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搞定元曲鉴赏

合集下载

高考古诗鉴赏试题解答“三步九法”

高考古诗鉴赏试题解答“三步九法”

高考古诗鉴赏试题解答“三步九法”
高考古诗鉴赏试题是高考试卷中学生解答的难点与畏途, 纵观近年高考古诗鉴赏主观试题的鉴赏要求,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

面对一道古诗鉴赏试题, 指导学生如何依据古诗所固有的特点与规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既能想得清楚,又能答得明白呢?笔者根据多年指导复习教学实践, 尝试、总结出了有助于学生逐渐认识古诗特点,逐步了解古诗鉴赏方法, 进一步掌握古诗鉴赏规律,贯之以反复训练, 进而便于快捷解答的“三步九法” 。

现以2007年全国ii 卷第12题《新晴野望》( 下文简称《新》诗题)为例, 略述之。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 尘埃。

(1)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步: 读诗以明类。

三步搞定元曲鉴赏

三步搞定元曲鉴赏

三步搞定元曲鉴赏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且后世非能继焉者也。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中国古典文学园囿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后形式。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笔试中,有时会考查学生的元曲鉴赏能力。

从其考查的角度来看,大多考查主旨、手法、炼字以及鉴赏等四个方面。

接下来,我会按照每个考查角度,从如何读懂诗歌、判断题目类型、确定答题模式等三个步骤,帮助各位考生搞定元曲鉴赏。

一、如何读懂诗歌:抓住细节、把握情感想要读懂诗歌,我们要知作者,探风格。

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类型、创作背景有利于诗人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感情。

如“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多写叹世、写景、闺怨之作,曲辞秀丽清新;关汉卿之作被人称作“没有一句不是温莹的珠玉”,散曲多为写景、闺怨、避世隐逸之作,杂剧多揭露社会黑暗势力的丑恶和腐败,渗透着民主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光辉;马致远的散曲具有形象美、自然美、画面美、语言美的特点,内容有怀才不遇的感叹,有愤世嫉俗的呼喊,有对归隐生活的讴歌、也有对及时行乐的宣扬;郑光祖之作多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和历史故事的述说,他不像关汉卿敢于面对现实,揭露现实,所以他的剧作离现实较远。

想要读懂诗歌,我们要看提示,定基调。

标题有时能揭示元曲的写作主旨,所以标题是我们元曲鉴赏的切入点。

如关汉卿的《四块玉·别情》从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诗歌的主旨大约是体现主人公的离情别恨。

我们还需要细读注释。

注释一般能帮助我们解读诗歌的难点,还有指导鉴赏的作用。

想要读懂诗歌,我们要找意象,品语句。

元曲常见的意象有:梧桐、乌鸦、梅花、长亭等。

如元人徐再思的《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用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苦愁。

二、如何判断题目类型:细审题干、判断类型根据题干的提问方式,我大致将题目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内容题诗歌内容大概从两个方面考查:其一是景物形象,其二是人物形象。

三招巧解古诗鉴赏题

三招巧解古诗鉴赏题

三招巧解古诗鉴赏题-高考中的古鉴赏题,是对考生阅读欣赏最高能力的考查。

无论试题考查点内容如何设置,发挥联想和想象对诗作进行美学分析都是必需的。

在此,就运用联想和想象的部分方法与大家共享。

泡这是由诗歌的凝练性和厚重性决定的。

泡,就是把浓缩了的现实还原。

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读者将这寒江独钓图慢慢“泡开”在这无边无际、死寂无声,人迹罕至,众鸟飞尽,一片寂寥世界里,只有一个孤单寂寞又渺小的“蓑笠翁”在执著地垂钓。

读者将这一浓缩了的情境还原为具体的现实,自然就再现了一“蓑笠翁”在冷寂的世界里战风雪、抗严寒的情境,并很容易想象出主人公的孤傲与超脱的形象。

补这是由诗歌的简约性和跳跃性决定的。

补,就是填补诗歌不连续的语言和情节。

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通过侧面描写刻画了一个以采药为生、洒脱高洁的隐者形象。

它的情节和语言都具有断续性,字里行间隐含了“我”的三次询问及“希望失望萌生希望怅然若失”四次情感的起伏。

而这些都隐含在诗中不连续的语言描写之中,需要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将断续的内容自己“补”进,从而更好的体会诗的意境。

找这是由诗歌的含蓄性和情境性决定的。

找,就是找出形象背后的意蕴。

如崔颢《长干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抓住了人生片段中富于戏剧性的一刹那,寥寥数语,一个乖巧、爽快又羞涩的女子形象就跃然纸上。

