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最新作文素材——2020诺贝尔文学奖露易丝·格丽克
诺贝尔文学奖:露易丝?格丽克诗选(柳向阳译)
诺贝尔文学奖:露易丝•格丽克诗选(柳向阳译)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北京时间10月8日晚上7点,瑞典当地时间13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女诗人路易斯·格丽克。
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1943—),美国当代女诗人,2003-2004年美国桂冠诗人。
生于美国纽约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
17岁因厌食症辍学,开始为期七年的心理分析治疗,随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诗歌小组学习。
1975年开始在多所大学讲授诗歌创作。
至今著有十余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
曾获普利策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各种诗歌奖项。
现居麻省剑桥,任教于耶鲁大学。
2012年11月出版诗合集《诗1962-2012》棱镜1.谁能说出世界是什么?世界动荡不定,因此无法读懂,风向转换,那巨盘无形地转动,变化——2.泥土。
起疱的岩石碎片。
在它上面裸露的心脏构建起一座房屋,记忆:许多花园小尺寸,易于管理,许多花圃在海边发潮——3.正如一个人接受一个敌人,通过这些窗户一个人接受这个世界:这是厨房,这是黑暗中的书房。
意思:我是这里的主人。
4.如果你坠入爱情,妹妹说,那就像被闪电击中。
她正满怀希望地说着,要去吸引闪电的注意。
[gluck notes: rephrase.] 我提醒她说,她完全是在重复妈妈的老套子,这些,她和我在孩童时就讨论过,因为我们两个都觉得我们在大人们那儿看到的那种效果不是闪电而是电椅。
5.谜语:为什么我妈妈快乐?谜底:她嫁给了我爸爸。
6.“你们女孩子,”妈妈说,“应该嫁给像你们爸爸这样的人。
”这是一句。
另一句是,“没有一个人像你们爸爸这样。
”7.从刺透的云层里,银色线条纹丝不动。
不大可能的金缕梅的黄,水银的纹路是河流的路径——然后又是下雨,擦去潮湿的大地上的脚印。
一条暗藏的小路,像一幅没有十字路口的地图。
8.含义是,有必要放弃童年。
“结婚”这个词是个信号。
写作的本质,是体验无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路易丝 格里克演讲全文
"写作的本质,是体验无助":2020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路易丝格里克演讲全文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诗人路易丝·格里克。
作为在美国久负盛名的诗人,她亦有许多公开场合的演讲。
今天选择了较为普适的一篇,文章里,路易丝讲到了她如何看待作家,如何看待诗人,如何看待语言,如何看待诗,以及她如何开始诗歌,如何结束诗歌。
原标题:《诗人之教育》露易丝·格丽克01 "诗人”这个词,必须谨慎使用写作的本质,是体验无助。
这并不是说要将写作与活着相区分,而是说要纠正那种幻想,即认为创作就是一路高歌,得心应手,认为作家是一些运气好、能够做自己希望做的事情的人:信心十足,定期将他写在一张纸上的玩意拿去打印。
但写作并不是个性的倾泻。
而大多数作家则将许多时间消耗于种种折磨之中:想写,却不能写;想写得不同,却无法写得不同。
终其一生,都在等待被一个念头召唤,而岁月消耗殆尽。
唯一真实的意志练习也是否定的:我们对于自己所写的东西只有否定的权力。
我认为,这是一种因为充满向往而变得高贵的生活,而不是一种因为成就感而变得宁静的生活。
在实际劳作中,则是一种训练,一种服役。
或者,就用生孩子这个永远不会过时的比喻来说:作家是参与者,让事情更顺利:是医生,是助产士,而不是那个母亲。
我有意使用了“作家”这个词。
“诗人”这个词必须谨慎使用;它命名的是一种渴望,而不是一种职业。
换句话说:不是一个可以写在护照上的名词。
非常奇怪的是,对生活中不能获得的东西要渴求如此之多。
跳高运动员完成动作之后,马上就知道他刚才跳了多高;他的成绩立刻就能精确地量出来。
但对于我们之中试图与伟大的死者进行对话的那些人来说,并不是等待的问题:我们等待的是由尚未出生的人做出的评判;我们终生都不知道结果。
如何评价我们所做的?我们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这种深刻性创造了绝望;但也点燃了希望。
同时,当代的观点也急于表达自己,作为对这种一无所知状况的智力替代:我们的任务,是设法将我们自己与最终形式的观点、裁决和指令隔离开来,而同时仍然对有益的批评保持着警醒的接受能力。
特别关注: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 格丽克:我为一种使命而生
特别关注: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我为一种使命而生导言2020诺贝尔文学奖刚刚公布!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诺贝尔文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正式揭晓,来自美国的诗人Louise Glück获奖。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马茨·马尔姆揭晓获奖者时说,格吕克用她“带有朴素美的、清晰的诗意声音,令个人的存在普世化”。
路易丝·格吕克194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68年出版处女诗集《头生子》,至今著有多本诗集和诗歌随笔集,获得过美国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曾有15位女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路易丝·格吕克是第16位。
中新网10月8日电(陈爽张奥林)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开奖季仍在进行。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已于北京时间10月8日揭晓,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此殊荣。
露易丝·格丽克小档案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介绍,格丽克于194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现居住在马塞诸塞州剑桥市,除了诗人身份外,她还是耶鲁大学的一名英语教授。
介绍称,格丽克出版了12本诗集和一些诗歌散文集,曾于1993年和2014年分别获得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
