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科教版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目答案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份)(合集五篇)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份)(合集五篇)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份)(合集五篇)第一篇: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份)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份)2020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把手放在肋骨上,做深呼吸,感受胸的变化,反复几次。

我发现:吸气时,腹部___________;呼气时,腹部___________。

2.深吸一口气,吹响一个哨子,肺活量___________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

3.在记录“一天的食物”时,“番茄炒蛋”要记录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食物。

4.食物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

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米饭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牛奶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花生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

这些营养成分中,___________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今天是小颜的生日,妈妈为她煮了鸡蛋面,在吃面时,小颜一般不需要用到()。

A.犬齿B.门齿C.臼齿 2.小颜的妈妈最近刚刚生完弟弟,为了让妈妈更快地恢复,小颜为妈妈设计了几份早餐食谱,从平衡膳食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是()。

A.包子、鸡蛋、白粥B.牛奶、白粥、西瓜C.汉堡、可乐、鸡翅 3.学校餐厅为学生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

小新认为这份食谱中需增加蔬莱类食物后才均衡。

下列食物中,添加()后这份食谱变得更为合理。

A.素炒豆角B.红焖羊肉C.水煮鸡蛋 4.在阑尾炎手术后的康复期间,患者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

你建议患者多吃一些()。

A.蔬菜B.水果C.奶、蛋、鱼、肉 5.小乐不爱吃蔬菜,平时喜欢吃一些肉类食物,下列食物中,()会是他喜欢吃的。

A.胡萝卜B.苹果C.牛肉 6.在一次测量肺活量的活动中,老师提供小明小敏小君 1100毫升 1200毫升 1400毫升了三名学生的肺活量数据如表所示。

新四年级科学上册科教版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目参考答案

新四年级科学上册科教版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目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第二单元溶解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1、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或()2漏斗,3、()456高锰酸钾水溶解是()的,用肉眼无法看到物质颗粒,说明高锰酸钾是()于水的。

7、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水面,再(),然后一缕缕的(),轻轻搅拌(),充分搅拌(),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8、能溶解于水中的液体和水可以形成稳定的().()地分散在水中。

9、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都()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水中的1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有关。

14、(),(),()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5、同样重量的块糖和细糖放在水中,()溶解较快。

16、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克。

17、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8、一定量的水可以溶解()的物质,并不是无限制的19程。

202122二、选择题1、利用海水制盐,主要是()。

A.利用太阳的热量将水分蒸发B.利用加热的方法将水分蒸发C.利用过滤的方法将水分蒸发2、把一匙沙子放入水中,我看到()的现象,说明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A.在滤纸上没有沙子B.沙子沉到杯子的底部C.杯子里的水变浑浊了3、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那是通过()的现象知道的。

A.水变白了B.面粉看不见了C.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水面最咸7、下列物质混合后能看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加入水中B.食用油加入水中C.食用油加入汽油中8、下列操作过程中会发生溶解现象的是()A.把食盐倒入水中B.把面粉倒入水中C.把食用油倒入水中9、()倒入水中后,会漂浮在水面上。

A.胶水B.酒精C.食用油10、酒精在水中溶解后,会分布在水的()A.上部B.下部C.各个地方11A.C.12大量的A.氧气13A.强B.14、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大小有关。

A.气压B.水压C.气体体积15、关于气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一般不能溶解于水.B.气体能够溶解于水,但却没有办法把气体从水中分离出来.C.气体能够溶解于水,也能从水中析出.16、下列方法中能让嘴里冰糖溶解得最快的是()A.含在嘴里不动B.把冰糖咬碎。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

(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门齿鼻腔肺活量犬齿淀粉呼吸臼齿肺气管蛋白质1.人的呼吸器官有、咽喉、、支气管、等。

2.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我们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用来咀嚼食物,用来撕碎食物,用来切割食物。

3.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4.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

5.鸡蛋、牛奶等食物中富含。

6.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一呼一吸算两次呼吸。

()2.人在运动时,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呼吸会变得急促。

( ) 3.人体呼出来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4.测量肺活量时,如果一口气断了,可以迅速再吸一口气继续向测量袋里吹气。

