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9月初,毛泽东先后到达安源和铜鼓,向这些地区的党组织和军事负责人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央以及湖南省委关于秋收起义的指示,研究制订了起义的行动计划,前委将边界革命武装共5000余人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团长卢德铭任总指挥,副团长余洒度任师长,下辖3个团。前委计划:在当地农民暴动的配合下,第1团夺取平江,第2团夺取萍乡、醴陵,第3团夺取浏阳,完成任务后,三路一齐向长沙推进,夺取长沙。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党的“八七会议”后,为加强对秋收起义的领导,中共中央派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等到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指定毛泽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彭公达任省委书记。1927年8月中旬,毛泽东和省委委员一致主张举行秋收暴动,直接打出共产党的旗帜。决定集中力量组织以长沙为中心,包括湘潭、醴陵、安源、浏阳、平江、岳阳、宁乡的起义,毛泽东被派到湘赣边界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这次起义。
鉴于三路部队受挫,毛泽东于9月17日下午命令各路起义军向浏阳东南文家市集结。19日晚,毛泽东召开前委会,决定放弃会攻长沙,迅速脱离平、浏地区,沿罗霄山脉南移,寻求立足之地。9月20日,起义部队从文家市出发,24日在萍乡以东的芦溪遭敌袭击,总指挥卢德铭不幸牺牲。29日,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这时的部队人数不足一千,组织很不健全,思想非常混乱。为了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前委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顿和改编(即“三湾改编”):第一,资遣了一部分不愿留队的人员,将部队缩编为1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第二,在部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做到连有支部(即支部建在连上),营、团有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第三,规定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建立士兵委员会,参加部队管理,协助进行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三湾改编,为建设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在我军建设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秋收起义故事
秋收起义故事秋收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农民起义运动。
这场起义发生在清朝末年,由湖南农民领袖杨昌济发动。
起义军主要由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等地的农民组成,他们反对清朝的统治,要求废除赋税,减轻农民负担,推翻封建统治,实行平均地权。
起义军在湘军的帮助下,先后攻占了岳阳、常德、益阳等城市,形成了对清军的有效打击。
起义军的力量迅速膨胀,成为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革命力量。
起义军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杨昌济的领导才能和农民的大力支持。
杨昌济是湖南省长沙县人,出身农民家庭,自幼聪明好学。
他在农村读书,深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对农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
他在起义前就已经开始秘密筹备,通过宣传、组织等方式,准备发动农民起义。
起义爆发后,杨昌济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他以智谋和胆识指挥起义军,打败了清军的多次进攻,最终占领了湖南省会长沙,成为了一方霸主。
起义军的壮大也得益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农民的不满。
在清朝末年,国家政治腐败,官员贪污成风,赋税繁重,农民生活困苦。
这些因素造成了农民的普遍不满,他们渴望改变现状,秋收起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
起义军的兴起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使得清政府不得不调集大量兵力镇压,加剧了清政府的衰落。
同时,秋收起义也为中国的农民革命运动树立了榜样,激励了后来的农民起义。
虽然秋收起义最终被清军镇压,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今天,我们回顾秋收起义,不仅是为了纪念那段历史,更是为了铭记那些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先烈们。
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换来了中国近代史的转折,为我们的今天奠定了基础。
秋收起义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今天,展望未来。
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的新起点是
中国共产党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的新起点是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
9月1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
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
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虽然秋收起义结果是失败的,但它却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也开辟了第一个在农村的根据地,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起义背景1927年,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党内的反动势力开始背叛革命,特别是在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彻底失败了。
