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
民间文学(第四讲) 民间文学田野作业
第四讲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写定——搜集、记录与整理一、田野作业及其必要性(Fieldwork and its Necessity)田野作业,也叫田野调查,它是民俗学与民间文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共同运用的基本方法,即研究者到自然生态环境或社会文化环境中去做实地调查,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以供研究。
这种方法是与案头工作相对应的、一种可操作的方法。
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目的:观察和记录演述的内容与过程,发现文艺演述和当地人生活的关系,领会当地的文学知识。
而要达到这些目的,深浸(deep immersion)于民间文学的演述生活才是唯一的途径。
当然,田野作业还有一个大家不愿挑明的好处,就是可以获得知识的合法性。
二、学术认识的转变与反思:从田野作业到田野研究1.哪儿是田野?“田野”是作为一种观念性而存在的特定的学术空间。
每一次田野的进行,都是学者学理性思考与现实性地域的结合。
我们所应当做的是在理论关注和可以说明这种关注的地点之间寻求一个充分的吻合。
因此,田野其实是有限度的无处不在,是随机与刻意抉择的重合。
2.田野研究与田野作业是否同义?田野研究在方法论的层面上含括着田野作业,并将之整合为田野研究中的基础环节,同时提倡个案与专题。
田野案头准备工作和理论预设,应包括具体的操作层次与技术路线,还应包括对更为丰富的理性思考。
【田野研究的过程】田野作业(fieldwork)→访谈(interview)→田野笔记(field notes)→田野记录(transcribing)→田野报告(reporting)→田野翻译(translating)→田野的文本化(textulizing)→田野档案(archiving)→被阐释的文本(a performance-centered text = report + record)。
3.田野中的“我”是谁?①1920’s 功能学派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主张“移情”,即通过亲身体验他者的生活,去观察他者、理解他者、包容他者,在他者的世界中揭示生活的真相。
彝族民间文学概论课件第7章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编选、研究(可编辑)
第七章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编选、研究一、历史概况我国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有悠久的历史,有优良的传统和极为丰富的遗产。
远古两、三千年前的周代即已有了自觉的民间文学搜集工作。
古代的历史学家、哲学家、阴阳家、地理学家为了自己的需要而记录下不少谣谚、神话传说、寓言笑话、童话故事等民间文学作品,在许多野史笔记、各地方志、诸子百家以及农医杂著之中保存了很多零散的民间文学原料,其中有不少真品。
以科学的方法搜集民间文学作品是从“五四”前后开始的。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广大文艺工作者明确了向工农兵学习、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开始自觉地、大规模地学习和搜集民间文艺作品。
二、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的目的与任务1.为党政领导部门和各类社会研究人员、哲学、文艺学研究工作者,提供第一手的原始材料。
2.调查搜集民间文学作品,经过选择、整理,再推广到群众中去,使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发挥更广大的教育作用。
3.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和推广,可以活跃群众的文艺生活,促进民间文学的健康发展。
三、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基本原则全面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
第一、全面搜集。
就是要求搜集的作品在时代上包括当代、现代、近代乃至古代流传下来的作品,在地区上从南到北、各个民族都要在内容上,从革命的、进步的到落后的乃至某些反动的伪造品;在体裁上,从长诗、戏曲到谚语、俗语,不分长短,只要是群众中流传的都要进行搜集。
第二、忠实记录。
这是搜集工作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1.韵文作品要一字不动地记录下来。
不能在记录时擅自改动、增删。
如果是唱的,最好记下曲谱。
2. 散文作品应尽可能按原来的语言风格进行记录,如不逐字记录而改述则非原貌,只剩下骨架子。
第三、慎重整理。
原始记录是庞杂的。
抄写誊清之后,要集中分类,并印成资料本,以作为研究或整理的基础原料。
但是资料本并不能作为向群众普遍推广的文学读物。
这就要进一步进行慎重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恢复劳动人民创作的本来面目,然后再大量印行。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10页] (2)
第二节 搜集、记录和整理民间文学 的原则与方法
一、全面搜集
(一)全面搜集的含义 首先,搜集的品种要全面 其次,全面搜集的含义还在于,调查采集的 对象不仅是语言形式的作品本身
(二)搜集调查民间文学的方式与方法
(1)个体搜集。 (2)团队式搜集。
二、忠实记录
忠实记录是保证搜集工作质量的一个 重要原则。所谓忠实记录,就是以忠实的 态度尽可能多地记录下民间文学发生的原 貌。
三、慎重整理
所谓整理,就是将原始记录稿加以适当 的调整、梳理,使之成为可以利用的作品。 慎重整理,就是指在整理时,要严格遵守 忠实原作的原则,除了若干必要的修订, 不随意变动原作。
(一)资料性整理
资料性整理,指搜集整理的目的是为 了获得学术研究或有其他参考价值的文化 资料。
(二)普及性整理
普及性整理,就是将记录稿整理成文 学读物,在发表、出版后供社会上广大读 者阅读。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搜集记录民间文学的主要成 绩。
2.简述中国现代民俗学史上搜集整理民间文 学的主要成绩。
3.怎样进行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工作? 4.怎样才的整理工作?
