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测验答案专题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测验答案专题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判断题(每题5分,共计60分)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V )。
选择一项:•对•错2.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x )。
选择一项:•对•错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x )。
选择一项:•对•错4 .实践的发展为人类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这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V )。
选择一项:5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x )。
选择一项:•对•错6.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V )。
选择一项:•对•错7.真理具有客观性,但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就意味着真理不具有人类认识的主观形式(x )。
选择一项:•对•错8.真理和谬误是认识中的一对矛盾体,真理不可能转化为谬误(x )。
选择一项:•对•错9.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正确的(x )o选择一项:•对•错10.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先进、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V )。
选择一项:•对•错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V )。
选择一项:•对•错1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V )。
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选题(每题6分(3-6题7分),共计40分)1 .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中,(B )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选择一项:A.政治实践B.物质生产实践C.科技实践D.文化实践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以表现在(B )。
马克思主义理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 )时代A.自由资本主义B.垄断资本主义C.和平发展D.资本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书烈榜首的是()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 D。
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1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D.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18.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1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20.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2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2.马克思恩格斯的( ),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1.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理论是在对古希腊时期的家庭思想、西方资产阶级的家庭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家庭思想的批判继承基础上创立的。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系统地、专门地论述家庭问题,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系列经典文本,例如《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论离婚法草案》、《资本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都大量涉及到了家庭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真理。
具体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面考察了人类家庭的产生和发展演变,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家庭思想的弊端,并进一步阐发了对于未来理想家庭形态的设想。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对家庭的产生、家庭的本质及其发展做出了科学阐释。
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思想与以往家庭思想最大不同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把家庭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哲学基础之上。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抛弃了以往人类学家以唯心史观考察家庭起源的观点,第一次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将家庭与社会生产发展联系起来,指出家庭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且“家庭,摩尔根说,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它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社会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的发展,从较低的形式进到较高的形式。
”从而阐明了家庭是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社会生产是家庭发展的根本动力,最终揭示了家庭的真正起源。
那什么是家庭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地阐明了家庭的本质,即“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
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
”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将家庭界定为由婚姻和血缘关系构成的特定的社会组织。
由家庭的产生及其基本定义也可以归纳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家庭特征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家庭是最基本的生活单位,是构成较高一级社会组织的前提和条件,家庭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细胞,与整个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婚姻和血缘作为家庭的纽带对家庭成员及其相互关系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也赋予了家庭特殊的职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七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实践理论
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学说立足于历史现 实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克服了社会 主义学说的空想性质。
▪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的经济根源,找到了社会变革的物质力 量和现实道路。
这两个伟大的发现——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 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 密,……由于这些发现,社 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两个决不会”是对“两个必然”的丰富和充实。把二 者结合起来,就会有更具体的把握。
马克思: “在选择
职业时,我 们遵循的主 要指针是人 的幸福和我 们自身的完 美。…… 人们只有为 同时代人的 完美、为他 们的幸福而 工作,才能 使自己也达 到完美。”
▪ 托马斯·康帕内拉(意,1568-1639) 代表作:《太阳城》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 摩莱里(法,1720-1780) 代表作:《自然法典》 ▪ 马布利(法,1709-1785) 代表作: 《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 ▪ 巴贝夫(法,1760-1797) 代表作:《平民宣言》等
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 终目
工人阶级作为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 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伟大使命;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使工人阶级 找到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2、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恩格斯 :“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 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 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 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 来”。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 然要求(合规律性)
