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制粉工艺流程解析
小麦制粉流程
小麦制粉流程
小麦制粉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得到高质量的面粉。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优质的小麦,通常选择品质优良、干净无杂质的小麦作为原料。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小麦制粉的详细流程。
1.清洗。
首先,将小麦放入清洗机中进行清洗,去除小麦表面的杂质和尘土。
清洗后的小麦会更加干净,为后续的加工工序打下基础。
2.浸泡。
清洗后的小麦需要进行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小麦吸水膨胀,有利于后续的磨粉。
在浸泡的过程中,小麦会吸收水分,变得更加柔软。
3.磨粉。
浸泡后的小麦需要经过磨粉机的加工,将小麦磨成粉。
磨粉是
小麦制粉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需要控制好磨粉机的温度和速度,确保面粉的品质。
4.筛粉。
经过磨粉后,面粉需要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
筛
粉可以提高面粉的纯度和细腻度,使得面粉更加适合制作食品。
5.包装。
最后,经过筛粉的面粉会进行包装,通常是采用自动包装机进
行包装。
包装后的面粉可以更好地保存和运输,保持面粉的新鲜度
和品质。
以上就是小麦制粉的整个流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
以确保最终生产出优质的面粉。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您能对小麦制
粉流程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第七章 小麦制粉流程
2018/5/7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二 、皮磨系统的流程 皮磨系统的组成及每道皮磨研磨后的分级情况见图。
1B
5-18W 7-34W 6-54GG 4-13XX
2B 2B 1P 2P D1
3Bc 5-20W 7-36W 6-56GG 4-13XX F
D2 D3 9-12XX 8-13XX
3B 1P 2P D2
2018/5/7
二、渣磨系统的流程
1P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加工硬质小麦时,通常采用先清粉,后入渣的渣磨流程。主要特点是清粉范围较宽,一等 品质的粗粒提取率较高,入渣磨的物料质量较均匀一致,研磨周转率较低。
1B 20W 36W 56GG 12XX 2B 1P 2P D1 2B
20W 36W 56GG 12XX
道磨(1皮、2皮和1心)大量出粉(70%左右),而物料分级 3. 强化物料分级的制粉方法
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5. 其他制粉方法
(1)剥皮制粉方法
剥皮制粉方法在小麦制粉前,先剥去5%-8%(占1皮) (2)采用撞击磨的制粉方法 的麦皮,再进行制粉,故称为剥皮制粉。该方法皮磨可 缩短 1-2道。减少粗皮磨的宽度,心磨缩短2或3道,其原 采用撞击磨的制粉方法是在中路出粉法的基础上,在 (3)采用八辊磨的制粉方法 因一是有于 2或3次的着水润麦,降低了心磨物料的强度; 前路心磨系统或后路皮磨系统采用撞击磨替代磨粉机的 二是由于中后路皮磨提心数量的减少,但渣磨系统增加 一种制粉方法,用于前路心磨时,撞击磨的取粉率可达 了 1-2 道,总体来讲,制粉工艺得到简化。剥皮制粉的主 采用八辊磨的制粉方法是在中路出粉的基础上,将通 60% 以上,且单机产量较高,相当于两对 1000mm的磨 要特点是制粉流程简单,易操作管理、单位产量较高, 常的研磨 -筛理改成部分或全部研磨—研磨—筛理的一种 粉机产量,因此前路心磨系统负荷大大减少,心磨系统 粉色较白,面粉灰分较高,麸皮较碎、电耗较高。 制粉方法。采用八辊制粉的主要特点是节省了筛理面积, 的道数缩短,采用撞击磨制粉的主要特点是心磨系统简 出粉率 70%-73%,吨粉电耗78-85kw· h,磨粉机单位接触 节省了气力输送设备、吨粉电耗较低,但是磨粉机单位 化,磨粉机和高方平筛的设备配备减少。但是面粉质量 长度 10mm磨辊/(10kg小麦· 24h)。 产量稍低,面粉质量稍差。 稍差,特别是一号粉的出率降低。
小麦制粉的工艺流程
小麦制粉的工艺流程