(一)先秦时期 (二)两汉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唐宋时期 (五)元明清时期
二、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历史与搜集记录 民间文学的概况
(一)发源、开创时期(1918—1925) (二)奠基时期(1927—1930) (三)扩布时期(1930—1936) (四)调整时期(1937—1949) (五)探索与发展时期(1950—)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
由于民间文学的存活方式主要是民众 的口头流传,作品来去如风,所以要使之 长久保存、便于查询,就必须重视民间文 学的搜集、记录和整理工作。这也是民间 文学研究的一项极重要的内容。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
《西洲曲》
忆梅下②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③。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④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⑤。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⑥ 莲子清如水。 低头弄莲子⑥,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⑦彻底红⑧。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⑩,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1
原始社会时期的民间文学
1、民间文学的起源
中国传播媒介发展年表: 中国传播媒介发展年表: 180万年前 云南元谋猿人(白寿彝《中国通史》 180万年前 云南元谋猿人(白寿彝《中国通史》V2) 50万年前 语言存在(利基《人类的起源》 98) 50万年前 语言存在(利基《人类的起源》P98) 4500年前 文字出现( 大汶口文化晚期, 白寿彝《 4500 年前 文字出现 ( 大汶口文化晚期 , 白寿彝 《 中国 通史》 通史》V2) 公元2 造纸术(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98) 公元 2 世纪 造纸术 ( 李约瑟 《 中国科学技术史 》 V1P98) 11世纪 北宋) 世纪( 11世纪(北宋) 活字印刷 1949年以来 1949年以来 文化普及 20世纪80年代来 世纪80 20世纪80年代来 大众传媒
南朝乐府民歌名,最早著录 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 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 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沈 德潜称其“续续相生,连跗 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 (《古诗源》卷十二),陈 祚明则谓之“言情之绝唱” (《采菽堂古诗选》)。诗 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 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 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 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 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民族 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ppt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2、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 品,经过适当选择、加工, 使之焕发出艺术光辉,以 供阅读和欣赏。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3、搜集整理优秀的民间文学, 使之成为作家文学创作的借 鉴。
民间文学不但可以丰富作家 的创作题材和借鉴技巧,作 家还可以利用民间文学作品 进行改编或再创作。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4、对世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中国民间文学十分丰富,如果能 搜集整理出来,加以出版,译为 各国文字,将丰富世界文化宝库, 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 豪感,也是对国际文化交流做出 的贡献。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二、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的方针和 基本原则。
1、全面搜集。 (1)在体裁上,从鸿篇巨制的史诗,叙 事诗到中等篇的故事,神话、传说、 小戏、说唱到短小的歌谣、谜语、 谚语、歇后语以至一、二句的警句, 不分篇幅大小,只要在群众中流传 的各种体裁都要搜集。
(4)记下讲述人自己生动表述的语言。 (5)语言的时代特色。如是传说故事, “光绪”、 “道光”多少年,“民 国”多少年,不一定换成公元,不 能把古代作品人物的对话,用现代 的新词句去取代。 (6)哲理性的结语和情节以外的评语, 也要注意记下。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总之,凡是生动、通俗、新鲜, 富有特色的语言都应记录下来, 最忌讳的是只记概要事后补记, 这样往往生动的情节、细节、语 言都没有了,完全是一套“学生 腔”,失去了民间文学的艺术生 命。此外,记录时还应注明讲述 者的职业、性别、年龄、身份、 文化程度,讲述的时间、地点等。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2、忠实记录。 这是搜集民间文学的起码要 求。所谓忠实记录,指既要 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又 要忠实于原作的艺术形式。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绪论一、☆民间文学:(名词解释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它既是人民生活、思想情感的自发流露;又是他人关于科学、宗教及其它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民间文学的三大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二、folklore英国威廉。
约翰。
汤姆斯首次使用folklore一词,指“大众古俗”,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有了一个正式名称。
三、民间文学的范围1、民间散文作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歇后语2、民间韵文作品:名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绕口令3、民间说唱作品:民间曲艺、民间小戏四、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1、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愿望,传达政治见解的方式,它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是民众交流思想的一种艺术化手段。
