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网上选课须知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网上选课须知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网上选课须知
体育课程是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是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师资和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置的。

课程按照体育类项目进行分班教学,每个班级人数不超过30人,学生自主选择各类项目班级和教师上课。

课程设置为:
1、一、二年级本科学生每学期开设体育必修课(课程名称体育1、体育
2、体育
3、体育4),每周安排体育课2学时,每学时45分钟,每学期1学分,共4学分。

课程按照项目分班教学,项目设置为:篮球、排球、软式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套路、武术散手、健美操等。

2、全校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每学期18学时,1学分。

课程按照项目分班教学,项目设置为:篮球、排球、软式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套路、武术散手、健美操、健美、艺术体操、形体、定向运动、跆拳道、轮滑、瑜伽、体育舞蹈、体育养生、橄榄球、棒垒球、棋牌、综合健身等。

3、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保健与康复体育课,每学期36学时,1学分。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运动技能。

本文将提出一个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旨在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参考,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设计和实施体育教学。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3. 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5.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涵盖以下几个主要领域的体育运动:1. 球类运动(篮球、足球、排球等):学习基本的传球、投篮、接球和配合技巧;2. 田径运动:包括短跑、长跑、跳远、跳高、投掷等项目的基本技能训练;3. 游泳:学习基本的游泳姿势、呼吸技巧和各种游泳样式;4. 格斗运动:学习基本的跆拳道、柔道或拳击动作;5. 健美操: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协调能力和形体美感;6. 其他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

四、课程组织1. 教学时间分配:- 每周三节体育课,每节课45分钟;- 每个学期共36周;- 每个学年共108节体育课。

2. 课堂组织:- 分组活动:学生根据兴趣和水平分组进行训练和比赛;- 循序渐进:按照难易程度,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多样化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3. 评估方式:- 基于技能和表现的评估: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参与度来评估;- 个人报告和自评: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 团队合作评估:对团队合作的表现和贡献进行评估。

五、课程要求1. 学生应穿着适合体育运动的服装和鞋子;2. 学生应遵守体育课纪律和安全规则;3. 学生应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尊重教师和同学;4. 学生应按时参加课程,并主动参与体育比赛和活动。

六、教学资源为了支持体育教学,学校将提供以下资源:1. 体育器材和设施:学校体育馆、操场、游泳池等;2. 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平台:通过学校网络平台或社交媒体,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3. 专业培训和指导:学校将安排专业教师或教练进行培训和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根据这一精神2002年8月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从此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定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紧紧围绕育人的宗旨,把体育理论知识、技能与健身健康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把与之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培育健康的心理和培养健全的人格结合到课程教学中。

通过体育教育使全体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增强,运动技术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得以促进。

体育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

使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地、经常地参与身体锻炼;其次是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打桩技能,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合理有效的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锻炼效果的评价方式等,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并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二——三项自己较为喜欢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为今后的锻炼打好基础。

其实,体育教育使学生提高其运动参与意识和运动技术技能,都是实现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手段,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学生“身心适”的健康促进。

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培养目标主要由三个三级目标构成,即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性目标。

即健康三维观。

身体健康目标是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掌握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身体健康目标服务。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引言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协调能力的提高,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本文将探讨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意义、目标定位以及推动体育课程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体育课程的意义体育课程对学生发展全面素质十分重要。

通过体育课程,学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此外,参与体育活动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以及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二、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目标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并培养他们的体育素养。

这包括:1.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耐力、爆发力、灵敏度和协调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团体项目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通过培养学生在运动中的领导能力,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领导者和合作伙伴。

三、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1. 运动技能:包括各种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和实践技能,如篮球、足球、游泳等。

2. 体育理论知识:包括了解运动规则、规范和策略,学习运动训练方法和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知识等。

3. 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健康、学习保健知识和生活习惯,如饮食均衡、心肺功能的提高和心理健康等。

四、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1. 基础技能训练:通过系统的基础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运动的基本技能和规则。

2. 游戏和竞赛:通过组织游戏和竞赛活动,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3. 小组合作和项目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和项目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五、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评估方式1. 学期成绩考核:通过考试或项目评估等方式,对学生在不同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 课堂参与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合作与领导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评估。

六、推动体育课程发展的关键要素1. 教师素质的提高:重视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大学体育(三)》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三)》课程教学大纲
树立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养成终身养生的习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表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课程三维目标
毕业要求目标
本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

