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宾得经典机型回顾(1952-2006)
今天是你的生日——PENTAX!十分钟回顾Asahi百年
今天是你的生日——PENTAX!十分钟回顾Asahi百年百年前今日27日,梶原熊雄(Kumao Kajiwara)在东京丰岛区的大冢,成立了“旭光学工业合资会社(Asahi Kogaku Goshi Kaisha)”,最初从事眼镜的制造工作。
1923年,旭光学生产出日本第一支电影放映镜头ASAHI KOUGAKU 「SPECIAL AOCOPROJECTION F=4」。
1932年,旭光学为Molta Camera Company(美能达前身)6.5X9画幅的折叠相机“Arcadia”生产镜头。
1933年,旭光学取代德国老牌罗敦司德和美国大牌万伦莎,开始为小西六(Konishiroku,即后来的Konica)供货,为折叠相机“Pearlette”提供多款镜头。
1935年,松本三郎(Saburo Matsumoto)从德国买回了一台Reflex-Korelle 6x6 的中画幅单反相机。
他认为单反相机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萌生自己开发相机的念头,但他自己想进入单反领域的计划由于战争而不得不搁置一旁。
1936年,松本三郎接替梶原熊雄,成为旭光学接班人。
1938年,旭光学由合资会社升级为工业株式会社,改名为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Asahi Optical Co., Ltd),并为日本陆军和空军生产军用望远镜和军用瞄准镜。
1945年5月,美军在东京投下炸弹,将旭光学的厂房变成焦土。
同年,原弘(Hiroshi Hara)加入旭光学。
1946年,松本三郎带领团队顽强恢复旭光学生产。
1948年,旭光学开始生产代工Bushnell(博士能)望远镜。
同年,旭光学推出“Jupiter”6X15望远镜,并在望远镜上镀膜,出口至美国。
1949年,松本三郎决定自己开发防反射镀膜,原弘前往上田良二的实验室学习镀膜技术。
松本三郎开始探索自己生产单反相机的可能性。
1950年,铃木良平(Ryohei Suzuki)加入旭光学,并向松本三郎介绍吉田信行(Nobuyuki Yoshida),吉田信行开始以个人名义开发设计Asahiflex单反原型相机。
一篇整理宾得镜头的文章,不要再说镜头少了
一篇整理宾得镜头的文章,不要再说镜头少了宾德镜头大事记:1952 -1975罗口M42时代1975 PK口的K系列入市1977 M系列入市1983 A系列入市1987 F系列入市1991 FA系列入市2003 FA-J系列和DFA系列入市2004 DA系列入市一、罗口M42’太苦玛’时代罗口“太苦玛”镜头有很多批,名字也让人一团雾水,有Takumar,Auto-Takumar,s-m-c Takumar,SMC-Takumar等等。
还是让我们从它的发展史来了解一下“太苦玛”镜头吧。
1952年入市的第一批“太苦玛”罗口头是为ASAHIFLEX像机用的,它不是M42的而是37MM罗口的.1957年真正M42口的“太苦玛”上市,是为像机“Asahi Pentax”生产的,仍是58MM/2.4的标头.1958年随着像机“Asahi Pentax K”推出了“Auto-Takumar”。
镜头PG上第一次带有光圈顶针,实现了用像机控制镜头的光圈收缩。
代表做55/1.8的斑马标头.1960年起出了一种“Super Takumar” 镜头,对光圈顶针做了一些改善.1971年起Super-Multi-Coated Takumar镜头上市,也叫s-m-c Takumar,多层镀膜的时代来了.1972年起“SMC Takumar” 上市,它和S-M-CTakumar 的区别主要在对焦环上(有橡皮在上面),镀膜完全一样。
SMC Takumar很有收藏价值,许多K系列头的光学结构和SMC Takumar 完全一样,只是换了卡口罢了。
1975年起,又出了批PK口的Takumar廉价镜头,大部分是由别人代工的,镜头上不带SMC字样。
这种廉价“太苦玛”,成像很差,根本不值得购买和收藏。
有些JS就爱拿这类头来唬人。
大家淘头的时候要注意了。
Takumar M42系列镜头:SMC-Takumar 20/4.5,最小光圈16,11片10组,最近对焦0.2米,视角94度,重251克。
一旦拥有别无他求宾得镜头一览
一旦拥有别无他求宾得镜头一览清楚宾得镜头的编号“五花马千金裘掏尽腰包败镜头与尔同拍绝色妞”用过单反的人都知道镜头的重要性,尽管各路大师们总能用平凡镜头拍出不平凡的作品,不过我等凡夫俗子想要提高摄影技艺,一颗(或几颗)得心应手的镜头是必不可少。
玩过摄影的朋友都知道,佳能尼康的镜头比较好找,只要你有钱,便可以将它们玩遍!不过你想玩遍宾得的镜头,那可就不是一点钱能解决得了!因为宾得主要主打欧美市场,对于国内的渠道不是很好,了解宾得的朋友相对没有佳能和尼康多,特别是对宾得的镜头型号非常疑惑。
选择了宾得家,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色彩漂亮,再就是镜头负担相对比较小,宾得兼容性比较好。
下面介绍一下笔者所了解的宾得型号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K头和M头是全手动镜头,A头是有单电子触点的镜头,可在照相机上设置光圈参数,手动调焦和对焦,在自动相机上可实现光圈优先和速度优先。
而F和FA是全自动镜头,可在机身上调节光圈参数和自动聚焦,可用上相机上的所有自动功能。
DA和DFA镜头是经过数码优化的自动镜头,其中DA只能用在目前的APS数码机上,而DFA 是可以兼容以前的胶片机上。
目前K、A、F都已经停产很久了,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西安市场上在售的一些镜头。
在西安本地市场,有一段时间,宾得用户都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状态。
宾得PK卡口的镜头虽多,但大部分都早已停产,特别是一些限定版的公主、饼干及星镜更是难见踪影。
如今,随着宾得两款主打单反200D、20D的热销,宾得也趁热打铁的发布了数款镜头,再加上一些副厂镜头,也基本都能满足P友们的需求了。
不知道三公主的不是P家人在宾得粉丝心目中,有三只镜头是他们的梦中情人。
这三只镜头就是被称为“三公主”的FA31mm F1.8 AL Limited、FA43mm F1.9 Limited和FA77mm F1.8 Limited。
这三只镜头中都有“Limited”字样,属于限量版镜头,而且有银色和黑色两种款式,不仅体积小巧,而且制作非常精美。
【宾得学堂】宾得自动对焦镜头以及镜头特性概述
90年代初期,宾得步入自动对焦的时代。