像独幕剧:江水滔滔,两舟邂逅,女子主动探问,又自觉唐突,马上改口。

声态并作,栩栩如生,应有尽有,应无皆无,凝练集中,玲珑剔透。

这种艺术高度,在欣赏时,透过主人公的语言,才能“找”出其中奇妙的意蕴。

古诗鉴赏“三步解题法”

古诗鉴赏“三步解题法”

3、 诗歌中的关键词或诗眼 。 所谓 “ 诗眼 ” , 、 诗歌中的关键词或诗眼。 所谓“ 诗眼” 是指一首或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 是指一首或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 , 最能体 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 现作者思想观点 、 情感态度的 , 具有概括性 、 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语, 生动性 、 或情趣性的词语 , 它一般是动词或形 容词。如陆游《书愤》中颈联: 容词 。 如陆游 《 书愤 》 中颈联 : “ 塞上长城空 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其中的“ 自许 , 镜中衰鬓已先斑 。 ” 其中的 “ 空 ” 字 , 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 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 、 满腔报国热忱却一 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 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 , 准确 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 ; 又如 抒写悲愤之情; 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 抒写悲愤之情 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 木兰花 》 中名句 “ 红杏枝头春意闹 ” 中 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 的 “ 闹 ” , 运用拟人手法 , 将春杏怒放 , 生机 勃勃之景生动形象、 勃勃之景生动形象 、 极具情趣地展写景抒情 , 如 唐代 诗人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 扬子江头杨柳春 , 杨花愁杀渡江 数声风笛离亭晚, 人 。 数声风笛离亭晚 , 君向潇湘我 向秦。 向秦。” 就是一首通过写景来抒发离别之情 的诗歌。 的诗歌。
有的是直接抒情, 如北宋诗人张 有的是直接抒情 , 如北宋诗人 张 俞的《昨日入城市》 昨日入城市, 俞的《昨日入城市》:“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 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 人。” 作者就是用直白的口气, 作者就是用直白的口气,借蚕妇的口 吻来抒写自己感慨、 吻来抒写自己感慨、不平和愤慨之情 的。

高中语文教学“三步四看”巧解高考诗歌鉴赏题

高中语文教学“三步四看”巧解高考诗歌鉴赏题

高中语文教学“三步四看”巧解高考诗歌鉴赏题“古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三步四看”是我总结数年来教学经验升华的结晶,也是一种解答古诗歌鉴赏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写出来对同行和学生都有所帮助。

“三步”所谓“三步”,就是指从分析意象入手,从表现手法(广义着笔,从思想情感作结。

任何一首诗歌,都离不开意象的描绘,而作者描绘意象都是为了抒情,所以我们先从分析意象入手,找准诗歌鉴赏的切入点;既然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的重要考点,那么我们答题就从表达技巧写起,把握答题方向;然后再体会出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最终指向。

做到这三步,诗歌鉴赏题就立于不败之地。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题例】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我们知道,与杜鹃鸟相关的有一神话故事: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人们从杜鹃嘴角的红色联想到“杜鹃啼血”,从杜鹃的叫声联想到“何不归去”。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往往与凄凉、哀伤、思归联系在一起。

那么,诗人想回到哪里去呢?联系诗人的生平与提供的背景,可以联想到,诗人希望回到抗战前线,报效国家,但主和派当权,诗人于是发出报国无门的悲叹。

看技法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题例】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诗采用的写法,一为用典,“朱雀桥”“乌衣巷”为东晋的繁华之地,“王谢”为东晋权贵豪门。

一为借景抒情。

“野草花”“夕阳斜”,这些景物让人联想到萧条衰败;旧时的堂前燕,目睹了王谢家族的富贵荣华,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技法入手,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昔盛今衰的王朝悲歌。

这首诗,就是在感叹唐王朝的衰败。

看关键语言(结句、诗眼、典故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结句和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元曲中的戏剧技巧与表现手法分析

元曲中的戏剧技巧与表现手法分析

元曲中的戏剧技巧与表现手法分析引言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发展于元代(元朝),是中国戏曲演艺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元曲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多样的戏剧技巧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深入探讨元曲中的戏剧技巧和表现手法,包括元曲的角色塑造、情节设计、舞台布景以及音乐表演等方面。

