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六章_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六章节资本和剩余价值具体形式
六章节资本和剩余价值具体形式第六章节: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资本和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具体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的本质和特点,对我们深入理解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本的具体形式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和基础。
马克思将资本定义为“资本是生产财富的社会能力的集中体。
”资本具有以下几个具体形式:1.资本的货币形式:资本在最初阶段以货币的形式存在,即资本家投资一定的货币购买货物和劳动力。
2.资本的生产资料形式:资本以购买生产资料的方式流入生产过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建筑、设备、原材料等,它们通过劳动力的加工和运用,创造出新的价值。
3.资本的商品形式: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为了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商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商品作为生产要素流入市场,进行买卖,形成商品交换关系;另一方面,商品作为价值载体,是人们交换使用价值和实现价值的媒介。
4.资本的流通形式:资本通过购买、出售和流通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增值。
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其他商品,生产出新的商品,再通过销售这些商品获取利润,将利润再次投资扩大资本规模。
这种资本的流通形式使得资本不断地循环增殖。
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和基础。
它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指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获得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必须在雇佣者规定的劳动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劳动量。
超过这个劳动时间部分为资本家所占有,称之为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缩短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工具和机器的使用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增加,劳动时间相应减少,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在相同劳动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03
所创造的价值。
商业工人
商业工人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 ,而是从事商品流通和交换的
工人。
商业工人的劳动在剩余价值 的分配中起到中介作用,他 们通过商品的销售和购买, 实现了剩余价值的转移。
商业工人的工资通常由市场供 求关系决定,反映了他们所提
供的服务价值。
借贷资本家
借贷资本家是提供贷款和借款服务的 金融机构和个人。
ABCD
商业资本的功能在于缩短 流通时间,降低流通费用 ,提高资本的周转速度。
商业资本的发展也促进了 商品经济的发展,提高了 市场的竞争力和效率。
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 果,它为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提供了必要的资
金支持。
借贷资本的发展也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 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流动性。
的增值。
产业资本的循环包括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个阶 段,其中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 实现价值增值的关键环节。
产业资本的积累是社会财富积 累的源泉,也是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的基础。
商业资本
商业资本是指从事商品购 销活动的资本,主要通过 商品流通实现价值的增值 。
商业资本的积累对产业资 本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能够扩大市场规模,降低 生产成本。
分割形式
产业资本家将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以地租的形式支付给土地所有者 。
04 剩余价值的分配
产业工人
01
剩余价值分配给产业工人,即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人。
02
产业工人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将原
材料转化为商品,创造了剩余价值。
产业工人的工资通常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反映了他们
产业资本
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是马克思《资本论》的重要章节之一,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剩余价值的产生与实现的具体形式。
马克思在该章中首先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指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使用价值则是劳动的具体表现形式。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通过劳动过程而产生的,并通过交换过程实现。
商品交换的基础是商品的劳动价值,也就是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商品的价值量。
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将货币引入商品交换过程中。
货币作为一种普遍等价物,简化了商品交换的形式。
货币既是价值的形式,也是价值的存在形式。
它充当着商品交换的媒介和衡量标准。
马克思随后详细讲述了资本的本质和资本家的扩大再生产。
资本是在货币形式下实现价值增殖的过程,它通过购买劳动力,将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生产出新的商品,并实现价值增值。
资本家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购买劳动力并组织生产过程,以获取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的价值,而劳动者只能获得等价的工资。
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剩余价值的不同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相对剩余价值,即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剥削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从而增加剩余价值的量。
第二种形式是绝对剩余价值,即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剩余价值。
通过技术进步、工具改进等手段,资本家可以在相同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商品,从而提高剩余价值的量。
马克思还讨论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他指出,剩余价值需要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而商品交换的基础是等价交换。
然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工资是按劳动时间支付的,而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劳动时间以外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因此劳动者无法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获得全部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实现是通过商品交换的不平等来实现的,即劳动者只能获得等价的工资,而资本家则获取了剩余价值。
马克思的这一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剥削的实质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六章节资本和剩余价值具体形式-资料.ppt
利
酬是一种客观必然性,利润的平均化是一 种趋势。具有客观必然性。因此,平均利
润
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客观经济规律。而且,
和
平均利润率存在着下降的趋势。
平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
均
义的剥削。因为,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两者在量上的相等可以寻找出两者之间的
利
关系,但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之后,
润
一、商业资本及其形成
第
商业资本
二
是投资于商品交换化。
商业资本的形成与产业资本的循环有
商
着直接联系。
业
商业资本的形成和存在,对产业资本
资
的循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
1、有 2、有 3、有利 4、有利
和
利于缩 利于节 于节约 于社会分
利
短流通 约流通 流通中 工和市场 时间 费用 的资本 的扩大
利 这种转化仅仅是观念上的产物。剩余价
润
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 现形式。
第 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一 (一)利润率
节 剩余价值与m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利
P’= C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润
1、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剩余价
和
值率是利润率的本质。
2、两者反映的关系不同
平
3、两者在量上也不同
润
二、商业利润
第
由于商业资本在执行着产业资本中的商 品资本的职能,因此,产业资本家必须把
二
获得因的为利商润人的资一本部本分身通不过生价产格剩差的方式让
节
渡余给价商值业,资所本以家很,清构楚成,了以商平业均利利润。