☆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理想的产生: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 类 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 理想的认识: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神秘,完全可以把握其基 本特征并不断加深其认识; 理想的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靠神秘力量或奇迹, 而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靠人民群众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原理专题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原理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2.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
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3.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4.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
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
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
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5.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A.唯物论和辩证法相脱离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6.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7.“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8.“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及讨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一、课程理论(共20学时)教学内容:专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学时)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一)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1 、资本主义发展的挑战2 、社会主义发展困境的挑战3、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二)马克思主义的两种命运1、成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2、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2、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专题二人类如何认识自然界?(世界观)(共6学时)一、自然界的本质2学时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二、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及规律1学时(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1、事物的普遍联系2、事物的永恒发展(二)、自然界发生发展的根本规律2学时1、对立统一规律3、量变和质变规律4、肯定和否定规律三、人类把握世界的范畴1学时1、原因和结果2、必然和偶然3、本质和现象4、内容与形式5、可能与现实专题三人类如何认识人类社会?(世界观)(共4学时)一、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1学时(一)、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的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3、人类历史进程及特点二、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1学时1、经济结构:2、政治结构:3、观念(文化)结构: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发展的基本规律1学时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2、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四、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1学时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3、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4、改革的作用5、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6、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五、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1、人类历史进程及特点2、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专题四人类如何认识人自身?(人生观)(共4学时)一、人的本质2学时二、人的价值三、人的自由2学时四、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专题五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价值观)(共4学时)一、认识真理2学时1、认识的本质2、认识的辩证过程3、认识运动发展的规律4、认识的真理性及检验真理的标准二、追求价值2学时1、价值与价值观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与视频教学相结合2、课堂提问与讨论相结合二、课程专题讨论教学内容、形式及学时安排(共12学时)专题讨论教学内容(一)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学时)专题讲授及讨论要点:1、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2、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3、在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指导意义(二)哲学与科学、艺术、宗教之间有什么关系?(2学时)专题讲授及讨论的要点:哲学与科学、艺术、宗教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不能取代,共同构成一个社会观念形态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它对于现代社会的理解和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演进以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世界发展和认识的哲学理论,它强调世界的发展是不断变化和矛盾斗争的结果,并且对于认识世界的方法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
2.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一项核心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3. 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阶级斗争。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演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是社会革命的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进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分析的结果。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作,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悲剧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2. 马克思列宁主义:根据列宁的理论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列宁主义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相结合。
3.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苏联、中国等国家都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1. 社会变革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并提供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科学思想体系,它旨在解释社会现象和推动社会变革。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并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历史、经济和政治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历史和人类解放的基本原理。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所推动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阶级的消亡和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积极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并适应中国国情做出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党的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产生的新理论思考。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我们认清社会现象的本质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帮助我们深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
其次,学习马克思主义能够增强我们的政治觉悟,提升我们的政治素养。
