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的改进方案

合集下载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在初中物理中,“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个关键实验,它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二力平衡原理的理解,更通过实验的设计与操作,锻炼了我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本实验注重“设计和进行实验”与“分析论证”两大环节,这两者是实验探究的核心。设计实验时,我们需要巧妙构思,确保实验能够准确反映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实验时,则需严谨操作,记录每一个细节。而分析论证环节,更是对我们逻辑思维能力的考验,我们需要根据实验数据,推导出二力平衡的具体条件,从而加深对这一物理现象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我们不仅能掌握二力平衡的知识,更能培养起科学探究的素பைடு நூலகம்,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通用7篇)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通用7篇)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通用7篇)《二力平衡》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力平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经历二力平衡的实验探究过程,能归纳总结出结论。

3、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二力平衡的条件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二)新课引入:是不是只用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或做匀速运动?举例说明。

(三)进行新课:1、平衡力和平衡状态实例分析:不同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对媒体展示),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能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我们就说几个力互相平衡。

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只有两个力作用时,就叫二力平衡。

引导学生认识平衡状态。

引出: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设计好实验方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分析得出结论。

小车是否静止?小车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小车还能静止吗?把小车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由平衡力中的一个力确定另一个力;(2)由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而判断各力间的关系;(3)由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四、小结: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五、巩固练习: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7.5《二力平衡》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7.5《二力平衡》优秀教学案例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态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如荡秋千、走钢丝等,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如荡秋千、走钢丝等,引起学生对平衡现象的关注和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平衡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能够保持平衡?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力的作用?”
4.宣布本节课的主题:“二力平衡”,并简要介绍二力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利用PPT或板书,详细讲解二力平衡的定义和条件,如“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二力平衡的判断方法,如利用力的矢量图或平衡方程等。
3.讲解二力平衡的应用,如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桥梁结构的平衡等,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5.作业小结的布置:教师布置具有实际应用性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2.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如自己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规律?自己的数据分析是否准确?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价,如每个小组的实验设计是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实验结果是否可靠?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同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二力平衡》教案(优秀)

《二力平衡》教案(优秀)

《二力平衡》教案(优秀)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4篇《二力平衡》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一)教学目的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教具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二、引入新课三、力的平衡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学生叙述)四、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教师演示课本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演示)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学生回答)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演示)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演示)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六、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八、作业(四)说明本节课有三个重要环节.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给出什么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研究平衡力和二力平衡条件的重要意义有两方面,根据运动状态分析力的情况和根据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建议老师们突出这三个环节,使学生有非常清晰的思路,以免学生把平衡力和二力平衡的条件混为一谈.(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能力.(二)重点与难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就一定不受力呢?放在桌上的书是静止的,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可见,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为什么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这是因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也就是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2.新课教学[板书1]三、二力平衡1.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来研究这种情况.问: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答:不一定.如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要沿斜面向下滑.汽车或电梯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物体受到的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板书2]2.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1]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研究对象:木块.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绳施加的两个拉力.观察木块在什么条件下静止,什么条件下发生运动.提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1)二力大小不相等,左端挂1个钩码,右端挂2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2)二力大小相等.左、右两端各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保持静止.问:是否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就可以互相平衡呢?看来两个力只是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反,是不能互相平衡的.如果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反,是否就可以平衡呢?小结: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力要想互相平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在同一直线上.请同学们自己做一个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4]每个同学桌上有2个弹簧秤,一块塑料板,板上有几个洞.用两个弹簧秤拉这块塑料板,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板保持静止不动?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用投影仪打出实验的投影片.请一位同学归纳、总结一下要使塑料板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在塑料板上的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板书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大量实验表明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请同学们用力的示意图把塑料板上受到的两个力画出来.教师打出相应的投影片.(可用复合片)问: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答: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板书4]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板书5]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定)研究对象:电灯.(析)受力分析:重力、拉力.(判)运动状态:静止.(找)两个力的关系:互相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结论:拉力是5牛,方向竖直向上.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事例.(2)放在桌上的书.(重力、支持力)(3)匀速下落的。

2021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突破训练11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2021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突破训练11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实验11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1.小明利用小车、钩码、较光滑的水平桌面等器材进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此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2)实验中选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的目的是。

(3)实验中保持F1和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手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小车将不能在此位置平衡。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

2.小明利用图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线端分别挂上钩码。

当卡片平衡时,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大小。

(2)用手旋转平衡的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能保持平衡,这是为了探究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另一条件是。

