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温度裂缝成因与控制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混凝土裂缝是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如果不及时修复,裂缝可能会加剧,影响到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以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1. 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时会发生收缩和膨胀,如果温差过大,就会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2. 干燥收缩:混凝土在干燥环境下,水分会逐渐蒸发,导致混凝土收缩,进而引起裂缝。
3. 施工不当:混凝土施工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者使用劣质材料,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4. 荷载变化:道路桥梁承受来自车辆和行人的荷载,如果荷载超过设计承载能力,就会引起混凝土的裂缝。
5. 震动和振动:道路桥梁工程周边有重型机械运行等,震动和振动也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导致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1. 设计合理:在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阶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布置钢筋等,以及适当设置扩缩缝,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
2. 选择优质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应选用合格的水泥、骨料和黏结材料,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裂缝的产生。
3. 控制施工温度:在混凝土施工中,应控制施工温度,避免温度变化过大,可以适当增加施工时间或者使用温度调节剂等方式。
4. 加强养护:混凝土施工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包括保湿、防雨等,以减轻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5. 加强监测: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以避免裂缝的产生。
6. 定期检测和维修:道路桥梁的混凝土部分应定期进行检测,发现裂缝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防止裂缝的扩大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温度变化、干燥收缩、施工不当、荷载变化和震动振动等因素有关,为了防治混凝土裂缝,应在设计阶段合理设计,选用优质材料,控制施工温度,加强养护,监测施工质量,定期检测和维修。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及收缩裂缝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及收缩裂缝控制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大型基础、桥梁墩台、高层楼房的地下室底板等。
然而,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极易产生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这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更会严重削弱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及收缩裂缝,成为了建筑工程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的成因(一)温度裂缝的成因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水泥水化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热量在内部积聚,导致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由于混凝土在早期抗拉强度较低,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此外,混凝土在降温阶段也容易产生裂缝。
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逐渐减弱,混凝土内部温度开始下降,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受到基础或结构边界的约束,会产生收缩应力。
当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收缩裂缝的成因混凝土的收缩主要包括塑性收缩、化学收缩、干燥收缩和自收缩等。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干燥收缩和自收缩是导致收缩裂缝的主要原因。
干燥收缩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内部水分迁移速度跟不上表面水分蒸发速度,导致混凝土产生不均匀的收缩。
自收缩是指在水泥水化过程中,水泥浆体自身产生的体积收缩,这种收缩与外界湿度无关。
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收缩裂缝的控制措施(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1、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以减少水泥水化热的释放。
2、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的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3、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控制骨料的含泥量,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拉强度。
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其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会收缩,而在水分稳定后会膨胀。
如果温度变化较大,混凝土受热后膨胀,受冷后收缩,容易产生裂缝。
2.过早干燥:在混凝土表面脱水速度过快而导致混凝土变干燥过快,会引起表面和内部的应力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
3.混凝土成分问题: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掺入的掺合材料质量不合格,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静载荷:施工过程中如果超载、区域集中、不均匀等情况产生,都会给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带来不均衡的应力分布,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设计配合比:根据施工环境、工程要求和材料实际情况,合理配比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
2.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通过加水量、养护等措施,使混凝土的水分含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过早干燥导致的裂缝。
