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引力模型

合集下载

贸易的引力模型名词解释

贸易的引力模型名词解释

贸易的引力模型名词解释贸易是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贸易的引力模型则是揭示贸易发展的规律与原因的一种分析工具。

下面,我们将对贸易的引力模型进行详细解释。

引力模型是由经济学家 James E. Anderson 在 1979 年提出的,利用物理学中的引力概念来描述国际贸易的现象。

引力模型的基本假设是,贸易活动的规模与双方国家的经济规模、地理距离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之间存在一种类似地球物体之间引力关系的影响。

首先,引力模型中的经济规模因素指的是两个贸易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和。

一般来说,经济规模越大的国家,其市场潜力也就越大,能够吸引更多的贸易伙伴。

因此,两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往往较为频繁。

其次,地理距离是引力模型中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地理距离对贸易活动有直接影响,距离较近的国家更容易进行贸易往来,因为距离短意味着交通运输成本较低,物流更加便捷。

例如,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就受益于地理距离的优势。

此外,引力模型还考虑了其他因素对贸易的影响。

其中,国家之间的人口差异、文化和历史联系等因素对贸易活动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具有相似人口规模和文化背景的国家更容易形成贸易合作伙伴关系,因为这些因素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共同利益。

引力模型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是预测贸易流向。

通过计算各个因素的影响权重,我们可以对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和方向进行预测。

这对于制定贸易政策、资源配置以及预测经济发展趋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引力模型还有助于了解国际贸易的不平衡现象。

根据引力模型的原理,经济规模越大、地理距离越近的国家之间贸易活动越频繁。

这可能导致一些小国家的贸易依赖度较高,而大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因此,对于小国家来说,选择正确的贸易伙伴和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尤为重要。

总结来说,贸易的引力模型是一种解释贸易发展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考虑经济规模、地理距离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揭示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规律和原因。

引力模型资料

引力模型资料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一、引力模型概述引力模型源自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其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各自的质量和两者之间的距离联系起来。

20 世纪40 年代James Stewart 首次将引力应用于社会科学。

而最早将其应用于国际贸易的是Tinbergen(1962),引力模型预言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是两国经济规模以及两国之间距离的函数。

经济规模用GDP、人口和人均收入来衡量。

距离一般是测量两个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绝对距离),也有的研究测量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距离与它们和其他贸易伙伴距离的比值(相对距离),并有若干具体表述的统计形式(ITC,2000;Soloaga andWinters,2001)。

引力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其大受欢迎应归因于以下几点: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

通过学者的努力,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

引力模型也被用于政策分析,例如对拥有共同货币的区域或优惠贸易协定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动估计。

二、贸易引力模型理论基础贸易引力模型不是首先从贸易理论中推演而来的,而是以对现实贸易关系的直观判断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因此,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在先,理论研究在后。

但基于习惯,本文先介绍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Anderson(1979)指出引力模型与世界贸易模型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如假定来自不同地区的产品(进口品和国内产品)是不完全替代的(Armington 假设)。

接着一系列的研究指出引力模型框架与许多标准的贸易理论是一致的,如H-O 模型,垄断竞争模型。

Helpman & Krugman(1985)明确表明,引力模型是来源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模型,垄断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预言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希望进口有别于其他任何国家的商品,所以贸易流量就会与进口国规模(需求)和出口国规模(产品多样性)联系在一起。

国际贸易引力模型

国际贸易引力模型

国际贸易引力模型1.什么是国际贸易引力模型?国际贸易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是一种用于描述贸易量之间的关系的经济模型,基本思想是:根据经济理论中因素互相作用的规律,可以用一个数学方程来估算国家之间的贸易量。

国际贸易引力模型涉及到两个实体之间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它们影响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

通俗地讲,就是根据两国的距离和经济发展水平,估算两国之间的贸易量。

2. 国际贸易引力模型的构成(1) 双方的经济规模:这是描述双方贸易量大小的最重要因素。

我们常用国民生产总值(GDP)来作为代表国家经济规模的指标,因为GDP 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实力,能力以及有能力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种类的多少。

(2) 交通距离:这是描述两个国家贸易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反映货物的运输成本以及货物的流动性。

根据经济学的理论,贸易成本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距离的递增会减少两国之间的贸易。

(3) 两国的相似性:从文化角度看,语言和宗教有可能影响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所以把这种相似性也作为一个重要因素。

(4) 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指的是两个国家之间有关贸易的政策、协议、许可证等等,这也可能影响两国之间的贸易量。

3. 国际贸易引力模型的优点(1) 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框架,可以客观准确地衡量两个国家贸易关系的状态,可以从宏观上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情况,看出全球经济的大致态势。

(2) 通过该模型,对于促进国际贸易合作与发展也具有很好的策略指导意义,可以通过调整政策组合,从而有效地控制双方的贸易量的大小。

(3) 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模型简洁,可以快速拟合和计算,可以预测和分析国际贸易水平运动趋势。

4. 国际贸易引力模型的局限性(1) 双方的经济规模不等:每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货物的需求量大小不同,通过国际贸易引力模型可能会忽略到这一点的影响。

