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元夕阅读答案
爱情诗: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爱情诗: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注释元夜:元宵之夜。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
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载:“正月十五日元宵,……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由此可见当时元宵节的繁华景象。
月上:一作“月到”。
见:看见。
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创作背景此词写约会。
或被认为是景祐三年(1036)词人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杨氏夫人所作。
赏析明代徐士俊认为,元曲中“称绝”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来,可见其对这首《生查子》的赞誉之高。
此词言语浅近,情调哀婉,用“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两幅元夜图景,体现相同节日里的不同情思,仿佛影视中的蒙太奇效果,将不同时空的场景贯穿起来,写出一位女子悲戚的爱情故事。
上阌描绘“去年元夜时”女主人公与情郎同逛灯市的欢乐情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起首两句写去年元宵夜的盛况美景,大街上热闹非凡,夜晚的花灯通明,仿佛白昼般明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女主人公追忆与情郎月下约定的甜蜜情景,情人间互诉衷情的温馨幸福溢于纸上。
从如昼灯市到月上柳梢,光线从明变暗,两人约定的时间又是“黄昏”这个落日西斜、素来惹人愁思的时刻,皆暗示女主人公的情感故事会朝着悲剧发展。
下阕写“今年元夜时”女主人公孤独一人面对圆月花灯的情景。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1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古诗简介《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是宋代词人刘克庄的作品。
此词题为元夕戏作,实则抒发人生感慨。
上片概说元夕之夜,灯繁月明,鼓乐通宵,概括了元夕的繁盛,物色如旧而情味却别,不觉感慨系之,颇有悲凉之感;下片用典,写佳人西楼拜月,镜中画眉,待到乐止人散,却又渐入愁乡。
全词构思新巧,造语工丽,感情真挚,写景细腻,充分显示了词人的艺术。
翻译/译文元宵节的繁灯丽彩夺去了明月的光华,喧闹的戏鼓声一直响至天亮。
习俗风情与以前没什么两样,只是人到中年,情味有些凄凉。
像汉朝的张敞,对着明镜为佳人描眉,一起在楼中赏月,祈求天长地久。
欢乐的人们渐渐散去,街上如往常般寂静,而我的心情却渐渐感到有些忧伤。
注释⑴生查(zhā)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调见《尊前集》。
始见韦应物词。
双调,四十字,仄韵格,前后阕格式相同,各四句两仄韵,上去通押。
各家平仄颇多出入。
上下阕各与作仄韵五言绝句相仿。
单数句不是韵位,但末一字限用平声,在双数句用韵。
多抒发怨抑之情。
此词过片多两衬字,属别体。
又名“楚云深”“相和柳”“晴色入青山”“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风月”“绿罗裙”等。
⑵陈敬叟:刘克庄友人。
字以庄,号月溪,建安人。
⑶霁(jì)华:月光皎洁。
⑷明发:黎明阳光散开。
《诗经·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⑸物色:此指习俗风物。
⑹情味:犹情趣。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故其刚柔明畅贞固之徵,著乎形容,见乎声色,发乎情味,各如其象。
”⑺浅画镜中眉:用张敞画眉事,表现夫妻恩爱。
⑻深:深情。
⑼市声:街市或市场的喧闹声。
宋苏舜元、苏舜钦《地动联句》:“坐骇市声死,立怖人足踦。
生查子·元夕译文及赏析
生查子·元夕译文及赏析生查子·元夕译文及赏析生查子·元夕译文及赏析1《生查子·元夕》,作者欧阳修。
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生查子·元夕》原文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注释元夜:农历正月十五夜,即元宵节,也称上元节。
唐代以来有元夜观灯的风俗。
花市:指元夜花灯照耀的灯市。
《生查子·元夕》译文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
与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
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
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沾透了她那身春衫的袖子。
《生查子·元夕》赏析这首元夜恋旧的《生查子·元夕》是欧阳修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一说,出自朱淑真集。
词的上片回忆从前幽会,充满希望与幸福,可见两情是何等欢洽。
而周围的环境,无论是花、灯,还是月、柳,都成了爱的见证,美的表白,未来幸福的图景。
情与景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美的意境。
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成为记忆。
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时光飞逝如电,转眼到了“今年元夜时”,把主人公的情思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月与灯依旧”极其概括地交代了今天的环境。
“依旧”两字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上片的描写之中,月色依旧美好,灯市依旧灿烂如昼。
环境依旧似去年,而人又如何呢?这是主人公主旨所在,也是他抒情的主体。