3.加入抗裂措施:可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材料,例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控制温度变化: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设置温度控制设备,如覆盖保温材料、使用冷却水等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从而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5.控制静载荷: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工序、控制施工速度等,以确保混凝土受力均匀,避免因静载荷过大而引发裂缝。
6.加强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后需进行养护,如覆盖保湿膜、定期喷水等,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和温度,避免裂缝的产生。
7.做好施工质量管控:施工中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把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裂缝。
在建筑施工中,避免混凝土裂缝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还会影响建筑的美观。
因此,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都加以重视,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普遍存在,成为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尽管在施工中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但措施依然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温度应力变化不够重视,没有从产生裂缝的原因上汲取经验。
为了控制混凝土裂缝,需要充分了解裂缝成因,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温度的控制,并科学合理的进行混凝土施工管理与养护管理,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1混凝土裂缝成因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混凝土湿度与温度的变化、结构不合理、不均匀性、原材料质量差、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模板变形等等。
在混凝土硬化阶段,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拉应力。
随着水化作用的结束,混凝土内部开始不断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由于基础等造成的约束,会导致其内部产生拉应力。
同时外界温度的降低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果拉应力的大小超出了混凝土抗裂能力,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另外,混凝土内部湿度变化较为缓慢,但其表面的湿度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波动。
如果对混凝土养护不合理,混凝土内部湿度就会对其表面的干缩性造成制约,这也是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之一。
2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根据混凝土温度应力产生的过程,能够将温度应力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从混凝土浇筑到内部水泥水化放热结束,通常需要持续30天。
在这一阶段,混凝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混凝土内部的水泥由于水化作用会释放大量的热量;第二,这一阶段混凝土弹性模量会剧烈的变化,由于其弹性模量的变化会导致其内部出现残余的应力。
(2)温度应力中期主要是从水化作用结束到混凝土基本冷却结束。
在这一时期,温度应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冷却、外部温度变化引起的,这些应力与第一阶段混凝土内部残留的应力雷击。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建议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建议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几乎是每个工地都绕不开的话题,真的是让人头疼啊!大家都知道,混凝土看起来坚硬无比,但其实它也有脆弱的一面。
你可能没想到吧,它可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铁”。
从混凝土刚浇筑完成那一刻开始,它就有了裂缝的“潜力”,只要一不小心,裂缝就像是冬天的冷风一样,一下子吹过来,让人措手不及。
混凝土裂缝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裂缝的成因可是多种多样,简直是让人眼花缭乱。
我们最常见的,就是那种因为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分挥发导致它体积缩小,这样一来,它就容易出现裂缝了。
你想啊,混凝土在浇筑时可是“膨胀”得不行,水分一干,体积一收,哪里会不裂呢?就像是你穿了一件小码的衣服,穿久了自然就容易撕裂,不是吗?天气也会“捣乱”。
如果施工的时候温度过高,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太快,收缩就更加严重,裂缝也就更容易产生了。
试想一下,在一个烈日下,混凝土就像是忍受着酷热的“烈火”,水分跑得比谁都快,留下来的只有越来越多的裂缝。
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也是造成裂缝的罪魁祸首之一。
就拿浇筑来说吧,如果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或者振捣不充分,里面可能会有空洞或者密度不均的情况,这可不好。
你看,混凝土就像是做饭时的食材,一旦没有搅拌均匀,成品就不可能完美,哪怕它看起来挺漂亮的,内部早已出现了问题。
再说了,水泥、沙子、石子的配比如果不准确,也可能导致强度不足,长时间下去,裂缝就会悄悄冒出来。
至于养护问题,更是一个不得不提的“硬伤”。
你想想,混凝土是个“娇气”货,刚刚浇筑完的它需要好好“休息”。
如果没有及时保湿,或者养护时间不够,混凝土就容易干裂。
就像人一样,谁能忍受几天没水喝,混凝土自然也不行。
如果缺乏水分,它的强度就会受到影响,裂缝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别看它现在坚如磐石,时间一长,裂缝出来了你可就后悔莫及了。
说到这里,问题都分析得差不多了,那怎么才能治理这些烦人的裂缝呢?嘿,这里可有几个“锦囊妙计”了!选材得慎重,千万别掉以轻心。
现浇钢筋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现浇钢筋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成因及控制措施裂缝的位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约束,二是抗拉能力。
对楼板来说,约束最大的位置在四个转角处,因为转角处梁或墙的刚度最大,它对楼板形成的约束也最大,同时沿外墙转角处因受外界气温影响,楼板属收缩变形最大的部位;一般来说,板内配筋都按平行于板的两条相邻边而设置,也就是说,转角处夹角平分线方向的抗拉能力最薄弱。
故大多数板上裂缝都出现在沿外墙转角处,而且呈45°斜向放射状。
裂缝的原因;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中的水泥在水化过程中,将释放大量的热量形成不均匀非稳定温度场,产生非均匀温度变形,极易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还有施工中的混凝土的干缩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本文就钢筋混凝土温度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总结。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混凝土中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是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产生不均匀变形和湿度的变化引起的不均匀干缩变形叠加作用导致。