(4)实验时选择较轻卡片的目的是。

3.图甲是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的滑轮上,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改变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两个力能否平衡.(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华还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

在实验时,甲、乙装置相比,(选填“甲”或“乙”)更好些,其主要原因是.4.某物理学习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自制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定滑轮。

(1)本实验选取小卡片做为研究对象的理由是:。

(2)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选填“相同”或者“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两端拉力的。

(3)若要探究不在同一直线的的两个力能否平衡,应该将图中的卡片一定角度(选填“翻转”或“旋转”),观察卡片能否平衡。

(4)若在实验前左右两个定滑轮没有放在同一高度(不计摩擦),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这样(选填“会”或“不会”)对实验探究造成影响。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案【篇一:八年级物理下册8.2 二力平衡教案(新人教版)】 8.2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是解决单个物体在不同的力学情境下所遵循的规律问题,应用非常广泛。

不同的物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力,不能脱离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而独立存在,讨论和解决问题时必然要涉及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它们之间所遵循的规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的就是这一规律。

教材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没有以定律形式出现。

而是通过司空见惯的实例得到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再与通过实验总结出的二力平衡进行比较,最后再回到实际应用中去。

教学重点对二力平衡的理解及应用.教学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二力平衡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2.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3.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的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3.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课前准备弹簧、弹簧测力计两个、力传感器、钩码、计算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导入吊灯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吊灯的运动状态怎样?放在桌面上的书,书的运动状态如何?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受力如何?苹果静止在桌面上,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

问题与思考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什么吊灯、书、小汽车、苹果和运动员受到力的作用还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知识要点: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所受的几个力叫做平衡力。

3.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简称二力平衡。

2019-2020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现象中,与物理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A.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B.向日葵具有“向日”的特性C.脱离树枝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D.“助跑”有利于提高跳远的成绩2.如图,氢气球用线系着小石块在空中匀速上升,如果线突然断了,石块将会()A.立即加速下降B.匀速上升再加速下降C.减速上升后再加速下降D.减速上升再匀速下降3.下列实例中,(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来回摆动的秋千....B.悬浮在水中的鸡蛋C.挂在墙上的空调....D.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4.“复兴号”列车在减速进站的过程中,列车的惯性()A.变小B.不变C.变大D.先变小后不变5.下列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刚开始发射的火箭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C.在空中自由下落的小球D.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汽车6.F1、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在同一直线上。

其中F1=10N向右,F2=6N向左。

关于F1、F2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N向右B.6N向左C.4N向右D.16N向左7.重力为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关于该物体所受力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滑动摩擦力小于F B.支持力等于GC.水平方向的合力为0D.竖直方向的合力为08.如图所示,人用绳子拉着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该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绳子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块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木块对绳子的拉力和人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9.若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则该物体()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保持静止C.运动状态可能发生改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10.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球,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其他阻力不计,设车无限长,则两小球()A.一定不相碰B.一定相碰C.若m1>m2,则肯定相碰D.若m1<m2,则一定不相碰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9分)11.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是80kg,当打开降落伞匀速下降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大小为N,方向。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专题解析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专题解析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专题解析【典例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选择如图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的个数。

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典例2】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把木块放在(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 .【典例3-真题】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两个线端挂上相同的钩码。

当卡片静止时,发现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甲所示),于【典例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通过调整砝码质量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典例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

(1)实验中需要通过调整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F1、F2的大小;(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

松手后,小车保持平衡(填能或不能);【典例6】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通过调整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3)实验时,小明在利用甲装置实验时,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质量的砝码时,木块于静止状态。

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稍(4)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乙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

实验中【典例7】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小明还进行如图乙所示的探究活动.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A 大小是否相等B 方向是否相反C 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 小卡片容易扭转专题解析【典例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选择如图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报告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报告引言: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而平衡是物体受力后不发生位移的状态。

在力学中,我们经常研究物体的平衡条件,其中二力平衡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情况。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验证二力平衡的条件,并探究其原理。

实验目的:1. 验证二力平衡的条件;2. 探究二力平衡的原理。

实验器材:1. 支撑架2. 弹簧测力计3. 钢尺4. 细线5. 垂直墙壁6. 不同质量的物体实验步骤:1. 将支撑架固定在垂直墙壁上,确保其稳定性。

2. 在支撑架上方悬挂一根细线,将弹簧测力计挂在细线下方。

3. 将钢尺放在支撑架上,使其与垂直墙壁垂直。

4.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钢尺的一侧,使其与细线相垂直。

5. 调整物体的位置,使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

6. 记录下物体的质量和距离。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后,我们记录下了不同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作用在物体上的重力与细线的拉力相等且方向相反。