为了挽救革命,消除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影响,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召开紧急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决定在革命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4个省举行秋收暴动,实行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领导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和革命士兵举行的武装起义。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
在起义受挫后,毛泽东从实际情况出发,毅然改变了原定的进攻并夺取省城长沙的计划,及时率领工农革命军向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走上了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
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
秋收起义中组成的工农革命军,后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基本骨干之一。
1927年4月和7月,控制中国国民党的蒋介石和汪精卫两个反动集团,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先后背叛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纲领,勾结帝国主义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加之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缺乏革命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占了统治地位,致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秋收起义简介
秋收起义简介篇一:秋收起义观后感观后感秋收起义这部影片反映的是1927年9月由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一场旨在反对地主阶级压迫和反对派统治的工农革命。
虽然这场革命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取得胜利,但毛泽东同志用自己敏锐、果断的军事智慧在严峻残酷的形式下保存了革命的火种,并且建立了第一块红色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之所以能够在敌人强大的重压之下保存革命的力量并建立自己的根据地,这与毛泽东同志独到的军事思想是分不开。
从秋收起义中我们可以体会出毛泽东同志的以下军事思想:(1)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是指通过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为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谋求自身的解放。
进行秋收起义的初衷就是想依靠当地的人民群众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夺取革命的胜利。
参加秋收起义的军队一共有三个团,士兵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们来自人们,是人民子弟兵。
毛泽东同志的观点是: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有通过人民战争才能有胜利的希望。
(2)人民军队思想当发现参加秋收起义的个别团的领导者存在机会主义、盲动主义、单纯军事观点等非无产阶级思想时,毛泽东同志果断的在1927年9月进行了“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对军队中存在的打骂士兵、虐待逃兵等现象,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口号,甚至还给逃兵发路费。
从中体现了爱民和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宗旨,我们不由自主的体会到这的确是一支刚强的人民军队。
(2)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1、实事求是在接连的失败之后,毛泽东同志仔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攻打长沙等于自杀”的观点,果断的放弃了党中央制定的围攻长沙的计划,转而后退到统治阶级力量薄弱的井冈山一带,为1928年4月的井冈山会师保存了革命的火种。
毛泽东的这种实事求是完全尊重事实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2、创造性思维在当时经济落后的条件下,创造性的提出了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胜利的伟大理论。
毛泽东指出:中国历史上就从来没有消灭过山大王。
秋收起义的意义
秋收起义的意义秋收起义的意义篇一:秋收起义的意义九月九日,对江西革命老区铜鼓、修水、萍乡的民众而言是一个盛大的日子。
八十年前的今天,一代伟人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了。
这次起义被视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一九二七年的这一天,身材颀长,喜穿长袍的毛泽东亲自率领江西铜鼓、修水、萍乡三路起义部队围扑长沙。
此前,毛泽东已然是政冶家,但从这天起,握惯笔杆子的手抓起了枪,又走上了军事家的征程。
在新近召开的“毛泽东秋收起义在铜鼓学术研讨会”上,史学界专家认为,秋收起义不仅是中国革命转折的起点,也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起点,是毛泽东走向风云漫卷的历史前台的起点,是毛泽东由革命根据地迈向天安门的起点。
中国毛泽东军事思想学会秘书长、国防科技大学正军级教授张全启等专家在研讨会上将秋收起义的史实概括为“三个第一”:——创建了第一支人民军队——中共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至此,由毛泽东亲自创建和指挥的第一支人民军队宣告诞生。
——打出了第一面标有“中国工农革命军”番号的军旗。
这支由中共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从此以崭新的政治面貌登上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
——创办了人民军第一个新兵训练处——武曲宫,从武曲宫走出了一批以陈伯钧为代表的中共高级将领。