再次,学习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我们的实践行动,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我们拓宽视野,认清社会现实,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以更好地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只有不断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一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专题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一、判断题1.19世纪30年代,英、法、德、俄同时完成了工业革命()。
选择一项:对错2.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历史地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选择一项:对错3.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于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费尔巴哈集其大成,终结于黑格尔()。
选择一项:对错4.从17世纪到19世纪,产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选择一项:对错5.1844年初,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使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选择一项:对错6.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
选择一项:对错7.马克思恩、格斯于1846年,成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选择一项:对错8.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两份草案,其中,第二份草案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选择一项:对错9.《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暂时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决定的()。
选择一项:对错10.《共产党宣言》指出,迄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生产力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选题1.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选择一项:A. 主要矛盾B. 次要矛盾C. 重要矛盾D. 基本矛盾2.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欧文、圣西门和()。
选择一项:A. 傅立叶B. 费尔巴哈C. 李嘉图D. 费希特3.下列哪本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
专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专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所创立的一种哲学体系,这种理论指导了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运作。
它是一种强调社会阶级斗争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问题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19世纪,欧洲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工业革命和人口增长导致了城市化进程、社会结构分化加剧和阶级矛盾不断升级。
马克思早年就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这种制度导致社会阶级分化和剥削,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方面,但其核心在于对阶级斗争和生产资料所有权问题的分析和论述。
它主张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取得政治权力,并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引起的。
资本主义之后必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最终到达共产主义。
2.社会化的生产:生产过程不仅是物质生产,同时也是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再生产。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属于整个社会,而非个人或团体所有。
3.阶级斗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阶级之间的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是一场无情的阶级斗争。
4.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夺取政权才能最终摆脱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应用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初推出以来,经历了许多国家和社会实践的考验。
在20世纪,它成为了一些国家的官方意识形态,如苏联、中国等。
在当代,虽然马克思主义在一些西方国家失去了原本的影响力,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广泛应用和引领社会进步。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学、哲学、文化传媒等各个领域。
许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工具。
简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和经济结构的思想体系,主要关注经济结构特别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问题和阶级斗争。
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开始,社会阶级分化趋势明显,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社会阶级斗争和矛盾的激化,马克思主义为消除社会的分化和激化提供了哲学上的道路。
1绪论 专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
直接原因
费尔巴哈在马恩思想转变的过程中 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在公开拥护这种改造的人们当中,几 乎没有一个不是通过费尔巴哈对黑格 的序言 尔哲学的克服而走向共产主义的”。
费尔巴哈及其思想简介
信奉者
怀疑者
反叛者
听了黑格尔的 全部课程,《 逻辑学》听了 两遍。
质疑黑格尔哲 学中神秘的唯 心主义。“思 维与存在的关 系怎样?是不 是如同逻辑对 自然的关系呢 ?”
1841年在步兵炮团服兵役, 同时在柏林大学听哲学课,参加 了青年黑格尔派小组。1842年9 月到英国曼彻斯特其父与人合营 的欧门-恩格斯棉纺厂当职员, 接触到真正的产业无产阶级并同 宪章运动领袖建立联系。1844年 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 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 两篇文章,标志着恩格斯两个转 变的完成。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 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 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被英国媒体评为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 伟大的哲学家
2005年6月,英国广播公司(BBC) 四频道《在我们这个时代》栏目
得票率 27.93% 12.6%
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 斯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 甚至没有进入前20名。
1842年4月,马克思为《莱茵 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 编,(24岁)著文抨击普鲁士 专制政府,开始接触社会经济 问题。1843年3月退出《莱茵 报》编辑部,10月移居巴黎, 参加工人运动,广泛研究历史、 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 理论。在与卢格合办的《德法 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 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等文章,表明他开始 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 命民主主义向科学共产主义的 转变。
马克思主义大体原理试题绪论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的大体理论、大体观点和大体方式组成的科学体系D 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大体理论、大体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是指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 是指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 是指列宁创建的大体理论、大体观点和大体方式组成的科学体系3.邓小平说:“我坚信,世界上允许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 )A 伟大的 B.行动的指南 C.科学 D.大体理论4.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世纪 20 年代世纪 30 年代世纪 40 年代世纪 50 年代世纪 40 年代初已经成为第一个从工厂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转变成机械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 ( )A.德国B.法国C.荷兰D.英国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C.工人运动取得了“农人的合唱”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D.工人罢工和起义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A.德国古典哲学C.英国古典经济学B.法国启蒙思想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B.大体内核C.精髓D.核心9 .( )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A.费尔马哈 B .马克思 C. 恩格斯 D 黑格尔10 .( )从来没有彻底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大体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二
