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流派总结
各语言教学法流派一览图
各语言教学法流派一览图一、认知派与经验派教学法流派项目产生时间代表人物理论基础教学原则优点缺点语法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19世纪奥伦多夫【德】语言学:历史比较(所有语言都始于一种原始语)心理学:德国官能心理学(训练官能)1.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2.注重培养阅读、写作、智力,不重视口语和听力3.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4.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文学名著1.奠定了科学的外语教学法基础2.强调对语法规则的掌握,能较好地培养阅读和翻译的能力,体现了理性教学法的主要特点;促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发展自己的能力过分强调语法学习,依赖母语,过分注重书面翻译,忽略口语教学,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直接法(自然法、口语法)19世纪下半叶贝力子【德】帕默【英】语言学:语言是习惯;不同语言并不对等,反对翻译法心理学:联想主义心理学,刺激反应教学过程模仿幼儿学习母语的自然过程1.直接联系原则,排除母语,用直观手段,常用表演2.以口语为基础原则,先听说后读写3.以模仿为主原则,直接感知4.句本位原则,句子是基本教学单位5.归纳途径教语法原则6.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原则1.提倡“言语-语言-言语”的外语学习途径,为听说法、视听法等流派开了先河,促进了翻译法变革,首开经验派教学先河2.制定了一整套练习体系,编出了有成效并广泛推行的教材,在世界外语教学法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1.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抑制了成年人认知能力的发挥2、偏重经验,重视感觉,忽视了对语法规则的掌握3、早期过分排斥母语,一点就透的也不用母语讲反而影响教学情景法20世纪20—30年代帕默霍恩比帕默的语言观:学习语言有两种能力,有意识的和天赋的,两种要同时运用;并且教学方法要取各家之长1、教学目的是掌握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掌握语言结构是前提2、从口语开始3、课堂使用目的语4、新的语言点在情境中介绍并操练5、先掌握词汇语法之后再叫阅读和写作1、继承了直接法的特点,但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特别是对词汇和语法的控制方面以及强调运用情景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涉及到语言的结构、规则、功能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方面。
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有两个主要的流派,分别是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
这两个流派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理论观点以及研究重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形式主义派是一种以形式为中心的语言学流派。
形式主义派强调语言的内部结构、规则和形式,关注语言的句法、语音、词汇等方面。
形式主义派的代表人物有索绪尔、布洛赫等。
他们认为语言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与人类的思维和社会无关,语言的功能是次要的。
形式主义派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规则和结构,揭示语言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功能派是一种以功能为中心的语言学流派。
功能派强调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关注语言的意义、语用、语境等方面。
功能派的代表人物有马尔库斯、哈贝马斯等。
他们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交往工具,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是为了实现语言的功能。
功能派通过研究语言的使用和交际情境,揭示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形式主义派主要采用分析和归纳的方法,通过对语言的形式和规则进行抽象和概括,寻找语言的普遍规律。
功能派主要采用描述和解释的方法,通过对语言的使用和交际情境进行观察和分析,揭示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在语言学的理论观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形式主义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独立的系统,与人类的思维和社会无关,语言的功能是次要的。
功能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交往工具,与人类的思维和社会密切相关,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是为了实现语言的功能。
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在语言学的研究重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形式主义派主要关注语言的内部结构、规则和形式,研究语言的句法、语音、词汇等方面。
功能派主要关注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研究语言的意义、语用、语境等方面。
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是两个主要的语言学流派。
形式主义派强调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关注语言的内部规律;功能派强调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关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
语言学流派总结
语言学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
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广泛收集世界各种语言材料,二是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拉斯克在他的《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一书中第一个对基本语汇中的词进行系统的比较,找出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语言的亲缘关系。
