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果蔬糖制

合集下载

第三章 果品蔬菜糖制

第三章  果品蔬菜糖制

(四)防止返砂的措施※
糖煮时加入淀粉糖浆、蜂蜜、饴糖,因为这些糖和蜂蜜中含 有多量的转化糖、麦芽糖和糊精,这些物质在蔗糖结晶中, 有抑制晶核的生长、降低结晶速度和增加糖液饱和度的作用。 糖煮时加入少量果胶、蛋清或动物胶等非糖物质,因为这些 物质增大了糖液的粘度,增加糖液的饱和度,抑制蔗糖的结 晶。 加酸促使蔗糖转化,防止返砂。但糖煮时蔗糖过度转化也会 发生葡萄糖的结晶。 防止在过低温度下贮存。 糖煮时间要适宜。
产品分类 1. 根据组织形态分类 凝胶果冻
内容物从包装容器倒出后,能基本保持原有形态,呈凝胶状的果 冻。
可吸果冻
内容物从包装容器倒出后,呈半流体凝胶状,能够用吸管或吸嘴 直接吸食的果冻。
凝胶果冻
①杯形凝胶果冻
以杯形材料包装,且杯口用盖膜经热封口的凝胶果冻。杯内径≥3.5cm。
②长杯形凝胶果冻
以杯身具有一定高度的杯形材料包装,且杯口用盖膜经热封口的凝胶果冻。 内容物长度≥6.0cm。
凉果—— 原料经盐渍、糖渍、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半干态制品, 如陈皮梅、西梅、黄梅、丁香榄、丁香李等。 水分≤35%,总糖(以葡萄糖计)≤70%,氯化钠≤ 8%。
话化类—— 原料经盐渍、糖渍(或不糖渍)、干燥等工艺制 成的制品,分为不加糖和加糖2类,如话梅、话李、话杏、相思 梅、杨梅干、芒果干、陈皮丹等。
糖的吸湿性与糖的种类及相对湿度(RH)有关,吸湿量与RH成 正比。
糖制品若因包装不当或RH过大,糖吸湿潮解而使糖浓度降低, 保藏性下降。
表2 几种糖在25℃下7d内的吸湿率 糖的种类 果糖 葡萄糖 麦芽糖 蔗糖 吸湿率/% 相对湿度81.8% 18.58 5.19 9.80 0.05
相对湿度62.7% 2.61 0.04 9.77 0.05

第三章 果蔬糖制分析

第三章 果蔬糖制分析

间,保证原有风味。
按规定添加防腐剂或冷藏,或进行杀菌处理。
防腐剂(山梨酸钾)
真空包装或充N2包装延长保藏期 烘干脱水、降低aw(0.65~0.7)有效控制微 生物活动,使低糖蜜饯具高糖蜜饯良好保藏性
Page 24
(二)果酱凝胶机理
果胶的分类 DE:羧基酯化的百分数称为酯化度 甲氧基含量 高甲氧基果胶 (水果) 低甲氧基果胶 (蔬菜) >7% 甲酯化程度 >50% 氢键结合型 凝胶 离子结合型 凝胶
淀粉糖浆又称葡萄糖浆,俗称化学糖稀。是将 淀粉经糖化、中和、过滤、脱色、浓缩等工艺 而得到的无色透明、具有粘稠性的糖液,其主 要成分是葡萄糖、糊精、果糖、麦芽糖等物。
DE值:糖浆中还原糖含量占总糖含量的百分数
Page 13
饴糖
淀粉糖浆
果葡糖浆:先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再经葡萄 糖异构酶的作用,把部分葡萄糖转变为果糖, 其甜度与蔗糖相似。
抗氧化作用,对尽可能阻止需氧菌的生长起着很重要 的作用。
Page
10
二、原料糖的种类
白砂糖、饴糖、淀粉糖浆、蜂蜜
白砂糖white sugar(工业用糖):风味好纯度高,蔗糖的 含量>99.9%,含水量非常少,易于保管。 绵白糖:含2.5%还原糖,甜度高
Page
11
白砂糖
饴糖cerealose:淀粉水解酶水解淀粉生成的 麦芽糖和糊精的混合物。麦芽糖的含量决定饴 糖的甜味,糊精的含量决定饴糖的粘稠度。 淀粉糖浆(starch syrup)和果葡糖浆
Page
29
1、什么是果蔬的糖制品?糖制品分哪些种类?
课后作业:
各有什么特点?
2、果蔬糖制品的保藏机理是什么?
3、食糖有哪些性质?它们对糖制品加工及贮藏

果蔬糖制工艺

果蔬糖制工艺

硫处理
• 目的:抑制氧化变色,为了制得色泽明亮 的产品
• 方法:浸于亚硫酸溶液中数小时,或熏硫 • 注意事项:经硫处理的果实 ,糖煮前应充
分漂洗,去除剩余的SO2
预煮
• 作用:杀灭微生物、软化组织、增加细胞 膜通透性,便于糖液渗入,破坏氧化酶活 性,防止氧化酶变色和固定品质等作用, 同时有助于脱盐、脱硫、脱苦味
干盐腌渍法:以放一层蔬菜原料加一层食盐 的方式进行腌制。用人工的方法或踩池机将 菜体压紧。
只加食盐腌制的产品,一般加盐量应为原料 重的15%左右,多时可达20-25%,若配以花椒、 辣椒、柠檬酸等辅料时,用盐量可降低至原 料重的10-15%
• 翻容器
为使容器内盐的浓度上下一致,腌 制过程中 通常要翻容器。翻容器还可以起散热、去除 不良气味的作用。翻容器就是将容器中的蔬 菜进行上下调换,使盐分均匀地渗透到菜体 中。
是用含葡萄糖的淀粉糖浆加异构酶转化而 成的,转化率40-45%,带蜂蜜甜味,因含 果糖较多,故甜度大,吸湿性强。
食糖的作用
• 糖液浓度大于50%后,具有强大的渗透压。 当微生物与糖液接触时,由于渗透作用而 使微生物细胞原生质脱水收缩,造 成生理 干燥而无法活动,达到食品保藏目的。
• 抗氧化作用:有利于制品色泽、风味和维 生素C的保存。糖的抗氧化作用主要是氧在 糖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果蔬糖制品的种类
蜜饯类制品
• 果脯:新鲜果蔬或果坯以糖渍、糖煮后, 再经干燥而成的制品。
• 蜜饯:原料经过糖渍、糖煮后,表面干燥, 稍有黏性
---凉果类:以各种果坯为主要原料制造 的甘 草制品。含糖量不超过35%。外观保持原果形, 表面干燥,皱缩,有的制品表面有层盐霜
果酱类制品