() 5.给食物分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食物。

( ) 6.我们可以利用滴碘酒的方式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

()7.水果、蔬菜类食物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 )8.研究食物的消化过程时,我们用透明塑料管来模拟食道的工作。

( ) 9.常吃比较烫的食物对我们的消化器官是有好处的。

()10.根据“平衡膳食宝塔”的饮食建议,我们每天要多吃肉类和脂肪类食物。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人体通过呼吸获取()。

A.氧气B.二氧化碳C.血液2.人体的消化器官不包括()。

A.胃B.大肠C.肺3.早餐时,路路同学吃了一碗鸡蛋肉丝面,应该记录为()食物。

A.1种B.2种C.3种4.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保护呼吸器官的是()。

A.经常开窗通风B.经常闻二手烟C.空气不良时,戴口罩出门5.如果按照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进行分类,下列食物中,不能分在同一类的是()。

A.番茄和青椒B.鸡蛋和红薯C.牛肉和酸奶6.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

7.下列属于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是()。

A.早餐不吃,午餐少吃,晚餐吃饱B.只吃爱吃的食物C.有荤有素,粗细粮搭配8.口腔中的()起到对食物的搅拌作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预热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预热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人的耳郭有()的作用。

A.收集声音B.产生振动C.传播声音2.小明发现有一根琴弦声音有些低,他应该()。

A.用力弹B.将这根琴弦调松一些C.将这根琴弦调紧一些3.手指脱皮、口腔溃疡时,需多吃含()的食物。

A.维生素B.水C.脂肪4.米饭、面条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供给我们()。

A.糖类B.蛋白质C.营养5.下列关于膳食宝塔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要严格按照膳食宝塔的标准饮食,一点也不能有偏差B.膳食宝塔越下层的食物食用量越多C.我们要参照膳食宝塔的标准,丰富食物种类6.下面器官没有参与呼吸的是()。

A.肺B.大脑C.气管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像二胡、小提琴、吉他等乐器,是靠()的振动发出高低()的声音的。

2.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不同。

3.声音的产生是由()引起的。

4.我们在敲击物体振动发声时,轻轻敲击音量就(),用力敲击音量就()。

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就();振动的慢,发出的声音就()。

5.声音有()、()等特点。

6.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我国传统乐器古筝上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2.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的幅度不会发生变化。

()3.我们听到蝉的叫声是它们的翅膀在迅速地振动产生的。

()4.羊肉是很有营养的,它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

()5.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6.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水中传播。

()四.连线题(共1题,共11分)1.把食物名称、营养成分与人体的主要作用连起来。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完成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

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同根弦发出的声音高低变化的规律是什么?2.什么是肺活量?3.说说为什么我们运动后呼吸次数会增加。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30分)1.下列器官属于呼吸器官的是( )A. 胃B. 心脏C. 肺2.下列最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是()。

A. 吸烟B. 雾霾C. 暴饮暴食3.马铃薯遇碘酒后会变色是因为含有( )。

A. 脂肪B. 蛋白质C. 淀粉4.俗话说吃饭要“细嚼慢咽”,其中“嚼”用到的是( )。

A. 门齿B. 犬齿C. 臼齿5.根据“平衡膳食宝塔”,以下食物一天中摄人最多的食物应该是( )。

A. 肉类B. 水果和蔬菜类C. 谷薯类6.人体吸进空气的途径是( )。

A. 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B.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C. 鼻腔-→支气管-→气管-→咽喉-→肺7.下列关于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呼吸过程由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构成B. 吸气时胸部收缩,呼气时胸部扩张C. 呼吸过程需要各个呼吸器官共同工作完成8.人体的胃属于( )。