格里姆在拉斯克一书的启发下,在他的《日耳曼语语法》里确定了希腊语、峨特语和高地德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即所谓的"格里姆定律"(Grimm's Law)。
格里姆明确指出,语音对应规律是建立印欧语系和其他语系的基础。
维尔纳(K·Verner)后来补充解释清楚了"格里姆定律"难以解释的一组例外,世称"维尔纳定律",这就使音变规律的研究日臻完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也就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葆朴的主要著作是《梵语、禅德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拉丁语、立陶宛语、古斯拉夫语、峨特语和德语比较语法》,旨在把梵语和欧洲、亚洲的几种其他语言相比较,找出它们在形态上的共同来源。
远离欧洲的梵语在这些语言中找到了它应有的位置:它既不是拉丁语、希腊语和其他欧洲语言的母语,也不是由其他语言演变而来,它和其他语言都出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只不过它比其他语言保存更多的原始形式。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
西方语言学流派知识点总结
西方语言学流派知识点总结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文化。
在西方语言学领域,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和学说,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对一些主要的西方语言学流派进行总结和概述。
1. 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语言学流派,其核心思想是语言的结构是决定其意义和功能的关键因素。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关注语言的内部结构,通过分析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要素来揭示其规则和模式。
其中,最知名的结构主义学派是索绪尔学派和布洛姆菲尔德学派。
2. 生成语法生成语法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语言是通过某种生成规则产生的。
生成语法学派认为语言的产生过程是基于一系列规则和转换的,这些规则可以用形式化的方式来描述。
生成语法的代表人物包括诺姆·乔姆斯基和查尔斯·菲尔。
生成语法的研究对后来的语言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语用学语用学是一门关注语言使用情境和交际目的的学科。
与其他流派不同,语用学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交际效果。
语用学家研究语言如何在特定情境中传达意义,以及人们如何通过语言进行交际和理解。
格里姆斯学派和奥斯丁学派是语用学的重要代表,他们的研究对于理解语言和交际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语言变化研究语言变化研究是一门关注语言随时间变化的学科。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演变和变化。
语言变化研究关注语言的历史发展和变迁,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现代数据的分析,揭示语言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威廉·拉布学派和米哈伊尔·巴哈京学派是语言变化研究的重要代表。
5.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关注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
社会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与社会因素(如社会地位、性别、年龄等)之间的关系,揭示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和变化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的代表学派包括华兹沃斯学派和拉布学派。
以上只是对一些主要的西方语言学流派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研究语言本体的流派
研究语言本体的流派
,
语言本体研究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特别是哲学语言学研究范畴. 这一研究主要是讨论有关语言及其关系的问题, 具体包括语义、语法、句法结构等. 语言本体研究分为许多流派, 各有其特色.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语言研究流派:
1. 语义主义:语义主义以“意义结构”为切入点,关注与言语相关联的意义及单词,短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如猜想词典,例子分析,发现对话表达的可能性等,以解释语言理解的普遍机制。
2. 修辞学:修辞学通过分析文章结构,评议语言用法,以及表达逻辑事实、提出关键论据来解释语言在表达和推理中的作用。
3. 文法学:文法学以字形,音韵,句式,语素,话题结构等特征,对语言的语法系统进行系统分析,这是一种语言本体研究的流派。
4. 网络语言学:网络语言学从交互式和网络技术中获得灵感,并且提出如何在一定的文本中创造可以洞察潜在学习机制的方法,以便从中发现言语的形成规律,网络语言学的结果被广泛应用于语言研究和人机双方对话中。
语言学各学派
布拉格学派基本观点: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在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和F. de索绪尔的影响下形成的。
他们同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看法有同有异。
相同之处是反对德国新语法学派的历史主义及分割主义,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应对其结构进行共时的研究,不同之处是布拉格学派把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研究。
他们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作交际工具,语言是一个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
因此要用功能的观点去研究语言。
布拉格学派认为句子能从语法角度分析也能从功能角度分析用主位和述位来分析句子。
主位指已知信息或在给定语境是明确的话语起点前信息述位指说话者陈述的有关或涉及话语起点内容。