第三章果蔬糖制

第三章果蔬糖制

2、按产品传统加工方法分类 (1)京式蜜饯 (2)苏式蜜饯 ①糖渍蜜饯类 ②返砂蜜饯类 (3)广式蜜饯① 凉果 ②糖衣蜜饯
(4)闽式蜜饯 (5)川式蜜饯
(二)、果酱类 一般多为高糖高酸制品,按其制法和 成品性质,可分为以下数种: 1、果酱(Jam) 2、果泥(Fruits Butter) 3、果冻(Jelly) 4、果糕(fruit paste) 5、马茉兰(Marmalades) 6、果丹皮(Fruits Paste)
第九章 果蔬糖制
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习目标
1、掌握果蔬糖制的基本原理; 2、了解果蔬糖制加工中糖的有关 特性; 3、掌握果蔬糖制的主要加工工艺; 4、了解国内外果蔬糖制的发展前 景。
果蔬糖制是利用高浓度糖液的渗透脱水作 用,将果品蔬菜加工成糖制品的加工技术。
果蔬糖制品具有高糖、高酸等特点 糖制是通过增加果蔬本身的含糖量,减少 含水量使制品具有较高的渗透压,从而使微生 物细胞的原生质脱水收缩,产生生理干燥现象 而无法生存,达到保藏制品的目的。食糖的保 藏作用还在于它的抗氧化作用。
1、原料选择及前处理
原料要求含果胶及酸量多,芳香味浓,成熟度适 宜。
生产时, 首先剔除霉烂变质、病虫害严重的不 合格果,经过清洗、去皮(或不去皮)、切分、去核 (心)等处理。 2、加热软化
加热软化的目的主要是:破坏酶的活性,防止变 色和果胶水解;软化果肉组织,便于打浆或糖液渗透; 促使果肉组织中果胶的溶出,有利于凝胶的形成;蒸 发一部分水分,缩短浓缩时间;排除原料组织中的气 体,以得到无气泡的酱体。
第三节 果蔬糖制生产实例
一、蜜饯类生产实例 (一)、蜜枣 (1)原料选择: 选用果形大、果肉肥厚、疏松、果核小、皮薄而 质韧的品种,果实由青转白时采收,过熟则制品色泽较 深。 (2)切缝: 用排针或机械将每个枣果划缝80-100条,其深度以 深入果肉的1/2为宜。划缝太深,糖煮时易烂,太浅糖 液不易渗透。 (3)熏硫: 北方蜜枣切缝后将枣果装筐,入熏硫室。

《果蔬糖制》

《果蔬糖制》
35
6.上糖衣 如制作糖衣果脯可在干燥后上糖衣。即将新配
制好的过饱和糖液浇注在干脯饯的表面上,或者是 将干脯饯在过饱和糖液中浸渍一分钟,立即取出散 置在晒面上,于50℃下冷却晾干,糖液就在产品表 面上形成一层晶亮透明的糖质薄膜。
36
上糖粉,即在干燥蜜饯表面裹一层糖粉,以增 强保藏性,也可改善外观品质。糖粉的制法是将 砂糖在50~60℃下烘干磨碎成粉即可。操作时,将 收锅的蜜饯稍稍冷却,在糖未收干时加入糖粉拌 匀,筛去多余糖粉,成品的表面即裹有一层白色 糖粉。上糖粉可以在产品回软后,再行烘干之前 进行。
方法:(1)分次加糖法: (2) 一次加糖多次浓缩法 (3) 减压蜜制法
优点:能很好的保持原料的色、香、味及完整的果 形,产品中的维生素C损失较少。
缺点:腌制时间长。
28
煮制
特点: 适宜组织较紧密耐煮制的原料。 方法:(1)一次煮制法,如苹果脯、蜜枣
(2)多次煮制法,如桃、杏、梨和西红柿 (3)快速煮制法 (4)减压煮制法 (5)扩散煮制法 优点:加工迅速; 缺点:色、香、味差,维生素损失较多。
25
(7)漂洗和预煮:凡经亚硫酸盐保藏、盐腌、 染色及硬化处理的原料,在糖制前均需漂洗或 预煮,以除去残留的SO2、食盐、染色剂、石灰 或明矾,避免对制品外观和风味产生不良影响。
26
3.糖制
糖制是果脯蜜饯加工的重要工序。糖制的方法 有煮制(又称为糖煮、热制)和蜜制(又称为腌制、 冷制、糖腌)两种。
42
(4)配料及准备。果酱的配方按原料种类及成品标准要 求而定,一般果肉(汁)占配料量的40%~50%,砂糖占 45%~60%(其中可用淀粉糖浆代替20%的砂糖)。当原 料的果胶和果酸含量不足时,应添加适量的柠檬酸、 果胶或琼脂,使成品的含酸量达到0.5%~1%,果胶含 量达到0.4%~0.9%。

第三章果蔬糖制

第三章果蔬糖制
Page 22
低糖化原理
低糖化:<55% 问题:透明度不好,饱满度不足,易霉变,不利于长
期贮藏
采用淀粉糖浆取代40~50%的蔗糖,可保证蜜饯饱满度,同 时甜度降低 添加0.3%柠檬酸,使pH降至3.5左右,抑制微生物活动且风 味好
Page 23
采用热煮冷浸工艺,即取出糖液,加热浓缩或 加糖煮沸回加于原料中,减少原料高温受热时 间,保证原有风味。 按规定添加防腐剂或冷藏,或进行杀菌处理。 防腐剂(山梨酸钾) 真空包装或充N2包装延长保藏期 烘干脱水、降低aw(0.65~0.7)有效控制微 生物活动,使低糖蜜饯具高糖蜜饯良好保藏性
胶状态→凝胶状态; 同时作为形成的凝胶体骨架结构中的填充物,增强凝胶强度
Page 27
果胶(凝胶性强弱取决于果胶含量,果胶分子 量以及果胶分子中甲氧基的含量) 含量0.5~1.5%以上(山楂6.4%) 温度:50℃以下对强度的影响很小,温度越低, 凝胶速度越快。
影响因素:溶液的pH、食糖浓度、温度、果胶的 种类和性质
蜜制海棠、蜜制樱桃、蜜制金橘 干态(糖制后烘干或晾干)不黏手外干内湿
橘饼、冬瓜条 凉果(以咸果坯为主的甘草制品)<35%
陈皮梅、话梅、橄榄
按产品传统加工方法分类 京式蜜饯:苹果脯、梨脯、桃脯、杏脯、金丝蜜枣 广式蜜饯:陈皮梅 苏式蜜饯:金橘饼、苏式话梅、九制陈皮、糖杨梅 闽式蜜饯:加应子 川式蜜饯:蜜辣椒、蜜苦瓜
硬化、硫处理、染色等)
糖煮(煮制) 浸泡
烘干
蜜制 果脯加工的工艺要点是???
捞出沥干 湿态
糖制和烘烤
Page 32
糖制:是蜜饯类加工的主要工艺,是果蔬以原 料排水吸糖的过程,糖液中的糖分依赖扩散作 用先进入到组织细胞间隙,再通过渗透作用进 入细胞内最终达到要求的含糖量。