就在这次起义之后,毛泽东开始走上一条独特的革命新路——他把队伍引向了农村,不料竟走通了日后那条通往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
这一路走得很艰难,但却让中共从弱小变得强大起来;这一路,毛泽东告别大城市,钻了近二十年的山沟……直至一九四九年,他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军科院历史研究所专家在研讨会上提交的《战略家的起步》一文认为,在秋收起义中,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给中共对军队与政权关系以正确的认识定位;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实行由城市转向农村,给中共领导的革命武装斗争以基本的战略定向;确立政治建军的新制度、新规定,给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以本质定性;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给中共的武装斗争就是中共领导下的农民战争以形式定义。
试论秋收起义的意义与特点
试论秋收起义的意义与特点本文通过对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史的回顾与思考,阐述了这次起义的四个特点:一、对中国革命的独特历史贡献和深远影响;二、拥有独特的主、客观历史条件;三、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开端;四、无产阶级革命的自觉创新精神的典范,团结奋斗的楷模。
[关键词]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意义;特点黄爱国(1955-),男,中共萍乡市委党校副教授,萍乡市党史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杨桂香(1944-),女,萍乡市党史学会会长,原中共萍乡市委党史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刘善文(1935-),男,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
(江西萍乡337002)1927年9月,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根据八七会议的决定和中共中央的部署,在中共江西、湖北两省委配合下,共同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对中国革命有独特的历史性贡献和深远影响,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时期,创造了中国革命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在绝境中成功地挽救革命和发展革命的一个光辉范例。
在纪念湘赣边界秋收起义80周年之际,探寻此次起义的特点,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独特历史地位和贡献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大革命失败后全国发生的三大起义中,论规模和当时国内外的影响,不如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它在八七会议后三个月内湘鄂赣粤四省发生的20多次起义和此后大约一年间全国各地270多次武装起义中,规模和当时的影响,也不是最大的。
然而,若论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贡献和深远影响,却没有哪一次武装起义能与它相比。
这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最显著的特点。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使中国革命战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也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毛泽东曾经指出:“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是失败了,秋收起义在湘鄂赣边界地区的部队,也打了几个败仗,转移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
论秋收起义
论秋收起义1927年9月,党的“八七会议”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组建了第一支工农革命军。
1927年10月27日,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路线的确立打下了基础。
正如影片中毛泽东同志在诗词中所说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西江月.秋收起义》)。
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并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由于当时革命形势已处于低潮,敌强我弱,加上群众缺乏作战经验,起义军某些指挥员指挥失当,新收编的第四团在战斗中又临阵叛变,致使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秋收起义存在的问题:(1)准备不足形势认识不清“八七”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是我党历史上的转折点,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八七”会议没能正确地认清当时的革命形势是敌强我弱,革命低潮。
反而认为“全国的状况是直接革命的形势”。
为“左”倾盲动主义埋下伏笔;对于武装力量的认识,强调发动各地农民一致举行暴动,夺取中心城市;没能认识到正规化的武装军队在军事中的作用;没能认识斗争的艰巨性,曲折性,结果导致事后斗争的广泛的失利。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
但是当时党内许多高级领导都没能够认识到武装斗争在革命中的作用。
在批判对反动派还抱有幻想的右倾错误的时候,又不能指出中国革命的道路所在。
中央总是念念不忘苏联革命的模式,强调对大城市的进攻和占领,过分地依靠当时在国内还不是很成熟且不占国家主体的工人阶级的力量,而忽视农民阶级在革命力量中的主体作用。
可以这样说,秋收起义在理论准备上是不足的,在指导思想上也是有偏差的。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发动的时间
作者: 贺春禧
作者机构: 湖南省湘潭市委党校
出版物刊名: 江汉论坛
页码: 79-80页
主题词: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五十年代;秋收暴动;工农革命军;湖南省;回忆说;中国新民主主义;中秋节;发动