对于格丽克的获奖,颁奖方称她的“诗意之声”能够“让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算上本次的获奖者,自1901年以来,已有110余位作家摘得诺奖桂冠,既有大众熟知的“文艺偶像”,如马尔克斯、海明威、泰戈尔,也有比较小众的“低调实力派”。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格丽克在宇宙和神话中找寻灵感2020-10-08 20:42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8日下午1点,瑞典学院将202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
露易丝·格丽克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在揭晓奖项得主时说:我刚和露易丝·格丽克通了话。
向死而生,向爱而生——2020 年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相关作品素材精析
向死而生,向爱而生——2020 年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相关作品素材精析作者:谭海伦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0年第36期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谭海伦关键词一:生与死露易丝·格丽克是一位以生死为核心母题来创作的诗人,在她的诗歌中,关于死亡的讨论蔓延纸间。
“宁静面对宁静,淡漠面对淡漠,活下来,活在地下。
死去的,不做挣扎地死去。
”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歌犹如小刀,在沉默的黑暗中,闪烁出银色光亮。
她不回避沉重的主题,对她来说,死亡并不是一瞬间的事,而是一个缓慢、反复的过程,诗人如是说:“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难以承受的损失。
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情:每天,人都在死亡。
而这只是个开头。
”她的诗歌常常聚焦于生与死等既具体又抽象的主题上,体现出一种距离和穿透力。
素材点拨:无论是开始的重获新生还是结尾的被死亡所笼罩,抑或是中间美好事物的描绘,露易丝·格丽克都只是想以正视死亡的不可避免来体现对生命美好的珍视,以命运的不可遁逃来体现主体选择的自由,从而最终完成了对死亡的超越。
这足见诗人面对死亡的坦荡和无畏,以及对待生命的豁达。
正如黑格尔所说:“精神的生活不是害怕死亡而幸免于蹂躏的生活,而是敢于承担死亡并在死亡中得以自存的生活。
”适用主题:悲剧美;生存与毁灭;人性的光辉……关键词二:爱与美露易丝·格丽克是美国诗坛耀眼群星中最夺目的一颗,也是继狄金森、摩尔、毕肖普之后,当下最杰出的美国女诗人。
她的诗致力于重建爱与美的关系,探寻女性丰富的声音,开拓出深邃、神秘、雍容的美的境界。
诗歌《新生》整体氛围非常美。
苹果花绚烂地开着。
在苹果花下面是些比苹果花还灿烂的笑脸,这种美尽在不言中。
同时苹果花开了,也意味着收获的季节不远了。
这些不仅给人无限美好的遐想,而且处处闪耀着耀眼的生命力。
新生的美好不仅仅表现在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画面上,更多地是极其平淡的笔调下所渲染出的爱的魔力。
“湖边上,一个年轻人把他的帽子扔到水里去,多半是他的心上人接受了他的爱情吧。
作文鲜素材 :“2020诺贝尔奖成为高考作文热门考点”(附:适用范围及素材导写)
作文鲜素材:“当2020诺贝尔奖成为高考作文热门考点”(附:适用范围及素材导写)随着10月9日,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揭晓,诺贝尔奖又成为了时事热点,为我们带来了新鲜的素材。
今天就手把手教你最新的诺贝尔奖人物素材怎么写,希望大家的时事热点话题都写得开心、写得出色!「1」诺贝尔文学奖[美] 露易丝·格丽克“毋庸置疑的诗意声音具备朴素的美,让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具有普遍性。
”1968年,露易丝·格丽克出版处女诗集《头生子》,至今著有十二本诗集和一本随笔集,遍获各种诗歌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
她的诗长于对心理隐微之处的把握,导向人的存在根本问题。
她曾说,作家的根本体验是无助,创作不是一路高歌、得心应手,更不是单纯的个性倾泻,大多数作家的时间消耗于种种折磨之中,终其一生都在等待被一个念头召唤。
对于格丽克而言,这个最初的念头可能是通过控制饮食来建设一个可信的自我。
而这种念头,最终让她患上了神经性厌食症。
幸运的是,她后来参加了莎拉·劳伦斯学院的诗歌课和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的诗歌研讨班。
而心理分析同时促进了她的诗歌写作,二者一起,帮助她最终战胜了心理障碍。
适用范围:伟大与痛苦,自我审视与自我治愈素材导写:“每个伟大的诗人必定有过极其痛苦而残酷的人生”,曾患神经性厌食症的格丽克,早期作品具有很强的自传性,而后来的作品则通过人神对质,以及对神话人物的心理分析,导向“爱、死亡、生命、毁灭”这样的根本问题。
在格丽克的经历和作品中,我们看到她在自我审视中进行诗歌创作,又在诗歌创作中得以自我治愈。
「2」诺贝尔化学奖[法] 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美] 詹妮弗·杜德纳“这个基因编辑工具拥有巨大能量,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
它不仅引发了基础科学领域的变革,也产生了很多创新性的成果,并将带来具有独创性的新治疗方法。
2022届高三语文写作训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材料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
2022届高三语文写作训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材料作文题解及例文精选【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已于北京时间10月8日揭晓,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此殊荣。
周围有不少朋友纷纷寻找其作品来阅读。
这种热闹的场景让人想起当年莫言获奖后众人趋之若鹜,但时过境迁后异常冷淡的情形。
材料二:在熊谷守一与世隔绝的日子里,由于曾经的绘画作品对日本艺术文化发展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当时的日本政府曾提出要授予他国家级文化勋章。
可是,当政府文化机构的人辗转联系上他的时候,不曾想竟遭到本人的直接拒绝。
而他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一旦接受了这个奖项,就会有好多人要来我家了”。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材料一以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和莫言为例强调获奖时的热闹,时过境迁后异常冷淡,对比间给人深刻的启示:荣誉只代表一时不能代表一世,应该淡泊名利。
材料二以熊谷守一看淡名利坚守自我为例启示我们,不要被世俗名利束缚。
