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 我的好习惯 2 我们有精神》导学案_20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
《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验正确姿势的优美。
产生对坐立走姿势正确者的欣赏。
愿意做一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人。
行为与习惯: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在不同场合,行为举止得体。
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的关系。
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演练、对比分析、亲身体验的过程,探究保持正确坐立走姿势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正确的姿势与身体健康、与人的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五角星”若干颗。
教学过程一、这样才精神1.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谁立得正?表现好的同学将得到第一颗礼仪星。
2.试一试。
(1)实践演示:请同学上台做一做,并说说你认为怎样才算立得正。
(2)同学评价:看看书本几幅图,夸夸他们哪里做得好?(3)提问:怎样才算走得齐?这样看上去感觉怎么样?师:这些同学真有精神。
3.学一学。
(1)看一看,听一听。
认真的读书。
[播放动画:跟我学——坐姿](2)全体学生交流互动,教师同时讲解示范。
正确的坐姿是上身为头正、肩平、身正、立腰、挺胸;下身应当是臀部坐在椅子或凳子上,两腿上半部(即大腿部分)自然并拢平放,从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自然并拢垂直,两脚自然平放在地上。
(3)唱一唱,做一做。
4.比一比。
全体演练:全体同学坐好,请刚才在前面演示的同学来看一看,坐得正、有精神的同学,颁给他第一颗礼仪星。
(学生比赛,教师巡视提示。
)5.提问:如果我们坐不正会怎样呢?(1)议一议: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自由谈一谈。
(2)摸一摸:让学生找小伙伴相互摸一摸脊椎,当斜歪着身子或低头趴在桌上与背挺直、胸挺起时有什么不同?(3)谈一谈:全班交流相互摸一摸后的感觉。
6.小结:同学们现在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良好的坐姿会促进骨骼的发育,促进我们健康成长,还有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学习效果好;长期姿势不正确,不仅会使我们眼睛近视,而且可能使我们的脊柱变形,还会造成血管、神经受压,肌肉紧张,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降低学习能力。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一单元 我的好习惯 2 我们有精神》公开课教案_4
《我们有精神》一、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
《我们有精神》一课侧重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因而体现了课标“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反映的“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二、教材分析《我们有精神》一课的编写,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本课帮助学生实现内在和外在精神的结合。
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分析人的内在精神更为重要。
引导学生知道,只有当外在精神与内在精神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精神。
这不仅反应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更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本课的三个主题紧紧围绕“我们有精神”这一话题展开,同时又侧重不同的要点。
教科书以“这样真精神”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有精神”的状态,升旗仪式中学生挺拔的伫立在操场上,引导学生领会正式的,庄严的场合“有精神”的样子。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有精神”。
无论是端正的坐姿,认真读书的样子,还是站得挺拔,高唱爱国歌曲的样子,或是在课堂上响亮回答问题的样子,都是“有精神”的具体表现。
接下来,教材通过对学生坐姿的对比图,帮助学生了解“有精神”的价值。
以此说明“有精神”对我们健康的重要意义。
而在第三个主题“我们天天有精神”中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不同状态中“有精神”的感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思考怎样才能每天有精神,从而进一步谈论天天有精神的办法,让精神成为一种常态。
三、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自我管理能力较弱。
一年级学生对于“我们有精神”理解比较简单。
他们认为坐得端正、声音响亮、穿得干净漂亮就是有精神了,即使这样,学生也不容易做到。
比如,坐得端正也就能坚持一两分钟;回答问题时往往是第一句话声音很响亮,接下来声音就小了;有的学生被提醒要响亮地回答问题时才能够做到,不提醒就做不到了;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敢大声说话;还有的学生由于习惯问题,无论是走路还是坐着,肩部都打不开;有的学生甚至不敢用正眼看人。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单元第2课《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单元第2课《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有精神》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单元第2课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围绕“我们有精神”这一主题,通过活泼有趣的故事和插图,引导学生了解和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
课文内容丰富,涵盖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如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勤奋努力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模仿能力。
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插图、听故事、参与讨论等方式,了解和掌握良好的精神风貌。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可能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举例说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良好的精神风貌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勤奋努力等良好的精神风貌。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自信自强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良好的精神风貌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勤奋努力等良好的精神风貌。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插图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单元第2课《我们有精神》。