A. 血液循环器官B. 呼吸器官C. 消化器官9.下列食物含有蛋白质较多的是_______。

A. 肉类B. 蔬菜C. 米饭10.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丰富的是_______。

A. 牛奶B. 胡萝卜C. 香肠11.( )像袋子一样通过蠕动,把食物磨碎、揉烂。

A. 胃B. 小肠C. 口腔12.在人体呼吸过程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 )后从气管排出。

A. 支气管B. 肺泡C. 鼻腔13.胃中酸酸的液体是( )。

A. 食糜B. 醋C. 胃酸14.多吃()含量高的食物,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A. 脂肪和蛋白质B. 脂肪和维生素C. 钙与蛋白质15.雾霾严重时,我们应该( )。

A. 清晨去公园跑步B. 多到室外锻炼身体C. 减少室外活动,尽量留在室内二、判断题(20分)16.人体呼出的主要是氧气。

( )17.我们正处青春期,所以应尽多吃肉、蛋、奶之类的食物,少吃蔬菜类食物,这样养分才跟得上。

( )18.在模拟胃的蠕动时,如果袋子里面有气体,要先把气体排净。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呼吸和消化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呼吸和消化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计24分)1、()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A.气管B.肺C.膈肌2、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是()。

A.面包B.牛奶C.黄瓜3、使肺活量增大的有效方法是()。

A.经常锻炼B.多睡觉C.努力学习4、在人体的消化器官中,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是()。

A.胃B.大肠C.食道5、下面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

A.辣椒B.羊排C.馒头6、下列()是植物类食物。

A.米饭B.鸡肉C.牛奶7、下面食物中,都是单一食物的是()。

A.馒头、猪肉饭、梨、苹果B.馒头、白米饭、梨、肉包 C.馒头、白米饭、梨、苹果8、鱼、肉、蛋、奶豆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9、脂肪和糖类是人体()的主要来源。

10、食物中的营养通常分为()、()、()、维生素、()和()。

1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水。

12、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和()的主要来源。

13、经常锻炼身体能提升()。

14、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的()都离不开水。

15、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作单位。

16、根据形状可以把牙齿分成不同的类别。

我们吃食物时,用来切割食物的牙齿主要是(),用来咀嚼食物的是(),用来撕碎食物的是()。

三、判断题(共8题,共计24分)17、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相比,氧气含量的多少不会发生变化。

()18、嘴和鼻子都可以呼吸。

()19、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是一样的。

()20、随着年龄的增长,肺活量会一直变大。

()21、水在白纸上干燥后会留下痕迹。

()22、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没有好处。

()23、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24、小刚胃口好,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他都不怕。

()四、连线题(共1题,共计4分)25、连线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在安静状态下每位同学一分钟的呼吸次数是()。

A.一模一样的B.有一些差别C.有很大差别2.()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

A.呼吸B.锻炼C.食物3.碘酒滴到含有淀粉的食物上变成()。

A.红色B.黑色C.蓝色4.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比肺活量小的人吹得响,时间也()。

A.久B.短C.一样5.下列关于膳食宝塔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要严格按照膳食宝塔的标准饮食,一点也不能有偏差B.膳食宝塔越下层的食物食用量越多C.我们要参照膳食宝塔的标准,丰富食物种类6.下面食物中,都是单一食物的是()。

A.馒头、猪肉饭、梨、苹果B.馒头、白米饭、梨、肉包 C.馒头、白米饭、梨、苹果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1.根据形状可以把牙齿分成不同的类别。

我们吃食物时,用来切割食物的牙齿主要是(),用来咀嚼食物的是(),用来撕碎食物的是()。

2.我们口腔中又长又尖的牙齿称之为()。

3.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和()的主要来源。

4.人体的消化器官中,()最长。

5.()能够将食物在口腔中进行传送和搅拌。

6.人生长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肥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2.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呼吸,除了睡觉时。

()3.马铃薯里含有丰富的淀粉和维生素。

()4.世界上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

()5.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6.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把下面的食物和它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用线连接起来。

