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里的传统文化
《语文园地五》 (1)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 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 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 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 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 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 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 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 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 部分。
•
大年三十,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 有说有笑地吃着团年饭。吃完饭后, 当然不能错过那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 我最喜欢的是风趣幽默的小品和相声, 常常使我笑得前俯后仰。“当!当!”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大人忙着放鞭炮, 响声震耳欲聋;我们小孩子忙着放花 炮,把夜空打扮得五彩缤纷、千姿百 态。
快乐的春节
有一天,妈妈对我说:“孩子,马上就是正月初 一过春节了,我们得好好的准备准备,你和我一起去商 场办年货吧!。”“呀,终于要过年啰!”我兴奋得跳 起来,我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它是一年中最热 闹、喜气的时候。 • 我和妈妈走进商场,看见商场里人山人海,个个 笑容满面。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和妈 妈买了瓜子、花生等各种食品,鸡鸭鱼肉等各种菜和名 烟名酒等。一回到家,妈妈忙着打扫蜘蛛网。爸爸抹灰 尘、扫地。哥哥拿来一张红纸,剪成长方形,然后用毛 笔在纸上写字,一幅吉祥、喜气的对联写好了,我忙把 它贴在门联上。姐姐在门外挂起了迎新的大红灯笼。
• 元宵节
今天是阴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大早起来,我就盼望着时间快点过,因为,晚上在街心广场有燃 礼花庆元宵活动。 • 夜幕终于降临了。月亮姐姐披着薄纱披肩,带着星宝贝们来 到天空。原来,它们也是来看礼花的。广场上,人头蹿动,到处 都是三三俩俩的人群,我好不容易挤到一个看礼花的有利地势。 • 这时,天空中出现红、黄、蓝三颗信号弹,我高兴极了,因为放 礼花马上要开始,一个紫色的大礼花直冲云霄。紧接着,许多色 彩缤纷的礼花飞上天空。瑰丽无比,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 一把撑开的大伞;有的像串串雨丝;还有的像盏盏小灯笼被点燃。 看!一个大瀑布从天而降,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 九天”的气势。缤纷的礼花把天空装点得奇幻而美妙。突然,又 一个大礼花“咚“的一声,飞上了天空,这个礼花可和别的不太 一样,里面出现了几个红灯笼,徐徐飘落天幕,可真是太神奇了。 最后,小礼花也开始燃放起来,色彩各异,分不清是星星还是礼 花。 • 几颗信号弹的升空,宣布了本次活动的结束,而我还盼着天 空发愣,似乎还回味着那绚烂多彩的烟花。 •
以人教部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据,总结必考的传统文化知识
以人教部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据,总
结必考的传统文化知识
根据人教部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以下是一些必考的传统文化
知识的总结:
1. 四书五经
-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 古诗文
- 唐诗三百首:这是古代诗歌的经典精选合集,包括了许多脍
炙人口的名篇。
- 研究名篇:例如《初唐四杰》的作品,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杨炯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3. 传统节日
- 春节:也叫中国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庆祝时间
在农历的正月初一,通常会持续十五天。
- 中秋节:在农历的八月十五,庆祝丰收和团圆。
4.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
-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 墨子:中国古代的哲学家、科学家,提出了爱、非攻、兼爱等原则。
- 曹操:中国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很出色的诗人。
5. 传统艺术
-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以其独特的唱腔、动作和化妆而闻名。
- 评书:是中国传统的口头艺术形式,是一种通过口述的方式讲述故事的艺术形式。
以上是根据人教部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总结出的一些必考的传统文化知识。
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的文化传统。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知识汇总(九)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知识汇总(九)
1.《史记》,是西汉司马迁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以人物为中心,记述重大的历史事件。
《史记》是司马迁穷尽一生的心血创作的巨著,除了历史价值之外,文学价值也很高,采用的是散文化的笔法。
2.《资治通鉴》,是官修史书,是北宋司马光领衔,,编撰的目的主要是为皇帝提供借鉴和参考,所以叙述的主要是重大的历史事件,总结经验教训。
是编年体通史。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主要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4.《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秋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5.《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
6.《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7.史书:①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②纪传体:《史记》及其他二十四史;③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8.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以文言文部分为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语文教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①,从而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通过语文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并将其培养成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健全人格的人是教育应承担的任务。
而教科书作为“从一定社会的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②,理应与时代要求相符合。
因此,本文结合语文教育及教科书的特点,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篇目为探究对象,试图解析其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从而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一)国家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强大的文化支撑。