医学知识

通识性知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有关艺术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有关国情的知识,等等)
□论文□报告□大型作业□课程作品其他
开课学院
体育学院
开课基层
教学组织
公共体育部
面向专业
非体育专业
开课学期
1
课程负责人
审核人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课程网址

所属通识选修课模块(备注:通识必修课不用填,通识核心选修课必填)
□1. 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模块
□2. 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模块
□3. 生命关怀与生态环境模块
下学期10%
(梅山和植物园校区下学期20%)
游泳成绩
蹬边滑行、自由泳
价值目标
随堂考试
游泳大纲
上学期0%
下学期20%
(梅山和植物园校区0%)
总分
100
随堂考试
大纲
100
附:考核项目详细评分标准见各分项大纲。
八、教学资源
表6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
资源类型
资源
教材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8,.非外文原版
□4. 社会科学与公共责任模块
□5. 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模块
课程简介
大学体育课程是寓促进思想品德教育、身心和谐发展、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其内容涵盖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形体、瑜伽、体育舞蹈、排舞、武术、太极拳、体适能、健美、体育养生、花样跳绳、轮滑、游泳等项目。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具备自主、科学的运动健身的能力。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DB1201001-4
课程名称
体育(一、二、三、四)
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必修课
英文名称
Physical Education
开课单位
体育部
面向专业
材料类
授课语种
汉语
学分
4
总学时
120
理论学时
120
实验学时
讨论学时
上机学时
其他学时
开课学期
第1-4学期
先修课程

一、课程简介
体育是材科类学生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亦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
启发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
线上慕课
1
授课(2)
作业8
体育二
运动素质2
能够明确自身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协调等基本身体素质体质健康状况,开展专项锻炼。
现场示范
1
授课(7)
作业9
体育二
专项运动技术与技能2
能够明确专项基本技术战术、运动技能,开展团队运动。
现场示范
教学竞赛
1
授课(16)
作业10
体育二
身体素质考核2
能够通过专项运动,明确自身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指标。
教学竞赛
1
授课(1)
作业11
体育二
技能考核2
能够明确专项技术动作标准,科学开展体育活动。
现场示范
教学竞赛
1
授课(3)
作业12
体育三
体育基础理论3
能够理解健康和体育的含义、体育锻炼对人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能够明确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原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简述运动中的医务监督等知识。

《体育》教学大纲(本科)

《体育》教学大纲(本科)

体育一、课程目的和任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

健康体魄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通过体育教育大力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使学生成为具有现代精神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二、理论课教学(一)教学目标1.加强学生对体育的思想教育意识,使学生认识体育的重要性,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2.掌握科学锻炼身体及自我评价和监督的方法。

3.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了解体育教学模式。

(二)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学时体育基础理论1.我校体育教学综述2.体育养生与终身体育3.体质健康与测量评价2合计2三、实践课教学(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努力增强学生体质,保障身体健康,提高抵抗疾病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懂得如何利用体育锻炼进行防病、治病和强身健体。

3.注重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使学生通过体育活动等积极手段,调控及改善心理状态。

在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评价体质健康标准,以指导自我进行科学锻炼身体,充分体会运动的乐趣。

4.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体育欣赏能力,注重学生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5.通过体育教学活动,陶冶情操,锻炼意志。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二)实践课教学1.特色课教学(1)太极拳教学:(含长学制)学生的必修课程。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体育教学部2010年9月目录一.编写大纲的指导思想1二.课程性质1三.课程目标1四.课程设置2五.选编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3六.考试与评定办法4七.执行大纲的要求5八.学期教学计划制定要求5九.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课教学纲要6十.各专项课程教学纲要71.篮球72.足球93.排球124.羽毛球145.乒乓球166.网球187.健美操198.艺术体操239.瑜伽2610.芭蕾形体2811.健美运动3012.武术3213.空手道3414.柔力球3715.导引养生3916.体育保健班4017.游泳(季节课)41十一.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课教学纲要431.足球运动训练课432.田径运动训练课44十二.本科高年级(三、四年级)体育选修课教学纲要461.乒乓球选修课462.排球选修课463.足球选修课474.羽毛球选修课485.网球选修课49十三.本科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课纲要50编写大纲的指导思想体育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文件)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的精神,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以2003编制的教学大纲为基础,重新修订上海理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其目的在于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改善心理状态及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与创新性。