1、第一代自动对焦K口镜头标F代表之作有F*300/4.5,F*250-600/5.6等,还有全世界知名的锐度之王F50/1.4。
这一代,宾得给台湾某家工厂授权生产部分镜头,自产的镜头除星头之外,还分为红字和白字。
红字镜头被视为仅次于星头的高质量镜头,因此遇到之后如果价格合适,就可以考虑购入。
白字镜头则被视为低端镜头,据说大部分白字镜头都是台湾代工的。
这一时期不长,很多白字镜头价格都非常低廉,适合购买收藏。
这一时期的经常遇见的镜头有:F70-210/4-5.6,F100-300/4-5.6,F50/2.8M,F50/1.4,F50/1.7,F*300/4.5二手市场比较多见,其余的就很少见了。
F70-210,被称为穷人的小金,黑色镜身,成像优异,全开光圈锐度极佳,锐度也是F时代镜头的最大特征。
不过由于F镜头被神化,这个镜头二手价格也超过了1500元,焦段比不上DAL55300,镜头又重,但支持全幅,假如想体验一把老镜头的味道,也可以入来玩玩。
F100-300,愿望镜头的绝佳之选。
长焦端到了300MM,全开光圈锐度非常好,镜头沉,价格比70-210价格便宜,一般在1200元左右,遇到成色好的,必买之而后快。
三个标镜,已经被炒到天价了。
不差钱的可以买来耍耍。
F*300/4.5,很多人说4.5的光圈太小,其实这个镜头的特点是体积。
说实话,这个镜头除去遮光罩,体积不比DA50-135大多少,但配有一个全宇宙超级无比亮骚的脚架环。
对于身高大于175体重大于75KG的男筒子来说,小镜头完全可以手持,携带非常方便。
另外说明一句,该镜头是白色的,跟FA*那种银色的不一样,遮光罩开始有前端胶皮保护了,而且遮光罩上PENTAXlogo是灰色的,这一点也与FA*不一样。
2、第二代自动对焦K口镜头标FA。
这一时代,神镜辈出,代表作有:FA*24/2,FA*28-70/2.8(小小金),FA*80-200/2.8(小金),FA*85/1.4(杯子),FA*250-600/5.6,FA*300/2.8等,各类星镜以不输于佳能尼康的参数,更高的实拍效果,和优良的做工名震摄影界。
M42罗口老镜头如何改口,宾得太苦玛家族发展史
M42罗口老镜头如何改口,宾得太苦玛家族发展史X一关于接环按产地分,M42接环有宾德原厂的,日产的,俄产的和国产(包括台湾产的)的几种,价格差异较大。
宾德原厂的最好用也较贵(2-3百)按结构分,M42接环有带法兰环和不带法兰环的两种。
1。
带法兰环的无限远不能合焦,但装卸方便。
2。
不带法兰环的无限远能合焦,但装卸不方便。
俺用无限远能合焦的M42接环,一次外出要么全带PK口的头,要么全带M42口的头,这样外出前就可装好接环,装卸方不方便也就无所谓了,换头时拧上去就行了。
至于转接环,当然原厂的好(要2-3百),还有一种转接环,日本kindai带挡板的最好,比原厂的还贵,更好用。
因为有些老头没有A/M转换开关,不封顶针只能开最大光圈使用,用了这个带挡板的转接环就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价格上也比原厂的还要贵。
俄罗斯的转接环便宜,买的好的话,接的够紧。
但是太紧的话,就容易掉铁屑下来。
觉得有点恶心。
接圈的结构差不多的,但是精度可能有很大差别,总之。
能接的牢的就是好接圈。
不过接的牢的接圈,取的时候也麻烦啊。
台湾生产的接圈 65RMB。
(到底是不是台湾做的,从无晓得。
不过质量比俄罗斯的接圈好很多。
)拆、装都很方便。
黄铜材料。
别人评价说和原厂的接圈质感差不多。
原厂的没用过。
不过这个接圈很值得。
小弹片是钢做的。
取下来都不要1秒。
精度很好。
二。
机身设置除了手动头的正常设置外,机身配置中的“允许S镜头”打勾后,才有合焦提示三。
陷阱对焦问题好多M42镜头陷阱对焦法失效了,机身打在AF上,任何时候都能按下快门。
俺有一只斑马的PENCOLAR却可以用陷阱对焦法。
究其原因是在镜头PP上的触点上。
短接机身上的触点就能陷阱对焦了,方法是,找一卷铝箔胶带,粘适当的一段在镜头的屁股后面,当把镜头拧上机身的时候就可以了先拧上转接环,在拧上机身,估计到那排触点的位置,再拿下镜头,往那位置贴上铝箔就行了。
四。
一些使用体会A。
用AV档,曝光补偿得+1到+2,否则欠曝,用M档按AE-L测光很准。
为了忘却的记忆 宾得经典机型回顾(1952-2006)
为了忘却的记忆宾得经典机型回顾(1952-2006)2006-12-27 15:46:3812月21日,宾得遭HOYA兼并,对于这个强极一时的相机帝国,你了解多少?下面让我们拨开尘封的历史,重温宾得历史上的经典机型。
宾得的前身为“旭”光学株式会社(英文名Asahi,以下简称旭光),是诞生于1919年的老牌日本相机、镜头厂商。
在宾得漫长的相机制造史上,创造了无数的世界第一,第一个将多层镀膜技术应用在民用镜头上的厂商、第一个推出TTL自动对焦相机的厂商、第一个单反产量超千万的厂商、第一个推出自动对焦中幅机的厂商……到今天被HOYA并购,所有荣誉都归于平静。
然而回顾这些光辉历史时,仍让人心潮澎湃。
史前时代:二战后,鉴于单反相机在欧洲市场蓬勃发展,旭光决定模仿,于1945年开始其第一台单反相机的研制,而7年后的1952年5月,旭光的第一台单反相机--Asahiflex正式发布,这也成为日本的第一台单反相机,而在同一时代,佳能和尼康依旧在合作开发旁轴相机、美能达专注双反相机的开发。
AsahiflexAsahiflex在当时配置了1/20s的慢门(1/30s以下的快门速度被称为慢速快门)以及B门,而最高快门速度达到了1/500s,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先进的设计了。
虽然第一代Asa hiflex只生产了1年,但在当时依旧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宾得也计划把这款产品推向世界。
随后的1953年旭光拿出了Asahiflex的改进版本--Asahiflex IA,这款产品最大的特色就是搭载了闪光灯同步接口,不过第一版并没有采用标准的设计,因此并不被市场接受,于是旭光在1953年9月(也就是第一版本Asahiflex IA发布4个月以后)推出了著名的Asa hiflex IA第二版,同时这款产品也正式向国际市场进军,特别针对美国市场,由于日本属于战败国,产品交由美国的一家公司来推出(算是战争赔偿的一部分),型号为--Tower 23。
英雄迟暮——永不凋零的传统相机(增补版)
英雄迟暮——永不凋零的传统相机(增补版)英雄迟暮——永不凋零的传统相机(增补版)冷⽉霜剑2019-08-16阅读 309关注有的东西,错过就没有了,按快门如此,收藏亦如此。
引⾔:从1839年世界上诞⽣了第⼀台可携式⽊箱照相机起,⼈们便开始从商业应⽤的⾓度,让相机逐步⾛进⼈类⽣活,并且⼀开始就显⽰出奢侈品的属性。
从相机诞⽣以来,留住美好、锁定时光、记录时代,⽆疑是最理想的⼯具之⼀,以致于⼈们在当今采购⼿机时,已把关注⼿机的成像技术做为重要的参考值。