新时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如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强调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初中阶段要求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为重点③,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为要点。
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以中央文件的形式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开展工作,强调这对建设文化强国具有的重要意义。
④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见多次出现在国家发展规划中,足见其的重视程度。
(二)语文课程标准对弘扬传统文化的要求语文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的。
语文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传递保存作用,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融合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
⑤《课标》在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解读与利用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解读与利用作者:黎艳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9年第9期黎艳在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对于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规定,传统文化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人文素养、交流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针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怎样调整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的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精彩纷呈、博大精深,根据统编教材中的内容,传统文化包括如下几个内容:(一)思想文化从汉代开始,我国形成儒家、道家、释家思想三足鼎立的局面,经过五千年的沉淀,我国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包括几个层面,即“和与中”“刚健有为”“天人协调”“崇德利用”。
在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有大量关于儒家思想、佛道文化、仁礼美德、爱国精神等方面的传统文化。
(二)文学曲艺传统文化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文学便是其中的主要载体,出现在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精挑细选的,非常具有代表性,如《诗经》、《孟子》、《论语》中的选篇能够让学生对为人处世的道理、人生哲理有新认识,四大名著选篇反映出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外交问题。
在古代文学中,戏曲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类型,我国的传统戏曲涵盖礼仪、舞蹈、军事、服饰、杂技等方面的内容,有宫廷曲调、村坊小曲、传奇故事等,虽然戏曲源自于民间,却也为文学大家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素材。
如《长亭送别》、《窦娥冤》等,都是曲艺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地域文化在地域文化内容上,主要为名胜古迹、古代建筑等方面的内容。
名胜古迹一直以来都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历史悠久、疆土辽阔,有大量名胜古迹,杭州西湖、桂林山水等著名景观,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吸引大量文人骚客,留下了很多经典名篇巨著。
而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的建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夏朝的夯土建筑、魏晋南北朝的佛教建筑等,在不同地区、民族中,建筑也具有显著差异。
1~6年级中国传统文化的课文
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宝贵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
而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传统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语文课程中,教师们常常会选取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化课文,让学生们通过阅读和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学素养。
下面就来看看1~6年级我国传统文化的课文有哪些吧。
一年级:《三字经》《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读本,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简单流畅,适合一年级的学生阅读。
通过学习《三字经》,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的一些基本历史知识,包括古代的帝王制度、礼仪文化、封建道德等。
《三字经》也对孝道、忠义、诚信等传统价值观进行了简洁准确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正确思想道德观念。
二年级:《弟子规》《弟子规》是由北宋儒学大家朱熹编写的启蒙读物,内容充满了古代的教育理念和行为规范。
二年级学生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家庭观念、孝道观念以及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处世之道。
《弟子规》中渗透着儒家的思想和道德规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性格养成和人格塑造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年级:《论语》选读《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的一些选段特别适合三年级学生进行阅读。
通过学习《论语》选读,学生可以了解到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包括仁、义、礼、智等,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我国传统文化精髓。
《论语》也是我国古代圣贤言行录,通过学习其中的经典格言和故事,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年级:《孟子》选读《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以其优美的文辞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
四年级学生通过学习《孟子》选读,可以了解到孟子的人生哲学、政治理念、伦理观念等,进一步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孟子》中也包含了很多寓言故事和典故,这些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五年级:《国学经典故事》五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接触一些国学经典故事,如《左传》、《史记》、《三言两拍》等,通过这些故事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3)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导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的宝贵财富,代表了古代中华民族的智慧、文化和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的风景人物,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推广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学生深刻的了解和体验,更好地传承、发扬、创新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华文化自信心和文化传承责任感。