培养学生形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

并根据目前学生体质状况,结合上海理工大学体育教学师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探索适合我校特点的体育教学特色,使学校体育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山东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山东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传统。

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方面,体育课程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山东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其在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意义。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山东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基于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

大纲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

大纲中应包含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要素,以确保课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首先,课程目标是制定教学大纲的核心。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此外,课程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乐观向上的心态,以及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教学内容是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技能训练和体育项目实践等方面。

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体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技能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通过体育项目实践,学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是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

评价方式应多样化,既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也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二、教学大纲的实施教学大纲的实施是保证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环节。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支持。

首先,教师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关键。

教师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学生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主体。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网上选课须知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网上选课须知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网上选课须知体育课程是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是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师资和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置的。

课程按照体育类项目进行分班教学,每个班级人数不超过30人,学生自主选择各类项目班级和教师上课。

课程设置为:1、一、二年级本科学生每学期开设体育必修课(课程名称体育1、体育2、体育3、体育4),每周安排体育课2学时,每学时45分钟,每学期1学分,共4学分。

课程按照项目分班教学,项目设置为:篮球、排球、软式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套路、武术散手、健美操等。

2、全校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每学期18学时,1学分。

课程按照项目分班教学,项目设置为:篮球、排球、软式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套路、武术散手、健美操、健美、艺术体操、形体、定向运动、跆拳道、轮滑、瑜伽、体育舞蹈、体育养生、橄榄球、棒垒球、棋牌、综合健身等。

3、针对伤、病、残等学生开设保健与康复体育课,每学期36学时,1学分。

选课注意事项:1、学生必须按照各自学院的规定上课时间,选择项目班级上课。

2、选课时只能选择指定时间内设置的项目课程班级,每个班级设定人数上限为30人,课程班级选满后进行抽签,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喜好尽快选择班级,如人数已满则应尽快选择其它项目班级,直至选择到课程为止,学生必须选择一个项目班级上课学习,不选择课程上课学习则不能参加学期末的考试。

3、学生成绩累计60分及以上或合格便为及格,但必须参加该学期所有内容的考核。

学生考试无补考或缓考,学期不及格需在下学期重修。

学生必须按时听课,方准参加课程考核,缺课累计达到或超过课程学时总数四分之一者,则取消参加该课程期末考试的资格。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要转项目班级上课,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学生可以在升入二年级时申请转项目班级上课(在学期第一周),但必须经过考试后,由接受班级的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及场地实际情况,按照考试成绩决定所转人数及人选。

山东体育大学体适能教学大纲

山东体育大学体适能教学大纲

山东体育大学体适能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体适能是指除足以胜任日常工作外,还能有余力享受休闲,及能够应付压力与突如其来的变化的身体适应能力,但是个体的体适能必须是全面的,它包括身体的、心智的、情绪的、精神的和社会的要素,缺其一就无法达到整体的健康。

体适能是人们从事需要速度、耐力、力量和柔韧性等身体活动的能力。

体适能课程主要教授与健康体适能有关的知识和方法,体育活动对改善有氧体适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作用的知识和方法。

二、编写依据:根据 2008 版《山东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以及新形势的需要而制定。

【开课对象】:四年制本科,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

【学分】: 2 学分【总学时】: 32 学时三、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一)本课程为体育专业的选修课课。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体适能的提高方法,掌握体适能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

(三)帮助学生发展有助于形成体力充沛、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

(四)逐步培养学生对身体锻炼的浓厚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身体运动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手段。

四、内容纲要及基本要求(一)绪论健康和体适能掌握体适能的概念、各组成要素;科学地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含义;熟悉生活方式的目标和行为方式;终身体适能目标。

了解体育活动和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影响体适能和健康的因素;体适能测评的发展简史及趋势。

(二) FMS 评估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功能性运动检测,简称 FMS) 是一套被用以检测运动员整体的动作控制稳定性、身体平衡能力、柔软度、以及本体感觉等能力的检测方式;通过 FMS 检测,可简易的识别个体的功能限制和不对称发展。