与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区别:布拉格学派区别于美国结构主义学派之处是:他们主要研究已有悠久文化的欧洲语言,从功能观点出发广泛探讨标准语、语言修养、修辞学、文艺学、诗学、美学等问题。
他们重视语义标准,主张采用对立论,而不接受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分布论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为了强调自己的特点,布拉格学派曾明确表示应该把自己称为功能语言学派。
主要贡献:布拉格学派发展了索绪尔和博杜恩·德·库尔德内的理论。
他们的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系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音系学中的理论原则、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对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拉格学派的实际切分的理论已得到公认的发展,为话语语言学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分析比较法对类型语言学和语言普遍现象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他们的定量分析法又为数理语言学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他们对语言结构的研究是机器翻译产生的重要前提之一。
1976年,法国成立了以马丁内为首的国际功能语言学协会,旨在发展布拉格学派的基本思想。
伦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及成就:1.马林诺夫斯基的"情境意义"思想20 世纪20 年代,英国出现了马林诺夫斯基的"情境意义"思想。
语言学流派专题知识
构造主义语言学阶段性小结
1950年代:构造主义旳时代 研究对象:作为人类行为旳语言 研究范式:发觉程序+分布理论(如音位
旳描写) 哲学基础:行为主义 关心旳是对语言本身旳构造和系统旳描写 就语言而研究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语言
构造主义语言学旳三个流派
1、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 也称功能语言学派。该学派创建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
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
两者旳关系体现为:“外部语言学首先引起内部 语言学问题,继而成为内部语言学旳承载,内部 语言学则不失时机地转化为外部语言学旳前提。 内部语言学涉及言语体系旳恒定方面,它超越时 间和空间等诸多原因旳影响,是语言抽象旳部分; 外部语言学则观照语言旳动态方面,受制于时间 或空间,是言语体系旳具象旳部分。”“没有外 部语言学我们便不可能聚焦于内部语言学,便不 可能了解那种抽象旳‘一般’旳存在,而没有内 部语言学,我们便无从感知理论形态与实际中具 象旳言语之间旳关系,便无从实现理论旳升华与 转化。”
他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并任美国科学增进会委员、
美国科学院和文理科学院院士。他在29岁时出版旳《句法 构造》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旳思想,从而奠定了他在当代
语言学中旳地位。由他主持开发旳人机对译系统采用了转
换生成语法原理,成功地实现了印欧语系中不同语言之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旳人机对译,被广泛用于国际会议旳同声传译。他后来提
构造主义语言学旳三个流派
3、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这个学派最主要旳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被誉为“美国语言学家之首”。 他于1933年出版旳《语言论》宣告了美国构造主义学派正式诞生。布龙 菲尔德在《语言论》中制定了语言构造旳基本原则和措施,成为这个学 派旳理论指南,所以有人称该学派为“布龙菲尔德学派”。
简述语言学流派
英语122班马巾帅 201236635222简述语言学流派现代语言学一百多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学派)、转换-生成语言学分别是这三大时期的代表。
1、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语文学时期的学者,对语言的研究多是主观的规定和臆测,缺少客观的描述和检验,研究对象往往仅限于书面语,目的是校勘古书,解释传统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不准违背古人的说法,忽视语言本身的结构与发展,更不理解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社会功能。
历史语言学建立了比较的方法,既注意语言古今的对比,又注意现代不同语言的对比,重视当代活的语言的研究,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考察语言的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为语言建立了谱系,对各种语言做出了谱系分类。
所以,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结构语言学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结构语言学的主要论点扼要地说有两个方面:第一,认为每中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第二,每种语言的个别单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跟其它单位的区别、对立中存在的。
结构主义强调不能孤立地从事物的个别性去认识它,而要同时从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从结构的分层符号系统的整体性去认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结构主义语言学后来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死胡同,过于追求抽象形式,而忽视语句的具体内容,显得比较片面。
结构语言学内部又分为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
(1)布拉格学派,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
其先驱者是马泰修斯,成员主要有雅科布逊、特鲁贝茨柯伊、哈弗阿奈克等。