两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样的道理,立意可相同、观点能一致。
【立意】1.轻视俗利,看淡竞争;2.阅读不是追求时髦;3.要培养属于自己的兴趣;4.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素材】1.看,2017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两位老人对于自己是吝啬至极的,“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吃穿用度要求不高,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而对于“”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卢教授也有根,深深扎根在人们心里。
2.对浅淡人生的追求,成就了他浅淡的精神,也成就了他的创作高峰。
即使腰缠万贯,纵然学富五车,有些人也不忘平淡如水的精神境界。
露易丝·格丽克诗集《阿弗尔诺》中的死亡美学
092一、引言2020年10月8日,美国当代著名诗人露易丝·格丽克(Louise·Glück,1943—)凭借“无可辩驳的诗意声音,以朴素无华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具有了普遍性” 成为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露易丝·格丽克于1943年出生于纽约,在她青少年时期曾因患有厌食症而多次辍学,为了治疗,她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心理分析治疗经历。
恰巧这段非同寻常的治疗经历为她之后作品中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63年她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旁听并开始尝试写作。
1968年出版了处女作诗集《生头子》,之后又出版了《阿勒山》《野鸢尾》《新生》《阿弗尔诺》等诗集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诗歌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诗歌奖等一系列奖项,还于2003年当选为美国桂冠诗人。
格丽克的诗歌大多是有关生、死、爱、性、存在等主题,她的文字敏感细腻,她的诗歌不乏美感,对我们探索人生意义有着重大的启示。
多数人认为格丽克创作巅峰时期的代表作是《阿弗尔诺》,整本诗集中都不乏对死亡的描写,我们可以从中领悟格丽克对死亡的独特见解。
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这本诗集中所体现的死亡美学。
二、死亡之美因死亡的神秘性与令人胆颤的特性,人们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对死亡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古今中外,人们有关死亡的讨论也一直争论不断,有人把死亡看作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有人积极面对死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死亡是一件非常常见的自然事件。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见证他人的死亡,自己也会面临死亡。
一提到死亡二字,大多数人或多或少会产生恐惧之情,然而一旦将死亡与文学作品相结合,对死亡就会产生出一种审美的意蕴。
格丽克的《阿弗尔诺》中不乏对死亡的描写,我们可以从中读出格丽克的生死观,欣赏格丽克的死亡美学。
格丽克总是喜欢将希腊神话素材融入自己的作品当中,《阿弗尔诺》就是一部融入希腊神话的诗集。
阿弗尔诺(Averno),古称阿弗纳斯,是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城西十英里处的一个火山湖。
露易丝·格丽克诗歌中的死亡书写
2021-07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露易丝·格丽克诗歌中的死亡书写周湘(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411201)摘要:露易丝·格吕克是美国当代优秀的女诗人之一。
形式简洁,善用典故是其诗歌最大的两个特点,她善于洞悉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
通过寥寥数行文字,将作品导向生存与死亡的哲学命题,引人深思。
在她的笔下,描绘了死亡的平凡与美丽。
本文将以格吕克的诗歌为研究对象,还原格吕克细腻的笔触下死亡的朴素与神圣之美。
从而揭示格丽克对于生命的深层思考,即将生死淡然视之,以平常之心,敬畏死亡,敬畏生命。
关键词:露易丝·格吕克;死亡;朴素;神圣中图分类号:I71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21-0069-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21.033一、前言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1943-)是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2003-2004年摘下了美国“桂冠诗人”的称号。
她曾获得美国图书评界奖、普利策奖等多个奖项,更是在2020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格丽克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头生子》(Firstborn, 1968)、《沼泽上的房屋》(The House on Marshland,1975)等十二本诗集。
格里克表面上是在咏叹“新生”,实际上是在庆祝“将死”。
她以敏锐的目光,用诗歌的形式,使用大量意象,记录下了对死亡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本文将以格丽克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一探格丽克笔下的死亡的朴素美与神圣美。
二、朴素美:无惧死亡在2020年颁布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文学院给出如下评价:“她(露易丝·格丽克)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格丽克的诗作篇幅不长,多数诗歌不超过一页。
无论是在《沼泽地上的房屋》中的《池塘》、《群岛》,还是《村居生活》(Village Life,2009)中的《蝙蝠》、《四月》等。
2020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诗歌40首柳向阳译
2020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诗歌40首柳向阳译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1943~),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当代女诗人,2003-2004年美国桂冠诗人。