FMS 是由 Gray Cook与 Lee Burton 在 1995 年提出,而且自 1997 年起即被广泛应用,也是目前国际网球协会 ITF与 ATP所使用的身体评估标准,但是 FMS一直到2006 年才在运动科学的学术期刊中被发表出来(Cook, Burton, & Hogenboom, 2006),最近则有不少相关的研究成果。

体育教学大纲内容

体育教学大纲内容

体育教学大纲内容一、引言体育教学大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和明确体育教学内容、目标和评价标准。

本文将就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探讨。

二、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在体育学科方面所应达到的核心能力进行阐述。

其中核心能力包括身体素质的提高、运动技能的掌握、运动意识的培养等方面。

每个年级的课程目标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阶段性需求进行具体而详细的安排。

三、知识与技能体育教学大纲明确了各个学段学生需要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在知识方面,体育大纲要求学生学习基本运动规律、体育项目的技巧要领、运动训练的方法等。

在技能方面,大纲强调学生的基本动作能力、运动技巧和战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活动内容与安排体育教学大纲详细列出了各学段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所需进行的各项活动。

这些活动围绕运动技能、游戏、运动训练等展开。

大纲要求学生通过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培养综合运动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五、教学方法体育教学大纲强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灵活掌握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问题导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大纲还注重以游戏和趣味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体育评价标准体育教学大纲将体育学科的评价分为定期考核和日常评价两个方面。

定期考核主要以考试形式进行,考察学生对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日常评价则侧重于学生在课堂活动、体育竞技和体育课外活动中所展现出的综合素养和团队精神。

七、反思与展望体育教学大纲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科学理论,不断反思和调整大纲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并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意识。

八、结语体育教学大纲作为指导体育教学的重要文件,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学科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和学校应本着实际情况,切实执行大纲要求,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

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大纲一、引言体育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育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体育教学大纲,旨在为教师提供指导,有效展示体育教学的核心要素和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各种体育训练和活动,提高学生的体力、速度、灵活性和协调性。

2.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通过体育知识和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团队项目和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体育基本知识:教授学生有关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则、技能和战术知识,如足球、篮球、排球等。

2. 体育技能训练:通过系统的体育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如跳远、投掷等。

3. 体育项目选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不同的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如田径、游泳等。

4. 团队合作训练:通过团队项目和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师生互动: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

2. 任务驱动:设置具体的任务,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参与。

3. 分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和竞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视听辅助:适当使用多媒体工具和教具,如幻灯片、视频等,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测试和考试:通过正式的测试和考试,评估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体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比赛,评估学生在实际运动中的表现和能力。

3. 作业和小组项目:布置作业和小组项目,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六、教学资料和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根据不同年级和课程要求,选用合适的体育教材和参考书,提供学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1. 引言大学体育教学是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体质和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大学体育教学大纲,明确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以指导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

2. 教学目标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身体素质,如力量、速度、灵敏度、柔韧性等。

2.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敏捷性。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加强学生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

4.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

5.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预防和减少学生的身体疾病。

3. 教学内容本大纲将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3.1 羽毛球•基本技术:拍法、接发球、截击等。

•战术技术:攻防转换、配合技术等。

•比赛规则:羽毛球比赛规则的介绍。

•身体状况:羽毛球对肢体灵活性和耐力的要求。

3.2 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

•战术技术:进攻战术、防守战术等。

•比赛规则:篮球比赛规则的介绍。

•身体状况:篮球对协调性、敏捷性和反应能力的要求。

3.3 游泳•基本技术: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等。

•战术技术:游泳姿势、节奏掌握等。

•比赛规则:游泳比赛规则的介绍。

•身体状况:游泳对心肺功能和耐力的要求。

3.4 健身操•健身操基本动作:伸展、弯曲、挺身等。

•健身操动作组合:不同动作的组合。

•健身操节奏:音乐和动作的配合。

•身体状况:健身操对肌肉柔韧性和心肺功能的要求。

4. 教学方法大学体育教学将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动作和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

2.分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训练和比赛,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

体育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05(适用专业:本校各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1、课程性质该课程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发展,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体育知识,加强体育锻炼,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所需要的技术工人。

2、课程任务(1)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培养他们懂体育、爱体育,会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了解并掌握一般体育项目和竞赛规则,具有参加体育活动和组织小型体育竞赛的基本能力。

(2)向学生传授卫生保健基本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以后安全从事生产劳动、保持自身健康奠定基础。