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糖类芹菜苹果牛肉米饭肥肉豆浆五.填表题(共1题,共9分)1.科学课上,四(1)班的同学为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争论不休,你能帮他们完成实验方案吗?六.简答题(共6题,共30分)1.人在运动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2.什么是肺活量?3.上四年级的小红每次上到四楼教室都要气喘吁吁,而且最近和同学比赛吹气球觉得很费力气还落后了,好强的她也很苦恼,假如你认识她,请你告诉小红怎样改善这种状况的方法吧!顺便把你的方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必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必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我们耳朵里的()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A.听小骨B.鼓膜C.耳蜗2.()属于自然界的声音。

A.风吹树叶的声音B.汽车鸣笛的声音C.炒菜的声音3.下列做法中能更好地防止蛀牙的是()。

A.经常洗牙B.多吃甜味食物C.不吃甜味食物4.()不属于家里的声音。

A.菜市场的吆喝声B.炒菜的声音C.打呼噜的声音5.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会随水位的上升()。

A.越来越高B.越来越低C.不会改变6.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

A.肉禽蛋类B.坚果类C.蔬菜水果类二.填空题(共6题,共34分)1.判断食物营养成分:取一部分滴入碘酒,如果显示蓝色就说明有();再取一部分在纸上摩擦,有油渍说明()含量高;取一部分在酒精灯上燃烧,有烧焦味说明存在()。

2.在车站、菜市场等地经常会听到()的声音。

3.“宝塔”中食物的用量呈现()的变化规律。

4.()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中声音不能传播。

5.食物中的营养通常分为()、()、()、维生素、()和()。

6.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请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填一填。

(填序号)外界传来的声音→()→()→鼓膜→()→()→()→大脑①外耳道;②听觉神经③耳蜗④耳郭⑤听小骨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呼吸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特征。

()2.我们做的土电话能听到对方小声讲话,是因为纸杯把声音扩大了。

()3.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身体健康。

()4.被敲打后的音叉接触到水面后会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6.记录一天的食物时,八宝粥是一种食物。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把耳朵的结构和它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1.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

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上四年级的小红每次上到四楼教室都要气喘吁吁,而且最近和同学比赛吹气球觉得很费力气还落后了,好强的她也很苦恼,假如你认识她,请你告诉小红怎样改善这种状况的方法吧!顺便把你的方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附答案【轻巧夺冠】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附答案【轻巧夺冠】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食物的消化是从()开始的。

A.口腔B.食道C.胃2.下面的乐器中,()不是通过空气振动发出声音的。

A.口琴B.小号C.竖笛3.下面做法中,能更好地防止蛀牙的是()。

A.经常用牙签剔牙B.坚持早晚刷牙C.多吃甜味食品4.我们从空气中吸入的()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A.氧气B.二氧化碳C.无法确定5.如图,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不接触水槽壁),我们能听到“砰砰”的敲击声,这个实验能够证明()。

A.水不能传播声音B.水能传播声音C.无法确定6.人在运动后,呼吸会加快,心跳会()。

A.加快B.减慢C.不变D.停止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我们人耳里面的()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2.与平静状态相比,运动后呼吸次数都会()。

3.想让鼓声变得更强,我们应()(“轻”或“重”)击鼓面。

4.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使()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5.依次写出消化器官: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

6.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振动,并通过这些()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一列鸣笛的火车自远处来经过你身边,又由近而远,声音大小没有变化。

()2.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要做到营养均衡。

()3.动物的发声与振动无关。

()4.世界上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

()5.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6.声音是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的,所以耳廓只是好看,对我们听到声音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把消化器官与它们的功能用线连接口腔吸收食物残渣中水分大肠储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食管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胃把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小肠把食物送到胃里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1.观察物体是否发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溶解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1、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或()的方法分离出来,称为溶解了。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玻璃棒、()。

3、我们把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可以采用( )的方法。

4、溶解是指物质()地、稳定地分布在水中,不会()、也不能用()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5、将适量的味精、酒精、面粉和食用油分别放入水中并搅拌后静置一会儿,观察到()会沉淀,()会溶解,()会分层。

