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最新)思修课本课后思考答案
思修第一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思修第一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020ce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1e.png)
思修第一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篇:思修第一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思修第一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理想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它一方面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在大学“做什么人”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理想信念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
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认识人类社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明确方向,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预见性,增强主动性,克服片面性,减少盲目性。
2018版(最新)思修课后学习思考习题答案
![2018版(最新)思修课后学习思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bbf131866fb84ae45c8df1.png)
一、人生的青春之问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①人生观是在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实践中形成的根本看法,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以及对待生活态度都是由人生观决定的。
人生观即人生真谛,是对人本质的认识,从而对人生目的的确立以及人生价值意义。
②马克思曾用辩证的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过人的本质问题,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经历和体验及个人感悟,从而形成一种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价值判断及生活的态度,由此而形成个人人生观。
③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认识都有正确的与错误的之分,正确的人生观对人未来的成功具有导向作用,而错误的人生滚则阻碍人们向前发展,故确立人生观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问1:①人生目的表明人的一生追求什么,人生态度表示以怎么样的心态实现人生目标,人生价判定一个具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②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③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问2: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做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前进。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坎坷。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2018版思修课后思考题完整答案
![2018版思修课后思考题完整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f6d56abcd126fff7050bc4.png)
2018版思修课后思考题完整答案第一章: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答: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以及对待生活态度都是由人生观决定的。
人生观即人生真谛,是对人本质的认识,从而对人生目的的确立以及人生价值意义。
马克思曾用辩证的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过人的本质问题,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经历和体验及个人感悟,从而形成一种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价值判断及生活的态度,由此而形成个人人生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认识都有正确的与错误的之分,正确的人生观对人未来的成功具有导向作用,而错误的人生滚则阻碍人们向前发展,故确立人生观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答:(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人生目的表明人的一生追求什么,人生态度表示以怎样的心态实现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判定一个具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其中,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的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目录与学习思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目录与学习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0aafadf8bd63186bcebbc8f.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目录与学习思考绪论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一、人生与人生观ニ、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一、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三、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一、辨证对待人生矛盾二、反对错误人生观三、成就出彩人生学习思考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一、什么是理想信念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第三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的统一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学习思考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3.集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三、做忠诚爱国者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一、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二、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三、做改革创新生力军学习思考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2.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是什么?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前列?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第二节坚定价值观自信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第三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一、扣好人生的扣子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学习思考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谈谈为什么要增强价值观自信?3.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什么是道德二、道德的作用三、道德的变化发展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三、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一、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二、社会公德三、职业道德四、家庭美德五、个人品德第四节向上向善、知行合一一、向道德模范学习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三、引领社会风尚学习思考1.试述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最新)思修课本课后思考题答案
![(最新)思修课本课后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31c1cba0116c175e0e4834.png)
一、人生的青春之问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在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实践中形成的根本看法,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以及对待生活态度都是由人生观决定的。
人生观即人生真谛,是对人本质的认识,从而对人生目的的确立以及人生价值意义。
马克思曾用辩证的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过人的本质问题,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经历和体验及个人感悟,从而形成一种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价值判断及生活的态度,由此而形成个人人生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认识都有正确的与错误的之分,正确的人生观对人未来的成功具有导向作用,而错误的人生滚则阻碍人们向前发展,故确立人生观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p13上三行第二问: 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做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前进。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坎坷。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3.二者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4.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制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5.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2018版(最新)思修课本课后思考题答案
![2018版(最新)思修课本课后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5ab56d04a1b0717ed5dd4f.png)
一、人生得青春之问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得人生观?人生观就是在人们对于人生目得与意义得实践中形成得根本瞧法,人们实践活动得目标以及对待生活态度都就是由人生观决定得。
人生观即人生真谛,就是对人本质得认识,从而对人生目得得确立以及人生价值意义。
马克思曾用辩证得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过人得本质问题,并指出;“人得本质不就是单个人所固有得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就是一切社会关系得总与。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经历得各种经历与体验及个人感悟,从而形成一种个人对人生得根本瞧法,价值判断及生活得态度,由此而形成个人人生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认识都有正确得与错误得之分,正确得人生观对人未来得成功具有导向作用,而错误得人生滚则阻碍人们向前发展,故确立人生观得必要性就是不言而喻得。
2、如何理解人生目得,人生态度与人生价值得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得就是人生观得核心? 第一问:1、人生目得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得基本态度与人生态度得评判标准。
2、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得得持守与人生价值得评判。
3、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得与人生态度得选择。
第二问: 1.人生目得决定人生道路。
正确得人生目得使人做出正确得选择,始终朝着正确得人生发展道路前进。
2.人生目得决定人生态度。
正确得人生目得使人以昂扬乐观得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得坎坷。
3.人生目得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正确得人生目得使人懂得人生得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得原理,说明人生得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得关系。
1.人生得自我价值,就是个体得人生活动对自己得生存与发展所具有得价值,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与精神需要得满足程度。
2.人生得社会价值,就是个体得人生活动对社会、她人所具有得价值。
3.二者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得矛盾统一体。
4.人生得自我价值就是个体生存与发展得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得实现就是个体为社会制造更大价值得前提。
思修最新课后思考题答案(整理完整版)
![思修最新课后思考题答案(整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17a7e36137ee06eff91838.png)
2.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 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 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 2.人民主权原则,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宪法体现了人 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 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家风
个人品德 学思并重 省察克制 慎独自律 知行合一 积善成德
6.大学生如何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p133-135
