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热与温度》教学过程

合集下载

冷热与温度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设计

冷热与温度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设计

热水降温有什么
规律?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的作用 正确使用温度计 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 猜想:1.温度会均匀下降。
冷热与温度
2.温度下降没有规律。 3.温度下降会先快后慢。 4.温度下降会先慢后快。 规律 1.温度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2.温度下降先快后慢。
让每个学生 都亲自试验,认识 到光凭自己的感 觉不能准确判断 物体的冷热程度。
用温度计可 以准确地测定物 体的温度。
通过实验操 作,以及教材说 明,使学生能正确 使用温度计并能
出热水的温度,
将温度计放入水 准确测量物体的
那么热水的温度 中。每隔一定的时间观 温度。
逐渐下降的时候 察水温,并记录下来。
法研究热水降温 延长而逐渐降低,温度 思 维 能 力 和 预 判
规律呢?实验应 的下降是先快后慢。 能力。
该怎样来做呢?
学生们很喜
6.每组一杯
欢科学课,因为可
热水、温度计、
以做很多实验,但
秒表、记录单、
其实,实验后的分
方座支架
析和思考更加重
7. 引 导 学 生
要。科学探究要动
明确注意事项.
手,但更加要动
预测是科学
是不是有什么规
在测量时小组成 探究过程中非常
律 呢 ? 热 水 变 凉 员分工合作。
重要的一个环节,
可能会出现几种
学生分小组绘制 可 以 让 学生 对 所
情况。
曲线图,并粘贴到黑板 要 探 究 的 内 容 做
5.同学们, 上。
一定的思考,能够
你们想用什么方
温度是随着时间 培 养 学 生的 科 学
学情分析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冷热与温度|苏教版(6)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冷热与温度|苏教版(6)

教学设计《冷热与温度》一.教学目标1、知道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并学会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2、能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根据记录的数据概括热水变凉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

三.教材分析《冷热与温度》一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里的第一课,本课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一是让学生建立温度的概念;二是学会测量水温;三是探究热水降温规律。

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对冷热现象都有一定的认识,然而这种认识较多的停留在感觉层面上,容易受到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与物体的实际温度产生较大的误差,这便是错觉。

科学测量排斥错觉,所以本课将学生从感觉上的冷热感受引向测量上的温度,教会学生测量温度,并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使学生懂得精确测量的重要并养成测量的探究习惯。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热水、温度计、石棉网、铁架台等五.教学过程(一)感觉物体的冷热: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和热水中。

5秒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每个小组成员听从小组长的安排,每个同学都试一试。

2.学生试验并交流。

3.师:人们通过手眼等身体器官能感觉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冷热与温度。

板书课题:冷热与温度(二)测量水温:1.师: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答案肯定是不能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来进行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2.测量前面三杯水的温度师: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教师出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边讲解边示范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

小组合作分工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并记录。

3.交流测量结果。

(三)猜测“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1.师:如果每次测量间隔的时间相同,温度的下降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呢?2.学生小组合作,猜想“热水变凉”的降温情况,并要求各组做好记录。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冷和热|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冷和热|苏教版

第二单元冷与热1.冷热与温度[预期学习结果]1.知道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2.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3.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4.能根据记录的数据概括热水变凉的规律。

5.能耐心、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学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三个杯子、冷、温、热三种温度的水、温度计、三杯不同温度的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试水温:建立温度的概念1.讲述:桌子上有三杯水,其中一杯是热水,一杯是温水,还有一杯是冷水。

如果把两只手的食指先分别插进冷水杯和热水杯中,过5秒钟后再同时插进温水杯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会一样吗?2.学生分组实验并说说感受。

3.你能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解释吗?4.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形成温度的概念)5.小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光凭感觉是无法准确判断出物体的温度的,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必须借助温度计。

二、测水温:学会测量水温的技能1.如何借助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呢?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2.布置实验要求。

