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共32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共23张PPT)

《马关条约》
割地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设厂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 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
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直接原因
1894年5月东学党起义
大清国


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 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 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 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到了6月
中旬,日
本在朝军
力已经是
清军的2
倍,中日

战争迫在 眉捷。


1894年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 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这场战争使日本获得战争赔款库白 银两亿两,加上日本掠夺的大量舰船、 武器、物资,折合日元5.1亿元,相当 于日本全国一年财政收入的4.5倍。借 这笔巨款,日本进一步发展工业,扩军 备战,其中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 日本迅速成为世界级的强国。
疑问:甲午中日 战争,清朝为什么战败?
主观原因:中国制度落
丰岛海战 被迫迎战
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平壤战役 弃城逃走
客观原因:日本蓄谋已久,
黄海战役 辽东岛战役
避战自保 临阵脱逃
且制度先进。
威海卫战役 献船投敌
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②在反侵略的同时还要反封建
二、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 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 为“赎辽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共23张ppt)

背 景 (1)大陆政策: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中国朝鲜日本亚洲乃至全世界(2) 导火索: ——东学党起义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 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 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 意挑起战争。
2、过程(主要战役):
黄海战役
平壤战役 辽东战役
左宝贵(1837—1894)山东费县人,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 展开激战。邓世昌壮烈殉国。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 较大,但主力尚存,但李鸿章避战不出,日军趁机夺取 制海权。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4)辽东半岛战役
1894年10月,清军大部溃逃,只有徐邦道 孤 军迎敌,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日军占 领九连城、大连、旅顺。
B
C
3、《马关条约》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不利的是 ( ) A.割让台澎地区 B.允许开办工厂 C.赔偿巨额军费 D.增开四口通商
B
4、《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时代经济侵略 的特点的是(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增开四个通商口岸 C.开辟内河航线 D.允许日在通商口岸设厂
D
5.中日《马关条约》是继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 来,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平等条约之一。前 者内容与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 国( ) A.开埠通商 B.索取赔款 C.割占土地 D.开办工厂
1894.09
威海卫战役 1894.07 丰岛战役
(1)丰岛战役
第二单 元
1894年(甲午年)7月,日本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 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开始。
(2)平壤战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共30张PPT)

日军暴行: 屠杀旅顺居民
资料: 英国人阿伦曾亲眼见过日军在旅顺的大屠杀,他在《旅顺
落难记》一书中写道:“日军进城后,满路都是被杀者的尸体,竟辨不 清路来。在一个池塘边,站满了日军,赶着一群老百姓,往池塘里跳。 只见水里有断头的、腰斩的、穿胸的、破腹的,搅作一团。有一个妇女 抱着一个孩子浮出水面,正往岸边爬来,日本兵就用刺刀对准她当心扎
重要战役 平壤战役:1894年9 月,日军分多路围攻 平壤。中国守军奋起 反击,清军将领左宝 贵中炮牺牲。统帅叶 志超弃城逃跑,平壤 陷落。
邓世昌
此 日 漫 挥 天 黄海海战 下 ①时间:1894年9月。 泪 ②交战双方:清政府的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 有 公 足 壮 海 军 威
③地点:黄海海面。 ④经过:北洋舰队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 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 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⑤结果: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可惜战后李鸿章命令 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门户开放”政策
时间--- 1899年 原因--- 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
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内容---承认各国……同时要求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 矛盾,也形成了各国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
课 堂 小 结
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 民族英雄邓世昌,黄海大战英明扬。 《马关条约》又签订,清朝割地赔款忙。 允许日本开工厂,列强纷纷来效仿。“ 瓜分”狂潮又掀起,美国忙于领土争。 无暇东顾不慌张,“门户开放”后来上。 机会均等各国享,中国再遭列强侵。

人教版(2017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23张PPT)

人教版(2017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23张PPT)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新课导入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 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 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 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 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 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 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 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 湾》
割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东南沿海5个口岸
协定关税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赔款二亿两白银 开放长江流域4个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 等的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知识拓展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决 愿
——
台湾人民誓死捍卫台湾的壮烈誓言
课后活动
P27 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 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 什么不同?(注意设立使馆区、设立经济特区的不同)
①清政府是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投 资办厂,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经济侵略。 ②今天的招商引资是在中国政府充分行使主权的情况下, 主动利用外资来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双赢互惠的。
4、主要战役:
甲午中日战争
(4)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
1895年初,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志着舰洋队务陷。运入动的绝失败 境。日军劝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投降,遭到严词拒绝。在
援兵无望的情况下丁,汝昌 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丁汝昌
北洋水师
问题思考
P26 结合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说说加强 海洋防卫的重要性。
讲授新课
4、主要战役:
甲午中日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19张PPT)

