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的营养及其饲用与特种用途产品开发 ()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和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和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d5c483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2.png)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和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紫花苜蓿产草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列牧草之首,所以又称为“牧草为王”。
苜蓿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重要的营养成分,并且含有动物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未知生长因子。
在相同的土地上,紫花苜蓿比禾本科牧草所收获的可消化蛋白质高2.5倍左右,矿物质高6倍左右,可消化养分高2 倍左右。
与其它粮食作物相比,单位面积营养物质的产量也较高。
苜蓿可以作为优良饲草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本文就紫花苜蓿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途径及方法综述如下。
1 紫花苜蓿青饲利用技术青饲是饲喂畜禽最为普通的一种方法,但应注意苜蓿的最佳收割时间,不同生长阶段影响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
紫花苜蓿的营养成分与收获时期关系很大,苜蓿在生长阶段含水量较高,但随着生长阶段的延长,干物质含量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粗纤维则显着增加,纤维的木质化加重。
收割过晚,收获最大的,茎的总量增加,叶茎比变小,营养成分明显改变,饲用价值下降。
由于苜蓿含水量大,猪禽青饲时应注意补充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反刍家畜多食后易产生膨胀病,一般与禾木科牧草搭配使用。
2 紫花苜蓿干草的制备和利用苜蓿草质优良,为各种畜禽所喜食,苜蓿于草喂畜禽可以替代部分粮食,据美国研究,按能量计算其替代率为1.6:1,即1.6kg苜蓿干草相当于1kg粮食的能量。
苜蓿富含蛋白质,如按能量和蛋白质综合效能,苜蓿的代粮率可达 1.2:1。
调制干草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自然干燥法、人工干燥法等。
自然干燥法制得的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和晾晒时间关系很大,其中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的含量和消化率随晾晒天数的增加而减少,粗纤维含量随晾晒天数延长而增加。
米脂(1994)对苜蓿干物质化率与其化学成分关系的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提高苜蓿消化利用率的关键是控制苜蓿纤维木质化程度和减少粗蛋白质损失。
由此看来适时收割和减少运输和干燥过程的叶片损失非常重要,因为苜蓿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占整体株的80%以上。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49495019fab069dc5122010f.png)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作者:王晓明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第10期紫花苜蓿草被誉为“牧草之王”,其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动物生长需必的营养物质,其中粗蛋白质含量高达到18%~25%,是发展养殖业优良的饲草资源。
1 苜蓿的营养价值优质的紫花苜蓿产量高、叶含量丰富,作为饲料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
其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K等)、矿物质(钙、磷、铁、镁等)、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未知生长因子等营养成分。
苜蓿叶蛋白的粗蛋白含量高达70%以上,蛋白质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而且氨基酸组成比例均衡。
紫花苜蓿属于粗饲料,粗纤维含量高达40.6%,钙含量达1.5%~1.9%,能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及有效改善奶质。
研究发现,使用作物秸秆为粗饲料来源的日粮仅能满足5000kg单产水平奶牛的营养需求,以普通干草、青贮玉米为粗饲料来源的日粮可维持7000kg单产水平奶牛的营养需求,饲喂优质的苜蓿干草可达8000kg以上单产水平。
目前我国养牛业普遍缺少优质苜蓿饲料,因此应加大优质苜蓿的种植力度。
2 苜蓿的加工方式目前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多以苜蓿干草的方式调制利用及储存苜蓿,但苜蓿干草的晾晒、储存及产量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苜蓿品种、栽培状况、收割方式及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如产量最高、长势最好、营养最丰富的第一茬苜蓿若收割晾晒时处于雨季,会导致苜蓿草发生霉烂,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苜蓿的加工方式逐步向青贮的利用形式转变,具体技术有以下几种:(1)半干青贮技术。
半干青贮技术是一种较实用的低水分青贮技术,青贮发酵品质和效果良好。
该技术是通过萎蔫降低新鲜苜蓿的含水量,阻止酪酸发酵,促进乳酸发酵,以此形成优质、低水分的青贮饲料。
苜蓿的半干青贮对保存其营养物质和提高综合利用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半干青贮能阻碍有害微生物如腐生菌和丁酸菌等发挥作用,有效避免高水分青贮导致的植物渗出液浪费,进而保存较多的原料养分。
苜蓿的营养价值和草料特点
![苜蓿的营养价值和草料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efc37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b.png)
苜蓿的营养价值和草料特点苜蓿(Trifolium pratense)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被广泛种植作为饲料和绿肥。
它的营养价值丰富,特点独特,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都有益处。
本文将介绍苜蓿的营养价值和草料特点。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苜蓿是一种高蛋白、高能源和高纤维的饲料。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被认为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
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尤其对于奶牛和肉牛等畜牧业非常重要。
除了高蛋白质含量外,苜蓿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C、钙、磷等。
这些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动物的食欲、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并促进牛奶和肉类生产。
其次,苜蓿的消化性能也是它作为饲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苜蓿草料中的纤维含量高,尤其是结构性纤维,如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这种纤维可以促进动物的消化系统运作,改善饲料的消化和吸收。
特别是对于反刍动物来说,纤维的作用更为显著,有助于维持其消化系统的健康状态。
因此,苜蓿被广泛用作反刍动物的饲料,如牛、羊和马等。
此外,苜蓿还具有良好的饲料可持续性特点。
它是一种野生植物,并且能够自行固定氮气。
这意味着,在苜蓿生长期间,它可以从空气中吸收氮气,并转化为可以被其他植物和动物利用的营养物质。
这种自然的氮固定特性使得苜蓿成为一种优秀的绿肥植物,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并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