2、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3、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工具4、是了解民风民情和进行相关研究的的参考资料五、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历时追溯法共时比较法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的关系一、民间文学的根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表演性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差别1、作者的差异。
最显著的标志是民间文学具有群体性特征,作者是匿名的,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作者有名有姓2、民间文学是口传文艺,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家文学以文字为载体3、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作家文学是高级的精神的表现物和慰藉物4、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
民间文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并成为一种生活手段,作家文学通过培育人的的精神来实现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论述钟敬文说:民间文学和一般作家文学,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
民间文学本是作家文学的源头或母体,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1、民间文学在题材、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产生影响。
民间口头作品往往成为作家再创作的题材。
探究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
《探究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摘要:民间文学的收集工作,主要就是把这些神话故事,传说,收集整理出来,一方面有的作为一种文学读物,有的广为流传甚至被出版流传到世界各国,但是,当在文学工作中使用政治性思想,去判断,衡量,改造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就是属于“一刀切”,杨胜刚.对建国初收集、整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回顾[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128-131.【摘要】民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各个民族的民间传统的文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基础。
对民间文学的收集和整理,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力发展,实现文化繁荣,对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有极大的帮助,有利于我国民间文化的传承,文章就民间传统文学的收集整理工作浅谈笔者的工作经验,或者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的民间文学收集整理工作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民间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一、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工作在我国的很多少数民族中,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尤其是在中南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流传着各种散文体和韵文体的,有关洪水神话的故事。
主要讲述的是由于洪水泛滥,动物和人基本上都被淹死了,世界上,只剩下被神仙派来的,一对勇敢的兄妹。
后来人类得以繁衍生息就是来自这对兄妹,有的说他们成亲以后生下了很多孩子,也有的说生下的是肉团、怪胎,然后怪胎,肉团变成的孩子,逐渐成为了人类某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还有说是他们种了一种神奇的瓜,这个瓜接出来的子变成了一个个孩子。
然后这些孩子开始繁衍,成为了人类的祖先。
民间文学的收集工作,主要就是把这些神话故事,传说,收集整理出来,一方面有的作为一种文学读物,有的广为流传甚至被出版流传到世界各国。
有的成为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研究资料。
另一方面,这些神话故事对人类学的族群认同研究,也提供了很多的研究素材,在人类学的研究中,族群认同体现为群体与群体的归属,个人与群体的归属。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一、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的目的意 义 我们作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去掉盲 目性,提高自觉性,才能把事情办好, 收到预期的效果。在搜集整理民间文 学上也必须明确其目的和意义,才能 让我们更加自觉地作好这一工作。概 括起来其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1、 抢救 , 发掘我国各民族丰 、 抢救, 富悠久的民间文学遗产, 富悠久的民间文学遗产,为各 社会科学部门提供研究的第一 手材料。 手材料。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整理要划清几个界限: (1)正确 区分封建性和民主性、人民性的 界限;(2)要分清神话和迷信的界 限,要正确对待宗教及宗教职业 者; (3)正确区分色情和爱情的 界限;(4)正确区分民族的良俗和 陋习的界限;(5)正确对待民族之 间的战争问题等。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最后,要严格分清整理、改 编和再创作三者的界限。如 前所说,整理是还民间文学 的本来面目,是客观地恢复 人民大众口头创作的原貌, 即使有删节、增添,也应在 附注中加以说明。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2)在内容上,不管是革 命的、进步的、落后的 乃至反动的都要搜集, 也就是说精华与糟粕都 要搜集。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3)对某一作品的 不同异文,要全面搜 集、记录。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4)从时代上看,传统的、 新的、近代的、当代的 都要搜集。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5)口头的要搜集, 手抄本、木刻本也要 搜集。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2、忠实记录。 、忠实记录。 这是搜集民间文学的起码要 求。所谓忠实记录,指既要 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又 要忠实于原作的艺术形式。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从内容来说,因为民间文学是 口耳相传的集体创作,在流 传中由于讲述人的文化程度 低或不识字,或记忆不全等 各种因素,内容不够完整, 主题不鲜明,