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联系我国实际,说明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1.立志当高远。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志向高远, 就是要放开眼量,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 于个人私利的多与少、得与失。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 大课题。 2.立志做大事。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时代的 大学生应该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 务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 想。 3.立志须躬行。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 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 习和工作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伟大出 自平凡,社会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2018版(最新)思修课本课后思考题答案
![2018版(最新)思修课本课后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2fd64801f69e3143329464.png)
一、人生的青春之问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在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实践中形成的根本看法, 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以及对 待生活态度都是由人生观决定的。
人生观即人生真谛, 是对人本质的认识, 从而对人生目的 的确立以及人生价值意义。
马克思 曾用辩证的唯物主义及 历史唯物主义 阐释过人的本质问 题,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 总和。
”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经历和体验及个人感悟,从而形成一种个人对 人生的根本看法, 价值判断及生活的态度, 由此而形成个人人生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告 诉我们,任何认识都有正确的与错误的之分,正确的人生观对人未来的成功具有导向作用,而错误的人生滚则阻碍人们向前发展,故确立人生观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 第一问: 1、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态度的评判标准。
2、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
3、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第二问: 1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始终朝着正确的人 生发展道路前进。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坎坷。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1 .人生的自我价值, 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要表现为对自身物 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3.二者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4.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制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答案版-2021年思修试题库]2018版思修课后答案
![[答案版-2021年思修试题库]2018版思修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c3602fba0d4a7303763a01.png)
[答案版-2021年思修试题库]2018版思修课后答案[答案版-2021年思修试题库]2018版思修课后答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二、多项选择题1.与中学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体现在( )。
A.求知欲望的变化B.生活环境的变化C.学习要求的变化D.社会活动的变化2.一般来说,优良的学风应包含()。
A.求实B.严谨C.创新D.勤奋3.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包括()A.理想远大,热爱祖国B.追求真理,善于创新C.德才兼备,全面发展D.视野开阔,胸怀宽广E.知行统一,脚踏实地4.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从司马光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A.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B.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C.智是人才素质的灵魂D.德是人才素质的基础5.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代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A.体B.德C.美D.智6.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
A.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B.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C.获取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人生价值D.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7.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的全面提高。
A.职业素质B.健康素质C.科学文化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包括()。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社会主义荣辱观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判断题1.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这一观点不符合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要求。
(对)2.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因为德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错)3.只要学好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知识,就能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素质与法律素质。
(错)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八荣八耻”。
2018版思修课后学习思考习题答案
![2018版思修课后学习思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1c16f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7.png)
2018版思修课后学习思考习题答案在学习 2018 版思修课程的过程中,课后的思考习题对于我们巩固知识、深化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课后思考习题的答案解析。
首先,关于“如何理解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了人生道路的选择。
一个明确的人生目的能够引导我们在众多的人生道路中做出符合自身价值观和理想的抉择。
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
如果没有清晰的人生目的,我们可能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徘徊,随波逐流。
人生目的还影响着人生态度。
积极向上的人生目的会促使我们以乐观、进取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将其视为成长和锻炼的机会。
相反,若人生目的不明确或消极,我们很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遇到问题时容易退缩和放弃。
再者,人生目的也制约着人生价值的实现。
只有确立了正确而崇高的人生目的,我们才能够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并为之不懈努力,从而实现有意义的人生。
其次,“怎样理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
社会理想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一个稳定、繁荣、和谐的社会环境,能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使个人理想更容易实现。
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础。
众多个人理想的实现汇聚起来,共同推动着社会理想的实现。
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一致时,个人能够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也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实现自身的价值。
然而,如果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背离,个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重重阻碍,甚至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再看“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如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
我们应当深入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将其中的精华部分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公民的爱国情怀。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人们深刻认识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激发人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热情。
2018自考思修课后思考题
![2018自考思修课后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a54b6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0.png)
2018自考思修课后思考题第一篇:2018自考思修课后思考题绪论思考题1、为什么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答:为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方面的教育。
使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成为德志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什么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二者的关系如何?答: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和能力。
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它是最重要的素质。
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
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须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
道德规范着人们应当如何行为,它主要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是一种纯粹的精神的力量。
法律规范着人们必须如何行为,它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但更是一种物质的力量。
人生需要道德,也需要法律。
二者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协同发挥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一方面,法律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
法律的许多规范直接表现了道德规范和要求。
另一方面,道德是执行法律的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018版(最新)思修课本课后思考答案,精品资料
![2018版(最新)思修课本课后思考答案,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b9718145727a5e9846a6103.png)
一、人生的青春之问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在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实践中形成的根本看法,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以及对待生活态度都是由人生观决定的。
人生观即人生真谛,是对人本质的认识,从而对人生目的的确立以及人生价值意义。
马克思曾用辩证的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过人的本质问题,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经历和体验及个人感悟,从而形成一种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价值判断及生活的态度,由此而形成个人人生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认识都有正确的与错误的之分,正确的人生观对人未来的成功具有导向作用,而错误的人生滚则阻碍人们向前发展,故确立人生观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p13上三行第二问: 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做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前进。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坎坷。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3.二者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4.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制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5.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思修课本课后题答案