词人于人潮涌动中无处寻觅佳人芳踪,心情沮丧,辛酸无奈之泪打湿了自己的衣襟。
旧时天气旧时衣,佳人不见泪黯滴,怎能不伤感遗憾?上句“不见去年人”已有无限伤感隐含其中,末句再把这种伤感之情形象化、明朗化。
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
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词的下片。
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
晏几道《生查子》阅读答案
晏几道《生查子》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题目】:
生查子
晏几道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8.请对“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中的“长”和“少”加以赏析。
(5分)9.本词下片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简析
词咏别情、写相思,立意很新。
词上阕写飘泊游子对离别的整体感受,丈夫戍边塞外,思妇日思夜想,两鬓渐白。
下阕写想象,亲切自然,遐想丈夫归来,相依诉衷肠。
全词语句朴直,通俗而不失其雅,结尾处那种纯粹由想象发出的喜悦却令人断肠。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试卷(真题,word版,含答案)201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学业考试语⽂试卷⼀、⽂⾔⽂(40分)(⼀)默写(15分)1.空⼭新⾬后,?。
??(王维《⼭居秋暝》)2.?,草⾊⼊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青⼭绿⽔,?。
(⽩朴《天净沙·秋》)4.?,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
?(《孔孟论学》)5.⽉上柳梢头,?。
(欧阳修《⽣查⼦·元⼣》)㈡阅读下⾯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光潋滟晴⽅好,⼭⾊空蒙⾬亦奇。
欲把西湖⽐西⼦,淡妆浓抹总相宜。
6.这⾸诗的作者苏轼,号?居⼠。
(2分)7.下列对这⾸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项是(2分)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后⽔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句赞美了不同天⽓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㈢阅读下⽂,完成第8—10题(9分)⼩⽯潭记(节选)①从⼩丘西⾏百⼆⼗步,隔篁⽵,闻⽔声,如鸣佩环,⼼乐之。
伐⽵取道,下见⼩潭,⽔尤清冽。
全⽯以为底,近岸,卷⽯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所依。
⽇光下澈,影布⽯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望,⽃折蛇⾏,明灭可见。
其岸势⽝⽛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树环合,寂寥⽆⼈,凄神寒⾻,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2分)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声⾳的悦⽿动听。
B.“伐⽵取道”意为砍到⽵⼦并做成了⽵筏。
C.“坻”“屿”“嵁”“岩”写出⽯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藤蔓青翠茂盛。
9.⽤现代汉语翻译下⾯的句⼦。
(3分)似与游者相乐。
10.⼩⽯潭潭⽔的特点是?,潭中游鱼的特点是?。
(4分)㈣阅读下⽂,完成第11—13题(12分)(傅)⽂忠不谈诗⽂,⽽极爱才。
刘克庄《生查子 元夕戏陈敬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②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③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④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⑤【注释】①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陈敬叟:作者的友人陈以庄,字敬叟,号月溪,建安人。
②繁灯:众多灯火。
元宵节时,民间有张灯结彩的传统风俗,故又称灯节。
夺霁华:压倒了雨后新晴的月光。
霁(ji济):雨后放晴。
华:光华。
此指月光。
戏鼓:演戏的鼓乐声。
侵:接近。
明发:黎明。
《诗经·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朱熹《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
”③物色:景色。
《文选》颜延年《秋胡诗》:“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
”④浅画镜中眉:意思是不要刻意修饰仪表去赶时髦,凑热闹。
本句以女性为喻以赠陈敬叟,有开开玩笑之意,故称“戏”。
下句也有类似意味。
深拜楼西月:意思是应该认认真真地加紧赏月,追求自己与众不同的特殊情趣。
⑤市声:街市的喧闹声。
【译文】众多灯火,胜过了雨后的月光。
演戏的鼓乐声,将近黎明还在喧响。
眼前景物仍与当年相似,心中的情味跟中年时可大不一样。
浅一些描画你镜中的双眉,尽情地欣赏楼头偏西的月亮。
待到街市人散闹声停息,渐渐地,你将会进入忧愁寂寞时光。
【集评】近代·俞陛云:“后村序《陈敬叟集》云:‘旷达如列御寇、庄周,饮酒如阮嗣宗、李太白,笔札如谷子云,行草篆隶如张颠、李潮.乐府如温飞卿、韩致光。
’推许甚至。
此词云戏赠者,殆以敬叟之旷达,而情入中年,易萦旧感,人归良夜,渐入愁乡,其襟怀亦不异常人,故戏赠之。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赏析】本词题作《戏赠》,故偶出谐语。
如“画眉”“拜月”二句,乃状女性之语,今移以喻陈敬叟,备极风趣。
然它语又多端重。
如“繁灯”、“戏鼓”二句,富丽之至,而“物色”、“人散”数语,微露愁情。