至今著有十二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证据与理论》(1994)。
遍获各种诗歌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国际笔会∕玛莎·阿布朗德非虚构文学奖、波林根奖。
诗集《新生》获《纽约客》第一届年度读者奖。
现居住在麻省剑桥,任教于耶鲁大学。
2012年11月出版诗合集《诗1962-2012》。
主要诗(文)集包括:《头生子》(Firstborn),1968;《沼泽地上的房子》(The House on Marshland),1975;《下降的形象》(Descending Figure),1980;《阿基里斯的胜利》(The Triumph of Achilles),1985;《阿勒山》(Ararat),1990;《野鸢尾花》(The Wild Iris),1992,(获普利策诗歌奖)。
露易丝·格丽克诗合集二册《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已由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译者为柳向阳。
卡斯提尔橙子花在卡斯提尔上空随风起舞孩子们在乞讨硬币我曾经遇到我爱的人,在橙子树下难道那是金合欢树难道他不是我爱的人?我曾经读着这些,也曾经梦见这些:现在醒着,就能唤回曾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吗?圣米格尔岛的钟声在远方回响他的头发在暗影中金黄略白我曾经梦见这些,就意味着它不曾发生过吗?必须在这世界上发生过,才成为真实吗?我曾经梦见一切,这个故事就成了我的故事:那时他躺在我身边,我的手轻抚他肩膀的肌肤中午,然后是傍晚:远方,火车的声音但这些并非就是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一件事最终地、绝对地发生,心灵也不能将它扭转。
卡斯提尔:修女们两两走过黑暗的花园。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女诗人获得文学奖村上春树再次陪跑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女诗人获得文学奖村上春树再次陪跑北京时间,2020年10月8日19时,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女诗人露易丝·格吕克(Louise Glück)获得今年文学奖,已经陪跑不知道多少年的村上春树再次陪跑。
露易丝获奖的理由是“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对于诗人来说,这个评价虽然略显普通。
但是看到评级来自诺贝尔文学奖,那么就不普通了。
作为文学界最高奖项,诺贝尔文学奖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露易丝获得奖金将高达1000万瑞典克朗。
虽然诗人等艺术家是淡泊名利的,但拿到一笔改善生活的奖金还是不错的。
其实露易丝是不差钱的,在美国,露易丝是著名诗人,曾当选美国国会图书馆设立的美国桂冠诗人头衔。
写诗之余,露易丝还是大学教授,在耶鲁大学教授英语。
露易丝的职业生涯取得的成绩十分显赫,曾先后拿到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还有桂冠诗人等奖项,成绩颇丰。
从1968年出版处女作诗集《头生子》后,露易丝先后出版了十几本诗集和随笔,对于作家而言这不算高产,但对于优秀的作家来说,已经算不少了。
露易丝之前的知名度算不上很高,毕竟诗歌限制了她作品的传播度。
但相信这次有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持,露易丝的作品的销量会迎来一个新的台阶。
说完露易丝,再来说说那些年不断陪跑的作家们。
比如村上春树和米兰昆德拉。
不管是村上春树还是昆德拉,在国内的知名度都不算低。
两位作品,在众多小资中备受欢迎,导致他们的作品在民众眼里好像上不了台面。
尤其是村上春树在国内备受指责。
比如有人调侃,村上春树空有名气,却一次又一次陪跑诺贝尔文学奖。
还有昆德拉,是这次夺奖的热门,但是最终很遗憾,诺奖给了露易丝。
说实话,诺奖给了露易丝着实让人意外。
也倒不是说露易丝不优秀,相反她极为优秀。
只是距离上一次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诗人没过多长时间,201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给了波兰的奥尔嘉,或许有人说,奥尔嘉不但是诗人,还是一名小说家,还写过散文。
露易丝·格丽克:灵魂是随时起飞的鸟
2020年10月8日,77岁的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得202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词称:“因为她朴实无华的诗意之声,让每一个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格丽克的诗致力于重建与生活的关系,探寻女性丰富的声音:“我受惑于省略、秘而不宣、暗示、雄辩与从容的沉默。
”成长的快意与疼痛格丽克小时候,奶奶经常随身携带一本诗集,随时随地教她读诗。
在良好的家教环境下,格丽克不到3岁就已经熟悉希腊神话了。
4岁起,格丽克开始尝试写诗,她偏爱简单的词汇,对诗中上下文的微妙联系感到着迷。
露易丝•格丽克:灵魂是随时起飞的鸟文/宝娣“哪怕时间短暂。
短暂与一生/有什么区别:事实上,在这些时刻。
/它们都一样,都是永恒。
”——《迦太基女王》22格丽克幼年时,父母就鼓励她写作,会把她写的诗打印出来进行点评。
正当格丽克在学业和诗歌创作上崭露头角时,命运和她开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玩笑。
16岁时,正值叛逆期的她开始彷徨。
她称母亲就像一个法官,总在背后盯着她,压迫得她喘不过气来。
和父母日益紧张的关系让她急于摆脱束缚。
抚育她长大、引领她走向诗歌创作的父母,再也不能走进她的心里抚慰她。
格丽克忧郁的内心整日都是湿漉漉的阴雨天。
她紧闭心房,不让一丝阳光进入,不和任何人交流心声。
格丽克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
她效仿圣女贞德的苦行,进行长期严格的节食,最终发展成了神经性厌食症,体重一度下降至40公斤,变得面黄肌瘦,身心饱受煎熬。
格丽克意识到“不是灵魂优越于肉体,而是灵魂依赖于肉体”。
最后,她终于向父母提议,自己应该咨询心理分析师。
高中还没毕业,格丽克就辍学了,她开始接受心理治疗,这成了她生活的主要部分。
她每天都和心理分析师在一起,寻找自己最佳的心路历程。
心理分析师引导她回归本心,一点一点地清除她心中的阴霾,领着她走进大自然,接受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洗礼;和她一起读她喜爱的书,做她喜欢做的事情。
这时,读诗、写诗成了格丽克最好的特效药。
爱情和诗歌难以兼得在心理分析师的帮助下,格丽克慢慢地打开心门。
诗人路易斯·格里克摘诺贝尔文学奖,热爱诗的人,一定热爱生活
诗人路易斯·格里克摘诺贝尔文学奖,热爱诗的人,一定热爱生活展开全文昨日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77岁的美国诗人路易斯·格里克。
说实话,很惊讶。