本文拟从初中语文教学角度来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包括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点。
例如,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敬天、爱人、尊老、重义、孝道等价值观念,倡导中庸之道、自立自强、拟物主义等文化思想,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气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精神等。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是“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
二、教师要注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课内外结合,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义不容辞地要将中华传统文化注入到语文课程中,特别是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一定要通过课内外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选用背诵诗歌、曲艺等作品,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了解古人的意境、情感,感受文化内涵和价值;同时,注重学生实际体验,通过组织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历史、文化春秋和文化传承,让学生体验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选用古诗文进行背诵,如《滕王阁序》、《七步诗》等。
通过学生背诵,让学生感受到古人抒怀感慨的情感和文化气息。
同时,通过宣传、展览等文化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2.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语文课程中不乏许多富含中华传统文化的教材,例如《岳飞传》、《孔子家语》、《诗经》等。
我们应从这些教材中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与学生进行深度解读和交流。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传统文化整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传统文化整理第一单元1.文采:本指辞藻、才华。
《沁园春·雪》中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2.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3.唐宗宋祖: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4.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铁木真。
5.雕:一种猛禽,飞得高而快,不易射中,古人常用“射雕”来表示善射。
6.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第二单元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老子》:也称《道德经》,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为春秋时期老子所著。
3.百丈禅师:即怀海禅师,唐代禅宗僧人,因为居住在百丈山(在今江西奉新),故称“百丈禅师”。
4.朱子:即朱熹,南宋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5.《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6.丈人:对老人的尊称。
7.曾文正:即曾国藩,晚清军政重臣,谥号文正。
8.贤达:有才德和声望的人。
9,麾下:指将旗之下。
麾,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
10.江米纸:用淀粉加工制成的像纸一样的薄膜,可以吃常用作糖果、糕点或药品等的内层包装。
11.窗棂:窗格子。
第三单元1.谪:贬官。
2.守:指做州郡的太守,文中袭用前代的称呼。
3.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迁,贬谪、降职。
4.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
泛指文人。
5.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6.庙堂:指朝廷7.芳:花。
8.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文中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伛偻,弯腰曲背,文中指老人。
提携,牵扶。
文中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初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传统文化知识整理
目录1、《论语》中的年龄、儒家思想(七上,P52) (1)2、关于黄河的诗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俗语(七下,P75) (2)3、戏曲(生旦净丑)(七下,P152) (3)4、马的世界:“马”的汉字演变过程、关于马的成语、马的历史传说(七下,P230) (3)5、颜体书法(七下,P261) (3)6、建筑(桥、园林)(八上,P92) (3)7、黄发垂髫(八上,P166) (4)8、莲文化(关于莲的别称、成语、诗句)、白丁(平民)(八上,P170) (4)9、更定(晚上八点左右,古时的纪时法)(八上,P201) (4)10、中秋节等节日习俗(八上,P213) (4)11、王羲之书法、《兰亭集序》特征(八上,P256) (5)12、落第(八下,P6) (5)13、稽首(臣子面见君王时所用)(八下,P58) (5)14、二十四节气(八下,P78) (5)15、端午节的习俗、美食(八下,P130) (5)16、宁波的风土人情、方言、节日、语言与风俗、少数民族风俗(八下,P161) (5)17、对联(八下,P215) (5)18、“丝”和“思”谐音双关(延伸:“柳”和“留”)(八下,P224) (6)19、唐人草书(八下,P241) (6)20、作揖(两手抱掌前推,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九上,P63) (6)21、高邻、避讳、亚元、解元(九上,P158) (6)22、桑梓(九上,P163) (6)23、布衣(平民)(九上,P189) (7)24、始龀(刚刚换牙,七八岁)(九下,P180) (7)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知识整理1、《论语》中的年龄、儒家思想(七上,P52)《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论语》包涵的主要思想就是“仁”。
仁:爱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
关于小学语文部编版课本中的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关于小学语文部编版课本中的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不要觉得上小学还早就不关注哦!现在正是打好基础的时间呢!
部编版语文教材在后更加重视传统文化了,不止篇目增加了,而且古诗文的题材更更加多样。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比重。
[玫瑰]接下来给大家稍微讲一下新的部编版课本中传统文化的部分吧!
古诗数量增加
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共编排了132篇古诗文,约占总篇目数的30%。
其中,
古诗词115首、文言文17篇。
国学经典收录到课本中!
还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中,选取符合当今时代特点、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
比如一年级上册识字-第5课学的对韵歌,实际上就是《声律启蒙》的内容,一年
级下册识字-第8课就学了《三字经》的节选。
二年级开始学成语!
二年级上册的课本里面就学了【坐井观天】和【狐假虎威】的成语,[炸弹]二年级
下册课本就要学【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篇目增加的幅度让人瞠目,重点抓传统文化篇目的背诵与理解。