1926年10月,由马泰修斯和雅克布逊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布拉格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论述见于《论纲》,《论纲》中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对语言现象的评价应着眼于它的功能。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目录:【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二】20世纪初期到中叶:结构主义语言学(也称结构语言学)【三】20世纪中叶至今:转换生成语言学【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这样的语言研究就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1】先驱人物——威廉·琼斯(英国东方学家,加尔各答最高法院法官)1786年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因为这年的9月27日有个名叫威廉·琼斯(W. Jones)的英国人在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宣读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三周年演说》。
文章指出梵语(古印度语)和欧洲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和日耳曼语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他断言,这些语言必有一个共同的来源。
威廉·琼斯的论文研究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在当时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把眼光引向过去,探索各民族的起源和史前史,古代的语言也是系统研究的对象之一。
此后的100年中,学者们忙于各种语言的历史比较——先是在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之间进行比较,后来则是构拟它们的母语——原始印欧语。
【2】奠基人有:葆朴、拉斯克、格里木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一文,揭示了这些语言的动词变位系统的对应规则,并认为这些语言应该具有共同的来源的结论,被认为是历史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指出日耳曼诸语言和其他印欧语的词在语音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形式对应关系。
拉斯克认为,语法对应是确定语言亲属关系和起源共同性的更为可靠的标志,该文所论述的方法和原理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里木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1819年出版的《德语语法》提出了语音演变规律(著名的格里木定律,受到拉斯克有关观点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日耳曼语与其他印欧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
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常常被划分为不同的流派。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1.结构语言学:结构语言学是在20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主要
关注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布鲁姆菲尔德、哈里斯和卡内基学派。
他们主张所有语言都有一个结构性组成,并且可以通过分析语言的组成部分来理解这种结构。
2.生成语法学:生成语法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发展
起来的,主要关注语言的生成过程和语法规则的内在结构。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乔姆斯基、查姆斯基和洛卡斯。
他们主张语言是由内在的语法规则生成的,并且这些规则可以解释语言的所有特征。
3.功能语言学:功能语言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主要关注语言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功能和使用。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哈林顿、哈斯和哈利德。
他们主张语言是一种用于交流的工具,其使用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4.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主要关注语言和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莱克夫、福瑞和克罗格。
他们主张语言是认知和心理过程的一部分,语言的意义是通过认知机制来建立的。
这些语言学流派各有特点,但它们都试图解释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现象的特征。
在未来,随着新的研究和技术的出现,语言学也将继续发展和演变。
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
对这个定义,有一些不同的理解。
有的学者认为,此研究应以语言为重点,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语言的变异;有的学者认为是语言的社会学,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使用语言学的材料来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
我们比较倾向于前者。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一般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言制(diglossia)、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2.各种语言变体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social dialect或socialect)、标准语和土语(vernacular)、正式语体(formal style)和非正式语体(informal style)等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3.交谈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4.社会以及不同的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5.由于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等。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一般认为是:1.语言的变异(variation),并且联系社会因素来探讨语言变异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常常使用统计的方法和概率的模式来描写这些变异现象。
