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内科学》教学大纲.doc

合集下载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2024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2024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神经病学是医学中关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包括研究和诊治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和技术。

神经病学的教学大纲是为了培养医学生对神经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而设计的一套教学体系。

本文档将以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为题,分别从五个大点展开阐述。

正文:大点一: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1. 了解神经系统的常见解剖结构以及其功能。

2. 掌握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区域的实际应用。

3. 学习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过程。

4. 掌握神经组织的细胞学组织学特征。

5. 理解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对人体功能的重要性。

大点二:神经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1. 理解神经疾病的多种病因,如遗传、感染、创伤等。

2. 了解神经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如神经元退行性变、炎症等。

3. 学习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如神经元损伤、炎症反应等。

4. 分析神经疾病的生理学和生化学改变对病理过程的影响。

5. 了解神经修复和再生的机制与应用。

大点三: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 学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

2. 掌握神经系统的常见检查手段和诊断方法。

3. 学习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与实验室检验。

4. 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和分级诊断。

5. 学习神经导航技术在神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大点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与康复1. 了解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 学习药物治疗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与副作用。

3. 掌握手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适应症和操作技巧。

4. 学习康复治疗在神经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5. 理解终末期神经疾病的护理与病患安宁疗法。

大点五:神经病学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1. 了解神经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

2. 学习神经学研究中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3. 掌握神经学研究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技术。

4. 了解神经治疗和干预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5. 展望神经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总结: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是为了培养医学生对神经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而设计的一套教学体系。

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英文名称:Neurology and Psychiatry课程编码: YXZB4150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总学时: 54总学分: 2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先修课程:基础医学内科学开课院系:医学院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神经病学是一门临床二级学科,也是神经科学中的一门临床分支,内容比较繁多,理论比较深奥,需要反复实践。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临床学科。

在神经病学领域中,就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疾病而言,前者占据主要内容。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意识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平衡障碍、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多种表现。

神经系统疾病的种类包括: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变性疾病、外伤、肿瘤、脱髓鞘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和营养障碍性疾病、中毒、遗传性和先天发育异常、发作性疾病等。

随着相关学科如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神经病学的广义和狭义内容已经今非昔比,神经病学在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展示出从未有过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医学科学中令人关注的热点学科。

《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学科的教学应用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结合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病理学基础知识,系统地阐述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神经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知识。

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是掌握采集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法;学习神经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掌握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急重病的防治原则和措施。

学习方法上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结合神经系统主要解剖生理和病理,联系症状学和临床实际,采取综合分析和整体观点,逐步提高临床技能。

神经病学的实践中要重点掌握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科基本操作,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治要点,掌握危重病的抢救,了解辅助检查的方法和意义,熟悉定位和定性诊断,打下良好的临床实践基础。

内科学教学大纲版

内科学教学大纲版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内科学是研究内科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诊疗技术的学科,属临床专业课。

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

学习内科学应以基础医学和诊断学为基础,在复习、巩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学等课程的同时,学习这门新课程。

高等中医院校的西医内科学包括传染病、内科、肿瘤及神经系统疾病,是现代医学各临床学科的基础,也是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骨伤等专业的主要课程,与中医各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

(二)教学基本要求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

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见习、毕业实习等不同阶段和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一)掌握和熟悉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使能得到全面、系统的内科学基础知识,并在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使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医疗实践。

(二)在已学习诊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病史采取、体格检查等知识、方法和技能,做到病历书写合乎要求,同时学会有目的采用现代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技术,结合内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分析综合与逻辑推理的临床思想方法,作出全面诊断。

(三)在实习期间,通过临床实践提高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

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运用基础学科与内科学知识来分析,解决诊断及防治上的实际问题,又从临床实践来检验认识的正确性,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而充实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掌握内科常用的诊疗技术,结合本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内科学教学大纲Microsoft Word

内科学教学大纲Microsoft Word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内科学》二、课程性质: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