小麦制粉是将小麦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将其加工成粉状物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小麦制粉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清洁:将原料小麦经过风选、石选和磁选等清洁方法,去除杂质和异物,保证小麦的纯度和质量。
接下来是浸泡:将清洁过的小麦浸泡在水中,促进小麦中蛋白质的溶解和水分的吸收。
浸泡时间一般为8-10小时,浸泡后的小麦含水量增加,准备进入下一步。
然后是蒸煮:浸泡过的小麦经过蒸煮,一方面能使小麦胚芽获得适当的热量发芽,另一方面能软化小麦内胚乳,使其易于研磨。
常见的蒸煮时间为30-60分钟。
接下来是研磨:经过蒸煮的小麦进入研磨机,研磨机利用摩擦力将小麦研磨成粉末。
经过多道研磨,确保小麦粉质细腻,没有颗粒状物质。
然后是筛分:研磨后的小麦粉通过筛网进行筛分,去除大颗粒的异物和未研磨干净的小麦,确保粉末状小麦的纯度和质量。
接下来是浸泡漂白:为了提高小麦粉的白度,可以进行浸泡漂白处理。
将小麦粉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中,再用清水漂洗,可去除小麦粉中的色素和杂质。
然后是烘干:精制后的小麦粉含水量较高,需要经过烘干将其
含水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为14-16%。
最后是包装:经过烘干后的小麦粉经过称重、包装机包装,以方便贮藏、运输和销售。
以上是小麦制粉的典型工艺流程。
当然,不同地区、品种的小麦以及不同的制粉工厂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和特殊的处理方法。
但总的来说,清洁、浸泡、蒸煮、研磨、筛分、浸泡漂白、烘干和包装是制粉的基本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可以获得高品质的小麦粉。
小麦制粉流程图
小麦粉生产工艺流程图
→▲1 ▲2 ▲3
→→
→
▲4 ▲5
→→
→
▲6 ▲7 ▲8
→→→
↑▲9
↓
→→→
▲10▲11
→
▲12
▲为关键控制环节
1:头道麦筛,主要去除小麦中的大杂,筛网孔径为20mm;
2:二道麦筛,主要去除小麦中的大、小杂,筛网孔径为12mm、2.5mm;
3:磁铁分离机,主要去除小麦中的磁性金属物,磁力为10000高斯;
4:振动筛,主要去除小麦中的小杂,筛网孔径为2.0mm;
5:组合机,主要去除小麦中的大杂、小杂、石子,筛网孔径为8.5mm、2.0mm;6:自动加水机,主要功能为小麦的加水调质,自动测量原麦水份;
7:二次加水机,主要功能为小麦的二次加水调质;
8:去石机,主要去除小麦中的石子,工作振幅为5±0.5mm;
9:磨粉机,将完整的麦粒剥开,碾磨成粉,剥刮率设定为1B28~32%,2B46~58%;10:检查筛,入粉仓前的最后一道筛理,通过粉板检查高方筛筛网有无破损等;11:永磁筒,主要去除面粉中的磁性金属物,磁力为12000高斯;
12:微量添加机,添加微量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添加量为0.058g/kg;。
小麦制粉工艺流程解析
小麦制粉工艺流程解析
小麦制粉是将小麦磨成面粉的过程,是面包、面点等食品加工的基础
工艺之一、下面将对小麦制粉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解析。
1.清洗:将采收的小麦进行清洗,去除杂质、石块等,以保障面粉的
质量和卫生。
2.浸泡:将清洗过的小麦进行浸泡,使其吸水膨胀,方便后续的加工
处理。
浸泡时间一般为8-12小时。
3.蒸煮:浸泡后的小麦经过蒸煮,一方面可以使小麦糊化,有利于面
粉的提取,另一方面也可以杀灭小麦中的细菌和酵母。
蒸煮温度通常为
80-90摄氏度,时间为10-20分钟。
4.烘干:蒸煮后的小麦需要进行烘干,去除多余的水分,提高小麦的
贮存稳定性。
常用的烘干方法有阳光曝晒、机械烘干等。
5.粉碾:将烘干后的小麦经过粉碾机进行磨粉处理。
粉碾机利用碾盘
的反复摩擦实现对小麦的破碎和碾磨,将小麦磨成粉末状。
6.筛分:粉碾后的面粉需要进行筛分,去掉较粗的颗粒,以提高面粉
的质量和细腻度。
常用的筛分设备包括振动筛、气流筛等。
7.磨光:筛分后的面粉通常还需要进行磨光处理,以去除表面的粗糙
颗粒,使面粉细腻光滑。
常用的磨光设备有光面机、圆筒磨光机等。
8.包装:磨光后的面粉经过包装,通常使用密封包装袋,以防止面粉
受潮、虫蛀等。
上述是小麦制粉的一般工艺流程,具体情况还会根据不同的制粉目的、工艺特点和设备条件等因素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小麦制粉过程中,卫生和食品安全十分重要。
因此,在小麦制粉车间中要做好清洁、消毒等工作,严格控制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确保面粉的质量和安全性。
小麦粉加工工艺流程
小麦粉加工工艺流程
《小麦粉加工工艺流程》