似此亦庄亦谐,寄托深远,虽非刻意之作,固亦珠玑满眼,足以悦人心目。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生查子;元夕》由欧阳修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
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柔情密意溢于言表。
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
“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
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满”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原文】生查子;元夕作者:欧阳修去年元夜时①,花市灯如昼②。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注释】①元夜: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这夜称为元夜、元夕。
②花市:繁华的街市。
【点评】这首元夜恋旧的《生查子;元夕》是欧阳修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一说,出自朱淑真集。
词的上片回忆从前幽会,充满希望与幸福,可见两情是何等欢洽。
而周围的环境,无论是花、灯,还是月、柳,都成了爱的见证,美的表白,未来幸福的图景。
情与景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美的意境。
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成为记忆。
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时光飞逝如电,转眼到了“今年元夜时”,把主人公的情思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月与灯依旧”极其概括地交代了今天的环境。
“依旧”两字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上片的描写之中,月色依旧美好,灯市依旧灿烂如昼。
环境依旧似去年,而人又如何呢?这是主人公主旨所在,也是他抒情的主体。
词人于人潮涌动中无处寻觅佳人芳踪,心情沮丧,辛酸无奈之泪打湿了自己的衣襟。
旧时天气旧时衣,佳人不见泪黯滴,怎能不伤感遗憾?上句“不见去年人”已有无限伤感隐含其中,末句再把这种伤感之情形象化、明朗化。
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4篇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4篇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照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译文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
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注释一说朱淑真作。
元夜:元宵之夜。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
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时机。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月上:一作“月到”。
见:看见。
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赏析:【评解】词的上片,回忆去年观灯时的欣悦的心情;下片写今年元夜观灯,触目感怀,不胜悲伤。
这首词的特点是语言平淡,风味隽永,表达了人物非常细腻的深情。
词中运用今昔比照,抚今思昔,触景生情。
感情真挚,不须作任何雕饰,而这首词便成为非常感人的抒情上品。
它表达了真实、朴素与美的统一。
【集评】虢寿鹿《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这首词是节日怀旧之作。
通过前后比照,逼出“泪湿春衫”一语,见其伤感之甚。
文章以错综见妙。
薛砺假设《宋词通论》:他的抒情作品,哀婉绵细,最富弹性。
《唐宋词鉴赏集》:这首小词,在“清切婉丽”中,却显得平淡隽永,别具一格。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照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泪湿:一作:满)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亮堂。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注释:1、元夜:元宵之夜。
《生查子 元夕》诗句及解析
《生查子·元夕》诗句及解析
《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全文如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词的意思是: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得如同白昼。
月亮挂在柳树枝头,我和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
今年元宵节的时候,月亮和花灯依旧如去年一样。
但是却不见去年的佳人,我的泪水浸湿了衣衫的袖口。
这首词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昔日恋人的思念之情。
上阕回忆去年元夜的盛况,写出了相恋的甜蜜;下阙描写今年元夜的情景,表达了失恋的痛苦。
全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这首词的背景是元宵节,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人们在这一天会点灯、猜谜、吃汤圆等活动。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聚在一起,欢度佳节,共度团圆的时刻。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泪湿春衫袖”等,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以及主人公对过去的回忆和对逝去人的思念之情。