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1、研读对象:本课程的主要研读对象专科临床专业学生。

2、课程特点: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依据。

培养学生的高尚医德,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内科学应以基础医学和诊断学为基础,在复习、巩固解剖、生理、病理和诊断学等课程的同时,学习这门新课程。

在学习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提高对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依据。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原则,本课程在相关内容上相互融合与渗透,充分体现“内科”的特点。

《内科学》是一门临床专业课。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临床医学是认识和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科学。

内科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五、课程总学时: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内科学课堂讲授60学时,临床见习4学时,总计64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1、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特点。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背景介绍神经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涉及到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是指在医学院和医学相关专业中开设的神经病学课程的教学大纲,用于规划和指导学生学习神经病学知识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2. 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3. 提高学生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4.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神经系统解剖学-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2. 神经系统生理学- 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作用机制;- 神经传导的生理过程。

3. 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炎、神经肌肉疾病等;- 代谢性神经病:糖尿病神经病变、B族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等。

4. 神经系统检查与诊断- 临床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病史采集、神经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方法。

5.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抗癫痫药、镇痛药、抗帕金森药等;- 物理治疗:理疗、康复训练等;- 手术治疗:脑外科手术、神经内科手术等。

四、教学方法1.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2. 临床实习:安排学生到医院神经病学科进行实地观摩和实习;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病例分析等学习活动。

五、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形式;2.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互动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六、教学评估1. 学生满意度调查:收集学生对神经病学教学的反馈意见;2. 教师评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估。

七、结语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对提高学生的神经病学知识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培养出一批具备扎实神经病学专业知识和医疗技能的优秀医学人才。

完整word版,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完整word版,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 143L01B学分数:5周学时:5总学时: 85学时分配:理论85开课学期: 3.2开课学院:医学院英文名称: Internal Medicine适用专业:供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使用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课程修读条件:基础医学课程及诊断学修读之后网络课程地址 :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内科学教研室二、课程简介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与营养代谢性疾病和风湿性疾病。

通过内科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并培养学生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

其中的实践环节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课程,通过见习课程的学习,能够巩固提高内科学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诊查病人的能力。

通过临床见习和门诊见习来完成,掌握完整病历的书写,培养独立观察和诊治病人的工作能力,初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全面培养医学生医德、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为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15第五章高血压2第一章呼吸系统总论0.5第六、九章心肌和心包疾病2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2第八、十章心脏瓣膜病及感染性心内4性肺疾病膜炎第四章支气管哮喘2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18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0.5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2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2第四、六章慢性胃炎、胃癌2第七章肺结核2第五章消化性溃疡2第八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第七章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2第十章肺血栓栓塞症1第八章炎症性肠病1第十一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1第十二、十五章肝硬化、脂肪性肝病(非4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第十二章胸膜疾病1第十七章肝性脑病1第十四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0.5第十八章胰腺炎(急性胰腺炎)2第十五章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0.5第二十章消化道出血2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18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12第二章心力衰竭4第一章总论2第三章心律失常2第二、三章肾小球疾病概述及肾小球2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4第四章肾病综合征2(2、 3、4 节)续上表: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第八章尿路感染2第十章淋巴瘤2第十二章急性肾损伤2第十四章出血性疾病概述1第十三章慢性肾衰竭2第十五章紫癜性疾病(血小板减1少性紫癜)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12第七篇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7性疾病第二章贫血概述1第九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第三章缺铁性贫血1第二十一章糖尿病4第五章再生障碍性贫血1第八篇风湿性疾病3第六章溶血性贫血2第三章类风湿性关节炎1第九章白血病3第四章系统性红斑狼疮2基本内容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及内容: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一、概述内科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医学生内科学知识和临床技能,以便他们能够全面有效地进行内科诊疗工作。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内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导,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二、课程目标1. 系统了解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知识。

