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华教育小说与教育电影研究B
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平 凡的工作就是真正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
• 一个人要自知其思想和经验究竟是怎样 的,最好不过是拿起纸笔一一写下来。
——林语堂
• 写作是思考与存在的方式。 • 写作赋予我们智慧和力量。 • 写作是一种最有效的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自由言说:
教育研究与叙事的 关系?
故事分享:
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的回应
一、基本理念: 浅解教育叙事研究
(一)教育叙事的价值
“从事实践性研究的最好方法,是 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故 事’。” ([加]马克斯·范梅南)
教育寓言等也可视为“真实的故事”
“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应该从 记录教育现象开始,从记录自己的感受 和思考开始。”
——朱永新
(例:教育的快乐)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1.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刘良华:
叙事研究基本特征是以叙事、讲故事的 方式表达作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
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 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 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 什么或应该怎么做。(“道隐无形”)
刘良华教育叙事研究
大叙事
1.历史的叙事研究:讲述历史的故事 2.调查的叙事研究:讲述现场的故事 3.经验的叙事研究:讲述自己的故事
小叙事
1.教育传记 2.教育自传 3.教育故事、教育小说与教育寓言 4.叙事研究方法论 5.教育理论:叙事领域所采用的现象 学方法主要显示为体验研究……三个关键特 征:倾听当事人的体验并尊重当事人的独特 的本土语言;用艺术的语言描述当事人的体 验;研究者放弃研究的态度而与当事人建立 某种亲密的存在关系。
刘良华的《教育自传》读后感
读“教育自传”品“匠人精神”——有感于刘良华的《教育自传》最近读了两本书,一本是刘良华的《教育自传》,另一本是日本秋山利辉的《匠人精神》,读完发现二者有太多相通的东西,欣喜记之。
《教育自传》是一本很接地气的书,它打破了常规教育学,只讲故事,不讲道理。
作者把自己的教育经历撰写成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让读者自己从中悟出所蕴含的道理《匠人精神》传达的"三十条匠人须知"告诉人们做事要执着,所谓"执着"就是对事情"不放弃";所谓"不放弃"就是一种"思想的深度",思想有了深度,方能淬炼心性,养成自己,唤醒人的一流精神。
旨在培养"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匠人,而不只是培养"会做事"的工匠。
透过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感知这样一个道理,为社会、为他人工作,生命才会熠熠生辉。
仔细研读《教育自传》,你会发现其中处处渗透着"匠人精神"。
大家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避免的受他人影响,书中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别人对他的影响,并通过这些影响来反思自己后期的教育行为,从而达到充分认识自我的目的。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作者的父母与爷爷没什么文化,但他们各自用自己的"民间教育法"影响他教育他感化他。
在作者眼中,妈妈是一个有缺点的但性格爽快的霸气的乡下女人,做事干净利落,极少抱怨,时刻坚信自己的孩子有成功的潜质。
这体现"匠人精神"中成为一个开朗的人。
如果没有母亲的赏识,也许成就不了后来自信的他。
相比母亲,他的父亲显的厚道,却能用幽默来排解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父亲用言行向儿子渗透许多人生智慧:做人要有责任心、比责任心更重要的是开心、快活是一种能力。