其中,“泪湿春衫袖”这一意象,表达了主人公对逝去人的思念之情,这一情感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这首词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逝去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深深触动了后人的心灵。
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还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一代文化的代表。
中考语文中的元宵节考点附优秀例文(素材)
中考语文中的元宵节考点附优秀例文元宵节文学常识1. 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位元宵节。
2.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被称为元宵节。
3.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 元宵节习俗: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等。
元宵节成语1.祈晴祷雨成语典故:正直无私有至灵,于家为国保庶民,祈晴祷雨皆显应,掌管经书文卷中。
——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一折2.于家为国成语典故:正直无私有至灵,于家为国保庶民,祈晴祷雨皆显应,掌管经书文卷中。
——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一折3.万载千秋成语典故:当今圣主存仁孝,万载千秋亨太平。
——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4.福寿齐天成语典故:俺从神圣降临下方,庆贺了元宵,祝延圣主福寿齐天也。
——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5.天真无邪成语典故:小青年们听了,都放下碗筷,用潮乎乎的眼睛看着这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顾笑言《正月十八吃元宵》6.脱颖囊锥成语典故:非画饼,似脱颖囊锥,头角峥嵘。
——明·沈鲸《双珠记·元宵灯宴》元宵节古诗《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名家笔下的元宵节余秋雨:元宵是叛逆的余秋雨在2010年特别为元宵节写过一段文字:“我一直以为它只是年的结束,却不知还有这么多的含义。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生查子·元夕》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诗歌以婉约的语言,刻画了元宵节悠闲的夜晚和家庭温馨的场景。
本文将从原文、翻译及赏析三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分析。
一、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昨夜裙带解,今宵手中无针线。
一样华发三千丈,昨天今日又一年。
二、翻译独自身在他乡,在佳节之际倍思亲。
远知道家中兄弟登高欢庆,但茱萸花插的位置有一个缺失。
昨夜解了衣裙,今晚手中已无针线。
华发纵横三千丈,昨天今天又过了一年。
三、赏析1.诗歌语言婉约《生查子·元夕》的诗歌语言十分婉约,充满了浓厚的温情。
首句“独在异乡为异客”,字里行间透出孤独和思乡之情。
而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一句中,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思念家人的感受。
整篇诗歌不长,但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诗人深刻的感慨。
2.夕阳意境温馨在诗歌的末尾,“一样华发三千丈,昨天今日又一年”的写法,表现出夕阳的温馨和静谧。
这种如同酒后醉人,不刻意张扬的气息配上婉约的诗意,构成了一幅清新、怡人的夕阳意境。
3.节日氛围轻松元宵节的欢乐是人们心中渴望的,但也有些人因为旅途遥远,与家人未能相聚,往往感受到孤单与思念。
而在这首《生查子·元夕》中,诗人就巧妙地用“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自己无法归家团聚的心情,这种温馨和轻松氛围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情不自禁地感到愉悦。
总的来说,《生查子·元夕》的语言虽不华丽却充满了写实主义的味道,通过平实的语言和婉约的诗意,表达出了诗人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这首优美清新的诗歌,体现了人类对笑声、幸福与家庭的期盼与执着,集中了张籍的伟大创作才华和文化内涵。
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
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生查子元夕原文: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随人愿去,月逐君怀行。
半云青海远山,长风几度夜闻猿。
一夜鱼龙舞,千秋鸾凤鸣。
赏析:《生查子·元夕》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元宵节的夜晚景象,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整首诗以清丽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首节“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通过描绘烛光下的画屏和扇子上的萤火虫,营造出了一个幽静而温馨的夜晚氛围。
烛光映照在画屏上,小扇轻轻拂动,流萤在其中飞舞,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接着,“天随人愿去,月逐君怀行。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他希望天空能够随着人们的愿望而改变,月亮也能够随着他的心情而行动。