小麦粉加工工艺流程是指将小麦加工成小麦粉的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多个环节和工艺步骤。
小麦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原料之一,它广泛应用于面包、饼干、面条等食品加工中。
下面就是小麦粉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
1.清洁:在小麦粉加工的第一步,小麦需要经过清洁,去除杂
质和坏粒。
这个过程可以利用除尘机、风选机和磁选机等设备进行清理工作。
2.磨碾:清洁后的小麦需要经过磨碾工艺,将小麦磨成小麦粉。
通常使用的设备有碾米机、筛分机和磨粉机等,通过这些设备将小麦磨成小麦粉。
3.粗筛:磨碾后的小麦粉需要进行筛分工艺,去除大颗粒和杂质,同时将小麦粉进行粗细分类,得到不同粒度的小麦粉。
4.精混:将不同粒度的小麦粉进行混合,使小麦粉的品质更为
均匀。
5.包装:经过以上的工艺步骤,最后一步是将小麦粉进行包装,通常采用自动包装机或手动包装,将小麦粉装袋封口,准备出售。
小麦粉加工工艺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只有严格控
制每个步骤,才能保证小麦粉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小麦粉加工工艺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提高产能和提升产品品质,满足市场的需求。
粮食加工学 第四章 小麦制粉
15
三、研磨效果的评定
(一)剥刮率 剥刮率是指物料由某道皮磨系统研磨、经筛理后,穿过粗筛的数 量占物料总量的百分比。 (二)取粉率 取粉率是指物料经某道系统研磨后,粉筛的筛下物流量占本 道流量或1皮磨流量的百分比。 (三) 粒度曲线 粒度曲线可体现研磨后不同粒 度物料的分布规律。该曲线的 横坐标表示筛孔尺寸,单位通 常为mm,纵坐标表示对应筛面 所有筛上物的累计百分比,横 坐标原点对应的筛上物累计量 为100%。
二、在制品的分类
(一)筛网 1.金属丝筛网 金属丝筛网通常由镀锌低碳钢丝、软低碳纲丝和不锈钢钢丝制成。 2. 非金属丝筛网 目前小麦面粉厂使用的非金属丝筛网主要有尼龙筛网、化纤筛 网、蚕丝筛网和蚕丝与绵纶交织筛网。
(a)全交织Q
(b) 半绞织B 常见筛网的编制方法
(c) 平织P
7
(二)在制品的分类
1.按物料分级要求的分类 (1)粗筛 (2)分级筛 (3)细筛 (4)粉筛 从皮磨磨下的物料中分出麸片的筛面。 将麦渣、麦心按颗粒大小分级的筛面。 指在清粉前分离粗粉的筛面。 筛出成品小麦粉的筛面。
2. 按粒度大小的分类 在制品按粒度大小可分为麸片、粗粒(麦渣、麦心 )和粗粉(硬粗粉、软 粗粉)。 麸片——连有胚乳的片状皮层,粒度较大,且随着逐道研磨筛分,其胚乳含量 将逐道降低。 麸屑——连有少量胚乳呈碎屑状的皮层,此类物料常混杂在麦渣、麦心之中。 麦渣——连有皮层的大胚乳颗粒。 粗麦心——混有皮层的较大胚乳颗粒。 细麦心——混有少量皮层的较小胚乳颗粒。 8 粗粉——较纯净的细小胚乳颗粒。
制粉过程中的各个系统及其作用 1.皮磨系统 将麦粒剥开,分离出麦渣、麦心和粗粉,保持麸片不过分破碎, 以便使胚乳和麦皮最大限度地分离,并提出少量的小麦粉。 2.渣磨系统 是处理皮磨及其他系统分离出的带有麦皮的胚乳颗粒,它提供了 第二次使麦皮与胚乳分离的机会,从而提高了胚乳的纯度。麦渣分离 出麦皮后生成质量较好的麦心和粗粉,送入心磨系统磨制成粉。 3.清粉系统 是利用清粉机的筛选和风选双重作用,将在皮磨和其他系统获得 的麦渣、麦心、粗粉及连麸粉粒和麸屑的混合物相互分开,再送往相 应的研磨系统处理。 4.心磨系统 是将皮磨、渣磨、清粉系统取得的麦心和粗粉研磨成具有一定细 度的小麦粉。 5.尾磨系统 位于心磨系统的中后段,专门处理含有麸屑质量较次的麦心,从中 提出小麦粉。 6
粮食加工学第四章小麦制粉
第三节 筛理
一、各系统物料的物理特性
1.皮磨系统
前路皮磨系统筛理物料的物理特性是容重较高,颗粒体积大小悬殊,且 形状不同,在皮磨剥刮率不很高的情况下,筛理物料温度较低,麸片上含 胚乳多而且较硬,麦渣颗粒较大,含麦皮较少,因而散落性、流动性及自 动分级性能良好。在筛理过程中,麸片、粗粒容易上浮,粗粉和小麦粉易 下沉与筛面接触,故麸片、粗粒、粗粉和小麦粉易于分离。
二、研磨设备 MDDK型磨粉机
MDDK型磨粉机的结构 1—吸风系统;2—集料斗;3—可调式刮刀;4— 轧距调节手柄;5—慢辊;6—快辊;7—物料通道 ;8—喂料辊;9—上磨门;10—喂料活门;11— 传感器;12—玻璃进料筒;13—匀料绞龙;14— 喂料辊;15—磨辊清理刷;A—物料流动路线; 15 B—轧距吸风流向
第四章 小麦加工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小麦制粉概述 研磨 筛理 清粉 小麦制粉流程 面粉后处理
1
第一节 小麦制粉概述