讲解并演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介绍常用的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3.再次提醒:A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表,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在本节课中老师适当给予提醒。

B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探究常温下一杯水的温度变化规律1.那么你们知道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吗?2.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下来。

3.实验:连续测量一杯水的温度,证明热水变凉温度变化规律。

(1)我们要想通过实验来知道热水是怎样变凉的,你们认为我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热水、杯子、温度计。

”(2)么我们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3)布置实验要求。

利用教学光盘,播放前半段,提醒学生听清要求。

(4)再次提醒:A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B每隔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温度?C从什么时间开始记录温度?D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冷热与温度》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冷热与温度》苏教版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难点:收集数据绘制统计图,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三、教学准备:演示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多媒体课件等。

分组实验器材:不同温度的水、烧杯、温度计、铁架台。

四、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认识温度1.实验桌上有两杯透明的水,有什么办法知道哪杯是冷的?哪杯是温的?学生动手感受。

2.交流:冷水与温水,用什么办法感受的?3.小结: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它的常用单位:(板书:摄氏度)。

要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我们可以怎么做?使用温度计。

二、学会使用温度计1.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它分为哪几部分?学生观察交流(红色液泡液柱刻度)2.我们怎么用温度计来判断物体的温度呢?根据液泡中液柱的上升和下降来判断。

练习认读刻度。

3.如果用温度计来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测量时要注意哪些呢?学生交流(轻拿轻放完全浸没不碰杯底和杯壁等待、平视读数)4.练习:下面这些测量方法正确吗?示图判断。

5.先测量这杯温水的温度有多少摄氏度?学生测量(教师参与提示测量方法)6.各组交流:每组读数输入电脑统计,发现什么?为什么各组读数不同?(认真测量和观察减小误差)三、连续测量一杯热水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1.出示一杯热水:这杯热水放在桌上,过10分钟,它的温度会怎样变化?它的温度是怎样下降的?2.猜想:先快后慢先慢后快一直很快学生猜测,为什么这样猜?3.谈话:大家的意见都不一样?那该怎么办呢?做实验4.连续测量这杯热水下降规律,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讨论实验计划:(1)需要什么器材?(2)观察什么?记录什么?(3)小组如何分工?(4)隔几分钟测量一次?5.大组交流实验计划。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热与温度》内含设计作品应用的教学设计(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热与温度》内含设计作品应用的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强调学习的严谨与科学。在学习使用温度计的环节中,通过科学、严谨的讲解,让学生学会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掌握科学的操作步骤,避免“先入为主、先行先试”中造成的主观错误,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影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正确建构。
第三,注重兴趣的延伸。学会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并没用浅尝辄止,到此停摆,而是通过温度计的发明历程的微视频,再次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浓厚兴趣,体会到科学的发展与奥妙,产生热爱科学的意识和志趣。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
预计时间
(不超过10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视频介绍生活中的冷热现象
从生活现象入手,引起学生的认知兴趣
2.认识什么是温度以及温度的单位
在质疑、疑惑中,引出温度的概念
3.视频演示,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通过讲解,引导并巩固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
4.了解温度计的发明历程
了解温度计的发明历程,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延伸
设计亮点:
第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科学的学习,非常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如是单纯的空洞说教,学生往往云山雾绕,兴趣枯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该微课程中,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展示生活中冷热不均的现象,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浓厚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内容来源
选自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冷热与温度》
适用对象
小学科学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温度,认识温度的单位。
2.认识温度计的构造。
3.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冷热与温度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冷热与温度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冷热与温度苏教版教材剖析:在先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看法的基础上,本课将协助先生构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先生规范地测定水温,并带抢先生探求热水变凉的规律。

本课主要教学活动有三个局部:第一,构成温度概念。

教材首先布置了一个经典实验——将手指区分拔出冷、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杯内,体会两个手指的觉得。

接着请先生就这个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先生将在卡通人的提示下很快悟到,光凭手的觉得不能准确决断物体的冷热水平,要想比拟物体的冷热要用一个迷信仪器,并有一致的权衡规范。