通过对元曲的技巧和手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中国古代戏曲形式。

1. 角色塑造的技巧1.1 静动结合元曲在角色塑造上常常运用静态和动态的相互结合,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揭示和刻画来展现角色的个性和情感。

这种手法使得观众能够全面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更好地体会到剧情的发展和变化。

1.2 留白与遗漏元曲中还常常出现一些留白和遗漏的手法,使得观众需要自主地去解读和想象人物的动机和心理状态。

这种留白和遗漏的设计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使得剧情更加具有张力和吸引力。

1.3 角色的象征意义在元曲中,角色常常不仅仅代表个体,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通过角色的形象和行为,可以传递出一定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例如,《汉宫秋》中的杨玉环就代表了美丽和诗意,而《窦娥冤》中的窦娥则象征了顽强和坚韧。

2. 情节设计的技巧2.1 引人入胜的开头元曲常常在剧情的开头采用一些引人入胜的手法,例如一个精彩的场景描写、一个扣人心弦的对话或者一个悬疑的事件等。

这种开头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他们迅速进入剧情,并增加对后续发展的期待。

2.2 诗意与浪漫元曲中的情节设计常常强调诗意和浪漫的元素,通过华丽的词句和细腻的描写,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诗意和梦幻的境界。

例如,《西华山》中的仙境和《蝴蝶梦》中的花丛,都给人一种浪漫而神秘的感觉。

2.3 推理与悬疑元曲中还常常运用推理和悬疑的情节设计,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对人物之间关系的矛盾和冲突的揭示,观众将自发地参与到解谜的过程中,增加戏剧的紧张感和吸引力。

2.4 心理的碰撞与冲突元曲中的情节设计常常运用心理的碰撞与冲突,展现角色内心的挣扎和纠结。

古诗的鉴赏步骤

古诗的鉴赏步骤

古诗的鉴赏步骤
古诗鉴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细究诗题,探寻主旨。

古诗的题目经常能够概括诗的主题,暗示诗的类型,透露诗的感情基调。

认真分析诗题,就能大致了解诗的主要内容。

抓住诗眼,理解诗意。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它通常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能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抓住诗眼,有助于理解诗意,深入诗的意境。

分析意象,体味诗的意境。

意象是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分析意象,有助于深入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鉴赏古诗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了解诗人和时代背景。

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情感、艺术风格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创作。

同时,时代背景也是理解古诗的重要参考。

注意诗歌的语言特点。

古诗的语言往往精炼、含蓄、形象、生动,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要注意诗歌的押韵、平仄、对仗等语言特点。

重视诗歌的抒情性和意境性。

诗歌是一种抒情的艺术形式,要注重体验诗人的情感世界,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多角度鉴赏诗歌。

可以从主题、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鉴赏诗歌,也可以从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阶搞定古诗词鉴赏

三阶搞定古诗词鉴赏

三步搞定古诗词鉴赏
想要成为一位古诗词鉴赏高手,不一定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只需要三个步骤,你也能名列诗词鉴赏大师之列。

第一步:学习基本知识。

在学习古诗词之前,需要了解古诗词的基础知识,如诗词的分类、诗词格律、诗词的艺术表现等。

这可以帮助你更深入的理解古诗词,从而更好地进行鉴赏。

第二步:背诵名篇佳作。

背诵名篇佳作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古诗词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从而有利于你更好地进行鉴赏。

同时,背诵名篇佳作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古诗词中的核心内容。

第三步:多读多领悟。

古诗词中蕴含着深深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需要我们不断地领悟和理解。

多读多领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把握古诗词的精髓,从而更好地进行鉴赏。

以上三个步骤,只要你认真执行,便可以很快地提高自己的古诗词鉴赏水平。

高中语文必修4《元曲赏析》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4《元曲赏析》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4《元曲赏析》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4《元曲赏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语文必修4《元曲赏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元杂剧的结构及其特有的舞台语言。

2、赏析《窦娥冤》、《牡丹亭》、《西厢记》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典型意义。

教学重点:1.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有风格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讲读法、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欣赏戏曲片段,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

(投影: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戏剧不同于小说、散文、诗歌。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而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但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来源于生活,尽情地展现生活,使我们感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感悟生活的真谛。

元代是我国古典戏剧艺术繁盛的时期,他的兴盛是有一定原因的。

首先,元代统治者重视佛道,轻视儒教,许多读书人无用武之地,纷纷以创作杂剧自娱;其次,元代经济由废到兴,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再次,元代统治者对歌舞艺术有偏好;第四,北方诸民族的乐曲传播,与中原文化相融合,丰富了戏剧的表现方式。

