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容量计算公式
录像机硬盘容量
硬盘容量计算公式
1D=24H;1H=60min=3600S
Byte:字节bit:位二进制数系统中,每个0或1就是一个位(bit),位是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
其中8bit就称为一个字节(Byte)
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 MB/小时
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遵循以下公式: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
计算方法:
(1)计算单个通道每小时所需的存储容量q,单位Mbyte。
q=d÷8×3600÷1024
其中d是码率(即录像设置中的“位率/位率上限”),单位Kbit/s
(2)确定录像时间要求后单个通道所需的存储容量m,单位Mbyte
m=q×h×D其中h是每天录像时间(小时)D是需要保存录像的天数。
什么是硬盘容量硬盘容量的计算方法
什么是硬盘容量硬盘容量的计算⽅法 硬盘容量的单位为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前的主流硬盘容量为500G~2TB,影响硬盘容量的因素有单碟容量和碟⽚数量。
那么你对硬盘容量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硬盘容量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硬盘容量的单位 硬盘的容量是以MB(兆)和GB(千兆)为单位的,早期的硬盘容量低下,⼤多以MB(兆)为单位,1956年9⽉IBM公司制造的世界上第⼀台磁盘存储系统只有区区的5MB,⽽现今硬盘技术飞速的发展,数百GB容量的硬盘也已进⼊到家庭⽤户的⼿中。
硬盘的容量有40GB、60GB、80GB、100GB、120GB、160GB、200GB、250GB、300GB、320GB、500GB、640GB、750GB、1000GB、1.5TB、2TB、3TB、4TB,硬盘技术还在继续向前发展,更⼤容量的硬盘还将不断推出。
硬盘容量的计算⽅法 在购买硬盘之后,细⼼的⼈会发现,在操作系统当中硬盘的容量与官⽅标称的容量不符,都要少于标称容量,容量越⼤则这个差异越⼤。
标称40GB的硬盘,在操作系统中显⽰只有38GB;80GB的硬盘只有75GB;⽽120GB的硬盘则只有114GB。
这并不是⼚商或经销商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是硬盘⼚商对容量的计算⽅法和操作系统的计算⽅法有不同⽽造成的,不同的单位转换关系造成的。
众所周知,在计算机中是采⽤⼆进制,在电脑世界⾥,以2的次⽅数为“批量”处理Byte会⽅便⼀些,整齐⼀些。
每1024Byte为1KB,每1024KB为1MB,每1024MB为1GB,每1024GB为1TB,⽽在国际单位制中TB、GB、MB、KB是“1000进制”的数,为此国际电⼯协会(IEC)拟定了"KiB"、“MiB”、“GiB"的⼆进制单位,专⽤来标⽰“1024进位”的数据⼤⼩;⽽硬盘⼚商在计算容量⽅⾯是以每1000为⼀进制的,每1000字节为1KB,每1000KB 为1MB,每1000MB为1GB,每1000GB为1TB,在操作系统中对容量的计算是以1024为进位的,并且并未改为"KiB"、“MiB”、“GiB"的⼆进制单位,这差异造成了硬盘容量“缩⽔”。
硬盘格式化容量计算公式
硬盘格式化容量计算公式在计算机存储中,硬盘的容量是指硬盘可以存储的数据量。
然而,实际上,硬盘容量显示的数值往往比硬盘上实际可用的容量要小。
这是因为硬盘在出厂前需要被格式化,并且一部分空间被保留给文件系统和其他系统文件使用。
要计算出硬盘格式化后的实际可用容量,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
公式如下:可用容量 = 总容量 ×(1 - 格式化的容量损失率)其中,总容量是硬盘的标称容量,通常以GB或TB为单位表示。
而格式化的容量损失率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小数,表示格式化过程中的容量损失。
具体而言,格式化过程中的容量损失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操作系统所需的文件系统相关信息,例如文件分配表、目录、元数据等。
这些信息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因此从总容量中扣除。
另一部分是因为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制,而硬盘制造商以十进制制表示容量。
这种差异意味着在实际使用时,硬盘容量会略微减少。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公式的应用。
假设我们有一个容量为1TB的硬盘,格式化的容量损失率为10%。
那么根据公式计算,可用容量为:可用容量 = 1TB ×(1 - 0.1)= 0.9TB因此,这个1TB硬盘经过格式化后,实际可用容量为0.9TB。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用于估算硬盘的实际可用容量。
实际情况可能受多个因素影响,例如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硬盘类型等。
因此,实际得到的可用容量可能与估算结果略有差异。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硬盘格式化后的实际可用容量。
这对于我们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硬盘以及合理规划存储空间都非常有帮助。