引导先生懂得物体的冷热水平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定物体的温度。

第二,学习测定水温,学习运用温度计。

测定水温的关键是温度计的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的时分不要将温度计拿到杯外。

测三杯水的温度,是测量水温的一次演练。

第三,探求热水的降温规律。

热水变凉是生活是习以为常的现象,但是先生能够从未想到过其中的迷信道理。

这一局部的教学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强测量水温的技艺训练,培育先生的记载才干,特别是延续观察并记载的才干,经过指点先生绘制曲线图、剖析数据,引导先生发现降温规律,从而激起先生去探求生活中的迷信效果。

实验完毕后,还要求先生经过讨论来解释这个现象,这是培育先生迷信剖析和推理才干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的:进程与方法:可以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知识与技艺: 1、知道物体的冷热水平叫做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进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迷信研讨有兴味,体验和感遭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迷信。

2、体验到亲历迷信探求进程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难点: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进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教学预备:演示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多媒体课件等。

分组实验器材:不同温度的水、烧杯、温度计、铁架台。

教学进程:一、看法温度同窗们,在同一浴池里浸泡的两团体,为什么以为冷热不一样【评:〔1〕以生活实例导入,先生较易了解。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冷热与温度》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冷热与温度》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冷热与温度》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冷热与温度》是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中的一个重点知识点。

本次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认识温度计的使用,掌握温度对物体的变化影响的规律。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应用温度概念与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的概念和基本单位,能够简单说明物体温度的高低、变化;2.熟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够操作进行温度的测量;3.掌握温度对物体物理性质变化的规律,能够解释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4.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3.1 教学内容1.温度的概念及基本单位;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温度对物体的物理性质变化影响规律。

3.2 教学过程Step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前置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温度吗?冷热的感觉是怎么产生的?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Step 2. 温度的概念及基本单位1.讲解温度的概念,引领学生进入本次科学实验课;2.讲解温度的基本单位:摄氏度(C)、华氏度(F)、开氏度(K)。

Step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展示温度计的样本、结构和使用方法;2.通过配合实验教学,如测量室内温度、人体温度等进行实践演练;Step 4. 温度对物体物理性质变化影响规律1.演示手法介绍不同温度下物体的状态和性质变化,如水的寒热状态、物体的体积变化等;2.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加热水瓶中的空气,观察水瓶的变化。

Step 5. 课堂总结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模拟场景操作等方式,查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同时,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经验和心得。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回答和解答,澄清学生的疑惑。

四、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多角度的评估,如学生实验成果的录像回放和对比分析,成果分析图,反思报告,口头表述等。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设计 冷热与温度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设计 冷热与温度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一、课题导入(大约3分钟)为学生提供三杯水(一杯冷水,一杯温水,一杯热水),首先让学生把左右手指同一时间分别放到冷水和热水中,看有什么感觉?然后把手指拿出同时放到温水中,看两个手指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正是由于三杯水的冷热程度不一样,才使同学们有不同的感受,从而揭示温度的概念(板书: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导入新课:“冷热与温度”。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用感官可以感受冷热,但同时意识到用感官是准确的。

)二、学习目标(大约2分钟)1、科学概念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2、过程与方法①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重点)②能根据记录的数据概括热水变凉的规律。

(难点)③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敢于大胆想象;②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③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④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烧杯、冷、温、热三种温度的水、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实验报告单、温度计模型、曲线图、教学课件。

2、学生(个人或每组)准备:手表,曲线图,实验报告单,烧杯。

四、学习过程:(大约15分钟)(一)指导学习亲身体验1、认识温度计的构造。

学生了解了温度的概念,那么要想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就要借助科学仪器---温度计。

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温度计之后,出示“温度计构造”课件,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各部分构造。