二、元曲简介。

1、元曲的类型。

元曲是元代代表性的文学样式。

包含剧曲和散曲。

剧曲包括南戏与杂剧。

杂剧与南戏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剧本中的曲词有很强的抒情性。

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的诗体。

宋词发展到后来,日益精致,不是和人民的审美需求,加上北方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文化的融合出现了一种新的音乐,在这种音乐的影响下,出现了我们称之为“散曲”的诗体。

如何鉴赏元曲

如何鉴赏元曲

如何鉴赏元曲中的形象
在元曲中,鉴赏形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知人论世平时学习时,必须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

吟咏物象的诗更须关注诗人的生平经历。

二、整体理解对于人物形象来说,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关注反映心情的词语;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分析曲中出现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对于物象来说,分析曲中的描写叙述了物体的哪些方面,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理性地对有关人的品质或理想作深层分析。

三、注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多着重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

如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

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

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作者通过“觑”“挪”“展脚舒腰拜”等细节刻画,写出了乡民们的毕恭毕敬和刘邦的倨傲无礼而故作姿态。

四、注意对比、烘托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有这么一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作者通过对比,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物非人非、无限苍凉的伤感之情。

张可久的《折桂令·九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归鸦。

作者运用烘托手法,以“归雁”“天涯”“斜阳”“归鸦”等事物组成画面,烘托出一个思念家乡的“倦客”形象。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三步曲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三步曲

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鉴赏古诗语言风格三步曲答题步骤:第一步: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二、语言风格(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

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清新淡雅――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2)冲淡质朴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冲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冲淡质朴――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

明净绚丽――像一株静静开放的牡丹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4)明快直率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子直接写出。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又如《诗经.硕鼠》明白晓畅――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江楼月白居易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明快简洁――像一幅线条简洁的淡墨山水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

古代诗歌鉴赏五步法

古代诗歌鉴赏五步法

古代诗歌鉴赏五步法我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浩如烟海。

特别是诗歌创作高峰的唐代,优秀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它以其凝练的语言、含蓄而丰富的内蕴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崇高的艺术殿堂,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如何才能领悟到它们的美呢?这需要掌握一些鉴赏方法。

2008年《考试说明》将“古诗阅读鉴赏”放到了第Ⅱ卷,并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关于鉴赏评价,《高考说明》提出了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由此可知是通过两条思路进行了考查:语言——形象——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语言——表达技巧据此介绍鉴赏诗歌的五步法:第一步:品味语言、推敲词句。

古诗语言存在着大量的省略现象,这需要根据上下语境,借助联想、想象填补出省略的内容、从而获得确切的理解。

其次,古代诗歌在音律、对偶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使得诗句常常以倒装的形式出现,产生一种错位的美,不了解这一点,会理解错位。

另外,古代诗歌善于用典、运用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不了解典故的由来和故事的背景,很难准确理解诗意。

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王卧薪尝胆十年终于得胜回来。

战士衣着华丽,兴高采烈;宫女如花似玉,满面春色。

正确理解的前提要知道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战士还家尽锦衣”和“宫女如花满春殿”之间的省略也在明了故事的基础上,顺利地添加。

第二步:注意意象,把握形象。

古典诗词的形象,一是诗人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另外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意象”。

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

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高考诗歌鉴赏“三步走”答题策略

高考诗歌鉴赏“三步走”答题策略

高考诗歌鉴赏“三步走”答题策略作者:李秋华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2019年第04期诗歌鉴赏,是高考重要考点,也是同学们最容易失分的地方。

每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得分都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同学读不懂诗歌,不清楚诗歌常考类型,答题不规范。

如果按照“三步走”原则解答诗歌,明确诗歌常考类型及其相应解答方法是可以提高诗歌鉴赏题得分的。

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

(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冷寂)。

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所在。

这“三看”,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素小口径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13小类。

(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事、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写明白:此诗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等。

第三步:诗歌鉴赏简答题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

元曲基础知识之(八)元曲鉴赏

元曲基础知识之(八)元曲鉴赏

元曲基础知识之(八)元曲鉴赏转自:七月流火的博客元曲基础知识之八:元曲鉴赏(一)北曲戏剧的鉴赏1.了解主要矛盾冲突,理清矛盾冲突的线索(如何产生矛盾冲突——产生了何种性质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发展进程如何),就完整地鉴赏了戏剧文学的主要情节。

