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末综合检测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读下表分析回答问题。

(10分)1960~1998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时段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8年1989~1998年灾害事件(次数) 16 29 70 53经济损失(亿美元)504 969 1538 4793保险理赔(亿美元)67 113 310 1 069(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次数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从保险理赔金额的变化中,能够反映出,在抗灾、防灾过程中,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正在不断增强。

解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增加,受灾体特征、灾情水平、减灾能力随之改变;灾情大小决定于灾种(灾强)、受灾体、减灾能力的变化。

答案:(1)呈波状变动,逐渐上升①自然灾害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的变化有自身规律,所以呈波状变动。

②人类不合理活动能诱发自然灾害的发生,加重灾害的危害程度。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所以灾害有上升的趋势。

(2)逐渐上升(或越来越重等)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密度不断增大。

(3)防灾意识和社会救助能力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从甲图可以发现,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

(2)在四种主要灾害中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力逐渐减弱的是________,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

(3)从乙图可以发现,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结合甲、乙两图说明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你认为导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出现该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单元测试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单元测试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选择题(题文)下图甲为南美洲三座山脉植被分布的差异。

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这三座山脉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1】A. 地势高低B. 纬度高低C. 迎风背风D. 距海远近【2】(小题2)图乙中的气候类型,可能出现在图甲中的哪种植被类型之中()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1】【1】B【2】【2】A【解析】试题分析:【1】【1】山地的垂直自然带的多少与纬度和海拔有关,山体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图为南美洲三座山脉植被分布的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图a 、图b海拔相同,自然带种类也相同,但图b的基带分布海拔范围低,说明纬度较高。

图c的海拔低,根据山麓自然带判断,图c纬度更高。

因此图中的三座山脉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差异,B对。

地势、迎风坡、距海远近,不是基带差异的主要因素,A、C、D错。

【2】【2】读图乙,该地最冷月气温大于15度,属于热带。

降水量大,各月都较多,应是热带雨林气候。

可能出现在图甲中的甲植被类型中,A对。

根据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其它不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B、C、D错。

选择题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 温带草原带C. 温带荒漠带D. 针阔混交林带【2】博格达峰北坡自然带丰富完整,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典范,其形成受下列因素影响最小的是()A. 纬度位置B. 山体坡度C. 大气环流D. 海拔【答案】【1】C【2】B【解析】【1】天山博格达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北坡有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在山腰上降水较多,故在山腰形成森林,向上海拔高形成高寒草甸及冰雪带,向下降水越来越少,逐步过渡为山地草原、山麓温带荒漠,甲正处于从山腰上森林向下到草原再到荒漠的山麓荒漠地带,所以C正确,【2】要形成丰富完整的自然带,就需要一定水热条件,而从海陆位置的角度看,该地深处内陆,水汽到达少,而北坡受西风影响,且准噶尔盆地西部有缺口,有利于西风进入,产生降水,中纬度温带加海拔高,使其在垂直方向上有差异的可能,大气环流(西风)带来一定的水汽,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天山南北坡的坡度没有很大的差异,影响最小的为坡度,故选B。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综合检测(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综合检测(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章末综合检测(三)(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土壤是由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

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脉西部断块带。

下图是高黎贡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坡度C.海拔D.坡向2.图中褐红壤地带分布的自然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短刺灌丛或草本植物D.温带针阔混交林3.高黎贡某某坡的黄壤分布区( )A.降水量最大B.土壤肥力最高C.光照条件最好D.应防止水土流失解析:第1题,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区,呈南北走向,阻挡了西南季风的东进,使东西两坡水热条件明显不同,导致高黎贡山两坡的植被出现差异。

根据“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判断气候、植被的差异导致土壤出现差异,所以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坡向;从图中可知,高黎贡某某西坡的纬度、海拔和坡度都相差不大。

第2题,图中5为褐红壤,其主要分布在某某江河谷、高黎贡某某坡等地区,这些地区受干热风影响,气温较高,降水较少,适合耐旱的短刺灌丛或草本植物生长。

第3题,结合图示信息可以判断,黄壤分布区水分条件较好,但在高黎贡某某坡黄壤分布的海拔低,气流仍会继续沿山体上升形成降水;黄壤肥力不是最高;黄壤分布区降水相对较多,光照条件不会是最好;黄壤所在地坡度大,降水较多,而且海拔较低,植被易遭人类破坏,因此应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1.D 2.C 3.D(2020·某某模拟)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