2. 掌握内科学的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法。

3. 培养内科学专业技能,如临床技能、沟通技巧等。

4. 培养内科学的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能力。

5. 培养内科学的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内科学基础知识1.1 内科学的定义、分类与发展历程1.2 内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1.3 内科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1.4 内科学的专业术语和表达规范2. 常见疾病的诊疗与管理2.1 肾脏疾病2.1.1 急慢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 2.1.2 尿毒症的诊断和治疗2.2 心血管疾病2.2.1 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2.2.2 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2.3 消化系统疾病2.3.1 胃溃疡的诊断和治疗2.3.2 肝炎的诊断和治疗3. 内科学临床技能3.1 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3.2 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4. 内科学科研与实践4.1 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4.2 学术写作与发表五、教学方法1. 授课讲授2. 病例讨论3. 视频教学4. 临床实习5. 科研项目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主教材:《内科学教程》2. 参考书目:- 《内科学概论》- 《内科学临床指南》- 《内科学临床技能》七、考核方式1. 学期考试:笔试和临床操作考核2. 实习考核3. 学术论文评定八、教学进度安排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时间的安排,制定具体的教学进度计划,并根据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和评估,确保内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九、总结内科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为内科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通过严格的考核和评价方式,确保学生真正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内科学总学时:120学时(理论100学时,见习20学时)开课单位:内科教研室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推荐教材: 《内科学》,马家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五版参考书:《内科学》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六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内科疾病是研究人体各系统、各脏器疾病并阐明其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原则的一门课程。

它是临床各学科的重要基础,又与临床各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在社区医疗、卫生、保健和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

内科学的内容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内分泌、风湿、理化因素、神经和精神等系统的疾病。

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内容。

其学习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获得各系统器官内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诊疗技术,能对常见病、多发病作出初步诊断和治疗,为临床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学习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篇绪论(1学时)目的和要求1、认识内科学的性质和任务,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2、熟悉内科学的范围、内容、学习方法。

3、了解内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进展。

讲授内容和要点1、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特点。

2、内科学的范围和内容。

3、学习内科学的要求和方法。

4、内科学的新进展。

(1)疾病的病因和发展机制方面。

(2)疾病的检查和诊断技术方面。

(3)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

复习思考题1、你怎么理解内科学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课程?2、内科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共计18学时)第二章慢性支气管炎(3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包括分型和分期),鉴别诊断和治疗。

2、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和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概述]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特征,病情持续发展可导致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心病。

着重指出其危害性大,必须积极防治的重要意义。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精神病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用)教学进度与时间分配神经精神病学课程教学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神神经病学是从内科学中派生的学科,是研究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该学科与神经解剖、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遗传学、神经流行病学和神经药理学等学科息息相关。

20世纪末生命科学的进展引人注目,神经科学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神经病学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许多分支学科,因此神经病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是临床分析诊断的依据,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

先进的诊断技术仪器为神经系统疾病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CT、MRI、DSA、SPECT、PET、rCBF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神经介入放射治疗、r-刀技术为神经疾病的治疗增添了新手段,这些内容需要让学生了解。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肿瘤、外伤、变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疾病等,但重点内容我们在每一章,每一节课上都会强调。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分别列出重点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安排由教研室集体研究决定,临床医学专业理论课30学时。

教材为国家卫生部规划教材:王维治主编的《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版)。

本课程为必修课,考试形式为笔试。

二、神经病学课程基本要求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及它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

熟悉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结构和脑的血液循环。

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神经系统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原则。

掌握下列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病毒性脑炎(急性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癫痫、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和周期性瘫痪。

(完整版)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前言本大纲仅供临床医学 5 年制大学生教学用。

神经病学教学必须应用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有系统地阐述本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神经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知识。

教学时应尽量结合我国资料以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以培养同学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的 1 门分支学科,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其他各学科关系极为密切,并且具有极高的理论性。

神经病学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防治原则。

神经病学作为目前医学领域中发展最迅速而活跃的学科,不单有本学科自已的体系,而且与很多其他有关学科相互渗透,如神经生物学、神经化学、神经遗传学、神经病理学、神经药理学、神经免疫学、神经外科学、神经影像学、神经眼科学、神经耳科学、神经流行病学、老年神经病学和儿童神经病学等。