果蔬糖制技术

果蔬糖制技术
糖的甜度影响着糖制品的甜味和风味, 糖的甜度随糖液浓度和温度的不同而变 化。糖浓度增加,甜味增加,增加的程 度因糖的种类而异。温度对甜度也有一 定的影响。
(5)糖液的沸点温度
• 糖液的沸点温度随糖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随 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此外,浓度相同种类 不同的糖液,沸点也不相同。通常在糖制果蔬 过程中,需利用糖液沸点温度的高低,掌握糖 制品所含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判断煮制浓 缩的终点,以控制时间的长短。 • 由于果蔬在糖制过程巾,蔗糖部分被转化,加 之果蔬所含的可溶性固形物也较复杂,其溶液 的沸点并不能完全代表制品中的含糖量,只大 致表示可溶性固形物的多少。因此,在生产之 前要做必要的实验。
与糖有关的特性
• 果蔬糖制加工中所用食糖的特性是指与之有关 的化学和物理的性质而言。
• 其中在果蔬糖制上较为重要的有糖的溶解度与 晶析、蔗糖的转化、糖的吸湿性、甜度、沸点 及凝胶特性等。 • 探讨这些性质,目的在于合理的使用食糖,更 好的控制糖制过程,提高制品的品质和产量。
(1)糖的溶解度与晶析
• 按制品的最终含糖量分类 • 以含糖量55%为界把果脯蜜饯分为高糖和低糖 两大类: • (1)高糖果脯蜜饯 形态饱满,半透明状,柔韧浓甜。 (2)低糖果脯蜜饯 表面明显皱缩,甜咸酸各味混为一体,食用 时其风味依次释放,发展潜力大,适于人们健 康生活和特殊人群(肥胖、糖尿病人)的需要。
二、果酱类 • 果酱类为果蔬的汁、肉加糖煮制浓缩而 成,形态呈黏糊状、冻体或胶态,属高 糖高酸食品:一般用来拌面包、大馍、 饼干食用。 • 1.果酱 • 2.果泥 • 3.果冻(Jelly) • 4.果糕(fruit paste) • 5.马茉兰 (Marma lades) • 6.果丹皮
• 果胶制备的方法和使用的材料不同,可 将它分为高甲氧基果胶和低甲氧基果胶。

果蔬糖制加工

果蔬糖制加工
11
11-5 果蔬糖制
(6)硫处理:为获得色泽清淡而半透明的制品,在糖制前 进行硫处理,抑制氧化变色。在原料整理后,浸入0.1%0.2%SO2的亚硫酸液中数小时,再经脱硫除去残留的硫。
(7)染色:在加工过程中为防止樱桃、草莓失去红色,青 梅失去绿色,常用染色剂进行染色处理。
12
11-5 果蔬糖制
果糕、果丹皮等糖制品浓缩后,将黏稠液趁热倒入钢化玻璃、 搪瓷盘等容器中,并铺平,进入烘房烘制,然后切割成型,并
及时包装。
果 酱 灌 装 机
果 丹 皮 设 备
35
11-5 果蔬糖制
⑤杀菌、冷却 加热浓缩过程中,酱体中的微生物绝大部分被杀死。而且由
于果酱是高糖高酸制品,一般装罐密封后残留的微生物不易 繁殖。在生产卫生条件好的情况下,果酱密封后,只要倒罐 数分钟,进行罐盖消毒即可。但也发现一些果酱罐头有生霉 和发酵现象。为安全起见,果酱罐头密封后,有必要杀菌。 杀菌方法,可采用沸水或蒸汽杀菌。杀菌温度及时间依品种 及罐型等不同,一般以100℃温度下杀菌 5-10min为度。杀菌 后冷却至38-40℃,擦干罐身的水分,贴标装箱。
(8)漂洗和预煮 预煮时用饮用水煮沸,投入原料,预煮水同原料的比
率通常为1.0-1.5:1,预煮时间以原料达半透明并开始下 沉为度,预煮后立即投入流动的清水中漂洗6-12小时。
经亚硫酸盐保藏、盐腌、染色及硬化处理的原料,在 糖制前均需漂洗或预煮,以除去残留的SO2、食盐、染色 剂、石灰或明矾,避免对制品外观和风味产生不良影响。
31
11-5 果蔬糖制
②配料及准备 果酱的配方按原料种类及成品标准要求而定,一般果
肉(汁)占配料量的40%-50%,砂糖占45%-60%(其 中可用淀粉糖浆代替20%的砂糖)。当原料的果胶和果 酸含量不足时,应添加适量的柠檬酸、果胶或琼脂,使 成品的含酸量达到0.5%-1%,果胶含量达到0.4%-0.9%。

果蔬食品工艺学(第三章果蔬糖制)

果蔬食品工艺学(第三章果蔬糖制)