第三章 民间文学的整理、研究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手册》①的要求
每箱作品应注明下列问题:(1)讲述者、 表演者姓名;(2)讲述者、表演者的民族; (3)讲述者、表演者的年龄和出生年月;(4)
讲述者、表演者的出生地及移居地;(5)讲述
者、表演者的文化程度;(6)讲述者、表演者
的职业;(7)作品记录的地点;(8)记录人姓
名(包括现场翻译者姓名);(9)记录日期。
3.田野作业的规则
明确任务,有的放矢。 抓住机会,创造良好环境。 尊重讲唱者,融洽感情。 运用现代设备,确保记录科学。
4.田野作业“全面搜集”的原则
各种体裁的作品俱收
各种内容的作品俱收
不同时代的作品俱收
多种异文的作品俱收
口头和书面作品俱收 与作品相关的材料俱收
5.田野作业中的忠实记录
忠实记录全部活动 准确记录方言土语 完整记录语气语调 精确记录语法特点 同步记录演唱过程 详细记录相关资料
查,是一种到被调查对象所在地收集实际
资料,直接进入自然生态环境或社会文化
环境采集、调查的方法。田野作业法与案田野作业的形式
全面普查 随机采录就是在事先没有拟 按调查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全面普 采风队采录是一种由政府 专访调查是指对民间文学 专项调查是一种以民间 专题调查是指为研究的 全面普查是一种以特定 定采录计划,没有预约采录时间 (部门 )出面组织的 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或代表性 定居采录一般是指采录 专项调查 或有关单位 文学中某一种 (类 )体裁的作 查、专项调查、专题调查、专访调查; 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民间文 区域内的民间文学为对象进 和地点,更没有预约具体的采录 的人物进行的全面采访调查, 集体采录形式。这种形式的最 品为对象进行的专门调查, 专题调查 者长期定居某个地区,对所 对象的情况下,在从事其他活动 学中的某个方面的作品进行 行的全面综合调查,如对某 按采录的方式,大致可分为:随机采 例如,对民间故事家、民歌手 大优点是人力、时间都比较集 如神话专项调查、传说专项 时即兴进行的民间文学采录活动 在地区的民间文学进行全面 专访调查 、民间文艺理论家、采录家等 较全面、深入的调查,如对 一国家、某一民族、某一城 中,计划性和目的性也比较强 调查、故事专项调查、史诗 录、定居采录、采风队采录。 。如在外出途中的车船上、吃饭 人物进行专门采访调查等。这 ,可在较短期内,按照既定的 某一民间文学类型和母题、 市、某一乡镇、某一村庄等 随机采录 、深入的采录工作。 或娱乐时、劳动和工作中等场合 专项调查、歌谣专项调查等 种调查是以被调查对象个人的 目的集体进行采录,因而能取 等。 某种结构形式等进行的调查 区域内的民间文学活动作全 定居采录 的即兴采录。这种方式具有偶然 民间文学活动为轴心展开的, 性和即兴性的特点和方便、灵活 得较多的收获。 等。 面的调查。 采风队采 具有对象单一的特点。 的优点。
民间文学6
多角度的研究和文学研究要:人民的思想和社会面貌等不同角度。哲学上、政治上、语言学上、民俗学上……描写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
2、著名的优秀的传统作品,如史诗、传说和其他长篇诗歌和当地著名文学作品。
3、老歌手、老艺人和老年人口头的作品。
忠实记录: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当面记录反复核对。
慎重整理:这是大力推广时要求做到的。一是单一式,即在各种异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以一种最佳的记录为主,用其它本子来补充。二是综合式:把零散的作品组织成一个整体。
2、注意事项:(1)开故事会、赛歌晚会。(2)个别访问。找好对象。实行五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娱乐、同商量。
调查搜集具体方法:依靠组织,发动群众、见缝插针、寻根究底。
科学版本:对原始编排整理。
文学读物:有总集或专集。总集是将全国民间文学作品集中在一起,如《中国歌谣选》《中国民间故事选》《四川歌谣》《藏族民间故事选》《台湾民间歌谣集》。专集是关于某一题材或专人的作品选集如《阿凡提的故事》《鲁班的故事》《桂林山水的传说》《西湖民间故事集》《义和团故事》。
1979年11月全国第二次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强调坚持“忠实记录”的原则。
一、为党政领导部门和各门社会科学研究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文艺学工作者提供第一手原始资料。
二、调查搜集民间文学作品,经过适当的选择、整理,再推广到群众中去,可以使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立体描写的工作方法:1、全面地按立体思维的要求去观察和具体记录民间文学,把它本身的立体性保存下来。
2、记下民间文学的综合性、表演性特征。
3、记下作品是如何即兴创作的。
第二章民间文学搜集
2、文献学方法
• 《尚书》、《国语》、《左转》、 尚书》 国语》 左转》 韩非子》 吕氏春秋》 《韩非子》、《吕氏春秋》、 山海经》 楚辞》 《山海经》、《楚辞》、 穆天子传》 庄子》 《穆天子传》、《庄子》、 韩非子》 列子》 《韩非子》、《列子》、 吕氏春秋》 孟子》 《吕氏春秋》、《孟子》、 墨子》 《墨子》、 燕子春秋》 《燕子春秋》、 战国策》 《战国策》等等
二、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历史与搜集、记 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历史与搜集、 录民间文学的概况 • 1918年2月,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 年 月 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 • 1918年5月20日期,北大日刊开设了“歌谣 日期, 年 月 日期 北大日刊开设了“ 选”专栏 • 1920年12月,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研究会 年 月 • 1922年12月17日,《歌谣》周刊创刊。 歌谣》周刊创刊。 年 月 日 • 个人搜集的作品集,如顾颉刚的《吴歌集 个人搜集的作品集,如顾颉刚的《 甲集》 孟姜女故事的歌曲甲集》 甲集》、《孟姜女故事的歌曲甲集》,董 作宾的《看见她》 作宾的《看见她》等。