学龄前是孩子相对空闲的阶段,这个时候有大量时间去引导孩子,培养兴趣。
还有就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语文是无法速成的,是需要长期积累的。
特别是文言文,古诗词这种文学素养的提高,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
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从古至今,中国文化
一直保持着如一体的性质。
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学
者和传教士都热衷于研究中国文化,并把这种文化影响其他整个世界。
2、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是和谐统一,其中以“孔孟之道”为核心。
“孔孟之道”有五个原则:仁义道德、尊师重道、博学多闻、严于律己、尚书艺文。
它把“仁爱”作为最重要的核心精神,将“孝悌”作为最重要的价值理念,把“信守”作为最重要的品格教育,而仁义礼智信则是这五项智慧
精神的总结和汇集。
3、中国几千年来一直致力于“和而不同”的文化思想,表示不同文化类
型之间的调和,即尊重相互的区别,又允许存在的交流。
意思是说,
即便彼此有所差异,但各能和而不同,互相保持尊重,互相理解和接受,形成一种和谐的文化秩序。
4、中国文化特点还表现在其他各个文化形式,如诗歌、舞曲等,这些
文化形式在艺术上都有着独特的风格,例如,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抒情、婉转、婉约,奔放,飘逸、华丽、雄辩等特点,而中国传统舞曲则充
满着欢快,轻快,激昂,浪漫等元素,让人在学习中受到艺术和文化
熏陶。
二、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让世界向中国寻求智慧,学习传统文化,不断的思考与实践,才能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推向更高的层次。
从初中语文教材内外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从初中语文教材内外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通过挖掘中学语文教材内外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从初中语文教材中寻找和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一、课文选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教材中经常引用《论语》中的名句,如“君子和而不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通过了解《论语》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念。
2.《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教材中选取了一些篇章,如《关雎》、《蒹葭》等,通过解读这些古代诗歌,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古代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3.古代寓言故事:教材中还选取了一些古代寓言故事,如《韩世家》中的《李广射石》等,这些寓言故事是古代智慧的结晶,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观念。
4.历史故事:教材中选取了一些历史故事,如《祝福》、《郑和下西洋》等,通过了解这些历史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意识。
二、课文中的传统文化修辞手法1.比喻、象征、夸张手法: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使用了比喻、象征、夸张等修辞手法,例如《江雪》中的“江雪霜天尽,江月清风生”,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刻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对偶、排比、对仗手法:教材中一些课文运用了对偶、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如《锄禾日当午》中的“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这些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艺术欣赏能力。
三、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中的传统文化元素1.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教材中介绍了一些古代文学体裁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唐诗、宋词、元曲等,通过了解这些文学体裁和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2.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教材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如文天祥的《过秦论》中就有对科举制度的描述,了解这一制度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古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和制度。
二年级语文上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年级上册
走进西安
秦兵马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年级上册
走进西安
大雁塔
小雁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年级上册
西安夜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年级上册
白马寺
龙门石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年级上册
河南豫剧
花木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年级上册
泉城济南——趵突泉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座山色半城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年级上册
二上第一单元 铃铃铛铛游北京
情景导学
小朋友们,你们都去过什么地方旅 游?是怎么去的?在旅游时你最喜欢的 是什么事情?(小组交流汇报)
深思自学
初读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认真观察图片,小组交流。
点拨展学
天安门广场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是北京乃至全中国的象征。天 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的场的中 央;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国家博 物馆在广场的东西两侧遥遥相 对;毛主席纪念堂和正阳门城 楼矗立在广场的南部。
活动六:延伸总结
说一说:在你心中的山水有 着哪些高贵的品质?
活动四:了解泰山文化
“五岳独尊” “天下第一山” “山河领袖”......
读一读,说一说
活动五:交流
黄公望,元朝著名画家,1350年创 作完成《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 中之兰亭”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后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 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先收藏于 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遗产名录”。
皇穹宇
1953年,汤定元教授 对皇穹宇建筑的声学效果 进行了测试,认为皇穹宇 围垣周密,表面光洁,使 声波不被墙体吸纳,进而 发生了反射,于是产生了 回音,形成了独特的声学 现象。这是历史上第一次 对天坛诸建筑的回声现象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传统文化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传统文化(下)2016-05-07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题目下方美丽语文关注我们作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始终以尚礼崇德、内外兼修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大到治国方略,小到举手投足。