第一阶段 (1894.7- 9)
朝鲜半岛 黄海海域
平壤战役 平壤失守 战火至华
左宝贵
黄海战役 丧失黄海制 邓世昌
海权
第二阶段 (1894.10 -1895.4)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辽东战役 占旅顺、 徐邦道 大屠杀
威海卫战 北洋舰队 丁汝昌

全军覆没
二: 《马关条约》的签订
签订: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往日本 马关议和,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山东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英国 强迫租借“新界” 日本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从此以后, 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
门户开放
“相互协商”
人人有份
知识人拓教版展八:年级P上2册7

台北



台中
1.最早在中国设厂
内容: ①割地 清2.政西方府列割强辽对华东侵半掠岛方式、由台商湾品输全出岛及所 有附属各岛屿、为澎主湖转列为以岛资给本日输出本为;(主 反割台斗争)
②赔款赔偿日本3利.对兵影中响费国白民族银资2本亿主两义;的发展产生不 ③开放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设厂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马关条约》的影响
(1)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 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 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P26
(2)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随 后几年中,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 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瓜分中国狂潮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 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 日本则向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 “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 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 “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P26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22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22张)

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材料一: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
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
海洋防卫是国家海洋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 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抵御来自海上的侵略,保障 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维护世界 和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甲午中日战争
3.结果: 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内容
1.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
4.影响②:瓜分狂潮 四、
契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实质: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之争。 说明:列强在各自的侵华利益上,既 有矛盾斗争又有勾结妥协。
日本:同意归还辽东半岛 清政府:需3000万两白 银赎回
列强通过什么方式瓜分中国?
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 中国狂潮”……
列强的瓜分狂潮
威海卫战役
丰岛战役
(1895.2) 战争爆发标志 (1894.7)
请阅读教材找 出甲午战争的 主要战役、民 族英雄以及重
大事件。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致远舰
“致远”舰部分官兵合 影。拍摄位置在军舰的 舰楼附近,人群中央双 手较差站立着,就是民 族英雄邓世昌,他身旁 的外籍军官就是管轮余 锡尔。这张照片中的所 有人都在黄海海战中壮 烈牺牲。
亲!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材料四:1894年3月,日本外相 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 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 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二、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
黄海海战
1894-9-中旬
平壤战役
1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9-中旬
丰岛海战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1894-7-25
丰岛海战 标志甲午中日战
争爆发
平壤战役
左宝贵
(1837-1894)
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法,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
一要务,今天你们国家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当务之急,只有改革旧制,谋行新政,
国家才可相安,否则必然败亡呀!这次战争的胜败早就决定于两国的立国精神之中了。
(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2.(张家界中考)黄海海战结束后,光绪帝为海战中壮烈殉国的
海军将领垂泪撰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位海军将领是( )
A.左宝贵
B.关天培
C.邓世昌 D.丁汝昌
3.(遂宁中考)“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
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
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与《马关条约》哪项内容直按相
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你们选拔官吏要通过考试,考试必考文艺,文章写得好的就
会升官,文艺优劣是你们升迁的依据,可是你们从来不看实际效果现在还在孤傲自大,
怎么可以立足于当今世界呢?
想想30年前,我们日本,国事沉沦,遭遇何其心酸,任人宰割,可是最终我们日
本能砸碎西方的枷锁,免除被殖民的命运,想必你是知道原因的?在危难之时,我们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26张PPT)-课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26张PPT)-课件

主观原因(内因)
客观原因(外因)
① 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无 能(根本原因)
②李鸿章的“避战求和” 政策(主要原因) ③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④清军装备落后
①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②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③装备先进
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 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 借鉴意义?
落后 就要 挨打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增强综合国力,推 进军事现代化。
仓促应战
丰岛之战1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 式宣战
清 希望调停 政 府
避战自保
平壤之战2 黄海海战3
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 逃跑
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 相当。
进 日