摘要: <正>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发动的日子,先后有过多种说法.在五十年代,人们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时期通史'的提法,认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发动的日子是1927年9月8日,这一说法的根据是中共湖南省委9月8日发布了《关于夺取长沙的命令》.后来人们认为9月8日只是发布了命令,并没有起义的行动,因此,不能作为起义爆发的日子,认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的日子应该是9月9日,因为9月9日在湖南省委的统一部署下,开始了破坏武长和株萍两条铁路的起义行动.近两年来又有同志提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的日子应该是9月11日.'根据是:起义时间的确定不能以发布。
秋收起义的结果_秋收起义发生在什么时间
秋收起义的结果_秋收起义发生在什么时间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那么你知道秋收起义的结果在哪里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秋收起义的结果,希望能帮到你。
秋收起义的结果众所周知,秋收起义是近代的一场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场战役。
它是由我国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一场武装起义,也属于中共第三次著名战役的行列。
即使它的历史地位如此重要,但秋收起义的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可是这并不能抹杀它的影响力,接下来就探讨一下秋收起义结果。
说到秋收起义结果,不可不提的就是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和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
在1927年,党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革命重要将领汪蒋的叛变使正在进行的革命战争惨遭失败。
所以,秋收起义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也是在这时党中央也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改正了“右”的错误,任命毛泽东为负责人,为秋收起义准备了一个好的开头。
在这年的秋天,暴动发生了,起先起义队伍行进顺利,攻占了不少地方,但由于当时敌人的力量十分强大,但我军实力却有所欠缺,再加上人民群众对作战毫无经验,队伍中的某些长官在指挥策略上也出现了错误,使得起义开始连连受到挫折,后来,又遇到敌人的伏击,就更是雪上加霜,最终也没有成功。
虽然秋收起义结果是失败的,但它却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也开辟了第一个在农村的根据地,将中国的革命时代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之后,为了纪念这场意义深远的斗争,还修建了纪念馆,并被评为知名景点。
秋收起义的时间秋收起义时间毫无疑问是1927年9月9日,但是有人认为这是毛泽东领导的大秋收起义的时间。
在秋收起义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小战争,所以秋收起义时间产生了争执。
但是一般来说秋收起义时间我们默认为是1927年9月9日。
秋收起义在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
在秋收起义之前,国共两党合作进行革命,但是最后却遭到汪精卫和蒋介石的相继背叛。
而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迅速召开会议,在会议上决定放弃城市,决定选择共产党力量比较强大,工农武装基础比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进行秋收暴动。
秋收起义(精品)
起义的经过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在湘鄂赣边区组织 秋收起义。 8月12日,由共产党员卢德铭任团长的国民革命 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和平 江工农义勇队到达修水县城 8月18日,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改组后的湖南 省委第一次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计划,成立 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
•
• • • •
毛 泽 东
• ------
壹 贰 叁 肆 伍
基本概况 背景和经过
领军人物
历史意义 相关研究
基本概况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 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 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 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 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 一(另一个是广州起义)。1977年江西省在 修水县建立了秋收起义纪念馆。
2.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
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 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 起义之一(另一个是广州起义)。
3. 1977年江西省在修水县建立了秋收起义纪念馆。 4. 1993年导演周康渝以秋收起义为题材拍摄了同名电影。
参加起义的主力包括两个部 分: 一部分是没有赶上参加南昌 起义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 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 卫团(是叶挺独立团的新兵 组建的)。 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浏阳 的农军、鄂南通城和崇阳的部分农民武装、安源煤矿 的工人武装等,共约5000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 一师第一、二、三团。起义前又收编一部分原黔军武 装为第四团。卢德铭任起义军总指挥,余洒度任 师长。起义的目标是夺取长沙。9月9日,湘赣边 界秋收起义爆发