(2) 单一货币条件:国际贸易引力模型假定货币是单一的,没有货币差异或汇率重估等,实际情况中现实是复杂合共性,国际贸易涉及到多种影响因素,可能破坏模型的正确性。

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解释

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解释

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解释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 of Trade)是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模型,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模式。

该模型源自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思想,通过考虑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规模、距离和其他因素,来预测它们之间的贸易量。

本文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一、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的原理1. 经济规模影响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认为,经济规模越大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吸引力越大。

大国之间的贸易量通常比小国之间的更大。

这是因为大国拥有更丰富的资源、更多的消费者和更多的生产者,从而能够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

2. 距离影响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也考虑了国家之间的距离对贸易量的影响。

该模型认为,距离越远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越小。

这是因为距离增加会导致贸易成本的增加,包括运输费用、时间成本和信息不对称。

国家之间的距离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阻碍因素,在贸易中起到着限制作用。

3. 其他因素除了经济规模和距离,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还考虑了其他因素对贸易量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贸易政策、共同语言和文化等。

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进一步塑造贸易模式。

二、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的优缺点1. 优点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相对简单,易于应用和理解。

它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国际贸易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解释贸易量的变化和贸易模式的形成。

该模型还可以用于预测未来的贸易流向,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2. 缺点尽管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在解释贸易量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该模型未考虑国家之间的差异性,尤其是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竞争方面的差异。

距离作为影响因素虽然重要,但该模型忽略了其他可能影响贸易量的因素,如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地理环境等。

该模型是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得出的,无法完全准确地预测未来的贸易模式和贸易量。

三、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的应用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贸易引力模型名词解释

贸易引力模型名词解释

贸易引力模型名词解释
贸易引力模型(Trade Gravity Model)是一种描述国际贸易流
动的经济模型,通过分析国家之间的经济规模、距离、语言、文化等因素对贸易流动的影响,来解释和预测贸易的模式和趋势。

贸易引力模型依据物理引力模型来构建,类似于地球上物体间的引力相互作用。

根据此模型,贸易流动与经济规模成正比,与国家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经济规模越大的国家对贸易流动的吸引力越大,而距离越远的国家对贸易流动的阻力越大。

在贸易引力模型中,经济规模是指国家的GDP,是衡量一个
国家市场规模的指标。

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拥有较多的消费者,可以吸引更多的进口,并且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实现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益,从而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距离是指国家之间的地理距离,是衡量贸易成本和交易附加成本的指标。

距离较远的国家之间运输成本较高,贸易往来的交易成本也较高,因此距离对贸易流动产生了阻力。

此外,距离还影响了信息传递的成本和效率,进一步影响了贸易流动。

此外,贸易引力模型还考虑了其他因素对贸易流动的影响。

例如,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可以影响国家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影响贸易流动。

政治稳定、法律体系以及贸易政策等因素也会对贸易流动产生影响。

贸易引力模型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解释和预测国际贸易的模
式和趋势。

该模型可以帮助国家和企业在制定贸易政策和发展战略时更好地理解贸易流动的驱动因素和影响机制。

此外,贸易引力模型也可以用于评估贸易自由化政策对贸易流动的影响,并为贸易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贸易引力模型模板

贸易引力模型模板
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 决定性作用。同时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用其相对富足的要素密集生产的 那些物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的要素密集生产的那些物品。 • Dearforf(1995)从无摩擦贸易和有摩擦贸易的 H- O 模型推导了 引力模型。针对无摩擦贸易,两国不存在贸易成本,各国消费者在购 买商品时不会考虑是国内还是国外生产的,生产者也不会考虑其产品 销到国内还是国外。再假设消费者有同质偏好,Dearforf也同样推导 出了引力模型(4)。
• (四)不完全分工理论 • 上面所有的模型推导都是基于分工的假设基础上进行的。Haveman 和 Hummels
(2004)通过计算 4- digit SITC 下的一种商品,即把进口国所进口的这一商品的总 和除以出口国对这一商品的出口数。如果在完全分工的情况下,则数值为 1。但是, 作者发现 27%的样本数值为 0.58%的进口商从占总出口商总数10%的出口商那进口 商品这意味着基于完全分工理论的模型推导可能与实际并不是非常的吻合。 • Simon Evenett 和 Wolfgang Kellle(2002)考察了在不完全分工情况下的生产情 况.在 H- O 理论分析框架下,推导出引力模型(8)
模型的支持还不是很全面、完善,但是在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始终无 法对双边贸易进行实证研究的情况下,贸易引力模型无疑具有重要的应 用价值。 • 同时众多学者认为,引入更多的解释变量固然会使贸易引力模型能够更 好地解释实际贸易,但是也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引入解释变量越 多就会偏离贸易引力模型越远。
引力模型受欢迎的原因
• 第三种是在新经济地理模型中, 经济联合体与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是 非线性的。在此情况下, 当经济联合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时, 距离系数 可能上升。(发展中国家内部距离系数大,而发达国家内部距离小)