![思修课本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a1bc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b.png)
思修课本课后题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什么是世界观?为什么说世界观是人们的灵魂?答: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的总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本质及其各种联系与发展变化规律的根本看法和理论体系。
世界观是人们灵魂的原因,因为它直接指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是什么?答:世界观是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哲学的基础,而哲学是世界观的总结和理论化的形式。
世界观对哲学起着指导、激励和调节的作用,使哲学具有根本和稳定的立足点。
3.世界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答:世界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宇宙观的理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人的本质和社会属性的看法,对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对人类历史进步方向的判断等。
4.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特点有哪些?答: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特点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实践的基本立场和方法;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第二章:思维方式和方法1.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答: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是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全面、关联、历史和发展观,它强调事物的辩证关系,辩证地看待和处理问题,具有整体的、动态的和非一般性的思维方式。
2.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答: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是通过分析社会历史和社会变革的规律,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以此来指导人们实践和改造社会。
3.什么是实践的观点?答:实践的观点是指认为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起点,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检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4.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有哪些?答: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实践、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和道德实践等。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具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8版思修课后思考题完整答案
![2018版思修课后思考题完整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3aa4556bd97f192279e987.png)
2018版思修课后思考题完整答案第一章: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答: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以及对待生活态度都是由人生观决定的。
人生观即人生真谛,是对人本质的认识,从而对人生目的的确立以及人生价值意义。
马克思曾用辩证的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过人的本质问题,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经历和体验及个人感悟,从而形成一种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价值判断及生活的态度,由此而形成个人人生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认识都有正确的与错误的之分,正确的人生观对人未来的成功具有导向作用,而错误的人生滚则阻碍人们向前发展,故确立人生观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答:(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人生目的表明人的一生追求什么,人生态度表示以怎样的心态实现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判定一个具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其中,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的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人生的青春之问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在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实践中形成的根本看法,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以及对待生活态度都是由人生观决定的。
人生观即人生真谛,是对人本质的认识,从而对人生目的的确立以及人生价值意义。
马克思曾用辩证的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过人的本质问题,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经历和体验及个人感悟,从而形成一种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价值判断及生活的态度,由此而形成个人人生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认识都有正确的与错误的之分,正确的人生观对人未来的成功具有导向作用,而错误的人生滚则阻碍人们向前发展,故确立人生观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p13上三行
第二问: 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做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前进。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坎坷。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3.二者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4.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制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5.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和满足程度,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即社会价值。
二、坚定理想信念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
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
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
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好人生的意义、奋斗的价值以及做什么人等重要的人生课题。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需要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p35-38(特别38中间)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1.立志当高远。
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
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量,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与少、得与失。
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2.立志做大事。
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3.立志须躬行。
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
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
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伟大出自平凡,社会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三、弘扬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时代精神体现为突破城规、大胆探索、敢于创造的思想观念;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4.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5.做忠诚的爱国者和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具体见下题)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培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既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也需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
2.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是什么?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基本内涵和时代要求见P55-60小标题
做忠诚的爱国者:
1.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合作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2.促进民族团结;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该如何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前列。
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
2.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3.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基础,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前提,积极投身实践-关键。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新一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十四字
2.谈谈为什么要增强价值观自信?
p78中间
3.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84-87
五、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试述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p89-92
2.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p107、108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继续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p109-111
4.结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思考如何积极吸取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
p96-106
5.如何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社会公德111、职业道德116、家庭美德121、个人品德125
6.大学生如何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p133-135
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联系我国实际,说明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p140-142
2.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地位p147
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
2.人民主权原则,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3.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都是最重要的人权;
4.法治原则,法治就是按照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规范行为,是对人治的否定。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国家的基本格局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
5.民主集中制原则,是集中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
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4.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习法律途径;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守法习惯。
6.如何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1.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同时,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必须也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依据。
2.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同样,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
3.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还具有二重性的关系,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
4.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