辽东半岛之战4
旅顺、大连失陷,日军 攻 屠杀中国居民
威海卫战役5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中国惨败,签订《马关条约》
“瓜分“狂潮”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
一、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目 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敢于挑 起这场战争?
欲先征服中国,必先征 服朝鲜,然后以朝鲜为 跳板进而征服中国。

世亚 界洲
中 国
中国 东北 蒙古
朝 鲜
中国 台湾 日本
陆 政

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
军费开支占 国家预算
1883—1894
日本共开支陆海 军军费2.69亿 日元
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B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岳飞
D.关天培
2.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
(C)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3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32张PPT)

割占或租借地
强租胶州湾 强租旅顺、大连 强租广州湾 强租“新界” 、威海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课堂小结
甲 午 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 中 日 丰岛海战 战 争 经过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与 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瓜 分 中 结果 《马关条约》的签订 国 狂 潮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背景
《马关条约》损害了俄、德、法三国 原因: 三 的侵略权益
国 干 过程: 提出照会 武力强迫 涉 还 辽 结果: 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 勒索白银3000万两
北极熊,代表俄国; 虎,代表英国;肠, 代表德国;大青蛙, 代表法国;太阳,代 表日本。
图的东南部有一只 秃鹰正向中国飞来, 它代表美国,是帝国 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 “迟到者”,但它不 会吃其它帝国主义国 家的残羹剩饭就善罢 甘休,而是另有企图 和阴谋的… …
明 治 维 新 后
大陆政策 满蒙 朝鲜 日本 中国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明治维新前后
日本 增 出 兵 兵
资本主义发展 需要殖民地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4 -1895) 支 援 助 对 针
朝鲜
(东学党起义)
中国

战争爆发的标志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平壤战役爆发;左宝贵 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第二阶段 辽东地区 (1894.10威海卫战 山东半岛 1895.初) 役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战争的结果
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内 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 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 列岛给日本。(割地) 影 响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 野心。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共22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共22张PPT)

认识 商品输出阶段
资本输出阶段
1.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
慈禧:哪管国家兴 亡 ,生日非过不可。 “万寿无疆,普天 同庆;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 的精神,一天只吃一 餐饭,鼓动着他的臣 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 的最后一个铜板。
直接原因:朝鲜爆发农民起义为日本发动战 争提供了借口。
仓促应战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 1丰岛海战 日双方正式宣战 左宝贵牺牲, 叶 2平壤战役 志超弃城逃跑

第一阶段


政 府
第二阶段
3黄海海战
邓世昌等牺牲,双 方损失相当。
本 攻
4辽东战役 旅顺、大连失陷,日军
屠杀中国居民
5威海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门户开放
1.为什么美国要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为了弥补因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而失去在中国 划分势力范围的机会。 2.“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门户开放”政策,实质美 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取得的特权,同时要 国政府企图用 “机会均等”的 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以及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 手段,缓和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 等的利益和机会。 让美国有机会插足别国的租借地 和势力范围之内,保证中国市场 3.“门户开放”政策为什么被各国接受? 对美国资本和商品的自由开放。 由于列强在华争夺激烈,谁也无力独占中国。美国实力 上升,并承认其他列强在华特权。 4.“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有何影响? 从此,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日益扩大。
三、瓜分中国狂潮
割占和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俄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31张ppt)

主要战役:
结果:
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黄海海战 邓世昌 丰岛海战
“致远”号
旅 辽东战役 顺 大 黄海海战 屠 杀 北洋舰队
威海卫战役
丰岛海战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第5课根本原因:
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的梦想。
2、直接原因:
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应邀出 兵,日本借机挑起了中日冲突。
(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 系 )。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岛国。人多, 地少,资源贫乏。 明治维新—— 走上资本主义道 路,国力日强。
巨额赔款使清政府 财政不堪重负,不 赔二亿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得不大举外债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 开四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到中国内地 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 更严重的破坏了中国 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着中国 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三、瓜分中国狂潮
帝国主义在侵略过程 日本 俄国的盟国 中既矛盾又勾结,完 法国 全以自己的利益为重 意欲在远东扩
俄国
德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 洲的矛盾
清政府
熊代表沙皇俄国 太阳代表日本国
肠代表德国
虎代表英国
哈蟆代表法国
鹰代表美国
莫 待 土 分 裂 似 瓜 。