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历程探讨

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历程探讨

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历程探讨摘要:引力模型是国际贸易实证研究中常用的模型,对于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研究至今都是贸易研究中的热门,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的扩展方向也就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本文详细介绍了引力模型理论的发展重要历程并详细探讨其中的重要文献。

关键词:引力模型多边阻力项新贸易理论贸易壁垒引力模型最早是由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提出的实证经验模型,两国间的贸易与两国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形式与牛顿万有引力公式近似,因此被称为传统引力模型。

他们认为出口国的经济规模反映了其潜在的供给能力,进口国的经济规模则反映了其潜在的需求能力,国家间的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吸引带动了国际化分工下专业化生产的产品的流动,而两国的空间距离则代表了双边贸易最主要的阻力因素。

在该模型中,两国间的距离即为模型中双边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tinbergen(1962)中选取了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计量检验结果显示两国的贸易空间距离对双边贸易额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可以解释75%的名义双边贸易额。

poyhonen(1963)对1958年的欧洲贸易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采用截面数据和投入产出矩阵的结构模型,双边贸易空间距离采用国家间货物贸易运输距离这一观测值,同时引进运输成本因素。

linnemann(1966)对标准引力模型进行了重要扩展,引入了内生变量国家人口和虚拟变量贸易协定这两个解释变量,其中实证检验得到人口与双边贸易额的负相关关系。

而后,对贸易引力模型的拓展主要局限在增加解释变量上,包括人均收入、运输成本因子、非关税覆盖率指数、双边汇率、人口资本密集度、语言文化、消费者价格指数、领土接壤等等,同时引力模型的研究对象也从货物贸易流动增加到移民流动、净资产流动以及fdi流动等。

一直到70年代末,引力模型的发展仍为跳出传统经验模型的框架,虽然不断增多的解释变量更好的完善了该经验模型,但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仍是该模型的一大软肋。

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解释

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解释

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解释
林内曼(Linnemann)贸易引力模型是一种用于解释国际贸易模式的经济模型。

该模型基
于一个简化的假设,认为贸易流动量(即出口和进口)取决于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规模(即国内生产总值)和距离。

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国际贸易更有可能发生在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之间,同时,距离较近的国家之间也更容易进行贸易。

这是因为较大的经济规模意味着更多的生产和消费,为贸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较短的距离则降低了贸易的成本和障碍。

具体而言,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可以用下面的方程表示:
Tij = (Yi * Yj) / Dij
其中,Tij表示国家i向国家j出口的贸易流动量;Yi和Yj分别表示国家i和国家j的经济规模(即国内生产总值);Dij表示国家i和国家j之间的距离。

这个方程表明,贸易流动量Tij正比于两个国家的经济规模的乘积,反比于两国之间的距离。

换句话说,经济规模越大,贸易流动量越大;距离越远,贸易流动量越小。

林内曼贸易引力模型在经济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解释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以及贸易壁垒和交通成本对贸易流动的影响。

该模型还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预测贸易流量,并制定相应的贸易政策和商业战略。

国际贸易中双边贸易成本的测度研究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

国际贸易中双边贸易成本的测度研究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

在相关文献回顾中,我们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引力模型的运用和扩 展上。贸易引力模型最早由Tinbergen提出,后经Anderson和Wincoop等人的发 展,成为研究双边贸易流量的重要工具。然而,现有研究在模型设定、变量选择 和方法论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使得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受到一定的影 响。
1、经济规模(GDP):通常来说,两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越大,他们的贸易量 就越大。中国的经济总量近年来持续增长,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研究 中国双边贸易安排时,必须将中国的经济总量(GDP)作为重要变量。
2、人口(POP):人口数量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消费和生产。一般来说,人口 越多的国家,其消费和生产的总量就越大。在中国双边贸易安排的研究中,必须 将中国的人口数量(POP)作为重要变量。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双边国际贸易检验的问题,重新推导引力模型在双边贸易 分析中的应用,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双边国际贸易检验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课题。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在此 背景下,双边国际贸易检验对于理解国际贸易规律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本次演示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重新推导的引力模型能够 更好地揭示双边国际贸易的内在机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支持。其次,该模 型有助于提高国际贸易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最后,本 次演示的研究成果也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拓展引力模型 的理论基础,引入更多经济学原理和国际贸易理论;2)完善模型变量选取和测 度方法,提高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力;3)探讨双边贸易与其他经济因素之间的 关系,如经济增长、贸易政策等;4)将研究范围从双边贸易拓展到多边贸易体 系,分析全球贸易网络的内在规律;5)利用新兴技术如大数据和等手段,创新 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效率。

中国—东盟贸易区协定之引力模型

中国—东盟贸易区协定之引力模型

中国—东盟贸易区协定之引力模型通过Eevies 得出的结论并不能很好地反映该模型的合理性。

引力模型方程式:uDy y kTX j i +=首先,设计实证模型分别为:uβln β)(ln βαln 321++++=C D y y tx j i ijvC D y y ex j i ++++=321βln βln βαlnυβln β)ln(βαln 321++++=C D y y im j iTX 为两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 EX 为中国对贸易国的出口额IM 为中国从贸易国的进口额 y 表示两国之间的GDP DIS 表示两国之间的距离C 表示两国为CAFTA (东盟自贸区)的成员国,若是成员国则取1,反之取0。