在作者眼中,爷爷太让人敬畏,甚至不愿意也不敢与他多说一句话,然而正是这位温和不足严厉有加的爷爷用智慧的"激将法"刺激了孙子在书房的墙上画上了"奔马图"并在旁边写上"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句子,由此他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刘良华: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成长
刘良华: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成长——教育专家讲座笔记及补充一、教育叙事研究的三个要素:1、教师学习:看法2、教师行动:做法3、教师叙事:说法二、教育叙事:说法像“讲故事”一样讲述自己的教育研究一)典型的教育叙事研究1、教育传记个案研究:《大师的教书生活》《鲁迅传》《胡适传》《经亨颐传》2、教育自传个案研究:《窗边的小豆豆》《藤野先生》《影响我的重要他人》《不过如此》3、教育小说(故事)个案研究:《爱弥儿》;寓言、神话、童话二)艺术化的教育叙事研究1、传记体小说个案研究:《心灵的激情:弗洛伊德传记小说》2、自传体小说个案研究:《童年》3、成长小说个案研究:《大宅门》三)科学化的教育叙事研究1、调查的叙事研究个案研究:《村落中的国家》2、经验的叙事研究个案研究:《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3、历史(类比)的叙事研究个案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三、经验的叙事1、问题与假设:我遇到什么问题;别人怎么解决的;我准备如何解决我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解决问题中我遇到什么新问题;我是如何解决新问题的;后来我又遇到什么新问题。
(矛盾观·悲剧意识)3、结果与讲座:前测与后测的比较;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讲座语录:了解教育理论,建立教育流派(对立意识)德智体是目的,美劳是方法。
不劳动的孩子人格差,不运动的孩子身体差。
爱吃零食的孩子,身体不好,性格不好。
最好的老师是孙悟空的老师:“不得行恶”;“不说我是你的老师”欧阳伟:刘良华这个人三十开外,身不足一米七,短平头发,体格健壮(恕我不才,找不出更好的词语),古铜色皮肤(先生自诩是世界上最健康,最完美的肤色)。
眼神犀利无比,仿佛能把人看透似一张白纸,不免让人觉得惶恐,不敢与之对视,久而久之,未闻已先惧三分。
先生教授教师教育学。
先生的自信是我从未见过的。
他在上我们的课程二个半小时从未间断过,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且思路清晰,不曾见有重复字眼,语气十分肯定。
做一名教育叙事研究型教师
做一名教育叙事研究型教师通过近几天对刘良华教授讲座的学习,我初步理解了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首先要叙事,例如讲真实的教育故事、教育自传、教育传记。
对于农村教师应尽量选择教育自传的形式。
这些是纯科学化的教育叙事。
刘教授还介绍了艺术化的教育叙事,包括自传体小说、传记体小说和教育小说。
艺术化的教育叙事可以借助艺术的魅力,使教育叙事变得更有情趣,也因此更有可读性、更有教育性。
最能够显示教育叙事精神的是自传体小说。
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等。
自传体小说大多显示出“教育小说”,叙述主人公从稚幼到成熟的受教育、受考验的成长历程。
也将这类小说视为“励志小说”。
国家号召广大教师加强学习,使之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那么做教育叙事研究应该是其中的一方面。
这里我们要把握两个原则。
1、从行动研究到叙事的行动研究。
由于教育实验一般为“准实验”,任何教育实验研究都只是教育行动研究。
因此,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也可以写成教育行动研究报告。
行动研究报告不仅突显教育实验的“准实验”特征,而且在研究报告的撰写上更倾向于“质的研究”的风格。
这种质化的研究报告更重视以“教育事件”而不是以“数据统计”的方式分析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影响和变化,也因此,人们直接称之为“叙事研究”报告。
2、叙事的行动研究的策略。
对中学教师而言,所谓行动研究或实验研究,就是在自己的课堂或班级发起一场个人化的教育改革。
如果教育实验被理解为“准实验”而不是在实验室操办的严格控制与测量比较的科学实验,那么,教育实验研究、教育行动研究与教育改革几乎是可以互换的名词。
将教育实验与教育改革连接思考的效益在于:以教育改革作为教育实验的核心精神。
教育实验和教育行动研究的核心精神就是面对真实的教育问题,引发真实的教育变革。