这不仅有助于环境可持续性,还可降低养殖成本。
此外,苜蓿还有抗病虫害的作用。
苜蓿内含有许多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的化合物,如黄酮类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的能力,可以预防和减轻动物身上的感染和疾病。
这对于畜牧业的健康管理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苜蓿作为一种常见的饲料和绿肥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特点。
它含有高蛋白、高能源和高纤维,适合作为动物饲料,特别是反刍动物。
此外,苜蓿具有良好的饲料可持续性特点,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同时,苜蓿还具有抗病虫害的作用,有助于动物的健康管理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苜蓿的营养及其饲用与特种用途产品开发
![苜蓿的营养及其饲用与特种用途产品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89915db32f60ddccdb38a055.png)
苜蓿的营养及其饲用与特种用途产品开发孟林张国芳岳俊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1000891苜蓿的营养价值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元素及维生素,有“牧草之王”之美誉。
在相同土地面积上,种植苜蓿比种植各种禾本科牧草收获可消化总养分高2倍,可消化粗蛋白质高倍,矿物质高6倍;苜蓿蛋白质产量比大豆和谷子籽实蛋白质分别多倍和倍,苜蓿总养分产量比大豆和谷子多倍和倍。
蛋白质营养粗蛋白质包括蛋白质和非蛋白质(NPN)两种形态。
苜蓿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叶片中,其中30—50%的蛋白质存在于叶绿体中。
非蛋白质包括游离氨基酸、肽、酰胺、嘌呤、嘧啶和生物碱等,约占苜蓿总氮量的1/3。
粗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反映苜蓿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初花期至开花期的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7—20%,高蛋白苜蓿品种开花初期的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2%以上,有的达到28%以上,因此苜蓿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的优点。
一般而言,苜蓿不同生长时期或不同植株体部位,粗蛋白质含量不同。
随着苜蓿生育时期的推移,其粗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如营养期粗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的%,现蕾期 %,初花期%,盛花期%,花后期%。
通常苜蓿叶中粗蛋白质含量是其茎中2—3倍(Albrecht,1983)。
苜蓿含有动物需要的各种必需氨基酸,而且含量丰富,品质好,如动物不可缺少的赖氨酸,苜蓿干草中含量比玉米籽实高倍。
各种苜蓿中赖氨酸、天门冬氨基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含量都较多,蛋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的含量较少。
但由于苜蓿品种很多,各地栽培条件和气候环境不同,苜蓿中各种氨基酸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碳水化合物营养碳水化合物(糖、淀粉、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等)是一类重要的能量营养素。
不同生育期苜蓿草的总糖含量差异不显着,变幅在%—%。
苜蓿茎和叶中细胞壁分别由700g/kg 和600g/kg以上的纤维素组成(Albrecht,. 1983; Luckett, . et al 1967)。
苜蓿营养价值与有效利用方法
![苜蓿营养价值与有效利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8be7a6dfe4733687e21aac1.png)
第三部分饲料营养及管理技术苜蓿营养价值与有效利用方法杨建刚(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固原756000)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A摘要:为提高苜蓿有效利用价值,笔者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总结出苜蓿适时收割打捆、苜蓿打捆包膜青贮,苜蓿池(窖)青贮、苜蓿晾晒堆垛技术及其营养价值和利用方法,供广大苜蓿经营企业及养殖场(户)参考应用。
关键词:苜蓿适时收割;青干打捆、堆垛;包膜、池(窖)青贮;利用方法;营养成分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种植适应性广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之称,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优质饲草资源,宁夏南部山区紫花苜蓿留床面积盛广,但受传统和条件限制,多以传统的边收割、边饲喂方式利用或晾晒成青干苜蓿堆垛储存,由于苜蓿适宜的收获期短、木质化速度快,晾晒过程与雨水易腐烂,致使苜蓿营养成分严重丢失和优质饲草资源大量浪费,因此,引起广大畜牧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科学利用苜蓿优质饲草资源,提高苜蓿加工调制及有效利用技术,增加苜蓿种植和养殖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自2009年以来,本人多次配合宁夏畜牧工作站在本地区进行了苜蓿适时收割,加工调制的试验和示范,并不断在本地区应用推广,在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过程中,总结出以下苜蓿适时收割时期、加工调制和有效利用方法。
1 苜蓿加工调制方法1.1 青干苜蓿打捆方法苜蓿加工企业将苜蓿按照适时机械收割(现蕾至初花期,即开花20%以下)→田间适当晾晒(含水率控制在18-20%之间,即天气晴好情况下晾晒12-24小时)→应用专用的机械在田间边搂集边打捆,如果水分低于20%时,应在晚上凌晨2点左右开始打捆,返潮和露水草打的捆不发霉,叶子也不易掉,这样蛋白含量相对较高。
1.2 青干苜蓿堆垛方法养殖规模场(户)将苜蓿按照适时收割→楼集运输→铡碎→晾晒(硬化场地)→堆垛的加工流程进行处理,收割数量应根据天气情况和晾晒场地大小确定,晾晒程度一般要求干而叶片不掉(含水率在18%左右),堆垛最好是白天晾晒,日落后有潮气时堆垛,这样叶片不易脱落,堆垛前底下衬上木棒支空,堆垛好后上面盖上麦草或遮雨草帘,防止雨水渗入。
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与开发利用
![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与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a7350752d380eb62946de7.png)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N a t P r o dR e s D e v 2009,21:346-353,238文章编号:1001-6880(2009)02-0346-09 收稿日期:2007-12-25 接受日期:2008-01-2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 A D 16B 08);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 y h y z x 07-022);农业部948计划项目(2006-G 38)*通讯作者T e l :86-10-62731199;E -m a i l :l g z h o u @c a u .e d u .c n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与开发利用王蓟花1,周立刚1*,韩建国2,玉 柱2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193摘 要:紫花苜蓿(M e d i c a g o s a t i v aL i n n .)为广泛分布在我国的一种牧草植物,含有黄酮、三萜、生物碱、香豆素、蛋白质和多糖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免疫调节、降低胆固醇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部分活性成分已开发成产品。