试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试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作者:李蓉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摘要]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爆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顽强的革命信念和崇高追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的崭新认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翻身求解放、探求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勇于改正错误的重大举措。
探讨这次起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对于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红色基因的传承,红色资源的利用,红色传统的发扬,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秋收起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 D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 0599( 2018) 02 - 0042 - 041927年9月9日,在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大革命遭受失败,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大批屠杀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著名三大起义,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就是其中之一。
秋收起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特别重大,试述如下:一、秋收起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追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在第一个党纲中提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1]P1。
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不太了解中国国情,提出的纲领和中国具体实际还有很大距离。
所以到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才更明确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所以,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首先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等民主革命成功,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依靠什么力量去完成这样艰苦的任务呢?中国共产党首先把目光投向工人阶级,建立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大力发展工人运动并取得很大成绩。
但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有限,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发现要建立更广泛的民主联合战线,必须把一切愿意反帝反封建的力量如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联合起来。
于是,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合作,从而掀起了中国大革命的高潮。
秋收起义高一历史知识点
秋收起义高一历史知识点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里程碑之一。
本文将从背景、起义过程、影响等几个方面来介绍秋收起义的历史知识点。
背景秋收起义发生在1927年,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
庐山会议后,中国共产党遭到国民党背叛,开始了长达20年的武装斗争。
在这个背景下,秋收起义成为共产党在农村发展和发动群众的一次重大尝试。
起义过程秋收起义的策划者和领导者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
由于他们在前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组织工作,起义得以顺利进行。
1927年9月7日,红军第一、第三军团及湘南临时军团等3个军,总兵力约5000人,在湖南江西交界地区的湘鄂赣边界地区发动了秋收起义。
起义军主要依靠当地农民的支持,并得到了城市工人的配合。
他们采取游击战争的方式,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影响秋收起义在战略上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胜利,但它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革命事业的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起义期间,中国共产党初步建立了群众基础,壮大了军队力量,形成了一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此后,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总结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它标志着党的农村革命事业正式启航。
起义虽然在战略上没有取得巨大胜利,但它激发了农民的觉醒与斗志,为中国共产党在后来的斗争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对秋收起义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具体经过,更重要的是能够领会到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艰辛和坚持初心的重要性。
秋收起义的历史知识点是我们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学习党史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我们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意识的重要来源。
秋收起义的故事
秋收起义的故事
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重要农民起义,发生在1927年至1930年的