2.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3.教学资源: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快乐和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边听课文边观察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具备的良好精神风貌,并互相鼓励和学习。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
《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验正确姿势的优美。
产生对坐立走姿势正确者的欣赏。
愿意做一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人。
行为与习惯: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在不同场合,行为举止得体。
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的关系。
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演练、对比分析、亲身体验的过程,探究保持正确坐立走姿势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正确的姿势与身体健康、与人的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五角星”若干颗。
教学过程一、这样才精神1.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谁立得正?表现好的同学将得到第一颗礼仪星。
2.试一试。
(1)实践演示:请同学上台做一做,并说说你认为怎样才算立得正。
(2)同学评价:看看书本几幅图,夸夸他们哪里做得好?(3)提问:怎样才算走得齐?这样看上去感觉怎么样?师:这些同学真有精神。
3.学一学。
(1)看一看,听一听。
认真的读书。
[播放动画:跟我学——坐姿](2)全体学生交流互动,教师同时讲解示范。
正确的坐姿是上身为头正、肩平、身正、立腰、挺胸;下身应当是臀部坐在椅子或凳子上,两腿上半部(即大腿部分)自然并拢平放,从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自然并拢垂直,两脚自然平放在地上。
(3)唱一唱,做一做。
4.比一比。
全体演练:全体同学坐好,请刚才在前面演示的同学来看一看,坐得正、有精神的同学,颁给他第一颗礼仪星。
(学生比赛,教师巡视提示。
)5.提问:如果我们坐不正会怎样呢?(1)议一议: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自由谈一谈。
(2)摸一摸:让学生找小伙伴相互摸一摸脊椎,当斜歪着身子或低头趴在桌上与背挺直、胸挺起时有什么不同?(3)谈一谈:全班交流相互摸一摸后的感觉。
6.小结:同学们现在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良好的坐姿会促进骨骼的发育,促进我们健康成长,还有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学习效果好;长期姿势不正确,不仅会使我们眼睛近视,而且可能使我们的脊柱变形,还会造成血管、神经受压,肌肉紧张,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降低学习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我的好习惯《2 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2 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精神饱满,以及如何做到精神饱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会保持精神饱满的生活状态。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精神饱满的生活状态,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的第二篇课文。
本课以“我们有精神”为主题,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精神饱满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做到精神饱满。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场景和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思考和行动,从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什么是精神饱满以及如何做到精神饱满尚未完全理解。
因此,本课的教学对于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实践,让他们在情境中感受精神饱满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精神饱满,以及如何做到精神饱满。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充满活力的音乐,让学生感受精神饱满的状态。
2.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段音乐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3.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4.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出本课的主题——我们有精神。
(二)探究精神饱满的重要性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精神饱满和缺乏精神的状态,让学生对比观察并思考精神饱满的重要性。
2. 教师提问:“精神饱满的人和缺乏精神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不同?”3.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4.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出下一步的教学内容。
(三)如何做到精神饱满1. 教师介绍做到精神饱满的基本方法,包括早睡早起、饮食健康、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
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做到精神饱满的计划。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有精神_教案
我们有精神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精神,人为什么要有精神。
2.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精神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展示国旗手升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他们的仪态。
并请同学站起来模仿。
(二)让学生回忆一下,还有哪种样子也精神。
二、学习新课。
(一)解释精神的含义。
(二)强调一下,为什么要有精神才好。
(三)怎么样才能每天都有精神?