没有教育变革就没有教育实验。
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教育实验不仅引起某种教育变革,同时它也关注这种教育变革引发的“影响”或“后果”、“效果”。
教师如何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_访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
/network42006.7■ 王宇华记者:请谈谈什么是教育故事?什么是一个好的教育故事?教育故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刘良华:如果人们知道什么叫做故事,那么,就基本上不需要界定什么叫做教育故事。
教育故事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理解什么叫做教育故事。
这里面没什么神秘的含义。
在听故事的时候,人们知道什么是出色的故事,什么是比较差劲儿的故事。
这里面还是有差别的。
讲故事可以有多种方式,并没有固定的标准。
但是,一个故事是否能够打动人,总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技巧。
这些技巧也可以理解为讲故事的基本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或几个日常生活中的意外的、反常的或突发的事件。
因为它是意外的、反常的或突法的事件,所以能够迅速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们一直生活在日常的、正常的、规规矩矩的生活中,那些意料之中的、理所当然的事件虽然也是事件,但人们对这些事件已经习以为常、麻木不仁,没心思去关注、关心、关怀这些事件。
因此,提交一个或一些意外的、反常的或突发的事件,这是讲故事的第一个要素。
它让故事具有“陌生化”效果。
这个故事所讲述的反常事件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也可以是虚构的事件。
教育故事当然可以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件。
惟其真实,所以可信。
但是,讲述真实的事件并不完全排斥讲述虚构的事件。
如果是讲述虚构的事件,必须告诉或暗示读者或听众:“本故事纯属虚构”。
虚构的、想象的故事是有价值的,人们也愿意欣赏。
人们比较反感的是“已假乱真”并因此而“被蒙蔽”。
有人拒绝虚构的教育故事,把虚构的故事完全排斥在教育叙事之外,其实并无必要,也不合理。
只要人们愿意欣赏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戏剧故事、电影故事或电视剧,那么,就应该承认虚构的教育故事也是有价值的。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虚构的教育故事在教育界广泛流传,比如《跳蚤变爬蚤》的故事、《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动物学校》的故事、《钻石就在你身边》的故事、《快乐的渔市》的故事等。
教育行动研究的三个要素
刘良华
博士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中国教师成长网”主持人 中国教师成长网”
三句话: 三句话:
让教师因开放而受到心灵震撼 让教师因震撼而引起行动改变 让教师因写作而引发新的试验
三个途径
教师学习: 1.教师学习:阅读与考察 教师学习
写作的原始形态: 写作的原始形态:教师的个人生活史 人一旦有“罪过” 忏悔”之后, 人一旦有“罪过”和“忏悔”之后, 人的内心会生长出“感恩”的激情。 人的内心会生长出“感恩”的激情。 电影《远山的呼唤》、《无路可逃》: 电影《远山的呼唤》 无路可逃》 生命的惟一激情何以是“罪过” 生命的惟一激情何以是“罪过”和 忏悔” “忏悔”。 教育自传,有时候不过是一种教育忏 教育自传, 悔。
2.2研究学生:坚持做学 研究学生: 研究学生 生个案记录
不以学生人数多为借口 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 从关注儿童个案到关注更多儿童 从关注儿童个案 儿童个案到关注更多儿童
2.3研究教法:永远的 研究教法: 研究教法 自学辅导主义” “自学辅导主义”
民国时期的“自学辅导主义” 民国时期的“自学辅导主义” “ 十六字外语教学法 ” 中的 “ 因材施 十六字外语教学法” 中的“
2.教师行动研究 教师行动研究
学而时“ 学而时“习”之:转化为习惯
2.1研究教材 :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 研究教材: 研究教材
源 好教师一生都在为某一节课做准备 不用英语教师教外语何以可能? 不用英语教师教外语何以可能?