2、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师规范的演示、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其中,教师在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时,重点强调在使用温度计时,手指要捏住温度计的顶端,并且在温度计液柱不升不降时再读数,并时刻注意眼睛与温度计液柱顶端保持水平,这时才能正确读数。

同时揭示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板书)。

《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

《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

《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冷热和温度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冷热和温度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冷热和温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冷热和温度的概念介绍。

2. 探究冷热和温度的实验活动。

3. 生活中的冷热和温度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1. 冷热和温度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实验探究冷热和温度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冷热和温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冷热和温度的关系。

2. 利用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结合实际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导入部分】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冷热和温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部分】1. 教师讲解冷热和温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冷热和温度的关系。

【练习部分】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冷热和温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总结部分】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冷热和温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实验材料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彩笔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冷热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冷热和温度的关系。

2. 新课:教师讲解冷热和温度的概念,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

4. 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教师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冷热和温度的知识解决。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观察总结能力。

3. 课后练习: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冷热与温度 》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冷热与温度 》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3、能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从中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4、知道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教学重点】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教学难点】能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并及时记录,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温度计、烧杯、热水、铁架台、温度计夹、计时器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小明分别将两个食指插入冷水和热水中。

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两个食指的感觉一样吗?生1:应该一样生2:冷水中的手指感觉到热,热水中的手指感觉到冷。

2、提问:同一杯水,它的冷热应该一样的啊!怎么会一只手感觉冷,一只手感觉热呢?这说明了什么?生1:先放在热水中,突然放到温水中,就会感觉冷一些,而先放在冷水中,再放入温水中,感觉就会热一些。

生2:说明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3、师小结:没错,皮肤可以感觉物体的冷热,但它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4、提问:物体的冷热程度用什么来表示呢?生:温度【板书课题:《冷热与温度》】[设计意图:以一个简单的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意识到人感觉到的冷热程度不准确,需要使用测量工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二、感受水的冷热差别,形成温度的概念1、提问:有谁知道什么叫温度呢?生: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板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2、提问:用什么可以准确地测量出物体的温度?生:温度计【板书: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然后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认识酒精温度计的构造PPT出示酒精温度计图片,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构造。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冷热与温度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冷热与温度 |苏教版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寻找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冷热现象,用感觉器官判断物体的冷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口头表达的能力。

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生活中处处的存在着科学的道理,并初部的了解到实验的重要性。

二、教学课题: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三、学情分析:《冷热与温度》一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里的第一课,本课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一是让学生建立温度的概念;二是学会测量水温;三是探究热水降温规律。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多以小组合作、实验实践的教学方法开展,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五、教学目标:1.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3.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4.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科学实践六、教学准备:烧杯、热水、温水、冷水、温度计、秒表、记录表、铁架台。

七、教学过程:(一)、感觉物体的冷热:——3min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每一位同学准备了一台平板电脑,借助这个大家都十分感兴趣的学习工具,让我们一起踏上今天的科学探索之路,你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首先老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两杯水,伸进水杯摸一摸,他们一样吗?生:一杯是温水,一杯是热水。

(奖花)师:确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通过我们的身体器官来感觉物体的冷热(课件:冷热),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课件温度)今天老师就想带着大家一起来研究冷热与温度。

(板书课题:冷热与温度)(二)、测量水温:12min师:刚才大家都摸出了这两杯水的区别,那你知道他们的确切温度吗?生:不知道。

师:怎么办,找谁帮忙呢?生:温度计。

师:确实,老师已经为每一位同学准备了一支温度计,由于温度计是玻璃制品,所以等会儿取放时要格外小心(老师示范)——竖着拔出套子,用手指轻轻捏住温度计的上端师:关于温度计,你了解它吗?(为回答问题的学生点花)生:(自由回答)师:看来你们对温度计了解的还不少呢,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对照着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温度计,让我们来完善一下对温度计的认识,看完以后完成资源中的习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热与温度》教学过程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热与温度》教学过程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热与温度》教学过程第一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热与温度》教学过程《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2.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的概念;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教学重点:如何测量水温教学难点:教会学生观察,了解水降温的规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热水、温度计、石棉网、铁架台等;教学过程:一、认识温度及温度计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每个小组选一名手指感觉最灵敏的学生站起来。