(四)小组比赛,展示小组的精神劲。
三、反馈练习。
(一)游戏,比比谁最精神。
(二)小组讨论互评,如何才能更精神。
【作业布置】
将好的精神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下第2课《我们有精神》教案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下第2课《我们有精神》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有精神》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下第2课的主题,旨在让学生认识到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精神风貌。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理解积极心态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面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在生活中,他们可能遇到各种情绪困扰,需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此外,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积极心态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3.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成为一个有精神的人。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2.培养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经验,相互启发。
3.游戏教学法:设计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2.设计有趣的游戏,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3.准备PPT,用于呈现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图片内容为孩子们在各种场景下展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样的精神风貌是美好的?为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故事,讲述一个孩子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心态,从而成为一个有精神的人。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孩子为什么能保持积极心态?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个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调整情绪的重要性。
游戏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感受:“你在游戏中是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的?有什么收获?”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生活中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我的好习惯 第2课《我们有精神》3 新人教版
3、小刚走路的时候总爱东摇西晃
(
)
4、排队的时候,丁丁: 小鱼小虾是同桌, 一个高来一个矬, 小鱼上课坐得直, 小虾总爱趴在桌, 时间一长不得了, 小虾变成小罗锅。
中国少年儿童歌曲 OK电视大赛-小虾 变成小罗锅.flv
1、你见过小鱼和小虾吗? 2、小鱼上课坐得怎么样?小 虾什么样? 3、小鱼为什么是直的,小虾 为什么是弯的?
坐如钟, 身子正; 腿并拢, 脚放平。
走如风, 脚步轻; 头不摇, 身不晃。
立如松, 挺胸膛; 抬起头, 看前方。
坐立走, 有精神; 讲文明, 利健康。
我 叫 脊 柱
他的坐得姿势正确吗?
儿歌:
坐如钟, 上身正; 腿并拢, 脚放平。
我们写字要做 到哪 “三个一”?
眼离书本 一尺
远
一拳
身离桌子 一寸 远
手离笔尖
看~她们站的多整齐!
立
儿歌:
立如松, 挺胸膛; 抬起头, 看前方。
一二三四五六七, 小腿脚跟贴一起。 七六五四三二一, 双肩后脑靠整齐。 靠整齐,腰挺直。 好像一棵小松树。 大家来唱拍手歌, 开开心心比姿势。
瞧~她们走得多精神!
走
儿歌
走如风,脚步轻; 头不摇,身不晃。
医生温馨提示:
我们身体里有一根叫脊柱的骨 头,如果坐、立、走的姿势不正确, 它很容易变形,使我们变成驼背, 因此我们要保持正确的坐立走的姿 势。
坐
我叫脊柱
立
走
火眼金睛:
1、冬冬上课时总爱趴在桌子上。( )
2、小丽坐得时候坐如钟、身子正,腿并 拢,脚放平。( )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我们有精神人教新版
有精神才好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的好 习惯2我 们有精 神人教 新版20
有精神,面貌好。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的好 习惯2我 们有精 神人教 新版20
我们天天有神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的好 习惯2我 们有精 神人教 新版20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的好 习惯2我 们有精 神人教 新版20
我们天天有精神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的好 习惯2我 们有精 神人教 新版20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的好 习惯2我 们有精 神人教 新版20
我们天天有精神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的好 习惯2我 们有精 神人教 新版20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的好 习惯2我 们有精 神人教 新版20
怎样才能每天都有精神呢?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的好 习惯2我 们有精 神人教 新版20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的好 习惯2我 们有精 神人教 新版20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的好 习惯2我 们有精 神人教 新版20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的好 习惯2我 们有精 神人教 新版20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的好 习惯2我 们有精 神人教 新版20
第一单元 我的好习惯 第2课 我们有精神
同学们看看图片上的 小朋友看起来怎么样呢?