• 三、糖制工艺
• (一)一次及逐次糖煮法(一次煮成法) • 概念:将果蔬原料与糖液一起加热煮制,直至完 成整个糖煮过程。 • 有以下两种情况: • 1.一次糖煮法 • (1)工艺:柑橘皮→预处理→40%糖液煮制→浓 缩→至结晶返砂→适当烘烤→成品 • (2)特点:一次沸腾、渗糖容易。针对原料组织 疏松、很易渗糖的原料。 • (3)解释 • ①橘皮组织类似于海绵组织,经预处理后,无论 糖液浓度大小,在任何状态下均可吸收。加热使 糖液黏度变小,水分蒸发加快。
• 果糖173、葡萄糖74、果葡糖浆100、淀粉糖浆70、 蜂蜜120、转化糖127。 • 糖的甜度与浓度有关:浓度10%时,转化糖=蔗糖 • >10%时,转化糖>蔗糖 • <10%时,转化糖<蔗糖 • 糖的甜度与温度有关: • 50℃ 时,5%、10%浓度,果糖=蔗糖 • <50℃时,5%、10%浓度,果糖>蔗糖 • >50 ℃时,5%、10%浓度,果糖<蔗糖 • 糖的甜度的纯正(即糖的风味) • 2.糖的溶解度与结晶 • 糖的溶解度
• 人参流浸膏:人参1千克→切碎→加水15千克→加 热慢慢浓缩至10千克→过滤→一次滤液;渣子→加 水10千克→慢慢浓缩至5千克→过滤,滤液与一次 滤液混合→补加60度白酒5千克→成品(密封保存 备用) • 当归、首乌、枸杞子、五味子、益母、川芎等的流 浸膏:各用90度脱臭酒精4~5倍量,浸泡一个月后 使用。
• (2)含纤维素较多,属于根类的原料,用0.4~2% 的明矾水溶液浸泡10~16小时。 • (如用石灰水浸泡,则果肉粗糙,由木质感) • (3)生产糖冬瓜条时,用8%石灰水浸泡8~12小时。 • (4)对含单宁成分较多的原料,则用低浓度的亚 硫酸氢钙溶液浸泡 • 注意事项 • (1)浸泡时间:视切分厚薄、大小而定,以浸泡 至中心为止。可用pH试纸贴至组织中心断面上, 若试纸全部变为蓝色,表示已浸泡到中心部位。 • (2)使用前应用清水充分浸泡、漂洗。 • 2.护色处理

果蔬糖制知识

果蔬糖制知识

(二)果酱类
• 1、果酱(Jam) 分泥状及块状果酱两种。果蔬原料经处理 后,打碎或切成块状,加糖(含酸及果胶量 低的原料可适量加酸和果胶)浓缩的凝胶制 品。如草莓酱、杏酱、 苹果酱、番茄酱等 。
(二)果酱类
• 2、果泥(Fruits Butter) 一般是将单种或数种水果混合,经软化打 浆或筛滤除渣后得到细腻的果肉浆液,加 入适量砂糖 (或不加糖)和其他配料,经加 热浓缩成稠厚泥状,口感细腻。如枣泥、 苹果泥、山楂泥、什锦果泥、胡萝卜等。
• (1)京式蜜饯 • 主要代表产品是北京果脯,又称"北蜜"、"北
脯"。状态厚实,口感甜香,色泽鲜丽,工艺 考究,如各种果脯、山植糕、果丹皮等。
(一)蜜饯类
• 2、按产品传统加工方法分类
• (2)苏式蜜饯 • 主产地苏州,又称"南蜜"。选料讲究,制作精
细,形态别致,色泽鲜艳,风味清雅,是我国 江南一大名特产。代表产品有两类 : • ①糖渍蜜钱类。表面微有糖液,色鲜肉脆,清 甜爽口,原果风味浓郁。如糖青梅、雕梅、糖 佛手、糖渍无花果、蜜渍金橘等。 • ②返砂蜜钱类。制品表面干燥,微有糖霜,色 泽清新,形态别致,酥松味甜。如天香枣、白 糖杨梅、苏式话梅、苏州橘饼等。
(二)果酱类
• 果酱制品无须保持原来的形状,但应具有 原有的风味,一般多为高糖高酸制品,按 其制法和成品性质,可分为以下数种: 1、果酱(Jam) 2、果泥(Fruits Butter) 3、果冻(Jelly) 4、果糕(fruit paste) 5、马茉兰(Marmalades) 6、果丹皮(Fruits Paste)
(一)蜜饯类
• 1、按产品形态及风味分类
果蔬或果坯经糖渍或糖煮后,含糖量一般 约60%,个别较低。糖制的成品有些要进行 烘干处理,有些不需要烘干。

第三章果蔬糖制详解

第三章果蔬糖制详解
抗氧化作用,对尽可能阻止需氧菌的生长起着很重要 的作用。
Page 10
二、原料糖的种类
白砂糖、饴糖、淀粉糖浆、蜂蜜
白砂糖white sugar(工业用糖):风味好纯度高,蔗糖的 含量>99.9%,含水量非常少,易于保管。 绵白糖:含2.5%还原糖,甜度高
Page 11
白砂糖
饴糖cerealose:淀粉水解酶水解淀粉生成的 麦芽糖和糊精的混合物。麦芽糖的含量决定饴 糖的甜味,糊精的含量决定饴糖的粘稠度。 淀粉糖浆(starch syrup)和果葡糖浆
Page 22
低糖化原理
低糖化:<55%
问题:透明度不好,饱满度不足,易霉变,不利于长 期贮藏
采用淀粉糖浆取代40~50%的蔗糖,可保证蜜饯饱满度,同 时甜度降低
添加0.3%柠檬酸,使pH降至3.5左右,抑制微生物活动且风 味好
Page 23
采用热煮冷浸工艺,即取出糖液,加热浓缩或 加糖煮沸回加于原料中,减少原料高温受热时
蜂蜜honey: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和果糖,约占 66-77%
Page 15
三、食糖的性质
甜度(saccharinity):
果糖>转化糖>蔗糖>葡萄糖>麦芽糖
蔗糖与食盐共用时,能降低甜咸味,而产生新的特有风味。如南方凉果,如 番茄酱的加工中,加入少量食盐也能使制品的总体风味得到改善。
沸点boiling point
Page 17
蔗糖转化(inversion) 转化反应:蔗糖、麦芽糖等双糖在一定温度下经酸 和酶的作用可水解生成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即 转化糖的反应过程。 H+或E S △ G+F 促进转化方法(1)加高温度 (2)延长加热时间 (3)加酸(柠檬酸、酒石酸)降pH 最适合转化pH值2.5