这里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
“半云青海远山,长风几度夜闻猿。
”这两句描绘了远方的景色和夜晚的动物声音,给人一种广阔和宁静的感觉。
半云飘渺,青海远山,长风吹拂,夜晚传来猿猴的声音,这些元素都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韵味。
最后两句“一夜鱼龙舞,千秋鸾凤鸣。
”则是通过对鱼龙和鸾凤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鱼龙舞动,鸾凤鸣叫,给人一种欢乐和祥和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向往。
总的来说,杜牧的《生查子·元夕》通过对元宵节夜晚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诗歌以清丽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构思巧妙,意境深远,而且在情感上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留恋之情,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生查子元夕 古诗词
生查子元夕古诗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一、字词解析。
1. “元夜”- 这里的“元夜”就是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晚。
元宵节可是个超级热闹的节日,在古代,这一天到处张灯结彩,人们会出门赏花灯、猜灯谜,还有各种表演呢。
2. “花市”- 就是卖花的集市啦。
不过在元宵节的时候,这个集市可不仅仅只有花哦,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小吃什么的。
而且因为到处都挂着花灯,所以看起来就像白天一样明亮,这就是“花市灯如昼”。
3. “柳梢”- 柳树的枝条最顶端的部分。
“月上柳梢头”这个画面感超美的,月亮慢慢升起来,挂在柳树的枝头上,这时候就到了和心爱的人约会的时候啦。
二、整体赏析。
1. 结构与对比。
- 这首词结构上特别巧妙。
上阕写的是去年元宵节的美好回忆。
你看啊,“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描绘出了一幅超级浪漫的画面。
花市上花灯亮堂堂的,就像白天一样,月亮出来了,一对恋人在黄昏之后,柳树下约会,这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啊。
- 下阕呢,就转到了今年的元夜。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花灯也还是那么明亮,但是呢,“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去年一起约会的那个人不见了,这可太让人伤心了,眼泪都把衣服袖子给湿透了。
这种今昔对比,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下子从美好的回忆坠入了悲伤的现实。
2. 情感表达。
- 作者通过这种对比,把那种物是人非的失落感和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去年有多甜蜜,今年就有多难过。
就好像你以前和好朋友在一个特别好玩的地方玩得超开心,结果下次再去那个地方,好朋友不在了,那种空落落的感觉一下子就涌上心头了。
而且啊,作者没有直接说自己有多思念那个人,只是通过描写场景的不变和人的不见,就让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
这就像是一个高手,不用大喊大叫说自己难过,只是默默地流泪,却更能打动人心呢。
《生查子·元夕》古诗文阅读理解
《生查子·元夕》古诗文阅读理解
在古代的元夕这一天,人们都会欢庆节日,家家户户会在门前挂起红灯笼,点燃鞭炮,辞旧迎新。
这样的场景引发了古代文人的创作灵感,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就是苏轼的《生查子·元夕》。
文中,诗人通过对元夕的描绘,表达了对热闹节日的喜爱之情。
诗人首先以“灯花结红豆,笑语生夜寒”来描绘元夕夜的热闹景象,活泼而生动。
灯花和红豆交织在一起,犹如节日的符号,给人以喜悦和温暖之感。
同时,人们在这热闹的节日里相互交谈笑语,增添了夜晚的生气勃勃。
接下来,诗人在诗中写到:“送穷巷乞巧,买臣斗草奸。
”这个描写展示了人们元夕夜的特色活动。
在这一天,女子们会在闺房内安排一个穷巷,用各种美丽的绣花工艺品向月亮乞求巧桃花。
而男子们则会在交友的过程中用竹片做成小斗,来“斗草奸”,以表达热衷友谊和竞争的情感。
这两个活动形成了元夕夜独有的传统娱乐。
在诗的最后,诗人以“新桂初试芳菲,众芳摇落独喧嗷。
”来表达节日的落寞之感。
节日过后,新桂花刚刚开放,香气扑鼻,众多的花朵迎风摇曳。
然而,虽然芳菲不再,但人们对节日的怀念之情却在心头回荡,这种落寞之感,勾起了人们对永远不会再回来的美好时光的怀念。
通过对《生查子·元夕》的阅读,我们能够深入理解古代元夕的独特风情与文化内涵。
诗人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个节日的欢乐与忧伤,展现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与怀念。
这首诗作不仅美丽动人,也让读者对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让我们在今天的元夕之夜,也能够感受到这种传统节日的魅力,用心体验其中的喜悦与回忆。
无名氏《生查子》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5 题。
生查子
(晚唐)无名氏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
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
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
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诗塑造了一位腰悬宝剑、手执良弓,豪情万丈愿报效国家,为国驰骋疆场,渴望建功立业,而有些怀才不遇的将军形象。
B.作者在塑造将军这个人物时,既写了他性情略显张狂的一面,又写了他质朴率真、憨直爽朗,这样的塑造并没有贬损将军形象。