• 3、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发展的基本趋 势 • (1)新事物萌发、产生于旧事物内部, 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 因而它是旧事物所无法消除的东西。 • (2)新事物比旧事物更能适应发展的 条件和要求,因而更富于生命力。 • (3)新事物吸取了旧事物中合理的成 分,克服了消极的成分,又有新的创 造,因而具有更丰富、更高级的内容。 • 4、立足现实、坚定信心、展望未来 •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此要坚定信心、百折不挠地推进新 事物的发展。 •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此我们必须 站在新事物的立场上,扶持新事物, 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专题二: 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统一 ——实践及世界的辩证发展
第一讲 实践: 人类的存在 方式 第二讲 世界的 辩证发展
第一讲 实践:人类的存在方式
一、马克思之前哲学家对实践的理解 二、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的根本转向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视阈中的自然与社会
一、马克思之前哲学家对实践的理解
• 实践是一种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中国古代、古希腊德漠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 实践是一种实验、科学实践: 罗吉尔· 培根、弗兰西斯· 培根 • 实践是一种精神活动: 王阳明、黑格尔 • 实践是人的感性直观活动: 墨子 • • •
(二)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类的生命存在形式” 1、实践是人类所独有的生存方式 动物通过获得直接的环境产物获得生存,人类通过改造环 境获得生存 2、实践将人提升为社会存在 动物的群不具有自觉的关系结构与能动的关系变革机制 3、实践使人类成为有意识的存在 动物的活动建立的本能之上,人类的活动超越了本能。 4、实践使人类成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的存在 动物只有受动性,而人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 2、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物质性: • 实践的要素、结果乃至发展都是客观 的物质的 ●自觉能动性: • 实践是在人的自觉意识指导下的有目 的的能动活动 ●社会历史性: • 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没有 离开社会而孤立存在的个人活动 • 实践是一个历史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是一定的历史情境下进行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读书笔记模板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目录分析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发展
历史
马克思主 义
历史
人类
人类
实践
基本原 理
马克思主 义
基本原理
发展
社会
专题研究
马克思主 义
基本原理
理论
社会主义
国家
道路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就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 原理三个部分的相互着的理论对客观世界的整体反映
第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不是不讲“坚持”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要在意识 形态领域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际工作领域内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目录分析
1
出版说明
2
导论
3 第一章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 的整体性
4 第二章人类实
践活动及其发 展规律
5 第三章群众史
观与“以人为 本”
01
第四章人类 社会形态的 演进及其发 展规律
02
第五章唯物 史观与剩余 价值学说的 结合
03
第六章资本 主义的基本 矛盾及其历 史走向
04
第七章经济 文化落后国 家走社会主 义发展道路 的历史必然 性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在当代的发展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全球化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设想 二、列宁对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深化 三、发展中国家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考与实践 四、近代中国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选择题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E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8、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这些优秀成果包括()()()()()
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古典经济学C英国古典经济学
C人们对整个哲学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同世界观一般是()
A统一的B不统一的C相反的D矛盾的
3、哲学是()
A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C科学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科学化、理论化的方法论
D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又是系统化、科学化的方法论
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D心外无物
10、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
11、“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不可知论观点D二元论观点
1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
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所有现实的人们的根本利益
A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B从狭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要理论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意义三、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论。
主要涉及:1、意识的起源问题2、意识的本质问题3、意识的能动性的含义及其表现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主要涉及:1、一元论和二元论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和意义3、列宁物质定义的内容、意义五、对立统一规律的相关原理和意义。
主要涉及:1、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和现实意义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和现实意义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和意义七、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和现实意义八、认识的实践基础和辩证运动。
主要涉及: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与意义2、实现认识第一次飞跃的条件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和意义九、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的含义、属性和标准问题及其意义。
主要涉及:1、真理的客观性以及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3、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或者实践能充当检验真理标准的根据)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论述和现实意义。
主要涉及: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3、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与生产力标准十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和现实意义。
主要涉及:1、人民群众和个人的不同历史作用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意义十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原理。
主要涉及: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以及对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十三、马克思的价值规律。
主要涉及:1、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2、价值规律的作用以及对我国经济活动的指导意义十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原因、作用、实质十五、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内容)、原因和实质。