研究教材: 研究教材:开发和利用课程 资源
案例 :迪斯尼英语 案例1: 案例 :走遍美国 案例2: 案例 :VOA 案例3: 案例 : 李阳的商业抄作与专业努 案例4:
怎样评课
刘良华所提倡的教育研究方法
我所提倡的教育研究方法刘良华我关心的问题是三个:一是教育研究究竟有哪些方法?二是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研究?三是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如何写学位论文?先说第一个问题,教育研究究竟有哪些研究方法?教育研究领域积累了种种研究方法,诸如调查法、观察研究、访谈法、实验研究、历史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叙事研究法、传记法、行动研究法、思辨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人种志研究、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现象学研究、教育解释学研究,等等。
其实,经典的教育研究的“大方法”只有两个:一是哲学研究(主要包括思辨研究和价值研究);二是科学研究(也称为实证研究、经验研究)。
两者的研究过程都显示为“问题与假设——资料与证据——结论与讨论”。
二者都从“问题与假设”开始,以“结论与讨论”结束。
差别只是:思辨研究以“逻辑思辨”的方式提供“资料与证据”,强调“逻辑推理”。
而实证研究以“调查”的方式提供“资料与证据”,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拿证据来”、“说话要有证据”。
在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之间,哪个方法更有实力更有地位?这很难说。
一般而言,有理性主义传统的国家比如德国的研究者更倾向于哲学研究。
而有经验主义传统的国家比如英国、美国的研究者更愿意采用科学研究。
但是,学术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一些共同的趋向:无论德国还是美国的研究者,都以哲学研究的方法确认“价值”和“假设”,再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提供“资料与证据”。
至少在教育研究领域,实证研究已经成为主流,而哲学研究(主要是价值研究)只是实证研究发辅助方法。
当哲学研究显示“价值研究”时,它的使命就是为科学的实证研究提示什么是“值得”关心的问题什么是不“值得”关心的问题。
它帮助科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建立“什么事情有价值什么事情无价值”的是非标准和“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善恶观念。
这些是非标准和善恶观念成为科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做事和选择的“方向”。
哲学研究的话语方式是价值判断,其研究报告的标题往往显示为“论……的价值”、“应该……”、“必须……”,等等。
刘良华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刘良华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首先,刘良华教授强调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研究方
法是教育研究的基础,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
没有正确的研究方法,研
究结果可能会失真,甚至无法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因此,教育研究者必须
深刻理解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选择研究方法时要根据研究
目的和问题来确定。
其次,刘良华教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教育研究方法。
其中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实验研究等。
他指出,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
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比如,问卷调查适用于了解受访者的看法和态度,访谈适用于深入了解被访者的思想和情感,实地观察适用于观察和记录具
体的行为和情境,实验研究适用于验证因果关系和推测结论。
此外,刘良华教授还强调了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实践。
他认为,教
育研究方法不能停留在表面,应该不断探索新领域、新方法,提高研究的
深度和广度。
同时,教育研究者要充分利用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才能得出真正有用的研究成果。
只有将研究方法贯彻到实践中,才能使教
育研究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刘良华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思路和
方法论,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
他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都具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提高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希望更多的教育
研究者能够借鉴刘良华教授的观点和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能力,为
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刘良华的书
这是一本很鲜活的书,一本深入浅出的书,不仅谆谆告 诫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还通过大量案例激活了你的思维, 也是一本催人奋进的书。刘老师举的例子很有个性,很生活 化,很有自己对教育的看法。
刘老师的文章中的多数观点我很赞同。其实不少观点也 并非刘良华的原创,但是刘老师很善于吸收、归纳、总结、 提炼,处处给人一种睿智、激情、愉快、充满张力的感觉。
刘良华教授主要是从什么是好老师,什么是 好学生,什么是一堂好课三个方面来剖析教师专 业成长问题。刘教授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一 个善于学习的人,教师的学习目标是做一个有思 想的人,过有主题有情趣的生活。
目录
•
导言:“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
•
第一讲:教师应具备哪些课程智慧?
•
吃透教材
•
补充教材
•
更新教材
后还能带动一批人优秀。
14.在矛盾中游走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 15.人要成功,第一条你须学会宽容。
刘良华语录
16.不发表就意味着你的思想开始萎缩. 17.看不见的力量有时候比看得见的力量更厉害。 18.孩子们本来是野外的一只鸟,现在变成了一群家猪。 19.威胁有时候是必要的,但不要成为唯一的办法。 20.所有的教育的现实都抵制激情与浪漫,但所有的教育改
书中采用很多鲜活的案例深入浅 出。案例也很有特色。比如在导言中 基本上引用的案例都是教育电影中的 人物评价,比如《放牛班的春天》、 《乡村女教师》、《麻辣教师》、 《音乐之声》、《十八岁的天空》、 《一个都不能少》等。
刘教授从这些电影当中还能学习到可贵的东西。 有的电影,描述若干年以后当学生们长大回母校看 望自己亲爱的老师时,却发现这位妈妈般的老师已 经不在人世了,于是电影的最后留下一个悲剧式的 结尾。同学们在黑板上写了一行“**老师,我们永 远怀念您!”刘老师说“我们不需要怀念!”