• 唐民间故事与传说:段成式的《酉阳杂俎》 唐民间故事与传说 段成式的《酉阳杂俎》 故事与传说: • 唐民间说唱文学:《孟姜女变文》、《董永变文》 董永变文》 唐民间说唱文学: 孟姜女变文》 说唱文学 等。 • 《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和“三言“中 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 》《清平山堂话本 三言“ 的小部分。 的小部分。 • 宋代:“鼓子词”“诸宫调”等。 宋代: 鼓子词”“诸宫调” ”“诸宫调 北宋赵令畴《崔莺莺商调蝶兰花词》 北宋赵令畴《崔莺莺商调蝶兰花词》, 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 唐宋民间戏剧: 唐宋民间戏剧 民间戏剧: • 唐代民间小戏—参军戏。 唐代民间小戏—参军戏。 • 宋代兴民间杂剧和南戏。 宋代兴民间杂剧和南戏。 • 南戏的早起代表作品是《赵贞女》和《王魁》等剧 南戏的早起代表作品是《赵贞女》 王魁》 目。
徐嘉瑞对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昭通学院学报第40卷 第3期Vol.40 No.3Journal of Zhaotong University 2018年6月Jun.2018收稿日期:2018-01-22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云南花灯的美学研究”(2015C063Y)。
作者简介:吴婉婷(1983— ),女,云南昆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文学研究徐嘉瑞对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云南艺术学院 艺术文化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摘 要:徐嘉瑞以“平民文学”思想为其学术思想核心,在学术活动中重视对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
早期,徐嘉瑞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大众化”运动影响,以学术研究为目的,注重搜集整理云南地方戏曲和大理地区的民族文学。
后期,受新中国文艺方针影响,徐嘉瑞认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亦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重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关键词:徐嘉瑞; 平民文学; 民族民间文学; 搜集整理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408(2018)03-0032-06吴婉婷文史大家徐嘉瑞学术思想的核心是“平民文学”思想,该思想以关切民间、重视民间艺术为主要内容。
徐嘉瑞的“平民文学”思想形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他为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和新文化的构建,以现代民主意识和学术研究方法走向民间、走入民众,开始重视民族民间文学的价值,将其视为颠覆传统、重构意识形态的学术资源。
徐嘉瑞在“平民文学”思想的引导下,在自己学术活动的始终都注重对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既包括云南民间的新旧花灯,也包括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诗歌、神话和传说等。
徐嘉瑞不仅对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进行搜集整理,也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并逐渐形成了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学的相对系统的理论。
以新中国成立为界线,徐嘉瑞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根据其思想的发展和目的不同分为前、后两期,在不同时期,徐嘉瑞对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研究均与其“平民文学”思想相互呼应,通过对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和研究体现其“平民文学”思想,也用“平民文学”思想指导具体工作的开展。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与“搜集整理”问题
,
使 新 民 间 文 学 在 传 统 民 间 文 学基 础 上
,
努 力 保持 民 间文 学 的 传 统特
,
按 照 民 间文 学 的 发 展 道 路 阔 步前 进 的 间 题
,
如果 对 这 两 个 基 本 特 征 的 任 何 一 个 方 处 理不 当 完 全 有 可 能使 民 间 文学
。
在 新 的 历 史条 件 下 的 坚持 与 发 扬 问题 认 识 不 清
实 际 上 只 是 专指传 统的 民 间 文 学 果
,
,
不 再 有 新的 民间 文 学 继 续 涌 现
。
或者 纵然 有新 的 成
也 同 样不 利 于 按 照
却在 基 本 特 征 上 截 然 割 断 了 与 传 统 民 间 文 学 的 一 脉 相 承 的 联 系 使 民 间 文 学获 得 源 远 流 长 的 发 展
,
在 脑力劳 动与体 力 劳 动 有 了 明 确 分工 以 后
、
在人
类 进入 阶级 社会 以 后
通过 集体 口 头 创 作
劳 动大 众尽管 被 剥 夺 了 掌 握文 化
,
பைடு நூலகம்
掌握 文 字 的 权 利
。
,
依 然 能够
通 过 口 耳 相 传 的渠道
,
得 以 生 动完美 地保存 到 今 天
,
倘 若 民间 文 学
, ,
虽 然 发 挥 了 集体 餐 慧 也
。
可 以 提 高 作 品 的质 量 众 创作 的
口
但 依靠 集体 传播 与 加 工 的 必 要 性 与迫 切性 便 起 了一 定 的变化
、
如 果 集 体 传 播集 体 流 布的条 件 有 了一 定 程 度 的丧失
民间文学复习
民间文学复习民间文学复习绪论关键概念1、民间文学: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表演的文学样式。
2、田野调查法:民俗学工作者包括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深入到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它是社会调查的一种,是民俗学领域最重要也最有特色的方法。
3、采风:用一天到几天的时间到民间去采集民间文学作品,称为“采风”。
4、历史追溯法:在研究现代的民间文学现象时,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追溯它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以获得对这种现象的更全面的认识。
5、共时比较法:在研究某个地方的一种民间文学现象时,将它与别的地方的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好地分析该作品的主讁特征、传承规律、演变情况等。
思考题1、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从根本上说,民间文学既是一种文艺现象,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这就是它的双重属性。
(一)民间文学的文艺属性民间文学首先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其文艺属性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性。
民间文学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同时又具有表演性。