小麦制粉是利用研磨、筛理、清粉等设备,将净麦的皮层与胚 乳分离,并把胚乳磨细成粉,或经过配粉等处理,制成各种不同等 级和用途的成品小麦粉。
制粉过程主要包括研磨、清粉和筛理等部分。
9
三、小麦制粉的流程图
制粉流程是将各制粉工序组合起来,对净麦按规定的产品等级标 准进行加工的生产工艺流程。制粉流程简称粉路。
粉路图是一种表示制粉流程的示意图,通常用图形符号表示各种 设备,再用线条把各种设备连接起来,表示物料的流向。
粉路中常用代号
系统代号 意义 产品代号 意义 设备代号 意义
B
皮磨系统
打麸机采用φ1mm花铁筛面, 穿过筛孔的为麸粉。
刷麸机的图形符号
打麸机的图形符1号2
小麦粉加工工艺、面粉分类及面粉制品
小麦粉加工工艺、面粉分类及面粉制品一、小麦粉的加工工艺流程及相关设备小麦粉俗称“面粉”,面粉生产线从原粮到成品有四个工艺段,即:筒仓工艺段(初清)、清理工艺段、制粉工艺段、后处理工艺段。
1、筒仓工艺段(初清)筒仓入仓系统根据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不同,可以有两条线,也可以是一条线,两条线的处理能力,设备清单完全相同。
目的是把原粮从卸粮坑通过圆筒初清筛,震动分级筛和配仓刮板送入筒仓,进行贮存。
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原麦的初步清理。
筒仓设计有倒仓系统,倒仓系统的目的将下部温度高的小麦通过倒仓可以降低其温度,防止变质,同时进行清理。
筒仓部分的主要设备:圆筒初清筛,振动分级筛,脉冲收尘器,斗式提升机,配仓刮板机,运输皮带等。
控制系统实现的功能:原粮入筒仓、筒仓倒仓、筒仓入毛麦仓。
2、清理工艺段清理工段也可以分为两条线,采用三道筛理、三道去石、两道打麦、两道着水清理工艺,并设有二次着水润麦系统。
清理工段的设备主要有:(1)振动分级筛,主要用于物料的初次清理,使用场合:面粉厂和筒仓的谷物清理。
(2)打麦机,用于小麦的表面处理。
(3)去石机,将谷物流中的石子进行持续不断的分捡。
(4)批量秤,用于计量单位时间小麦的处理量和总的累计量。
(5)着水仪,水分控制就是对小麦加工过程中小麦人库原始水分、一次润麦水分、二次润麦水分、人磨净麦水分、在线面粉水分、麸皮的水分,实现在线检测并及时将测得数据汇总至中心控制室,经电脑处理后,反馈到屏幕上,形成曲线图,直观反映水分的变化趋势,以指导各工段水分的控制,保证最终产品水分符合标准要求,保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提高出粉率。
3、制粉工艺段清理后的小麦经过高方筛,清粉机,磨粉机制成面粉经过输送风机送入基粉仓。
主要的制粉设备有高方筛、清粉机、磨粉机。
关于输送:(1)小麦的输送设备主要有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斗提输送机;(2)面粉的输送方式分两种:一是风送,主要设备有罗茨风机,另外一个就是机械输送,主要设备有绞龙。
小麦粉生产中的加工工艺流程与操作管理分析
小麦粉生产中的加工工艺流程与操作管理分析所谓专用粉,就是专门用途的小麦粉。
即按面制食品的品质特性要求,按一定配方配置而成的小麦粉,以适应各个层次消费水平的需要。
随着面制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专用小麦粉的需求日益增长。
生产与面制食品相适应的各种专用小麦粉,已经成为我国小麦制粉企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因此,在保证优质原粮小麦的同时,选择高效的清理设备配合使用,完善制粉工艺与设备是生产专用小麦粉的关键环节。
在小麦制粉过程中,熟练掌控各系统的操作技能,各研磨系统运行的科学合理与否,都直接关系专用小麦粉品质和优质粉比率,是实现最佳制粉效果的重要措施与保障。
1专用小麦粉的特点专用小麦粉是相对通用小麦粉而言,针对不同面制食品的加工特性和品质要求而生产的小麦粉。
专用小麦粉种类很多,一般常见的有:面包粉、饼干粉、饺子粉、馒头粉、面条粉、蛋糕粉、自发粉、汤用粉、面糊粉等等。
每一种专用小麦粉根据加工相应的面制食品的加工特性和品质要求而生产的小麦粉。
专用小麦粉种类很多,一般常见的有:面包粉、饼干粉、饺子粉、馒头粉、面条粉、蛋糕粉、自发粉、汤用粉、面糊粉等等。
每一种专用小麦粉根据加工相应的面制食品时的工艺技术条件、饮食消费习惯、配方、地域等还可以细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质量和多品种的面制食品需求量日益增大,按食品的种类和质量要求,生产不同适应性的专用小麦粉,以供给家庭、酒店、宾馆、作坊和大型面制食品加工企业使用,已经成为我国小麦制粉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专用小麦粉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更好的品质指标小麦粉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两类,其一是理化指标,如粗细度、灰份、面筋、脂肪酸、含砂量、磁性金属含量等;其二是品质指标,即面团的流变特性指标,如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延伸性、拉伸阻力、评价值等,专用小麦粉区别于通用小麦粉便是用什么小麦粉制作什么面制食品,其效果最好O2)有更强的均衡稳定性影响专用粉生产的因素的确很多,有小麦品质的因素,有制粉工艺、设备的因素,有操作管理的因素,有改良剂质量的因素等等,因此,所有面制食品加工企业对专用小麦粉的最基本、最根本的要求,便是均衡而稳定。