而基因检查手段、急诊医学的发展以及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对神经内科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神经病学作为 1 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工作领域广阔,是临床医学 5 年制硕士生必须掌握的 1 门学科。

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理论讲授及临床实习,使学生掌握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操作方法。

对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方法能初步掌握,为医科学生今后在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中具备全面知识打好基础。

总学时数为 58 学时,其中讲课 30 学时,实习 28 学时。

第一章绪论一、要求使学生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它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如何才能学好神经病学。

二、主要内容1.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和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三、教学方法:自学。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适用临床医学专业及相关专业一、课程简介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它是研究诊治人类各系统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更是学好临床医学的关键。

从前内科学的范围很广,还包括了传染病、神经病和精神病等,由于学科的发展,专业学科的形成,传染病、神经病和精神病等已由内科学分出,成为独立的学科。

目前,内科学教研室主要承担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代谢与营养、结缔组织与风湿等8个系统疾病的教学任务,包括106学时的理论教学,80学时的临床见习任务。

即使如此,依然是临床教学中最重要的理论课、见习实习课和考试课。

内科学学习分为系统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

系统学习包括课堂系统讲课和与其相结合的临床见习。

内科学理论与临床教学着重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当然内科学理论教学还包括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理生理、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只有这样,对疾病才能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因此,内科学的学习过程又是对大学基础阶段所学知识的复习、掌握和临床应用。

内科学(包括理论和临床教学)的教授与掌握的情况直接决定着毕业生的质量。

理论教学采用全国统编教材,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联系临床,重点讲授某个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临床见习则要根据临床病人的情况,重点了解和掌握某个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同时,要了解和掌握临床基本操作规范,如病史的询问、体格检查、病例的书写、以及各种诊断穿刺、各种检查单的分析等,总而言之,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所学(包括诊断学所学)用于临床,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并巩固理论知识。

故此,临床见习以见、以应用为主,方法多样,不拘一格,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毕业实习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临床诊疗实践,要将从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用于临床实践,来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并从临床实践中来检验书本知识的正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课2学吋,见习课2学吋)神经内科教学大纲-JLZ ------- 1—刖B神经病学是从内科学屮派生的学科,是研究屮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 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 医学学科。

该学科与神经解剖、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 神经免疫学、神经遗传学、神经流行病学和神经纱理学等学科息息相关。

20世 纪末生命科学的进展引人注H ,神经科学的发展更是日新刀杲,神经病学在发展 过程屮己经形成许多分支学科,因此神经病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发展前途一 片光明。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是临床分析诊断的依据,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的内容。

先进的诊断技术仪器为神经系统疾病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CT 、MRI 、 DSA 、SPECT 、PET 、rCBF 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神经介入放射治疗、 厂刀技术为神经疾病的治疗增添了新手段,这些内容需要让学生了解。

神经系统 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肿瘤、外伤、变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屮毒性疾病、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疾病等。

本教学 大纲适用于临床、预防医学专业的五年制本科学生,教学内容分别列出重点掌握、 熟悉了和了解三个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安排由教研室集体研究决定,临床医学专 业理论课16学时,见习课12学时。

教材为国家卫生部规划教材:王维治主编的 《神经病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课程为必修课,考试形式为笔试。

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总论一、教学FI 的与要求:1. 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以及他在临床学科屮的地位;2. 掌握神经系统的常见症状和体征;3. 熟悉神经系统的定位、定性诊断原则和诊断顺序;4. 掌握腰椎穿刺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

了解神经系统疾病CT 、MR 、DSA 、脑电图、肌电图的应用范围。

三、教学内容:(2学时)(1)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对彖、范围及其在临床学科屮的地位; ⑵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鉴别诊断、脑死亡的定义; ⑶ 视觉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 1. 视力障碍:常见病因;2. 视野缺损的类型及常见病因;3. 眼肌麻痹的类型:周围性、核性、核间性、核上性;4. 瞳孔调节障碍:对光反射,调节反射障碍等。