果 蔬 糖 制

果 蔬 糖 制

⑥ 果葡糖浆:甜度浓,风味好,色泽淡,产量大,适用于各种制品。
③ 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氧在糖液中的溶解度降低
④ 促进原料的脱水和渗糖
1 甜度及风味 3、蔗糖的转化:
甜味与糖的种类有很大关系,蔗糖的甜度为 100、则果糖174 、葡萄糖 蔗糖转化后可以提高蔗糖液的饱和度,抑制结晶,增大渗透压,加强 制品的保藏性,增进制品甜度,并赋于蜜糖味,但返砂蜜饯要限制转 74 、麦芽糖50 , 化,否则形不成糖霜状制品,而且转化过度,易产生葡萄糖结晶,使 甜味与温度有关系: 产品吸湿性增大,一般转化糖含量达30—40%时可防止蔗糖结晶。一 般通过调节酸度,温度及加热时间来控制转化程度。但要防止转化糖 10%的糖液 < 50℃时 果>蔗 的褐变。
c 凉果及干草制品类:用咸果胚为原料的干草制品,含糖35%的低糖 (6)果丹皮(fruit leather) 制品 陈皮梅,话梅,橄榄制品
(7)马茉兰(marmalades):在果冻中加入果肉或果皮的制品。
d 果脯类:糖制后烘干,外干内湿,半透明状,杏脯,苹果脯,梨脯 ⑵按产品传统加工方法分类:京式蜜饯,苏式蜜饯,广式蜜饯,闽式 蜜饯,川式蜜饯。
3开发功能性果脯蜜饯类产品。 b干态蜜饯( preserved or candied fruits):“返砂类”糖制后烘干,如 65% 酸1%以上 果胶15%以上 如山楂冻 苹果冻 冬瓜条,蜜桃片等
(5)果糕(fruit cake):如山楂糕
( 4 )果冻( jelly ):果品压榨取汁加糖酸浓缩而成 能保持形态含糖 60%-
原果胶和果胶酸无胶凝作用,果胶中的部分羧基被甲醇酯化, 而形成两类物质即,高甲氧基果胶:甲氧基>7%,低甲氧基果胶: 甲氧基<7%,天然的果胶为高甲氧基果胶,存在于果品中。高糖高 酸食品如果酱类的果酱、果泥、果冻等,一般均利用果胶的胶凝

园产食品工艺学4果蔬糖制

园产食品工艺学4果蔬糖制
物理方面:渗透压、结晶和溶解度、吸湿性、热力学性质、 粘度、稠度、晶粒大小、容积和导热性等。
21
①糖的溶解度与晶析
☞晶析(也称返砂)——糖制品中液态部分糖在某一温
度下浓度达饱和时呈现结晶的现象。
返砂降低了糖的保藏作用,有损制品的品质和外
观。
有时也利用这一性质,适当控制过饱和率,
对部分干态蜜饯上糖衣,如冬瓜条、糖核桃仁等。
7
一、果脯蜜饯类:
指果蔬经过整理、硬化等预处理,加糖煮制
而成,制品保持一定形态的高糖产品,含糖量在 60~70%。
按产品形态及风味分类:
1 湿态蜜饯(Preserved fruits in syrup):
果蔬原料糖制后,保存于高浓度糖液中,果型完整,饱满, 质地细软,味美,呈半透明。
8
2 干态蜜饯(Candied fruits)
32
表8 不同海拔高度下蔗糖液的沸点 可溶性 固形物 50 60 64 65 66 70 沸点温度(℃) 305m 610m 101.1 100.1 102.7 101.6 103.6 102.5 103.8 102.6 104.1 102.7 105.4 104.3
海平面 102.2 103.7 104.6 104.8 105.1 106.4
硫酸 53.6 0 苹果 酸 1.27
亚硫酸 30.40 乳酸 1.07
磷酸 6.20 醋酸 0.40
酒石酸 3.08
柠檬 酸 1.72
相对转化率 (%)
28
③ 糖吸湿性
糖制品吸湿后,降低了糖浓度和渗透压,因而削弱了糖的 保藏作用,引起制品的败坏和变质。 果糖>葡萄糖>蔗 糖
糖的种类
果糖
表6几种糖在25℃中7d内的吸湿率

果蔬糖制

果蔬糖制

(3)温度:温度对胶凝强度影响很大,在0~58℃范围内,
于30℃。
低甲氧基果胶的胶凝与糖用量无关,即使在1%以 下或不加糖的情况下仍可胶凝,生产中加用30%左右的 糖仅是为了改善风味。
第三节
果脯蜜饯类加工工艺
果脯蜜饯加工工艺流程:
原料挑选 →预处理(清洗、去皮、切
分、修整、去核、划缝、刺孔、染色、硬
新鲜果蔬的Aw值一般在0.98~0.99,这Aw值正
适宜微生物生长发育。当加工成糖制品后,干
态蜜饯Aw在0.65以下时,能抑制一切微生物 的活动,果酱类和湿态蜜饯的Aw 0.8~0.75,霉 菌和一般酵母菌的活动被阻止。 3.度。因糖
液 中氧含量的降低,有利于抑制好氧微生物的
(一)高甲氧基果胶的胶凝
1、原理:分散高度水合的果胶束因脱水及电性中和 而形成胶凝体。 果胶胶束在一般溶液中带负电荷,当溶液pH低 于3.5和脱水剂含量达50%以上时,果胶即脱水并 因电性中和而胶凝。 在果胶胶凝过程中酸起到消除果胶分子中负电 荷的作用.使果胶分子因氢键吸附而相连成网状 结构,构成凝胶体的骨架。糖除了起脱水作用外, 还作为填充物使凝胶体达到一定强度。
2.湿态蜜饯:果蔬原料糖制后,按罐藏原理保存于
浓度為60%~65%的糖液中,果形完整,饱满,
质地细软,味美,呈半透明。
如海棠蜜饯、樱桃蜜饯、糖青梅、蜜金桔等。
3.凉果:指用咸果坯为主原料的制品。果品经盐腌、 脱盐、晒干,加配调料蜜制,再晒干而成。制品 含糖量不超过35%,属低糖制品,外观保持原果 形,表面干燥,皱缩,有的品种表面有层盐霜, 味甘美,酸甜,略咸,有原果风味。 如陈皮梅、话梅、橄榄制品等。
渗透压,多数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354.6~1692.1KPa, 糖液的渗透压远远超过微生 物的渗透压。•