人教部编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共32张PPT)

人教部编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共32张PPT)

甲 午 背景 中 日 战 争 经过 与 瓜 分 中 结果 国 狂 潮 影响
朝鲜东学党起义
两白 银
商口岸
国开设 工厂
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进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一步给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
读史 时 空 慈禧太后庆祝60寿辰,当时有人写了
这样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中,“割地求和”说的是什么事情?
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割地: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
为什么这场战争叫甲午中日 战争?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目 的是什么?
它怎敢打 “师傅”?
岛国。人多,地少,资源贫 乏。 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国力日强。
日本发展资本主义中存 在什么矛盾?为解决这些矛 盾,日本采用什么手段? 国内市场狭小、资源少
生产发展受到阻碍 对外侵略扩张
明 治 天 皇 图
不畏强敌、勇于抗争、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致远舰弹药将尽,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 力,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 将士壮烈捐躯。
黄海大战后,实力尚存。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言 “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 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日本取得 了黄海的制海权。
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日本“大陆政策”
第一期征服台湾 第二期征服朝鲜 第三期征服满蒙 第四期征服中国内地 第五期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黄海战役 平壤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战争爆发的标志
丰岛海战
战争爆发的经过
阶 段 开始 战 场 丰岛海面 主要战役 丰岛海战 战 况 中日两国正式宣战 战争开始的标志 重要人物
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 上册第5课 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 上册第5课 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27张PPT)


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图
中就有一人死于国难。
三、瓜分中国狂潮
由此一战,日本摆脱了半殖民地 的地位,日益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 大的侵略者。大清帝国的无能进一步 刺激了列强的野心,甲午之后,英国 人夺取威海卫,德国人占领胶州湾, 俄国人进一步蚕食西部边境,中国再 无一刻安宁……
三、瓜分中国狂潮——三国干涉还辽
一、甲午中日战争——过程(辽东战役)
日军分两路进逼辽东半岛,直取大连、旅顺。 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大多庸懦畏敌,只有徐邦道孤军迎敌,血战四天,终 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徐 邦 道
一、甲午中日战争——过程(辽东战役)
1894年11月21日至25日,旅顺,风雪交 加,寒意刺骨,尸骨累累,烈焰冲天。两万 多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被狂暴的日军无情杀 戮,殷红的鲜血、凄厉的哀号……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清政府是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便利 了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今天的招商引资则是在中国政府充分行 使主权的情况下,主动利用外资来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双赢互惠的。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 间 1895年
人 物 李鸿章
内容
割地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重要人物
左宝贵 邓世昌
一、甲午中日战争 ——爆发
1894年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湾口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 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甲午年
1894年7月25日,清政府派“爱仁”号、“ 飞鲸”号、“高升”、“操江”号运送武器、 士兵、钱款等物资增援牙山,由“济远”号和 “广乙”号护航。
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 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34张PPT)
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4-1895
一.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爆发的背景
日本
增 资本主义发展 需要殖民地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兵 (1894 -1895) 支 援 助 对 针
朝鲜
中国

战争爆发的背景
日本:“大陆政策”的出台(根本原因)
中国:积贫积弱,“避战求和”(可乘之机)
朝鲜: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
材料一 1911年被清政府视为叛党的梁启超曾夜泊马关,在 春帆楼感慨万千,遂写下“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 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的诗句。 材料二 丘逢甲曾作《离台诗》二首,其一为:“宰相有权 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做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 然。” (1)据材料一,说说“十七年前”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伤心地” 因何事而让国人伤心? 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的签订 (2)据材料二,宰相指的是谁?所割之地有哪些?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李鸿章 (3) 台湾的“割离” 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军备废弛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 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马关条约》内容:
割三地 ——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
湖列岛给日本
赔二亿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口岸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
商口岸
允设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岛及附属岛屿
影响
割地
香港岛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 巨额赔款使清朝丧失财 政独立,大量举借外债, 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把中 赔款 2100万银元 二亿两白银 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 国的财政和经济。 国变成半殖民地社会的极为重要的步 上海、广州、 重庆、沙市、 新口岸和内河新航线的开 骤,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 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开商埠 福州、厦门、 苏州、杭州 深入到中国内地。 宁波 加深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24张PPT)