本文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与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紫花苜蓿;黄酮;三萜;香豆素;抗菌;抗氧化中图分类号:Q 946.8;R 285;S 541文献标识码:AB i o a c t i v i t y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A l f a l f aC h e m i c a l C o n s t i t u e n t sW A N GJ i -h u a 1,Z H O UL i -g a n g 1*,H A NJ i a n -g u o 2,Y UZ h u21C o l l e g e o f A g r o n o m y a n d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C h i n a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00193,C h i n a ;2C o l l e g e o f A n i m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C h i n a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00193,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A l f a l f a (M e d i c a g o s a t i v aL i n n .)i s a f o r a g e c r o pw i d e l y d i s t r i b u t e di nC h i n a .T h e m a j o r c h e m i c a l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a r e f l a v o n o i d s ,t r i t e r p e n o i d s a p o n i n s ,a l k a l o i d s ,c o u m a r i n s ,p r o t e i n s a n d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s ,w h i c hs h o w e da v a r i e t y o f b i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v i t i e s s u c ha s 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 ,a n t i o x i d a n t ,i m m u n o -m o d u l a t o r y ,c h o l e s t e r o l -l o w e r i n g e f f e c t s .S o m e b i o a c t i v e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h a v e b e e nd e v e l o p e d a s c o m m e r c i a l p r o d u c t s .A d v a n c e s o n c h e m i s t r y ,b i o a c t i v i t y a s w e l l a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o f a l f a l f a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w e r e b r i e f l y r e v i e w e d .K e yw o r d s :M e d i c a g o s a t i v aL .;f l a v o n o i d ;t r i t e r p e n o i d ;c o u m a r i n ;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 ;a n t i o x i d a n t 紫花苜蓿(M e d i c a g o s a t i v a L i n n .)为豆科(L e g u -m i n o s a e )蝶形花亚科(F a b o i d e a e )苜蓿属植物[1],因其产草量高、富含蛋白质、适口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而被称为“牧草之王”[2]。
苜蓿草的营养价值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精编
![苜蓿草的营养价值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a2eb60134028915f814dc2a6.png)
苜蓿草的营养价值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精编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蓿及其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王继强张波刘福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土地少、粮食紧张,肉、蛋、奶和毛皮短缺,国土环境恶化的发展中国家,但草地面积之广和牧草资源丰富却得天独厚,位居世界前列。
改革开放后,我国畜牧业得到充分发展,肉的年递增率为%,蛋为%,奶为%,养殖水产品为%,而粮食的年递增率仅为%。
据全国饲料办公室预测,到2010年全国能量饲料缺乏将达到4300~8300万t。
饲料工业如果仅向现有的饲料资源等、靠、要,将不利于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种植优良牧草如苜蓿、鲁梅克斯,不仅可解决我国饲料资源短缺问题,而且可提高对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一、苜蓿的营养价值苜蓿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和土库曼高地,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
苜蓿素以“牧草之王”着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苜蓿干物质中,粗蛋白的含量为18%~%,赖氨酸为%~%,粗脂肪为%,粗纤维为%,无氮浸出物为%,粗灰分为%,其中钙为%,磷为%,初花期和盛花期苜蓿干草的产奶净能为和kg,接近于中等能量饲料。
苜蓿蛋白含有20种以上的氨基酸,包括人和动物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其中,蛋氨酸%、赖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等(张子仪,2000),以及一些稀有氨基酸(瓜氨酸、刀豆氨基酸等),主要存在于苜蓿的叶片中,其中30%~50%的蛋白质存在于叶绿体中。
一亩苜蓿可年产5000kg鲜草,按鲜干值4:1计算,可生产1250kg高蛋白、维生素草粉,其蛋白质产量是种一亩玉米蛋白质产量的4~6倍,相当于750kg大豆的含量;生物学含量相当于玉米的3~4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的产量则相当于种玉米的10倍以上,其综合营养价值高于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苜蓿草的营养价值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苜蓿草的营养价值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f608658be1e650e52ea997e.png)
蓿及其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王继强张波刘福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土地少、粮食紧张,肉、蛋、奶和毛皮短缺,国土环境恶化的发展中国家,但草地面积之广和牧草资源丰富却得天独厚,位居世界前列。
改革开放后,我国畜牧业得到充分发展,肉的年递增率为10.5%,蛋为12.2%,奶为12.5%,养殖水产品为12.8%,而粮食的年递增率仅为2.7%。
据全国饲料办公室预测,到2010年全国能量饲料缺乏将达到4300~8300万t。
饲料工业如果仅向现有的饲料资源等、靠、要,将不利于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种植优良牧草如苜蓿、鲁梅克斯,不仅可解决我国饲料资源短缺问题,而且可提高对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一、苜蓿的营养价值苜蓿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和土库曼高地,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
苜蓿素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苜蓿干物质中,粗蛋白的含量为18%~24.8%,赖氨酸为1.06%~1.38%,粗脂肪为2.4%,粗纤维为35.7%,无氮浸出物为34.4%,粗灰分为8.9%,其中钙为1.09%,磷为0.3%,初花期和盛花期苜蓿干草的产奶净能为1.23和1.68Mcal/kg,接近于中等能量饲料。