2.鉴赏戏剧语言戏剧语言是构建剧本的基础。

主要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也称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这是人物心理活动与行为动作的外观,由此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质的语言,主要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剧情发展的布景、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能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尽管舞台说明是戏剧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同人物语言相比,它起辅助说明的作用,因此,鉴赏戏剧文学,更要紧的是品味人物语言。

品味人物语言,应关注以下三方面:(1)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个性化的语言能准确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

戏剧文学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尤其重要。

优秀的戏剧人物语言往往三言两语就能把人物个性展示出来。

(2)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

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即戏剧冲突中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或人物内心活动。

我们常说的“行由心指”“言为心声”,就是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必定通过言、行表达出来,这种显示动作性的语言,出自人物内心,因而能展示人物丰富的心理境界。

(3)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也就是“言外之意”“话外之音”。

这是话语字面意思以外的一种深层意义。

优秀的台词往往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给人以深广的想像空间,能起到一石多鸟之效。

3.在鉴赏戏剧冲突、品味戏剧语言的基础上,不应忽视对戏剧人物形象的鉴赏。

(1)欣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关注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同一个人物的性格是多侧面的,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在欣赏人物形象时,首要的是抓住其主要性格特征。

(2)要揣摩人物的语言。

元曲戏曲经典剧本剖析技巧

元曲戏曲经典剧本剖析技巧

元曲戏曲经典剧本剖析技巧元曲戏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剧本资源。

对于剧本的剖析技巧,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元曲戏曲,还有助于提升我们在表演、研究和创作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就元曲戏曲经典剧本的剖析技巧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其内涵和形式。

一、剧本背景与历史背景的理解在剖析元曲戏曲经典剧本时,首先要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

元曲戏曲产生于元代,受当时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很大。

因此,深入了解元代的历史背景对于理解剧本的内在意义和表现形式非常重要。

比如,了解元朝的制度变革和文人的观念转变,对于解读元曲戏曲中的政治寓意和思想内涵十分有帮助。

二、剧本结构和篇章划分的把握剧本的结构是指剧本的整体框架以及各个篇章之间的关系。

了解剧本的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角色的塑造。

在剖析过程中,可以将剧本分为引子、承接、发展、高潮和结尾五个阶段来进行研究。

同时,可以通过剧本中的人物互动、情节冲突和情感变化来划分不同的篇章,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剧本的整体脉络。

三、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的分析元曲戏曲经典剧本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各具特色。

在剖析过程中,需要对每个角色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其性格特点、身世背景、言行举止等方面。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致剖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剧本的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并且对于演员来说,也能够更好地塑造角色形象,提升表演的准确度和细腻度。

四、语言表达与艺术手法的掌握元曲戏曲经典剧本的语言表达和艺术手法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通过对剧本中的词句、对白和描写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和美感。

在剖析过程中,可以关注剧本中使用的修辞手法、隐喻象征和韵律节奏等方面的表现手段,探讨其对剧本故事和人物形象的衬托和渲染作用,并且学习借鉴其中的艺术手法,为自己的表演和创作提供灵感。

五、对比分析与批判思维的运用剖析元曲戏曲经典剧本时,可以进行对比分析和批判思维。

元曲鉴赏四注意

元曲鉴赏四注意

元曲鉴赏四注意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一般兼指杂剧和散曲,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内容之一。

把握元曲与诗、词的区别将有助于提高鉴赏能力和准确答题。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鉴赏元曲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元曲知识散曲包含小令和套数两种体式。

小令不同于词,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又叫叶儿。

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则是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合的套曲,一韵到底,其表情达意的含容量较单只小令为大。

曲因是配合音乐的长短调,不论散曲或戏曲,其曲子前一般都标明宫调和曲牌名,且每种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有的也有标题,如《越调•天净沙•秋思》,“越调”是曲调名,“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标题。

二、语言风格过去有“诗庄词媚曲俗”之说,传统的抒情文学诗、词的语言以典雅为尚,讲究庄雅工整,一般是排斥通俗的。

散曲的语言虽也不乏典雅的一面,但从总体倾向来看,却是以俗为美,选词造句要尽量口语化,允许甚至提倡方言土语、俚俗语言入曲。

因而,散曲的语言明显地具有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

曲词浅显明白、平实直率、淳朴质朴,艺术风格属本色派(豪放),代表作家如元好问、姚燧、关汉卿等;曲作文采华美、辞藻绮丽、清俊典雅,艺术风格属文采派(清丽),代表作家如白朴、马致远、王实甫等。