这些同学真精神!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的好 习惯2我 们有精 神人教 新版20
还有哪些样子也精神?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的好 习惯2我 们有精 神人教 新版20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我的好 习惯2我 们有精 神人教 新版20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下《我们有精神》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下《我们有精神》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有精神》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们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要有勇气和信心去克服。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个人品质、人际关系和规则意识等内容。
他们对于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对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精神力量来克服困难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体验和感受,引导他们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精神力量的作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精神力量的含义,认识到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精神力量的含义和作用,认识到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精神力量来克服困难,培养积极的面对挑战的态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小组讨论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成功人士克服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的案例,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关注。
2.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是如何运用精神力量来克服困难的,让学生认识到精神力量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运用精神力量来克服的体验和感受。
4.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精神力量的作用和如何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运用精神力量来克服困难。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下《我们有精神》教案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下《我们有精神》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有精神》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学生们应该具备的良好精神风貌。
课文通过实例介绍,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对于个人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性。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于什么是良好的精神风貌,可能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但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可以激发他们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使他们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精神风貌,认识到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对个人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认识良好的精神风貌。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榜样示范法:以优秀学生为榜样,让学生向他们学习,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课文课件、图片、视频等。
2.准备教学道具,如奖状、奖品等。
3.布置教室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年级学生应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中的学生,让他们说出自己认为的积极向上的表现。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我们有精神》,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
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良好精神风貌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情景,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每组表演后,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们有精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们有精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有精神》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精神的力量,以及如何培养和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初期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精神面貌,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精神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以及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精神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精神的力量。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如何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精神故事,互相启发。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片。
2.准备精神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通过展示一些生动的精神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精神的重要性。
例如,可以展示一些勇敢面对困难、乐观积极的人物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精神的力量。
2.呈现(10分钟)呈现与精神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积极向上”、“乐观”、“勇敢”等,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同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精神故事,互相启发。
可以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是如何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b.你自己有没有经历过困难,你是如何面对的?c.你认为如何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4.巩固(5分钟)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重要性。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一单元 我的好习惯 2 我们有精神》公开课教案_7
《2 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有精神》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我的好习惯》,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而设计。
第一课《我们爱整洁》和第二课《我们有精神》侧重从外在基本文明开解的塑造到内在精神气质的培养。
《我们有精神》这一课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如果说《我们爱整洁》这一课是侧重对学生外在精神的塑造的话,那么本课就是实现内在和外在精神的结合。
习惯上,大家容易从“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这些外在表现上对“有精神”做界定。
因而,应该让学生知道,只有当外在的精神与内在的精神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有精神。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我们有精神”理解得比较简单,他们认为坐行端正、穿得干净漂亮就是有精神了,而且就算知道还不一定能做到。
还有些同学认为坐端正、站挺拔很累,松松垮垮还比较舒服。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去改变的。
教学目标:(一)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体会“有精神”的状态与感受,喜欢这些有精神的样子。
(二)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保持有精神的状态的习惯。
(三)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有精神”的样子,明白追求“有精神”的原因。