(3)根据技工学校的特点,结合不同工种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地体育训练,提高他们的健康状况,具备未来要从事专业所必需的身体条件。

(4)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和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思想作风。

具有勇敢顽强、合理竞争、实事求是的精神,文明礼貌的习惯,以及乐观、自信、进取的心理素质。

3、课程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他们具备未来职业所要求的健康身体和良好体能;并逐步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养成重视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教学形式本课程教学形式主要是讲授、练习。

三、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 《体育》(第三版)以及《学生体制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王佐平主编,中国劳动出版社。

2.《体育与健康》;梁道松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

3.《体育与健康》;张瑞林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

四、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本课程总学时72学时,实际教学过程按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由于体育课程跟季节、温度、场地、所需器材、学生的不同体质等等有关,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课程。

因此,体育课程全年计划如下:第一学期阶段一:九至十月份,周次1-6,平均气温21摄氏度。

此时秋高气爽,风和日丽,不冷不热,有时会出现秋雨,是第一学期的教学前期,此时正是学年的开始,来自不同学校的新生尚不太了解,需要磨合,所以需要加强常规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尤其是基本训练,此阶段以速度,灵敏为主。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体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包括各种体育项目的基本动作技能和战术技能;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通过团体项目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3. 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4. 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提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体育基础知识:介绍体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规则及重要性;2. 体育技能训练:包括各类体育项目的基本动作技能和战术技能的训练;3. 体育游戏和比赛: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技精神;4. 体育健康知识:讲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益处,传授合理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示范教学法:教师先示范,学生模仿,通过示范来提高学生的动作技能;2. 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体育游戏来引导学生掌握技能和规则,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趣味性;3. 个性化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特点,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4. 组织性训练法:通过团队合作项目来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教学评价体育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和考核评价。

1. 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参与度等;2. 考核评价:包括体能测试、技能考核和考试等,通过考核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五、教学安排本课程将按照每周2节体育课的课时进行教学,具体安排如下:1. 课程内容:每周安排不同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保证学生全面的体育锻炼;2. 课程时间:每节课60分钟,包括热身、训练和比赛环节,合理安排课程时间,确保学生受益。

六、教学要求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爱岗敬业,热爱体育事业,示范引领学生,树立良好榜样;2.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3. 注重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 注意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年级上册中华传统体育教案(2023山大版)

三年级上册中华传统体育教案(2023山大版)

三年级上册中华传统体育教案(2023山大版)简介本教案是为三年级上册学生设计的中华传统体育教学内容。

通过研究中华传统体育,学生将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中国传统体育的认同感。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掌握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3. 培养学生的体能、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教学内容课程一:踢毽子1. 简介:介绍踢毽子的起源和发展。

2. 基本技巧:如何用脚踢毽子,保持平衡。

3. 练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踢毽子比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二:打陀螺1. 简介:介绍打陀螺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 基本技巧:如何以手腕力量旋转陀螺。

3. 练活动:学生自制陀螺并进行比赛,培养创造力和竞争意识。

课程三:跳绳1. 简介:介绍跳绳的起源和流行。

2. 基本技巧:如何正确握住跳绳和跳跃动作。

3. 练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跳绳比赛,提高体能和协调性。

课程四:拔河1. 简介:介绍拔河的历史和全球普及。

2. 基本技巧:如何发力、配合队友和保持平衡。

3. 练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拔河比赛,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精神。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研究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时的参与程度和专注度。

2. 评估学生在基本技巧和规则上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考察学生在练活动中展示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4. 定期进行学生的体能测试,评估身体素质的提升情况。

教学资源1. 中华传统体育历史和文化的图书和视频资料。

2. 毽子、陀螺、跳绳和拔河绳等教学器材。

3. 学生制作陀螺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示范体育项目的基本技巧和动作。

2. 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练和比赛活动。

3. 实践体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和体验中华传统体育项目。

时间安排本教案根据课程表安排,每周为学生提供2课时中华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共计12课时。

具体时间安排根据教育局的要求进行规划。

体育与健康山教版教案

体育与健康山教版教案

体育与健康山教版教案
一、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
教材版本:山教版
课程时长:一学期(16周)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如运动生理、运动营养、体育保健等。