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

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局部已变成了森林。

据此回答4~6题。

4.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C.冰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5.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夏季生长、开放,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收集大气降水B.获取更多光照C.抵抗冬季寒冷D.吸收地下水分6.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人工播种B.降水减少C.全球气候变暖D.冻土增厚解析:第4题,该地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占据了优势,因此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苔原带。

第三章 章末综合测试

第三章 章末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GIS是地图的延伸②RS是地图的延伸③GPS可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④GIS可分别处理RS及GPS提供的图像和数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C。

3S技术的区别很明显,RS不能够绘制地图,也不是地图的延伸。

2.通过地图、遥感影像、野外考察等获得的数据,在GIS技术程序中属于()A.数据处理B.信息源C.数据库D.表达答案:B3.2010年3月7日上午9时许,在西北某军用机场,三架轰炸机相继呼啸升空,向内蒙古黄河上空飞去。

战机按预定方案先后5次进入冰凌堆积区实施轰炸,24枚炸弹全部命中目标。

黄河炸凌今年首次试航试投任务圆满完成。

在黄河凌情监测中可能用到的是________技术,在飞机轰炸目标时,可能用到________技术来完成空间定位。

() A.RS、GIS B.RS、GPSC.GPS、RS D.GIS、RS解析:选B。

RS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GPS技术主要应用于定位导航中。

4.遥感技术可应用的领域有()A.人口普查B.森林普查、精细农业服务C.农作物病虫害监测D.交通定位导航解析:选C。

遥感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在四个选项中,人口普查是对人的具体的统计工作,不能通过遥感完成。

交通定位导航运用的是GPS技术。

GIS与RS结合为精细农业服务。

5.“数字国土”的重要基础是()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高速宽带网的建设及其传输速度解析:选D。

GIS、RS、GPS技术都是“数字国土”的基础,“数字国土”的实现需要大规模的存储空间,把信息分散存储到众多的计算机内,使用时要求能迅速把这些信息调出来。

因此,高速宽带网络的建设及其传输速度是建立“数字国土”的重要基础。

6.GIS与地图最基本的差异是()A.GIS用点、线、面来表示地物的空间特征和属性B.GIS用符号表示地物的属性C.GIS用色彩来表示地物的差异D.GIS用数值表示地物的空间数据答案D7.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成功发射了数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测速外,还能够提供的服务包括()①授时②通信服务③农作物长势预测④气温异常监测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A。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第2课时)教案 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第2课时)教案 中图版必修1

第三章第2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标要求及分析】1、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课标解读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却是绝对的。

一方面,不可能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另一方面,再小的区域,其内部仍然存在着差异。

所以,区域才可以一直逐级划分下去。

由于各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在地域分异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

对于地带性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教师也要心中有数。

在高中阶段,可以从不同的空间尺度角度对地域分异加以说明,即全球范围内存在着自低纬到高纬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中纬度地区存在着自沿海到内陆的经向地域分异规律;高山地区存在着自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因海陆分布、地形、河湖等引起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的界线是对地理环境客观现实的反映,同时又是人为主观划分的,所以需要说明,各自然带之间的界线,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现实中总是由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逐渐过渡到另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

(注:以上分析摘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课标解读》)【教材及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时是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关于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的最后一节,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通。

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的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本课时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

而且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二是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测试题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测试题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3分)1.下列环境或环境构成要素中属于人文地理环境的是( )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②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③美国时代广场 ④黄海沿岸的滩涂 ⑤苏州拙政园和北京颐和园 ⑥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缓坡梯田A.①③④B.③⑤⑥C.②③⑤D.②⑤⑥2.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 降水的差异B.天气的差异C.风向的差异D.气温的差异人们常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据此回答3~4题。

3.它反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不同B.天气环境C.人类活动D.太阳辐射4.它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C.经度地带性D.非地带性从自然带的分布上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据此回答5~6题。

5.不属于自然带成因的是( )A .纬度位置B .海拔高度 C.人类活动 D.海陆位置6.自然带的标志是( )A.植被B.土壤C.气候D.地形图1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图”。

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单一性B.整体性C.区域性D. 差异性8.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推断下列表述与其相符的是( ) A.光照弱 B.河流多,流量丰富 C.冰川冻土广 D.风力大9.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 A.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B.气候影响水文、生物,但是水文、生物不影响气候C.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D.新疆荒漠戈壁的地表景观形成与气候无关 图1图2示意图四种气候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状况。