因为她的诗集不多,十二本诗集和两本诗论集。
小众,诗作少而凝练。
她1943年生于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2003-2004年美国桂冠诗人,曾获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波林根奖……总之,头衔有了。
她获奖的理由是: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目前国内只有世纪文景出版了两本她的合集,世纪文景赚大了。
看到消息我就“嘚瑟”了,因为我读过啊,虽然当时一眼看中的先是封面……而且是世纪文景出的,值得信赖。
书不厚,翻着看很有意思。
以下译文出自世纪文景出版的《月光的合金》读路易斯·格里克的诗最直接的感受是死亡、生命、以及在这两者之间所产生的激情,爱。
比如代表作《野鸢尾》首句:在我苦难的尽头有一扇门听我说完:那被称为死亡的我还记得中间是一连串生命的压抑,接着是缓慢地复苏。
结尾句是:从我生命的核心,涌起巨大的喷泉,湛蓝色投影在蔚蓝色的海水上生命中的不得已、压抑终究在岁月的禁言与叛逆中,在爱的涌流中,一泻千里。
这是生命的泉水在奔腾,内在的自我与外在的大我而合一。
诺贝尔文学奖其实十几年都没有颁给诗人了,上一次还是1996年颁给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辛波斯卡。
特别是在我国,诗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白衣飘飘,一直降到如今的无人问津。
当代自由诗的无拘束又给我们分辨好坏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写诗人虽然众多,但却泥沙俱下。
而在当代信息社会,快速化的节奏似乎使得人们很少静下心来读诗。
诗是情感的直接流露。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剧照朱光潜先生在《谈谈诗与趣味的培养》中说过: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底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气质。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做一首诗看。
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高中作文素材 :“当2020诺贝尔奖成为高考作文热门考点”
作文素材:“当2020诺贝尔奖成为高考作文热门考点”关于“诺贝尔奖”的冷知识▼每年的诺奖都备受关注,除了关于得奖者外,很多有关诺奖的问题也引人好奇。
比如,热搜上的#诺奖奖金为何119年还没发完# 这个话题。
相比于2019年,今年每项诺贝尔奖奖金增加至1000万瑞典克朗,这相当于759余万元。
实际上,诺贝尔的遗产最初只有约3100万瑞典克朗。
但从1901年颁布诺贝尔奖开始,奖金不但没有发完反而越发越多,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根据诺贝尔遗嘱,他留下的3100万瑞典克朗并不直接用作奖金,而是用于投资理财,其中每年90%的收益会用于评奖事宜。
在诺贝尔基金会成立初期,为避免有风险的投资,基金会将资金完全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公债上,但是由于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50年后基金会资产流失了将近60%。
1953年,诺贝尔基金开始投资股市和不动产,股票牛市盛行和房地产大热,使得诺贝尔基金快速增值。
截止2019年,诺贝尔基金会投资市值已超过49亿瑞典克朗。
所以,奖金数额也随着投资收益不断变化。
「1」诺贝尔文学奖[美] 露易丝·格丽克“毋庸置疑的诗意声音具备朴素的美,让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具有普遍性。
”1968年,露易丝·格丽克出版处女诗集《头生子》,至今著有十二本诗集和一本随笔集,遍获各种诗歌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
她的诗长于对心理隐微之处的把握,导向人的存在根本问题。
她曾说,作家的根本体验是无助,创作不是一路高歌、得心应手,更不是单纯的个性倾泻,大多数作家的时间消耗于种种折磨之中,终其一生都在等待被一个念头召唤。
对于格丽克而言,这个最初的念头可能是通过控制饮食来建设一个可信的自我。
而这种念头,最终让她患上了神经性厌食症。
幸运的是,她后来参加了莎拉·劳伦斯学院的诗歌课和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的诗歌研讨班。
而心理分析同时促进了她的诗歌写作,二者一起,帮助她最终战胜了心理障碍。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诗选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诗选[美国]露易丝·格丽克柳向阳译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1943年生于美国纽约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在长岛长大。
先后就读于莎拉·劳伦斯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后在多所大学讲授诗歌写作等课程。
格丽克被公认为是美国当代最有才华的诗人之一,以其诗歌的技术精确性、敏感性和对孤独、家庭关系、离婚及死亡的洞察而闻名。
她曾出版过十多本诗集,从《阿勒山》和《野鸢尾》开始,格丽克成了“必读的诗人”。
曾获普利策奖、美国书评界奖等各种诗歌奖项,被选为2003—2004年美国桂冠诗人。
202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她无可挑剔的诗意之声,以朴素的美感使个体的生存普遍化”。
【译者简介】柳向阳,河南上蔡人,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
写诗,译诗,翻译美国诗人杰克·吉尔伯特诗集《拒绝天堂》(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杰克·吉尔伯特诗全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露易丝·格丽克诗合集《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加里·斯奈德诗集《砌石与寒山诗》《山巅之险》(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2019年版)。
爱洛斯我已经把椅子拉到旅馆窗前,看雨。
宛如在梦中或恍惚中——在爱中,但仍然我一无所求。
似乎没必要再接触你,见到你。
我只想要这些:房间,椅子,雨飘落的声音,许多个小时,在春夜的温暖中。
我不再需要别的;我是全然地满足。
我的心已变小;它只要一丁点儿填充自己。
我看着雨水瓢泼而下,在变得黑暗的城市之上——你不再被牵挂;我能放你过你需要过的生活。
黎明,雨渐渐稀疏。
我做些人们在晨光里做的事,我宣判自己无罪,但我走动像一个梦游人。
这已足够,这不再与你有关。
一座陌生城市里的一些日子。
一次谈话,一只手的触摸。
再后来,我摘下了结婚戒指。
给困顿中的诗歌一抹亮色