十六、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实质、影响、我国的对策。
十七、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测验答案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测验答案专题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一、判断题(每题6分,共计60分)1.19世纪30年代,英、法、德、俄同时完成了工业革命(×)。
选择一项:●对●错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历史地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
选择一项:●对●错3.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于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费尔巴哈集其大成,终结于黑格尔(×)选择一项:●对●错4.从17世纪到19世纪,产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选择一项:●对●错5.1844年初,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使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选择一项:●对●错6.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
选择一项:●对●错7.马克思恩、格斯于1846年,成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选择一项:●对●错8.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两份草案,其中,第二份草案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选择一项:●对●错9.《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暂时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决定的(√)。
●对●错10.《共产党宣言》指出,迄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生产力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选题(每题8分,共计40分)1.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B )。
选择一项:A. 重要矛盾B. 基本矛盾C. 次要矛盾D. 主要矛盾2.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欧文、圣西门和(A)。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研究
学时:40学分:2 开课学期:1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科学体系、历史地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重大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研究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回答、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重大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群众所关注的迫切问题的过程中,推进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教学目的和要求:引导研究生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密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等进行学习和研究,以科学认识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基本规律。
教学大纲
第一专题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条件。
第二专题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历史进程。
第三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内容、地位。
第四专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思想、社会建设思想。
第五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六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第七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
考核方式:撰写论文
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宋连胜主编
《毛泽东选集》
《邓小平文选》
《江泽民文选》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时代精神的精华一、哲学与时代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一般规律的学说。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一般;普遍;共性;特殊;个别;个性;哲学与具体科学:2、哲学起源:(1)“哲学”一词philosophy是由古希腊文philein和sophia这两个词演化而来。
Philein 是“爱”的意思;sophia是“智慧”的意思。
合起来的含义就是“爱智慧”。
古代汉语中,“哲”也被解释为“智也”(参看《尔雅》)。
因此,从字面上讲,哲学可以说是“智慧之学”。
(2)哲学作为智慧起源于宗教。
(哲学与宗教的关系)现代意义的哲学智慧可以描述为:哲学智慧和具体科学的智慧不同,哲学智慧要从总体上把握,以总结知识成果的形式描述一些关系。
哲学教育的任务:(3)哲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先秦——汉唐——宋元明清——近代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古希腊古罗——中世纪——文艺复兴——近现代不同时代,哲学观点,内容,性质,研究对象,揭示规律都有很大差别,故哲学是历史性的理论,积极、进步的哲学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一千零一夜)。
所以,离开历史时代抽象的谈哲学问题是不正确的。
(4)哲学对象对演变(5)哲学的特殊地位(6)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反思性;总体性;本质性(7)哲学的功能:世界观;方法论;批判功能。
二、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派别的划分1、哲学基本问题内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党性);唯物主义表现形态,唯心主义表现形态可知论与不可知论2、哲学中的不同派别的划分哲学中形成不同派别的根源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性变革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经济危机;两大对立阶级;工人运动。
无产阶级的特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发展最高成果的结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
3、自身素质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坚持与发展的统一马恩——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第二讲辩证的唯物论与实事求是的原则一、“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1、物质以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物质(2)世界物质统一性(世界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实物粒子到场,等等,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3)意识的本质和作用,人工智能(4)物质和意识关系(5)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是桥梁2、运动——物质的固有属性(1)运动与静止(2)在运动中把握静止,静止中发现运动(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4)物质运动与思维活动(5)物质运动的规律性(6)尊重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3、时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1)时间和空间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什么是实事求是?2、从三“个根本要求,两个全面理解,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来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三个根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科学唯物主义观点的根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要求(2)两个全面理解只有全面理解“实际”,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只有全面理解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与思想路线,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处理好如下五个关系A、书本上的言论与客观实际发生矛盾,要服从客观实际。
B、文件上规定的东西与客观实际发生矛盾,要服从客观实际。
C、权威人士的言论与客观实际发生矛盾,要服从客观实际。
D、被以往经验证明过了的东西与客观实际发生矛盾,要服从客观实际。
E、大多数人公认的东西与客观实际发生矛盾,要服从客观实际。
第三讲世界的辩证图景与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深刻地论证了世界的存在方式,而且揭示出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总体特征,并且描绘出由联系和发展的种种规律和环节构成的辩证图景;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认为,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们对世界的思维之间有一种同构性关系,辩证法与本体论、认识论是一致的。