读图回答10~11题。

① ② ③ ④图210.图中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A.①B.②C.③D.④11.关于图中所示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 ②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③气候 生物水文 土壤地貌是分布在赤道附近、受单一气压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④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图3是“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学习目标1.通过图解或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2.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了解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4.掌握主要地域分异规律的特点、成因和表现。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

2.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环境要素整体性表现气候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及运动特征水文各种水体之间存在着水分交换,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也存在水分的交换,水文现象是各种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综合表现地貌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而成,受流水、冰川、海水、风、地下水等的影响植物受光、热、水、营养物质(土壤)等因素的制约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及时间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2)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例如:东非高原与同纬度的刚果盆地相比,东非高原由于地形的改变而导致其他要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3)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定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

2.基本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间热量差异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水分差异3.陆地自然带4.分异规律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典型地区纬度地带性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水分条件的差异也起一定的作用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带表现更为明显,如图中序号1~3 经度地带性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受一定温度条件的影响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明显,如图中序号4~8垂直地带性自然带沿着海拔高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地更替,类似于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自然带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的变化高山地区,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丰富非地带性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思考1.在河流中上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答案在河流中上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河道淤积,从而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易发生洪涝灾害。

第三章章末过关检测

第三章章末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通常GPS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A.经度、距离、海拔B.纬度、相对高度、距离C.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D.经度、纬度、海拔解析:选D。

GPS通过经纬度和海拔三个数据来确定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

2.有关利用GPS救援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利用GPS技术,可对消防人员、救护人员、交通警察进行应急调遣②利用GPS技术可提高对紧急事件的反应效率③特种车辆如遇突发事件可报警、定位以减少损失④有了GPS的帮助,救援人员可在人迹罕至、条件恶劣的地方对失踪人员实施有效的搜寻、救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利用GPS的定位、跟踪技术,可对遇险的船只、人员实施有效的救护及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响应等。

3.伦敦奥运会期间,伦敦启用了动态车载导航系统,建立了高效的智能交通网络系统,请问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①RS技术②数字地球③GPS技术④GIS技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选D。

运行中的车况,如车速及其所在位置等需要GPS技术进行监控;同时结合GIS技术,可以掌握和调整其运行状况。

(2012·大连高二检测)2011年9月16日,四川省30个县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达691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4亿。

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

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

据此回答4~6题。

4.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5.上题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A.传感器B.卫星系统C.地面装置D.信号发射设备6.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①GIS技术②GPS技术③RS技术④“数字地球”技术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解析:遥感技术可以迅速实现对洪水淹没区的监测,而获取遥感信息的关键装置为接收电磁波信号的传感器。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12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12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水文 生物 的环境
与生 生物→ 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
物 水文 成分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 (1)某地自然景观整体性的分析 首先要根据地理位置确定该地的气候类型,再结合气候判断 植被,最后结合气候、地形等判断水文特征。 (2)某一要素变化造成影响的分析 首先要明确人类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分析这 “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 “全身”呈现怎样的变化。
地区
南半球 中高纬 度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 (理想状态) 布(现实状况)
苔原带、针叶 无
林带
成因
南半球该 纬度无 _陆__地___
因素
地形 起伏
地区
南美洲 巴塔哥 尼亚高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
成因
(理想状态) 布(现实状况)
安第斯山
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 温带荒漠带
非洲沿 20°E 经线自赤道 向南北自然 带的变化
亚欧大陆中纬 度地区从沿海 到内陆自然带 的变化
乞力马扎罗山、 珠穆朗玛峰的垂 直自然带分布
图示
3.非地带性现象及其原因 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 一些非地带性自然带现象。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如 下表所示:
因素
海陆 分布
D.植被覆盖度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解析:第 1 题,在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受地 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的气流抬升,在一定的高度产生丰富 的地形雨,故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先增后减;坡度越大的 地区,降雪留存的难度越大,则积雪厚度越小,但在高山苔 原带,积雪厚度与海拔基本无关;植被覆盖度与水分条件密 切相关,而水分条件与海拔密切相关。第 2 题,东北地区位 于季风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强烈的西北风使山 地的西北坡成为迎风坡,受大风影响,产生冻害。第 3 题,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第1课时)教案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第1课时)教案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所需课时】2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高一学生学习任务中,在课堂尽量多理解、记忆和掌握知识,想课堂45分钟要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课程标准中阐明“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地理基本理念之一,本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综上所述,本节课采用教师领导下提出问题——小组讨论问题——生成新的问题。