随着岁⽉流逝,传统相机越来越让位于数码相机。
传统相机是以溴化银化学反应为记录载体的装置,是机械、光学、化学、材料学的完美结合。
英雄虽迟暮,但当你抓起⼀架经典的相机,拨动机械带来的⾦属声⾳,能给你带来的不仅是拥有的满⾜,⽽且能和你对话,带你时空穿越,甚⾄让你听到摄影师脚上⽤⽺肠线缝制的⽪靴在地板上发出的吱吱声。
也许你有⼀台记录过⼀战或⼆战风云的家伙,想闻闻硝烟也是容易的事。
近期想把⼿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些家伙整理展⽰⼀下,发现要单独介绍⼀款相机,是件⽐较容易的事。
当你试图介绍⼀堆传统相机,如何去分类,是个难题。
——从镜头上分,单眼、双眼是⼀种简单的分法。
似乎镜头可以⽔平移动的全景相机可以归进单眼中去。
——从结构或取景⽅式上分,从最早的针眼开始,⾖腐⼑式、旁轴、单反、双反也是⼀种不错的分法。
——从画幅上分,可以有⼲板(8英⼨×10英⼨等)、湿板、127型(46mm)、120型(61mm)、135型(35mm)、微型(8mm)这⼏类。
其中1920前,127型可是主流喔。
——从便携性分,⼜可分⼤型、中型、便携式、微型,⼤型⼜往往称为座机,但也有把哈苏这类中型相机称为座机的,似乎⼜可合并为⼤中型。
但尼康、佳能单反如此沉重的家伙⼜能称为便携式吗? 不解决这个问题,⽂章写不下去了。
总之,处于个⼈爱好⽽⾮学术研究,可以从⽂章利于铺开的⾓度,⽤以下分类法:⼀、⼤画幅★⼲、湿板⼆、中画幅★★120型、127型三、全画幅★135型(35mm)四、⼩画幅★微型(⼩于35mm)确⽴了这种简单的分类原则后,便有了⾃从得了精神病,⼈从此精神多了的感觉。
宾得有几款顶级镜头值得购买
宾得有几款顶级镜头值得购买宾得有几款顶级镜头值得购买宾得(PENTAX)是一家世界著名的光学品牌,产品覆盖天文望远镜、医用内视镜、眼镜等范围。
宾得的品牌文化可以追溯到1919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的旭光学合资公司。
宾得的相机也是很值得购买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宾得有几款顶级镜头值得购买,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宾得5款顶级镜头宾得 DA 35mm F2.8 Macro Limited 镜头这是一款微距镜头,在镜头名称最后标识有Limited字样,这正是大家所说的限量版镜头。
该镜头采用全金属镜身,成像质量更属上乘,色彩鲜艳浓郁。
手动对焦环阻尼适中,转动时丝滑油润,有一种手动镜头的操控感。
镜头采用8组9片结构,配有9枚光圈叶片,具有1:1的放大倍率。
同时,该镜头有着靓丽的色彩表现,在红、绿、蓝等色域上表现突出,色彩修正后的最大偏差值为7.94,色彩饱和度达到130.9%。
宾得DA★16-50mm F2.8 ED 镜头这款镜头是用于数码单反的一支标准变焦镜头,具有24-75mm 的等效焦距,适宜拍摄风光、人像等多领域题材。
恒定F2.8大光圈和镜身上的金圈就足以显示出这支镜头的顶级地位。
此外,这枚镜头采用两枚ED(超低色散)镜片和三枚非球面镜片,有效地补偿了各种像差。
同时,鲜艳的色彩更是在五支镜头中可圈可点,色彩修正后的最大偏差值为7.98,色彩饱和度达到了134.8%。
宾得DA★50-135mm F2.8 ED 镜头这款镜头无疑是配合DA★16-50mm F2.8 ED镜头推出的长焦变焦镜头,等效焦距约为75-200mm,可以完成从广角到长焦的焦端衔接。
镜身同样采用金属材质打造,镜头采用14组18片镜头结构,其中共使用三枚ED镜片,有效提高了长焦端画质。
另外,夸张的色彩表现令其拍摄的人像、体育运动甚至野生动物都活灵活现。
该镜头色彩修正后的最大偏差值为8.13,色彩饱和度达到135.5%。
宾得DA★200mm F2.8 ED [IF] SDM 镜头这款镜头是一支具有恒定F2.8光圈的200mm定焦镜头,该镜头具有出色的成像效果,温和的色彩功能,因此主要服务于人像、体育领域。
盘点宾得PENTAX手动相机
盘点宾得PENTAX手动相机作者:汪大壮(图片由135F2DC提供) 发表时间:2002年4月本文所说的手动机,是指手动对焦相机。
严格说来,宾德手动机当然也包括SP、ES等老式罗口相机,但一来这些相机过于老旧,市面上少有交易,对它们感兴趣的人不多,二来这些相机也比较简单,主要功能一目了然,没有过多介绍的必要,因此,本文只介绍K卡口以来的宾德手动相机。
众所周知,在相机生产领域,宾德一向以稳健,或者说是保守著名。
具体到相机品种上,也相对较少。
自从将镜头接口由罗口改进为卡口以来,近30年的时间里,宾德共生产了四大系列外加LX及MZ-M,共计约20种机型,另外还有个别的衍生型号(如LX-Gold、LX-2000、A3S等)。
如今,除MZ-M外,其他的只能在二手市场上见到了。
按照生产年代,宾德的这四个系列分别是:一、K系列:产生于70年代中期,是宾德摈弃罗口,改为K型卡口后的第一代135单反机。
该系列机型主要有4种,按性能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K2、KX、KM和K1000。
它们彼此外观非常接近,不看机身上的型号,甚至不易区分。
该系列相机的共同特点是:造型刚毅硬朗,却又不失优雅含蓄,功能简洁实用,绝无半点花哨多余。
加之采用全金属结构,极少塑料部件,因而可靠耐用,堪称相机中之君子也。
K2是这一系列中的顶级,或者说是专业机型。
除了手动曝光功能以外,它还具备光圈优先的自动曝光功能。
K2也因此采用了电子快门,但同时又保留了X(1/125)、B两档机械快门。
而且,它的快门是当时还算非常新颖的纵走叶片式,从而使闪光同步速度达到了1/125,这在当时也是非常先进的。
这些,使它明显区别于本系列的其他机型,显得比较特殊。
外观上,K2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胶卷感光度调节环位于镜头接座部位,看起来很象欧林帕斯OM系列的快门速度调节环。
另外,由于具有自动曝光功能,K2也相应地设置了曝光补偿和测光记忆,这使得它的功能相当完善。
对于喜欢全金属,又不肯完全放弃自动曝光的人来讲,K2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经验和教训——宾得数码相机年表