小麦加工面粉工艺流程
小麦加工面粉工艺流程小麦加工面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其制作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工序。
下面是小麦加工面粉的工艺流程,包括每个环节的详细描述。
第一步:清洗小麦在刚从田地里收获时,会带有一些灰尘和杂质,需要进行清洗。
清洗过程中,首先将小麦放入清洗机中,利用水流的冲刷作用,将小麦表面的杂质全部清洗净。
第二步:浸泡完成清洗后,需要进行浸泡处理。
浸泡的目的是为了软化小麦,并且使外层的谷壳易于脱落。
浸泡的时间一般在6-12小时之间,时间越长,小麦就越软化,外壳就容易脱落。
第三步:脱壳脱壳是小麦加工面粉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脱壳的过程中,首先将小麦送入脱壳机器中,该机器会磨掉小麦的外壳。
脱去外壳后,小麦就被分成了两部分:麦胚和麦麸。
第四步:磨粉脱壳后的小麦被送入磨粉机进行磨制。
磨制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磨盘的摩擦力将小麦磨成粉末。
磨制的时间和方法会根据需要的不同面粉种类而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中筋面粉的磨制时间为30分钟到1个小时不等,高筋面粉则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制。
第五步:筛分磨制后的小麦粉需要进行筛分,以分离出不同粒度的面粉。
筛分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多重筛分设备进行分离,其中第一层筛分可以将大颗粒面粉分离出来,第二层筛分则可以分离出中等大小的面粉颗粒,第三层筛分可以分离出最小的面粉颗粒。
第六步:加工经过筛分后,不同粒度的面粉需要进行进一步加工。
加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不同的辅料,例如发酵剂、面包酵母等。
加工完成后,面粉就可以包装出售了。
小麦加工面粉的工艺流程如上所述,虽然每个环节都很简单,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很多。
只有掌握了每个环节的相关知识并进行仔细操作,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面粉产品。
小麦制粉流程图
小麦粉生产工艺流程图
→▲1 ▲2 ▲3
→→
→
▲4 ▲5
→→
→
▲6 ▲7 ▲8
→→→
↑▲9
↓
→→→
▲10▲11
→
▲12
▲为关键控制环节
1:头道麦筛,主要去除小麦中的大杂,筛网孔径为20mm;
2:二道麦筛,主要去除小麦中的大、小杂,筛网孔径为12mm、2.5mm;
3:磁铁分离机,主要去除小麦中的磁性金属物,磁力为10000高斯;
4:振动筛,主要去除小麦中的小杂,筛网孔径为2.0mm;
5:组合机,主要去除小麦中的大杂、小杂、石子,筛网孔径为8.5mm、2.0mm;6:自动加水机,主要功能为小麦的加水调质,自动测量原麦水份;
7:二次加水机,主要功能为小麦的二次加水调质;
8:去石机,主要去除小麦中的石子,工作振幅为5±0.5mm;
9:磨粉机,将完整的麦粒剥开,碾磨成粉,剥刮率设定为1B28~32%,2B46~58%;10:检查筛,入粉仓前的最后一道筛理,通过粉板检查高方筛筛网有无破损等;11:永磁筒,主要去除面粉中的磁性金属物,磁力为12000高斯;
12:微量添加机,添加微量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添加量为0.058g/kg;。
小麦制粉工艺流程
小麦制粉工艺流程
《小麦制粉工艺流程》
小麦制粉是一项古老而又重要的加工工艺,它是将小麦加工成小麦粉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小麦的各部分都得到了充分利用,生产出各种不同品质和用途的小麦粉。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小麦制粉的一般工艺流程。