⑷ 眩晕及听觉障碍:概念、分类、常见病因及临床表现;⑸ 晕厥:晕厥分类、临床特点与痫性发作的鉴别;⑹感觉障碍:性质、类型及各种感觉障碍的定位价值;⑺瘫痪:1. 上、下运动神经兀性瘫痪的特点;2. 不同部位损害运动障碍的特点。

计划学吋数:⑻ 不自主运动:震颤、舞蹈症、肌张力障碍、手足徐动症等;⑼ 共济失调:小脑性、大脑性、感觉性、前庭性共济失调的分类及表现;(10)神经病学的临床方法:肌力、肌张力的概念、肌力分级;(11)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EEG、CT、MRI等;(12)诊断原则:1.定位诊断:准则、不同部位病损的特点;2.定性诊断:病因分类。

(13)神经系统常用辅助检查。

四、见习课内容(2学时)(1)神经系统检查;⑵腰椎穿刺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正常脑脊液结果。

第二章周围神经病一、教学H的与要求:1.了解周围神经的应用解剖和病理生理;2.了解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分类;3.熟悉周用神经病的临床表现;4.掌握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计划学时数:k学时(理论课2学吋,见习课2学吋)三、教学内容:(2学时)1.概述:(0周围神经的应用解剖和周围神经的变性与再牛;⑵神经炎、神经痛、神经病的概念;(3)临床周围神经病的分类情况。

2.三叉神经痛(1)病因: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⑵ 临床表现:原发性神经痛的临床特征(部位、发作表现及有无体征);⑶诊断:必须鉴别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和其他颜而部疼痛;⑷ 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3.而神经炎(1)病因:为面神经管内及茎乳孔处非化脓性炎症,与感染或自身免疫有关;⑵ 临床表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特征;(3)诊断:与继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鉴别;⑷ 治疗:激索治疗和神经营养治疗,物理治疗。

4.格林■巴利综合症(1)病因及发病机制:H身免疫疾病可能;⑵流行病学调查;⑶ 临床表现:特征、危险性、脑脊液检查、预后;⑷ 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诊断标准,与急性脊髓炎、周期性麻痹等疾病的鉴别;⑸ 治疗:病因治疗,激索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并发症处理。

四、见习课内容(2学时)(I)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临床表现与处理;⑵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诊治原则。

第三章脊髓疾病一、教学H的与要求:1.了解脊髓的解剖特点、定位特征表现与常见病因;2.熟悉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3.熟悉脊髓用迫症的诊断步骤、髓内外区别;4.掌握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

二、计划学时数:0学吋(理论课1学吋,见习课1学吋)三、教学内容:(1学吋)概述:脊髓的解剖特点:纵向的节段性与横断面的内部构筑;脊髓和脊柱椎体的关系;脊髓的血供特点;脊髓损害的定位特征表现与常见病因;脊髓病变的主耍临床表现和主要节段横贯性损害的特点。

急性脊髓炎:概述:脊髓炎和脊髓病的含义;脊髓炎的临床分类;(2)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病因和病理;(3)临床表现:脊髓休克期及其恢复;脑脊液变化;(4)诊断和鉴别诊断: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脊髓血管病、脊髓压迫症鉴别;(5)治疗和护理:①急性期激素治疗和主要危险一呼吸肌麻痹;②并发症防治: 泌尿道和呼吸道感染、褥疮;③康复期的功能锻炼。

3.脊髓压迫症:(0病因和定义;(2)典型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脊髓半切表现;临床表现与解剖特征的关系;⑶诊断和鉴别诊断:①判断是否脊髓床迫症;②判断脊髓丿七迫损害的节段;③ 判断脊髓床迫是髓内髓外;④判断脊髓床迫的原因;(4)治疗: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四、见习课内容(1学吋)(1)脊髓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与常见病因。

第四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一、教学H的与要求1.了解屮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分类及感染途径;2.掌握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及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3.熟悉屮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原则。

二、计划学吋数:0学吋(理论课1学吋,见习课1学吋)三、教学内容:(1学时)1.讲述小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分类及感染途径;2.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1诊断和鉴别诊断;%1治疗原则(无环鸟甘抗病毒,免疫治疗,对症支持)。