计算机组成原理磁盘公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磁盘公式磁盘公式是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描述了磁盘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存储的方式。
磁盘是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存储设备,它具有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磁盘公式主要涉及到磁道、扇区和柱面三个概念。
磁道是磁盘上的一个圆环,由于磁头的移动是沿着圆心到边缘的半径方向,所以磁盘的数据存储是以磁道为单位进行的。
扇区是磁道的一个小部分,每个磁道被划分为多个扇区,每个扇区存储固定大小的数据。
柱面是多个盘片上同一半径位置的磁道的集合,它们在磁头的移动过程中形成一个垂直的柱面状结构。
根据磁盘公式,磁盘上的每个扇区都有唯一的地址,可以通过磁道号、扇区号和柱面号来表示。
其中磁道号表示磁头在盘片上的位置,扇区号表示磁头在磁道上的位置,柱面号表示磁头在柱面上的位置。
通过这三个参数的组合,我们就可以确定磁盘上的任意一个扇区。
在计算机系统中,磁盘的容量通常以字节为单位进行表示。
每个扇区的大小是固定的,通常为512字节或4096字节。
磁盘的容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磁盘容量 = 磁道数× 扇区数× 每个扇区的大小。
例如,一块磁盘有1000个磁道,每个磁道有10个扇区,每个扇区的大小为512字节,那么这块磁盘的容量就是1000 × 10× 512字节。
在实际应用中,磁盘的容量越大,存储的数据量就越大。
随着科技的发展,磁盘的容量也在不断增加,从最早的几十兆字节到现在的几十TB字节。
磁盘的容量增加主要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如磁头的精度提高、磁盘表面的磁性材料的改进等。
除了容量外,磁盘的读写速度也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磁盘的读写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磁头的移动速度、数据的传输速率等。
磁头的移动速度决定了磁盘的寻道时间,即从一个磁道移动到另一个磁道所需要的时间。
数据的传输速率决定了磁盘的数据读写速度,即从磁盘读取或写入数据的速度。
在磁盘的读写过程中,数据是以扇区为单位进行读写的。
存储容量计算公式
存储容量计算公式
存储容量计算公式是指计算存储设备可提供的有效存储空间的数学公式。
存储容量通常用字节(Byte)来衡量,例如兆字节(Megabyte)和千兆字节(Gigabyte)。
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 Drive,SSD)和闪存驱动器(Flash Drive)等,每种存储设备的存储容量计算公式可能略有不同。
下面是几种常见存储设备的存储容量计算公式:
1.硬盘驱动器(HDD):
硬盘驱动器的存储容量由磁盘的面数、磁头数、柱面数和每个柱面的扇区数决定。
计算公式如下:
存储容量=面数×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扇区容量
2.固态驱动器(SSD):
固态驱动器的存储容量由芯片数量、每个芯片的存储容量和当前技术的限制决定。
计算公式如下:
存储容量=芯片数量×每个芯片的存储容量
3. 闪存驱动器(Flash Drive):
闪存驱动器的存储容量由闪存芯片的数量、每个闪存芯片的存储容量和当前技术的限制决定。
计算公式如下:
存储容量=闪存芯片数量×每个闪存芯片的存储容量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可用的存储容量可能会比计算得到的存储容量稍低,这是由于格式化、文件系统管理、保留空间和其他系统文件占用的空
间所致。
因此,在使用存储设备时应留出足够的额外空间,以便使用和管理文件。
硬盘总容量的参考计算方法
安装硬盘总容量的参考计算方法
根据录像要求(录像类型、录像资料保存时间)计算出一台硬盘录像机所需总容量。
计算方法:
第一步:根据式(1)计算单个通道每小时所需要的存储容量q
i
, 单位MByte。
q i =d
i
/8*3600/1024(1)
其中:d i-码率(即录像设置中的“位率/位率上限”),单位Kbit/s
第二步:确定录像时间要求后,根据式(2)计算单个通道所需要的存储容量m
i
,单位MByte。
m
i = q×h×D
i
(2)
其中:h
i -每天录像时间(小时)D
i
-需要保存录像的天数
第三步:根据式(3)计算硬盘录像机所有通道定时录像时所需总容量(累加)q T。
其中:c—一台硬盘录像机的通道总数。
第四步:根据式(4)计算硬盘录像机所有通道报警录像(包括移动侦测)所需总容量(累加)q
T。
例:根据以上公式当位率类型设置为定码率时根据不同的码流大小1个通道1小时产生的文件大小如下表所示:。
监控录像机所需硬盘大小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存储空间=比特率÷8(换算成字节数据量)x3600(每小时存储容量大小)x24(每天存储容量大小)x30(存储天数)x50(前端摄像机路数)÷0.9(磁盘格式化损失10%的空间)
视频格式
存储天数
存储计算
存储空间
CIF
30天
64×3600×24×30×50÷0.9
9T
D1
30天
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遵循以下公式: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
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
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
192×3600×4×30×50÷0.9
26T
720p
30天
256×3600×24×30×50÷0.9