样本的选取以及数据说明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是我国在自贸区框架下与其他国家签署的第一个关于服务贸易的协议,是继《货物贸易协议》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中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

它的签署将有力地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的融合,进一步推动双方服务业的开放与发展,为确保在2010年如期、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东盟十国作为一个多国合作组织,也要发展对外贸易,所以贸易依存度自然也会成为关注的焦点。

东盟的贸易依存度也不断上升。

2002年,东盟十国GDP 总共值733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额7163亿美元,贸易依存度为97.7%。

而中国与东盟长期以来保持着非常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全面迅速的发展时期,双边贸易逐步扩大。

另外,东盟国家的石化工业相对落后,虽然盛产棕榈油,但在棕榈油加工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方面,没有中国同行业的加工技术先进,这些因素为双边互补合作提供了机遇。

中国在农业、石化、轻工业、家电、农机、纺织业及地矿业等诸多领域,与东盟国家有很强的经贸互补性,这对两者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而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和东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两者的贸易依存度比较是不可避免的。

贸易引力模型_来自中国的实证与启示

贸易引力模型_来自中国的实证与启示

2006年第4期经济经纬 ECONOM I C S URVEY N o.4 2006贸易引力模型:来自中国的实证与启示张 昱,唐志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广东广州510420)摘 要:作者在采用并修正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验证了决定中国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是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GDP总量)、人口、空间距离和贸易政策等,并通过Be ta系数检验证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因素;通过贸易潜力分析,说明中国目前应当充分重视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同时积极调整贸易结构,改善贸易增长方式。

关键词:贸易引力模型;贸易潜力;B eta系数作者简介:张昱(1971-),女,湖南株洲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唐志芳(1981-),女,湖南安仁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04级研究生。

中国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4-0044-04收稿日期:2006-04-03本文旨在构建一个适当的分析框架来考察我国与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状况,定量估计和分析影响双边贸易的因素,并从总量上测算我国的贸易潜力,从而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依据。

本文采用 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30个最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及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关于贸易引力模型贸易引力模型(Trade Gravity M ode l)是在国际贸易研究中分析双边贸易流量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模型。

它的基本思想来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认为两国或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与这两国或地区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者间的空间距离成反比。

模型的基本形式是T ij=AG i G j/D ij其中T ij是双边贸易额,为进出口的总和;G i是国家i的GDP;G j是国家j的GDP;D ij是国家i和国家j的距离; A是比例常数。

丁伯根贸易引力模型

丁伯根贸易引力模型

丁伯根贸易引力模型引言丁伯根贸易引力模型是一个经济学模型,用来解释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

它由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62年提出,并在后来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这个模型基于物理学中的引力定律,将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看作是受到国家间的经济规模以及距离的影响。

丁伯根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假设1. 经济规模假设:模型假设国家的贸易规模与其经济规模成正比。

这意味着经济规模越大的国家,其贸易流量也越大。

2. 距离假设:模型假设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受到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影响。

距离越远,贸易流量越小。

3. 重力定律假设:模型基于物理学中的引力定律,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与它们的经济规模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丁伯根贸易引力模型的公式丁伯根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公式如下:T = A * (Y1 * Y2) / d^2其中,T表示国家1和国家2之间的贸易流量,A是一个比例常数,Y1和Y2分别表示国家1和国家2的经济规模,d表示国家1和国家2之间的距离。

解释和应用丁伯根贸易引力模型的解释和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贸易政策制定:丁伯根贸易引力模型可以帮助国家制定贸易政策。

根据模型,贸易流量受到经济规模和距离的影响,因此,国家可以通过提高经济规模或者减小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距离来促进贸易。

例如,国家可以通过经济发展来增加自身的经济规模,或者通过建设基础设施来缩小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距离。

2. 贸易预测:丁伯根贸易引力模型可以用来预测贸易流量。

根据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国家的经济规模和距离,来预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

这对于制定贸易政策和进行市场预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丁伯根贸易引力模型可以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根据模型,贸易流量受到距离的影响,因此,距离较近的国家更容易发生贸易。

通过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减小成员国之间的距离,促进贸易的发展。

4. 贸易政策评估:丁伯根贸易引力模型可以用来评估贸易政策的影响。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汇总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汇总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001 引力模型一个经济体的规模对贸易的影响距离和其他因素对贸易的影响疆界和贸易协定对贸易的影响在引力模型的基础形式中,假设只有规模和距离对于贸易来说是重要的,并以如下形式表示Tij = A x Yi x Yj /Dij where Tij is the value of trade between country i and country j A is a constant Yi the GDP of country i Yj is the GDP of country j Dij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country i and country j002 机会成本嘉图模型运用了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概念。

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衡量这样一种成本:资源因被用于生产该产品而放弃生产的其他产品。

当一个国家用其资源生产产品和服务时就面临机会成本。

003 比较优势与嘉图模型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以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以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

嘉图国际贸易模型是最简单的贸易理论模型之一,它的两个核心含义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004 绝对优势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理论是一个旨在阐明一个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利的理论。