苜蓿蛋白含有20种以上的氨基酸,包括人和动物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其中,蛋氨酸0.32%、赖氨酸1.06%、缬氨酸0.94%、苏氨酸0.86%、苯丙氨酸1.27%、亮氨酸1.34%等(张子仪,2000),以及一些稀有氨基酸(瓜氨酸、刀豆氨基酸等),主要存在于苜蓿的叶片中,其中30%~50%的蛋白质存在于叶绿体中。
一亩苜蓿可年产5000kg鲜草,按鲜干值4:1计算,可生产1250kg高蛋白、维生素草粉,其蛋白质产量是种一亩玉米蛋白质产量的4~6倍,相当于750kg大豆的含量;生物学含量相当于玉米的3~4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的产量则相当于种玉米的10倍以上,其综合营养价值高于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苜蓿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苜蓿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bfaec10ba1aa8114431d949.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苜蓿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导语:讲起苜蓿,相信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是何物?有些人甚至会认为这是一是一种花的名字。
是的,苜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
其实苜蓿是一种食讲起苜蓿,相信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是何物?有些人甚至会认为这是一是一种花的名字。
是的,苜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
其实苜蓿是一种食物,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食物。
苜蓿可以一年或者多的生,他的主要食用部位是呈羽状的小叶,在食用的时候需要在热水中焯过才可以食用。
现在用苜蓿作为菜肴已经渐渐被人们所接受,苜蓿可以为我们身体提供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而且他还含有很高的维生素E。
苜蓿是一种以我们身体有很高营养价值的食用,下面,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据苏联科学家研究发现,苜蓿的营养价值与动物蛋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其蛋白质的含量为小麦、大豆、玉米和豌豆的4倍以上,几乎可以全部为人体吸收;苜蓿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它对习惯性流产、不育症、皮肤血管炎、硬皮症及肠肌痉挛等均有防治作用,还有防治记忆力减退、延缓衰老的功效。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有益眼睛健康),维生素E(对心脏和心血管疾病有疗效),维生素U(治疗消化性溃疡),维生素B6(刺激蛋白质和脂肪代谢),vitamins K(凝血和肝功能),和D(控制调节体内钙,磷的使用)。
第二,苜蓿包含了许多宝贵的矿物质如钙,磷(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铁(血红蛋白需要它),锰(降低血糖水平),钾(肌肉张力和神经),氯化物(调节脂肪,糖和淀粉代谢),钠(调节液体平衡),镁和硅(刺激脑功能)。
苜蓿还包含八种基本酶:淀粉酶,凝固酶,苦杏仁酶,转化酵(蔗糖转化为葡萄糖),脂肪酶(脂肪分裂),果胶酶,过氧化物,蛋白酶。
苜蓿草产品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开发利用——以柴达木地区为例
![苜蓿草产品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开发利用——以柴达木地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465e91010a6f524ccbf859d.png)
蓿产业 的构想 , 同时可为同类地 区苜蓿资源 的深 度开发利用 提供参考。 关键词 : 苜蓿 ; 草产品 ; 营养 成分 ; 开发利用 ; 柴达 木地 区
中 图 分 类 号 :51 . ¥4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502 1 )6— 0 5 3 17 —69 (0 10 07 一o
1 国 内外 市 场 分 析
今天 的苜 蓿产 业在 范 围上 已经分 布 到除 南方 少数 几个 省市 如广 东 、 广西 等 以外 的所 有 省份 , 以百计 数 的企 业涉 足其 开发 利用 。l 国种植 苜蓿 ( eiaosta) _我 M d g av) 已有 两千 多年 的历 史 , c i 据统计 资 料表 明 , 目前 大
2 柴达木 地 区苜蓿生产现状
柴达木地区地理环境独特 , 属典型的干旱荒漠大陆性气候。复杂多样 的自然条件 , 给农业生产带来许 多不利影响。而苜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 最适于中性或微碱性的砂质壤土 , 这为苜蓿草产业发展提供了得 天独厚 的条件。据初步调查 , 柴达木地区的德令哈、 都兰 、 乌兰等地均有零星种植 , 但规模不大 , 尚无法形
本文是根据参加国家“ 九五” 重点攻关项 目——柴达木地区重大问题研究 中的部分 内容编写修改完成 的。上世纪 9 0年代 , 根据 国家农业结构调整 、 畜牧业发展 的需要及退耕还草政策的要求 , 苜蓿 ( eig M d ao c
苜蓿的药用与化妆品原料制备与开发
![苜蓿的药用与化妆品原料制备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af66d11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0.png)
苜蓿的药用与化妆品原料制备与开发苜蓿(Medicago sativa),属于豆科植物,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丰富的化学成分而备受关注。
苜蓿在传统药用上已被广泛应用,并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被发现具有许多潜在的药用及化妆品应用价值。
本文将针对苜蓿的药用与化妆品原料制备与开发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苜蓿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它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生物碱等。
这些成分为其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活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表明,苜蓿具有抗糖尿病、抗高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
苜蓿提取物在抗炎和改善肌肤问题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因此,苜蓿作为一种天然药材,可以应用于医药、保健品等领域。
其次,苜蓿的化妆品原料制备与开发也颇具潜力。
苜蓿中含有多种保湿、抗衰老的活性成分,具有改善皮肤干燥、抚平细纹、增加皮肤弹性等功效。
同时,苜蓿提取物还能够有效修复皮肤损伤和促进伤口愈合。
因此,苜蓿可以作为化妆品原料,应用于护肤品、面膜、乳液等产品中。
苜蓿提取物对于干燥肌肤、敏感肌肤以及老化肌肤等都具有显著的保养和修护作用。
苜蓿的药用与化妆品原料制备与开发主要通过提取苜蓿中的有效成分实现。
目前,主要的提取方法包括水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酶解提取法等。
水提取法是传统的提取方法之一,适用于提取苜蓿中的多糖等水溶性成分。
超声波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荡和热效应,可以高效提取苜蓿中的活性成分。
酶解提取法则利用酶的作用,将苜蓿中的成分水解释放出来。
这些提取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苜蓿提取物的产率和活性成分的含量。
苜蓿提取物通过进一步纯化和加工可以得到更多的化妆品原料。
纯化方法包括溶剂分级法、色谱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去除提取物中的杂质,提高活性成分的纯度。
接下来,可以使用乳化、乳化硅油或微胶囊化技术将纯化后的提取物转化成乳液、面膜或胶囊等形式的化妆品。
这种技术可以增加苜蓿提取物的稳定性和吸收性,提高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效果。
此外,苜蓿的药用与化妆品原料制备与开发还可以通过生物技术等手段进行创新和提高。