35T
1080p
30天
512×3600×24×30×50÷0.9
69T
硬盘容量计算
1、常见录像格式的码流大小:QCIF:256KbpsCIF:512Kbps DCIF:768Kbps
Half_D1:768Kbps 4CIF:1536KbpsFull_D1:2048Kbps 720P:3096Kbps
1080P:10240Kbps
2、如何进行硬盘容量的计算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 MB/小时
存储容量的计算公式
存储容量的计算公式
存储容量是指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能够存储数据的最大容量,一般
使用比特(bit)或字节(byte)为单位进行计算和表示。
计算存储容
量时,一般使用以下公式:
存储容量 = 存储单元个数× 存储单元大小
存储单元指的是计算机存储器中的最小存储单位,也可以是硬盘、U盘或SD卡等存储设备中的最小存储单位。
存储单元大小指的是每个
存储单元所能存储的最大数据量。
例如,假设一个硬盘的存储单元个数为1000万个,每个存储单元
的大小为1字节,则该硬盘的存储容量为10 MB(1000万× 1字节
÷ 1024 ÷ 1024)。
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容量的计算往往是十进制和二进制的转换
计算。
因为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表示数据,所以往往采用2的幂
次方来表示存储单元的大小。
例如,1字节等于8比特,因此在计算机存储器中,一个存储单元通常为8个比特或1字节。
在实际使用中,存储容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存储设备和用途
进行。
例如,对于一些需要大容量存储的数据,如高清视频、音乐等,需要使用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如硬盘、NAS、云存储等。
而对于一些少
量数据的存储应用,则可以使用一些小型的存储设备,如U盘、SD卡等。
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存储容量的大小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存储设备容量从几十MB到数TB不等。
而在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存储容量的大小还将不断提升,为我们的数据存储提供更加便捷和可靠的保障。
视频监控工程中硬盘存储容量的计算
视频监控工程中硬盘存储容量的计算根据常规的容量计算公式:1、每通道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 MB/小时硬盘容量计算公式:2、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码流CIF:512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CIF:768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1:2M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以16路硬盘录像,CIF格式举例:每通道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 512×3600÷8÷1024=225Mbps/小时硬盘容量为 225Mbps×24小时×16路×3030天=2592000Mbps(约2600G)常用的存储格式和码流:CIF:512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CIF:768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1:2M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目前国内主流的硬盘录像机采用两种分辨率:CIF和D1,如果采用CIF分辨率,通常每1路的硬盘容量为180MB~250MB/小时,通常情况下取值200MB/小时;如果是D1的分辨率每小时录像需要的硬盘容量为720MB~1000MB/小时,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少硬盘的容量可以按照500MB/小时计算,帧率智能设置比25fps少一些,码流也要少一些.音频码流为固定16kbps,每小时所占容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硬盘录像机常见的路数有1路、2路、4路、8路、9路、12路和16路。
最大可以连接8块2000GB的硬盘,总容量可高达16T(目前市面上最大的硬盘在1000GB左右),!相信大家可以计算出一台装满8块500GB的16路硬盘录像机可以录像多长时间了?硬盘容量占用计算:以正常画面质量计算,每路每小时200M。
硬盘容量计算公式_什么是硬盘容量硬盘容量的计算方法
硬盘容量计算公式_什么是硬盘容量硬盘容量的计算方法硬盘的容量是以MB(兆)和GB(千兆)为单位的,早期的硬盘容量低下,大多以MB(兆)为单位,1956年9月IBM公司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只有区区的5MB,而现今硬盘技术飞速的发展,数百GB容量的硬盘也已进入到家庭用户的手中。
硬盘的容量有40GB、60GB、80GB、100GB、120GB、160GB、200GB、250GB、300GB、320GB、500GB、640GB、750GB、1000GB、1.5TB、2TB、3TB、4TB,硬盘技术还在继续向前发展,更大容量的硬盘还将不断推出。
在购买硬盘之后,细心的人会发现,在操作系统当中硬盘的容量与官方标称的容量不符,都要少于标称容量,容量越大则这个差异越大。