果蔬糖制

果蔬糖制
酸、涩、苦味果、野生果及果蔬加工中的下脚料,均能综合利用,制 成物美价廉的糖制品。
四、果蔬糖制品的生产及贸易概况 近年来,我国果蔬糖制品加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首先我国水果 产量逐年提高,产量相对过剩,这为果蔬糖制品提供了充足而又价廉 的原料。2008年我国水果产量为1.31亿吨。其次我国果蔬糖制品产量
出现质壁分离现象,从而抑制了微生物的发育。
1%的葡萄糖溶液可产生1.2×105Pa的渗透压;
1%的蔗糖溶液可产生0.7×105Pa的渗透压;
糖制品可产生产生4.2-4.9×106Pa的渗透压; 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0.4-1.7×106Pa。
2、降低水分活性 高浓度的糖使糖制品的水分活性下降,同样也抑制微生物的活动。
食糖本身对微生物无毒,低浓度糖液更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食
糖的保藏作用在于高浓度糖液对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高渗透压 糖溶液都具有一定的渗透压,而且浓度愈高,渗透压愈大,糖制
品一般含60%-70%的糖,其糖液的渗透压远远大于微生物的渗透压。当
微生物处于高浓度糖液中,其细胞里的水分就会通过细胞膜向外流出, 形成反渗透现象,微生物则会因缺水而出现生理干燥,失水严重时可
防止蔗糖返砂的措施: ①加入部分饴糖、蜂蜜、淀粉糖浆,因为它们有抑制晶核生长,
降低结晶速度和增加糖液饱和度的作用。
②可加入少量果胶、蛋清等非糖物质同样有效,因为这些物质能 增大糖液的黏度,抑制蔗糖的结晶过程,增加糖液的饱和度。
③可在糖制过程中促使蔗糖转化,防止制品结晶。
3、蔗糖的转化
(1)蔗糖的转化:蔗糖在转化酶、稀酸等与热的作用下,水解为
三、糖的性质
果蔬糖制品加工中所用的食糖的性质是指与之有关的化学和物理 的性质而言。化学方面的性质包括糖的甜味和风味、蔗糖的转化、凝 胶等;物理性质包括渗透压、结晶和溶解度、吸湿性、热力学性质、

第三章果蔬糖制

第三章果蔬糖制
5整理包装与贮存二果酱类加工工艺原料选择及前处理加热软化取汁过滤配料浓缩装罐密封制盘杀菌冷却1原料选择及前处理原料要求含果胶及酸量多芳香味浓成熟度适生产时首先剔除霉烂变质病虫害严重的不合格果经过清洗去皮或不去皮切分去核心等处理
第九章 果蔬糖制
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果蔬糖制的基本原理; 2、了解果蔬糖制加工中糖的有关 特性; 3、掌握果蔬糖制的主要加工工艺; 4、了解国内外果蔬糖制的发展前 景。
3、糖制
糖制是蜜饯类加工的主要工艺,是果蔬原料排 水吸糖过程。糖制方法有蜜制(冷制)和煮制(热 制)两种。 (1)蜜制 此法的基本特点在于分次加糖,不用加热,可采 用下列蜜制方法: ① 分次加糖法 ② 一次加糖多次浓缩法 ③ 减压蜜制法 (2)煮制 煮制分常压煮制和减压煮制两种。常压煮制又 分一次煮制、多次煮制和快速煮制三种。减压煮制 分减压煮制和扩散法煮制两种。
二、食糖的保藏作用 1、高渗透压糖
2、降低糖制品的水分活性 3、抗氧化作用
4、加速糖制原料脱水吸糖
三、糖制品的分类
按加工方法和产品形态,可将果蔬糖制品 分为蜜饯和果酱两大类。
(一)、蜜饯类
1、按产品形态及风味分类 根据含水量的不同,可将蜜饯类产品分为三种: (1)湿态蜜饯(Preserved fruits) (2)干态蜜饯(Candied Fruits) (3)凉果
(5)染色 樱桃、草莓等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常失去原有 的色泽;因此,常需人工染色,以增进制品的感官 品质。 (6) 漂洗和预煮 凡经亚硫酸盐保藏、盐腌、染色及硬化处理的 原料,在糖制前均需漂洗或预煮,除去残留的SO2、 食盐、染色剂、石灰或明矾,避免对制品外观和风 味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预煮可以软化果实组织,有利于糖在煮 制时渗入,对一些酸涩、具有苦味的原料,预煮可 起到脱苦、脱涩作用。预煮可以钝化果蔬组织中的 酶,防止氧化变色。

《果品蔬菜糖制》课件

《果品蔬菜糖制》课件

卫生安全
对糖制产品的卫生安全进 行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 食品安全标准。
03
常见果品蔬菜糖制品
果酱
制作方法
将新鲜或冷冻的水果、糖 及其他可能的添加剂一起 煮,通常煮到果肉软烂, 水分蒸发,糖分浓缩。
食用方式
作为涂抹在面包、烤饼等 面点上的酱料,也可作为 烹饪的调料。
代表品种
苹果酱、草莓酱、蓝莓酱 等。
糖制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丰富食品种类
通过糖制技术,可以将果蔬加工成果 脯、蜜饯等多样化的食品,满足消费 者多样化的需求。
延长保质期
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
通过糖制技术,可以将果蔬转化为高 附加值的食品,提高农业产业链的产 值和效益。
糖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延长果蔬的保质 期,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02
果品蔬菜糖制工艺
糖制技术在健康食品领域的应用和拓展
健康食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糖制技术在健康食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低 糖、低卡、高纤维、高营养等健康糖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拓展方向
未来,糖制技术将进一步拓展其在健康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开发更多符合消费 者需求的健康糖制品,同时推动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THANKS
控制色泽变化
为保持果品或蔬菜的原有色泽,可以在糖制过程中添加适 量抗氧化剂或采用适当的温度控制。
保持口感和质地
为保持果品或蔬菜的脆度,可以在糖制前进行预处理,如 热烫或腌制。同时,控制糖制时间和温度也是关键。
加强卫生管理
为避免微生物污染,应加强糖制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包括 操作人员的手部消毒、使用无菌工具和设备、定期对加工 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等。
制作方法
01
将新鲜或腌制的水果或蔬菜浸泡在糖液中,然后干燥。