那些很早就用于人际交往的姓与氏、名与字的称呼习俗就形象地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礼仪的精神。
古代婚姻从行成年礼到结发同心,古代丧礼从居丧丁忧到夺情起复,礼数习俗也是无处不在。
而古人迎来送往的礼俗中除了巧妙地传达出人物之间的尊卑与亲疏外,也同样包含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称姓呼名。
作为人际交往最基本的人物称谓,华夏姓氏颇有讲究。
上古时代女子称姓,男子称氏。
从功能上说,“姓”用来别婚姻,“氏”用来别贵贱。
女子称姓是为了严守同姓不婚,避免近亲结婚。
那时的姓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赢等。
有人据此认为,姓最有可能是母系社会就产生了,而氏则是由姓分化来的。
周以前,贵族男子姓、名、氏都可以有,如黄帝为轩辕氏,姬姓,炎帝为烈山氏,又号神农氏,姜姓;而平民人家的男子只有姓、名,没有氏,而更多地位卑微的人则常以职业加人名称之。
如奕秋,就是名叫秋的善于下棋的人,庖丁就是名丁的厨师,他们没有姓氏,只有名。
秦以前,姓代表的是最初的血统,所以它是世代不变的。
而氏作为部落、宗族的分支,可迅速增加,也可因时因事而亡。
秦汉时代,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作为部落、宗族的分支的氏其存在的基础没有了,氏代表贵贱1的意义也就消失了,姓与氏的界限就模糊了。
尤其到了司马迁写《史记》,姓与氏就混为一谈了。
《史记》称周文王为姬昌、周武王为姬发(姬为姓),这样的称呼明显不妥。
宋代学者郑樵在《氏族略序》中说,称呼姬昌、姬发的说法“三代(夏商周)之时无此语”,顾武炎《原姓》也说,“考之于《传》(《左传》),二百五十年之间有男子称姓者乎?”其实周文王、周武王应该以国为姓,当时国姓周,所以他们应该分别称“周昌”、“周发”,或者文王昌、武王发。
还有些历史上的人名,如介之推、宫之奇、烛之武、佚之狐,“之”是虚字衬字,而不充任人名。
初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传统文化知识整理
目录1、《论语》中的年龄、儒家思想(七上,P52) (1)2、关于黄河的诗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俗语(七下,P75) (2)3、戏曲(生旦净丑)(七下,P152) (3)4、马的世界:“马”的汉字演变过程、关于马的成语、马的历史传说(七下,P230) (3)5、颜体书法(七下,P261) (3)6、建筑(桥、园林)(八上,P92) (3)7、黄发垂髫(八上,P166) (4)8、莲文化(关于莲的别称、成语、诗句)、白丁(平民)(八上,P170) (4)9、更定(晚上八点左右,古时的纪时法)(八上,P201) (4)10、中秋节等节日习俗(八上,P213) (4)11、王羲之书法、《兰亭集序》特征(八上,P256) (5)12、落第(八下,P6) (5)13、稽首(臣子面见君王时所用)(八下,P58) (5)14、二十四节气(八下,P78) (5)15、端午节的习俗、美食(八下,P130) (5)16、宁波的风土人情、方言、节日、语言与风俗、少数民族风俗(八下,P161) (5)17、对联(八下,P215) (5)18、“丝”和“思”谐音双关(延伸:“柳”和“留”)(八下,P224) (6)19、唐人草书(八下,P241) (6)20、作揖(两手抱掌前推,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九上,P63) (6)21、高邻、避讳、亚元、解元(九上,P158) (6)22、桑梓(九上,P163) (6)23、布衣(平民)(九上,P189) (7)24、始龀(刚刚换牙,七八岁)(九下,P180) (7)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知识整理1、《论语》中的年龄、儒家思想(七上,P52)《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论语》包涵的主要思想就是“仁”。
仁:爱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
课文中的传统文化
课文中的传统文化语文课堂具有非常浓厚的人文特点,它除了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担任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重任。
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许多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和内容,充分体现了语文这门学科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一、经典诗词、古文中的传统文化小学阶段,安排了70余首古诗,3篇古文,4篇白话文。
这些文章本身就的优秀的文化,它们的传诵本身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古诗中和谐的音韵,优美的意境,言简意赅的语句等,都凝聚着古代文人雅士的神韵,也彰显着时代精神。
宋代王安石的《梅花》,着力描写了隆冬冒寒竟放的白梅,静静的散发幽香,它的如雪的洁白表现的是诗人纯洁高尚的情怀,它的“凌寒”开放,表现的是诗人的坚韧顽强,它的“独自开”表现的是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骨。
这是古代文人的特点,也是现代人应该继承的美好品质。
范仲淹的《江上渔者》,通过描写人们对鲈鱼美味的喜爱,和渔者冒着生命危险捕鱼谋生,两相对比,一方面是优越的享受,一方面是浪尖上谋生,诗中反应的是社会的现实,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陆游的《示儿》用悲凉的语气表现了诗人因未见祖国统一的遗憾与悲哀,用遗言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满腔的爱国情怀,足见其爱国情至深至切。
在这些入选教材的古诗中,有的古诗用优美的笔调描绘了山川四时的美景,表现对祖国和大自然的热爱;有的古诗抓住细节,表现离愁别绪、至爱亲情等,描写人间真情;还有的用豪迈的文笔抒发爱国热情、报国之志,表现人间大爱……它们都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选入教材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的学生从小就要传诵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继承祖先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
古文主要是古代神话、寓言,六年级的《寓言两则》和《夸父逐日》,这里面寄寓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表现了他们淳朴的心灵和美好的愿望。
而白话文主要是选自《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四大名著,传播古代经典小说,弘扬中华文化。
95后的语文课本传统文化
95后的语文课本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
部编版教材的插图选用了大量中国味浓厚的插图。
如:一年级上册《天地人》、《金木水火土》采用的是傅抱石先生大气磅礴的山水写意画,与教材文本和谐呼应,体现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
“和大人一起读”单元的课文《剪窗花》,它的插画内容是传统剪纸“喜上眉梢”和“福娃抱鱼”,色彩艳丽,画面喜庆,让人喜不自禁。
《天地人》和《金木水火土》,编排背景是《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的经典语句。
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展现人与天、地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4个单元的集中识字,将识字蕴于文本之中,意在借助语境识字,增强识字的效率。
而识字文本的选择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古代蒙学教材以及传统识字教材的改编。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里的传统文化》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内容提要
序
课题研究
教学案例与教学路径
第一篇 童谣教学 案例与教学路径
(1)
第二篇 古诗词教 学案例与教学路
径
第三篇 寓言故事 教学案例与教学 路径(1)
第四篇 神话故事 教学案例与教学 路径
第五篇 民间故事 教学案例与教学
路径
第六篇 文言文教 学案例与教学路
径
第七篇 汉字教学 案例与教学路径
构建“真”课堂, 追求“实”素 养 ——《亡...
让传统文化滋养 学生的当下 — —小学中国古...
大胆想象, 生动讲述, 感受神奇 — —《羿射...
基于文体, 凸显要素, 彰显特性 — —小学中...