苜蓿天然成分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开发前景
![苜蓿天然成分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开发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b591ac63844769eae009edb7.png)
苜蓿天然成分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开发前景贺玉薇王松柏许俊王代军曹国印摘要: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对苜蓿中天然成分的营养保健及药用价值研究的一些概况。
苜蓿中含有大量的苜蓿叶蛋白、膳食纤维、活性多糖、皂甙、黄酮、维生素E、叶黄素等天然活性成份。
经分析,苜蓿的营养成份在功能食品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它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宝贵食品资源。
关键词:苜蓿;天然活性成分;应用前景;开发利用国内外许多专家认为,功能性食品将是21世纪食品开发的重要领域。
功能性食品主要是强调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
苜蓿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可利用的深加工原料,其营养保健功能及其所含的生理活性已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就苜蓿中具有营养保健成分的作用机理作一简要概述。
叶蛋白苜蓿叶蛋白(alfalfaleavesprotein,简称ALP)是从青绿茎叶中,经榨汁、絮凝、浓缩、干燥等工艺提取出的一种富含蛋白质的浓缩物。
据实验分析[1],叶蛋白制品含蛋白质50%~65%,脂肪15%~30%,灰分0.5%~1.5%,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5%~20%,粗纤维0.5%~1.5%。
叶蛋白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且其组成比例较为均衡,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成人氨基酸模式基本相符,特别是赖氨酸含量较高,这对多以谷物类为主食的第三世界国家尤为重要。
叶蛋白制品富含叶黄素(1.0~1.3g.kg-1),平均利用效率为1.092 g.kg-1,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必须脂肪酸、多种维生素,以及铁、镁、钙、锌、铜等矿物质元素。
,具有防病治病、防衰抗衰、强身键体等多种生理功能,并可作为禽肉、蛋黄的天然着色剂。
苜蓿叶蛋白是目前生产应用最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其含量可与豆粕和鱼粉相媲美[2],它作为蛋白质饲料在替代鱼粉和豆粕方面潜力巨大。
法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主要利用苜蓿提取叶蛋白;美国饲料中按一定比例加入了ALP进行出售,以每磅ALP中含有叶绿素700mg和450mg两种规格的制品出售;英国于20世纪40年代就提取出可直接食用的苜蓿叶蛋白(Edible Alfalfa Leaves Protein,简称EALP)。
苜蓿的功效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
![苜蓿的功效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a52e3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1.png)
苜蓿的功效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苜蓿的功效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苜蓿的基本介绍苜蓿,别名草头、木粟、光风草,为豆科植物紫首蓿或南首蓿的嫩茎叶。
每100克苜蓿嫩茎叶含蛋白质5.0克,脂肪0.4克,粗纤维2.4克,糖类8克,胡萝卜素3.28毫克,维生素B2为0.36毫克,维生素C92毫克,钙103毫克,磷50毫克,铁2.4毫克。
此外还含有维生素K、苜蓿酚、苜蓿素、大豆黄酮等成分。
苜蓿具有清热利尿、舒筋活络、疏利肠道、排石、补血止喘等功效。
它为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全草。
紫苜蓿分布很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南苜蓿分布于我国中、南部,长江下游有栽培。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用。
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叶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知。
广泛栽培,主要用制干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
苜蓿的功效与作用味甘、淡,性微寒。
能清胃热,利尿除湿。
用于胃热烦闷,不欲饮食;湿热所致的小便不利,石淋,或湿热发黄。
1.防出血一切出血症候,如鼻血、龈血、吐血、咯血、便血、子宫出血、肛-门出血。
新药每用维他命K,认为是有凝结血管功能的疗法。
其实维他命K在食品中,含量最丰富的,就是苜蓿。
由苜蓿来作为预防出血症候,实验的结果认为收效很高,对各种小出血,和肺胃及十二指肠出血,都能获得预防的效果。
2.清内热苜蓿是清凉性的蔬菜,进食之后,确能消除内火,尤其在燥烈季节,用以佐膳,功效显著,更胜於西洋菜。
苜蓿经油炒后,乘热进食,味极鲜洁。
冷却后,进食其味亦佳,其汁有清沁心脾之感,在燥烈季节,如果觉得唇干舌燥,用以佐膳,是维护健康的上品菜肴。
它的作用还有:(1)止咳平喘。
现代药理发现,苜蓿中含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质,有止咳平喘作用,对支气管疾病有一定疗效。
(2)补血止血。
苜蓿中含有较多量的铁元素,因而可作为治疗贫血的辅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维生素B12成分,可治疗恶性贫血;此外,苜蓿还含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民间常用治胃或痔、肠出血。
苜蓿营养与饲用价值的科学评价
![苜蓿营养与饲用价值的科学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0b627fbfab069dc502201dc.png)
苜蓿干草长时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标准的牛饲料,目前还在广泛使用。
这不仅因为其具有良好的适口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营养价值高。
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元素及维生素,有“牧草之王”之美誉。
国、内外大量的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苜蓿是牛、羊、鹿、马、猪、兔、禽等动物的优质饲料。
我国民间苜蓿栽培的历史很早,亦形成了很多优良的地方品种。
但对苜蓿的科学研究和认识才只是近几十年的事;国内有关苜蓿营养与饲用价值的科学试验评价及苜蓿产品开发方面的资料尤显不足,较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更是相距甚远。
因此,本文仅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一介绍,以期与各界同行相互学习、借鉴和交流,达到振兴我国苜蓿产业之目的。
1成熟度与苜蓿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苜蓿的生育期主要分为:出苗、孕蕾、开花和结实。
由于各生育期植株成熟的差异,导致其工农差别成分发生相应变化即蛋白质、脂类和矿物质等随植株体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但碳水化合物和森质素的变化趋势则相反。
2苜蓿的粗蛋白质含量及其营养粗蛋白质包括蛋白质和非蛋白氮两种形态,其含量由饲草料中氮量乘以6.25系数得到。
苜蓿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叶中,其中30-50%的蛋白质存在于叶绿体中。
非蛋白氮约占苜蓿总氮量的1/3。
苜蓿青贮后由于大量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其NPN含量可高达50%以上。
NPN 能被反刍家畜瘤胃生物很好利用,但对非反刍家畜基本上没有利用价值。
粗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反映饲草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苜蓿蛋白含有20种以上的氨基酸包括人和动物全部必需氨基酸和一些稀有氨基酸如:瓜氨酸、刀豆氨酸等。