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dialectics一词所揭示的既包括世界的客观规律,也包括与此相应的人们对世界的思维方法,以及作为二者理论表征的哲学体系:它们统统成为辩证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指的是事物、现象、过程之间以及它们内部诸要素、成分、阶段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与联系相关的另一个范畴是“区别”。
区别是指事物之间质的界限。
任何事物都有与其他事物不同的质,都有相对独立性,因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区别的;同时,相互区别的任何事物又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
事物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世界的本来面貌。
联系与区别不仅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性、一种关系,也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观照方式和思考方法。
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必然是孤立地、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则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如庄子“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2、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中介;有机。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含义2、运动与发展3、“新事物”与“旧事物”4、“过程”论三、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内因(内部矛盾)与外因(外部矛盾);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矛盾分析的方法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2、质量互变规律:(食物发展的过程和形式)质、量、度;量变与质变;量变与质变的复杂性;方法论;3、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肯定和否定辩证的否定科学分析的方法否定之否定规律反对直线论和循环论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四、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1、现象与本质善于从现象中发现本质。
科学研究;社会发展;2、内容和形式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形式要跟上内容点步伐,不断变革形式,使形式服务于内容。
3、原因和结果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是确定的。
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承认因果联系是科学认识的前提。
有利于总结经验。
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
4、必然和偶然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掌握必然性,不忽视偶然性5、可能性和现实性现实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不可能性有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要研究、注重条件。
第三讲联系、发展的观点和辩证地观察问题的方法一、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以前,哲学家们都提出了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但存在缺陷。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才具备科学性。
(一)朴素辨证法关于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二)唯心辩证法时期关于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1、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础2、任何事物只有在和其他事物联系中才是有意义的,完全与外界隔绝,绝对孤立的事物是无法理解的。
3、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而物质的运动又是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并通过这种联系而实现的。
(三)唯物辩证法时期(马克思主义)关于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联系与发展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特征,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了这个特征。
1、关于“联系”;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联系与区别的关系;系统与要素、整体与部分建立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与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2、关于“发展”事物的运动是有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的,物质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相互联系指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事物之间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必将引起事物的发展变化。
联系引起运动,运动表现联系。
事物的发展是永恒的所谓发展,就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是由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运动的变化过程。
社会实践和科学成果已经说明了事物的发展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个过程所谓过程,指的是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表现为实践的顺序性。
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连续性)和飞跃性(阶段性)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三、如何辩证地观察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主要是为了掌握科学的学习与工作方法,这是根本目的。
(一)坚持联系的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内部所固有的联系把握事物;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考察、观察问题。
树立整体全面的观念。
2、坚持条件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3、坚持辩证的系统观,发挥整体效应。
什么是系统?辩证的系统论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二)坚持发展的观点,更新观念,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1、尊重历史,面向现实,走向未来2、积极进取,稳步前进。
(事物发展连续性、阶段性的统一)3、把握事物发展的主流,坚定必胜的信心。
第四讲矛盾的观点与矛盾分析的方法一、矛盾学说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1、唯物辩证法的体系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列宁也说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第一、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矛盾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也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第三、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四、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二、矛盾的主要理论观点1、矛盾思想的起源2、矛盾以及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3、统一性和斗争性4、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5、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6、内因与外因三、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普遍性以及特点2、特殊性:(1)地位;(2)性质;(3)解决方式;(4)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3、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4、意义:(1)是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2)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认识的方法;(3)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四、反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第五讲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过程与趋势以及正确对待发展的态度一、事物发展的过程1、质、量、度以及适度的原则2、质量互变规律3、反对实际工作中的“庸俗进化论”与“激变论”二、事物发展的前途与趋势1、肯定与否定2、辩证的否定观3、否定之否定规律4、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与辩证形式5、科学分析的方法——既不肯定一切,也不否定一切6、坚定信心,准备走曲折的路第六讲实践的观点与探求真理的途径一、实践的观点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提出的简要过程三个过程:接受黑格尔实践观时期;接受费尔巴哈实践观时期;批判继承黑格尔、费尔巴哈实践观基础上,形成科学实践观。