标称40GB的硬盘,在操作系统中显示只有38GB;80GB的硬盘只有75GB;而120GB的硬盘则只有114GB。
这并不是厂商或经销商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而是硬盘厂商对容量的计算方法和操作系统的计算方法有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单位转换关系造成的。
众所周知,在计算机中是采用二进制,在电脑世界里,以2的次方数为“批量”处理Byte会方便一些,整齐一些。
每1024Byte为1KB,每1024KB为1MB,每1024MB为1GB,每1024GB为1TB,而在国际单位制中TB、GB、MB、KB是“1000进制”的数,为此国际电工协会(IEC)拟定了"KiB"、“MiB”、“GiB"的二进制单位,专用来标示“1024进位”的数据大小;而硬盘厂商在计算容量方面是以每1000为一进制的,每1000字节为1KB,每1000KB为1MB,每1000MB为1GB,每1000GB为1TB,在操作系统中对容量的计算是以1024为进位的,并且并未改为"KiB"、“MiB”、“GiB"的二进制单位,这差异造成了硬盘容量“缩水”。
硬盘容量计算公式
硬盘容量计算公式
硬盘容量是指硬盘的总容量,它决定了我们能够在其上存储多少数据。
它的计算方法通常按照如下公式进行:
容量 = 硬盘容量 x 每个磁道的扇区数 x 每个扇区的字节数
这里,硬盘容量是指硬盘的总磁道数,每个磁道的扇区数是指每个磁道上的扇区数量,而每个扇区的字节数是指每个扇区可以存储的字节数。
例如,假设一块硬盘总共有1000个磁道,每个磁道有500个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储512个字节,则我们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硬盘的容量:
容量 = 1000 x 500 x 512 = 256000000字节,也就是25.6GB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硬盘容量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知道硬盘的总磁道数、每个磁道的扇区数和每个扇区的字节数即可。
同时,由于硬盘容量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因此硬盘的容量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计算,如根据硬盘的实际容量来计算,或者根据文件的大小来计算等。
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硬盘的容量,从而更好地使用硬盘资源。
总之,硬盘容量的计算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过程,我们只需要知道硬盘的总磁道数、每个磁道的扇区数和每个扇区的字节数,就可以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硬盘的容量。
监控所需硬盘大小计算公式
监控所需硬盘大小计算公式
1、220M(1个通道格式容量一般CIF为200多M)*录像通道数*每天录制小时数*保存天数/1024=(需要的
2、硬盘计算公式=码率×路数×3600(秒转换为小时)×24(24小时/天)×天数/1024/1024/8。
( 1024/1024/8):由于码率的单位是kbps/s,将k转化为G需要除2个1024,将bps转为位需要除以8。
320*240的分辨率相当于VCD的格式,码率一般在448kbps/s。
每个数字硬盘录像机的硬盘=448×16×3600×24×15/1024/1024/8=1100G(约等于)
3、根据录像要求(录像类型、录像资料保存时间)计算一台硬盘录像机所需总容量
计算方法:
(1)计算单个通道每小时所需的存储容量q,单位Mbyte。
q=d÷8×3600÷1024
其中d是码率(即录像设置中的“位率/位率上限”),单位Kbit/s (2)确定录像时间要求后单个通道所需的存储容量m,单位Mbyte
m=q×h×D
其中 h是每天录像时间(小时)
D是需要保存录像的天数
码率是512时候,正常录像每小时单通道文件大小225M;每天(24小时)大概5.3G 码率是384时候,正常录像每小时单通道文件大小168.75M;每天(24小时)大概4G。
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
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1.监控摄像头的数量:硬盘容量的需求与监控摄像头的数量成正比。
通常,每个摄像头需要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
2.分辨率和图像质量设置:较高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一般情况下,分辨率越高,图像质量越好,所需存储空间就越大。
3.视频压缩方式:现代的监控系统通常采用视频压缩方式来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
最常见的压缩方式是H.264和H.265、H.265相对于H.264而言,在保证同等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可以节省更多的存储空间。
4.存储时间:根据需求,你可能需要保留不同的录像时间。
一般情况下,存储时间越长,所需存储空间就越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硬盘容量(单位:TB)=摄像头数量×平均每天录像时间×每分钟录像数据量×365天×存储系数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一年的存储需求。