这种贸易通常是出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时,如果刚好A国家在一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高,B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则A国该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贸易引力模型

贸易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的思想和概念源自物理学中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两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大小成正比,与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远近成反比。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Isard&Peck(1954)和Beckerman(1956)即凭直觉发现地理位置上越相近的国家之间贸易流动规模越大的规律。

人们普遍认为,最早将引力模型用于研究国际贸易的是Tinbergen(1962)和P 6 yh 6 nen(1963),他们分别独立使用引力模型研究分析了双边贸易流量,并得出了相同的结果:两国双边贸易规模与他们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ljnnemannn(1966)在引力模型里加入了人口变量,认为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还与人口有关,人口多少与贸易规模成正相关关系。

Berstrand(1989)则更进一步,用人均收入替代了人口数量指标。

由于引力模型所需要的数据具有可获得性强、可信度高等特点,贸易引力模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国际贸易流量的主要实证研究工具,有人形象地将引力模型称为“双边贸易流量实证研究的役马(Workhorse)”。

在后续的贸易引力模型扩展中,研究者主要是依据研究自己的重点,按照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设置不同的解释变量,来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大小,并对贸易潜力进行测算。

2一、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形式编辑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学家开始从理论上为贸易引力模型寻找基础。

Anderson(1979)率先在产品差异假设前提下推导出了引力方程,Bergstrand(1985,1989)则在简单的垄断竞争模型框架下利用贸易引力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决定双边贸易的因素,Help-man(1987)在具有规模经济的差异产品框架下修正了引力模型。

DeardoIR (1998)对这些理论推导进行了综合,认为引力模型体现出了许多模型的特点并能够从标准贸易理论中推导出来。

Anderson&Wincoop(2001)在不变替代弹性支出系统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引力模型,这些理论不仅为贸易引力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持,还有助于解释各项实证应用结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差异,使贸易引力模型逐渐脱离了长期以来受到“缺乏理论基础”质疑的窘况。

贸易引力模型

贸易引力模型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当今国际贸易的最新前沿理论,并处于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发展中。

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在这一领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经过了70年代中期的经验研究和80年代的理论研究,建立了一套解释同一产业内产品双向流动的国际贸易新理论。

迪克西特(Dixit,1977)、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77)、克鲁格曼(Kmgman,1990)、赫尔普曼(Helpman,1981)、布兰德(Brander,1991)等经济学家结合现代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理论,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主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

同时以格鲁贝尔与劳埃德、阿奎诺(Aquino,A.1978)、伯格斯特朗德(Bergstrand,J.H.,1983)、格林纳韦(Greenaway,1987)为代表的学者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各自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模型,为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很多,既有国家层面的(country specific)特征,包括国家规模、人均收入水平、经济一体化,也有产业层面的(industry specific)特征,如产品差别化、规模经济、市场结构等。

在研究双边产业内贸易时,由于更多的涉及宏观层面的内容,因此抽象掉产业层面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产业内贸易的早期研究中,国民收入水平是最早被考察的一个变量。

林德(1961)的需求相似理论早就阐述了收入水平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他认为,相同的收入水平容易导致相同或相似的需求与消费偏好,从而为产业内贸易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市场条件。

从需求的角度看,低收入的人群对商品需求具有简单化和标准化的特点。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并表现出对异质产品旺盛的需求,推动以产品差异化为主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两个国家中人均收入越高,人均收入差别越小,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大。

巴拉萨(1986)、库莱姆和兰德伯格(1986)把收入分配方式与产业内贸易联系在一起,指出即使在收入水平不同的两个国家,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也有可能导致相互间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贸易引力模型

贸易引力模型

• (四)不完全分工理论 • 上面所有的模型推导都是基于分工的假设基础上进行的。Haveman 和 Hummels
(2004)通过计算 4- digit SITC 下的一种商品,即把进口国所进口的这一商品的总 和除以出口国对这一商品的出口数。如果在完全分工的情况下,则数值为 1。但是, 作者发现 27%的样本数值为 0.58%的进口商从占总出口商总数10%的出口商那进口 商品这意味着基于完全分工理论的模型推导可能与实际并不是非常的吻合。 • Simon Evenett 和 Wolfgang Kellle(2002)考察了在不完全分工情况下的生产情 况.在 H- O 理论分析框架下,推导出引力模型(8)
准的、当时已获得普遍应用的投入-产出矩阵。
• 德国经济学家 Poyhonen 完成了国际贸易双边贸易流量计量研究的 主要成果, 其研究特色也是引力模型在双边贸易流量研究中的运用, 所 不同的是Poyhonen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是截面数据( panel data) , 选用的计量模型是和数据采用相适应的结构形式 ( structural form) , 这不同于Tinbergen采用的同时间系列数据和技术相适应的简约形式。
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最早研究贸易引力模型 使用引力模型研究分析了双边贸易流量,并得出了相同的 结果:两国双边贸易规模与他们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两 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linnemannn(1966) 引力模型里加入了人口变量,认为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还 与人口有关,人口多少与贸易规模成正相关关系
• 第三种是在新经济地理模型中, 经济联合体与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是 非线性的。在此情况下, 当经济联合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时, 距离系数 可能上升。(发展中国家内部距离系数大,而发达国家内部距离小)