C.上片通过展示三种不同的兵器,渲染了所用兵器之精良。
这是一种“物中见人”、“实中有虚”的写法,写物意在表现人物。
D.上片通过写物虚写人;下片“为国竭忠贞”“后见君王面”等句则间接抒情,表现将军渴望建功立业,博得君王赏赐之情。
15.结合晚唐词风,浅谈该词的词风及语言特色。
(6 分)
【参考答案】
14.D
15.晚唐诗词多描写爱情生活,发相思离别:语言华美典雅;风格柔靡绮丽。
《生查子》虽作于晚唐,但却没有晚唐萎靡的词风,传达的是高亢激越风格。
(3分)本词语言朴素无华,上片仅仅使用了
三个数量词,三个名词,便显示出一位豪放的将军形象,休现出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
(3分)。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刘克庄阅读附答案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刘克庄阅读附答案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①刘克庄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②。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③,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注]①陈敬叟:刘克庄友人。
刘克庄作此词时陈敬叟正滞留临安。
②明发:天亮,黎明。
③画眉:汉代京兆尹张敞为妻画眉,后因以“画眉”形容夫妻恩爱。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上片一、二句精于炼字。
“夺”突出元夕灯火通明之景,“侵”则极写人们彻夜欢愉之态。
B.“物色旧时同”与“似曾相识燕归来”异曲同工,渗透了作者回忆往昔美好时的怅惘之情。
C.“情味”引出内心感触,“中年”显露沧桑意味,“别”与“同”构成鲜明反差,内敛深沉。
D.下片一、二句借典故写闺情,劝说陈敬叟值此佳节切莫流连赏景,当为妻画眉,偕妻拜月。
E.“人散市声收”与开头热闹之景呼应,使作品回环紧凑,“渐”字则引出愁情,余味徐生。
15.如何理解“愁时节”的含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14.BD(B项,“物色旧时同”只是在说繁华景象不改,引出“情味中年别”的慨叹;D项,下片一、二句当是想象陈敬叟之妻在家画眉拜月,盼夫早归之景。
)15.①人至中年的沧桑之慨。
元夕热闹如旧,但作者步入中年,心气渐衰,良辰中已无兴致。
②对友人夫妻恩爱的羡慕之情。
想象友人妻子此时在家画眉拜月,遥寄思夫之情,戏云友人夫妻恩爱,致羡慕之意。
③盛筵必散,繁华终落的孤独落寞。
一夕欢愉,片刻繁华,终将归于消散,倍增虚无之感。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阅读答案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阅读答案《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
分享了欧阳修《生查子·元夕》阅读答案及赏析,快来学习吧!生查子·元夕作者: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阅读答案1、元夕”是这首词的_________,交代了___________,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与此相照应.1、“元夕”是这首词的____题目_____,交代了______时间_____,文中____元夜______、____花市灯___、_____黄昏后___等内容与此相照应.2、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使用的所有艺术手法及对应赏析2、采用对比手法,将去年与今年对比,去年元夜时的热闹与今年元宵的孤单寂寞以及对意中人的我相似形成对比;“月上柳梢头”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写出恋人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对照,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却已物是人非的思绪. 全诗情景相连,展现了美的意境译文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
与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
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
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沾透了她那身春衫的袖子。
赏析: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
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柔情密意溢于言表。
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
“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
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湿”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查子 元夕》《正月十五夜》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生查子•元夕》《正月十五夜》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阅读理解题目】:生查子•元夕(北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 桥,护城河上桥①秾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形容艳妆。
②落梅:乐曲《梅花落》(1)“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描写了什么景物?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5分)(2)《生查子•元夕》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正月十五夜》主要的抒情方式是什么?(6分)【参考答案】:(1)火树、银花、星桥以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元宵灯火灿烂的热闹景象。