给困顿中的诗歌一抹亮色作者:唐中华来源:《世界文化》2021年第01期2020年10月,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将授予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颁奖方称赞她“朴实无华的诗意之声,让个体的存在普世化”。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更是将格丽克的诗歌成就与世界上影响最大、拥有读者和研究者最多的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相媲美。
而对于“格丽克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事,不少人觉得出乎意料。
诺贝尔奖官网上发起了一个投票,“你读过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的诗吗?”,有四千多人参与投票,仅有11%的人选择了“读过”,89%的人选择了“从未读过”。
格丽克是谁?1943年,格丽克出生于美国纽约。
她的祖父来自匈牙利,曾是一名富裕的农场主,因为遭遇饥馑、收成欠佳而移民美国,开了一家杂货店。
没料到其所在的街区被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看中,准备予以高价收购,同一街区的店铺纷纷趁机漫天要价,唯独格丽克的祖父是个例外,他是个正直的商人,不屑于乘人之危大发横财,只提出了一个公道的价格。
格丽克的父亲是整个格丽克家族诞生在美国的第一个孩子。
他从小立下志愿要成为作家,却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弃学从商。
他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发明了在切割领域广为使用的精密刀具。
在格丽克的印象中,父亲热爱文学,聪慧敏锐,富有正义感,他喜欢给女儿讲睡前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圣女贞德。
这个少女英雄形象让格丽克从小树立了远大的梦想,而贞德不幸牺牲的经历也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投下了死亡的阴影。
青年格丽克格丽克的母亲毕业于著名的美国卫斯理女子学院,和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著名作家冰心是校友。
她思想开明,熟稔希腊神话,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智慧。
她虽然也望女成凤,但从不压制女儿的个性,一旦发现女儿有什么特长,她会积极引导,悉心培养。
格丽克回忆说,“妈妈一直在不断鼓励我们。
如果我和妹妹哼个不停,我们就上音乐课;如果蹦蹦跳跳,就去学跳舞。
露易丝格丽克最著名的诗
露易丝格丽克最著名的诗
202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10月8日下午1时,颁给了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颁奖语为“因为她那毋庸置疑的诗意声音具备朴素之美,让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具有普遍性。
”
露易丝·格丽克并不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她早在1968年自己25岁时就以《头生子》(Firstborn)而闻名,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至今著有十二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曾获得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
《繁花盛开的李树》
春天,从繁花盛开的李树黑枝条上
画眉鸟发出它例行的存活的消息。
这般幸福从何而来
如邻家女儿随意哼唱却恰恰入调?
整个下午她坐在李树的半荫里,
当和风以花朵漫浸她无瑕的膝,
微绿的白和洁白,不留标记,
不像那果实,
将在夏天的烈风里
刻上松散的暗斑。
高考模拟作文“诺贝尔文学奖诗人获奖理由”导写及范文
高考模拟作文“诺贝尔文学奖诗人获奖理由”导写及范文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来自美国的女诗人路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获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回顾近十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十位获奖者中有三位都是诗人,另外两位分别是2016年美国诗人、歌词作家鲍勃·迪伦,理由是“表彰其为美国歌曲传统带来的全新诗意表达”;2011年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理由是“经过他那简练、通透的意向,我们得以用崭新的方式体验现实世界”。
材料2: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仍旧需要诗歌,甚至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诗歌的慰藉。
——中国诗歌网评论材料3:在某种意义上,诗歌的功效等于零——从来没有一首诗阻止过一辆坦克。
但在另一种意义上,它又是无限的,就像在沙中写字,在它面前原告和被告皆无话可说,并获得新生。
——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生活不是诗,但生活中有诗。
人生不是诗,但人生如诗。
诗意生活,诗意人生。
诗歌慰藉心灵,文人墨客在诗句里寻求精神归宿,“诗意地栖居”是一种生活境界,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和谐的生活,美好的生活,是诗意的,是充满温馨的,这样我们的人生才充满诗意。
材料1中强调的是三位诗人的获奖理由,理由分别是“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表彰其为美国歌曲传统带来的全新诗意表达” “经过他那简练、通透的意向,我们得以用崭新的方式体验现实世界”。
材料2强调今天这个时代更需要诗歌的慰藉。
材料3说诗歌在武力、战争等面前的无奈,但在灵魂救赎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
高考模拟作文优秀范文:村上春树,需要被同情吗
四、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授予美国诗人路易丝·格丽克,这也就意味着村上春树再一次与该奖项失之交臂,不少网友表示:“又是心疼村上春树的一年。
”但作为知名作家的村上春树,需要被同情吗?不少人也开始戏称他为“万年陪跑”。
70岁的村上春树在他担任DJ的特别电台节目中宣称,自己要干自己喜欢的事,并将继续努力写作到90岁。
对于“万年陪跑”的戏称,他本人却对此事不甚在意,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最重要的是读者,获不获奖是次要的。