(四)过程与方法:体验在质疑、探究、讨论中认识“有精神”过程。
重点: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有精神”的感觉与状态,并愿意这样去做。
难点:自己让学生初步认识“内在的精神”。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交流法、活动体验法教学过程:活动一:听一听,知精神。
1.刚才同学们向老师问好的时候,声音响亮,面带微笑,很有礼貌,也很有精神!所以,我送给大家一份见面礼:听一个有趣的故事——《谁精神?》。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谁来说一说?3.同学们说得挺有道理的,让我们也来听听小熊是怎么说的吧。
(视频)小熊:有精神不仅仅是眼大漂亮姿势美,也不仅仅是声音响亮会唱歌,还要包括内在的神采,比如热情友好面带笑、勤奋好学不骄傲、活泼机灵勤上进、自信阳光心情好等。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我们有精神》教案和说课稿
2《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的第二课,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是根据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第2条“养成好习惯”而编写的。
本课教材内容分三个栏目:这样真精神、有精神才好、我们天天有精神。
第一个栏目“这样真精神”呈现了学生生活中典型的五个场景,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在正式场合和日常生活中“有精神”的状态。
第二个栏目“有精神才好”,通过两组对比图,让学生体会有精神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栏目“我们天天有精神”意在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经验,讨论怎样才能做到天天有精神,让有精神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教材副本《谁精神?》以绘本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精神”不仅仅指外表,而是外在表现和内在精神的结合。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第一个栏目的内容。
学情分析:通过观察、访谈后发现,一年级学生对于“有精神”的理解比较单一,局限于对外在精神的感受,往往认为坐得端正、声音响亮、穿得干净漂亮就是有精神了。
而对内在精神的理解比较欠缺,如他们会认为读书只要读正确就好了,不需要大声朗读;有些学生读书、做作业时姿势做好了,但不够用心;唱歌只要会唱就行,不需要感情投入等。
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比较懒散,精神面貌不佳。
如认为孩子写字时坐姿不够端正;阅读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孩子不能长时间保持“有精神”的状态,需要家长提醒等。
教学目标:1.认识在正式场合、日常生活中有精神的状态;初步了解有精神是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结合。
2.喜欢自己有精神的样子,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在正式场合、日常生活中有精神的状态;初步了解有精神是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结合。
难点:1.理解“内在精神气质”的表现,初步了解有精神有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结合。
2.喜欢自己有精神的样子,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2我们有精神 人教新版
《2 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有精神》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我的好习惯》,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而设计。
第一课《我们爱整洁》和第二课《我们有精神》侧重从外在基本文明开解的塑造到内在精神气质的培养。
《我们有精神》这一课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如果说《我们爱整洁》这一课是侧重对学生外在精神的塑造的话,那么本课就是实现内在和外在精神的结合。
习惯上,大家容易从“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这些外在表现上对“有精神”做界定。
因而,应该让学生知道,只有当外在的精神与内在的精神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有精神。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我们有精神”理解得比较简单,他们认为坐行端正、穿得干净漂亮就是有精神了,而且就算知道还不一定能做到。
还有些同学认为坐端正、站挺拔很累,松松垮垮还比较舒服。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去改变的。
教学目标:(一)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体会“有精神”的状态与感受,喜欢这些有精神的样子。
(二)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保持有精神的状态的习惯。
(三)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有精神”的样子,明白追求“有精神”的原因。
(四)过程与方法:体验在质疑、探究、讨论中认识“有精神”过程。
重点: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有精神”的感觉与状态,并愿意这样去做。
难点:自己让学生初步认识“内在的精神”。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交流法、活动体验法教学过程:活动一:听一听,知精神。
1.刚才同学们向老师问好的时候,声音响亮,面带微笑,很有礼貌,也很有精神!所以,我送给大家一份见面礼:听一个有趣的故事——《谁精神?》。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谁来说一说?3.同学们说得挺有道理的,让我们也来听听小熊是怎么说的吧。
(视频)小熊:有精神不仅仅是眼大漂亮姿势美,也不仅仅是声音响亮会唱歌,还要包括内在的神采,比如热情友好面带笑、勤奋好学不骄傲、活泼机灵勤上进、自信阳光心情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我们有精神》一课旨在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本课从不同的方面展示儿童的精神风貌,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精神面貌的重要性,并激发起学生内心的这种冲动,从小培养儿童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蓬勃向上的情感态度。
知道良好精神面貌有利于健康,同时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表现。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有精神的样子体现了人的精神面貌,欣赏精神面貌佳的人。
2.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
树立保持良好精神面貌的愿望。
3.知道怎样做到每天都有精神,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
4.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体验快乐。
教学重点:
1、知道有精神的样子体现了人的精神面貌,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
2、认识了解自己在不同状态中“有精神”的感受,体验精神面貌带给我们的快乐,并能做到有精神。
教学难点:体验精神面貌带来内心的快乐,珍视自己外在的精神,树立保持良好精神面貌。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每天都有精神。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于“我们有精神”理解的比较简单。
他们认为坐得端正、声音洪亮、穿的干净就是有精神了。
即使这样,也不容易做到。
比如:坐得端正也就坚持几分钟,一会儿就坐不住了,东摇西晃;回答问题往往是第一句声音洪亮,接下来就越来越小,甚至没了声音;还有就是有的同学不敢抬头用正眼看人,羞涩扭捏……如何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形成对“有精气神”的人的欣赏,让他们在活动中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体验精神面貌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而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养成正确姿势,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让其终身受益。
四、教材分析:
“我们有精神”旨在从不同的方面感受到“有精神”,让学生认识到拥有良好精神面貌的重要性,并激发起学生内心的冲动,愿意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
知
道精神风貌好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本课主旨落在“有精神”这个关键词上,通过三个主题展开话题,第一个话题“这样真精神”以正面角度呈现图片和视频,展示有精神的状态是怎样的。
第二个话题“有精神才好”呈现学生对比表演,让学生体会有精神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话题“我们天天有精神”是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经验,想想怎样才能保证天天有精神,让有精神成为一种日常的行为习惯。
同时,进行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文明仪表的教育。
五、课前准备:课件、名人有精神面貌的图片、学生有精神的图片素材、视频。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这样真精神——感受“有精神”的状态。
导语:(上课师生互相站立行礼学生坐下后)刚才,大家起立时站得真直,向老师问好的声音真洪亮,现在又坐得这么端正,你们可真精神!
