛。

中焦中焦位于三焦的中部,指上腹部分。

其主要功用是助脾胃,主腐熟水谷,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是血液营养生化的来源。

足太阴脾经引经药:湿邪困脾者用,苍术苦温。

脾气下陷者用,升麻辛凉。

肝脾失调者用,白芍苦酸。

足阳明胃经引经药有升麻、石膏等下焦下焦位于三焦的下部,指下腹腔自胃下口至二阴部分。

能分别清浊,渗入膀胱,排泄废料,主要是肝肾和腰府之所在。

足少阴肾经引经药用肉桂、知母。

足厥阴肝经引经药用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

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的引经药用仙茅、狗脊、杜仲。

头部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循行头面部,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

故头部疾病的治疗要分清经别,如太阳经头痛,多在后头部,下连于颈;阳明经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等处;少阳经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厥阴经头痛,痛在巅顶,连于目系。

治疗时应注重引经药的运用。

正如李东垣所云:“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厥阴吴茱萸,少阴细辛也。

”特别是川芎善行血中之风,祛血中之风,上达巅顶,下行血海,走而不守,并能散少阳之风,内行肝胆,外散风邪,辛香走窜,为治上要药。

《兰室秘藏•头痛门》中云:“太阳头痛,恶风脉浮紧,川芎、羌活、独活、麻黄之类为主;少阳经头痛,脉弦细,往来寒热,柴胡为主;阳明头痛,自汗,发热,恶寒,脉浮缓长实者,升麻、葛根、石膏、白芷为主;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满,为痰癖,其脉沉缓,苍术、半夏、南星为主;少阴经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为主;厥阴头项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

两耳后及右足大趾、次趾之间为少阳经及厥阴肝经所过之处,肝胆相表里,印堂为督脉所过,而督脉主一身之阳,究其原因乃为三焦失司,肝胆热盛上扰头目致口苦、咽干、头晕;经络受阻失其所养则两耳后疼痛,晨轻暮重,夜间痛不欲生,印堂部憋胀,右足大趾及次趾之间麻木。

病位与引经药物----四肢四肢为手足之经的主要循行通路。

上半身疾病的引经药:羌活、桂枝、姜黄、桑枝下半身疾病的引经药:独活、牛膝、木瓜《张氏医通•臂痛》曰:“臂痛者,有六道经络,各加引经药乃验,……臂之前廉痛者属阳明,升麻、白芷、干姜为引药;后廉属太阳,藁本、羌活;外廉属少阳,柴胡、连翘;内廉属厥阴,柴胡、当归;内前廉属太阴,升麻、白芷、葱白;内后廉属少阴,细辛、当归”.《张氏医通•腿痛》篇中又说:"腿痛亦属六经,前廉为阳明,白芷、升麻、干葛为引药;后廉太阳,羌活、防风;外廉少阳,柴胡、羌活;内廉厥阴,青皮、吴茱萸;内前廉太阴,苍术、白芍;内后廉少阴,独活、泽泻".为辨病位用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作者对张师的辨病位用药基础之上结合临床实践总结。

病案举例----少阳胆经足4、5趾痛孙某,男,32岁。

右足背外侧缘至第四、五趾痛痛数天,经拍片检查骨骼无异常。

前医据其扭伤而施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3剂,并辅以理疗,疼痛不减。

现行走借助于拐棍,着地则痛不可忍,伴口苦、恶心,视其局部不红不肿,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有力。

思索再三,并查经络图,认为瘀在足少阳胆经,致少阳胆经经气不利,拟小柴胡汤去人参,加牛膝、玄胡各10克。

一剂药尽,疼痛大减,二剂药尽,疼痛即止,现行走如常。

按:足少阳胆经,“其直行者,……沿下肢外侧中线,过股、膝、胫至外踝,沿足背前行,出于第四肢外侧端”。

患者疼痛与此走向相合,又伴口苦、恶心等少阳证,可见瘀在少阳胆经,致经气不利。

方以小柴胡疏利少阳经气,加玄胡活血止痛,用牛膝引药下行,药到病除,绝非偶然。

运用引经药的注意事项(一)引经作用,并非不变炮制可改变药物的性能,临床要加以充分如土炒入脾,盐炒入肾,醋制入肝,蜜制归肺,酒炒上行。

引经药的引导作用随炮制不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 辨证使用,有的放矢运用引经药,应以辨证为前提充分考虑其本身的药性与功能,尽可能功能与导向统一,使药效得以充分发挥。

如手少阴心经引经药黄连与细辛,清心火时选黄连,通心阳时用细辛。

再如痛泻要方中的防风,既能引药入脾,又能散肝郁,舒脾气,胜湿止泻;龙胆泻肝汤之柴胡,既能引药入肝胆,又能舒畅肝胆。

徐灵胎说:“不知经络而用药 ,其失也乏 ,必无捷效。

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