叙事研究的分类
叙事研究的分类叙事研究的分类 刘良华 ⼴义的叙事研究可以分为“调查的叙事研究”(或叙事的调查研究)、“⾏动的叙事研究”(或叙事的⾏动研究)和“虚构的叙事研究”。
调查的叙事研究(或叙事的调查研究)是对“他⼈事件”进⾏研究,实际上就是对教育历史事件与现实中发⽣的教育事件进⾏考证或调查研究。
具体包括“教育历史”考证研究、“教育新闻”调查研究。
⾏动的叙事研究(或叙事的⾏动研究)是对“⾃⼰亲⾝经历的⾏动”进⾏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动研究、经验总结、⾃传研究等等。
“虚构”的叙事研究是对教育⼩说与教育戏剧、教育电影与教育电视、教育故事与教育寓⾔等“虚构故事”进⾏研究。
叙事研究严格来说只有两类:第⼀类是真实事件的研究;第⼆类是虚构故事的研究。
如果将第⼀类真实事件的叙事研究再分裂为“调查的叙事研究”和“⾏动的叙事研究”,叙事研究就可以显⽰为三类研究:调查的叙事研究;⾏动的叙事研究和虚构的叙事研究。
⽐较适合中⼩学⽼师做的叙事研究是“真实事件”的叙事研究,即调查的叙事研究(或叙事的调查研究)和⾏动的叙事研究(或叙事的⾏动研究)。
如果说⼴义的叙事研究可以分为“调查的叙事研究”、“⾏动的叙事研究”和“虚构的叙事研究”的话,那么,狭义的叙事研究⼤体也可以划分为三类:“传记的叙事研究”(也可称为“他⼈⽣活史”叙事研究)、“⾃传的叙事研究”(也可称为“个⼈⽣活史”叙事研究)、“⼩说叙事研究”(也可称为“故事”叙事研究)。
狭义的叙事研究与⼴义的叙事研究有⼀定的对应关系。
传记叙事研究实际上是调查的叙事研究的⼀种特殊样式,甚⾄可以说,调查的叙事研究的最充分的样式就是传记叙事研究。
⾃传叙事研究实际上是⾏动的叙事研究的⼀种特殊样式,甚⾄可以说,⾏动的叙事研究的最充分样式就是⾃传叙事研究。
⼩说叙事研究实际上是虚构的叙事研究的⼀种特殊样式,甚⾄可以说,虚构的叙事研究的最充分样式就是⼩说叙事研究。
中⼩学⽼师⽐较适合做调查的叙事研究和⾏动的叙事研究,这就就⼴义的叙事研究⽽⾔的。
学习《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的心得体会
学习《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的心得体会我在自治区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网上学习了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的刘良华教授专题讲座——《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刘教授从教师的教育研究误区到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让我作为教师对教学研究有了本质的认识。
认识到多数教师所做的研究论文往往都是刘教授所说的价值研究、本质研究或策略研究,是根据自己的想法与认识纯理论叙述,没有做到实事求是,用事实来说话。
并不是真正的用事实研究,用真正的实例来研究。
我们知道,学校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发展,制度要求的是共同的规范。
但学校中的教育实践却是多样丰富的,这是因为在学校的日常实践中,我们面对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不同的学校、师资和生源的状况,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才能契合实践需求。
因而,学校中结合实践的教育科研只有着力关注这种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活动、感受、体验与诉求,才能彰显其活力而呈现多样丰富的教育意义。
教育叙事正是这样而切入学校中个体和集体教育生活经验,使教育科研回归教育生活本身,在理解和分享中领悟我们自身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并成为学校科研的一种重要方式。
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讲教育教学的教育实践经历,表述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真实、鲜活的事件体验及反思感悟、以及这些事件对自己工作、成长的影响。
反映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