混凝土是一种脆性、非匀质的脆性材料,抗压力比抗拉力大一个数量级,极易在由于温差、干缩变形的作用下产生的主拉应力作用下产生宏观裂缝。
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
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
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
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
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
但是在凝固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
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1.基础沉降:如果建筑物的基础没有正确设计或施工不当,就可能导致基础沉降,压力不均匀分布,从而引起混凝土裂缝。
2.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特别是在早期,因此,没有适当控制混凝土收缩,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3.温度变化:混凝土是一种热胀冷缩材料,在温度变化较为剧烈的地区,特别是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由于混凝土膨胀和收缩不一致,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4.荷载承载能力不足:如果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承载荷载超过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都有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形成。
5.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例如混凝土的配制不正确、振捣不均匀、浇筑压力太大等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应力集中,从而引起混凝土的破坏和裂缝的产生。
针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如下:1.合理设计和施工:在建筑物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基础的均匀承载能力,减少基础沉降导致的裂缝。
2.控制混凝土收缩和膨胀: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控制剂,如收缩剂和膨胀剂,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
此外,在混凝土浇筑后,还可以通过覆盖防潮膜或保湿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
3.控制温度变化:可以对建筑物进行绝热设计,增加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减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
在混凝土浇筑后,可以使用遮阳和保湿措施来控制温度变化。
4.加强混凝土结构的支撑和加固: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增加钢筋或其他支撑结构,以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能力。
5.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已经建成的混凝土结构,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及及时修复已经出现的裂缝,避免裂缝扩大和进一步破坏混凝土结构。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很多,防治措施也需要综合考虑,从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着手,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同时,在日常使用中,也需要注意避免对混凝土结构施加过大的荷载,以减少可能的裂缝产生。
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对于现代的工程建设来说,混凝土是主要的施工材料,但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会使其出现裂缝的现象,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本文就分析了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原因,并提出了其处理措施。
标签:工程建设;混凝土施工;裂缝处理引言:混凝土作为现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对工程的质量有着非常大1.1设计考虑不全面。
在对混凝土受弯构件的配筋进行计算过程中设计人员通常忽略了构件承受的荷载在正常情况下的使用状况而引起的裂缝宽度及挠度的验算只是以其承载能力为依据确定配筋量,因此致使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发生裂缝。
还有因为计算失误、配筋位置不当、粱的跨度过大、结构构件断面开洞或突变、截面太小、高度不够成者因为受力钢筋板不够厚或截面偏太小、构造处理不当、节点不合理、留槽引起应力集中、现浇次梁与主梁在交接处如果没有设附加吊筋、或附加箍筋以及各种不合理的结构缝设置等因素都可以引起混凝土开裂。
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随着建设工程难度的不断增高和施工环境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剧,混凝土的质量对于整个工程施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合环境以及拌合工艺等存在问题,所以很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进而对整个工程施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基于此,我们需要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对应的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工程施工的正常進行和工程完工之后的正常使用。
1、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1.2施工不当。
施工过程中河能因为不合理的施工、拆除底模与支撑太快、或模板支撑下沉等也比较容易引起裂缝:同时对于施工没有严格的控制裂缝也会因为梁上的超载堆荷而出现。
对砼钢筋保护层没有准确的控制、没有合理分析并控制分层厚度、入模温度、振捣顺序、浇筑方向、施工缝的留置和处理、表面的压抹、覆盖等都可以引起裂缝。
1.3混凝土混合过程中水泥水化释放热量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是由砂、石、水泥以及外加剂等混合相应的水进行硬化而形成的。
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I大理工 也 _ suy0 c neadE gneiga R VU. td f i c n n ier T Se n t
第 2期 总 第 2 5期 3
混凝土温度裂缝 的成 因及控制措施
许 继 凤
本溪 广播 电视 大学 (本 溪 l7O lO0)
摘பைடு நூலகம்
要 混凝土温度 裂缝在建筑施 工中最 为普遍 。笔者 分析 了温度 裂缝的特征及成 因,提 出了温度
度将不断上升, 混凝_ 内外将产生较大温度, 十 这
时混凝 士将 会 引起拉应 力 , 生温度 裂缝 。 次 , 产 其
由于混 凝 士 弹性 模 量 的急 剧变 化 和 混 凝十 早 期
养 护 不 当也会 引起裂缝 的 出现 。
缝。 在钢筋混凝十构什中, 混凝 _主要承担乐应 十
.