中国是人口大国,有4亿人口,有军队95万, 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 军队,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 战争。可是,为什么最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呢?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观原因(中国方面)
客观原因(日本方面)
① 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①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根本原因)
赔款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加剧人民负担 清政府举债赔款 便利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
通商 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 为通商口岸
使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设厂
允许日本在中国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 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严 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 甲午战争充分暴露 了清政府的无能,战后帝国主义列强
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 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 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 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 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 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 壮烈殉国。
丁汝昌自杀
正月十一日,日本鱼雷艇夜间偷袭,
“定远”舰遭重创,丁汝昌移督旗于“镇远” 舰。正月十三日,鱼雷艇管带王平策划鱼雷 艇队集体逃亡,刘公岛形势进一步恶化。正 月十五,日军舰艇40余艘排列威海南口外, 势将冲入,日本陆军也用陆路炮台的火炮向 港内猛轰。丁汝昌登“靖远”舰迎战,击伤 两艘日本军舰,“靖远”中陆路炮台发射的 炮弹受伤,丁汝昌欲与船同沉,被部下誓死 救上小船。
十七日,丁汝昌获悉陆路援军彻底无望,
北洋舰队已被国家抛弃。当晚,服鸦片自杀, 延至十八日晨7时辞世。
丁汝昌死后,手下军官牛昶chǎng眪 bǐng 盗用他的名义,与日方签订了《威海 降约》。威海港,李鸿章经营多年的北洋海 军,至此全军覆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共28张PPT)

丁汝昌
黄海大战后,实力尚存。由于李鸿章消极避 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致使北洋舰 队失去战机。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 挽回败局。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4年11月,中日甲午 大屠杀的目睹者英国人阿伦在《旅顺落难记》 战争期间,日军攻陷旅顺, 一书中,记录了日军大屠杀的种种惨状。他写道: 对市内居民连续四天进行 十来个日本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人,有的砍下一只手, 杀戮,老弱妇孺无一幸免。 有的割下一只耳,有的剁下一只脚,有的砍下一个 屠杀过后全市仅剩三十六 头,我所见的,无论男女老少 ,没有饶过一个。所过 人被留下埋葬同胞尸体, 街道,死尸堆积有几尺高,那男女老幼死得奇形怪 估计超过二万人遇害。据< 状,没有相同的。在一个钱铺里,看见地板上铺满 旅大史话>记载:尸体抬了 了死尸。当中男的也有,女的也有,小孩也有,也 一个月才抬完。两万多尸 有开膛破肚的,也有斩做两段的。那柜台旁边还有 体,堆成尸山,日本人用 一个大钉子钉着一个几个月的小孩,地板上的血, 1896 年11月,日军撤出旅顺后,清朝派来接收旅顺的 火,烧了十几天才烧完, 足有三寸厚,死尸重重叠叠堆了起来,零零落落的 官员顾元勋在此树立了第一块碑石,亲书“万忠墓” 将骨灰埋在白玉山东麓。 手到处都是。 日本血洗旅顺 三个大字,以示祭奠。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国内政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 族的真正觉醒
列强纷纷在中 国土地上划分 势力范围,中 国面临着亡国 灭种的危机。
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
(资)维新派: 戊戌变法
(资)革命派:
决心用暴力推 翻清政府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熊代表沙皇俄国 太阳代表日本国
肠代表德国
虎代表英国
三、甲午战争结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共22张PPT)
蓄谋已久
结果:
李鸿章
伊藤博文
在谈判中,日本拿出预先拟定的条款摆在李鸿章面前,只 准李鸿章说“允”或者“不允”。日本限定在一个月内办理割 让台湾手续,李鸿章请求宽限时日,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
日本马关春帆楼 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
害!”
1结89合5年前两4月次1鸦7日片战双争方结签果订分《析马其关影条响约》
启示二 陆海统筹,增强海洋意识
启示三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启示四 捍卫和平,增强责任意识
“ 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侵 略我们,大都是从海上来的”, “有海就要有海军,过去我国 有海无防,受人欺负,为了反 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 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毛 泽 东 视 察 海 军 部 队 时 的 题 词
割 三 地
清湾亿政全两府岛中白内割及国银辽所赔,东有半附款相容岛属的当、各2于台岛.3
屿中、国澎当湖时列全岛给国日财本政
赔 二
赔收偿入日3本年兵的费总和,把 白当银时2亿中两国的国家财
亿 (富赎几辽乎费都3千掏万干两了) 。
影响
不仅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还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
万辽亚吨宁丁级舰湾驱护逐航舰 舰09载5型战攻斗击机核潜艇
日本增兵朝鲜,蓄
意挑起中日战争。
原因
甲 午 1894 中 日 1895
丰岛、牙山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经 过