中国湘赣边界地区。
这场起义由毛泽东等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农村革命道路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当时的中国,农民处境极为艰难,他们受尽了地主豪绅的剥削和压迫。
土地
兼并、高额赋税、苛刻的劳役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农民,他们的生活十分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农民,发动了秋收起义。
起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武装在当地迅速发展壮大,他们依靠群众基础,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争取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同时,中国共产党还注重组织农民参与土地改革和生产斗争,积极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和拥护。
在起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武装斗争为主,同时开展政治工作,建立农
民政权,推行农民自治,实行土地革命。
他们成功地在湘赣边界地区建立了一系列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秋收起义的成功,不仅使中国共产党在湘赣边界地区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也为
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秋收起义也对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使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总的来说,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的一次重要尝试,它不
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秋收起义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出色的组织能力。
秋收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是指1927年8月1日凌晨二时于中国江西省南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反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
这次起义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和贺龙领导。
“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另一个是广州起义)。1977年江西省在修水县建立了秋收起义纪念馆。1993年导演周康渝以秋收起义为题材拍摄了同名电影。
长征过程:
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长征过程: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试论江西省委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关系
。
。
在 谈判 过程 中
,
,
虽 然 代 理 省 政 府 主 席 王 均 以 朱 培德 去 南 京 自 己 不 便 负 责 相 敷
,
但 经 黄 秘 书严 正 指 出
如 果江 西 不 愿 收 编
,
即 与湖 南 唐 生 智 联 系
,
。
再 加 上 当时修 水 一带
曾遭 土 匪 部 队 王 天 培 邱 国 轩 团 的 骚 扰
当 到 达 涂家 埠
、
奉 新 一 带时
。
得 知 南昌 起 义 部 队 已 经 南
,
下
,
追 赶不 上
,
于 是 平 江 农 军 和 警卫 团 折 回 武 宁 再 到 修 水
。
浏 阳 农 军 则 自涂 家埠 继 续 南行
,
准 备 往 赣 南追 赶 南 昌起 义 部 队
但到 高 安 时
。
,
又 得 知 南 昌起 义 部 队 已 由赣 南 转 入 闽 西
。
江 西 省 委在 极 端 困 难 的 情 况 下
,
虽
作
然 忙 于 南昌 起 义 的 善 后 工 作
出 了妥 善 的 安 排
。
但省 委 为 保存 我 党 这 些 未 能赶 上 参 加 南 昌 起 义 的 革 命 力 量
浏 阳 工 农 武 装 在 从 高安 开 到 铜 鼓 去 的 途 中
` 即 莲花 县 ) 去
,
,
是瓶
鄂赣
湘 赣 边 界 几 个 县 我 党领 导的 工 农 武 装 和 部 分 正 规 武 装
,
。
其中
平江
、
浏 阳 的 工农 义 勇
,
中共湖北省委及其党组织在湘赣边秋收起义中的作用
中共 湖 北 省 委 及 其 党 组 织 是 驻修 水 秋 收 起 义 部 队与 中共 中央 联 系 的桥 梁
一
、
不管” 的地方待命。卢德铭等辗转到达武汉后 , 找 到了中共湖北省委负责人 向警予 , 向她汇报 了工
作 , 听取 指 示 。在 卢 德 铭 离 开 警 卫 团半 个 月 左 并 右后 , 还将 向警 予 的指 示及 时送达 修水 , 历者 卢 亲 何 长工 后来 回忆 , 他 ( 卢 德铭 , “ 指 笔者 注 ) 派 了 便
[ 摘
要] 以往研究湘赣边界秋 收起义 的文章 中, 在 往往 只重视 中共湖南省委 的作用 , 忽略 中共 中央和 中共
江西省委、 中共湖北省委及其地 方党组 织的作用。据史料证 实及亲历 者 回忆 , 在湘赣边 界秋 收起 义过程 中, 中
共湖北省委及 其党组织是驻修水秋收起义部队与 中共 中央联 系的桥梁, 并且为保 存和扩充秋 收起义 的军力作 出了重要贡献。笔者认为 , 准确 的评价应该是 : 中共 湖北省委 与湘 、 赣省委共同领 导了秋 收起义。
由于鄂 南 与 修 水 山水 相 依 , 南 党 组 织 与 修 鄂 水 地 方党组 织 素 有 往 来 , 水 向 中共 江 西 省 委 汇 修 报 工作 , 度也 是经 鄂 南 到九 江 , 赴 南 昌找党 组 一 再
恐不能立足 , 屡催度南迁”之说 。 ”而余洒度则 “ 度以未得 中央命令暂缓南迁” 。即余洒度只得到 “ 嘱我 们积 极 准备 ” 的命 令 , ]1 暂 时 没有 得 到 tP3 4 l而
( 9 7年 ) 12 9月 2 日送 来 的报 告 , 告 称 “ 一 ) 报 ( 通 城 已取 得政 权 , 长 表 现 很 好 。 ( ) 通 城 来 人 县 二 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会师大会上(油画)毛泽东在《西江月秋收起义》中兴奋地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
南昌起义胜利后,中共中央于8月3日发布《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决定在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广东、江西四省发动秋收起义。