搭支架讲故 事,焕发民 间故事新活 力 ——《...
聚焦文本特 点,讲述传 承并重 —— 小学中国...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里 的传统文化》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传统
讲故事
小学
中国
世界
语文
文言
教学
文化
路径 研究
经典
案例
课题
教材
研究成果 民间故事
成语 汉字
01 内容提要
目录
02 序
03 课题研究
04 教学案例与教学路径
05 特殊课型教学案例
06 后记
本书是在上海市名师名校长课题《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传统文化资源的分析与应用研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 写而成。全书包括课题研究、教学案例与教学路径以及特殊课型教学案例三部分内容。书中不仅有理论研究成果 的呈现,而且还有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传统文化资源的教学案例与教学路径的具体讲解。本书适合小学语文教师和 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相关人士阅读使用。
语文教材中的国内传统文化形象
语文教材中的国内传统文化形象摘要:一个组织、民族或者国家的文化形象,往往影响着其他民族和国家对其发展水平、心理认同和认知评价的水平。
所以说传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文化经久不衰、源远流长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内在动力,所以在现行的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提供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供学生学习。
文章以语文教材中的典型文化形象作为切入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内涵进行解读。
关键词: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形象尽管我们常说在吸收文化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传统文化依旧是我们在世界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进程中的坚定不移的根基和准绳,自始至终引领我们在文化的海洋中不迷失方向或者搁浅。
由于我国漫长的历史积淀以及中国人民的勤劳,创造出了种类庞大、内涵丰富的文化种类,大到天文、地理、历史、哲学、语言、文学、音乐、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领域广为人知的文化经典和重要发明,小到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颇具特色和趣味的文化形式,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而这些文化内容所衍生出的文化形象都非常具有典型意义,也都能够在语文教材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1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主要类型中国影响世界的文化符号非常多,像瓷器、丝绸、功夫、论语、周易等,这些文化符号或者说文化形象都相对具体,接下来将从宏观视角对中华传统文化形象广义的类型概念进行介绍。
1.1农业文化在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从未中断,绵延至今,根基深厚,经过数次的民族文化融合,各种文化和宗教势力的冲突和对抗,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
梁漱溟梁先生将文化概括为“文化亦可以说是一民族生活的样法”,也就是“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的中国文化也是数以亿计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毕生追求的目标、生活的内容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那么文化便与生活相关,可以说文化即是生活的习惯和凝聚,从生活中来,又指导着生活,文化形象在这一基础上衍生,所以文化形象的类型就离不开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传统文化撷谈(上)当高考语文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广博而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必将是高考语文分值流向的最大可能。
作为跟进,本文试对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传统文化——中华礼俗作些探讨。
一、衣着礼俗古代衣、裳并称时,“衣”为上衣、“裳”为下衣,但裳并不是裤而是裙。
古代“裙”与“群”二字同源,因受织布条件限制,当时布幅较窄,一条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所以才有“裙”的名称,这个“裙”就是指多幅布帛。
而且古代不论男女都着裳,《木兰诗》里有“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后来衣、裳连在一起,谓之深衣。