首先是清洗。
通过清洗可以去除小麦表面的杂质、灰尘和其他不洁物质,使小麦更加干净,减少后续工艺过程中的污染。
接下来是浸泡。
将清洗干净的小麦放入水中浸泡,使小麦吸收水分,增加小麦的含水量。
这样做可以使小麦变软,并且有利于小麦的磨碎和加工。
然后是磨碎。
浸泡后的小麦经过磨碎机器的加工,将小麦磨成小麦粉,这是小麦制粉工艺的核心环节。
因为小麦粉的质地和颗粒大小直接影响到后续面包、面条等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最后是干燥和包装。
磨碎完毕后的小麦粉需要进行干燥,将水分蒸发掉,使小麦粉保持一定的含水量,以便保持小麦粉的新鲜度。
然后将小麦粉进行包装,以便存储、运输和销售。
除了上述的主要工艺流程之外,小麦制粉还有很多其他的衍生工艺,比如筛分、分级、加工成面条、面包、饼干等食品。
总的来说,小麦制粉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加工工艺,几千年来一直在为人类提供着重要的食品能源。
任务1 小麦制粉
≥26.0 ≥25.0 ≥24.0 ≥22.0
≤0.02 ≤0.02 ≤0.02 ≤0.02
磁性 金属物 (g/kg)
水分 (%)
脂肪酸值 (以湿基计)
气味 口味
≤0.003
13.5 ±0.5
≤80
正常
≤0.003
13.5 ±0.5
≤80
正常
≤0.003
13.0 ±0.5
≤80
正常
2、操作要点
(1)面粉的收集 面粉的收集是将从高方筛下面筛出的小麦粉按质量分别送
入几条螺旋输送机(2-4条),然后经过检查筛、杀虫机、称重 送入配料车间,称为基本小麦粉。
前路皮磨和前路心磨的小麦粉灰分较低,白度较好。 渣磨和前路心磨的小麦粉是从胚乳中心制得,其蛋白含 量比其他系统低,纤维素含量也最低,但降落数值较高,烘培 特性相对较好。 从后路皮磨和后路心磨制得的面粉来源于小麦胚乳的外围 部分,此部分面粉蛋白和纤维素含量较高,降落数值和形成面 筋能力下降,烘培特性相对较差。
任务1 小麦制粉
一、小麦制粉
小麦制粉的目的是利用研磨、筛理、清粉 等设备将净麦的胚乳与皮层及胚芽分离,并把胚 乳磨细成粉状或颗粒状,直接包装或经过配粉等 处理,制成各种不同等级和用途的成品面粉。
1、工艺流程
净麦
研磨
筛理
清粉
成品
2、操作要点
(1)研磨 研磨是制粉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研磨效果
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制粉效果。 通过对小麦的挤压、剪切、摩擦和剥刮作用,
标准 粉
按实物标准样 品对照 检验粉 色麸星
普通 粉
按实物标准样 品对照 检验粉 色麸星
≤0.70 ≤0.85 ≤1.10 ≤1.40
小麦制粉的工艺流程
小麦制粉的工艺流程
小麦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小麦制粉是将小麦加工成面粉的工艺流程。
面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原料,它可以用来制作面包、饼干、面条等各种食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麦制粉的工艺流程。
1. 清洗和筛选
小麦在加工之前需要进行清洗和筛选,以去除杂质和杂草。
清洗后的小麦会被送入筛选机进行筛选,去除不符合要求的小麦。
2. 浸泡
清洗和筛选后的小麦会被送入浸泡池中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小麦吸水膨胀,增加面筋的含量,提高面粉的品质。
3. 磨粉
浸泡后的小麦会被送入磨粉机进行磨粉。
磨粉机会将小麦磨成粉末状,同时分离出面筋和麸皮。
4. 筛分
磨粉后的面粉会被送入筛分机进行筛分,以去除面粉中的杂质
和麸皮。
5. 干燥
筛分后的面粉会被送入干燥机进行干燥,以去除面粉中的水分,提高面粉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6. 包装
干燥后的面粉会被送入包装机进行包装,包装成不同规格的面粉,以供市场销售和使用。
以上就是小麦制粉的工艺流程,通过这一系列的加工步骤,小
麦就可以被加工成高质量的面粉,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
食品原料。
小麦制粉工艺流程
小麦制粉工艺流程
小麦制粉工艺流程是指将小麦经过一系列加工工序,制成面粉的过程。
以下为一种常见的小麦制粉工艺流程。
首先,对收获下来的小麦进行初步清理。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去除杂质和破损的小麦颗粒,以提高后续加工的效率和品质。
接下来,对清理后的小麦进行浸泡。
浸泡的时间可以根据小麦的品种和水分含量而定,一般在6-8小时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小麦吸水膨胀,便于后续的磨粉工序。