教育叙事其实是一种叙事化的教育反思。
如讲真实的教育故事、教育自传、教育传记,这些是纯科学化的教育叙事。
刘教授还介绍了艺术化的教育叙事,包括自传体小说、传记体小说和教育小说。
艺术化的教育叙事可以借助艺术的魅力,使教育叙事变得更有情趣,也因此更有可读性、更有教育性。
最能够显示教育叙事精神的是自传体小说。
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等。
自传体小说大多显示出“教育小说”,叙述主人公从稚幼到成熟的受教育、受考验的成长历程。
也将这类小说视为“励志小说”。
刘良华怎做教育叙事研究
2.研究的过程 2.1时间、地点 2.2具体的改革措施(或调查对象) 2.3研究的阶段:阶段1+阶段2+阶段3 行动研究为什么强调研究阶段? 问题1—改革行动1—反思1 问题2—改革行动2—反思2 问题3—改革行动2—反思3
3.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3.1结果1+结果2+结果3 3.2变化的归因分析 3.3预料之外的结果或尚未解决的问 题以及将来的打算
叙事的调查研究:考察 3.2访谈/观察的叙事 1)香港真道书院教师发展考察报告 2)一堂语文课的观察日志 3)我所见到的杜郎口中学
3.3叙事的行动研究 1)我的“三本教学”的行动研究 2)小学语文“思维导图”教学的行 动研究 3)“数学史”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 趣的影响
如何叙述已有的研究:文献综述的技巧 分类的基本方法: 1.从数量的积累到质的突变 2.对立统一 3.否定之否定
2.研究的过程 2.1时间、地点 2.2具体的改革措施(或调查对象) 2.3研究的阶段:阶段1+阶段2+阶段3 行动研究为什么强调研究阶段? 问题1—改革行动1—反思1 问题2—改革行动2—反思2 问题3—改革行动2—反思3
参考文献 1.普通图书的注释规范 圣严法师.佛学入门[M].西安:陕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8:14-32. 2.期刊文章的注释规范 陈兰村.明代传记体小说略论[J].贵州 社会科学,1993(4):57. 3.其它文献的注释规范
3.叙事研究报告的参考范例:调查 3.1调查的叙事 1)担任班干部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 关性的调查 2)食指与无名指的比率、与文理科 思维的相关性的调查 3)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影 响
叙事研究报告的特点 1.有情节:可爱 2.有事实:可信 3.有道理:可接受
刘良华: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
实证研究和实践研究的首选
在实证研究(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和实验 研究)之中,首选? 实验研究 在实践研究(他人经验总结、自我经验总 结和行动研究)之中,首选? 行动研究 以行动研究或实验研究为主,以调查研究 或历史研究为辅
叙事研究:怎样写研究报告 叙事研究不是独立的研究方法 叙事研究主要显示为三种研究形态: 1.叙事的历史研究报告 2.叙事的调查研究报告 3.叙事的行动研究报告
经典标题的变式1 自然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行 动研究 1.……在……中的应用的实验研究/ 行动研究/实践研究 2.在……中应用……的实验研究/行 动研究/实践研究 3.……的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实践研
究(同上
)
经典标题的变式2 从“强介入教学”到“兴发教学”的 行动研究/实验研究/实践研究 1.从……到……的行动研究/实验研 究/实践研究 2.从……到…… 3. ……的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同上)
Hale Waihona Puke 叙事研究报告的写作:正文的基本框架 1.我的问题与已有的研究 2.研究的过程 3.研究的结果 叙事研究的语言风格与《心理学报》 和《心理科学》的语言风格
1.问题与相关研究 1.1我要研究的问题 1.2已有的相关研究 1.3就已有的研究来看,我将要重点 研究的问题 已有的相关研究或文献综述为什么是 重要的?