辽 东 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结果
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及影
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响
1.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
外国人眼中的李鸿章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评价:“李鸿章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 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34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34张PPT)


中国惨败,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 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 工程也。” 材料二 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 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 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 开自彼,公论昭然。
——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
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
chī xì n
甲午中日战争——平壤战役
时间: 1894年9月 爱国将领: 左宝贵 结果: 平壤陷落
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
时间:1894年9月17日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联合舰队 爱国将领:邓世昌 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 结果:存;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 海权。
进一步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 刺激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 制中国的财政经济。进一步 增强了日本实力。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 内地。 加剧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 的侵略,阻碍了本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 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爱国将领: 徐邦道
日军占领九连城、大连、旅顺,日军在 结果:旅顺屠杀两万多中国人。
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欧柏在一份报告 中记述了旅顺大屠杀:“我亲眼看见诸 多尸体,他们的手是缚在背后的。我曾 经看到许多伤痕累累,显然是被刺刀杀 死的尸体而且我可以确定,他们是在毫 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害的。”
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
重庆
苏州
沙市
汉口
上海
宁波
杭州
福州
广州
厦门
签订《马关条约》的地点,日本马关的春帆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狂潮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狂潮 (共26张PPT)

第二单元
爆发 1894年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 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甲午年
1894年7月25日,清政府派“爱仁”号 、“飞鲸”号、“高升”、“操江”号运送 武器、士兵、钱款等物资增援牙山,由“济 远”号和“广乙”号护航。
“广乙”受伤搁浅后自沉,“高升”号被 击沉,清军官兵800余人殉难。“操江”号 被俘获。8月1日,中日两国政府宣战,甲午 战争开始。
这 篇 《 买 卖 合同范 文:外汇 买卖协 议》是 ,希望对 大家有 所帮助 。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包 村 干 部 扶 贫!!工! 作 总结报 告
范 文 1 全 市 “ 双包 双促” 扶贫攻 坚外行汇动买开卖展协以议来,市发 改委高 度重视 ,把“双 包双促 ” 包 村 扶 贫 工作作 为党的 群众本路协线议教由育下实列践各活方动签的订一: 项重要 实践载 体,全力 促进群 众___增__收__致有富限,公不断司密,本切公党司群为干一群家关根系据,确香保港教《育杠实杆践式活外动汇同买包卖村条扶例贫》工持作牌两的促杠进杆、式两
在 本 协 议 中 ,除非文 义另止有目所前指,否 工 则下列 词语有 以下含 义: “接 达 码 ” 指 密码和 用户名 称。
“ 帐 户 ” 指 客户于 fxcm 开 立的一 个或多 个帐户 。 “ 协 议 ” 指 本外汇 买卖协 议、开 户表、 限制授 权书、 风险揭 示声明 及fx
满蒙
朝鲜
日本
黄海海战
致远舰直冲敌舰 致远舰部分官兵









邓世昌
军舰被鱼雷击中沉没时,邓世昌 坠落海中,其随从刘忠以救生圈相救, 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 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的 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 以救,邓世昌按犬首入水,自己亦与 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李鸿章————————————伊藤博文


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 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割地)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赔款)
增开重庆、沙市、苏杭四口 为通商口岸。 (增开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 设工厂。(设厂)
台湾人民誓死捍卫台湾的壮烈誓言
决愿
不人
——
愿人
《 台 民 布 告
拱 手 而 让 台
战 死 而 失 台

一.甲午中日战争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三 原因:《 权马益关条约》损害了俄、德、法三国的侵略 国
干 涉
过程: 提出照会 武力强迫


结果:
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勒索白银 3000万两
1894年10月下旬,清军除聂士成部外大部溃逃, 日军占 领九连城、大连、旅顺。
怪蒙国军旅