各种氨基酸的最高百分率均出现苜蓿生长的幼嫩阶段,而成熟期的百分率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单位重量N所含在酸的量来表示,除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外,其它氨基酸浓度不遂苜蓿成熟度而增加。
反刍家畜瘤胃微生物能合成宿主所需的全部氨基酸,但对于高产奶牛,瘤胃合成的量不能完全满足产奶需要。
苜蓿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技术开发
![苜蓿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技术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c8b5d2b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9.png)
苜蓿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技术开发引言: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由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
本文将探讨苜蓿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相关技术开发。
一、苜蓿的营养价值苜蓿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C、维生素K、钙、铁等多种营养物质。
其中,苜蓿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可为人体提供必需的氨基酸。
此外,苜蓿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维生素C和维生素K对身体的免疫功能和血液凝结也有重要作用。
二、苜蓿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 面包和面点加工:苜蓿可以作为面包和面点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其高蛋白质含量和独特的香味使得苜蓿成为一种有机、健康的替代品。
同时,苜蓿中的纤维素有助于增加面点的食用纤维含量,有益于消化道健康。
2. 营养饮料和果汁:苜蓿可以作为营养饮料和果汁的增稠剂。
其高纤维素含量使得苜蓿在饮料中起到增稠的作用,同时也能提供额外的营养成分。
例如,将苜蓿与水果搭配榨汁,可以制成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营养果汁。
3. 调味品:苜蓿可以磨成粉末,并作为调味品添加到各种食品中。
其天然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为食品增添了一种新的层次。
苜蓿粉末可用于调味肉类、蔬菜、汤和酱料等多种食品中,丰富了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4. 蛋白质补充剂:苜蓿中富含的优质蛋白质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蛋白质补充剂。
苜蓿蛋白质含量高,且可提供全面的氨基酸,对于素食者和需要额外蛋白质供给的人群十分合适。
将苜蓿提取的蛋白质制成蛋白粉,可以作为健身人士和运动员的补充剂。
三、苜蓿食品加工技术开发1. 苜蓿提取蛋白质技术:苜蓿蛋白质是苜蓿在食品加工中最有价值的组分之一。
开发苜蓿蛋白质提取技术,能够从原料中高效提取蛋白质,并保持其营养成分的完整性。
传统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如水浸泡、酸碱法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通过改进提取工艺和开发新的提取剂等手段提高苜蓿蛋白质的提取率和纯度。
2. 苜蓿制粉技术:制粉是将苜蓿制成粉末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到苜蓿食品加工中的使用效果。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分析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19092f580216fc700afdab.png)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分析摘要对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应用效果、存在问题及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紫花苜蓿;营养价值;进展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世界上种植面积较大的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其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重要的营养成分,并且含有动物所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未知生长因子。
在相同的土地上,苜蓿比禾本科牧草所收获的可消化蛋白质高2.5倍左右,矿物质高6倍左右,可消化养分高2倍左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苜蓿在畜禽养殖以及动物生产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苜蓿的营养价值苜蓿草质好,因具有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低、蛋白质含量和降解率高等特性而被重视。
它不但单位粗蛋白含量比其他饲草高许多,而且是A、B、c、K 等10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被认为是非常有营养价值的牧草之一。
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其营养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粗蛋白质含量高,初花期刈割的苜蓿,粗蛋白含量为16%~22%,一般为18%左右。
苜蓿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叶片中,其中30%~50%的蛋白质存在于叶绿体中。
②粗纤维含量一般为25.0%左右,故属优质纤维饲料。
③所含蛋白质品质优良,赖氨酸含量高达1.06%~1.38%,较玉米高4~5倍,有利于平衡谷物饲料中赖氨酸的不足。
④富含维生素,特别是叶酸、维生素K、维生素E和维生素B12⑤富含矿物质,如磷、钙、铜、铁、锰和锌等。
⑥含异黄酮类物质及多种未知促生长因子。
1.1粗蛋白质苜蓿的品种不同,适宜生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也不同,其蛋白质含量往往有一定的差异。
粗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反映饲草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苜蓿蛋白质含有20多种氨基酸,包括人和动物全部必需氨基酸和一些稀有氨基酸,如瓜氨酸、刀豆氨酸等。
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均以苜蓿生长的幼嫩阶段(萌发期)为最高,而以成熟期(盛花期)为最低。
在大多数情况下,生长于高温条件下的牧草,其各种氨基酸的含量都可达最高。
研究发现,用钴、铜、锌、锰和硼等无机物处理土壤时,会改变苜蓿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5446f03fd0a79563d1e7245.png)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周宪河张春梅梁峰【摘要】苜蓿是一种在国内外广泛种植的优质豆科牧草,因其具有产量高、抗旱性好、抗寒能力强、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等诸多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主要对苜蓿的营养价值、在畜禽中的应用效果及前景进行综述,重点阐述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期刊名称】饲料广角【年(卷),期】2011(000)019【总页数】3【关键词】苜蓿;营养价值;应用效果苜蓿栽培历史悠久,是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业所占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饲料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由于我国的蛋白质饲料原料短缺,每年都从国外大量进口,苜蓿因其粗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能够代替部分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因此带动了苜蓿的栽培种植发展。