1、看图片猜职业。
出示图片:军人、体操运动员、交警、空姐、播音员等名人有精神图片。
提问:你能猜出他们的职业吗?
2、看视频谈感受。
观看视频:播放《天安门前阅兵仪式》片断。
谈感受:看完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3、小结:这些(军人、警察、运动员)都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他们都在用精神抖擞的姿态展示着自己的风采,用蓬勃向上的精神诠释了中国的骄傲。
同学们,良好精神面貌是多么重要啊!
4、感受校园中正式场合有精神的样子。
出示图片:升旗、合唱、运动会入场式等校园正式场合中有精神样子的图片。
看,在我们的校园里,这些同学也很精神,他们是我们校园的骄傲。
板书课题:我们有精神
5、回忆校园日常生活中有精神的样子。
除了在这些正式的场合中,我们要表现的有精神以外。
像这样认真地读、高兴地唱、响亮地说(出示图片)也是有精神的表现。
在我们学校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样子也精神?
出示图片:坐姿、看书、写字、举手、站姿、回答问题、值勤、唱国歌、摆臂走等图片。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同学交流——学生代表汇报。
6、小结:无论是坐姿端正、认真读书的样子,还是站得挺拔、高唱爱国歌曲的样子,或是在课堂上响亮地回答问题的样子,都是“有精神”的具体表现。
7、绘本剧《谁精神?》表演。
我们知道怎样做有精神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当小裁判,看看谁精神?
说一说:谁最精神?说出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漂亮、眼睛大、声音响亮、姿势好就是“精神”吗?
再次读绘本故事: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对“精神”的理解。
8、小结:有精神不仅仅是外表漂亮,还要有笑容、有神采、不骄傲,只有由内而
外的精神,才是真正的精神。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回忆—表达—体验的过程中体会什么样子是有精神,并能体验到有笑容、有神采、不骄傲才是内在的精神气质。
】
活动二:有精神才好——感受“有精神”的价值
1、情景表演:一名学生趴在桌上看书,另一名学生保持端正的坐姿看书。
(1)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亲自尝试两种不同的坐姿。
谈感受。
(2)说一说:坐姿不端正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板书:有精神身体好。
)
2、情景表演:一名学生垂头丧气地走着,另一名学生昂首挺胸,精神抖擞地走着。
现场采访:(1)走路垂头丧气、弓着腰或者驼着背的人会给你什么感觉?
(2)垂头丧气走路的同学:你走路时垂头丧气、弓着腰或者驼着背,
别人会怎么看你呢?
(3)昂首挺胸走路的同学:你这样昂首挺胸走路有什么感受?
(板书:有精神面貌好。
)
3、医生的温馨提示:不同的姿势对脊柱产生的影响。
4、说说有精神对我们有哪些好处?
5、小结:有精神的孩子,身体好,面貌好,有自信,有朋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表演—观察—体验—表达的过程中体会有精神带给我们的好处,明确有精神既对身体好有对面貌好。
】
活动三:我们天天有精神——让“有精神”成为一种习惯
1、全体同学边读儿歌边做动作。
2、各小组分别展示出最精神的一面。
3、小结:每个小组都特别精神!有精神不仅仅表现在一件事或者一天两天,而是要努力成为一种习惯,让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充满活力。
大家能天天坚持吗?怎样做才能每天都有精神呢?(板书:有精神习惯好)
4、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5、发自查表:如果每天每一项都做到有精神,请组长在表格相应的位置贴上金星,看看一周后,谁是有精神的“星星榜样”,一个月后评选出“有精神小达人”。
6、小结:有精神多好啊!希望同学们要坚持每天有精神,看谁成为咱班的“有精神小达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组展示精神劲,增强精神意识,并引导学生讨论出坚持天天有精神的方法,让有精神成为一种日常的行为习惯。
】
活动四:总结收获
大家这节课的精神劲可真足!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有精神不仅要外表精神,还要有内在的精神;有精神对我们的身体好又对我们的面貌好;我们还要坚持天天有精神,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就让我们排着队,精神饱满地走出教室,好吗?(踏着“进行曲”的节奏,学生一个跟着一个走出教室。
)
板书设计:
我们有精神
有精神身体好
有精神面貌好
有精神习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