(学生讨论后站起来)好!你们是你们小组当中感觉最灵敏的,老师来测测你们的感觉是不是灵敏?看,桌上有三杯水,左边是一杯冷水,右边是一杯热水,中间的是温水。

请将左手食指放入冷水中,将右手食指放入热水中,感觉到冷与热了吗?好!检测你们手指灵敏的时候到了。

将左手食指放入温水中,再将右手食指放入温水中,感觉到的冷热一样吗?(不一样)哪只冷一些,哪只热一些?(右手冷一些,左手热一些)是这样的吗?可,同一杯水,它们冷热应该一样的啊!怎么会一只冷一些,一只热一些呢?是不是我们感觉出了问题?(原先右手放在热水中,突然放到温水中,就会感觉冷一些,而原先左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入温水中,感觉就会热一些。

)噢,是这个原因致使我们感觉到的冷热程度不一样。

(板书:冷热)其实,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板书:温度)它的常用单位:摄氏度(板书:摄氏度)当我们要想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时,就要借助科学仪器——温度计。

二、学习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谈话: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三杯水的温度?(想)那好,我们先得学会怎么使用温度计,老师介绍,大家要听仔细。

1.(出示温度计)这就是温度计,它是用玻璃做的,很易碎。

所以使用时,一定要轻拿轻放。

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特意做了个大模型。

教学设计冷热与温度

教学设计冷热与温度

经纬联合体教学开放活动设计专用1、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和记录数据。

2、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讲课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热水比冷水高几度呢?看来,光凭眼、手等感觉器官是无法精确测量出水温的,我们需要借助什么来测量水温?温度计。

好,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温度计,准确测量水的冷热与温度(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用感官判断冷水热水时,学生们兴致很高,但问到用感官判断温度时,却引起冲突,为引出精确测量需要借助温度计做铺垫,简洁明了,直接入题。

】2、明确目标:(1)自学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测量水温(3)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3、预期效果:带着积极的探究兴趣进入本节课。

二、民主导学:教师手举温度计,问:这是?温度计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怎么拿?为什么这样拿?我们应该怎样规范使用温度计?1、任务一:自学正确使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任务呈现:在1分钟内,自学课本16页,边读边勾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字眼。

(2)自主学习:自主看书,阅读,勾划。

(3)展示交流:简要交流学习结果。

小检测:教师播放小明一组的使用温度计的视频,学生观看后判断这段视频挺好,起到了对错,并纠正。

【设计意图:插入这段视频,是为更加生动的展示使用温度计应该注意的几点,提醒学生避免操作错误。

】你们练就了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教师用白板小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任务二:测量水温(1)任务呈现:先测量冷水,后测量热水,将结果写在记录单(一)上。

小组合作完成。

(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观测记录。

(3)展示交流:简单交流测得的温度值。

教师以热水为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同一暖壶的热水倒出来后温度会不一样?这是时间先后有差别造成的(先倒的热水要比后倒的热水的温度低)。

善于发现的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一杯热水既然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降温?它降温有规律么?如果有规律,是什么样的规律?你们猜猜。