2.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培养其自主锻炼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周:绪论
第二周:运动生理学基础
第三周:运动营养学基础
第四周:体育保健学基础
第五周:田径运动(一)
第六周:田径运动(二)
第七周:篮球运动
第八周:足球运动
第九周:排球运动
第十周:游泳运动
第十一周:体操运动(一)
第十二周:体操运动(二)
第十三周:民族传统体育(一)
第十四周:民族传统体育(二)
第十五周:自主锻炼与终身体育
第十六周:期末总结与考核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和体验。

2.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五、评价与反馈
1.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根据这一精神2002年8月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从此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定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紧紧围绕育人的宗旨,把体育理论知识、技能与健身健康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把与之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培育健康的心理和培养健全的人格结合到课程教学中。

通过体育教育使全体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增强,运动技术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得以促进。

体育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

使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地、经常地参与身体锻炼;其次是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打桩技能,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合理有效的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锻炼效果的评价方式等,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并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二——三项自己较为喜欢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为今后的锻炼打好基础。

其实,体育教育使学生提高其运动参与意识和运动技术技能,都是实现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手段,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学生“身心适”的健康促进。

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培养目标主要由三个三级目标构成,即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性目标。

即健康三维观。

身体健康目标是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掌握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身体健康目标服务。

心理健康目标主要体现在情绪的调控能力、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和对抗挫折能力等方面。

社会适应性目标是通过体育教育及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体育教育在此方面发挥着其它课程难于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二、课程结构与设置根据《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山东大学体育教学师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对课程结构与设置应突出学习者的立体角色,针对学生的兴趣、需要、水平来设计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实现知识、健身、行为、习惯、情感的统一。

在必修课基础上,开设选修课、保健课等多种类型体育课,体现课程结构的多样性、灵活性、整体性、开放性等特点。

(一)一、二年级开设选项课(原则上一年选择一项课程,个别素质好的学生可以每学期选择一项)。

一年级选项课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质等实际状况,在进行选课分班、摸底、体能测试等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选项需求进行分班分项教学。

二年级选修课将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发展空间,体现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我们试行二年级体育选项课中进行分层次教学法,即在二年级初选新项目的学生编为该项目基础班,课程内容同第一、二学期,继续选择同一项目的学生编为提高班,课程学习三、四学期内容。

开设课程有篮球、排球、软式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套路、武术散手、健美操、健美、定向运动、艺术体操和保健与康复体育等。

(二)三年级开设选修课。

主要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体育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健身习惯。

以各项目教学比赛和娱乐健身方法为主要手段。

开设课程有篮球、软式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套路、武术散手、健美操、形体、健美、定向运动、攀岩、女子防身术、跆拳道、野外生存等。

(三)保健与康复体育课。

该课程主要针对伤、病、残、体弱、特殊体型(过胖过瘦)等学生开设。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太极拳、太极剑、基本素质、球类运动、康复保健知识以及物理康复治疗等内容为主。

三、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一)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力求开放、灵活,并为教师和学生留有足够的教学空间。

教学内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把知识学习、技能掌握、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拓展和进一步激发学习愿望。

体育课程内容主要由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组成。

理论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运动项目的技战术理论和其它运动知识,运动健身的原理与锻炼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体育养生及保健知识,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与评价方法,运动处方,健康的基本概念及野外生存知识等,并将理论部分以“理论知识窗”的形式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并设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内容,教师、学生可有选择的进行教学和自学,形式多样,突出理论教学的灵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实践部分以运动项目为主,主要包括篮球、排球、软式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套路、武术散手、健美操、健美、艺术体操、形体、定向运动、保健体育、攀岩、女子防身术、跆拳道、野外生存等内容。

突出运动技能的学习和锻炼过程,这一过程的学习内容、锻炼方法、组织形式始终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紧紧结合。

同时将娱乐体育教学内容贯穿于教学过程,通过专项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在现有教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满足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愿望。

(二)课时分配1. 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数每学期36学时,每周2学时,每学期18周。

一二年级必修课共144学时,每学期1学分,共4学分.通选课和研究生公共体育课每36学时1学分,可任选多个学分。

2. 理论部分占总学时数的10%,每学期3.5—4学时。

以“理论知识窗”的形式在单周上课中利用10分钟左右进行讲授,专项理论根据教学内容随堂进行讲授。

3. 实践部分占总学时数的90%,其中(根据各项目实际情况)专项练习占65%。

身体素质(专项素质、一般身体素质)约占20%,考试2学时,占5%。

四、体育课程的评价建立课程评价体系的目的在于能全面真实的反映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对于体育课程的评价采用定量评价即量化评价和定性评价即行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水平的分析与评价。