3.结核性脑膜炎:%1结核性脑膜炎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1鉴别诊断(重点讲述与化脓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鉴别); %1治疗原则(抗捞药物的选择、剂量、疗程、主要副反应)。

四、见习课内容(0.5学时)(1)常见脑炎、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治原则。

i ①②③④笠3.第五章脑血管疾病一、教学Fl的与要求1.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类、危险因索和预防;2.了解脑的血液供应,血液循环调节及病理生理;3.熟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治疗;4.掌握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_____二、计划学时数:&学吋(理论课4学吋,见习课2学吋)三、教学内容:(4学吋)1.概述: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类、脑的血液供应、脑卒屮病因与危险因索;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牛理改变(吋间窗及缺血半暗带概念的提出);临床表现(包括各动脉闭塞后相应的症候群);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防治脑水肿、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以及溶栓治疗脑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5.脑出血:%1脑出血的病因、病理;%1各好发部位及临床特点,主要辅助检查;%1诊断和鉴别诊断;%1治疗原则(包括内外科治疗)。

6.蛛网膜下腔出血:%1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1临床表现、生要并发症;%1诊断和鉴别诊断;%1治疗原则。

7列表比较各类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四、见习课内容(2学时)(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表现与处理;(2)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原则;(3)常见症候群的认识。

第六章癫痫一、教学FI的与要求1.了解癫痫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分类;2.熟悉癫痫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3.掌握癫痫发作期、间歇期治疗的注意事项及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治疗。

二、计划学时数:3学时(理论课2学时,见习课1学时)三、教学内容:(2学吋)1.定义:讲述定义,介绍癫痫与痫性发作,简要介绍流行病学特点。

2.病因:介绍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影响因索;痫性发作分类及癫痫诊断步骤和方法。

3.部分性发作: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姿点。

4.全而性发作: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耍点。

5.简介常见癫痫或癫痫综合征。

6.治疗与预防:纱物治疗原则,抗痫纱。

7.癫痫持续状态治疗。

四、见习课内容(1学吋)⑴ 熟悉各类痫性发作的临床特点;⑵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治疗。

第七章锥体外系疾病一、教学H的与要求1.了解锥体外系统的主要纽成部分和疾病的临床表现2.熟悉锥体外系病变吋出现的主要症状;3.掌握震颤麻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二、计划学时数:3学时(理论课2学时,见习课1学时)三、教学内容:(2学吋)1.概述:(1)讲述锥体外系的组成,主要结构苍白球、纹状体的解剖和功能;⑵ 锥体外系病变吋肌张力改变和不自主运动。

2.震颤麻痹: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⑴ 憲颤麻痹的发病机理,重点在牛化病理;⑵三大临床生症及特殊的姿势和步态;⑶诊断:鉴别继发性震颤麻痹。

⑷ 治疗:药物替代治疗(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替代和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手术治疗及现代基因治疗的前景。

四、见习课内容(1学吋)⑴锥体外系病变时出现的主要症状;⑵ 震颤麻痹的治疗方法。

第八章重症肌无力一、教学FI的与要求1.了解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及机制;2・掌握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3.熟悉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原则、危象处理。

二、计划学吋数:0学吋(理论课1学吋,见习课1学吋)三、教学内容:(1学吋)1.病因与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机制;2.临床表现:⑴临床症状的易疲劳性和波动性;⑵临床分型;⑶ 重症肌无力危象及其类别和原因;3.诊断:⑴ 临床表现、药物实验和肌电图检查;⑵ 与胸腺疾病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关系;⑶ 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和肌无力综合症的临床鉴别;4.治疗:(1)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⑵ 激素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⑶胸腺手术;⑷危象的处理。

四、见习课内容(1学吋)⑴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⑵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原则、危象处理。

第九章多发性肌炎一、教学要求与H的1.了解多发性肌炎的病因、病理;2.掌握多发性肌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断;3.了解多发性肌炎的治疗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