【设计意图:探究问题由学生提出,紧接着让学生猜测规律是什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后面实验验证猜想做基础。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2.1.冷热与温度word教案1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2.1.冷热与温度word教案1
(4)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任务是什么?(拿温度计、读数、计时、记录各有分工,每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角色)
合作学习是科学探究的常用学习方法,每个组员都要承担各自的角色,小组中每个人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体作用。
三、小组研究,收集数据
学生取热水和记录表;
学生进行测量并记录,
教师注意巡视。
四、作热水变凉的曲线图,并学习分析数据
这个环节是今年新增添的。
第2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预测水的温度变化
提问::热水放的时间长了会怎样?如果隔相同的时间测量一次热水的温度,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温度的下降会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
学生的猜想可能有:
第一种可能性,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是有规律的。
4、把各组的曲线图贴在黑板上,作下面的比较:
1)刚开始的温度一样吗?最后的温度一样吗?
2)从曲线变化,你可以看出什么规律?
3)各组的曲线的弯度一样吗?造成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5、小结发现:
1)温度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
2)温度下降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
也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曲线图来帮助学生认识到曲线图的作用,如股市大盘的曲线图。
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呈现先慢后快的趋势;
温度均匀下降。
第二种可能性,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没有规律。
二、制定热水变凉的研究计划
讨论:怎么才能做好这个实验?
在讨论中明确学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需要哪些材料:(温度计、铁架台、杯子、热水、记录纸、手表)
(2)需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
(3)怎样记录?从什么时候开始记?隔多长时间记录?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冷热与温度第课时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2、
3、
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

重点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难点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导学流程
二明确目标
1、出示目标
(1)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2)
(3)
2、解读目标

1
(1)
(2)学生猜测。

(3)
2、提出假设。

让学生提出各种假设。

然后让每个小组选
3、设计实验。

(1)各小组讨论怎样进行实验。

(2)请小组汇报实验的方法。

(3)
A给
导学流程予提醒。

B
C
D
E P76
4、学生分组实验。

5、分析统计。

(1)分析实验中得到的数据。

并将数据画出曲线图。

(2)学生完成P76中的曲线图。

(3)
去说。

A
B
6、得出结论。

冷热与温度



计。

《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

《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

《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温度的基础概念1.1 学习目标:了解温度的定义,认识摄氏度和华氏度。

1.2 教学内容:解释温度的概念,介绍摄氏度和华氏度的区别和转换方法。

1.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温度的含义,学习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公式。

第二章:感觉冷热2.1 学习目标:学习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冷热,了解人体的舒适温度范围。

2.2 教学内容:讨论人体对冷热的感知,介绍舒适温度范围的概念。

2.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让学生感受不同温度的物体,通过讨论和观察,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对冷热的感知。

第三章:冷热与物体的变化3.1 学习目标:观察和理解冷热对物体状态的影响,如融化、凝固和沸腾。

3.2 教学内容:介绍物体的融化、凝固和沸腾现象,解释冷热对这些现象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观察冰块的融化、水的凝固和水的沸腾,引导学生理解冷热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第四章:热量的传递4.1 学习目标:学习热量的传递方式,了解传导、对流和辐射。

4.2 教学内容:解释热量的传递方式,介绍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概念和例子。

4.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体验热量的传递,引导学生理解不同传递方式的特点。

第五章:温度计的使用5.1 学习目标: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读取和记录温度。

5.2 教学内容:介绍温度计的种类和正确使用方法,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5.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六章:比较不同环境下的温度6.1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环境下的温度差异,如室内、室外、极地等。

6.2 教学内容:讨论不同环境下的温度特点,分析温度差异的原因。

6.3 教学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温度,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温度与环境的关系。

第七章:温度与季节7.1 学习目标:了解季节变化对温度的影响,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温度特点。

7.2 教学内容:解释季节变化的原因,分析季节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小学科学11冷热与温度(教案)

小学科学11冷热与温度(教案)

小学科学11冷热与温度(教案)冷热与温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温度是表示物体热量高低的量。

2. 能够根据温度判断物体的冷热。

3. 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4. 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及温度的测量单位。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及材料:水、冰块、温度计2. 多媒体课件:包括温度计的结构示意图、原理讲解等内容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 老师出示一个冷开水和一个热开水,请学生用手触摸冷开水和热开水,询问学生冷开水和热开水有什么不同?2.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呢?Step 2 温度的概念1. 老师出示温度计的图片,简要介绍温度计的结构。