国际贸易中的引力模型

国际贸易中的引力模型

国际贸易中的引力模型引力模型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模型,用于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它基于物体间的引力作用类比国家间的贸易关系,通过计算不同国家间的经济规模、距离和其他因素来预测贸易流量。

引力模型的发展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但在国际贸易领域应用时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引力模型的基本假设是,贸易流量与国家经济规模成正比,与国家间距离成反比。

也就是说,经济规模越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越大,距离越近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也越大。

这是因为经济规模大的国家通常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能够提供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而距离近的国家之间交通更便利,交流更频繁,贸易活动更容易进行。

引力模型还考虑了其他因素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如国家间的关税、贸易壁垒、语言和文化差异等。

这些因素可以增加或减少贸易流量,影响贸易的方向和规模。

例如,存在贸易壁垒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往往较低,而拥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则较高。

引力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国际贸易的模式和趋势。

通过计算各个国家间的引力指数,我们可以预测贸易流量的大小和方向。

这对于制定贸易政策和发展贸易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引力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效果,了解贸易壁垒的影响,以及预测贸易流量的变化和趋势。

然而,引力模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假设。

首先,它假设了国家间的贸易流量仅受经济规模和距离的影响,忽略了其他因素的作用。

实际上,贸易还受到政治、文化、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次,引力模型无法解释贸易流量的变化和波动。

贸易流量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不仅仅是经济规模和距离的简单关系。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和解释贸易流量,研究者们不断改进和发展引力模型。

他们引入了更多的因素和变量,如国家间的贸易成本、市场规模、生产要素禀赋等,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解释力。

此外,他们还利用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来验证和修正模型,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国际贸易中的引力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理论工具,用于解释和预测贸易流量。

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历程探讨

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历程探讨

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历程探讨摘要:引力模型是国际贸易实证研究中常用的模型,对于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研究至今都是贸易研究中的热门,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的扩展方向也就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本文详细介绍了引力模型理论的发展重要历程并详细探讨其中的重要文献。

关键词:引力模型多边阻力项新贸易理论贸易壁垒引力模型最早是由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提出的实证经验模型,两国间的贸易与两国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形式与牛顿万有引力公式近似,因此被称为传统引力模型。

他们认为出口国的经济规模反映了其潜在的供给能力,进口国的经济规模则反映了其潜在的需求能力,国家间的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吸引带动了国际化分工下专业化生产的产品的流动,而两国的空间距离则代表了双边贸易最主要的阻力因素。

在该模型中,两国间的距离即为模型中双边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tinbergen(1962)中选取了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计量检验结果显示两国的贸易空间距离对双边贸易额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可以解释75%的名义双边贸易额。

poyhonen(1963)对1958年的欧洲贸易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采用截面数据和投入产出矩阵的结构模型,双边贸易空间距离采用国家间货物贸易运输距离这一观测值,同时引进运输成本因素。

linnemann(1966)对标准引力模型进行了重要扩展,引入了内生变量国家人口和虚拟变量贸易协定这两个解释变量,其中实证检验得到人口与双边贸易额的负相关关系。

而后,对贸易引力模型的拓展主要局限在增加解释变量上,包括人均收入、运输成本因子、非关税覆盖率指数、双边汇率、人口资本密集度、语言文化、消费者价格指数、领土接壤等等,同时引力模型的研究对象也从货物贸易流动增加到移民流动、净资产流动以及fdi流动等。

一直到70年代末,引力模型的发展仍为跳出传统经验模型的框架,虽然不断增多的解释变量更好的完善了该经验模型,但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仍是该模型的一大软肋。

贸易引力模型名词解释

贸易引力模型名词解释

贸易引力模型名词解释贸易引力模型是美国学者弗农(VernonWillamo)和马克鲁普(AndrewMarucault)等人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经济分析工具。

贸易引力模型认为,各国的要素禀赋结构会形成贸易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要素流动障碍小;2)生产技术接近;3)专业化及规模经济程度高。

根据这些假设,可以利用生产要素比例表达两国间相互贸易的可能性,从而计算出双边的互补贸易条件指数,然后根据这个指数进行分析,得出两国贸易互补或顺逆差状况。

贸易引力模型主要有五大假设:(1)要素自由流动。

两国生产要素在流入国与流出国之间可自由地相互流动,不受任何限制。

(2)两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基本相同。

在贸易前,每个国家都拥有相同的技术,没有任何技术变迁的情况发生,即所谓“技术不变”假定。

(3)不存在专业化和规模经济问题。

因为要素的流入和流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完全市场化,故专业化和规模经济均不成立。

(4)在某一特定产业中,由于要素密集程度的差异,使得其所获得的最优规模报酬不同,这样就造成了各国厂商间规模报酬的差异。

例如,假定一国生产可口可乐,另一国生产百事可乐,要素密集度不同,那么可口可乐的价格会比百事可乐低,于是两国间可以通过贸易而获得互补贸易。

(5)交易成本理论。

在两国的生产要素无法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如果相互发生贸易,则必须通过中间媒介,即第三国来进行。