它是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均可穿的服装,集中代表了汉服落落大方、深藏不露、雍容典雅的特色,难怪有学者建议将深衣作为华夏民族礼服。
深衣中间有一束带,叫作“绅”,现在有“缙绅”一词,“缙”又作“搢”,插的意思,“绅”为腰带,意思是上朝时把记事的笏板插在腰带间。
《项脊轩志》“顷之,持一象笏至”中的“笏”就是这种手板。
“缙绅”后又成了仕宦的代称,《指南录后序》里“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的“缙绅”就是此义,“绅士”的意义也由此而来。
据考证,“裤”古代写作“绔”或“袴”,穿在最里边,无裆无腰,只有两个裤筒,套在膝盖以下至小腿部分,因此又称“胫衣”,有防护和御寒的功能。
古人生活中衣、裳、裤并用,到了夏天,人们就只穿衣裳不穿裤了。
由于裤是穿在里面护膝的,所以质地不太讲究,但也有富贵家用丝织品为之的,称为“纨绔”,被公认是奢靡之服,所以我们今天常把衣着华丽、不学无术的年轻人称为“纨绔子弟”。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衣服的长短、质地往往显示出人的身份、地位。
宽衣博带、绫罗绸缎那是有身份的打扮,短袄敝衫、粗麻葛布那是苦力人的穿着。
《孔乙己》里下等穷人在咸亨酒店都是一身短打扮,站着牛饮;上等富人穿长衫,坐着浅酌。
孔乙己认为自己读过书,是有身份的人,故身穿长衫,但没有钱,入不了雅座,所以只得站着喝酒。
古代服装的颜色也常代表一个人的身份、地位。
一般来说,黄色是帝王之色,只有帝王才能着黄衣,皇帝的龙袍叫黄袍,皇帝颁发的文告叫黄榜,但并不是什么时候皇帝都穿黄衣,黄衣是皇帝的常服(日常生活之服)。
从先秦至唐代,皇帝冕服、朝服主色不是黄色而是玄黑色。
你看阎立本画的《历代帝王图》上皇帝穿的大都是黑色的衣服。
古代官吏的服色以“品”而论,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衣,俗话“红得发紫”,是说那些仕途上备受赏识、权倾一时的人。
八品着深青色,九品着浅青色,统为青色。
白居易任江州司马,官职本是六品下,但因离京被遣,是散官,地位等同于八九品,所以《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一个“青”字,凸显了作者官卑职微,乐天不乐。
二、饮食礼俗成语“饔飧不继”原指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后形容生活十分穷困,这里“饔”“飧”分别指早、晚饭。
追溯到先秦时期,或许限于生产及生活水平,那时人们一日只吃两餐,早饭称饔,晚饭称飧。
(庄子《逍遥游》里虽有“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但从史书文献看,战国中期一日三餐的习俗并不普遍。
)早饭在太阳升至东南方的巳时,也就是上午9点左右;晚饭在太阳坠入地平线之前的申时,也就是下午4点左右。
古人讲“不时不食”,即不应在不该吃饭的时间吃饭。
课文《鸿门宴》中的“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指天刚亮,大约在卯时(5至7时),本不是吃饭的时间,项羽提前开饭,表现了他要犒赏将士、剿灭刘邦的急切心情。
当然,此时吃饱喝足的项家军果真去攻打没有进食甚至没有起床的沛公军应该占有先机。
古人一日两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本就没有睡午觉的习惯,《论语》里说宰予“昼寝”(白天睡觉),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一点也不为过,因为“昼寝”是处在两顿饭之中,但凡求学之人,如果白天睡大觉,那么这一天他什么也干不了,所以老师的责骂完全出于“恨铁不成钢”。
至于一日三餐习俗的普及,那是汉代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的事了。
成语“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爱吃,这里的“脍”与“炙”均是肉制品,是古人特别爱吃的美味。
“脍”,《说文》:“细切肉也。
”即切得很细很薄的肉,孔子也有“脍不厌细”的建议,即肉片切得越细越好。
又因“脍”多以鱼肉为原料,所以后来又写作“鲙”,指生鱼片。
《礼记》里提到“脍”这种生鱼片得用辅料调配着吃,即“春用葱,秋用芥”,而后来的曹操则喜以姜做辅料。
脍食中当属鲈脍名气最大,辛弃疾《水龙吟》一句“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让我们想起晋代的张翰(季鹰),一日见秋风乍起,这位率性的名士即刻想起此时正是家乡鲈鱼收获的季节,鲈鱼脍与莼菜羹让人何等嘴馋,于是挂印归家,传为佳话。
“炙”是个会意字,上面是肉,下面是火,就是用火烤肉。
“脍”与“炙”作为美食有口皆碑,一次孟子对脍制的生鱼片和炙制的熟肉片倍加赞叹,并且分析了这两种美食缘何大受追捧,成语“脍炙人口”由此而来。
三、居所礼俗《林黛玉进贾府》中曹雪芹借黛玉眼睛写荣国府里主要人物的居室安排颇耐人寻味。
黛玉来到荣国府的核心位置——荣禧堂,荣禧堂坐落在荣国府中轴线上的内仪门内,是五开间正房,是荣国府地位最高的建筑,也是荣国府政务活动的场所。
据黛玉观察,荣禧堂里住着贾政,荣禧堂的东面住着贾赦,荣禧堂的西面有一院落与荣禧堂相连,住着贾母,荣禧堂的西北角、挨近贾母院子住着王熙凤,王熙凤的院落与贾政、贾母皆相通。
读者可能会问,贾母人称“老祖宗”,不是贾府里最高级别的人物吗,为什么住荣禧堂的不是她呢?退一步说,贾母不住,也还有长子贾赦呢,怎能轮到贾政居住荣禧堂呢?细细一品就会发现,这里是借建筑上的尊卑来体现人物的地位。
国人建房常坐北朝南,南向阳,为正方,左为东,右为西。
荣国府里,贾母居西(右),从位次上看比贾赦、贾政低,既体现了男左女右的思想,也是因为旧时女子必须按封建宗法行事,即遵守《仪礼》里所说的“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老祖宗”也不能例外。