《果蔬贮运与加工》果蔬糖制-农林园艺-

《果蔬贮运与加工》果蔬糖制-农林园艺-

体溶解。
糖的沸点: 糖液的沸点与温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糖液的沸
点温度随着糖液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蔗糖的转化: 蔗糖属于双糖,在酸性溶液中或在转化酶的作
用下转化成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这个过程称为蔗糖的转化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重点难点】
【复习思考】
果蔬糖制
糖制工艺
蜜饯类
干态蜜饯: 原料选择→原料预处理→糖制→干燥
【能力目标】
求划纹纹络均匀, 深浅一致。
【知识目标】
【重点难点】
【复习思考】
果蔬糖制
工艺要点
切分、去心、 划缝 保脆硬化 护色与染色
糖制与蜜制
为了提高果脯、蜜饯原料的 果肉硬度, 增强煮性, 在糖煮前 要进行硬化处理, 既将果蔬肉质 投入含有石灰、明矾、氯化钙或 氢氧化钙等的水溶液中进行短时 间的浸渍, 达到硬化目的。使用 的盐类含有的钙和铝离子能与果 胶物质形成不溶性的盐类, 使组 织硬化耐煮。
至不粘手, 韧而不干硬时即可。
•揭皮、包装: 将整块果丹皮从玻璃板上揭起,置冷凉处冷却。切分、整形,
用玻璃纸包装后为成品。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重点难点】
【复习思考】
案例
• 草莓酱
• 原料选择及处理: 选择糖酸比合适、富含果胶的品种,在
充分成熟时采收, 原料在流动水槽中漂洗, 洗净后去梗、 萼片和去除青果、烂果。
整形→包装→干态蜜饯
上糖衣→包装 →糖衣蜜饯
湿态蜜饯: 原料处理→糖制→装罐→密封→杀菌→湿态蜜饯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重点难点】
【复习思考】
果蔬糖制
工艺要点
原料选择 原料处理 洗涤 去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品的分类 第二节 果蔬糖制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蜜饯类加工
第四节 果酱类加工
Page 2
糖制:蜜饯类加工的主要工艺,是果蔬原料排水
吸糖过程。 果蔬糖制:以果蔬为原料,与糖或其他辅料配合加工而成。利用 高浓度糖液的渗透脱水作用,将果蔬加工成糖制品的技术。 北脯:表面干燥,饱满,甜 南蜜:表面粘手,甜,咸,中草药味
Page 34
前处理
盐腌:南方凉果(NaCl 14~18%)少量Al2(SO4)3.K2SO4 保脆和硬化:原料浸泡于石灰或CaCl2或 Ca(HSO3)中,Ca2+与果胶物质生成不溶性盐类 硫处理:抑制氧化变色 染色:红色果品用胭脂红或苋莱红染色(樱桃、草莓) 南方凉果多用柠檬黄染色 漂洗和烫漂 漂洗(残留SO2、食盐、染色剂、石灰或明矾)
烫漂(利于糖分渗入,脱水、脱涩,排氧和钝酶,防止氧 化变色)
Page 35
煮制
(一)、常压煮制:做果脯的关键是糖煮 低浓 →高浓 一次煮成法:适合硬度大耐煮(苹果、山楂、枣) 方法:先30~40%糖液放入果煮沸(保持微沸)十几分钟→提 高10~20%糖度煮十几分→提高10~20%→一直到60%± 煮至果块肥厚发亮可结束→连同热糖液倒入大缸进行浸泡利 用余热24~48h 分次加糖的目的是保持果实内外糖液浓度差异不至过大,以使 糖逐渐均匀渗透到果肉中去,煮成的果脯透明饱满
Page 3
加应子
Page 4
Page 5
第一节 糖制品的分类及特点
按加工方法和成品的形态可分两类 一、果脯蜜饯类preserved fruits:保持原来形状,高糖食 品 60~70% 二、果酱类jam:不保持原来形状,高糖高酸 40~65%,含酸>1%
Page 6
蜜饯类
按产品形态和风味分类 湿态(糖制后保存于高浓度糖液中) 蜜制海棠、蜜制樱桃、蜜制金橘 干态(糖制后烘干或晾干)不黏手外干内湿 橘饼、冬瓜条 凉果(以咸果坯为主的甘草制品)<35% 陈皮梅、话梅、橄榄 按产品传统加工方法分类 京式蜜饯:苹果脯、梨脯、桃脯、杏脯、金丝蜜枣 广式蜜饯:陈皮梅 苏式蜜饯:金橘饼、苏式话梅、九制陈皮、糖杨梅 闽式蜜饯:加应子 川式蜜饯:蜜辣椒、蜜苦瓜
抗氧化作用,对尽可能阻止需氧菌的生长起着很重要 的作用。
Page 10
二、原料糖的种类
白砂糖、饴糖、淀粉糖浆、蜂蜜
白砂糖white sugar(工业用糖):风味好纯度高,蔗糖的 含量>99.9%,含水量非常少,易于保管。 绵白糖:含2.5%还原糖,甜度高
Page 11
白砂糖
饴糖cerealose:淀粉水解酶水解淀粉生成的 麦芽糖和糊精的混合物。麦芽糖的含量决定饴 糖的甜味,糊精的含量决定饴糖的粘稠度。 淀粉糖浆(starch syrup)和果葡糖浆
Page 28
低甲氧基果胶:(离子结合型凝胶)邻近的果胶分子 链上的羧基与金属离子结合(Ca2+、Mg2+)
蔬菜浆汁与钙盐结合制成的凝胶制品
温度:0~58℃(<30℃)温度越低,强度越大 pH: 2.5~6.5均可凝胶,3.5和5.0凝胶强度最大
4.0最小
Ca2+、 Mg2+用量:4~10mg/g果胶 影响因素:钙、镁离子的用量、pH和温度
Page 17
蔗糖转化(inversion) 转化反应:蔗糖、麦芽糖等双糖在一定温度下经酸 和酶的作用可水解生成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即 转化糖的反应过程。 H+或E S △ G+F 促进转化方法(1)加高温度 (2)延长加热时间 (3)加酸(柠檬酸、酒石酸)降pH 最适合转化pH值2.5
Page 18
“流汤”:转化糖比例高,易吸湿,表面流汁现 象,不利于长期贮放,影响感观品质。 原因:糖煮加工中受热时间太长,加工中蔗糖加入过 早,贮藏环境湿度高等。 控制措施:(控制蔗糖转化) ⑴ 控制加热的温度不要太高,加热的时间不要太长 ⑵ 含酸偏高的原料可先脱酸后糖煮 ⑶ 加工中分次加糖
Page 20