经验和教训——宾得数码相机年表宾得数码机身年表:2001 初版K-1取消,全幅梦碎……2003 *ist D 搭载双拨轮及高速内闪同步的旗舰2004 *ist DS2005 *ist DL2005 *ist DS22006 *ist DL22006 K100D2006 K10D 新一代双拨轮旗舰诞生,22bit A/D转换的豪华配置(引发抢购热潮……)2007 K100D Super2007 HOYA收购宾得2008 K200D 首款配备了手柄的入门机,也是史上最短命单反……2008 K20D 宾得首款CMOS相机,没有视频功能2008 K-m 宾得最后一款135CCD相机,没有对焦红点受到吐槽2009 K-7 宾得首款视频相机,首款紧凑型旗舰机身,手柄可以搭载5号电池2009 K-x 依然没有对焦红点2010 645D 宾得中幅数码相机诞生2010 K-r 恢复了对焦红点……2011 K-5 宾得首款14bit 135数码相机,首款FHD视频相机2011 Q 宾得对无反的首次尝试,史上最小CMOS的无反相机诞生……2011 理光收购宾得2012 K-01 宾得对无反的再一次试水,厚机身和弱对焦受到了友商的群嘲……2012 K-30 非常潮流的新款机身设计,但没有获得继续(研发VS用户:我俩之间肯定有个人的审美有问题……)2012 K-5II/K-5IIs SMC色系旗舰机身最后的荣光2012 Q-102013 K-50 宾得最后一款可使用5号电池的相机2013 Q72013 K-3 2400万像素旗舰机诞生,HD色系时代开始2014 645Z CMOS版645诞生2014 Q-S1 搭载视频跟焦但没有翻转屏无法拍vlog(失去了最后翻盘的机会),Q系列研发中止2014 K-S1 小型轻量化机身的又一次尝试,反响一般,跑马灯风格受到嘲讽(研发:我肯定我的审美没问题……)2015 K-S2 宾得首款搭载翻转屏的135相机,但不能视频追焦无法拍vlog(再一次没有抓住热点)2015 K-3II 首款搭载RRS的机身2016 K-1 全幅单反诞生,13年的怨念退散(再次引发抢购热潮……),首款搭载非主流翻转屏的相机……2017 K-70 搭载混合对焦,宾得首款视频追焦的单反,没有4K的低配vlog机(然而4K vlog机已经烂大街了……)2017 KP 小型轻量+复古机身的尝试,搭载隐藏的无反模式,但未重点宣传2018 K-1II 首款搭载手持RRS的相机,升级了对焦性能和高感,并优化了色彩2021 K-3III 时隔多年宾得终于再次发布旗舰C幅单反,测光、对焦、连拍性能进行了全面提升,搭载了强大的30.7万像素RGBIr芯片,并且对焦点疯狂增加到101点,以及30万次的快门寿命,可以说是一台为高速连拍而生的相机。
宾得镜头大全
潘太克斯——Pentax,相机是由朝日(ASAHI)光学公司生产的, Penta 出自英文五棱镜(Penta Prism),而X则取自反光(Reflex)。
公司早期生产的五棱镜单反机曾以Asahiflex为名。
宾德镜头大事记:1952 -1975 罗口M42时代1975 PK口的K系列入市1977 M系列入市1983 A系列入市1987 F系列入市1991 FA系列入市2003 FA-J系列和DFA系列入市2004 DA系列入市/thread-151738-1-1.html再给个连接摄影圈中流传着一句俗语:“尼康锐,佳能媚,潘太克斯惹人醉”,而大名鼎鼎的潘太克斯(PENTAX)便是如今的宾得。
细解这句俗语,尼康之“锐”与佳能之“媚”只能算是光学品牌的风格特质,而潘太克斯“惹人醉”却明显蕴含着膜拜之意和浓郁的品牌文化气息。
有些入门菜鸟往往仅凭词面上的感受,会把潘太克斯误认为是某个德系品牌此解有误,不过潘太克斯镜头却是日系光学产品中“德味”最浓的,这一点是绝没有错的。
在当前的数码单反江湖上,宾得屈居二线单反阵容,明显不具有同尼康、佳能、索尼这单反“三甲”势力相抗衡的资本。
不过具体到光学领域,宾得却实力雄厚风光依旧,他不仅在光学封神榜中占有诸多席位,而且其麾下名镜无一不是至毒至魅广受拥趸。
随着2009年5月20日K系单反领军新作K-7的驾临,宾得率先打破了中高阶层数码单反市场矜持已久的僵局,而以K-7为契机,名镜荟萃的K系光学武库亦随之更显“毒源”本色。
同时不少影友也认为,K-7的入市也终于使宾得在影像D时代有了一部能配得上门内这些傲慢名镜的机身,对此大家已经苦等了太久。
想对K系的光学名镜展开一次集结检阅并非易事,一是这其间“牛头”、“神器”、或“毒物”身份的名优镜头实在是太多,再就是此门户在影像光学发展史上资历太深,既有涉及便难免头绪繁琐。
名镜太多而却名额有限,于是以下便只能是优中择优,精中选萃了。
宾得相机历史
PENTAX宾得相机的历史回顾2008-11-15 01:38:12要点:1)Pentax 是日本单反相机缔造者。
其他几大家都比Pentax 要晚上近10 年才开始进入单反领域。
2)Pentax 历史,就是35mm 单反主流发展史。
不了解宾得的历史,就是不了解单反历史。
3)众多的相机厂家中,只有Pentax 是以单反起家的。
所以没用过宾得的单反,就不算用过单反。
4)Pentax 一开始就以小和精工细作闻名。
所以小巧精悍从1950 年就开始了。
5)Asahiflex II b 的可靠瞬间回落式反光镜,SP 的TTL 测光,ES 的光圈优先自动曝光等都在世界单反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
6)Asahi Pentax 用的固定五棱镜眼平取景器成了后来单反相机的标准设计。
7)Pentax 代表单反打败了德国旁轴,稍后也打败了德国单反!8)Pentax 一直到1975 年的销量都是世界之最,并且还延续到80 年代初期。
9)Pentax 从1950 年到1975 年的二十五年螺口系统是单反世界中最辉煌的时代。
那时的世界的单反市场是Pentax 时代。
10)日本相机四大家族中只有Nikon 是国营单位。
11)M37 的Takumar 镜头都是预设光圈镜头。
M42 的有预设,半自动和全自动光圈镜头,其中S-M-C 和SMC Takumar 是可以配合全开光圈测光的镜头。
以下是正文/info/showarticle.php?id=5078-----------------------------------------大话宾得Pentax 的早期单反相机- M37, M42 系统作者:fruitbear发表时间:2007.3.27以前说过不少的M42 螺口大家族中其他成员的历史,却一直没写领头羊Pentax。
因为它不但是日本单反相机的缔造者,而且是对世界单反相机发展贡献最多公司。
所以要说宾得,就要把它放在更高一级的全球单反市场中来说,只限于螺口本家恐有不当。
老镜头常识
Pentax SMC A* 300/2.8 ED-IF
Pentax SMC A* 300/4
Pentax SMC A* 400/2.8 ED-IF
Pentax SMC A* 600/5.6 ED-IF
Limited
限量版,是宾得赋予具有高性能、高档次镜头的专用名词,是宾得镜头产品中最为高级的一个镜头产品系列
SMC(Super Mluti Coating)超级多层镀膜
英文全称,标识有SMC的镜头表示它使用了宾得特有的镜头镀膜技术,对画质的提升有帮助,抗眩光能力比较强
AF/MF全程切换
用过宾得的FA★的摄友一定都会对其方便的AF/MF全程切换感到非常满意一般长焦镜头在镜身上往往有个AF/MF的转换装置,这样可以通过这个装置而不是去找机身上的AF/MF转换键去控制对焦方式
