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设计:
班级:组号:姓名:
课前部分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知识及内容。
2.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主张。
3.学习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4.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
【知识链接】
一、文学常识
1、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名伋)的弟子。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迂腐,空谈,对处理具体事情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之一。
2、主要思想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轲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他同时却又十分强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地位之不可改变,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2)坚信人性本善
孟轲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3)后天教育至关重要
孟轲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还必须通过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尽量去扩充和发展这些“善端”。他主张只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内心的“善端”,就会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
孟轲最强调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孟轲认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4)此为真正的大丈夫
孟轲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二、出自《孟子》的成语
始作俑者一暴十寒明察秋毫引领而望缘木求鱼寡不敌众与民同乐
水深火热箪食壶浆出尔反尔解民倒悬事半功倍具体而微出类拔萃
心悦诚服反求诸己与人为善绰绰有余怨天尤人舍我其谁为富不仁
乱臣贼子自暴自弃不虞之誉好为人师何出此言手舞足蹈不为己甚
左右逢源夜以继日自怨自艾先知先觉集大成者却之不恭杀人越货
茁壮成长知人论世专心致志舍生取义杯水车薪言归于好以邻为壑
习焉不察独善其身不言而喻引而不发仁民爱物当务之急茅塞顿开
言近旨远同流合污五十步笑百步君子远庖厨挟太山以超北海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顾左右而言他救民于水火之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尽信书,不如无书
三、孟子的名言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尽信书,不如无书。
12、如欲平治天下,在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1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知识梳理】
1、正字音
①王好.战()②弃甲曳.兵而走()
③涂有饿莩.()④数罟
..不入洿.池()⑤鸡豚.狗彘.之畜.()⑥谨庠.序之教()
⑦申之以孝悌.之义()⑧养生丧.死无憾()
2、通假字
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无.失其时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重点实词释义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2)邻国之民不加.少
(3)请.以战喻.(4)填然
..鼓之
(5)数罟
..不入洿.池(6)是使民养生丧死
....无憾也
(7)谨庠序
..之教.(8)申.之以孝悌
..之义.
(9)颁白者不负戴
..于道路矣(10)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1)涂有饿莩而不知发.(12)非我也,岁.也
(13)斯.天下之民至焉
4、文言虚词
(1)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之:寡人之于国也
察邻国之政\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鸡豚狗彘之畜\百亩
之田\数口之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斯天下之民至焉
无如寡人之用心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3)以:请以战喻
可以无饥矣
斧斤以时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
5、词类活用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2)然而不王者
(3)树之以桑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王无罪岁
(6)谨庠序之教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8)填然鼓之
6、句式知识
(1)特殊句式
①是亦走也
②非我也,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