”有的人认同他的这种说法,也有的人替他鸣不平,认为优秀的作家应该得到应有的认可。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例文:做最好的自己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当一颗星星。
因为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做一个最好的你。
面对网友们对村上春树的戏称“万年陪跑”,70岁的村上春树在他担任DJ的特别电台节目中宣称,自己要干自己喜欢的事,并将继续努力写作到90岁。
而村上春树对于“万年陪跑”的戏称不甚在意,源于“最重要的是读者,获不获奖是次要的”的信念。
是啊,每个人都拥有自己不同的人生,唯有做最好的自己,才会让生命闪光。
做最好的自己,我们要学会看清自我。
李白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
是的,或许你不曾拥有出众的外表,但是你可能拥有最纯真的心灵;或许你不曾拥有敏捷的头脑,但是你可能拥有踏实肯干的品质;或许你不曾拥有惊人的智慧,但是你可能拥有谨慎小心的性格。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你就是你,独一无二,谁也无法取代,你在这一个世界上,发挥着你独特的作用,要相信,你的存在,就是一个奇迹。
做最好的自己,我们要始终坚守自我。
坚守心中的那份“本”和“真”,任世俗的洪流如何拍打,欲望的狂风如何席卷,站定了,我依然是我。
无论是身为三闾大夫,还是被放逐穷乡僻壤,无论是开始选择出仕,还是后来被贬黄州,屈原那颗“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洁身自好之心未变,苏轼那颗“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旷达之心未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0月最新作文素材——2020诺贝尔文学奖露易丝·格丽克作文原题2020诺贝尔文学奖刚刚公布!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诺贝尔文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正式揭晓,来自美国的诗人Louise Glück 获奖。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马茨·马尔姆揭晓获奖者时说,格吕克用她“带有朴素美的、清晰的诗意声音,令个人的存在普世化”。
路易丝·格吕克194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68年出版处女诗集《头生子》,至今著有多本诗集和诗歌随笔集,获得过美国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曾有15位女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路易丝·格吕克是第16位。
“诗意之声”打动评委美国女诗人获诺贝尔文学奖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已于北京时间10月8日揭晓,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此殊荣。
露易丝·格丽克小档案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介绍,格丽克于194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现居住在马塞诸塞州剑桥市,除了诗人身份外,她还是耶鲁大学的一名英语教授。
介绍称,格丽克出版了12本诗集和一些诗歌散文集,曾于1993年和2014年分别获得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
对于格丽克的获奖,颁奖方称她的“诗意之声”能够“让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算上本次的获奖者,自1901年以来,已有110余位作家摘得诺奖桂冠,既有大众熟知的“文艺偶像”,如马尔克斯、海明威、泰戈尔,也有比较小众的“低调实力派”。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8日下午1点,瑞典学院将202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
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在揭晓奖项得主时说:我刚和露易丝·格丽克通了话。
这消息让人大吃一惊。
我今天一早就知道,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有一些特殊问题需要讨论。
诺贝尔奖的公布不会受到影响,但诺贝尔奖获得者将不能于12月在斯德哥尔摩聚在一起领奖,今年的颁奖仪式将进行线上直播。
获奖者将被邀请参加明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颁奖典礼。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于1968年凭借《头生子》(First Born)登上文坛,并早早地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她出版了12本诗集和几本关于抒情写作的文集。
她所有的作品都以追求清晰、孩子和家庭生活为特征。
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一直是她的核心主题,即使她的个人背景很重要,格丽克也不能被看作是一个纯粹关注自己的诗人。
她在宇宙、神话和古典动机中找寻灵感。
格丽克的有关家庭生活的作品,既简朴,又展现了充分的智慧、雅致的构图感。
格丽克还指出,在这些作品中,她意识到了如何在诗歌中使用普通的措辞。
从她的诗中,我们看到的是痛苦家庭关系的直白画面,没有任何雕饰。
路易斯的声音是不容置疑的。
这是坦率和毫不妥协的。
这表明诗人想要被理解。
但同时,她的声音也充满了幽默和辛辣的智慧。
格丽克的作品涉及到了一个宏大的话题,即社会的激进变化是否来自于深刻的失落感。
在这个充满了各种不同声音的世界,这层思考尤其珍贵。
“在她的诗歌中,自我倾听着自己剩下的梦想和幻想,在面对自我的幻想时,没有人比她更坚强。
”奥尔森说。
“但即使格鲁克永远不会否认自传背景的重要性,她也不能被视为一个自白的诗人。
”“格里克以非凡的优雅和轻盈接近死亡的主题,再一次震动了她的读者。
“他说。
她写叙事诗,唤起回忆和旅行,只是为了犹豫和停顿,寻求新的见解。
世界被解放了,却又奇迹般地出现了。
”她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成就是2014年的最新作品《忠实与美德之夜》(Faithful and Virtuous Night)。
在这部作品中,格丽克以非凡的优雅和轻盈接近死亡的主题,再一次震动了她的读者。
她的叙事诗里充满了对于往事的回忆,但这趟旅行是为了停下来寻找新的见解。
在她的笔下,这个世界被解放了,却奇迹般地再度呈现在眼前。
露易丝·格丽克诗作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1943~),美国当代女诗人,2003-2004年美国桂冠诗人。
至今著有十二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证据与理论》(1994)。