其中每分钟录像数据量的计算公式为:每分钟录像数据量=每个摄像头的分辨率×每天录像时间×图像质量×压缩比存储系数通常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默认值为2举例来说,如果你有4个摄像头,每个摄像头的分辨率为1080p,每天录像时间为8小时,图像质量为60%,采用H.264压缩方式,存储时间为30天,那么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硬盘容量为:硬盘容量=4×8×60%×1920×1080×8×30×2/(8×1024×1024×1024)≈1.32TB 这个计算结果是一个估计值,实际需求可能会有所增加或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实际录像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会影响实际存储需求,因此在计算硬盘容量时应该合理留出一定的余量,以确保足够的存储空间。
此外,当需要存储更长时间的录像时,需要相应地增加硬盘容量。
占硬盘空间计算公式
个通道当时的画面运动情况自动调节码流,以达到录像的最佳效果,这时录像占用空间
就比较难预算一个精确值。
4、往往我们的客户都希望保存的录像画质不能太差,又想所占的硬盘空间比较小,在这我们
可以在主机中设置为可变码流,同时再设一个码流的上限值。
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科学。
2、在对录像画质要求不高的场所,一般设定的码流设置为固定码流256K,那么每个小时每个
视频通道所占的硬盘空间为113MB。
3、在对录像画质要求比较高的场所码流通常设置为固定码流在512K以上(D1画质一般需要
2048K左右),也可以在DVR中设置为可变码流,当设置为可变码流时,主机会根据每一
[60*84.3744GB]/[500*0.90]=11.3个
注:
1、在以上计算中,[500*0.90]的意思是取硬盘的实际可应用到的空间容量,我们平时所说
的硬盘大小实际是指它的物理大小[相当于房子的建筑面积],在应用中由于硬盘分区、
数据临时交换占去一小部分空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取它90%作为实际可用空间
[225MB*24]/1024=5.2734G
C:16路硬盘录像机一天所占空间:B*16
例如:按16路的硬盘录像机设录像码流为固定512K时,一天所占的空间如下:
16*5.2734G=84.3744GB
若按500G一个硬盘,录像资料需要存贮60天计算,侧需要如下几个硬盘:
A:每小时每个通道所占硬盘空间计算公式:[视频码率(128-2048)/8*3600]/1024
例如:若码率设置为512K,那么每个小时每个视频通道所占硬盘空间如下:
[512/8*3600]/1024=225MB
监控录像机所需硬盘大小计算方法
监控录像机所需硬盘大小
计算方法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硬盘容量计算
1、常见录像格式的码流大小:QCIF:256KbpsCIF:
512KbpsDCIF:768Kbps
Half_D1:768Kbps4CIF:1536KbpsFull_D1:2048Kbps720P:
3096Kbps
1080P:10240Kbps
2、如何进行硬盘容量的计算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MB/小时
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遵循以下公式: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
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
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
存储空间计算:。
硬盘录像机计算公式
பைடு நூலகம்
视频监控硬盘容量计算
视频监控硬盘容量计算硬盘容量的单位为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以120GB的硬盘为例:厂商容量计算方法:120GB=120,000MB=120,000,000KB=120,000,000,000字节换算成操作系统计算方法:120,000,000,000字节/1024=117,187,500KB/1024=114,440.9MB/1024=111.8GB。
简单算法:硬盘容量 /(1024*1024*1024)80,000,000,000/(1024*1024*1024)=74.5GB40,000,000,000/(1024*1024*1024)=37.25GB硬盘容量计算 = 柱面数(表示每面盘面上有几条磁道,一般总数是1024) × 磁头数(表示盘面数) × 扇区数(表示每条磁道有几个扇区,一般总数是64)× 扇区(存储基本单元,大小一般为512B/4KB)容量关系计算机硬盘存储容量通常使用字节(B,Byte)、千字节(KB,KiloByte)、兆字节(MB,MegaByte)、吉字节(GB,Gigabyte)、太字节(TB,TeraByte)、拍字节(PB,PetaByte)、艾字节(EB,ExaByte)、泽字节(ZB,ZettaByte)、尧字节 (YB,YottaByte)和BB(BrontoByte)、NB(NonaByte)、DB(DoggaByte)等来衡量。
计算方式:1DB=1024NB;1NB=1024BB,1BB=1024YB;1YB=1024ZB;1ZB=1024EB;1EB=1024PB;1PB=1024TB;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遵循以下公式: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硬盘录像机码流值(Mbps:即每秒多少兆位bit)×3600(1小时)÷8(8bit为1Byte)÷1024(Mbyte换算成Gbyet】×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