然后,将浸泡后的小麦进行磨粉。
磨粉是小麦制粉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耗时的一步。
传统的磨粉方法是采用石磨,将小麦逐渐磨成粉状。
现代化的工艺则采用了机械磨粉的方式,效率更高。
磨粉后得到的是一种粗粉。
接下来,对粗粉进行筛分。
筛分的目的是去除粗糙颗粒和杂质,提高面粉的纯度和质量。
一般会使用多层筛网进行筛分,最终得到的是细粉。
然后,对细粉进行重选。
重选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面粉的质量和纯度。
这一步主要是通过气流将轻重不均匀的颗粒分离。
通过连续运行风选机,可以将面粉中的轻杂物和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面粉。
最后,对面粉进行包装和储存。
面粉通常会被装入纸袋、塑料袋或编织袋中,然后进行封口,防止潮气和杂菌的侵入。
之后,
将面粉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以保持其品质和口感。
小麦制粉工艺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最终的产品质量。
工艺流程的改进和优化可以提高工艺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面粉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制粉工艺流程解析
不同面粉厂因制粉工序的长短即研磨道数和生产能力及要求面粉的质量不同而有所差别。
生产能力大而要求面粉质量高的碾磨道数要长一些,反之即可短些。
一般情况下,生产能力为100—500吨的车间,在生产低灰分的等级粉和专用粉时,皮磨为4-5道,心磨9-11道。
为使各位面粉界人士更好地运用制粉知识,提高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现就制粉工艺各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 皮磨系统
皮磨系统是为以后的心磨系统强烈研磨提供粗粒和粗粉的,因此,皮磨的前路要求剥开麦粒,刮下胚乳,产生质量好的粗粒和粗粉,送往心磨系统,麸片送往皮磨后路,同时出少量的面粉。
此过程要求逐道研磨,保持麸皮完整,以得到最佳的胚乳与麸皮分离效果,因此,皮磨系统的道数,工艺流程,磨辊的技术特性和与之相应的操作极为重要。
1、皮磨系统的基本流程举例:(见图B1、B
2、B3)
图B1、B2、B3列举了三种皮磨系统的常用流程,读者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各流程的特点。
由于前路皮磨分级的物料种类较多,故将粒度在50-60GG/10XX-12XX之间的物料送到重筛进行再次分级。
图B1中前道皮磨分级筛分出粗渣进清粉机,图B2中前道皮磨分级筛20W/32W分出的粗渣进渣磨,32W/52GG分出的细渣进清粉机,皮磨系统平筛不设粉格,全由重筛出粉。
2、磨辊的技术特性
皮磨系统磨辊技术特性各厂家相差不大,一般情况下,1皮的齿数为3.8-4.1牙/厘米,以后每增加1道,每厘米增加1.6牙左右;磨齿的排列,前道采用钝对钝,后道采用锋对锋;相应的磨齿角度前道65/30也有67/21的,后道40-50/65-60;斜度前道4-6%,后道8-10%,也有采用后道小于8%的;磨辊转速为500-600转/分钟,产量要求高的可适当增加;快慢辊的速比皮磨多采用1:2.5。
从目前各厂家的磨辊技术特性看,前道皮磨齿数少,钝对钝排列,齿角小,斜度小,以保证能吃较大的流量,产生较多优质的粗粒和粗粉,并保持麸片的完整。
后路采用齿角大,齿数多,斜度大,锋对锋排列,以达到刮净麸片,提高出粉率的作用。
3、剥刮率和取粉率
因各厂前道皮磨流量有一定差别,剥刮率也有所不同。
参考数据为1皮28-40%,二皮35-55%。
前路1-2皮主要是剥开麦粒,大量提取麦渣和麦心,相应少出面粉。
2皮配合1皮进一步剥开麦粒,提取优质麦渣和麦心,3皮在有一定厚度上的麸片上再提取一部分细麦渣和细麦心,一般从3皮来料看,麸片上含胚乳已大量减少,粒度也在变小,故3皮所获得的是质量比1、2皮较次的麦渣和麦心。
4-5皮可列为皮磨的后路,4皮是进一步刮下麸片上剩余的胚乳,以提高出粉率,5皮再次重复刮麸,保证麸皮刮净,由于进5皮的主要为细颗粒麸片,一般只设5皮细。
前道皮磨系统不要求多出粉,1-3皮取粉率应在15%以下,4-5
皮取粉率应在4%以下,整个皮磨系统不应超过20%。
4、分析
一般地,各厂皮磨道数基本相同,4-5皮,很少采用6皮的。
1-2皮相互配合,提取大量的粗粒,因而2皮麸皮的破碎程度不大,在粗筛上筛出的筛上物仍大量是大片麸片。
经3皮后麸片粉碎较多,含粉也已大量减少,单位体积内麸皮数增加,这时分成粗细皮磨,采用分磨混筛是较为合适的。