商 业 资
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在产业资本的运动过程中,会分离出商业资 本的职能形式,由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都是独 立完成资本的某种职能,因此称为职能资本。本 节重点考察资本的具体形式商业资本,剩余价值 的具体形式商业利润。通过分析,掌握商业资本 的职能和作用、商业利润的来源、商业流通费用 及其补偿以及商业资本家怎样剥削商业工人等问 题。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前面各章分别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 程和流通过程,揭示了资本的本质,阐明了剩余 价值的生产和资本的流通。本章的任务就是在前 面各章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 程中,资本所采取的各种具体形式以及与此相适 应的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从而了解资本主 义社会的各个剥削阶级集团如何瓜分剩余价值, 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
促进作用:
第一,相对节省了流通资本,相应地增加了生产资本; 第二,可以减少流通费用; 第三,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第四,加快生产资本的周转速度。
消极影响:
第一,拉大生产和消费的距离,造成虚假需求和商业 投机,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第二,商业资本数量超过社会必要的比例时,将延缓 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降低利润率。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在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中,利润是其 它各种形式的基础,本节主要从产业资本的角 度分析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利润如何转 化为平均利润,价值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通 过这些“转化”的分析阐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 格理论。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成本价格:资本家在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不变 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总和。成本价格用k表示,则 k=c + v。
(3)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
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
第六章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一)利润率的变动趋势
1 利润率下降的规律 (1)有机构成提高—劳动力比重减少—剩余价值
和利润量减少 (2)有机构成提高—固定资本比重上升—资本周
转速度下降—剩余价值和利润量减少 2 利润率下降与利润量的关系
p= C×p′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二)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3 商业利润是通过商品的价格差额实现的。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二)商业利润的量
1 商业资本不仅要获得利润,而且要获得平均利润。 2 商业资本获得平均利润是通过商业部门与产业部
门之间的竞争来实现的。 3 商业资本参加剩余价值分配后平均利润率计算公
式的修改: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商业资本)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3 商品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的条件
• 一是社会分工:商品销售成为商业投资者的独立 业务,成为流通当事人的专门职能;
• 二是独立投资:商业资本家必须有独立投资(预付 资本),成为独立的商品经营者。
• 如:沃尔玛、家乐福等。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场、超市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3 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 4 生产价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110) 5 平均利润形成后,仍存在超额利润
• 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
• 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超额 利润
6 马克思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111)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1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m’= m/v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五、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重要意义
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 促进企业改革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调节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分配
生产价格规律作为价值规律的转化形式发生作用
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
区别:剩余价值是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 本的产物,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产物。 联系:利润量和剩余价值量是相等的,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 值的真正来源
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1、利润率概念: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了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 二、商业利润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四、商业资本周转特点及对价值影响
一、商业资本
1、商业资本的产生
可能性:产业资本在它循环的过程中,采取了三种资本形式
,执行了不同的资本职能,这样每一种资本都有可能独立, 于是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便具有了可能性。
必要性: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不同的职能都有产业资本家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第五节 国民收入和阶级结构
• 本章重点: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 本章难点:
• 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 • 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2、关系 公式p:
M cv
m V n cv
• 第一、联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M与不同资本量的比率。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精讲课件
• 本章重点
• 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利润的本质 • 2.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 3.利润通过部门之间竞争转化为平均利润 • 4.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及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
的变化 • 5.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 • 6.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形成的途径 • 7.借贷资本的本质和利息率的决定 • 8.股份公司的产生及股票和股票价格 • 9.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 10.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 11.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分配及资本主义“福利制度” • 12.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其新特点
• 银行资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银行家 自己投入银行的自有资本,它只占银行资本的很 小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吸收的存款,即借入资本。
• 银行利润:是通过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之间的差 额而形成的。由于在银行资本家和工商业资本家 之间同样存在着竞争和资本的自由转移,从而使 银行利润与银行的自有资本的比率也相当于平均 利润率。
借
贷
平
关
均
系
利
条
润
件
下
企业利润 利息
归企业
归借贷资 本所有者
• 企业利润:是指职能资本家利用借入资 本从事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它在数 量上是平均利润减去利息的差额。
• 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 的特殊的转化形式,它的来源是剩余价 值。
• 利息率:是指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 率。
• 利息率的变动界限和影响其变Hale Waihona Puke 的因素平均利润率形成的条件
条件一:资本有更大的灵活性,容易 从一个部门和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 和另一个地点。
条件二:劳动力能够更迅速地从一个 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生产 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