2. 细线的拉力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两个力。

3.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为零,即物体受到的水平力相互抵消。

4.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合力为零,即物体受到的垂直力相互抵消。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可以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受到的水平力和垂直力相互抵消,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物体质量增加时,距离也需要相应增加才能保持二力平衡。

这是因为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所以为了保持平衡,拉力的大小也需要相应增加。

而拉力的大小与距离成反比,所以距离也需要相应增加。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二力平衡的条件,并探究了其原理。

我们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水平力和垂直力相互抵消,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在二力平衡中,物体的质量和距离是相互影响的。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理解力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报告单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时期: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实验原理: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三、实验器材:力学演示板、滑轮、小车、细线、钩码四、实验步骤:1、观察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方向是怎样的?2、增减两端钩码的数目,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静止,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运动。

3、保持两端钩码数相等,观察拉力F1和F2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

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一条直线上,观察小车的情况。

4、整理实验结果,和同学进行交流,看看二力平衡需要什么条件?五、实验结论:1、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_______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方向是_________的。

2、两边的钩码数目_______时,小车保持静止状态。

3、当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小车_________(填“能”或“否”)在那个位置上保持静止状态。

4、二力平衡的条件是:(1)、这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_____________,并且在同一 _____________ 上;(2)、这两个力必须______________相等,___________相反。

5、选择填空:(1)、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茶杯处于静止状态,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____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2)、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茶杯处于静止状态,茶杯所受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____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6、“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在于,平衡力作用在_____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_________个物体上。

《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报告单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时期: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实验原理: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专题25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2021年中考物理重点难点解题方法培优(解析版)

专题25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2021年中考物理重点难点解题方法培优(解析版)

专题25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将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可减小小车与水平面间的阻力B.使用滑轮是为了省力C.通过旋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是否平衡,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D.实验中通过小车是否静止来判断二力是否平衡【答案】B【分析】(1)尽量减少阻力的影响,如使用光滑水平面、使用小卡片等;(2)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可以通过旋转小车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作用在一条直线上;(4)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详解】A.实验过程中,需要将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可减小小车与水平面间的阻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使用滑轮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故B错误,符合题意;C.通过旋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是否平衡,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因此实验中通过小车是否静止来判断二力是否平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二力平衡条件实验,实验改进及各条件如何操作需掌握,难度为一般。

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木板,木板上放一木块,桌面右端固定一定滑轮,小桶通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木块相连。

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后,木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对木板的支持力与木板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使用沙子的好处是,实验时可以方便改变细绳对木块的拉力C.小桶落地后,若木块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木块的惯性就消失了D.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木块上放一砝码,木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详解】A.桌面对木板的支持力与木板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故A错误;B.使用沙子,实验时可以通过改变小桶中沙子的重力改变细绳对木块的拉力,故B正确;C.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只与质量有关,因为任何物体质量不会消失,所有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故C错误;D.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木块上放一砝码,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拉力不变,木块会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

探究二力平衡实验报告

探究二力平衡实验报告

探究二力平衡实验报告探究二力平衡实验报告引言: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在力学中,平衡是一个基本概念,而二力平衡实验则是学习平衡的一个重要实践。

本文将探究二力平衡实验的原理、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原理:二力平衡实验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力的作用。

根据杠杆原理,当一个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杠杆两端所受到的力矩相等。

力矩是力与力臂的乘积,力臂是力的作用点到杠杆的旋转轴的垂直距离。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一根杠杆、两个滑轮、一组不同质量的砝码、一个测力计。

2. 将杠杆固定在水平支架上,并确定旋转轴。

3. 在杠杆上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作为力的作用点,并将测力计连接到该位置。

4. 将滑轮固定在杠杆的两端,并通过绳子将测力计与砝码相连。

5. 逐渐增加砝码的质量,记录下测力计的示数。

6. 将砝码的质量分别放在杠杆两端,记录下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砝码质量下测力计的示数。

根据杠杆原理,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力计的示数应该相等。

然而,在实际实验中,我们可能会发现示数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个误差可能来自于多个方面。

首先,实验中使用的杠杆可能存在不均匀分布质量的情况,这会导致测力计示数的误差。

其次,测力计本身的精度也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外,实验操作的不准确性也是导致误差的原因之一。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选择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杠杆进行实验。

其次,使用精确度较高的测力计进行测量。

最后,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尽量减小人为误差的产生。

结论:通过二力平衡实验,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平衡的概念和杠杆原理。

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误差的存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我们可以逐渐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总结:二力平衡实验是力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实践,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平衡和杠杆原理。