二、 皮磨重筛分级系统
目前几乎所有的面粉厂都使用重筛,按颗粒分级,保证进清粉
机的物料不含粉,以发挥清粉机的效率。
皮磨重筛分级的基本流程:(图D1、D2、D3)
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对皮磨的物料要进行多层次的分级,
分出的物料有6-7种之多,但往往受平筛每仓的筛格数、筛理面积和出口等的限制,不可能一次筛分清楚,便将前道皮磨物料经两次筛理,第一次筛出大小麸片、粗细麦渣和面粉,而将麦心再经一次筛理,进一步分级,并筛出第一次未筛筛净的面粉。
进重筛的物料应是1、2皮粒度为48GG/12XX的筛出物,从粒度与质量上分析应是麦心和粗粉的混合物,经重筛筛理后分成三种物料,12XX粗粉进心磨系统。
重筛粉筛12XX的筛下物小麦粉应是不多,而且已经过平筛筛过一次,进入重筛的只是未筛净的物料。
如经重筛过多地筛理,造成筛枯,出粉的灰分过高是不适宜的。
如在重筛前设置撞击松粉机,将麦心作一次撞击粉碎,就会比不设松粉机增加一倍多。
因此,重筛筛面配置
的原则是:将其中面粉筛净,以保证向清粉机提供颗粒均匀的物料,保证清粉效果。
三、 清粉系统
磨制等级粉、灰分低的高质量食品专用粉时,前道皮磨系统的物料经筛理后得到的粗粒和粗粉,都是由大小、形状和表面状态不同的颗粒组成,麦渣的大小在18W/60GG之间,粒径约0.35-1.25毫米之间,粗粉在8XX-12XX之间,粒度约0.1-0.3毫米。
麦渣、麦心、粗粉的混合物由纯胚乳、带麸胚乳和麸屑组成,麦渣、麦心的混合物中磨碎的麦皮混入面粉后就会使面粉灰分增加,粉色变暗,面粉的经济价值降低。
因此,为了提高低灰分的面粉的出粉率,提高面粉品质,各公司均使用清粉机,组成清粉系统。
1、清粉系统的基本流程:(图P1、P
2、P3)
2、清粉系统组成的原则:首先将1-2皮的大、中粗粒、粗粉都经过有强风的清粉机清粉。
经清粉送到心磨系统去的物料,基本是灰分低的优质麦心,在心磨后无需再安排清粉工作。
对3皮的中、小粗粒及粗粉经过清粉工作,可以直接增加进入心磨系统优质麦心的数量,多出优质的小麦粉。
3、图P1的清粉系统较为简化,设粗渣、细渣、麦心、次渣四道清粉系统。
生产能力小的厂一般只设粗渣和细渣两道清粉系统,麦心和次渣不再清粉。
图P2的清粉系统比较完善,分麦渣清粉机、麦心清粉机、1渣磨清粉机、2渣磨清粉机、次渣磨清粉机和次麦心清粉机六道清粉系统。
所有进清粉机的物料经清粉后,首先取得的筛下物优质麦心,其灰分在0.5%—0.7%之间,进前路心磨,其次的筛下物是连有部分麸皮的麦渣,进1Mc或渣磨,第二第三层的筛上物同样进1Mc或渣磨,第一层筛上物连粉麸进皮磨,如果清理细物料时进尾磨。
经清粉机后送入其他系统研磨的物料,其质量(灰分)必须是与之相当的系统。
同样。
进清粉机的物料必须是粒度相当和质量相近,这样才能发挥清粉作用,取得好的清粉效果。
清粉机筛孔的配置,可按精选物料的粒度来选配,即按物料在平筛中穿过和留存的筛面规格选配,如精选粒度为18W/32GG的麦渣,配备清粉机筛面,进口端筛孔比物料在平筛中留存的筛面稀6-8孔,出口端等于平筛中穿过筛孔数或稀2孔。
四、 渣磨系统
渣磨系统是将皮磨系统平筛分级筛筛出的连麸粗粒破碎成含麸极少的麦心或粗粉送入心磨系统,制取优质小麦粉。
渣磨系统的基本流程:(图S1、S2)。
图S1中的渣磨采用齿辊,磨齿角度为70/70,1渣的齿数为9.4牙/厘米,斜度为4%。
图S2中的渣磨,1渣2渣采用光辊,3渣为齿辊,磨齿角度为40/70,齿数为10.8牙/厘米,斜度8%。
在图S2中渣磨系统本身平筛未设粉格,分级筛筛下物进皮磨重筛,再次分级筛出面粉。
渣磨的作用是从渣上刮下麸屑,提供心磨纯的麦心,同时将麦心磨细成粉。
因此,要求磨辊的技术特性齿角大、齿数多、斜度小,速比接近于光辊。
五、 心磨系统
心磨系统是将皮磨系统、清粉系统、渣磨系统所获得的含麸很少的粗粒、麦心、粗粉逐道磨细成粉。
在研磨过程中并不断地从未磨细的物料中筛出麸屑。
是提高好粉出率的主要出粉部位。
因此,各公司的设计心磨数量,占全部磨辊接触长度的62-65%。
1、心磨系统的基本流程(图M1、M
2、M3)
2、分析:心磨系统流程基本相仿,一般为7-11道,心磨系统一方面不断将麦心磨细成粉,同时逐道提出麸皮,麸皮的粒度小,含粉量多,宜集中单独由尾磨处理,这样有利于提高下道心磨物料的质量,又利于刮净细麸皮上的胚乳。
在4M前提取的面粉较好,灰分在0.6%以下,以后灰分逐渐由0.6升高到1%左右。
一般地,尾磨前的磨作为优质麦心磨,尾磨后的磨作为次麦心磨。
优质麦心磨是出好粉和提高出粉率的关键所在。
优质麦心磨的总出粉率一般在40%以上,灰分在0.5%以下。
心磨系统的平筛前均设置松粉机,物料经研磨后先经松粉机处理,优质麦心磨后使用撞击松粉机,次麦心磨后使用打板松粉机。
其作用是可以将心磨光辊压成片状的物料粉碎,以提高筛理效率,同时还有粉碎胚乳,击下麸上粉屑的作用。
有测定,经松粉后的物料,一般可增加粉心10%以上,尤其优质麦心磨系统将增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