(二)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对此,主要从两方面来解释:第一,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着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至于口头创作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从民间文学的学科属性来看,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分。
2、民间文学有什么社会价值?同作家文学相比,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更具有多样性。
(1)民间文学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方式,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也是民众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化的手段。
(2)民间文学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
(3)民间文学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
(4)民间文学是了解民情民风的有效途径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资料。
第11章 民间文学的采录
2.开始阶段
(1)、到当地政府报到,取得当地政府的支 持。到民族地区更要依靠当地政府,特别是在地 域辽阔的新疆、西藏等,一个县相当于内地的半 个省,交通十分不便,自然环境恶劣,许多地方 不通客车,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配合,调查十分 困难。20世纪50、60年代的民族大调查,主要 依靠当地民族事务委员会。因此,前辈民族学研 究者都喜欢找民委帮助解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 我在新疆作过多次调查,主要依靠县政府办公室 和乡政府。每到一地,总是先找县政府办公室, 想方设法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如此,办起事 来会很顺利,他们会很好地安排住宿,安排车辆, 并发函给调查点认真接
明代冯梦龙的《山歌》、《笑府》,杨慎的 《古今风谣》、《古今谚》都是采风的重要成果。
二、新中国民间文学的调查、采录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民间文学领域里,
进行过多次全国性、地方性、专题性的调查采录
工作,搜集和积累了大量可贵的民间文学资料。
这些调查或普查中所得的民间文学资料,对于认
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研究民间文学的性质、
第十二章 民间文学的采录
民间文学作品的采录,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 联系的操作性很强的活动,有人把它称之为“田 野作业”,它是民间文学领域内各项工作的重要 前提和基础。
一、中国古代民间文学采录:
关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在我国历史上从 周代起,就有采风的制度,现存《诗经》的十五 国风和小雅的一部分,就是当时从各地采来的民 歌,这是我国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开始。
(三)、田野调查可分为五个阶段: 准备阶段、开始阶段、调查阶段、撰写调查
报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段、补充调查阶段。
1.准备阶段 (1)、选择调查点。 选择调查点的基本要求: 一是选择有特色的地区,所谓“有特色”,就是该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五) 元明清时期 1、民间戏剧 元明清时期的文学高峰之一是元杂剧。元杂剧 是在宋金杂剧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了各种表 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杂剧。它融表演、 念白、歌舞、音乐于一体,在题材、内容、篇 幅、表现手段等方面都比以前的戏剧形式有很 大的扩展和改进,成为元代最受人喜爱的艺术 形式之一,并展开了中国戏曲史上最辉煌的一 页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二) 两汉时期 1、歌谣 这一时期在搜集记录民间文学方面,引人注目的事 情是朝廷设立的乐府机构在搜集民间歌谣俗曲和创 制新歌乐方面有很大成绩 乐府所搜集和改作的民歌与新声曲大多逸失,流传 至今的只有40首左右 这些民歌大都直接反映社会下层的生活,思想感情 深切质朴,且采用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富于真实感 极强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民众苦难的描写令人有 切肤之痛,今日读来仍处处震撼人心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一、中国古代搜集、 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 的历史
(一) 先秦时期 1、神话 神话是兴盛于人类社会早 期的一种文学体裁 (1)在各种文献里, 《山海经》中的神话资料 最为丰富,而且情节原始 而完整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四) 唐宋时期 3、民间故事与传说 唐代民间故事与传说 在一些文人笔记体作 品中得以保存。最著 名的唐代笔记小说是 段成式的《酉阳杂俎》
4、说唱文学 唐朝时随着城市的逐 渐繁荣,市民文化生 活的活跃,民间说唱 文学开始兴盛起来。 这时的说唱文艺活动 主要有两类:说话和俗 讲
第八讲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第二节 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目的
1、为党政部门决策和各学科研究提供第一 手材料。 2、推动优秀民间文学作品的传播。 3、推动民间文学的健康发展。 4、加强文艺工作者向民间文学学习,使文 艺大众化、民族化。 5、丰富世界文学宝库,加强国际文化交 流。
第三节 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基本原则
中文系历次民间文学田野调查回顾
2005年5月20日寿县田野调查
2006年5月20日毛坦厂、东河口田野调查
2006年12月31日诸佛庵田野调查
2007年8月暑期“三下乡”田野调查
第八讲附录
一、参考文献: 1、江帆著《民俗学田野作业研 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第1版。
3、慎重整理:如何对搜集到的 材料进行整方法。 4、立体描写:异文、综合性、 即兴创作、实用性、六维。
第四节 民间文学调查搜集的具体办法
1、作好准备工作。 2、注意相关问题。 3、资料的记录与保存。 4、资料的整理。
5、资料的描述与研究。 6、资料的编选与出版。 7、研究论文和专著的撰写。 (多角度多学科研究、描写 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 等)