初二物理《二力平衡》教案(精选6篇)

初二物理《二力平衡》教案(精选6篇)

初二物理《二力平衡》教案(精选6篇)《二力平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

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

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二力平衡的条件》教案

《二力平衡的条件》教案

《二力平衡的条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二力平衡的概念,能够明确说出二力平衡的条件;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2、能够借助力的图示,分析与物体相关的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3、能够根据生活经验,举例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用处和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以及大胆表达交流的意识,学会倾听;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本课的探究学习,学生知道二力平衡的概念并明确二力平衡的条件;难点:学生能够借助力的图示,判断作用在与物体有关的两个力是不是平衡力;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学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观察周围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

2、教学器材:钩码、细线、两边有固定定滑轮的演示板、小塑料板。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复习设疑: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实际上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物体受力其运动状态是否一定改变呢?力的作用到底是什么?1、二力平衡定义学生读图:分析吊灯、货物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教师引导分析:吊灯——受到两个力:一是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二是细线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吊灯处于静止状态。

货物——受到两个力:一是重力,方向向下;二是钢索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货物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得出结论:物体受到力其运动状态并不一定改变,我们把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学生举例:请举出两个二力平衡的例子,并分析受到的是那两个力,小组交流。

教师讲解:现实生活中物体不受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如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后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的,二力平衡的力的平衡中最简单的情形。

设问:两个力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平衡呢?或者说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2、二力平的条件教师讲解:由于在实验中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困难,我们先讨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所受的两个力之间应该满足条件呢?设计思想: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塑料板。

初中物理教案二力平衡

初中物理教案二力平衡

8.2 二力平衡1、某实验小组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M为一轻薄塑料片,实验中所用的钩码均为100g,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N/kg)。

(1)在图甲的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

(2)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1个钩码时,塑料片静止,其左端受到的拉力F1与右端受到的拉力F2的方向;当左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乙所示,塑料片将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用剪刀将塑料片从中间剪断,断开的塑料片向两边加速运动,说明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2、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文具盒放在物理课本上,则( )A.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物理课本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3、下列各图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4.用电线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A.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C.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5.如图,一架直升机吊着一辆坦克悬停在空中,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升机对坦克的拉力和坦克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直升机对坦克的拉力和坦克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直升机的重力和坦克的重力大小必定相等D.直升机对坦克有拉力而坦克对直升机没有拉力5题图 6题图 7题图6.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小明用剪刀将图中静止的薄塑料片从中间剪断,他要研究的是这两个力是否( )A.作用在同一直线上B.方向相反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大小相等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开,F1=F2=5 N,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受力平衡,乙对甲的拉力是5 N,甲的示数是5 NC.乙受力平衡,甲对乙的拉力是5 N,乙的示数是10 ND.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示数均为零8.如图所示,一灯泡通过电线悬挂在天花板下,保持静止。

课文《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课文《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课文《二力平衡》教学反思课文《二力平衡》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课文《二力平衡》教学反思1本节课采用预习、展示合二为一,把本节知识分成五个知识点:知识点一是平衡力的概念;知识点二是二力平衡的条件;知识点三是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区别与联系;知识点四、知识五分别是二力平衡的应用。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是:一是学生能事先预习,完成学案;二是学生能敢于自己动手做演示实验;三是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风采,能在小组内组长的带领下,自行分配任务,组长教会组员,起到兵教兵的目的。

四是学生乐于参与,几乎全员参与展示。

较以往老式课堂,学生多了一份活力。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自行讨论,总结观察结果,归纳实验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但不足之处也很多,试举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学生采用“三三六”教学模式,学生在展示时显得拘谨、生涩,语言不很流畅。

而且有的学生怕忘记自己的分配任务,事先写好稿,而在展示时不能脱稿展示。

二是学生尽管分成了学习小组,但要想采用“兵教兵”,仅靠别组同学说一遍就达到会解题的目的显然不够。

所以,没有达到小组帮扶、结对子的作用。

当别组同学展示完某个知识点时,帮扶小对子没有重新讲解巩固的过程,这样印象不深刻。

三是没有学生质疑的过程。

三三六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质疑,创新能力的培养,目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所以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学生能够质疑,但在讲课中发现,很少有同学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

尤其是在某小组在展示时,其他组的同学很少提出疑问。

今后上课的整改措施:一是继续实施三三六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全员参与,尽量消灭“差生”。