1 8
裂缝 的控 制措施 。 关键 词 温度 裂缝 成 因 危 害 控 制措施
l 温度裂缝的特征
() 度裂 缝 是 非 结构 性 裂缝 。裂缝 往 往是 1温 由 于混 凝 _ 料 本 身 受 到温 度 变化 产 生应 力 所 十材 形成 的 , 温度 裂缝 一 经发 生绝大 多数就 不再 继续 扩展 , 结构承 载力 的影 响不 大 , 对 一般 短 时间 内
士 冷 却过 程 中 , 由于 受剑 基 础 或 老混 凝 士 的 约
不会对建筑物安全性构成威胁, 但对建构筑物本
身 的使用 寿命具 有较 大 的影 响。
() 2温度裂缝通常在混凝土凝同的初期,就
在 内部 留下细微 裂缝 ,形成 裂缝 的潜伏 。一 日环 .
境温度 、 湿度发生变化 , 这些潜伏的裂缝就显现
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成因和防治
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成因和防治一、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和特征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就是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且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
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通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
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
因此,如何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温度变形而造成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和抗侵蚀性能,是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与混凝土厚度及水泥品种、用量有关。
混凝土越厚,水泥用量越大,水化热越高的水泥,其内部温度越高,形成温度应力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越大。
对于混凝土,其形成的温度应力与其结构尺寸相关,在一定尺寸范围内,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因而引起裂缝的危险性也越大,这就是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
因此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差。
1.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的选用1.1水泥品种选择和水泥用量控制钢筋混凝土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使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和后期降温,产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
减少温差的措施是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掺加泵送剂或粉煤灰时,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再有,可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用量。
因此,在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后,可用56天或90天抗压强度代替28天抗压强度作为设计强度。
1.2掺加掺合料国内外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优质的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由于粉煤灰颗粒呈球状具有滚珠效应,起到润滑作用,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从而改善了可泵性。
混凝土中控制温度裂缝的方法
混凝土中控制温度裂缝的方法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中的材料,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中控制温度裂缝的方法。
一、温度裂缝的成因在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由于内部温度的变化,温度差异会引起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变化,从而造成混凝土的裂缝。
具体来说,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梯度过大: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异过大,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变化过大,从而造成裂缝。
2.混凝土含水量过高:混凝土含水量过高,会使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过程中产生的水汽带走混凝土的热量,使混凝土温度下降过快,从而引起混凝土的裂缝。
3.混凝土硬化不均匀: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硬化不均匀,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分布不均,造成混凝土的裂缝。
二、控制温度裂缝的方法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1.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水等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通过优化配合比,可以使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得到提高,同时可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水泥是混凝土中的粘合剂,但过多的水泥会增加混凝土的温度,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裂缝。
因此,在配合比中应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同时采用外加剂等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采用有效的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从而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
(3)采用外加剂: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同时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从而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
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和减少收缩剂等。
2.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对温度裂缝的控制也有很大的影响,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在浇筑过程中,应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将混凝土分成若干层,每层浇筑后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尽量排除,从而减少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控制温度的升高。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混凝土,作为当今建筑业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它的优点和特性使得其在各种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工程人员,这不仅影响了混凝土的性能,也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混凝土裂缝的成因1、材料因素:混凝土是由砂、石、水泥等材料混合而成,如果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或者配合比不当,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例如,砂石的含泥量过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导致裂缝产生。
2、结构设计因素:结构设计不合理,如应力集中、构造配筋不足等,也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施工因素:施工过程中,如果模板支撑不牢固、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化学腐蚀等也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例如,温度变化可能导致混凝土热胀冷缩,产生温度应力,从而产生裂缝。
二、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1、优化材料选择:选择质量优良的材料,如砂石的含泥量要低,水泥的活性要高等,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优化结构设计: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应力分布、构造配筋等因素,以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3、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模板支撑牢固、振捣密实、养护到位等,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4、环境因素控制:对于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以减少温度应力等引起的裂缝。