溶解度与晶析(结晶,返砂)
间,保证原有风味。
按规定添加防腐剂或冷藏,或进行杀菌处理。
防腐剂(山梨酸钾)
真空包装或充N2包装延长保藏期 烘干脱水、降低aw(0.65~0.7)有效控制微 生物活动,使低糖蜜饯具高糖蜜饯良好保藏性
Page 24
(二)果酱凝胶机理
果胶的分类 DE:羧基酯化的百分数称为酯化度 甲氧基含量 高甲氧基果胶 (水果) 低甲氧基果胶 (蔬菜) >7% 甲酯化程度 >50% 氢键结合型 凝胶 离子结合型 凝胶
浓度升高沸点升高;
海拔高度升高沸点降低 糖的种类不同沸点不同
Page 16
在糖制品加工的糖煮过程中,常用沸点来估测糖浓 度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确定熬煮终点,沸点是 判定浓缩终点的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标准。
果酱类熬制终点的测定若用温度计测定,当溶液温度 达104~105℃熬制结束。 此时用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达62~66%
Page 38
(二)真空煮制:真空浓缩锅或真空罐
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放入糖煮容器中,加入3040%浓度的糖液(如果蔬组织较疏松,糖液浓度 提高至50-60%)。然后将容器密封,通入蒸汽 加热。至60 ℃即开始抽真空减压,使糖液沸腾。 5min后,可降低真空度,在外压增大的条件下 糖分将加速向果实组织内部扩散和渗透。糖液 浓度达60-65%时,可解除真空。
Page 39
真空煮制优点
在真空环境下,液体的沸点大为降低,可使组织在不 受高温影响的条件下提高渗糖速率,避免产生焦糖化, 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保留多 由于果蔬组织内部的空气被抽走,有利于糖液的渗入, 加速渗糖速度
Page 22
低糖化原理
低糖化:<55%
问题:透明度不好,饱满度不足,易霉变,不利于长 期贮藏
采用淀粉糖浆取代40~50%的蔗糖,可保证蜜饯饱满度,同 时甜度降低
添加0.3%柠檬酸,使pH降至3.5左右,抑制微生物活动且风 味好
Page 23
采用热煮冷浸工艺,即取出糖液,加热浓缩或 加糖煮沸回加于原料中,减少原料高温受热时
Solubility and rime
“返砂”:果脯中由于转化糖不足或蔗糖含量偏多, 因蔗糖吸湿性低溶解性差,或因环境干燥,使 部分糖由于溶解性下降,多余糖会结晶析出的 现象。
原因:糖煮加工加热时间不足,转化不够,或因贮 藏环境湿度过低
Page 21
“返砂”控制方法:
添加部分蜂蜜、果葡糖浆、淀粉糖浆、饴糖,利 用它们所含的麦芽糖、糊精或转化糖来抑制晶核 形成与增大; 加部分果胶、动物胶、蛋清等非糖物质,增强糖 液的黏度和饱和度,阻止蔗糖结晶; 对于含酸量少的原料,可加少量柠檬酸或酒石酸, 利用蔗糖自身的转化;
课后作业:
值在_____________,果胶含量在_____________范围
内,才可以形成良好的凝胶。 6.糖制品是利用食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作用而得以长期保藏的。
7.果胶物质以()、()和()三种形态存在于果蔬中 8.糖液沸点是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上升的,因此果酱的煮 制终点只测定温度即可判定。( )
使微生物细胞质脱水收缩,发生生理干旱
1%葡萄糖 蔗糖浓度>50% 蔗糖浓度>72.5% 121.59kpa 1%蔗糖 70.93kpa 抑制微生物活动(细菌) 抑制霉菌、酵母菌
20℃蔗糖溶解度为67.1%
为防止蔗糖晶析:加部分转化糖;适当提高酸含量
Page 9
降低原料的水分活度,降低微生物可利用的水分;
蜂蜜honey: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和果糖,约占 66-77%
Page 15
三、食糖的性质
甜度(saccharinity):
果糖>转化糖>蔗糖>葡萄糖>麦芽糖
蔗糖与食盐共用时,能降低甜咸味,而产生新的特有风味。如南方凉果,如 番茄酱的加工中,加入少量食盐也能使制品的总体风味得到改善。
沸点boiling point
第三节蜜饯类加工 工艺流程
选料 前处理(去皮、切分、刺孔、划缝、去核、盐腌、 硬化、硫处理、染色等) 糖煮(煮制) 蜜制 浸泡 烘干
捞出沥干 湿态
果脯加工的工艺要点是???
糖制和烘烤
Page 32
糖制:是蜜饯类加工的主要工艺,是果蔬以原 料排水吸糖的过程,糖液中的糖分依赖扩散作 用先进入到组织细胞间隙,再通过渗透作用进 入细胞内最终达到要求的含糖量。 糖制方法有蜜制和煮制两种
Page 7
果酱(泥):软化→打浆→加糖浓缩
果糕 果丹皮
果酱类
山楂片
果冻
马茉兰:以柑桔类为原料,在配料中加入适量用柑桔类外果皮切成
的条状薄片 (先用糖渍透明),并均匀分布在果冻中。
市售果冻:香精、甜味剂、酸味剂、色素、乳化剂等添加剂的集合体
Page 8
第二节 果蔬糖制的基本原理
一、食糖保藏机理 高糖产生高渗透压,抑制微生物活动;
Page 37
快速煮制法:使原料组织受到冷热交替的变化,果蔬组织 内部的水蒸气分压时大时小,这种压力差的存在和变化使 糖分更快渗入组织中。 原料 30%的糖液煮5~8min 15℃的40%糖液冷却2~ 3min 40%的糖液中煮4~8min 15℃的55%糖液冷却 2~3min 直至60%±
让原料在糖液中交替进行加热糖煮和放冷糖渍,使其内部产 生的水汽压迅速消除,糖分迅速渗透而达平衡。须制冷设 备维持冷糖液的温度。
<7%
<50%
Page 25
糖 糖
糖 H+
H+ 高甲氧基果胶的胶凝作用 高甲氧基果胶的胶凝作用 高甲氧基果胶的胶凝作用 Ca2+
Ca2+
H+
低甲氧基果胶的胶凝作用
高甲氧基果胶凝胶(糖-酸-果胶凝胶): 果汁或果肉浆液加糖浓缩制成的果冻、果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