(3分)。
统摄全篇,为全诗奠定欢乐的感情基调,引出了对元宵具体节日景象的描写。
(2分)(2)《元夕》采用今昔对比,昔日欢乐对比今日悲伤寂寞,抒发了一往情深,却物是人非的惆怅。
(对比、衬托1分,感情2分)《正月十五夜》寓情于景,通过对元宵对热闹场面的描写,抒发对欢乐元宵的眷恋不舍之情。
(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1分,感情2分。
)苏诗简析诗中描写了洛阳市民元宵之夜的欢乐景象。
描绘的是神龙元年(705年)上元夜神都观灯的景象。
诗的首联总写节日气氛:彻夜灯火辉煌,京城驰禁,整个城池成了欢乐的海洋。
“火树银花”形容灯采华丽。
首联写灯火辉煌,成语“火树银花”即由此而来;颔联写人流如潮,明暗相间,纵横交错;颈联写夜游之乐,突出歌伎艳若桃李;尾联写人们对良辰美景的无限留恋。
全诗色彩明艳,用词准确,反映了诗人非凡的艺术才能。
【名师讲题】欧阳修《生查子 元夕》苏轼《蝶恋花 密州上元》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14-15小题。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蝶恋花·密州上元①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②。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①上元,即元宵节。
此时词人刚由杭州调任密州知州,词中“山城”即密州。
②农桑社,农村节日祭神的地方,当时密州连年蝗旱,村民举行社祭祈求丰年。
14. 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欧词描写元宵节花市灯光明亮如白昼,写灯会是为了设置背景,渲染氛围,因而一笔带过,着力不多。
B. 欧词下片,词人委婉含蓄地抒发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情绪,与上片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C. 苏词上片描写杭州元宵景致,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D. 苏词为“有境界”之作,写出了词人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
15. 这两首词抒发的思想感情不同,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4. B15. ①欧词将昔日的欢乐和今日的悲伤寂寞形成对比,抒发了对恋人一往情深,却物是人非的惆怅。
②苏词将杭州元宵节的繁华热闹与密州元宵节的清冷寂寞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对杭州繁华景象的怀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
名师讲题:14.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
B.“委婉含蓄”错,下片“泪湿春衫袖”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应该是直接抒发。
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欧词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
头两句写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
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
“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湿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和物是人非的惆怅,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描写了什么景物?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5分)
(2)《生查子元夕》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正月十五夜》主要的抒情方式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火树、银花、星桥以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元宵灯火灿烂的热闹景象。(3分)。统摄全篇,为全诗奠定欢乐的感情基调,引出了对元宵具体节日景象的描写。(2分)
首联写灯火辉煌,成语“火树银花”即由此而来;颔联写人流如潮,明暗相间,纵横交错;颈联写夜游之乐,突出歌伎艳若桃李;尾联写人们对良辰美景的无限留恋。全诗色彩明艳,用词准确,反映了诗人非凡的艺术才能。
(2)《元夕》采用今昔对比,昔日欢乐对比今日悲伤寂寞,抒发了一往情深,却物是人非的惆怅。(对比、衬托1分,感情2分)《正月十五夜》寓情于景,通过对元宵对热闹场面的描写,抒发对欢乐元宵的眷恋不舍之情。(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1分,感情2分。)
苏诗简析
诗中描写了洛阳市民元宵之夜的欢乐景象。描绘的是神龙元年(705年)上元夜神都观灯的景象。诗的首总写节日气氛:彻夜灯火辉煌,京城驰禁,整个城池成了欢乐的海洋。“火树银花”形容灯采华丽。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间总有太多的伤感和遗憾。世事在变,沧海桑田。回眸寻望,昔人都已不见,此地空余断肠人。滚滚红尘,茫茫人海,佳人无处寻觅,便纵有柔情万种,更与何人说?以下是生查子元夕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生查子元夕
(北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桥,护城河上桥①秾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形容艳妆。②落梅:乐曲《梅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