例如,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其抗裂性。
5、定期检测和维护:对已出现的裂缝要进行及时的修补和加固,同时也要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长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总结:混凝土裂缝是建筑中常见的问题,但可以通过合理的措施进行控制。
为了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我们需要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施工过程控制、环境因素控制以及定期检测和维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方法
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方法一、前言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裂缝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建设项目中,裂缝问题是非常常见的,因此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控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二、裂缝成因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1. 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时会发生膨胀和收缩,导致结构中的应力变化,从而引起裂缝。
2. 湿度变化:混凝土的湿度变化也会导致结构中的应力变化,从而引起裂缝。
3. 荷载变化:混凝土结构在受到荷载变化时会发生应力变化,从而引起裂缝。
4. 施工过程中的误差: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如混凝土的浇注不均匀、振捣不充分等,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
三、裂缝控制方法为了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设计时的裂缝控制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应考虑到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从而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出现。
具体措施包括:(1)控制混凝土结构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以避免由于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和荷载变化引起的应力变形。
(2)采用合适的布置和尺寸的钢筋来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和变形。
(3)在混凝土结构中采用合适的预应力,从而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和变形。
2. 施工时的裂缝控制在施工混凝土结构时,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出现:(1)在混凝土浇注前,应先对基础进行充分的加固和处理,以避免基础的沉降和变形。
(2)在混凝土浇注前,应先对模板进行充分的检查和修整,以确保混凝土的浇注均匀。
(3)在混凝土浇注时,应采用合适的振捣方法和工具,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4)在混凝土浇注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和保养,以避免混凝土的干缩和开裂。
3. 养护时的裂缝控制混凝土结构养护时,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出现:(1)在混凝土浇注后,应立即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和保养,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以避免混凝土的干燥和开裂。
(3)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及时进行养护和保养,以避免混凝土的干缩和开裂。
混凝土温度、干缩裂缝的成因及控制
混凝土温度、干缩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新时期,经济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强调整个社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中占重要地位,其裂缝是个颇具现实意义、备受关注的质量问题。
对其产生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预防控制处理,不仅能确保工程的质量,还能够节约社会资源。
一、混凝土常见裂缝类型现今,混凝土在各种工程中应用普遍,其质量的好坏对结构物的安全、造价及美观有很大影响。
但混凝土在工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不同类型裂缝:1、干缩裂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体积逐渐缩小而产生收缩裂缝;有时施工水灰比掌握不恰当,造成水灰比偏大混凝土过稀,混凝土振捣后局部分析及预防、控制、处理,并多角度对其表面集中了较多水分、砂浆遇天晴日晒、现场风速较大等情况,使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较快,产生干缩裂缝。
在新混凝土表面没有很好地养生或养生时间欠合适均匀以及养生不全面,局部失水过多过快也都会造成干缩裂缝。
2、温度裂缝:内部温度裂缝: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产生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未及时得到水分补充,又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等等其它约束,不能自由伸展,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
外部温度裂缝: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混凝土拉应力引起板的约束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虽然部分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很小或变化很慢,但表面温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导致裂缝产生。
3、基础裂缝:勘察设计时对基础地质情况认识不清,或者施工时对基础的处理不恰当,造成施工后超载或地基下沉引起的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或结构受力不均匀而局部产生沉降出现裂缝⊙房屋或挡土墙、混凝土路面长度过长而未考虑设置伸缩缝、沉降缝、膨胀缝,或者是虽有考虑但设计的长度间距不合理,当混凝土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该设置仲缩缝、膨胀缝、沉降缝所需要的间距的时候就要引起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方法
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方法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方法简介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强度。
然而,由于混凝土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的变化,温度裂缝的出现成为一个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成因1. 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变化。
当混凝土收缩或膨胀超过其承受能力时,就会发生温度裂缝。
2. 材料性质:混凝土的材料性质也会影响温度裂缝的形成。
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在温度变化下会呈现不同的体积变化和收缩性能,例如高强度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等。
3. 结构约束:混凝土结构的约束情况也是温度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
当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下存在受限移动或约束收缩时,温度裂缝更容易发生。
4. 环境条件:周围环境条件对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极端温度、日夜温差大、高湿度等条件会导致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增大,从而增加温度裂缝的风险。
二、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方法1. 设计阶段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阶段,应该综合考虑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 建立合理的结构形式: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减少局部约束和受力集中的情况,以降低温度变形和应力集中。
- 控制混凝土的配比: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配比,控制其收缩性能和热膨胀系数,从而减少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
- 考虑结构伸缩缝:合理设置结构伸缩缝,允许混凝土在温度变化下发生伸缩,减缓温度应力的产生。
2. 施工阶段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施工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温度裂缝的发生。