这又被称为"微观社会语言学"(micro-sociolinguistics)或"小社会语言学";2.社会中的语言问题,如上面提到的双语、语言接触、双方言,语言规范化问题等,这又被称为"宏观社会语言学"(macro-sociolinguistics);3.研究人们怎样在实际环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以及不同的社会、社团使用语言的差别,如某一社会阶层使用语言的不同习惯(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的不同,这被称为语言的社会变异),又如不同的性别、年龄、行业和经济地位等对个人言语的影响(这被称为个人语言变异)。
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它可以分为多个流派。
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1. 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语言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布洛姆菲尔德。
该流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结构系统,它的组成部分相互关联,互相作用。
结构主义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结构,包括音位、词汇、句法等。
该流派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学从描述语言现象向分析语言结构的转变。
2. 生成语法语言学生成语法语言学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的一种语言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查姆斯基。
该流派认为语言是人类大脑的一种天赋能力,人类天生就具有语言能力。
生成语法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生成过程,包括句子的构成和语法规则等。
该流派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学从描述语言结构向研究语言生成的转变。
3. 语用学语用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的一种语言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语言学家格里斯。
该流派认为语言是一种交际行为,它的目的是传递信息。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包括语言交际的目的、语言交际的情境、语言交际的效果等。
该流派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学从研究语言结构向研究语言使用的转变。
4.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的一种语言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拉卡特。
该流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使用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社会方面,包括语言变异、语言变化、语言规范等。
该流派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学从研究语言结构向研究语言使用和社会因素的转变。
总之,语言学流派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学从单一的研究语言结构向多方面的研究转变,丰富了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三大流派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索绪尔的思想对整个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索绪尔之后,出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以下就这三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基本学术观点及其贡献分别作一个简要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
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
马泰休斯是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理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新语法学派的缺陷,强调以共时观指导语言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
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
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位研究著称,其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位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评价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象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二、哥本哈根学派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
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
代表著作有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
西方语言学流派知识点总结
西方语言学流派知识点总结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一门跨学科科学,涉及语言的音韵、形态、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
在语言学中,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和理论,它们试图解释语言的起源、结构和功能,以及我们如何学习和使用语言。
本文将对一些西方语言学流派进行总结,包括结构主义、生成语法、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语言学流派,其核心观点是语言的结构是固定且普遍的,反映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特征。