但交易成本较高时,这一中间媒介可能就是跨国公司或由它们组建的企业,从而形成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集中在母公司。

实际上,贸易引力模型只是针对单个国家之间而言的,并不适用于多国间的互补贸易和多国对第三国的贸易。

在世界贸易增长很快的情况下,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结论只有部分适用性。

例如,如果每个国家所生产的是高质量、附加值较高的产品,那么相互贸易的结果将导致两国国内的产品质量下降,贸易引力模型可能导致逆向贸易。

5)分工水平或技术因素对贸易影响的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基于实证角度的引力模型应用
• 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经历了独特的发展轨迹,它不是首先从各种贸易 理论中推演而来,而是以对现实贸易关系的直观判断为依据建立起来 的,因此,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在先,理论研究在后。许多学者 应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国际贸易流量和流向作了实证分析,主要有 Tinbergen(1962)、Bergstrand(1985,1989)、Mccallum (1995)、Balistrer(i2003)、Anderson 和 Wincoop(2003) 等他们的回归方程大多为对数线性,虽然他们的解释变量不尽相同, 但他们的回归结果大都能有力地解释贸易量。
Berstrand(1989)进一步扩展
人均收入替代了人口数量指标,贸易引力模型的应用越来 越广泛,成为国际贸易流量的主要实证研究工具
贸易引力模型扩展
研究者主要是依据研究自己的重点,按照影响双边贸易流 量的主要因素设置不同的解释变量,来分析这些因素的影 响方向和影响大小,并对贸易潜力进行测算。
• 著名经济计量学家 Tinbergen 和当时的德国经济学家 Poyhonen 分别独立地于 1962 年和 1963 年进行引力模型的研究。
• 第二种方法则是基于 Walrasian 均衡模型的方法, 在这一模型中, 每 一个国家对所有的商品都拥有自己的供给和需求函数, 国民收入总量 分别被用来表达进口国需求和出口国供给; 距离则被用来表示运输成 本。
• 第三种方法则是借助于一个概率模型,在这一模型中, 需求方被假定 按照随机方式同供给方展开贸易。Goodman ( 1973) 、Leamer 和
• Tinbergen Poyhonen Linnemann
• Linnemann( 1966)是系统研究贸易引力模型应用于双边贸易流量计 量分析的第三位经济学家并首次对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分析进行了系 统集成, 在模型构造和变量设计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技术路径和学术思 想。
• Linnemann(1966)在原有的贸易流量计量模型中追加了两个解释 变量: 优惠贸易协定和人口变量, 并用对数线性形式予以模型化,从宏 观的角度揭示了影响出口贸易的原因 。
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最早研究贸易引力模型 使用引力模型研究分析了双边贸易流量,并得出了相同的 结果:两国双边贸易规模与他们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两 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linnemannn(1966) 引力模型里加入了人口变量,认为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还 与人口有关,人口多少与贸易规模成正相关关系
准的、当时已获得普遍应用的投入-产出矩阵。
• 德国经济学家 Poyhonen 完成了国际贸易双边贸易流量计量研究的 主要成果, 其研究特色也是引力模型在双边贸易流量研究中的运用, 所 不同的是Poyhonen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是截面数据( panel data) , 选用的计量模型是和数据采用相适应的结构形式 ( structural form) , 这不同于Tinbergen采用的同时间系列数据和技术相适应的简约形式。
• 定律内容如下: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 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 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
20世纪40年代 James Stewart首次将其应用于社会科学
20世纪50年代初 Isard&Peck(1954)
凭直觉发现地理位置上越相近的国家之间贸易流动规模越 大的规律
• (四)不完全分工理论 • 上面所有的模型推导都是基于分工的假设基础上进行的。Haveman 和 Hummels
(2004)通过计算 4- digit SITC 下的一种商品,即把进口国所进口的这一商品的总 和除以出口国对这一商品的出口数。如果在完全分工的情况下,则数值为 1。但是, 作者发现 27%的样本数值为 0.58%的进口商从占总出口商总数10%的出口商那进口 商品这意味着基于完全分工理论的模型推导可能与实际并不是非常的吻合。 • Simon Evenett 和 Wolfgang Kellle(2002)考察了在不完全分工情况下的生产情 况.在 H- O 理论分析框架下,推导出引力模型(8)
70年代后的研究路径
• 进入 70 年代, 贸易引力模型的应用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纵观双边 贸易流量研究的历史, 贸易引力模型大体上按照下述路径展开研究:
• 第一种方法主要在最初阶段, 运用物理学上引力定理得出一个结论: 自 i 国向 j 国的贸易流量等于两国潜在贸易量除以阻抗或距离因素, 地理 上越接近的国家, 贸易流量越大。
• 第三种是在新经济地理模型中, 经济联合体与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是 非线性的。在此情况下, 当经济联合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时, 距离系数 可能上升。(发展中国家内部距离系数大,而发达国家内部距离小)
争论仍在继续, 对于距离系数的解释, 可能既需要赋予新的含义, 也需要对引力模 型作进一步的完善。
• Poyhonen 对 1958 年欧洲国家的贸易数据进行了整理计算。 • 他首先建立结构性的通用国际商品交换模型, 该结构模型采用的是标
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 决定性作用。同时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用其相对富足的要素密集生产的 那些物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的要素密集生产的那些物品。 • Dearforf(1995)从无摩擦贸易和有摩擦贸易的 H- O 模型推导了 引力模型。针对无摩擦贸易,两国不存在贸易成本,各国消费者在购 买商品时不会考虑是国内还是国外生产的,生产者也不会考虑其产品 销到国内还是国外。再假设消费者有同质偏好,Dearforf也同样推导 出了引力模型(4)。
• Helpman(1987)根据垄断竞争和产业内贸易理论,拓展并推导出 了引力模型(6):
(6)
• David Hummels和 James Levinsohn(1995)在模型(6)的基 础上进行了一些微小的调整并用两个国家进行验证,得出了模型(7)
(7)
• (三)H-O理论 • H- O 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
易区的绩效时, 用引力模型的非线性形式进行估计时发现能够解释贸易量的大 部分决定因素。 • 他们也谈到应用线性引力模型不能反应贸易成本下降的趋势, 而应用非线性引 力模型时却发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下降。他们更偏爱非线性引力模型的原 因还在于它能够分析双边贸易流量为零时的情景, 并且距离的估计系数与理论 上也一致。 • Laura( 2007)等应用 Akaike信息标准分析国际贸易流量时, 也发现线性引力模 型优于非线性引力模型。
模型的支持还不是很全面、完善,但是在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始终无 法对双边贸易进行实证研究的情况下,贸易引力模型无疑具有重要的应 用价值。 • 同时众多学者认为,引入更多的解释变量固然会使贸易引力模型能够更 好地解释实际贸易,但是也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引入解释变量越 多就会偏离贸易引力模型越远。
引力模型受欢迎的原因
• 原理简单(地球引力) • 数据适用(统计年鉴,国际贸易数据库等) • 模型容易被应用于计量研究
二、贸易引力模型的形式
• 以下模型(1)为引力模型的一般形式,它从国家的收入、距离和一 些特质因素(如是否有共同边界,共同语言,共同的币种等)角度解 释了双边贸易流量:
(1)
(2)
• 为了便于回归,将方程(2)转化为对数线性形式,得到:
Stern( 1970) 是这一研究方法的典型。
• 第四种方法是最近在对贸易引力模型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的探讨过程 中开发出来的, 并以Anderson 的研究为起点, 现在已被广泛地称做 微观基础方式。
存在的质疑
• 该模型被一度认为缺乏理论基础 • 事实上,早期的贸易引力模型确实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经济理论对该
一国向另一国的 贸易流动主要取 决于用GDP测量 的国家贸易规模 和两国间的地理
距离
贸易引 力模型
• 万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是艾萨克·牛顿爵士 (Sir Isaac Newton)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 解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的定律。
Resume
贸易引力模型
1 贸易引力模型起源与发展
2 贸易引力模型的形式
3 基于理论角度的引力模型的推导
4 基于实证角度的引力模型的应用
5
贸易引力模型的扩展
6
贸易引力模型解决的问题
7
贸易引力模型的应用举例
➢一、贸易引力模型的起源
牛顿万 有引力
定律
贸易引 力模型
两物体之间的相 互引力与两个物 体的质量大小成 正比,与两物体 之间的距离远近 成反比。
• Tinbergen 方法可以概括为: 一国向另一国的贸易流动主要取决于用 GDP测量的国家经济规模和两国间的地理距离。
• 双边贸易流量
引力大小
• 各国经济规模
物体质量