2.研究的过程 2.1时间、地点 2.2具体的改革措施(或调查对象) 2.3研究的阶段:阶段1+阶段2+阶段3 行动研究为什么强调研究阶段? 问题1—改革行动1—反思1 问题2—改革行动2—反思2 问题3—改革行动2—反思3
3.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3.1结果1+结果2+结果3 3.2变化的归因分析 3.3预料之外的结果或尚未解决的问 题以及将来的打算
教育行动研究:三种模式
经典阅读:续
6.《道德经》/《庄子》 7.《论语》(或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 鸣》) 8.卡逊:《寂静的春天》 9.茨威格:《世界建筑师》 10.圣严法师:《佛学入门》
拓展阅读
1.熊明安:《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 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 2.薛涌:《精英的阶梯》/《美国人是如何 培养精英的》 3.卢仲衡:《自学辅导心理学》
批判的行动研究:续 批判的行动研究的特点 1.理论研究:相当于“理论学习” 2.理论批判:不仅学习理论,而且对已有 的理论提出批判 3.教育信念:在批判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 教育信念或教育信条、教育信仰
批判的行动研究:续
经典阅读推荐 1.柏拉图:《理想国》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3.卢梭:《爱弥儿》/《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和基础》 4.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5.联合国:《学会生存》
教育行动研究
刘良华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邮箱:liulianghua@ 资料下载:爱问:Liulianghua
前言:三个类型 1.实践的行动研究 2.科学的行动研究 3.批判的行动研究
一、实践的行动研究 实践的行动研究的过程 1.问题:我遇到了一个问题 2.改革:我用我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3.反思:我解决得怎么样呢
实践的行动研究:续
实践的行动研究的方法 1.教学反思:反思性教学 2.经验总结:个人经验总结 3.教育自传:个人生活史 为什么说,“写一辈子的教学反思也无法成 为优秀教师”?
二、科学的行动研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科学的行动研究的过程 1.问题与文献 2.改革与阶段 3.结果与讨论
科学的行动研究:续 科学的行动研究的特点 1.有文献: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自对已有研 究的借鉴而不是个人经验或拍脑袋 2.有阶段:解决问题的过程显示为至少两 轮以上的实验而不是一次性解决 3.有检验:结果与讨论
南方教师读书协会
南方教师读书协会南方教师读书协会-教师读书总动员刘良华,男,1968年1月出生,湖北洪湖人。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研究方法”。
近年来致力于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倡议“教育叙事研究”和“身体教育学”。
出版的学术专著有:《校本行动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xxxx年版)、《校本教学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xxxx年版)、《有效教学论》(与高慎英合著,广东教育出版社xxxx年版)、《教师生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xxxx年版)、《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xxxx年版)。
翻译《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与邝红军等合译,浙江教育出版社xxxx年版)。
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课程教材教法》、《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理论与实践》、《全球教育展望》、《教育发展研究》等杂志上发表五十余篇。
“中国教师生长网”以和“教育叙事研究”博客()的主持人。
近年来,我们以多种方式倡议和推动中小学教师(以和大同学)阅读,祈望以教师阅读的途径促教师专业生长。
为此,我们先后组建了“教师叙事研究”和“中国教师生长网络”,形成“教师学习一起体”。
我们的活动包括:为教师推荐值得阅读的图书和,定期举办教师在线研讨会,成立“南方青年读书协会”。
“南方青年读书协会”的尝试xxxx年6月12日,广州几位热心“教师读书”问题的青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聚会,讨论并成立了“南方青年读书协会”。
协会以“培育读书风尚,用百部名著浇灌青年”为宗旨,制订了“百部名著计划”。
百部名著的范围主要限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如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等。
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所有会员每年可获得必要的图书经费资助。
每个会员至少每个月读一本书,并建立自身的读书博客。