结构主义者相信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规则,这些规则可以被描述和解释,从而揭示语言的本质和作用。
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索绪尔、布洛赫和哈里斯等。
在结构主义者的观点中,语言是受到语法和语义规则的约束的,这些规则决定了词汇如何组合成句子,以及句子如何表达意义。
他们强调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语法规律,通过对语言结构的分析和比较来揭示这些规律。
结构主义者关注的重点是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而非语言的使用和历史演变。
生成语法生成语法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在人类心智中存在一种通用的语法结构,是所有语言的共同基础。
生成语法的代表人物包括乔姆斯基和赫尔达利等,他们试图揭示语言的普遍规律和结构。
在生成语法中,语言的结构被看作是由一系列生成规则所描述的,这些规则可以生成句子的各种结构。
根据生成语法的观点,人类的语言能力是由先天的语言结构知识所决定的,这种语言结构知识被称为“普遍语法”。
生成语法试图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来揭示这种普遍语法结构,以便理解和解释语言的本质和原理。
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语言学流派,其核心观点是语言和认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语言的结构和使用受人类认知能力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包括莱克夫和基特勒等,他们试图探索语言如何反映和塑造人类认知的方式。
在认知语言学中,语言被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和思维过程的产物,语言结构和语义规则受到人类认知能力的制约。
语言学各学派
布拉格学派基本观点: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在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和F. de索绪尔的影响下形成的。
他们同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看法有同有异。
相同之处是反对德国新语法学派的历史主义及分割主义,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应对其结构进行共时的研究,不同之处是布拉格学派把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研究。
他们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作交际工具,语言是一个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
因此要用功能的观点去研究语言。
布拉格学派认为句子能从语法角度分析也能从功能角度分析用主位和述位来分析句子。
主位指已知信息或在给定语境是明确的话语起点前信息述位指说话者陈述的有关或涉及话语起点内容。
与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区别:布拉格学派区别于美国结构主义学派之处是:他们主要研究已有悠久文化的欧洲语言,从功能观点出发广泛探讨标准语、语言修养、修辞学、文艺学、诗学、美学等问题。
他们重视语义标准,主张采用对立论,而不接受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分布论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为了强调自己的特点,布拉格学派曾明确表示应该把自己称为功能语言学派。
主要贡献:布拉格学派发展了索绪尔和博杜恩·德·库尔德内的理论。
他们的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系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音系学中的理论原则、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对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拉格学派的实际切分的理论已得到公认的发展,为话语语言学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分析比较法对类型语言学和语言普遍现象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他们的定量分析法又为数理语言学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他们对语言结构的研究是机器翻译产生的重要前提之一。
1976年,法国成立了以马丁内为首的国际功能语言学协会,旨在发展布拉格学派的基本思想。
伦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及成就:1.马林诺夫斯基的"情境意义"思想20 世纪20 年代,英国出现了马林诺夫斯基的"情境意义"思想。
专业的语言学派
专业的语言学派语言学派是指在语言学领域内具有一定学术立场和观点的学派。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不同的语言学派相继涌现,其中一些代表性的语言学派对于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专业的语言学派,并对其核心理论进行概述。
1.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又称为结构语言学派,是20世纪上半叶发展起来的一支重要的语言学派别。
其核心观点是认为语言系统具有内在的结构,对语言要以其自身规律进行研究,而非通过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的方式。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强调语言的内在结构是语言发展和语言使用的基础,因此,对语言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和描述是其主要任务。
该学派的代表学者有索绪尔、布洛赫、哈里斯等。
2. 生成语法语言学派生成语法语言学派,也被称为生成主义语言学派,是20世纪中叶的一个重要学派。
其核心理论是生成语法理论,通过对句子的生成机制和过程进行研究,揭示了语言产生的规律和模式。
生成语法语言学派认为,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是由人类的语言能力在大脑中生成的结果。
该学派的代表学者有乔姆斯基、派克、丹尼森等。
3. 社会语言学派社会语言学派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个重要学派,该学派将语言与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并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变化。