2. 老师解释温度是表示物体热量高低的量,是物体分子运动的快慢。

3. 引导学生理解温度的冷热程度是相对的,而利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量化温度。

Step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 老师出示温度计的实物,向学生解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观察温度计刻度并回答相应的温度。

3. 老师演示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并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学生跟随老师的操作,独立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Step 4 温度计的原理及温度的测量单位1. 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示,理解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原理。

3. 老师解释温度的常用测量单位是摄氏度(℃),并与学生一起探讨符合温度刻度的不同温度。

4. 学生尝试将不同物体的温度进行排序并写出相应的温度。

四、课堂练习与巩固1. 老师发放一些有关温度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书写答案。

2.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与同桌交流讨论,老师适时进行纠正和解释。

五、拓展延伸活动1. 学生自主观察和收集生活中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和实例,分享给其他同学。

2.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温度计的制作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3. 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科学展览馆,进一步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及应用。

六、教学评价Step 1:1. 学生能准确描述冷开水和热开水的不同。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冷热与温度》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冷热与温度》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冷热与温度》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第一节课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简单区分温度的高低,并掌握温度的计量单位——摄氏度。

2.学生了解什么情况下物体的温度会变化。

教学过程1.导入与预习(5分钟)–让学生观察环境温度,思考为什么夏天会热,冬天会冷,引出“温度”的概念。

–请学生带上自己的温度计(或用热水和冷水倒在两个杯子中),观察温度计中的指针指向哪里,引出“摄氏度”的概念。

2.探究温度计(35分钟)–将温度计放进热水中,观察温度计中的指针指向哪里。

再将温度计放进冰水中,观察温度计中的指针指向哪里。

引出不同温度范围内对应的数据,即冰水为零度,沸水为100度。

–让学生围绕温度计的读数讨论温度的高低,引导学生探究什么情况下物体的温度会增加或减小。

3.小结温度的计量单位(10分钟)–引导学生小结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是通过温度计测出来的。

–引导学生练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通过测量教室内不同地方和自己身体的温度,感受温度变化。

巩固练习1.给学生出一组题目,让他们测量教室内不同地方的温度,体验不同地方的温度。

2.配合课文让学生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3.课后让学生自行搜索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换算公式。

第二节课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简单区分温度的高低,并掌握温度的计量单位——摄氏度。

2.学生了解物体从热到冷的变化过程,初步认识热传导的现象。

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老师让学生回忆前一节课所学的温度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在夏天热的时候我们怎么向家人表达自己感受到热呢?2.热胀冷缩实验(2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体验物质热胀冷缩现象,发现物质通过变小或变大来体现其温度变化。

–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其背后的道理,并引导学生解释实验现象、整理实验记录。

3.热传导现象(20分钟)–让学生手拿两根金属棒,一根端头烧红,另一根压在烧热的端头上,观察气体的渐渐升起、木棍表面出现黑点等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解释物质的热传导现象。

苏教版科学四上《冷热与温度》教学简案

苏教版科学四上《冷热与温度》教学简案

苏教版科学四上《冷热与温度》教学简案1.冷热与温度科学探究:1.明白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能够有观看、实验等多种方法。

2.明白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说明。

3.明白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科学知识:明白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明白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过程与技能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2.能够收集数据并发觉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科学知识1.明白什么是温度。

2.明白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欢乐。

学习成果:估量学生能够: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收集数据并描述热水变凉时温度下降的规律。

描述什么是温度。

教学材料:三个杯子、冷、温、热三种温度的水、温度计、三杯不同温度的水教学步骤:集中话题导入新课1.老师那个地点有一杯开水,你们看热气腾腾的,专门难靠近嘴,但是什么缘故过了一会之后就不在冒热气了,而且能够镇定的喝了?激疑,使学生产生摸索。

探究和调查试水温1.学生分组实验。

2.请你说说实验时的感受。

3.你能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说明吗?4.光凭自己的感受能准确判定物体的冷热程度吗?5.要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要借助温度计。