距离
物体之间的距离

常数
万有引力常量
➢经济规模多用GDP来衡量
➢距离分为绝对距离、相对距离以及引申的距离(双边贸易壁垒)。
➢绝对距离指两个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
• 应用引力模型对很多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进行实证分析时, 与理论判 断相反, 距离系数却有上升之势。
• 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引力模型中缺少重要的变量, 从而导致对距 离系数的 估计是有偏 差的。
• 第二种是对数 -线性方程并不能直接解释距离系数作为运输成本对贸 易的影响。(距离系数与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问题)
线性or非线性(1)
• 在应用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时, 绝大多数学者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 对数 - 线性方程作为其函数形式, 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对数 - 线性方程具 有很多便利性。
• Sanso等 ( 1993)对该方程提出了质疑, 认为其他函数形式也许更适合 解释双边贸易流量。为此, 他们运用 Box- Cox转换来检验对数 -线性 方程是否可行, 选用了 OECD中 16个发达国家 24年的数据, 运用最大 似然法, 对对数 - 线性模型与 Box- Cox转换模型进行对比, 结果发现 经过 Box- Cox转换的模型是引力模型的最优形式, 而对数 -线性方程 只是最优模型的一种近似。但 Box- Cox转换模型与 Bergsrand的 GDP紧缩因子一样都没有被经济学者广泛采用, 原因在于该模型用起 来不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