【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前面学习了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总结和提升,也是对自然地里的总结,本节内容跨度大、对新概念,知识间联系复杂,知识性、规律性较强,难度较大。

前面通过对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形成过程及特征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环境各要素间是彼此关联、相互制约的整体,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感性认识。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明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2)过程与方法:运用不同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能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综合的地理思维。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第一节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设计杨小艳2013年11月19日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第一节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

(2)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各气候形成因子对气候的影响。

(3)理解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从地理现象入手寻求原因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气候因素关联性的分析,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分析,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环境观。

【重点难点】气候形成因子分析【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学习方法】自学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设计思路】情境导入问题提出新知探索深化新知归纳总结课堂练习【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阅读课前探索,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从土壤、植被和动物等方面来对比撒哈拉沙漠和我国长江中下游的自然景观差异。

通过总结然后过度到我国不同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然后提问为什么各地的自然景观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不同,那么地理环境受哪些要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要素观察、思考、同桌讨论并回答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读图分析的能力是什么?讲授新课一、地理环境(板书)一、地理环境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地理概念[活动] 1.列举组成我们周围环境的各种事物,哪些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哪些属于人文地理环境?2、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并通过表格归纳总结。

快速回答思考讨论看图回答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之间关联性的分析、理解能力二、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承转:撒哈拉沙漠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差异为什么如此之大?你认为这主要受哪一个自然地理要素影响造成的?(板书)二、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设问]1、什么是气候?它与“天气”的区别?2、描述气候的主要指标有哪些?3.气候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变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学,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总结]: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土壤、水文、生物等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教案 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教案 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教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学生通过看景观图,了解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学生能自己举例,并能根据地理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学生举例,简要分析一个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地理环境整体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区域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三、教学难点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五、教学流程六、板书设计第三章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在了解概念及地理环境产生地域分异的基本原因的基础上,运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图和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说出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规律。