社会语言学派关注言语行为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索言语在社会交互中的功能和意义。
社会语言学派的代表学者有赫尔维希、格里姆斯、朱斯蒂斯等。
4. 语用学派语用学派是关注语言使用的学派,该学派强调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话语背景对语言理解和交际产生重要影响。
语用学派通过研究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揭示了语言规则和语境之间的关系。
语用学派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语用推理、言语行为、会话分析等。
该学派的代表学者有奥斯汀、格拉维尔斯、思达、雷沙等。
5. 范畴语法学派范畴语法学派是由霍尔德、拉康特、泽弗曼等学者建立的,主要强调语言结构与句子中的范畴关系。
范畴语法学派认为,语法是一种范畴关系的组织系统,通过范畴关系来分析和表示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
(1)时间:1786——1916
(2)特点:独立性、历时的原子主义语言观;
(3)贡献:使语言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主要人物:琼斯、拉斯克、格里姆、葆朴、维尔纳、施莱赫尔、勃鲁格曼、莱斯金、保罗、梅耶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
(1)代表人物:索绪尔(开创者)
(2)主要内容:区分语言和言语,认为语言是一个由符号组合而成的系统(依靠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运转),语言符号有能指和所指,区分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
(3)主要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派三、转换生成语言学:
(1)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2)大致内容: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规则演绎无限的句子。
四、系统功能语言学
(1)代表人物:韩礼德
(2)主要内容:重视语言在社会学上的特征,研究如何根据特定交际目的选择特定的语句,集中力量发现描写语言在社会中的规律;从认知的角度解释语言现象;注重个别语言以及个别变体的描写,发现语句在社会中的规律。
语言学流派总结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西方主要语言学学派传统的语言学研究语言的重点是语音、语法和词汇。
传统语法的特点之一是把语法分为形态学(词法)和造句法(句法)两大部分,同时注重词与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刘晶阳、李佳,2005)。
传统语法的另一特点是以规则为纲,讲述各类词的变化及各类句子的解剖,不深究句子的真正含义,很少讲怎样把适当的词组成结构和句子。
传统语法最早源头是古希腊语法,是一种口头话语语法,其句法结构限制在话语修辞上,但亚里士多德把语法的修辞转到了逻辑,从那时起,语法成为书面语的语法。
由于18 世纪以及18 世纪前的英语语法基本上全盘套用拉丁语法,用拉丁语来规范英语,因为19 世纪以前的拉丁语被看成是欧洲语言的典范和标准。
但这种语法只是以过去的语言现象为依据,只是书面语,无法反映人们日常交际中所使用的丰富多彩的口头语言。
所以,这种语法严重脱离了实际:它没有说明语言中与它有关的许多基本规律;没有考虑大多数人语言的实际表现形式;没有考虑活生生的、不断变化的英语语言的语法;它对语音、语调在句法中的作用未给予重视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瑞士语言学家费尔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索绪尔首先提出并区分了“语言”(langue)和“言语”两个概念的本质差别。
语言学家应该做的是从具体的语言实例中抽象概括出语言来,也就是从中去发现支配着各种各样的言语实例的规律性,并将其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索绪尔反对把语言学当作一种分类命名集(naming-process)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符号是概念与音响的结合。
因此,他用能指和所指分别代表形象与概念。
索绪尔同时还发现,语言还有另外一种重要的二重性:即历史过程和某时的状态,所以研究方法也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AD
出现了零星的对语法现象的说明
3AD-3BC
中国语言学开创时期,产生了文字学和训诂学。最早的词典《尔雅》东汉《说文解字》,解释了字记录的原始的语言意义。东汉出现词源学著作《释名》,解释词语产生的原因。
转换生成语言学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形成的语言学流派。代表学者是Chomsky。继承前人的演绎方法指出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归纳方法的缺陷,强调从人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人类语言共性的普遍解释,区分人的大脑先天具备的语言能力和后天获得的语言知识,认为语言又生成能力,是有限规则的无限使用,转换是生成的重要手段。把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
古罗马
把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希腊语法体系照搬到拉丁语上,编写出系统而使用的教材,通过教材传播了亚历山大里亚的语法思想。
4-14世纪欧洲封建社会
拉丁语使唯一被研究的语言,它的语法规则也被套到其他语言上。语言研究方面讲究维护传统规范。由于经院哲学的影响,出现了用逻辑代替语法的思辨语法。为了翻译传播《圣经》,出现了不少词典。
乔母斯基认为语言知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人类属性,是人类天生共同具备的普遍语言知识,一部分是在人类生存经验中后来获得的个别语言知识。他认为语言学应该采用演绎法,从语言能力研究中揭示人的认知过程。1957年他发表《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他提出利用移位、复写、插入、删除等转换规则把有限的核心句子转换成无限的非核心句子。这时的语法分析不考虑语义。
3-14世纪
音韵学占统治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重视语音结构的分析,编写韵书。
唐朝末期,守温创造了汉语字母。
北宋王子韶提出“右文说”,认为形声字的声旁与意义也有联系,声旁相同的字一般有共同的基本意义。
元朝《中原音韵》,反映了北方近代汉语的语音面貌。第一部汉语虚词专著《语助》。
明代
陈第,认识到语音释发展的,揭开了古代汉语语音学研究的序幕。
布拉格学派