“夫死从子”,从居室形式上贾母自然要低于儿子。
从“孝”的角度,儿子又必须听她的安排。
贾赦居左侧,贾政住在贾府的中心位置荣禧堂,这既照顾了贾赦作为兄长的面子,也体现了在贾母心中贾政才是核心人物。
因为大老爷贾赦“袭着官”却无所事事,整天安享荣华富贵,他的妻子邢夫人是个小户人家出身的愚庸之辈,还是续弦;而贾政呢,“祖父最疼”“大有祖风”,眼下已升任工部员外郎,妻子王夫人更是显赫的“金陵王”的妹妹,把贾政放在荣禧堂的中心位置,体现了贾政在“老祖宗”心里的特殊地位。
王熙凤虽然是贾赦的儿媳妇,但也是王夫人的娘家侄女,她住在贾母的后面并与贾母、贾政及王夫人院子相通,则凸显了“凤辣子”列于贾府核心领导层的地位。
一处居室描写,充分显示了封建贵族家庭的严谨礼制。
难怪初入贾府的林黛玉告诫自己一定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有人说“男左女右”反映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笔者倒觉得这里更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从人的性格上说,男子显刚,女子怀柔,刚即阳,柔即阴;从方位上看,左为东,右为西;从阴阳学角度,左阳右阴,阳为乾,阴为坤,对应下来就是:阳—乾—天—男—左,阴—坤—地—女—右,所以就有了“男左女右”。
居室建筑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
中国古代建筑一向主张内敛含蓄,组合多样,层次丰富。
院落一般延伸几重,所以古人有“庭院深深”“侯门深似海”的句子。
古代院落正面有大门,大门建筑颇为复杂,一般是三开间,中是明间、左右是暗间,前者称门、后者称塾。
过去称儿童读书的地方为私塾,就是因为老师在家里的塾中教学。
门内(偶有门外)有屏,又叫萧墙,即照壁、影壁。
因为萧墙在宅内,所以“萧墙”又引申为内部的意思,今天我们把内因引起的灾祸称作“萧墙之患”就是由此而来。
古代宅院依中轴线而建,由萧墙沿中轴线到堂前的开阔场地就是庭。
庭较大,是主人接待客人的地方,“分庭抗礼”说的就是古代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
“抗礼”又为“亢礼”,是长揖不拜、不分尊卑的平等礼节。
后比喻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
成语“大相径庭”的“径”与“庭”分别指门外的路和门内堂前的院子,“径庭”合起来是说从门外小路到门内院子是有一段距离的,用来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古代正规的住宅多为堂室结构,因为堂与室都建在中轴线上,所以颇显尊贵。
堂与室相连,建在同一个台基上,堂在前,室在后,堂不住人,是古人行吉凶大礼的地方。
堂的后面是室,堂与室有户相通。
堂的东、西、北三面有墙,南边临庭院敞开,东边有窗叫户,即入室的门,是单扇的,登堂入室即由此进入。
《木兰诗》里有“木兰当户织”,有人不理解,认为木兰怎能冲着门织布呀?其实这里的门不是正门、大门,而是侧门,是通往室内的小门。
然而,由堂进入室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先登堂阶。
一般情况下,主人地位越高,堂基就越大,登堂的台阶就越高,所以“登堂”比喻一般水平,“入室”比喻最高境界,成语“登堂入室”用来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堂的西墙有窗,称之牖,《项脊轩志》有“余扃牖而居”。
堂大于室,堂中间有两个大柱子,叫楹,对联多悬挂于此,所以对联又称楹联。
堂是用来议事、行礼、交际的地方。
古人结婚拜堂就在这里,嬴政接见荆轲差点被刺也在这里,荆轲行刺秦王,“秦王还柱而走”就是绕着堂间的大柱子跑。
四、位次礼俗位次可以分为官位和席位。
先说官位。
到底是左尊右卑还是右尊左卑,这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老子》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说的是先秦的日常活动。
如贴门联就是吉事一桩,从门的角度,左侧贴上联,右侧贴下联;而从贴的角度,上联应贴在右方,下联在左方,否则就要闹笑话。
宴集饮酒是吉事,所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凶多吉少,所以右为尊。
宦海仕途自然求吉,因此官位先秦尚左,但秦汉又尚右了。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蔺相如因大功“位在廉颇之右”,《史记·陈丞相世家》中“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都是尊右。
从东汉至宋代又尚左了。
如左丞相尊于右丞相,但贬官仍然习惯称“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序》中就有“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到了元代,蒙古人拒绝汉人的这套礼俗,于是又恢复了秦汉时代的右尊,把右丞相提到了左丞相之上。
明代的官职,起先右丞相是尊于左丞相的,初期朱元璋没有废除丞相之前,传说在一次朝会上,他突发兴致,琢磨身旁的官员,对群臣说:这最高的官位明明在朕的左边,怎么能称右丞相呢,给我改过来!就这样,明太祖把元代官职的左右尊卑又颠覆了一次,明朝回归了尚左的传统。
席位可分为堂上、室内、车上三种。
堂上座席与室内座席的尊卑是有别的。
清人凌廷堪《礼经释例》:“室中以东向为尊,堂上以南向为尊。
”堂即正堂或大殿,是举行各类活动的公共场所。
君主受臣子朝见,面南背北,左东右西,尊左卑右;座位则由南向坐(面向南)为尊,依次为西向坐(面向西)、东向坐(面向东)、北向坐(面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