5丰富世界文学宝库加强国际文化交1全面搜集尤其是当前的新作品著名的传统民间文学作品濒危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请同学们看从中央电视台民俗网站下载的相关材料
第八讲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 研究(略讲)
第一节 历史上的民间文学搜集 与整理概况 1、古代:《诗经》、《楚辞》、诸子著 作、历史著作、文人笔记等。 2、解放前:国统区、解放区、大都市。 3、解放后:经历了曲折变化,十七年、 文革、改革开放后。
1、全面搜集,尤其是当前的新作品、著名 的传统民间文学作品、濒危的口头与非物质 文化遗产(请同学们看从中央电视台民俗网 站下载的相关材料)。 2、忠实记录:文字记录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要求达到最低标准,要保持原有艺术风 格。最好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来进行民间文 学的调查与记录,整理与研究,如数码相机、 摄像机、录音机等,可以利用电脑进行资料 的处理、保存、分析和研究。
民间文学整理进行中
朱卿 制- 1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主要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并在人民大众之间广泛流传的口头语言艺术,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
民间文学作为现代新兴的民间文艺学学科,以北京大学于1920年创办的《歌谣周刊》为标志。
1935年,钟敬文首先运用“民间文艺学”一词作为民间文学研究的学科名词。
现在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于1950年成立时叫“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
学习研究民间文学的意义:○1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 ○2增进我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下层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全面了解 ○3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 ○4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的民间文艺学知识 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的方针和基本原则:○1全面搜集○2忠实记录○3准确翻译○4慎重整理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的目的意义○1抢救,发掘我国各民族丰富悠久的民间文学遗产,为各社会科学部门提供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2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经过适当选择、加工,使之焕发出艺术光辉,以供阅读和欣赏。
○3搜集整理优秀的民间文学,使之成为作家文学创作的借鉴。
○4对世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民间文学的语境:民间文学作为口头传承形式,在一定的文化时空中传承演变,既具有相对稳定性,也具有可变性与不确定性,这种传承特点与传承人进行表演的语境息息相关。
民间文学的语境,就具体的表演事件来看,是时间、空间、传承人、受众、表演情景、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不同的因素共同构成的。
○1时间:作为自然时间,也蕴涵了深刻地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
○2空间:作为自然场所,也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其次,与时间紧密相连,构成传承人表演的时空。
○3传承人:真正对民间文学的传承演变发生作用的,是为数不多的、具有超强记忆能力和创作才能传承人,他们既是表演者,也是创作者,在表演中创作。
○4受众,与表演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交流互动的表演场景,民间文学的文本是表演者与受众交流过程的产物,受众的趣味、爱好、现场的即时反应等因素,会或隐或显地影响到传承人的表演。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三版)教学资源库 概念解释 2搜集整理
歌谣学运动
歌谣学运动指1918年至1925年期间以北京大学为中心开展的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并整理研究民间歌谣的运动。发起者为刘复、沈尹默、钱玄同、沈兼士,后来周作人也成为运动中的健将。征集歌谣的目的一是学术的,为了获得民俗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资料,二是文艺的,为新诗的写作提供借鉴资料。运动中先后成立了歌谣征集处、歌谣研究会,创办了《歌谣》周刊,在搜集和研究民间歌谣以及其它形式的民间文学作品方面有很大成绩。该运动是现代民俗学的开端,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分支。
4
三套集成
即《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1984年5月,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联合发出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工作,并编辑、出版上述三套丛书。随后这项规模浩大的文化工程隆重展开,现已取得显著成绩工作的主要原则之一。其含义为:在内容上优劣兼收、新旧兼收,不能轻易断定某些作品是糟粕而放弃它们;在形式上,要注意收集同一种作品的不同异文,兼顾口头和书面的两种形式的作品;在体裁上,各种民间文学作品都应收集;不仅记录文本形式,而且注意采集与作品有关的风土民情、方言土语、流传范围和影响、讲述者情况等。
课程代码:中国民间文学概论
章名: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
页码序号:
序号
概念
概念解释
1
乐府民歌
乐府民歌又称“歌诗”,指汉代主管音乐的官署即乐府所搜集整理的民歌。乐府始建于汉武帝,废弃于汉哀帝,其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歌谣俗曲,并采俗辞以入乐,采俗曲以作新声乐调。狭义的乐府诗就是汉代乐府民歌,广义的乐府诗还包括两汉特别是魏晋以后历代文人作家仿制而不入乐的诗歌,二者泛称“乐府诗”。
3
《歌谣》周刊
《歌谣》周刊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大学歌谣学运动的中心刊物和舆论阵地,也是中国民俗学史上的第一本刊物。1922年12月创刊,1925年6月停刊,共出97期,其内容有作品选录、学术研究、译述等,前期注重歌谣,后期扩大范围,民间文学的其他体裁如故事、传说、唱本、谜语、谚语、歇后语等也多有涉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先秦时期
这一时期文字记载中较发达的体裁是神话、 歌谣和寓言。早期的神话资料尤为宝贵,见 于《山海经》、 《楚辞》、 《穆天子传》 等著作;歌谣资料很丰富,从古朴的《弹 歌》、《周易》 “卦爻辞”,到《诗经·国风》 和《楚辞》,载录了上古的民间谣谚和民歌; 民间寓言则大量出现在诸子散文里