镜头上有一个很细的小圈,转动它可以改变对焦方式,但是遗憾的是必须先得按下圈上的那个金属小钮才能转动,而且手还要重新回到对焦环上才能进行手动对焦,这在抢拍时很费时间而且很麻烦PENTAX的全程切换动作全是在对焦环上,把它轻轻往回一拉,这时无论机身上设的是手动还是自动,立刻转为手动模式对焦,用完后往前一推即可以恢复原来的模式它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当你在手动对焦时转动对焦环超出标尺刻度的时候,对焦环与镜头内机械装置立刻脱离,不会损伤镜头的机械结构这种单键式操作大大方便了使用者,使得你可以随意的在任何时刻转换对焦模式,无须费力去找机身或镜身上的什么按钮,也不必担心会由于自己的误操作伤了自己的心肝宝贝儿可能是由于价格问题,这种完全为使用者考虑的机制只存在于FA★系列镜头中
Pentax SMC A* 1200/8 ED [IF]
永别~蔡司Dialyt8x56望远镜
永别~蔡司Dialyt8x56望远镜20世纪初,德国城市Wetzlar继Jena以后,逐渐成为了德国光学工业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1903年,Hensoldt以Dialyt为名称推出了一台热销的6X26望远镜。
1905年Hensoldt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屋脊倒像的望远镜,并把这个屋脊系统称为Dialyt。
1926年,Hensoldt被蔡司并购。
1964年蔡司把所有的望远镜和瞄准镜业务集中到了Hensoldt AG;最后在2006年10月1日,Hensoldt AG正式改名为Carl Zeiss Sports Optics GmbH,如今,蔡司品牌的望远镜都出自该公司。
对Dialyt的理解,一般都可以认为是abbe-koenig棱镜的蔡司望远镜。
Hensoldt在二战前后做了不少(有倍数为6到15各种口径的组合),1960年代之后Dialyt就换成了Carl Zeiss的商标。
使用abbe-koenig棱镜的蔡司Dialyt有7X42,8X56两种,在90年代还出现过昙花一现的航海双调的6X42型号(补充7X50大西蔡)。
除此之外,Dialyt商标还被使用在Schmidt–Pechan棱镜的8X20,8X30,和10X40等型号上。
Dialyt 7x42和8x56Dialyt,Hensoldt的嫡传,在如今新品辈出的望远镜世界里,和Habicht一样,也算独树一帜了。
Dialyt 8X56,和蔡司现在产品线中的型号最无冲突,而且还深得欧洲老派猎人的喜爱,到去年(2016年)还在陆续生产。
可以随着蔡司推出了最后一批限量纪念款之后,Dialyt系列正式停产,最终告别了历史舞台。
蔡司T*镀膜,P*代表相位修正Dialyt 8x56Dialyt 8x56结构非常简单,物镜就一片双胶合,之后就是阿贝棱镜负责转像,目镜也很简单,不是广角,51°,110m/1000m,就如同一般10X屋脊的千米视野。
记取刹那芳华:宾得Optio A36数码相机
红 颜弹 指 老 刹 那 芳 华 去
,
?
一
一
q
’
。
磊耄豢黑鬻 篡 罄裂毖 纛 磊 霎紫 曩 翼
借其 记 录 美 丽 珍 贵的片 刻 当遮藏集 合了 宾 得众 多顶 级 技 术 的卡片
。
。
j黔
自 _
-
,
“
式 数码 相 机 出现在视 野 E l, 时 也 带 鳋我 们 不 同 以往 的感 受 体 验 它
2 1沁O元
l 乐 I
,
A36
特 地 添 加 了 Tv 模 式 而 舍 弃 了
模 式 可 在 人 脸 对 焦 区 准 确 控制 曝 光
度 非常 自然 的 还 原 皮 肤 纹 理
, ”
”
我 们 才发 现 A 3 6 不 多 的 几 个按 键 居
然 将 几 乎 所 有 的 常用 功 能 都 隐 藏 其
I 很多摄 影 爱 好 者 常用 的光 圈 优 先模 式
“
器
“
— —
自拍
”
按 键 可 调 出所 有 的 驱
、
、 、
1 置 也 相 当 方便
作 为 老 牌 光 学 厂 商 宾得 的 精 心
之 作 A 3 6 的 功 能 配 置 自然 是 最 先进
,
不足 广 角视野 还 有 待提 升
动模 式 包 括 单 张 连 拍 遥 控 多重
,
、
j
A 3 6 的 多重 曝 光 功 能 也 值得 大 家
跟 当前 的其他 主 流 D C
一
样
瑛 寸 12a 0 万 有效像素 3 倍光学变焦 F2 8 F5 4
仉
~
消 除 了担 心 会 随 时 附着 指 纹 的 烦 恼 ;
取消低通更锐利宾得K-5IIs实拍画质解析
取消低通更锐利宾得K-5IIs实拍画质解析宾得K-5 II s产品概述现今数码相机最流行什么技术?相信绝大多数人会说:“取消低通滤镜”。
为了提高成像锐度,厂商开始在低通滤镜上作文章了,花大工夫提高镜头品质,却被低通滤镜大幅度降低锐度,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想必是谁都不愿意看到。
所以拥有悠久相机历史的宾得也顺势推出了K-5 II不搭载抗锯齿滤镜(低通滤镜)的版本:K-5 II s。
宾得K-5 II s作为广受好评的PENTAX K-5的继任机型,依旧保持了紧凑、坚固且高可操作性的机身设计,以及高品质的成像。
作为PENTAX K系列最新的旗舰级型号,宾得K-5 II s在性能和功能上均得到提升,包括全新开发的AF自动对焦感应器,具备更广的自动对焦工作范围,从而满足更多的拍摄环境与拍摄需求。
宾得K-5 II s虽然K-5 II s的机身紧凑、小巧,但是却异常坚固和耐用,外壳采用耐用且轻量的镁金属合金,骨架采用高强度的不锈钢合金。
得益于全身77处的密封处理,K-5 II s还具有防尘防水滴且抗低温的结构,确保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以及-10°C的低温环境下也有出色的可靠性。
宾得K-5 II s在文章开头曾提过K-5 II s是不搭载抗锯齿滤镜(低通滤镜)的版本,这种滤镜通常使用在数码单反相机中,通过减弱影像中的高频部分和失真从而辅助相机更快速地处理影像,但同时也降低了画面的解析度。
不使用低通滤光镜的K-5 II s则可生成令人惊讶的超清晰影像,使风光照片具有更丰富的层次与细节。
应该说,相对而言K-5 II s更适合风光摄影师的使用。
取消低通滤镜的宾得K-5 II s低通滤镜是安装于传感器前方的一块特殊滤镜,其用途是消除影像中的高频部分,使得传感器的空间频率要高于拍摄物体,一定程度减缓摩尔纹的产生。
低通滤镜位于传感器前方(图片来自互联网)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传感器像素的空间频率与影像中条纹的空间频率接近,就会产生摩尔纹。
这些老相机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你用过吗?