注重音位功能分析。把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认为语言活动和人类其他活动一样具有目的性,应该用功能观点去研究语言。他们认为认为强调共时和历史的区分是对的但不能完全割裂他们的关系。在方法上注重共识语言结构特点的研究。
在音位学研究中最著名。代表作《音位学原理》。句子功能分析方面,马泰休斯1939年提出根据语言环境和交际目的进行的世纪切分理论。另外,布拉格学派开始比较重视意义分析,从功能出发广泛讨论标准语、语言修养、修辞学、文艺学、美学等问题。
《字汇》最早按笔划多少的次序安排部首和字。
清朝
将上古韵部勾勒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对古代声母研究有中大发现。提出古代韵母28部,古代声母19纽。“声近义通”理论,突破了汉字形体的局限,达到了对语言的系统性认识。语法方面《助字辨略》和《经传释词》是两部比较系统的研究虚词的著作。
历史比较语言学
从历史关系的角度比较研究不同语言,寻求语音亲属关系,推测原始共同语面貌的语言学
中国
清代
钱大昕证明古代没有“轻唇音”,“舌上音”,“多舌音”等。
1900年
商克首次提出声母腭化的观念和古代双唇音在三等韵前面变成唇齿音的条件。
1915-1919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中国音韵学》运用欧洲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在中国传统音韵学成果的基础商,对汉语的各种方言进行调查和比较,为中古音拟定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成就
流派
传统语言学
欧洲
雅典
时期
哲学家在讨论语言中的词语表达的名称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时,有人认为名称反映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决定了名称的原始的正确性,有的认为本质上纯粹时根据习惯约定的。柏拉图《对话录》——苏格拉底,认为词的本质上的正确性实际上不存在。→促成古典词源学的产生,对语言规范中的继承和发展,规定和描写都有影响。
1992年,发表《语言理论最简单的方案》,提出经济原则、核查理论、障碍理论、复制理论等,部分地向其他理论和他早期地理论接近。
社会语言学
是把语言地内部结构与语言外部地人类社会背景结合起来研究语言地学科。美国地拉波夫是社会语言学地代表人物。
社会语言学的宗任务是要解决语言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种种问题,一般认为,社会语言学主要的研究领域有:1社会与社会的相互关系。2语言使用状况,包括双语和双方言现象,语言借用、混合、替换现象,人们对于不同语言的态度。3语言环境对语言使用的制约,包括不同社会阶层的语言使用特点,语言使用中的不同功能4。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另一贡献是初步确定了语法范畴。对词类,句子成分,词的语法形态变化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发现古希腊语有24个音素,将它们分为原因和辅音,并区分出每个字母的发音,形式和名称。
希腊化时期
亚历山大里亚学派——代表第欧尼修。特拉克斯《语法术》或《希腊语法》。作者把句子和词当作语言的两个基本单位,句子思想表达的基本单位,词是话语的基本结构单位。作者提出的相当完备的词类理论,使人类对语言具备了基本的理性认识。缺点使缺少句法。
中国学者从使用表音文字的古印度书面语梵语文献中考证许多古代汉语的语音现象。李方桂把汉藏语系分为壮语、壮侗、苗瑶、藏缅四个语族,被普遍接受。
结构
主义
语言
学
Saussure
1.他把说话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部分。2。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的形式和内容的结合是任意的。语言符号在内容商是通过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的价值系统。3他认为认识语言结构系统依靠句段(组合)关系和联想(聚合)关系两种基本关系。4他把语言要素分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5他认为语言有共时和历时两种状态。
中世纪但丁的《论俗语》用自己的理论和文学创作实践为民间语言辩护。
15-18世纪文艺复兴
民族意识/觉醒提高,使各民族语言地位提高。经验语法学产生。
15-16世纪美洲的发现和殖民地扩张,欧洲接触到许多语言,出现了研究亚洲,美洲的语言的语法和词典。
17-18世纪,(1)语经验语法学派平行,法国出现唯理语法学派。《普通唯理语法》。认为人类有共同的思维,语言表达思想,因此表面形式不同的语言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同一个体系的变体,不同语言后面一定存在普遍性的原理。它对逻辑学,数理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都有很大影响。
1965年乔母斯基出版《句法理论问题》,形成“标准理论”,接受把语义纳入语法研究的建议,提出了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的概念。在分析中运用了语境、语义区别特征、语音区别特征等理论进行解释。
1972年乔母斯基出版《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形成“扩展的标准理论”,意识到表层结构与语义的关系。
1977年他出版《管辖与约束讲演》,形成管辖约束理论。它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正式进入“原则与参数模型”阶段,从规则系统进入原则系统。
(2)这一时期还科学的探讨了语言起源的问题。
(3)开始了对语言标本的收集。
中国
古印度希腊阿拉伯的语言学,都把语法当作主体研究,中国传统语言学是从汉字这种特殊文字中的字出发,通过解释字的形体结构与字记录的口语单位(词,词素)的声音和意义的关系来研究语言。中国最早产生的语言学著作是词典,而不是语法书。
春秋战国
哥本哈根学派
又叫语符学派,把结构主义的抽象特点退到顶峰,注重语言内部结构的关系网络研究,把语言看作一种纯粹抽象的符号系统,注重他们的关系和模式。1939年龙达尔发表的《结构语言学》成为这个学派的纲领。
美国
描写
派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在调查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尊重语言事实,注重对各种口语的语言的共时的结构形式的描写,采用了分布、替换、层次分析法。寻找直接成分的层次分析方法建立的层次观念打破了中心词分析方法的传统。但注重形式,不重视意义,重视语言个性,不重视语言共性。
欧洲
18世纪早期
格里木定律
洪堡特认为语言是一种创造能力,而不是一种产品,语言是民族的精神,每种语言包括一个独特的世界观,语言是人的本质部分,是思想的构造器官。他最先把语言分为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
1861
Schleicher提出了语言的“谱系分类”
19世纪70年代
“青年语法学派”——解释语言系统的历史变化。他们认为语音演变是有规律的,在相同条件下规则没有例外,一条规律中出现的例外也会有其他规律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