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阳师范学院
题目: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姓名:李明
学号: 1 3 0 3 0 4 0 1 0 7
专业:历史学
班级: 2013 级 1 班
指导教师:吴节义
2014年12月25日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要了解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首先要了解其具体含义,先简述它们的内容。
一、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一)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二)本能论
本能论构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本质。弗洛伊德认为,本能这个词“代表了所有生于身体内部并且被传递到心理器官的力”,本能是一种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本能的目的是寻求满足,消除身体的欠缺状态。本能的对象是能满足欠缺状态的事物或手段。
(四)、人格论
1、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
伊底又称本我,它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它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能量直接来源于肉体。伊底是完全非理性的,它遵循着快乐原则。伊底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它由遗传的本能、欲望构成,肉体是它的能量源泉。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监督的自我。超我遵循至善原则,即它督促自我加强控制、引导本能冲动,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超我形成于幼儿期,因为光靠自我的力量不能控制伊底的本能冲动,所以,超我的形成是必要的。这些宝贵的思想对人格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影响重大。但是,他过分强调性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理性意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为他的人格理论留下了明显的缺陷。(五)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论
弗洛伊德在对自我功能以及神经症和精神病根源的研究中,提出了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的系统观点。
二、新精神分析理论
(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
埃里克森的阶段论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但他的学说更为乐观,更认同人类积极发展能力的主动性。他认为,如果个体能够积极的加以解决,那么将促进个体形成良好的自我品质,如果个体不能顺利的应对,则会影响个体的进一步发展或是留下问题。
(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理论强调,寻求控制感、力求完美和克服自卑是人类的本能。当我们体验到自卑时,我们便被追求优越的力量所驱动。他指出,优越并非一定是比他人优越,而是从一种只觉到的较低的位置发展到较高的位置,从感觉到不足到感觉到增强,通过追求能力、控制、完美从而克服无助感。
(三)霍妮-社会文化理论
霍妮认为,产生神经症的个人内心冲突,虽然不排斥性压抑、遗传禀赋、童年经历等个人特征,但本质上它却来源于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个人施加的影响。人性、人的各种倾向和追求、人所受到的压抑和挫折、人的内心冲突的焦虑,乃至什么是正常人格、什么是病态人格的标准,所有一切都因文化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四)荣格-分析心理学
荣格在弗洛伊德对人类无意识的发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广泛研究了各民族宗教神话之后,提出了一套颇有说服力的人类心灵深层结构理论,并称之为分析心理学。在分析心理学体系中,心灵被当作人格的总体,它囊括一切意识和无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荣格认为,作为总体的心灵包括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五)对象关系相关理论:
1沙利文-人格意想理论
人格定义:人格是重复的人际情境的相对持久模式,重复的人际情境是一个人生活的特性。人格意象是个人对他们自己或他人在需要满足,或是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沙利文认为,人格意象的想形成开始于婴儿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婴儿逐渐形成有关“我”的三方面的人格意象,即好我、坏我、非我。2科赫特-自我对象理论
科赫特认为,不能用里比多投注的目标来解释自恋。自恋是一种个体在童年时的自我心理结构的获得性缺陷,以及随之而来的继发性防御和代偿性结构的建立。科赫特最终抛弃了传统精神分析中的本能模式、采用新的理论模式来说明自恋的发展。科赫特的自我对象理论认为,自我是人格结构的核心,人格发展状况取决于自我的发展状况。
三、异同:
(一)、相同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和新精神分析理论都属于精神分析理论,都强调人格的作用。
(二)不同点:
1.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性本能的动力作用,幼年时期没有得到满足、被压抑的欲望会进入无意识,在无意识中继续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提出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根据力比多在不同时期投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2.艾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强调理性自我对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以自我的理性调节作用为核心,提出了心理社会理论,并根据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艾里克森认为,通过自我的调节作用,危机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解决,个体相应就形成积极人格成分;心理发展的动力不仅仅在于生物成熟因素,社会的期望也是成长的动力,心理发展不是停止在青春期,而是持续一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