这些老相机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你用过吗?古典相机是美丽的,她或妩媚媄,或英俊,或潇洒,或挺拔。
她们大多材质优良,或铮铮铁骨,或钢齿铜心,历经数十年仍性能完好,或闪闪发亮,或金色斑斓。
古典相机可以看到相机的历史,可以看到经典。
古典相机有些是怪模怪样的,但代表了不同的设计理念,大多精工细作,设计严谨,选料严格,制作严密。
我用过的几款3、50年前的古典相机,仍锃光闪亮,功能完好,非现代塑料垃圾可比。
看看几十年前的老机子,用料实在,做工精细,闪耀着工业时代的熠熠光彩。
虽然自动化程度没有现代强,但功能也够用、好用。
收藏、使用、把玩均可。
有些机子已达到光、机、电(电子除外)的顶峰。
古董相机不但漂亮,还有她的发展历史,正宗的用材,严谨的工作作风。
好看,好玩,好用,有收藏价值,古董135相机中最多!古董相机,历久弥新,看的是历史,用的是手感,品的是味道。
在数码摄影的大潮冲击下,传统摄影江河日下。
但古典相机中的精品、逸品,仍是摄影人把玩的佳品,仍可拍出风格各异的优秀作品。
数码摄影就像快餐、喜宴,而传统摄影就像风味小吃、地方特色菜;数码摄影就像通俗歌曲、电视剧,而传统摄影就像戏曲、交响乐……古典镜头,金属镜身,或镀铬或黑漆,迷人的镀膜,丝丝入扣的手感。
独特的层次、色彩、反差,色彩凝重,空间感强,营造出梦幻般的视觉享受。
古典镜头色彩浓郁、别有韵味;画面色彩浓郁,柔和凝重,像古典油画般......最漂亮的古董135相机!不论贵贱,80年代以前吧,距今已有30余年。
老镜头呢,就选21世纪以前的吧,以手动为主,少数自动也可以。
我选:VOIGTLANDER PROMINENT ,Rollei 35S。
amFan:俺选这个。
哈富福:福伦达Prominent2。
czwudr:这个也好。
SRT101:这个也不错,当年日本的四大金刚之一。
FC:论实用经典——Pentax LX。
czwudr:爱克山太EXA。
三毛:没法比,每个牌子的机器的设计风格不同。
稀世经典老单反
稀世经典老单反Zeiss Ikon的Contaflex S这台相机是Zeiss Ikon的Contaflex S、非常罕见的机型,以下是没有PS掉商标与厂牌的照片。
二次大战后,西德的Zeiss Ikon开发了面向大众的Contaflex系列产品。
从1953年起,陆续推出了Contaflex I(1953)、Contaflex II(1954)、Contaflex III(1956)、Contaflex IV(1956)、Contaflex Rapid(1958)、Contaflex Super(1959)、Contaflex Super B(1962)、Contaflex Super New(1964)、Contaflex Super BC(1965)与Contaflex S(1968)等较高档机种,以及Contaflex Alpha(1957)、Contaflex Beta(1957)与Contaflex Prima(1959)等较低价机种。
其中II、IV、Beta、Prima、Super、Super B、Super New都内建了Selenium测光表,但只有Super B的测光表可以由机身控制曝光;Super BC与Contaflex S则改成用CdS的TTL测光。
这些机型中,SuperB是第一台由非TTL测光表达成自动曝光的量产135相机。
Contaflex的所有机种都有一个共同点:使用镜间叶片快门而非帘幕快门,这样可以使闪光灯的同步速度提高到1/500秒。
但以今天观点来看,似乎并不能视之为可交换镜头相机。
Contaflex的镜头可以分成三期,Contaflex I与II用Zeiss的Tessar 45mm f/2.8,完全不能更换,但Zeiss Ikon提供了一个1.7倍的望远转换镜头与接环,把它装上Contaflex I或II得到76mm的焦距。
上面两张图片,第一张照片是Contaflex I、1.7X与接环,第二张是全部装在Contaflex I的样子。
宾得镜头史
真水无香---宾得镜头里的大千世界作为日本首部135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制造商——宾得(Pentax),历史上只推出过一款135专业相机,即“LX”。
进入自动调焦时代,特别是数字时代以来,宾得在135单反领域的又是渐渐不再,一直没能推出顶级的专业机型。
那么宾得是依靠什么来维系专业形象呢?笔者认为,宾得凭借的是高品质、有特色的镜头,以及良好的通用性和兼容性。
宾得Takumar (太苦玛)镜头早在M42借口时代就非常有名气,随后推出“星级”镜头更受到推崇。
从整体风格看,宾得既没有尼克尔(Nikkor)那样霸气,也缺少佳能(Canon)的张扬,如同世外高人一般,从不显山露水,但又处处充满神秘和传奇,可谓真水无香,我们揭开这道神秘面纱解读宾得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还原一个更加真实、自然的宾得镜头世界。
从接口看宾得镜头的演变从历史上,宾得和尼康都是传统接口的充实捍卫者,但两者又有所区别。
宾得采取的是“开放接口”的方式,在通用性能上有很大的优势;尼康则采取“独立接口”方式,以免自己利益的流失。
宾得135单反相机的接口在历史上曾经过两次蜕变,从M37到M42,然后就是从M42到K型卡口。
从M37到M42接口宾得在它的首台135单反相机Asahiflex l上,配备的是一款Takumar 50 mm f/3.5标准镜头,采取非标准的37mm螺纹接口。
到了1957年,宾得在首款具有五棱机器的135单反相机——Asahi Pentax 上,正式使用M42接口。
M42在当时非常盛行,被东西方众多厂商所公用,在当时可算是最先进的接环方式。
根据光圈收缩方式和采取镀膜工艺的不同,宾得Takumar镜头可分为四代产品。
第一代“Takumar”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手动调节光圈,最初用在Asahiflex系列和Asahi Pentax 机身上,称之为“白金属”镜头。
第二代“Auto Takumar”,设有光圈释放感调节的半自动光圈。
相机之家文章
相机之家文章开放式接环的典范!谈宾得PK卡口的演变相机之家日期: 2011-5-11 类型: 转载作者: 刘庆波宾得是家具有传奇色彩的公司,现代相机中的很多元素均由宾得首创,如TTL测光、反光镜的快速复位技术、35mm单反相机的内置闪光灯、电动变焦、SMC多层镀膜等等。
但在发展之初,该公司很多产品都是抄袭他人的作品,不过当时尼康、佳能也都在模仿中,尼康仿康泰时、佳能模仿徕卡,因此宾得这种抄袭也就不足为怪了,好在宾得并非一味停留在模仿,而是融入自己全新设计思想和理念,将产品结构进行优化,产品质量和性能推向新的高度,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创造出“宾得”这个世界著名品牌。