-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根据混凝土材料的性质和环境条件,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 加强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适当的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控制其内部的温度变化和应力释放。
- 使用控制裂缝剂:在混凝土表面涂覆控制裂缝剂,防止温度裂缝的扩展和发展。
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成因及控制
混 凝 土 温 度 裂 缝 的 成 因 及 控 制
刘 鹏
( 陕西省 交通建设集 团公 司, 陕西 西安 7 1 0 0 7 5)
摘
要: 从混凝 土温度裂缝的分类入手 , 对混凝 土温度裂缝 的成 因按阶段进行 了分析 , 同时针对 温度裂缝 的影响 因素 , 提 出了相应
的阶段控制方法 , 以达到指导工程实践 的目的。
关键词 : 混凝 土 , 温度裂缝 , 成 因, 控 制 中图分类号 : T U 7 5 5 . 7 文献标识码 : A
混 凝土裂缝本身是一个较复 杂的问题 , 它涉及 到混凝 土的材 限 , 引起 的裂缝称 为 内约 束裂缝 ; 混 凝土结 构受 到其他 结构 物 的 料性质 、 施工及其 环境 等多种 因素。在实 际工程 中, 温度 变 化 引 外部 约束 , 产生 的温度应力和拉应力 叠加后若超 过混凝 土抗拉极 起 的裂缝 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的主要原 因之一 , 温 度裂缝 会影 限强度 , 则将引起收缩裂缝 , 称 为外约束裂缝 。 响结构 的整体受力性能和耐久性 , 对于温 度裂缝 的研 究具有 十分 2 温度 裂缝 的成 因 重要 的意义。 温度 裂缝 一般 出现于温差变 化较大 的混凝 土结 构 中, 此时结
2 ] 马南湘. 抗裂 防渗 合成纤 维楼 屋 面结构 工法与 工程 施工 管 拆装上都 明显提 高 了工 作效 率 , 还节 省 了运 输 费用 ; 而且 在施 工 [ 境 如风 、 雨、 水等条件 下 都可 以继续 , 提 高工 作效率 ; 还节 省 了施 [ 3 ] 王长青. 试析建 筑工程 中短肢 剪 力墙的 结构设计 [ J ] . 中国 位 梁施工 中, 使用 清水 混凝 土模板 进行 施工 , 不 仅使工 程 中浇 筑 [ 4 ] 邵 明波. 浅析建 筑工程信 息化 管理 存在 的 问题 与措 施 [ J ] .
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混凝土桥梁工程是道路交通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因其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而备受青睐。
然而在混凝土桥梁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希望能对混凝土桥梁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1. 材料问题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之一是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的成分、配比以及搅拌均匀程度等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
如果混凝土配比不当,水灰比过大或者拌和不均匀,都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2. 温度影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也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
夏季高温天气下,混凝土表面的温度迅速升高,而内部却处于相对较冷的状态,这种强烈的温度差异会导致混凝土产生收缩应力,从而引起裂缝。
3.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也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浇筑的方式、养护期的管理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如果浇筑时振捣不充分或者养护不到位,都会造成混凝土内部应力积聚,从而诱发裂缝问题。
4. 外部荷载混凝土桥梁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受到外部荷载的作用,这也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之一。
车辆的频繁行驶会给桥梁施加挤压、拉伸等力,从而引起混凝土的裂缝。
二、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1. 加强材料质量管理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成因之一是材料质量问题,因此加强材料质量管理是一个有效的防治措施。
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和筛选,确保符合要求的材料进入施工环节。
2. 控制施工温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施工温度,避免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采取遮阳措施、采用低温混凝土等方式,可有效控制施工温度。
4. 加强结构设计在混凝土桥梁设计中,需要考虑并加强结构设计,提高混凝土桥梁的抗裂性能。
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配筋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
5. 增加支护设施加强混凝土桥梁的支护设施,可以有效分散外部荷载对桥梁的影响,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混凝土温度裂缝成因与控制
【摘要】通过工作实践,依据有关混凝土内部应力方面的资料,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处理措施
1、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
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
2、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
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
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
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
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
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
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
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3、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
(1)合理地分缝分块;
(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
(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
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
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
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
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
只是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
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
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
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较好。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
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
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
(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
少沉缩变形。
(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
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
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4、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
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
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
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
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
混凝上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
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儿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米。
5、结束语
以上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虽然学术界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囚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