乐府所搜集和改作的民歌与新声曲大多逸失,流传至 今的只有40首左右
这些民歌大都直接反映社会下层的生活,思想感情深 切质朴,且采用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富于真实感极强 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民众苦难的描写令人有切肤之 痛,今日读来仍处处震撼人心
h
10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h
11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h
6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
不靡曰采 遑室归薇 启靡曰采 诗 居家归薇 经 ,,,, 玁玁岁薇 采 狁狁亦亦 薇 之之莫作 故故止止 。。。。
h
7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一、中国古代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
3、寓言
先秦时期正是我国寓言文学兴盛的黄金时 代。这些精辟的寓言故事在先秦古籍中大 量地保存下来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 与整理
h
1
本章概要
本章首先概要讲述在中国文学史的各个阶 段,历代文人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的 主要成就,包括各个阶段分别有哪些民间 文学体裁较发达,有哪些相关的记载资料 等;然后讲述搜集、记录和整理民间文学 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h
2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其中大部分作品是屈原在南方楚地民间文学的基础上 加以创造性提高的成果。它记载了战国时代楚国等地 方流传的一些神话 (3)《穆天子传》又名《周穆王游行记》或《周王 传》,基本事迹应为实有,但在叙述中加入了许多神 话传说。书中也记述了穆王一行与西方部族的物品交 换等交往情况,沿途所见异域他乡的风俗、地理、奇 花异草及珍禽怪兽等
h
16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2、民歌
这一时期的民歌创作也有较大成就,保存下来的 主要是南北朝民歌。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代 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 里
南朝民歌绝大多数都是清丽柔婉的情歌,而且大 多以女子的口吻演唱
北朝民歌共70余首,大部分收于《乐府诗集·横吹 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也有一小部分收于 《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
h
17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h
18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期的民谣流传 下来较多。大部分是 时政民谣,也有一些 谶谣,这些民谣主要 见于一些史书和谣谚 集
2、民间词
h
14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h
15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传说与民间故事
魏晋时期被冠以“小说”之名而实为小说雏 形的作品具有较大的规模,有逸事小说与志 怪小说两种
逸事小说记载文人、贵族等上层社会里的趣 闻逸事
志怪小说记载下层民间社会里流传的奇闻怪 事
h
3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一、中国古代搜集、 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 的历史
(一) 先秦时期 1、神话 神话是兴盛于人类社会
早期的一种文学体裁 (1)在各种文献里,
《山海经》中的神话资 料最为丰富,而且情节 原始而完整
h
4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一、中国古代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 (一) 先秦时期 1、神话 (2)《楚辞》本是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作品集,
h
5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一、中国古代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
2、歌谣 先秦古籍中的歌谣资料也是比较丰富的,除《诗
经·国风》里有集中的体现,还散见于其他文献 《诗经·国风》是先秦采集民间歌谣的优秀成果,
已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文献,对后世的文 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由当时统治者组织 人手大规模采集而成的 《诗经·国风》可以看做先秦时期以黄河流域为中 心的北方地区民歌的代表,而《楚辞》则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着大约三四百年后的长江流域一带的 南部楚地民歌的风貌
(二) 两汉时期
2、神话与传说
(1)到了汉代,在《史记》等纪实性文献中, 文人对神话予以合理化、历史化的解释已是 主流性的做法,而这种做法在客观上起到了 一定程度的资料保存作用。而在宣扬黄老之 学的说理性文献《淮南子》中,前代流传下 来的零散的神话资料被大量地引用,从而被 较为完整地记录和保存下来
士人和诸子百家在宣扬自己的学说、见解, 或在相互争辩之时,喜欢引用民间寓言来 说明道理,从而在其著作中记载了很多寓 言
h
8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h
9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二) 两汉时期
1、歌谣
这一时期在搜集记录民间文学方面,引人注目的事情 是朝廷设立的乐府机构在搜集民间歌谣俗曲和创制新 歌乐方面有很大成绩
h
13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二) 两汉时期
3、寓言
汉代寓言承接先秦寓言的余绪,虽在题材、表 现方法等方面没有超越先秦,但也有一定成就, 出现了一些说理精辟的寓言,如 “对牛弹琴”、 “塞翁失马”、“杯弓蛇影”、“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等,这些说法后来皆成为脍炙人 口的成语。记载寓言的主要资料有西汉经学家、 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集《说苑》、 《新序》及刘安主编的《淮南子》
h
12
第一节 搜集、记录与保存民间文学的历史概况
(二) 两汉时期 2、神话与传说 (2)《史记》本是旨在记述历
史事实的,但上古历史的很长一 段时期没有文字记载资料,只有 口传的或后来的文献追记的神话 或传说,作者司马迁在写这段历 史时,只好将这些看似荒诞不经 的神话、传说加以整理、考辨, 尽量合理化。上古神话经过他的 加工以后,绝大部分已经转化为 仍有一定神奇内容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