从宾得产品结构和经营理念来看,机身是以大众化、普及型产品为主体,注重个性化设计,在镜头方面走精品路线。
尽管宾得相机性价比很高,设计方面也很有创意,但大多数为中低档消费普及型产品,而在专业领域中的研发却严重滞后。
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竞争的加剧,尼康、佳能、美能达、托普康等公司集中精力投入到单反相机领域,相继推出了一批技术含量更高、更先进的卡口机身。
此时的宾得未能审时度势、顺应潮流,由于在接环上的墨守成规和把握市场能力欠缺,最终导致优势逐渐丧失,虽然1975年终于改成K型卡口,但为时已晚,很难再现往日的辉煌。
在历史上,宾得相机成为“开放式接环”的忠实捍卫者,从早期M42到后来K型卡口均采用通用接环方式,给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保障了用户的利益。
不过,“通用接环”实际也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厂家产品(机身+镜头)做得比别人更加出色,才能在竞争中处在有利地位,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还需要“舍我其谁”的勇气。
1、K型卡口1975年,宾得公司正式启用K型卡口作为新一代35mm单反相机的接环。
标准的K型卡口为内三爪式(二大一小)插刀卡口结构,“内三爪式结构”最早出现在康泰时Ⅱ型旁轴取景相机上。
尼康借鉴康泰时的做法,在首台35mm单反相机(1959年的尼康F相机)上采用内三爪式插刀卡口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宾得的前身为“旭”光学株式会社(英文名Asahi,以下简称旭光),是诞生于1919年的老牌日本相机、镜头厂商。
在宾得漫长的相机制造史上,创造了无数的世界第一,第一个将多层镀膜技术应用在民用镜头上的厂商、第一个推出TTL自动对焦相机的厂商、第一个单反产量超千万的厂商、第一个推出自动对焦中幅机的厂商……到今天被HOYA并购,所有荣誉都归于平静。
然而回顾这些光辉历史时,仍让人心潮澎湃。
史前时代:二战后,鉴于单反相机在欧洲市场蓬勃发展,旭光决定模仿,于1945年开始其第一台单反相机的研制,而7年后的1952年5月,旭光的第一台单反相机--Asahiflex正式发布,这也成为日本的第一台单反相机,而在同一时代,佳能和尼康依旧在合作开发旁轴相机、美能达专注双反相机的开发。
AsahiflexAsahiflex在当时配置了1/20s的慢门(1/30s以下的快门速度被称为慢速快门)以及B门,而最高快门速度达到了1/500s,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先进的设计了。
虽然第一代Asahiflex只生产了1年,但在当时依旧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宾得也计划把这款产品推向世界。
随后的1953年旭光拿出了Asahiflex的改进版本--Asahiflex IA,这款产品最大的特色就是搭载了闪光灯同步接口,不过第一版并没有采用标准的设计,因此并不被市场接受,于是旭光在1953年9月(也就是第一版本Asahiflex IA发布4个月以后)推出了著名的Asa hiflex IA第二版,同时这款产品也正式向国际市场进军,特别针对美国市场,由于日本属于战败国,产品交由美国的一家公司来推出(算是战争赔偿的一部分),型号为--Tower 23。
美国版的Tower 23Asahiflex IA可以说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因为其价格低廉且成像质量相当不错。
在当时35mm单反市场才刚刚确立,单反相机的技术很多还是使用着120甚至是4×5规格相机的技术,而这些技术并不适合35mm单反,因为35mm单反希望同旁轴取景的35mm相机一样使用便捷。
当时的35mm单反相机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无法完成快速的拍摄,因为当时的过片方式还是旋转式过片,且反光板在升起之后需要手动下降才能继续取景拍,也就是说当时的反光板采用了非目前主流的瞬回式设计设计,而旭光在这里再次成为明星。
美国型号Tower 241954年11月,旭光拿出了全球第一款反光板瞬回的单反相机--Asahiflex ⅡB(美国型号Tower 24,当然也有采用同老Tower 23一样镜头的版本,同样标注为Tower 23,但已经是瞬回反光板了),这款产品的推出也标志着日系相机全面进军国际市场,同时也为今后的日系单反相机奠定了技术基础。
M42螺口时代:1957年的5月,对于35mm单反相机来说绝对是值得一提的一天,旭光拿出了全新的A sahi PENTAX单反相机,Asahi PENTAX成为全球第一款使用五棱镜取景的单反相机,一改之前复杂难用的腰平取景器,并且Asahi PENTAX采用标准的M42罗口设计,不但可以使用旭光高素质的Takumar镜头,也可以使用欧洲生产的M42罗口镜头。
并且这也是旭光第一次在产品上使用PENTAX的字样,Pentax源于“pentaprism”和“Reflex”两词,意思就是五棱镜+反射。
而Pentax的品牌真正开始被人所接受,而旭光也是全球第一个结合了五棱镜+瞬回式反光板的相机,为今后单反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Asahi Pentax:宾得第一部M42卡口相机,同时pentax字样第一次出现在机身上在一段时间内,旭光成为全球产量最大的单反相机厂商,同时在日本自然也是龙头老大,旭光在新技术的使用少毫不吝啬,1964年7月,Asahi PENTAX SPOTMATIC正式推出,这是全球第一款搭载TtL(Through The Len 通过镜头)测光方式的单反相机。
而TTL直到现在也是标准的单反测光方式。
很快旭光的业务越来越好,1966年的时候,旭光成为全球第一个推出单反相机超过100万台的厂家,而其它很多厂商在当时的累计单反销量很少超过30万台。
SPOTMATIC1971年,旭光再次把TTL测光发挥到了极致,完成了全球第一家程序化TTL自动曝光的相机--SPOTMATIC ELECTRO。
ELECTRO SPOTMATIC同年宾得开始采用Super-Multi-Coated(超级多层镀膜)来制造自己的镜头,这也是全球第一批使用多层镀膜的镜头,而今后旭光的镜头都会标注上SMC的字样。