这不仅从根本上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而且还有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改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1 苜蓿的营养价值紫花苜蓿营养价值高,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元素、碳水化合物、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还含有一些未知促生长因子,品质优良,是优质蛋白质饲料的首选原料。
1.1 苜蓿的粗蛋白质紫花苜蓿以粗蛋白质含量高而著称。
据相关报道,紫花苜蓿粗蛋白质含量在孕蕾期达到23%左右,是玉米粗蛋白质含量的2.47倍。
苜蓿的粗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组成合理,含有20种以上的氨基酸,包括人和动物的全部必需氨基酸,以及一些稀有氨基酸如瓜氨酸、刀豆氨酸等(陈光耀和曹兵海,2003),其中赖氨酸含量约为玉米籽实的5.7倍,而其他必须氨基酸如精氨酸、组氨酸等为玉米的2倍左右,色氨酸和蛋氨酸也显著高于玉米。
紫花苜蓿的蛋白质及氨基酸比例均衡,与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及氨基酸组成比例相似,转化效价较高。
1.2 苜蓿的碳水化合物紫花苜蓿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类、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为主,是一类重要的能量营养素,在动物日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f2af15a8114431b80dd808.png)
The Alfalfa Nutritional Valu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Research
与环境科学学院,E-mail: tgh398@ aliyun. com。
51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3 年第 31 卷第 6 期
因苜蓿中叶蛋白质量高、品质好,且叶量丰富等优 点,使其成为加工叶蛋白的重要原料。苜蓿中叶 蛋白的含量极为丰富,其中粗蛋白的含量为 32% ~ 58% ,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2]。苜蓿叶蛋白 中含有 18 种氨基酸,且组成均匀,包括人和动物 必须的 8 种氨基酸和一些稀有的氨基酸,如瓜氨 酸、刀豆氨酸等,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氨基酸 模式基本相符[3 - 5]。总的来说,苜蓿叶蛋白的营 养价值高于大豆、花生饼,与脱脂奶粉相当[6],其 中蛋白质的含量是牛奶的 14 倍,鸡肉的 2 倍。苜 蓿叶蛋白的含量丰富,配比合理可作为食用蛋白 源和 食 品 添 加 剂,被 FAO 认 为 是 高 质 量 的 食 品[7]。田丽萍等从紫花苜蓿中提取了叶蛋白,经 国家标准测定,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71. 46% ,有 7. 17% ~ 15. 20% 矿物质和 3. 82% ~ 21. 66% 的 可溶 性 碳 水 化 合 物,及 其 少 量 的 脂 肪 和 纤 维 素[8]。由此可知: 苜蓿叶蛋白是一种高蛋白,含 有丰富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的营养物质。 1. 2 膳食纤维
苜蓿中还含有黄酮、异黄酮、皂苷、香豆素等 物质。苜蓿黄酮和异黄酮物质有抗氧化防衰老的 功能; 苜蓿皂苷能有效地在胃中发生酯化反应,降 低血脂含量,阻断动物体对食物脂类和胆固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苜蓿的营养及其饲用与特种用途产品开发孟林张国芳岳俊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100089 1苜蓿的营养价值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元素及维生素,有“牧草之王”之美誉。
在相同土地面积上,种植苜蓿比种植各种禾本科牧草收获可消化总养分高2倍,可消化粗蛋白质高倍,矿物质高6倍;苜蓿蛋白质产量比大豆和谷子籽实蛋白质分别多倍和倍,苜蓿总养分产量比大豆和谷子多倍和倍。
蛋白质营养粗蛋白质包括蛋白质和非蛋白质(NPN)两种形态。
苜蓿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叶片中,其中30—50%的蛋白质存在于叶绿体中。
非蛋白质包括游离氨基酸、肽、酰胺、嘌呤、嘧啶和生物碱等,约占苜蓿总氮量的1/3。
粗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反映苜蓿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初花期至开花期的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7—20%,高蛋白苜蓿品种开花初期的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2%以上,有的达到28%以上,因此苜蓿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的优点。
一般而言,苜蓿不同生长时期或不同植株体部位,粗蛋白质含量不同。
随着苜蓿生育时期的推移,其粗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如营养期粗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的%,现蕾期 %,初花期%,盛花期%,花后期%。
通常苜蓿叶中粗蛋白质含量是其茎中2—3倍(Albrecht,1983)。
苜蓿含有动物需要的各种必需氨基酸,而且含量丰富,品质好,如动物不可缺少的赖氨酸,苜蓿干草中含量比玉米籽实高倍。
各种苜蓿中赖氨酸、天门冬氨基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含量都较多,蛋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的含量较少。
但由于苜蓿品种很多,各地栽培条件和气候环境不同,苜蓿中各种氨基酸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碳水化合物营养碳水化合物(糖、淀粉、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等)是一类重要的能量营养素。
不同生育期苜蓿草的总糖含量差异不显着,变幅在%—%。
苜蓿茎和叶中细胞壁分别由700g/kg和600g/kg以上的纤维素组成(Albrecht,. 1983; Luckett, . et al 1967)。
苜蓿中的粗纤维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上,属结构性糖类,无氮浸出物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属非结构性糖类。
细胞壁随苜蓿生育期延迟而不断增厚,粗纤维含量增加,特别是中性洗涤纤维(NDF),开花前苜蓿干物质中含量为30%左右,开花期即达55%以上。
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变差,营养价值降低,消化率降低。
苜蓿草中半纤维素与纤维素之比较禾本科牧草中的要低,苜蓿草中半纤维素的含量大约占细胞壁的150g/kg—300g/kg(Albrecht,. 1983; Luckett, . et al 1967)。
葡萄糖是在植物细胞壁中发现的最普遍的糖单元,在苜蓿中占全部中糖的60—70%(Albrecht,. 1983),木糖是细胞壁中第二大中糖。
Albrecht(1983)研究发现在苜蓿成熟期葡萄糖和木糖含量增加,而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却减少;在苜蓿叶细胞壁中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和鼠李糖的含量较苜蓿茎细胞壁中要高,木糖却相反。
木糖与阿拉伯糖之比在苜蓿茎中随着成熟度增加呈现增加趋势,一般从增加到,而在叶中没有变化。
Brice 和Morrison(1982)证明木聚糖的消化率和木糖与阿拉伯糖之比呈正相关关系。
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链组成的多糖,在苜蓿和其他豆科牧草中的含量比禾本科牧草中的要高。
在豆科牧草中果胶含量范围大致在40—120g/kgDM(Bailey,. 1973; Chesson, A. 1983),在苜蓿中消化系数在850—980g/kg (Chesson, A. 1983)。
维生素及矿物质营养苜蓿产品中的维生素含量比其他任何牧草都高,特别是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表1),但因苜蓿生长阶段、加工方法、保存方法的不同而存在相当差异。
譬如,类胡萝卜素在苜蓿鲜草中含量最高,但经晒制损失75—85%,而脱水苜蓿粉虽有一定量的损失,但含量基本与开花盛期苜蓿鲜草相当。