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由重甄别和选拔转向重激励和发展,评价的重点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建立自信。

评价成绩转向重全面发展,评价方式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即由教师参与的唯一方式转向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方式。

在对大学生技战术和理论知识进行评价的同时,把学生良好的参与意识、良好的学习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以及学生的进步幅度、出勤情况等纳入评价内容,并成为教学效果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各专项综合技术、战术、专项身体素质占总成绩80%,理论知识占总成绩10%(第二、四学期),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参与意识、学习态度、人际关系、进取精神、提高幅度、考勤)占总成绩20%。

(二)考试标准:根据各专项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对技战术、专项素质和理论知识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课堂表现除考勤外,主要以定性评价为主。

但定性评价在操作上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还须教师进行科学操作。

(三)考试办法:1. 理论知识考试主要采用大型综合作业、提问、口试等形式,每学年末进行一次。

2. 综合技术评定及专项身体素质考试实行同一项目统一标准,同一时间(进度)。

3. 学生每项考试一次,无补考或缓考,当学期不及格需在下学期重修。

4. 综合技术评定及专项身体素质评分采用10分制,评分后按比例换算成绩。

6分起评,不能独立完成所学内容(不足6分)不计该项成绩。

5. 学生成绩累计60分及以上或合格便为及格,但必须参加该学期所有内容的考核。

6. 按照山东大学学籍管理规定“体育课教学环节不得申请免听,重修课可以免听”,“免听课程仍须参加课程的期末考试,并且成绩在70分以上方可计入成绩,取得相应学分,否则应缴费再重修”。

7. 学生必须按时听课(免听课程除外),方准参加课程考核。

若未经请假,缺课累计达到或超过课程学时数四分之一,则取消参加该课程期末考试的资格。

未办理选课,擅自听课者不准参加该课程的考核。

8. 重修课程取得的学分,可替换原来的低绩点或零绩点。

9. 考试的组织与管理由各教学区主任办公室负责实施。

10.未尽事宜以山东大学学籍管理规定和体育学院的决定为准。

五、实施教学大纲的要求及说明为保证《纲要》和《教学大纲》的顺利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教师教学观的创新原则。

新大纲的实施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对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体育教育必须从体育只是传输、技术的机械训练的老路走出来,构建一种有效的、有感染力的体育情景、氛围,促发学生对体育的切身体验和主动参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把所传递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转化为学生对体育和对健康的信念,然后再将这种信念转化为具体体育运动的行为。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都要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二)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原则。

在大纲的制定过程中以学生的需求、地域的特点、气候的情况、场地器材及师资队伍的状况为基本出发点,力求课程设置新颖性,多样性,注重实效,实事求是。

(三)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连贯性原则。

本大纲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项目内容的新发展,新趋势,并且注重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原则和每个学期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并使之有机结合。

体现以人为本,有利于学生所学、所用、所练。

(四)教学内容与选项课根据学生需求做出调整,增设定向运动的选修课、野外生存知识介绍等课程。

热门课程的增加,将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选择空间。

(五)有条件的教学区优先开课的原则。

因场地,器材和师资条件的各种限制,个别项目在有条件或条件成熟的教学区优先开课,其他校区在基础条件逐步完善的情况下逐步开课。

六、加强教学管理及教学监督保障体系工作1. 根据新《纲要》精神,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山东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文件》。

2. 建立和完善教学监督保障体系:《山东大学体育学院专业技术岗位考核实施细则》《山东大学体育学院教师职称晋升综合测评方法》《体育教师参加学术论文报告会、业务技能比赛和业务学习培训管理规定》《山东大学体育学院优秀教学教师、优秀教案评选办法》《山东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督导团工作实施办法》《山东大学教师教学工作管理规定》《山东大学体育学院教师职责》《山东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心岗位职责》《山东大学体育学院教务干事、教务员岗位职责》《山东大学体育学院教职工考勤工作与处理规定》3. 加强教学研究和建立年终业务考核制度,奖惩优劣教学区和个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