K卡口时代:宾得K系列,1975年,宾得终于抛弃了陈旧的M42卡口,转向生产K卡口相机,在19 75年这一年以内就推出了K2、KX、KM、K1000四部机器,M42时代正式终结。
宾得K2宾得KX 宾得KM宾得K1000宾得MX,生产年份:1976-1985,经典的全机械相机,小巧精致、结实耐用,但似乎有点生不逢时,因为它在七○年代早期,已经有尼康的F2、佳能的F-1两部顶级专业机型,而到了七○年代中期,主流市场已经向电子化的半自动相机过渡(具备光圈优先自动曝光等功能),如佳能的AE-1、A-1,美能达的XD-7、奥林巴斯的OM-2等。
宾得MX虽然旭光在单反领域创造了无数世界第一,但是其经营理念却成为公司发展的最大绊脚石,起初旭光太过倚重于自己的M42镜头,没有及时推出后组更大的镜头,这样就限制了诸如大光圈镜头、镜头光圈联动等结构的搭载,即使是旭光后来推出的支持TTL测光的机型,由于需要全开光圈测光,然后再把光圈收缩到需要的位址,这就让快拍几乎成为不可能,而同期的尼康和佳能则在这些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也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宾得LX,生产年份:1980-2001,宾得在1980年为了纪念成立60周年推出的手动专业机,宾得历史上最经典的机型。
在各公司旗舰产品中,LX是唯一一个没在生产线上制造的相机,而是在宾得的光学研究所用手装的。
因为LX采用了当时不能上线的密封技术。
而在那年代,连尼康F3都没有作密封处理。
另外该机是混合动力快门,即电子和机械双快门(跟现在的尼康FM3A同一类型)。
电子负责AE、无极变速,机械快门在零下30度、或没有电源时正常运作。
这几点代表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LX推出过四个特殊版本,包括一个黄金版、两个钛版,以及一个在2000年纪念LX诞生20周年的LX2000。
宾得LX宾得LX2000纪念版两个钛版LX宾得LX GOLD宾得ME Super,生产年份:1980-1987年,宾得当年的半自动相机畅销机型,可实现光圈优先曝光,小巧结实。
而且宾得从这部ME Super开始,取消了机身上的AHSHI标识,只保留了PENTAX。
宾得ME Super宾得Super A,生产年份:1983-1987年,83年欧洲相机大奖的获得者,一如宾得的风格:小巧漂亮,操作也非常简便,但功能较少,取景器较暗,反光镜振动也比较大。
宾得super A1981年宾得推出Pentax ME-F相机,这是全球第一款TTL自动对焦单反相机(镜头马达驱动),而尼康到了1983年才有类似的尝试(F3AF),佳能更晚1985年(T80)。
而19 81年旭光更是迎来了全球第一个生产单反数量达到1000万台的厂商,而当时的尼康和佳能的产量相比旭光实在是少得可怜。
宾得ME F然而进入AF时代后,宾得逐渐被佳能、尼康淹没,虽然ME F在自动对焦尝试上是世界最早,但直到1987年才推出成熟的AF机型,此时已经落后它的主要对手:尼康、美能达至少一年以上……而同样是87年推出自动对焦系统的佳能,我们知道,那是革命性的。
KAF/KAF2时代:宾得SF-1,生产年份:1987-1988年,全球第一款搭载TTL自动闪光控制的单反相机。
宾得SFX,SF-1是其美国型号宾得Z-1,生产年份:1991-2000年(Z-1至1994年停产,由Z-1P接替,但两者区别不大),当时宾得最高端的机器,快门速度高达1/8000秒,设计上有独到之处,如强调不应该过分依赖机器,在自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可随时干预相机动作,提出了“超程序”、“超手动”等独特曝光模式,以及按镜头最佳光圈优先的MTF曝光模式。
此外也具备高端机型的结实、用料出色等特点。
虽然如此,但Z-1比起其它厂商的专业机型仍有一定的差距,如取景器亮度不够,机身密闭性不好等。
宾得Z-1宾得MZ-S,生产年份:2001-?宾得最后一部顶级胶卷单反,宾得数码时代过渡的产物,宾得曾经有一部基于MZ-S的全幅数码单反计划,但最终胎死腹中。
MZ-S的思路和其它厂商不太一样,它没有太过繁复、但又不常用的功能,把基础功能强化后加上一个镁合金外壳,得到一个小巧、结实的MZ-S,对于实用主义者而言,这就是完美。
宾得MZ-S宾得*ist,生产年份:2003-?年,有史以来最古怪的相机命名方式,宾得最后一部胶卷单反,改进包括全新的对焦系统、有史以来最小巧的机身、先进的测光、完善的自定义功能、超大的背部LCD等。
但这部机器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为宾得接下来推出的数码单反提供原型机,本身的意义已经不大。
宾得*ist数码时代:宾得曾经有一部全幅的数码单反!不是吹的,只不过最终胎死腹中,时间是2001年2月。
从图片上看,这家伙的完成度已经非常高,但不知道是不是飞利浦的CCD有缺陷,在使用同一块CCD的contax N Digital死翘翘后(00年七月上市),宾得这部连名字都还没有的全幅单反放弃上市。
pics from dpreview原型机是它:MZ-S,似乎本来就是为了这个数码单反而设计的*ist D被那个夭折的全幅单反折腾个半死之后,宾得终于在03年推出它们第一款成熟单反:* ist D。
这部有着史上最古怪名字数码单反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当时最轻最小的机身(仍然是金属架构、防尘防水)、主流的600万像素CCD、先进的测光对焦系统,对宾得老镜头的完善支持……除了LCD太小,其参数到今天仍不算太落后。
*ist D*ist D之后,宾得推出了*ist DS、DL、DS2、DL2……不过都都是*ist D的简化、再简化版本,意义不大。
直到宾得重新以传统方式命名的K系列数码单反面市。
宾得K10D,生产年份:2006-?年,宾得呕心沥血之作,比起早前*ist系列的机器,像素总算上升到了1020万。
更重要的是,新开发的图像处理器的模数转换为22bit(一般机器仅为12bit)。
宾得的SR CCD防抖动技术也应用到了这部机器上,另外放大率0.95x、视野率95%的取景器,防尘防滴的机身,独特的ISO优先、光圈+快门优先曝光模式也让我们兴奋不已。
宾得的镜头:Takumar:从早期的Asahiflex机型以及Asahi Pentax和Asahi Pentax S机型的配套镜头开始,一直到宾得推出K卡口系统为止,包括传奇的SMC Takumar,Takumar镜头经历了所有人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