二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对每节课学生小组评价时,向这方面倾斜,给提出问题、提出质疑的小组加分。

这样,由于教师评价的导向,学生会积极参与到质疑活动中来。

三是各小组展示完后,对重要内容,重点的习题让组内每两人结成帮扶对子,由程度较好的学生再讲给程度较差的学生听一遍,通过这种形式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专题实验09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含解析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专题实验09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含解析

实验09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考点聚焦小车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小车处于静经典例题1.(2019•铜仁市)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

(1)通过实验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

(2)该实验装置中,木板两端的定滑轮的作用是。

(3)保持两盘中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放手后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

(4)小明在探究完“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后,又利用该装置进行探究,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车由静止向右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答案】(1)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2)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3)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运动状态(1)左;(4)1.06;偏大【解析】(1)根据图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1)通过实验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2)该实验装置中,木板两端的定滑轮的作用是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3)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即让两边的拉力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再同一条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的静止状态时,拉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4)小明在探究完“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后,又利用该装置进行探究,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车由静止向右运动,小车受力不再平衡,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

【分析】(1)做实验时滑动摩擦力大于滚动摩擦力,摩擦力对实验影响较大.(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其中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3)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两个力平衡。

关于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是否需要减小摩擦力的探讨

关于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是否需要减小摩擦力的探讨

关于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是否需要减小摩擦力的探讨摘要:二力平衡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力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一系列小问题的思考和再探究,使学生获取新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关键词: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探究、减小摩擦、实验影响。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遇到以下三种实验方案:图1所示的实验方案来源于教材,该方案要求选择光滑的水平桌面。

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常用于与图1进行对比,从而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用小车代替木块?图3所示的实验方案是针对小车进行的进一步改进。

从图2所示方案到图1所示方案,研究对象由木块变为小车,采用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减小摩擦。

这时候,老师们会向学生提出利用小车进行实验,仍然不能消除摩擦的问题。

于是出现了图3所示的实验方案,该方案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要直接接触”的角度来消除研究对象与桌面间的摩擦。

我们知道,无论将木块换为小车,还是将小车换为轻质卡片,其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对于该实验是否需要减小摩擦力产生了质疑。

针对这一质疑,我将结合同一直线上几个共点力的平衡知识及摩擦力的知识进行探讨。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在设计实验环节,均选择静止状态作为研究状态。

给出的解释为: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好控制。

那么基于这一选择,对于是否需要减小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存在对实验的影响,笔者的观点如下:1.本实验通过改变上图中细线两边砝码的质量或悬挂钩码的数量来改变两个力的大小。

如上图1所示,若两边砝码质量相等(F 1=F 2),我们会观察到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这时不论选用小车、木块、卡片中的哪一个装置作为研究对象、桌面粗糙程度如何、以及物体是否与桌面接触,物体与接触面间均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的改进》设计方案
昭阳区小龙洞乡中学王登正
【实验器材】
一张轻质纸片(越轻越好)、支架一个、三个完全相同的滑轮、细线、钩码。

【实验装置】
准备一张轻质纸片(越轻越好)作为受力物体,卡纸的两个对角分别用细线穿过并结牢,细线的另两端绕过支架上的滑轮并挂上钩码(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
1、将固定在纸片上的细线跨过上端在同一水平线的两个定滑轮上,细线两端分别挂上质量相等的钩码,此时,纸片静止;在左侧多加一钩码,然后放手,纸片向左侧移动。

说明互相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2、两边分别挂上质量相等的钩码,用手抓住纸片,使纸片旋转90度,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然后放手,纸片转动。

说明互相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将左端的细线改挂在左下端的滑轮上重复实验,进一步告诉学生,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含义:不只是水平的直线,倾斜的直线也成立。

3、在上述结论基础上将纸片一剪为二,平衡破坏,砝码、纸片都落下。

从而进一步指出二力平衡还有一个重
要前提,即两个力一定要作用在同一
物体上。

最后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
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进效果】
1、课本实验是在水平桌面上进行,不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直接影响了实验的演示效果;现将实验装置改在竖直面上进行,扩大视野,便于学生观察;
2、用小纸片悬挂起来代替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做实验,把在水平桌面进行的实验改为竖直方向上进行,使接触面脱离接触,排出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些。

3、课本实验没有在“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明显体现,改进后,用便于拆开的轻纸片代替小车,可以很直观的演示二力平衡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4、学生对“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理解默认为:只是同一水平直线。

改进后可以解决学生的这一误区。

5、整个装置设计成一整块,便于携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