测水温1.如何借助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呢?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2.布置实验要求。

利用教学光盘,播放前半段,提醒学生听清要求。

3.再次提醒:A.如何样正确使用温度表,在往常的学习中差不多接触过,在本节课中老师适当给予提醒。

B.如何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推测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1.那么你们明白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如何样变化的吗?2.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下来。

实验:连续测量一杯水的温度,证明热水变凉温度变化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2.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概念;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教学重点:如何测量水温
教学难点:教会学生观察,了解水降温的规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热水、温度计、石棉网、铁架台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温度及温度计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每个小组选一名手指感觉最灵敏的学生站起来。

(学生讨论后站起来)
好!你们是你们小组当中感觉最灵敏的,老师来测测你们的感觉是不是灵敏?
看,桌上有三杯水,左边是一杯冷水,右边是一杯热水,中间的是温水。

请将左手食指放入冷水中,将右手食指放入热水中,感觉到冷与热了吗?
好!检测你们手指灵敏的时候到了。

将左手食指放入温水中,再将右手食指放入温水中,感觉到的冷热一样吗?(不一样)
哪只冷一些,哪只热一些?(右手冷一些,左手热一些)
是这样的吗?可,同一杯水,它们冷热应该一样的啊!怎么会一只冷一些,一只热一些呢?是不是我们感觉出了问题?(原先右手放在热水中,突然放到温水中,就会感觉冷一些,而原先左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入温水中,感觉就会热一些。

)噢,是这个原因致使我们感觉到的冷热程度不一样。

(板书:冷热)
其实,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板书:温度)
它的常用单位:摄氏度(板书:摄氏度)
当我们要想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时,就要借助科学仪器——温度计。

二、学习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谈话: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三杯水的温度?(想)那好,我们先得学会怎么使用温度计,老师介绍,大家要听仔细。

1. (出示温度计)这就是温度计,它是用玻璃做的,很易碎。

所以使用时,一定要轻拿轻放。

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特意做了个大模型。

2. 这最下端红色的叫液泡,这红色的一条叫液柱,上面还有刻度,每一小格就是1 C。

3. 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卡上温度计正确使用方法,多媒体进行检测。

大家会测量水温了吗?(会)
好,我们就来测测这三杯水的温度。

注意,先测冷水再测温水,最后测热水,测量过程中,要分工合作,及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温度。

开始测量。

汇报测量结果(教师板书,一至两组测量的数据)
我们发现冷水的温度较高,温水的温度一般,冷水的温度较低,你们都是这样的吗?
三、连续测量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
1.谈话:大家这么快就学会了使用温度计,并且测量了这三杯水的温度,真了不起。

大家知道,一杯热水放在这里,它会渐渐变凉,也就是温度在下降。

那么它的温度是怎样下降的呢?是先快后慢,先慢后快,还是均匀下降呢……
2.学生猜测。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快——慢,慢——快,均匀)教师:为什么这样猜?
4.大家的意见都不一样?那该怎么办呢?
5.学生答:测。

6.多媒体出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
1.(发材料)小组长上台来领铁架台和一杯热水。

2. 你们温度计的液柱还在上升吗?(不升了)
3.好,注意开始记时了,请记录下此时的温度,填入“0”分钟对应的格里。

交流汇报
1.2—3组汇报,教师板书温度。

其他小组都记录下来了吧!我们来看这两组的数据。

大家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2.(先快后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学生思考回答。

4.大家看图,0分钟到2分钟,线段坡度怎么样?(较大)说明温度下降较快,8—10分钟的线段坡度呢?(较小)说明温度下降较慢,这说明温度下降先快后慢。

5.大家知道为什么温度变化是先快后慢呢?
(热水刚到入杯中时与周围的温度相差较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四、拓展延伸
1. 讨论: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
2. 提问:是否一直这样降下去呢?会降到多少呢?
3. 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历史(微课)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