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多赚点钱给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就算尽到家长的教育责任了。然而事实证明,那些被送到所谓好学校后家长就不管不问的孩子,往往学业荒废,成为“问题孩子”。很多家长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这是个误区,事实上,家庭应该是教育的主战场。一个学校有成百上千学生,一个班级也有好几十人,老师不可能对每个孩子都付出过多的关爱,更不可能对每个孩子都了如指掌,因此不可能恰如其分地因材施教。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道德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一、家长素质的提高重要性
学生的素质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教育过程中的感受,包括学生有没有良好知识经验的背景,有没有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学生的素质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家长的素质决定的。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的学者就提出了一个克劳顿报告。这个报告得出的非常重要的结论就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有三个因素,其中第一个因素就是家长的文化素质,第二个因素才是教师的素质,第三个因素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硬件设施。这个结论得到了后来其他学者研究的支持和证实。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安徒生也说:“做孩子的榜样,是父母培养成功孩子的捷径。”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家长自身素质,以道德育道德,以人格育人格,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要首先做到。家长既是父母,又是老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你希望孩子将来对你孝顺,自己首先应该孝敬父母,做一个孝子;你希望孩子文明礼貌,自己首先应该成为一个高素质、有修养的人;你希望孩子勤俭节约,自己首先应该改掉铺张浪费的陋习;你希望孩子求知欲强,自己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喜欢读书、热爱学习的人;你希望孩子胸有大志、虚怀若谷,自己首先应该学会宽容,克服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的毛病;你希望孩子有坚忍不
拔的毅力,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百折不挠、意志坚强的人;你希望孩子乐于奉献,自己首先要热爱公益事业,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家长二次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潜心“修炼”的过程,同时还是家长与孩子共度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共享天伦之乐的过程。当家长自身素质提高到一定层次,家庭教育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必然会产生良好的家教氛围。这种氛围就是一种环境,像阳光、雨露一样,使孩子得到沐浴滋润。因此,家长如果真心希望培养一个有文化、有道德、有教养、有作为的孩子,就应该从现在起严格要求自己,改掉不良习惯,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素质。切记,身教胜于言教,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除此之外别无捷径!
为什么家长素质会那么重要呢?因为我们今天的孩子在成长中受两个经验系统的影响,一个是家长所带给他的日常生活经验系统,一个就是学校教育带给他的这种精英文化的经验系统。家长的素质会影响到他对什么问题感兴趣,怎么去思考问题,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待人待事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无疑文化素质比较高的家长,他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会与学校所倡导的、所带给儿童的非常的相近,从而使得这两个经验系统――日常生活经验系统和学校教育带给他的经验系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能够使得孩子获得比较好的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接受。而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仅靠学校并不能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必须依靠社会、家庭一起参与到教育中来,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家长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许多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已明显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李岚清副总理说过:“搞好家庭教育,首先必须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的确,许多家长,尤其是面广量大的农村家长,首先面临着如何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问题,然后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二、现阶段家长素质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过分重视学科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
现在的初高中家长,年龄大多在40岁左右。在他们应当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大多还处于文革时期,因此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的道德文化教育。他们往往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而孩子又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
“望子成龙”之心就成了他们的唯一希望。他们往往过分严格地要求自己子女的学业,其实又不知道该如何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他们只注重子女几门有关升学考试的科目的成绩。测验、考试成绩好,就沾沾自喜,四处张扬;成绩不好,就一顿训斥,甚而至于拳脚相加。有的学生回家后,不仅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回家作业,还要完成家长四处搜罗的习题及试卷。学生在家不能看电视,不能阅读课外书籍,更不能离家外出,只能埋头于题海中。因此,有的学生把本应休息、参加有益活动的双休日称为“黑色双休日”,这种被动学习的效率就可想而知了。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即使能取得暂时的成功,也只是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发展。这部分只重视考试成绩的家长往往忽视子女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笔者接触过这样一位家长,他从小学开始就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学科成绩一直能名列前茅。但进入高中以后,文科方面的弱点就慢慢暴露出来了,写作尽管语句通顺,但内容往往苍白无力,回答政治、历史的分析题常常词不达意。家长为此忧心忡忡,笔者和他一起分析原因,关键是这位学生已养成了在家长制约下的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除了节假日以外基本不看电视和课外书籍。获取各方面知识的途径非常狭窄。因此,这名学生在理科方面的解题能力尚可,但分析理解能力就不行了。我建议他在双休日和假期让孩子多阅读一些报刊杂志,有计划地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并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和兴趣小组,以扩展知识面。但要从高中开始来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似乎已有点为时过晚。
面对这部分家长,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向他们宣传新的教育观念,使他们了解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要让他们懂得,如果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而忽视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话,那么,最终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只有使他们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才能使他们配合好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对子女呵护有加,忽视对子女的基本生活能力和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大多倍受宠爱。特别是在农村,很多学生从小就受到过分的呵护,到了学校以后,往往受不了学校纪律的约束。有的学生在家从不干家务活,以致到了学校连常规的值日卫生也不愿完成。有的学生在高中住校以后,连洗衣服也不会,家长要每周到校为孩子洗衣服,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许多家长对子女可谓关怀备至,以致孩子在情感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