2、以某山地垂直自然带为例说出垂直地带性规律.3、举例说明某地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知道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理由:此规律是各自然要素的总结和人文地理学习的基础)难点:1、运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理由:学生对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比较陌生)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理由:学生利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比较困难)三、教学方式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四、教学流程序号课标要求教师学生设计意图1运用地图说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导入:展示不同自然带和同一自然带的多种景观图片,提出问题看图片回答问题,发现差异创设情境,直观认识,激发兴趣2显示全球卫星图片归纳出概念分组讨论差异原因并汇报引出概念3展示世界陆地自然带图和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提出问题:1、非洲从赤道向两侧自然带变化及原因?2、从大兴安岭经内蒙古到新疆自然带变化及原因?归纳总结一、二、三组讨论问题1四、五、六组讨论问题2小组代表发言通过读图找出规律;提高读图技能4展示乞力马扎罗山卫星像片及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讨论山地自然带垂直变化规律5提出问题:1、非洲东部赤道地区为什么是热带草原自然带?2、读图说明南半球为什么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归纳总结一、二、三组讨论问题1四、五、六组讨论问题2小组代表发言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五板书设计巩固练习夯基达标古代诗歌或名言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揭示了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内在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是( )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解析:第 3 题,该地植被地上部分较小,而地下部分根系发 达,所以该地较干旱,A 项正确。第 4 题,随着全球变暖, 当地蒸发加剧会更加干旱,植物为了获取更多水分,只有向 更深处生长才可以生存,所以 C 项正确。 答案:3.A 4.C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解析:第 20 题,图示纵坐标代表的是年平均气温,可以看出 草原的年平均气温分布范围最大。第 2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阔叶林、草原、荒漠这三种植被类型所对应的年平均气温相 差不大而年降水量逐渐减小,符合经度地带性。 答案:20.B 21.C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解析:第 22 题,该地植物矮小,却有发达的根系,说明当地 气候干旱,降水较少。第 23 题,此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为西北地区,邯郸到西北地区体现了经度地带性。 答案:22.C 23.B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下图为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 图。读图完成 24~25 题。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水少,晴天多,光照强烈,①正确;6-9 月降水集中,多阴 雨天气,云量多,②正确;10-12 月降水少,气温高,空气 湿度小,③错误;1-2 月降水少,主要受东北季风控制,④ 错误。 答案:7.A 8.A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 9~10 题。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2017·郑州一中期末)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 意图,回答 18~19 题。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8.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19.造成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大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回 答 11~12 题。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12.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2017·马鞍山高一检测)我国面积广阔,所跨经纬度大,
在不同的地形、气候条件下,各地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建 筑风格等各具特色,形成丰富多样的地方民居文化。据此回 答 1~2 题。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我国宁夏传统住宅一般不开北窗。这反映了当地( )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8.对于甲气候类型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3-5 月光照强烈 ②6-9 月云量多
③10-12 月湿度大 ④1-2 月西南季风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解析:第 7 题,由图可知,甲图全年气温高于 15 ℃,属于热 带,降水较多且季节变率大,降水突变性强,是热带季风气 候;乙图中 7 月气温低但高于 0 ℃,降水多,1 月气温高, 降水少,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丙图中最低气温高于 0 ℃, 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丁图中最低气温低 于 0 ℃,7 月气温高,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第 8 题,根据上题可知,甲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3-5 月降
解析:第 5 题,从气候资料中可以看出该地最低月气温为 17 ℃,全年高温;月最低降水量为 145 mm,全年多雨。第 6 题,根据该地的气候特点可以判断出其为热带雨林气候,形 成原因为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答案:5.A 6.C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读下列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示意图,完成 7~8 题。
A.光照较强
B.盛行偏南风
C.冬季风寒冷、风沙大
D.雨水多
2.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居民常年住在竹楼里。西双版纳
和宁夏民居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度不同
B.气候不同
C.地形不同
D.经济水平不同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解析:第 1 题,我国宁夏的传统住宅一般不开北窗,因为该 地冬季风寒冷、风沙大,不开北窗有利于防寒,C 对。第 2 题,西双版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高温,夏季多雨; 宁夏冬季寒冷,两地民居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气候不同,B 对。 答案:1.C 2.B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下图为六种主要植被类型的气候要素分布范围图。读图 完成 20~21 题。
20.图中年平均气温分布范围最大的阔叶林
D.针叶林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21.图中植被分布能体现经度地带性的是( ) A.热带雨林、阔叶林、针叶林 B.热带雨林、阔叶林、草原 C.阔叶林、草原、荒漠 D.阔叶林、针叶林、苔原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 5~6 题。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5.该地的气候特点为(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
C.冬季温和多雨
D.全年寒冷湿润
6.不考虑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该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9.我国西北内陆绿洲的形成是图中哪个箭头起到的关键作用
() A.③
B.④
C.⑦
D.⑩
10.我国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
漫飞满天”的景观差异,主要是哪个因素造成的( )
A.水文
B.地貌
C.植被
D.气候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解析:第 9 题,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该地绿洲的形 成与水文有关。第 10 题,从描述上看可知两地自然景观的差 异主要是由气候造成的。 答案:9.A 10.D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解析:第 18 题,四川省位于亚热带,山地基带的植被类型应 与该纬度地区对应的水平自然带一致,故甲表示的植被最可 能是常绿阔叶林。第 19 题,读图可知,该山地东坡受夏季风 影响,降水较多,而西坡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造成该 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答案:18.B 19.A
(2017·枣庄八中期末)读下图,回答 16~17 题。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6.图中的自然带由森林带过渡到草原带、荒漠带,影响这
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海拔
17.图中植被由 A 到 B 的变化,反映了陆地环境( )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
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
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 13~15 题。
13.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
指标是( )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 15 题,积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雪层以下地面起到保温作 用,降低气温大幅下降所造成的灾害程度。根据材料可知,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东北长白山地区的降雪期推后, 使地面在初冬没有雪层保护下迅速降温,冻害加剧。 答案:13.C 14.D 15.C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解析:第 24 题,结合纬度跨度达 60°、主要位于南半球等信 息,可判断该山脉是安第斯山脉;图中显示西坡比东坡多了 ③④两个自然带,可判断这两个自然带对应的气候分别是地 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第 25 题,西坡④所处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区人口 稀少,经济欠发达,以游牧业为主;东坡⑦处气候为温带大 陆性气候,主要是位于西风的山地背风坡而降水稀少。 答案:24.B 25.B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 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 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 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 气候
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 22~23 题。
22.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是( A.地形平坦 C.降水稀少
) B.地下水丰富 D.土壤肥沃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23.此景观所在地以及由邯郸到该地所体现的分异规律,组 合正确的是( ) A.华南地区 纬度地带性 B.西北地区 经度地带性 C.西藏地区 经度地带性 D.华北地区 垂直地带性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二、综合题(共 50 分) 26.(2017·长泰高一检测)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疏勒南山位于青海省北部,是祁连山系中现代冰川 广泛发育并分布最集中的一条支脉。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 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