要求四省“以农会为中心”,建立革命政权,实行土地革命。
中共中央在给湖南省委的多次指示信中还指出,秋收暴动与南昌起义一样,“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发动土地革命”。
同时要求湖南的秋收起义,要在以衡阳为中心的湘南地区和以长沙为中心的湘中地区同时发动;在以宝庆(今邵阳市)为中心的湘西南地区,如有可能,也可同时发动;湘西地区也要有相当的准备,以备湖北省某一部队能到湘西时举行大暴动。
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派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彭公达前往湖南省,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改组湖南省委,发动秋收起义,并指定毛泽东为中央特派员,彭公达为省委书记。
8月中旬,彭公达、毛泽东先后由武汉到达长沙。
8月18日至30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多次开会讨论发动秋收起义问题。
会议认为,武装起义不能单靠农民的力量,需要有一两个团的军队作骨干;武装起义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帜,而应直接打出共产党的旗帜。
毛泽东在会上强调说: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实行在枪杆子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
关于暴动区域,经反复讨论,会议接受毛泽东提出的缩小暴动范围的主张。
认为根据湖南省的主客观条件,暴动的区域不能过多过大,而应集中力量,在条件较好的以省会长沙为中心,包括湖南省的湘潭、宁乡、醴陵、浏阳、平江、岳阳和江西省的安源等7个县(镇)举行起义。
关于起义时间,定于9月9日开始破坏铁路,11日各县同时起义,15日长沙起义,16日各路起义武装会师长沙,夺取长沙。
会议决定,毛泽东到湘赣边界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秋收起义。
当时,由我党领导和掌握的能够参加起义的武装,分驻在湘赣两省边界的修水、铜鼓和安源等地。
9月上旬,毛泽东先后到达安源和铜鼓,多次召集湘赣边界一些县市共产党组织和军事负责人会议,讨论制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的行动部署。
中共湖南省委前委将位于修水、铜鼓、安源等地的武装,统一编成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
全师共5000余人,由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下辖3个团:第1团,位于修水,由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平江工农义勇队和湖北省崇阳、通城两县农民自卫军组成;第2团,位于安源,由安源工人纠察队、安源矿警队和安福、永新、莲花、萍乡、醴陵等县部分农民自卫军组成;第3团,位于铜鼓,由浏阳工农义勇队和警卫团、平江工农义勇队各一部组成。
起义的行动部署是:首先,在各县农民起义的配合下,第1团攻取平江,第2团攻取萍乡、醴陵,第3团攻取浏阳;尔后,各团齐向长沙推进,在各县农民武装起义和长沙工人武装起义的配合下夺取长沙。
震动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即将爆发。
1927年9月11日,工农革命军第1师按照预定计划,举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的部署,长沙的铁路工人和部分农民,于9月9日开始分头破坏长沙至岳阳和长沙至株洲段的铁路,一度中断了敌方的铁路运输。
起义开始后,第1团由修水、渣津出发,经龙门向长寿街推进。
当该团主力进至金坪时,突然遭到起义前夕收编的贵州军阀王天培残部邱国轩团从侧后的袭击,部队被打散,后经收容,改向平江、浏阳两县边界转移,准备向第3团靠拢。
第3团,在毛泽东直接指挥下由铜鼓出发,11日下午攻占浏阳的白沙,12日又攻克东门市,各歼敌一部。
14日,国民党军约两个营分路向东门市反扑,第3团奋勇抗击数小时后向上坪转移。
第2团由安源出发,进攻萍乡未克,12日转兵攻占萍乡以西之老关,并随即继续西进,在起义农民配合下攻占醴陵县城,
击溃守军约1个营,缴获枪数十支,救出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300余人,并成立了县革命委员会、总工会和农民协会等组织。
14日,长沙的国民党军约两个营,在萍乡等地的国民党军策应下,向醴陵反扑。
第2团当即转兵向北,于15日袭占浏阳县城,但因疏于戒备,17日遭到醴陵追来之国民党军的突然袭击,损失大部。
在上述各路起义武装进攻受挫的情况下,毛泽东当机立断,于17日命令各团向浏阳城东南之文家市集中。
在工农革命军分路进攻期间,平江、浏阳、醴陵、株洲、安源等地的工农群众,在各地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下,都举行了不同规模的武装起义。
起义的农民和工人,手持梭镖、大刀和为数很少的长短枪,英勇地袭击挨户团,攻打团防局,打击土豪劣绅。
醴陵县和浏阳县的起义群众,还配合工农革命军攻占县城,进行建立革命政权,重新恢复工会、农会等活动。
株洲的起义群众曾一度占领株洲火车站。
但是,由于当时全国政治形势处于革命低潮,在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下,许多农民运动骨干或被逮捕镇压,或被迫外逃,农民群众存在着害怕起义失败后又遭残杀的顾虑,因而,就整体说来,这次起义,未能形成有更多农民参加的群众性暴动。
原定举行的长沙城的工人起义,因国民党戒备森严和工农革命军进攻行动中途受挫,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停止举行。
19日,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3团全部、第1团余部和第2团的零散人员陆续到达文家市。
当晚,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决定放弃原定进攻长沙的计划,部队迅速脱离容易遭受国民党军围攻的平江、浏阳地区,沿罗霄山脉南移,寻求立足点。
20日,工农革命军从文家市南进,途中遭到国民党军的突然袭击,总指挥卢德铭为指挥部队掩护主力安全转移而牺牲。
29日部队进到永新县的三湾村,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10月3日抵达宁冈县的古城。
毛泽东在这里会见了当地共产党组织的负责人,同袁文才、王佐两支农军建立了联系。
27日进至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
从此,这支起义武装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
毛泽东点燃的井冈山之火,照亮了一条与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
人们把它称之为“井冈山道路”。
这条道路代表了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