如2007年浙江卷就考查了诗、词、曲在语言风格上的区别: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金)吴激①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元)赵善庆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步搞定元曲鉴赏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且后世非能继焉者也。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
之后中国古典文学园囿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后形式。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笔试中,有时会考查学生的元曲鉴赏能力。

从其考查的角度来看,大多考查主旨、手法、炼字以及鉴赏等四个方面。

接下来,我会按照每个考查角度,从如何读懂诗歌、判断题目类型、确定答题模式等三个步骤,帮助各位考生搞定元曲鉴赏。

一、如何读懂诗歌:抓住细节、把握情感
想要读懂诗歌,我们要知作者,探风格。

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类型、创作背景有利于诗人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感情。

如“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多写叹世、写景、闺怨之作,曲辞秀丽清新;关汉卿之作被人称作“没有一句不是温莹的珠玉”,散曲多为写景、闺怨、避世隐逸之作,杂剧多揭露社会黑暗势力的丑恶和腐败,渗透着民主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光辉;马致远的散曲具有形象美、自然美、画面美、语言美的特点,内容有怀才不遇的感叹,有愤世嫉俗的呼喊,有对归隐生活的讴歌、也有对及时行乐的宣扬;
郑光祖之作多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和历史故事的述说,他不像关汉卿敢于面对现实,揭露现实,所以他的剧作离现实较远。

想要读懂诗歌,我们要看提示,定基调。

标题有时能揭示元曲的写作主旨,所以
标题是我们元曲鉴赏的切入点。

如关汉卿的《四块玉•别情》从标题中我们可以
看出诗歌的主旨大约是体现主人公的离情别恨。

我们还需要细读注释。

注释一般能帮助我们解读诗歌的难点,还有指导鉴赏的作用。

想要读懂诗歌,我们要找意象,品语句。

元曲常见的意象有:梧桐、乌鸦、梅花、长亭等。

如元人徐再思的《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用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苦愁。

二、如何判断题目类型:细审题干、判断类型
根据题干的提问方式,我大致将题目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内容题
诗歌内容大概从两个方面考查:其一是景物形象,其二是人物形象。

考查景物形象,通常会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这首曲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曲中景物具有什么的特点?(3)曲中描绘了几个景物?(4)这首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如:
[双调]大德歌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问题:写了哪几个景?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考查人物形象,通常会这样问:此首曲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二)主旨题
主旨题通常会直接问表达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

[正宫]醉太平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

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作迷魂阵,清廉眨入睡馄饨。

葫芦提倒稳。

问题:这首小令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抱着怎样的处世态度?
(三)炼字题
炼字题通常会问诗歌中的某个字有什么好处?分析某个字这样用的好处。

如:
[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
元•张可久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

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

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

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问题:这首元曲中“懒、慵、怕”三个形容词的使用可谓是传神精妙之笔,请结合曲文进行分析。

(四)鉴赏题
鉴赏题会这样设置题干,如:(1)某个诗句有什么作用/风格/手法?(2)这首元曲在写作上很有特色,请你结合曲文作具体分析。

[双调]寿阳曲·烟寺晚钟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

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
问题: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当然提问方式不可枚数,只要我们分清题目类型,想好答题思路,元曲鉴赏不再会是难题。

三、如何确定答题模式
无论如何提问,最后答题方法大概分为三个方面:(1)翻译:联系全曲,对曲子进行适当翻译,不需要字字对译,只需理解元曲主旨即可;(2)风格或手法:分析元曲所采用的写作手法或语言风格;(3)主旨:阐述元曲的主旨,即此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不同的题型,答题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一)主旨题的模式:翻译+主旨,即此曲通过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在分析主旨时,我们需要注意“一切景语皆情语”。

很多诗人会采用借景抒情的
表现手法,所以我们需要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把握景物描写用语的感情色彩,分析曲中出现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二)炼字题的答题模式:(风格/手法)+翻译+主旨,即这个字采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塑造了……画面/形象,表达了诗人……感情。

(三)内容题的答题模式:翻译+(主旨),即此曲描绘了……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感情。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们需要分析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等,关注反映心情的词语,注重人物的细节刻画。

(四)鉴赏题的答题模式:风格/手法+翻译+主旨,即此曲采用了……手法,描绘了/塑造了……画面/形象,表达了诗人……感情。

只要仔细读懂诗歌、判断出题目类型、确定好答题模式,元曲鉴赏不再会是难题。

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动笔多写,争取在格式和内容上在都得到阅卷老师的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