每个会员必需选择自身最喜欢的一本书,成为一本书主义者,至少每两天提交一份读后感,每个月提交一份月末读书报告,并参与月末读书报告会的在线讨论。
刘良华个人简介讲课教案
刘良华个人简介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和“家庭教育学”。
已出版的学术专著5部:1.《校本行动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校本教学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3.《有效教学论》(与高慎英合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4.《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叙事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翻译《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与邝红军等合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出版演讲录2部:1.《教师专业成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新父母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2013年第二版)。
发表散文集《教育自传》(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杂志上发表文章50余篇。
叙事研究参考资料1这里提供的几分教育叙事既有大学老师撰写的教学故事,也有大学本科生对上课老师的印象。
教育叙事虽然可以由教师本人亲自撰写,但最好在课程将近结束时让学生撰写类似“课程印象”的文章(作为课程作业之一),让学生叙述有关这门课程的感受以及对老师的评价。
通过学生的视角来叙述教学改革的故事,既能让学生藉此而整理听课的印象,又能让教师从中看到自己教学改革的“成果”以及进一步改善教学的方向。
1.个性教师21这里提供的几分教育叙事主要是由大学本科生对上课老师的评价。
教育叙事虽然可以由教师本人亲自撰写,但最好在课程将近结束时让学生撰写类似“课程印象”的文章(作为课程作业之一),让学生叙述有关这门课程的感受以及对老师的评价。
没有亲眼见过传教士,更不要说接触了,但一直根深蒂固地认为他们是有着坚定的信念,游走于四方的“神秘使者”。
他们传播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人生态度。
听老师讲“叙事教育学”时,我感觉台上站着的并不是一个大学里从事研究的教师,而更像一位传教士。
刘良华教授简介
刘良华教授简介
无
【期刊名称】《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
【年(卷),期】2005(000)004
【总页数】1页(PF002)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刘官庄镇华良78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J], 李光龙
2.助你推开教育科研的大门——读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 [J], 陈璞
3.腹有诗书气自华——记河北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刘良业研究员 [J], 朱云;
4.追寻教育原理的教育哲学——刘良华《教育哲学》评介 [J], 一凡
5.相关学者田春霞黄梅胡超孙国良韩红梅刘艳秋张琪黄淑华迟玉超刘英相关检索词门诊 [J], 王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教育学院2014年下半年期末考试
《教育小说与教育电影研究》试卷(B)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开卷考试
2.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5×2=10分)
1.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
A. 基督教
B. 东正教
C. 佛教
D.伊斯兰教
2.电影《死亡实验》中的人物有()
A. 特拉维斯
B. 麦克?布瑞斯
C. 史密斯
D. 安德森
3.俄罗斯电影《回归》中的人物有()
A. 伊凡
B. 安德烈
C. 彼得
D. 娜塔莎
4.小说《围城》里的人物有()
A. 方鸿渐
B. 唐晓芙
C. 苏文纨
D. 孙柔嘉
5.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里的人物有()
A. 埃米尔
B. 娜塔莎
C. 皮埃尔
D. 安德烈
二、单项选择题(5×2=10分)
6.电影《达摩祖师》里的人物是()
A. 慧可
B. 乔达摩?悉达多
C. 释迦摩尼
D. 慧能
7.电影《小鞋子》里的人物是()
A. 阿里
B. 朱蒂
C. 安迪
D. 贝克
8.由同名童话故事改编的电影《绿野仙踪》里的主人公是()
A. 珍妮
B. 丽莎
C. 桃乐丝
D. 伊莎贝拉
9.电影《孔子》里的主人公是()
A. 李耳
B. 仲尼
C. 荀子
D. 老聃
10.电影《海上钢琴师》里的主人公是()
A. 玛利亚
B. 特洛伊
C. 1900
D. 阿甘
三、简答题(5×6=30分)
11.从教育的角度简述小说“神童的成长”的一至三个细节
12.简述电影“天堂的颜色”的故事情节
13.简述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14.简述电影“海上钢琴师”的故事情节
15.简述电影“回归”的故事情节
四、论述题(2×25=50分,页面不够可写在试卷的背面)
16.从教育学的角度解释电影“死亡诗社”
17.从教育学的角度解释小说“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