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创设活跃的课堂就是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描绘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状态或景象表现出来,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创新思维。学习是一种积极思维活动,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入门的向导。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材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这就需要通过课内外长期的,有意识的诱导和反复的加强。下面我结合个人的感受和体会,谈谈自己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精心设计,趣味诱导。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学目标的设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单一知识目标为多元目标,语文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同时,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变统一目标为多层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因此,上课伊始,教师要实施导学,将学生散放的心吸引到课堂学习目标上来。成功的导入,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外情绪状态,把学生带入思维和兴奋之中,为教学过程创造最佳的时机。1、名言警句导入法:引用名人名言、俗语等导入新课可以产生群情振奋的效果,为教学过程的展开创造了最佳的情知开端和背景。2、故事导入法: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讲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有趣或新奇的小故事,导入新课会产生一唱三叹的效果。

3、歌曲导入法:利用影视歌曲导入新课,可以叩击学生的心扉,点燃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进入文章的情境。

4、诗词导入法:讲授新课之前,朗诵或播放或吟唱与课文有关的诗词,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5、影视导入法:利用影视、录像、影碟等放映精彩片段,吸引学生,激发兴趣。

6、图示导入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课文内容制做成课件,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导入所学内容。

二、形式灵活多样,开拓知识面,激发求知欲.

心理学上讲:“兴趣与需要有密切的联系。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他必然会对有的事物优先地给予注意,并且对它有向往的心情。”这就是说: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感到所学的知识需要了解,需要掌握,学习起来才会兴趣盎然。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活化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性学习,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塑造学生创新性人格。教师要设身处地地关、呵护,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1、教材切入要有独创性。独到的切入点能创造想象环境,激活想象欲望,引导多向思维,鼓励创新见解,既大胆的放,又精巧的扶。

2、课堂提问要有激活性。

教师要善于把握和抓住课堂设疑释难的时机,积极引导学生谈看法、摆见解,

给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与遐想的空间,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寻求言之有理的见解。

3、联想、感悟要有针对性。

联想、感悟是最能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审美情感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激励、引导和评价学生的阅读活动,使语文课具有开放性、合作性、探究性,不能以自己的“感”代替学生的“悟”。

总之,兴趣虽然属于非智力图素,却是学好英语的先决条件。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语文教师不但要教得得法,更要满腔激情,持久地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达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理想境界。

三、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气氛创设的策略

要形成一种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不是用一条公式所能解决的,因为“它是对众多因素的一种微妙而又波动的反应”。然而,其中关键一个因素是教师“处理信息和使用法规的方式”。

1、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课堂民主平等

2、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营造合理的课堂教学气氛

3、大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打破课堂的“平静”与“平衡”

4、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活动

5、巧用有趣的教学方法

6、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四、当前英语课堂教学气氛创设的不良倾向。

当前英语课堂教学气氛,尚存一些不良倾向。经过仔细思考与琢磨,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死气沉沉,有的教师仍未形成新的课程观,至今还把“课程”作为“教学内容”来理解,导致教师只需要推行这教材,教授这教材,必然导致信息灌输。教师为了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就注重单向度传递。重复的或非常简单的内容,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太难太深的内容,学生又无法接受,这样,不会形成想学乐学的气氛。有的教师唱独角戏,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即使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还是昏昏欲睡。学生长期在题海中挣扎,怎能不困倦和乏味呢?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会渐渐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英语听不听一样,最终会厌学英语。

2、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课堂表面活跃。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超越文本的界限,去澄清一种认识,整理自己的思路,集大家的智慧作为自己继续思考的起点和支柱。小组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最重要形式,小组讨论就成了新课程改革的新产物。有教师以为这是学生课堂合作的最佳形式甚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惟一形式。一些小组讨论,表面热热闹闹,实际空空洞洞。本来简单明了的问题也拿来讨论,毫无价值的问题也拿来讨论,这种刻意地单纯追求气氛活跃而采用

的“小组讨论”形式,不仅耗时,低效,使课堂结构散乱,降低英语课的文化品位,还易让学生养成只听别人的自己不动脑的坏习惯。我认为,讨论应该让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允许各抒己见,再在论辩中获得新的知识。只有在学生良性互动中,气氛才活而不乱,效果才有保证。

3、重“放”轻“导”,学生“放任自流”地读书、对话,形成乱哄哄的课堂气氛。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学习方式。课程专家提出,把课堂交给学生,解放学生的眼、脑、手、嘴,给他们以时间与空间,只有学生觉得自己才是学习主人时,课堂气氛才是最佳的。有的教师就讲得很少很少,放任式管理课堂,采取不介入的被动姿态,无目标,无建议和批评,仅给学生提供材料,只强调学生“自己读”。这种新版“放羊式”,多了个人的“自主”和意愿,多了涣散的现象,少了可贵的专心。学生自由散漫,竟被教师说成尊重人格,学生胡言乱语,竟被教师说成创新。这样,可能导致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质量不如以前的后果。

4、滥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教室活跃而学生不活跃

多媒体可以在瞬间展示大量突破时空局限的生动形象资料,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场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搞形式化,以“机灌”代替“人灌”,一旦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从头至尾就用音响、屏幕,学生听音响看屏幕的时间多,对文本的阅读感悟少,这种以“机灌”代替“人灌”的办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运用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认真读书、思考,教师作必要的讲授、点拨,组织讨论、练习,仍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比如学习一首文美情浓的古诗,本来可以通过反复吟诵,披文入情,有效激发学生感悟、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提高审美能力。教师硬要使用多媒体进行“形象再现”,难免出现“诗不配画”尴尬。多媒体的直观刺激,并不一定抵得上对语言的品味感悟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