6、取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观察发现高锰酸钾水溶解是()的,用肉眼无法看到物质颗粒,说明高锰酸钾是()于水的。

7、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水面,再(),然后一缕缕的(),轻轻搅拌(),充分搅拌(),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8、能溶解于水中的液体和水可以形成稳定的().()地分散在水中。

9、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都()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沙、面粉、食用油()在水中,形成的是()。

10、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

11、水除了能溶解()和()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2、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是因为鱼鳃能呼吸溶解于水中的()。

1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有关。

14、(),(),()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5、同样重量的块糖和细糖放在水中,()溶解较快。

16、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克。

17、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8、一定量的水可以溶解()的物质,并不是无限制的19、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过程。

2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

加热时用()加热。

21、在“用加热的办法减少浓盐水的水分”实验中,在蒸发皿底部垫上石棉网的作用是().22、把海水引进盐田时,利用()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海水中的水分越来越少,便开始析出盐的结晶。

二、选择题1、利用海水制盐,主要是()。

A.利用太阳的热量将水分蒸发B.利用加热的方法将水分蒸发C.利用过滤的方法将水分蒸发2、把一匙沙子放入水中,我看到()的现象,说明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A.在滤纸上没有沙子B.沙子沉到杯子的底部C.杯子里的水变浑浊了3、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那是通过()的现象知道的。

A.水变白了B.面粉看不见了C.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4、把高锰酸钾投入到一杯水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水的颜色从无色变成紫色B.水的颜色从紫色逐渐变淡C.高锰酸钾从可见到不可见5、把少量的()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我们还能看到颗粒。

A.沙子B.高锰酸钾C.食盐6、食盐在水中溶解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间最咸B.各个部分一样咸C.水面最咸7、下列物质混合后能看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加入水中B.食用油加入水中C.食用油加入汽油中8、下列操作过程中会发生溶解现象的是()A.把食盐倒入水中B.把面粉倒入水中C.把食用油倒入水中9、()倒入水中后,会漂浮在水面上。

A.胶水B.酒精C.食用油10、酒精在水中溶解后,会分布在水的( )A.上部B.下部C.各个地方1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清洁剂洗餐具,这是利用了()。

A.清洁剂和水能溶解B.油污和水能溶解C.油污能和清洁剂溶解12、我们常喝的饮料“雪碧”中溶解了大量的(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13、在同样多的水中加入白糖和苏打水,溶解越多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A.强B.弱C.一样14、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 )大小有关。

A.气压B.水压C.气体体积15、关于气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一般不能溶解于水.B.气体能够溶解于水,但却没有办法把气体从水中分离出来.C.气体能够溶解于水,也能从水中析出.16、下列方法中能让嘴里冰糖溶解得最快的是( )A.含在嘴里不动B.把冰糖咬碎C C.咬碎并用舌头搅拌17、把形状、大小相同的两块肥皂放在装有半杯水的杯中,( )溶解得最快。

A.搅拌不切碎B.切碎并搅拌C.切碎不搅拌18、下列( )的方法使水果糖在水中溶解最快。

A.放入冷水中搅拌B.放入热水中搅拌C.捻碎放入热水中搅拌19、在做“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器材是()。

A.玻璃棒B.酒精灯C.天平20、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来分离的是()。

A.混有泥沙的白糖B.混有食盐的味精C.混有水的酒精21、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A.让蒸发皿均匀受热B.加热得更快C.保护蒸发皿22、酒精灯熄灭时,正确的方法是()。

A.用嘴吹灭B.用灯帽盖灭C.用灯帽盖灭后,在重盖一次23、下列问题中,我们可以直接研究的是()。

A.一杯水能溶解多少毫升食盐B.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C.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24、一桶水比一小杯水能溶解的白糖多,这说明了()。

A.白糖在一桶水中的溶解能力强B.白糖在一杯水中的溶解能力强C.白糖在两种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但水越多,溶解的量就越大25、在一杯水中不断加入食盐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此时杯中的食盐溶液处于()。