表1 紫花苜蓿维生素含量(占干物质)*引自《猪鸡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分析,1979。
优质苜蓿草粉和草块的含钙量是优质禾本科牧草的5倍,即使是在含钙量低的头茬苜蓿,含钙量也是优质禾本科牧草的3倍。
与全价配合饲料的主原料玉米相比,苜蓿含钙量更高,是全粒玉米含钙量的48倍。
苜蓿中微量元素以铁、锰含量较多。
表2 不同时期、不同加工处理苜蓿微量元素含量(mg/kg)2 苜蓿饲用产品开发苜蓿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口性好,不仅是草食家畜的主要优质饲草,也是猪、禽、鱼配合饲料中重要的蛋白质、维生素补充原料,含有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大量事实显示,苜蓿对畜禽的生长发育、繁殖、泌乳、产毛、产肉、产蛋以及对畜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饲用价值之高,饲养效果之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随着苜蓿产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开发利用的方式逐步由传统的放牧、刈割调制干草、青贮等向集约化、新型技术化、高效化的苜蓿草产品深加工开发方向转变,如草粉、草颗粒、草块、草饼、草捆、叶块、叶粒、浓缩叶蛋白添加剂等。
草捆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苜蓿草产品,制作工艺简便,成本低,易于接受。
美国出口的草产品中80%以上都是草捆。
市场上常见的草捆有普通草捆和高密度草捆,有方形和圆形等形状。
草粉和草颗粒制作常用混合脱水干燥或人工脱水干燥法,将草捆或经过快速干燥后的干草用粉碎机制成草粉,或在粉碎后进一步用颗粒机压制成草颗粒。
欧美国家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草粉的加工生产,50年代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目前,多数畜牧业发达国家草粉加工已实现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显着降低了营养成分的损失,作为家畜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草块也是市场上常见的苜蓿草产品。
苜蓿叶蛋白的开发始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迅速在法国、美国、前苏联、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崛起。
目前世界上商品化生产饲用叶蛋白规模最大的是法国苜蓿公司,开发的产品商品名称为P·X(即蛋白质加叶黄素之意),产品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干重计:粗蛋白55%、纤维素< %、叶黄素1700mg/kg、胡萝卜素900mg/kg(曹致中等,2001);新西兰、澳大利亚生产的叶蛋白浓缩物商品名称为Quintessence,其营养价值相当于大豆蛋白、酪蛋白和鱼粉蛋白(曹致中等,2001)。
我国虽然开展了一系列提取苜蓿叶蛋白浓缩物的研究工作,但目前工厂化生产尚未见报道。
苜蓿叶蛋白中粗蛋白含量50—60%,粗脂肪6—12%,粗纤维2—4%,粗灰分6—10%,无氮浸出物12—24%,同时还富含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天然色素。
作为饲料添加剂,叶绿素可以显着提高鱼肉的鲜美程度(,1985);胡萝卜素作为无活性的V A源,可以调节畜体代谢;叶黄素可以使鸡的皮肤和腿变黄,蛋黄变为深黄色或红黄色而深受消费者欢迎。
表3 不同加工方法与苜蓿营养成分关系(占干物质 %)3 苜蓿特种用途产品开发苜蓿食用蔬菜产品开发历史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苜蓿列入菜部;陕西关中农民习惯于春季采摘苜蓿幼嫩茎叶作蔬菜,或拌以面粉蒸熟食用,或将苜蓿茎叶和面做成绿色面条;新疆维吾尔族人民习惯于春季将苜蓿幼嫩茎叶凉拌或包成包子食用。
南京人喜爱的“春八鲜”蔬菜(枸杞头、马兰头、荠菜、香椿头、芦蒿、苜蓿菜、茭儿菜和竹笋),苜蓿菜名列其中。
目前,培育制作苜蓿芽菜,供应市场之需求,是苜蓿产业的又一开发方向。
苜蓿芽菜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食品,也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实验研究报道,苜蓿芽菜形成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在萌发后第二天达100g鲜重,蛋白质含量在萌发后第五天由原来(种子)的%提高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之和萌发后第五天由原来(种子)的%提高到%,矿物元素钾、镁、磷、铜分别提高%、%、%、%(何洪巨等,1991)。
在苜蓿芽菜培育的基础上,利用苜蓿嫩苗制作蔬菜沙拉,并进一步开发制作苜蓿罐头(刘恩歧等,1996)和脱水苜蓿蔬菜(张欣,1998),屡见报道并在市场上常有销售。
市场上销售的菜苜蓿(也称草头),其碘、维生素、钙含量均高,与菜心、萝卜缨、甜椒、雪里红等蔬菜齐名。
苜蓿医药及保健品开发苜蓿叶蛋白中?-胡萝卜素的防癌作用在临床上已经得到证实和应用;食用苜蓿医药保健品可以降低由于食物中太多的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引起的心血管发病率;对肾状疾病,泌尿系统、消化道、呼吸道疾病、关节炎等均有治疗作用;促进受孕和怀胎等。
苜蓿中富含硒和锌元素,有利于补充身体所需微量元素;富含钙,促进骨骼发育;富含维生素和多糖,有利于增加免疫能力。
将苜蓿纤维粉碎后压制成药片或纤维胶囊,每天服用,可增加胃肠蠕动,减少便秘,清理肠道。
苜蓿叶蛋白中可提取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 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且组成比例均衡,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成人氨基酸模式基本相符,具有防病治病、防衰抗衰、强身健体等多种生理功能。
据试验报道,让12名儿童每天加食10g的苜蓿叶蛋白,36天后儿童的健康状况明显好转。
对受患有严重营养不良症的母亲影响的2—6岁儿童,每天加食10g的苜蓿叶蛋白,10天后儿童体表水肿消失,食欲增加,腹泻减少。
邓永(1997)所做的叶蛋白膳食营养学试验证明,进食的苜蓿叶蛋白能够显着提高大学生红蛋白含量,改善贫血状况。
目前,常见的几种苜蓿医药及保健产品有:美国的苜蓿保健片、日本的苜蓿保健茶、苜蓿面粉添加剂、苜蓿叶蛋白添加剂、苜蓿饮料、苜蓿纤维胶囊等。
苜蓿化工产品开发利用苜蓿叶蛋白开发化妆品、洗涤用品等日用化工用品正方兴未艾,逐步走向朝阳。
利用苜蓿为原料,萃取出天然的、无刺激性的高级化妆品,有让肌肤留住水分的效力、不刺激肌肤,也有消炎止痘之功效,使肌肤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
还有报道,利用苜蓿原料开发造纸的纸浆,用作发电的燃料,制作消除硝酸盐的生物药剂。
苜蓿中植物营养调节剂开发这方面的开发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未见工厂化商品生产的报道,但具有开发前景。
张秀芬等(1990)将提取叶蛋白后的废液,稀释后灌溉小麦幼苗,对其具有明显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苜蓿中酶制剂开发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苜蓿作为生物反应器,用于进行工业酶制剂的生产,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李聪(2001)系统介绍了利用转基因苜蓿作为生物反应器提取酶蛋白的过程。
目前,研究较为成功的有两种酶,即Mn依赖型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Mn-P)和α-淀粉酶。
综上所述,苜蓿产业既是一个具有古代文明、历史渊源的种养联动产业,又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
随着高新技术发展,苜蓿产业延伸,特种用途产品的深度开发,必将为苜蓿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苜蓿增值增效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耿华珠等编着.中国苜蓿.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67—185龙瑞军,师尚礼等.苜蓿的营养与饲喂技术.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125—128,2001年5月曹致中,席亚丽等.苜蓿叶蛋白提取及其深加工.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109—116,2001年5月席庆国.谈苜蓿食品的开发利用. 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