遍获各种诗歌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国际笔会∕玛莎·阿布朗德非虚构文学奖、波林根奖。
诗集《新生》获《纽约客》第一届年度读者奖。
现居住在麻省剑桥,任教于耶鲁大学。
2012年11月出版诗合集《诗1962-2012》。
主要诗(文)集包括:《头生子》(Firstborn),1968;《沼泽地上的房子》(The House on Marshland),1975;《下降的形象》(Descending Figure),1980;《阿基里斯的胜利》(The Triumph of Achilles),1985;《阿勒山》(Ararat),1990;《野鸢尾花》(The Wild Iris),1992,(获普利策诗歌奖)。
露易丝·格丽克诗合集二册《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已由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以下诗歌均由柳向阳翻译卡斯提尔*橙子花**在卡斯提尔上空随风起舞孩子们在乞讨硬币我曾经遇到我爱的人,在橙子树下难道那是金合欢树难道他不是我爱的人?我曾经读着这些,也曾经梦见这些:现在醒着,就能唤回曾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吗?圣米格尔岛的钟声在远方回响他的头发在暗影中金黄略白我曾经梦见这些,就意味着它不曾发生过吗?必须在这世界上发生过,才成为真实吗?我曾经梦见一切,这个故事就成了我的故事:那时他躺在我身边,我的手轻抚他肩膀的肌肤中午,然后是傍晚:远方,火车的声音但这些并非就是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一件事最终地、绝对地发生,心灵也不能将它扭转。
卡斯提尔:修女们两两走过黑暗的花园。
在圣天使教堂的围墙外孩子们在乞讨硬币如果我醒来,还在哭泣,难道这就没有真实?我曾经遇到我爱的人,在橙子树下:我所忘记的只是这些事实,而不是那个推论——在某个地方,有孩子们在叫喊,在乞讨硬币我曾梦见一切,我曾恣意沉迷完全地,永远地而那列火车把我们带回先到马德里再到巴斯克乡村[*卡斯提尔(Castile,又作Castilla “卡斯蒂利亚”),位于西班牙中部和北部的一个地区和古代王国,居民为巴斯克人。
**橙子花(orange-blossom):多为白色,欧洲人婚礼中常用作新娘的捧花及头饰。
] 忠诚的寓言此刻,曦光里,在宫殿台阶上国王恳求王后的宽恕。
他并不是表里不一;他已尽力正好做到诚实;难道还有别的方式诚实地面对自己吗?王后掩着脸,某种程度上她由阴影支撑着。
她哭泣为她的过去;当一个人生命中有了秘密,这个人的眼泪永远无法解释。
但国王仍然乐意承担王后的悲痛:他的宽大的心胸,在痛苦中如在欢乐中。
你可知道宽恕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这世界已经有罪,这世界必须被宽恕——雪十二月底:我和爸爸去纽约,去马戏团。
他驮着我在他肩上,在寒风里:白色的碎纸片在铁路枕木上飞舞。
爸爸喜欢这样站着,驮着我所以他看不见我。
我还记得直直地盯着前面盯着爸爸看到的世界;我在学习吸收它的空虚,大片的雪花绕着我们飞旋,并不落下。
夏天记得我们最初的那些幸福日子吧,那时我们多么强壮,为激情而眩晕,躺着,一整天,一整夜,在窄窄的床上,吃在那儿,睡在那儿:是夏天,似乎万物一瞬间都已经成熟。
天那么热,我们完全赤裸。
有时风儿吹过;一树柳枝轻拂窗口。
但我们还是有些迷失,你不觉得吗?床像一张筏;我感到我们在漂流远离我们的本性,向着我们一无所见的地方。
先是太阳,然后是月亮,以碎片的形式,透过那棵柳树,闪耀。
每个人都能看到的事物。
然后那些圆圈结束了。
慢慢地,夜变冷;低垂的柳叶变黄,飘落。
而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生起深深的孤独,虽然我们从来不曾说起它,说起遗憾的缺位。
我们又成了艺术家,我的丈夫。
我们能够继续旅程。
预兆我会骑马与你相会:梦像生命之物在我四周聚集而月亮在我右边跟着我,燃烧。
我骑马回来:一切都已改变。
我恋爱的灵魂悲伤不已而月亮在我左边无望地跟着我。
我们诗人放任自己沉迷于这些无休止的印象,在沉默中,虚构着只是事件的预兆,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深层的需要。
露易丝·格丽克的疼痛之诗最初读到格丽克,是震惊!仅仅两行,已经让我震惊——震惊于她的疼痛:我要告诉你些事情:每天人都在死亡。
而这只是个开头。
译者评论柳向阳是露易丝·格吕克由世纪文景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集《月光的合金》和《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的翻译者。
“她的诗歌写作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也有许多让人颇费思量的地方。
”早在2016年,柳向阳就曾这么撰文介绍露易丝·格吕克的诗歌给他的感受。
柳向阳以她2006年的诗集《阿弗尔诺》为例,认为该诗集“对每首诗细细勘察,即会遇到一些难解之处”。
柳向阳认为她的诗随笔是理解她的诗歌的一把钥匙。
露易丝·格吕克194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
17岁因厌食症辍学,开始为期七年的心理分析治疗,随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诗歌小组学习。
1975年开始在多所大学讲授诗歌创作。
1968年出版处女作《头生子》至今,著有十余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
曾获普利策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各种诗歌奖项,并成为2003—2004年的美国桂冠诗人,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柳向阳认为露易丝·格吕克“是一位值得多角度阅读的诗人”,“格吕克的诗长于对心理隐微之处的把握,早期作品具有很强的自传性,后来的作品则通过人神对质,以及对神话人物的心理分析,导向人的存在根本问题,爱、死亡、生命、毁灭。
”柳向阳的朋友、长沙诗人韦白也对格吕克的获奖感到意外,“她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但不是一名伟大的诗人。
”韦白认为格吕克的知识储备、写作技巧以及诗歌创作的成就离伟大诗人还是有些距离,“她的每一首诗歌都很精美,但不大气”。
童年自认为是济慈的传人“我要告诉你件事情:每天/人都在死亡。
而这只是个开头。
”这是柳向阳最初读到的格吕克的两行诗。
这两行诗让他对诗人的疼痛很震惊,“她的诗作大多是关于死、生、爱、性,而死亡居于核心。
经常像是宣言或论断,不容置疑。
”柳向阳觉得这些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
”根据格吕克的诗集中译本《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月光的合金》的出版方介绍,格吕克降生的时候,迎接她的并不是家人的喜悦和期待。
在她出生前七天,她的姐姐——她父母的第一个孩子不幸夭折了,这个悲剧沉重地打击了整个家庭。
尽管格吕克之后又有了一个妹妹,但这一创伤在此后多年,犹如一片无法驱散的阴云笼罩着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