。 』
文 明 皮 肤
报 纸 评 论 说
清 理 尸 体 的
顺 全 城 两 万
36
具: 余
野『人人
蛮筋 骨 之
日 本 国 为
幸 免 。 美
, 仅 为 日
威海战役
1895年初,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更台严湾重及的附破属坏了岛中国 屿、巨额澎赔湖款列使岛清给政日府本 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赔财二政亿不—堪—重赔负偿,日不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得不大举外债
开四口——开放沙列市强、侵重略势庆力、深苏入州、杭州 为商埠,日本轮船到可中沿国内内地河驶入以上各口
允设厂——允许外日国本资在本中的国挤的压阻通碍商着口中岸国开 设工厂,产品运民销族中资国本内主地义免的发收展内地税
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 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 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的重要性的 认识逐步深入。 我国是海洋大国,有18000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十分 广阔的海域。首先,海洋安全是保障沿海地区安全 的前提条件。第二,海洋安全是中国海洋经济持续 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海洋安全是维护中国海洋 资源权利和海上通道安全的重要条件。是当前和今 后长时期内中国国家安全的重心。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 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 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进 一步增强了日本实力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 内地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 业的发展
沙市

重庆
苏州 上海
江 杭州 宁波 福州
广州 厦门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什么说: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 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爆发:
1894 年,朝鲜发生 东学党起义 ,清政府派兵镇压, 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被迫对日宣 战。史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经过: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 左宝贵 牺牲, 叶志超弃城而逃,平壤陷落。
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 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 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 有什么 不同?
清政府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开 设工厂是被迫的,便利了列强对中 国的侵略;今天我国的招商引资, 允许外国来中国投资办厂是主动的, 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1.《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国家
“势力范围”
强租海湾及地区
德国
山东
胶州湾租借地
俄国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旅大租借地
法国
广东、广西和云南
广州湾租借地
英国
长江流域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日本
福建
美 国
时间: 1899年
“ 门 户 开
内容:同承时认要各求国在在各中国国租的借“势地力和范“势围力”和范既围得”享特有权, 均等贸易的机会。

黄海海战 旅顺大屠杀
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 黄海海面 展开激战。 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 壮烈牺牲。李鸿章命令舰队躲 进 威海卫 军港,日军趁机夺去了制海权。
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守将 徐邦道 孤军奋战,最终失败。 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威海卫战役
1895年,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 督 丁汝昌 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
D.开放工厂的特权
D 9.《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中国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00多年前的甲午风云 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 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 大海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 历史不会忘记海战风云 中华民族将记住1894——1895
北极熊,代表俄国; 犬,代表英国;香肠, 代表德国;大青蛙, 代表法国;太阳,代 表日本。
图的东南部有一只秃鹰正 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 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 “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 他帝国主义国家的残羹剩饭 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 和阴谋的……
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强租海湾情况表
国别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比较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割香港岛
割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东南沿海5个口岸 协定关税
赔款二亿两白银 开放长江流域4个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 等的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辽东战役
黄海战役
平壤战役
威海战役
战争爆发的标志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平壤战役爆发;左宝贵牺牲, 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黄海大战
时间:1894年9月17日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 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结果: 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致 民族英雄邓世昌 远 舰
辽东战役
C 的不平等条约: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虎门条约》
8.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
C 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9.《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不平等条约相比较,
D 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割地的面积
” 影响: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 策上的矛盾
日本增兵朝鲜,蓄
意挑起中日战争。
原因
甲 午 1894 中 日 1895
丰岛、牙山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经 过

辽 东 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结果
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及影
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响
结合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 史,说说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
)
A.中日同时出兵朝鲜是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B.黄海海战是中日双方正式开战的标志
C.李鸿章避战保船政策使北洋舰队丧失了黄海制海 权
D.日军在攻下大连后制造了大连屠杀惨案
4.“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从湖北宜昌溯长江以 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
C 府、杭州府。”这些内容应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甲午中日战争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
B 的中国将领是:
A.丁汝昌 B.邓世昌
C.左宝贵 D.叶志超
A 6.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
A.双方互有损失
B.日本舰队全军覆没
C.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 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
C 一致要求的是( ) A.开通内河新航线
B.增开内地通商口岸
C.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
D.赔偿巨额的军费
2.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
D 的发展趋势是( )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B.从开口通商到割占土地
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C 3.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