A.饱和状态B.不饱和状态C.混浊状态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哪些?写出你知道的方法。

三、实验探究:1、实验材料:试管水食用油实验一:在试管中装入20毫升水,再加入2毫升食用油.我们先看到( )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这时看到( )这说明()。

实验二:在试管中装入20毫升食用油,再加入2毫升水,我们看到( )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这时看到( )这说明()。

2、填空(在括号内填出酒精灯各部分名称)(5分)。

3、制定“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材料准备:*研究的过程与方法:(1)、(2)、(3)、(4)、4、设计一个“搅拌能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的实验:实验名称:搅拌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实验器材:两个同样的杯子,几块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肥皂,搅拌棒实验过程:(1)(2)(3)(4)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第二单元溶解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1、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称为溶解了。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3、我们把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

4、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布在水中,不会(沉淀)、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5、将适量的味精、酒精、面粉和食用油分别放入水中并搅拌后静置一会儿,观察到(面粉)会沉淀,(味精、酒精)会溶解,(食用油)会分层。

6、取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观察发现高锰酸钾水溶液是(紫色透明)的,用肉眼无法看到物质颗粒,说明高锰酸钾是(溶解)于水的。

7、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完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8、能溶解于水中的液体和水可以形成稳定的(溶液).(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9、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都(均匀稳定的分散)在水中,形成了透( ) ( )( )( ) ( )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10、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11、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2、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是因为鱼鳃能呼吸溶解于水中的(氧气)。

1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气压)有关。

14、(切碎),(搅拌),(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5、同样重量的块糖和细糖放在水中,(细糖)溶解较快。

16、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17、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8、一定量的水可以溶解(一定量)的物质,并不是无限制的19、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

2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较低)。

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21、在“用加热的办法减少浓盐水的水分”实验中,在蒸发皿底部垫上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蒸发皿受热均匀).22、把海水引进盐田时,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海水中的水分越来越少,便开始析出盐的结晶。

二、选择题1、利用海水制盐,主要是(A )。

A.利用太阳的热量将水分蒸发 B.利用加热的方法将水分蒸发C.利用过滤的方法将水分蒸发2、把一匙沙子放入水中,我看到(B)的现象,说明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A.在滤纸上没有沙子B.沙子沉到杯子的底部C.杯子里的水变浑浊了3、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那是通过(C)的现象知道的。

A.水变白了B.面粉看不见了C.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4、把高锰酸钾投入到一杯水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B)。

A.水的颜色从无色变成紫色B.水的颜色从紫色逐渐变淡C.高锰酸钾从可见到不可见5、把少量的(A)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我们还能看到颗粒。

A.沙子B.高锰酸钾C.食盐6、食盐在水中溶解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中间最咸B.各个部分一样咸C.水面最咸7、下列物质混合后能看得到溶液的是(C)A.面粉加入水中B.食用油加入水中C.食用油加入汽油中8、下列操作过程中会发生溶解现象的是(A)A.把食盐倒入水中B.把面粉倒入水中C.把食用油倒入水中9、(C)倒入水中后,会漂浮在水面上。

A.胶水B.酒精C.食用油10、酒精在水中溶解后,会分布在水的( C )A.上部B.下部C.各个地方1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清洁剂洗餐具,这是利用了(C)。

A.清洁剂和水能溶解B.油污和水能溶解C.油污能和清洁剂溶解12、我们常喝的饮料“雪碧”中溶解了大量的( B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13、在同样多的水中加入白糖和苏打水,溶解越多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A )A.强B.弱C.一样14、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A )大小有关。

A.气压B.水压C.气体体积15、关于气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气体一般不能溶解于水.B.气体能够溶解于水,但却没有办法把气体从水中分离出来.C.气体能够溶解于水,也能从水中析出.16、下列方法中能让嘴里冰糖溶解得最快的是( C)A.含在嘴里不动B.把冰糖咬碎C C.咬碎并用舌头搅拌17、把形状、大小相同的两块肥皂放在装有半杯水的杯中,( B )溶解得最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